次氯酸钠消毒液05%、1%、2%、3%、25%
《孟子》注音版
![《孟子》注音版](https://img.taocdn.com/s3/m/fff26f71a26925c52cc5bf5f.png)
wàn shènɡ zhī ɡuó shì qí jūn zhě bì qiān shènɡ zhī jiā 万 乘 之 国 , 弑 其 君 者 , 必 千 乘 之 家 ;
qiān shènɡ zhī ɡuó shì qí jūn zhě bì bǎi shènɡ zhī jiā 千 乘 之 国 , 弑 其 君 者 , 必 百 乘 之 家 。
-1-
孟 子
li梁án ɡ h惠uì wá王nɡ sh上àn ɡ
mènɡ zǐ jiàn liánɡ huì wánɡ wánɡ yuē sǒu bù yuǎn 孟 子 见 梁 惠 王 。 王 曰 : “ 叟 不 远
rén 仁
yì 义
ér 而
yǐ 已
yǐ 矣
。
wánɡ yuē hé yǐ lì wú ɡuó dà fu yuē 王 曰 : ‘ 何 以 利 吾 国 ? ’ 大 夫 曰
qǐ 岂
nénɡ 能
dú 独
lè 乐
zāi 哉
? ”
liánɡ huì wánɡ yuē ɡuǎ rén zhī yú ɡuó yě jìn 梁 惠 王 曰 : “ 寡 人 之 于 国 也 , 尽
tānɡ shì yuē shí rì hé sànɡ yú jí rǔ xié 《 汤 誓 》 曰 : ‘ 时 日 害 丧 , 予 及 女 偕
wánɡ mín yù yǔ zhī xié wánɡ suī yǒu tái chí niǎo shòu 亡 ! ’ 民 欲 与 之 偕 亡 , 虽 有 台 池 鸟 兽 ,
qiān 千
lǐ 里
ér 而
lái 来
,
yì 亦
包含也的词语大全
![包含也的词语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7663c677d15abe23492f4d97.png)
1.何其毒也[hé qí dú yě]:也:文言助语,置于词尾,与“何”相配合,构成反诘语气。
多么狠毒呀!。
2.溜之乎也[liū zhī hū yě]:偷偷地走开(含诙谐意):大家干得正欢,他却~。
3.也则[yě zé]:亦是。
4.也与[yě yǔ]:1.亦作“也歟”。
语气助词。
表疑问。
2.语气助词。
表感叹。
5.气煞我也[qì shà wǒ yě]:气死我了。
6.未由也已[wèi yóu yě yǐ]:指没有道路,没有办法。
7.食者性也[shí zhě xìng yě]:吃饭和色欲是人的本能。
8.莫予毒也[mò yú dú yě]:《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记载,晋楚城濮之战。
楚败,楚统帅子玉自杀。
晋侯听了非常高兴地说:“莫予毒也已。
” 意思是说再也没有人侵害我了。
现多用来指没有顾忌,可以为所欲为。
予:我。
毒:侵害。
9.握也[wò yě]:陕西关中方言,形容人心理情绪“舒服”。
10.欢也零星[huān yě líng xīng]:高兴也要飘零,最终都是那江河上的点点浮萍罢了。
11.夭夭如也[yāo yāo rú yě]:形容轻松舒适,悠闲自在的样子。
12.夫也[fū yě]:夫:用于句首,有提示作用。
这,这个,这些。
也:用在句末表示判断或肯定语气。
相当于“啊”、“呀”。
13.也邪[yě xié]:语气助词。
表疑问。
14.也欤[yě yú]:见“也与”。
15.挨也[āi yě]:叹词。
犹哎呀。
16.逻也[luó yě]:逻也是一个汉语词语,在阳江方言中泛指到处逛逛。
17.哎也[āi yě]:叹词。
表示痛苦。
18.振过我也[zhèn guò wǒ yě]:1.晋。
2.中行文子。
3.出亡。
繁体诗经全文
![繁体诗经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29d2c4f1aef8941ea76e05d9.png)
詩經/國風•周南○關雎關關雎鳩,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葛覃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維葉萋萋。
黃鳥于飛,集於灌木,其鳴喈喈。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維葉莫莫。
是刈是濩,為絺為綌,服之無斁。
言告師氏,言告言歸。
薄汙我私,薄澣我衣。
害澣害否,歸甯父母。
○卷耳采采卷耳,不盈頃筐。
嗟我懷人,寘彼周行。
陟彼崔嵬,我馬虺隤。
我姑酌彼金罍,維以不永懷。
陟彼高岡,我馬玄黃。
我姑酌彼兕觥,維以不永傷。
陟彼砠矣,我馬瘏矣,我僕痡矣,雲何籲矣。
○樛木南旰樛木,葛藟累之。
樂只君子,福履綏之。
南旰樛木,葛藟荒之。
樂只君子,福履將之。
南旰樛木,葛藟縈之。
樂只君子,福履成之。
○螽斯螽斯羽,詵詵兮。
宜爾子孫,振振兮。
螽斯羽,薨薨兮。
宜爾子孫。
繩繩兮。
螽斯羽,揖揖兮。
宜爾子孫,蟄蟄兮。
○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之子於歸,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旰蕡其實。
之子於歸,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葉蓁蓁。
之子於歸,宜其家人。
○兔罝肅肅兔罝,椓之丁丁。
赳赳武夫,兯侯幹城。
肅肅兔罝,施於中逵。
赳赳武夫,兯侯好仇。
肅肅免罝,施于中林。
赳赳武夫,兯侯腹心。
○芣苢(注)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采采芣苢,薄言旰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
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
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漢廣南旰喬木,不可休息。
漢旰遊女,不可求思。
漢之廣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翹翹錯薪,言刈其楚。
之子於歸,言秣其馬。
漢之廣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翹翹錯薪,言刈其蔞。
之子於歸。
言秣其駒。
漢之廣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汝墳遵彼汝墳,伐其條枚。
未見君子,惄如調饑。
遵彼汝墳,伐其條署。
既見君子,不我遐棄。
魴魚赬尾,王室如毀。
雖則如毀,父母孔邇。
○麟之趾麟之趾,振振兯子,于嗟麟兮。
麟之定,振振兯姓,於嗟麟兮。
端午节的教育文化功能
![端午节的教育文化功能](https://img.taocdn.com/s3/m/74acee6c48d7c1c708a145d7.png)
山西省
解州端午,男女戴艾叶,称为“去疾”, 幼童则系百索于脖子上,据说这是“为屈原缚蛟 龙”。隰州端午,各村祭龙王,并在田间挂纸。 怀仁县端午又名“朱门”。定襄县端午,学生需 致赠节礼给教师。潞安府以麦面蒸团,称为“白 团”,与粽子一起拿来互相馈赠。
台湾省
台湾过端午节时,许多住家门口都挂菖蒲、 艾草和贴钟馗画像,成人饮雄黄酒,小孩子佩香 包,这些据说都有避邪保平安的作用。对商家来 说,端午节是营销民俗文化的好商机,每年都在 挖空心思为卖粽子吸引眼球,台湾什么稀奇古怪 的粽子都有哦,很多民众也很乐意展示自己的创 意。台南地区端午节不吃粽子,而是吃一种叫 “煎堆”(又叫“煎锤”)的食物。此俗也与郑成 功有关。
(一)端午节淡化的原因
1、外来文化的影响,讲究国际化,观念转变。 端午节等传统节日受到人们的冷落以及西方节 日的冲击 2、端午节中已掺杂了过多的商业炒作成分,缺 失了它的文化内涵 。 3、文化总是要发展的。端午节的一些倾向于物 质消费方面的习俗和功能可能已经不能和人们 的现代社会生活相适应了。致使端午节其独特 的文化价值和内涵也逐渐被人们所淡忘。
Dragon Boat Festival 端午节
第八组
粽 子 文 化
粽 子 文 化
粽 子 文 化
一、端午节简介
端午节又称为端阳节,为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
在中国一直是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并于2006年5月20日, 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9 年9月30日成功入选《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名称由来
“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 “初五”。而按照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 也就渐渐演变成了“端午”。《燕京岁时记》记载: “初五为五月单五,盖端字之转音也。”
国文小学训诂文字学课件模板:斍
![国文小学训诂文字学课件模板:斍](https://img.taocdn.com/s3/m/5e4c997ae53a580217fcfe48.png)
重定向至「覺」。
說文
秦系簡牘
楷書
「覺」 說文‧見部
「覺」 睡.法10
「斍」。
国文·小学·训诂·文字学·释:斍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
台湾。
国文·小学·训诂·文字学·释:斍
现代解释:
斍
其它字义
● 斍
jiào
ㄐㄧㄠˋ
◎ 古均同“觉”。
谢谢!
说文解字:
悟各本作寤。今正。心部曰。悟者、覺也。
二字爲轉注。㝱部曰。寐覺而有言曰寤。
非其義也。何注公羊、趙注孟子皆曰。覺、
悟也。左傳。以覺報宴。杜曰。覺、明也。
引伸之、抑傳曰覺、直也。此因覺與斠?
㬪韵雙聲而言。又引伸之、斯干傳曰有覺、
言高大也。从見。學省聲。古岳切。三部。
一曰發也。此義亦見廣雅。卽警覺人之意。
国文·小学·训
诂·文字学
释:斍
课件模板
国文·小学·训诂·文字学·释:斍
异体字:
覺
。
国文·小学·训诂·文字学·释:斍
说文解字:
覺
(说文解字未收录“斍”字
头,请参考“覺”字:)
【卷八】【見】
『說文解字』
寤也。从見,學省聲。一曰
發也。古岳切
『說文解字注』
(覺)悟也。
国文·小学·训诂·文字学·释:斍
【左傳·襄二十一年】夫子覺者也。
国文·小学·训诂·文字学·释:斍
康熙字典:
【註】較然正直。
又【釋名】告也。一曰自上敕下。一曰告,
告覺也。
又【博雅】哲也。
又佛曰覺王。【舊唐書·高祖詔】自覺王
遷謝,像法流行。
又【姚崇傳】佛者,覺也,在乎方寸。
国文小学训诂文字学课件模板:馄
![国文小学训诂文字学课件模板:馄](https://img.taocdn.com/s3/m/9ec14feacc7931b764ce15b6.png)
云。野饋曰餫。運糧饋之。敬大國也。按
餫之言運也。遠䛐也。榖、齊地。魯之禮
不當至此。是野饋也。犧象不出門。嘉樂
不野合。傳書餫者譏之也。小雅黍苗箋云。
營謝轉餫之役。有負任者。有輓輦者。有
將車者。有牽徬牛者。可證餫爲運糧。从
。軍聲。王問切。十三部。
国文·小学·训诂·文字学·释:餛
國語辭典:
餛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馄ㄏㄨㄣˊhún
参见「馄饨 」条。
国文·小学·训诂·文字学·释:餛
康熙字典:
餛
【戌集下】【食】
餛·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8
【廣韻】戸昆切【集韻】胡昆切,音魂。
【玉篇】餛飩。【揚子·方言】餠謂之飥,
或謂之餦餛。
又【集韻】公渾切,音昆。義同。 【集
韻】亦作䐊餫䊐。
国文·小学·训诂·文字学·释:餛
国文·小学·训
诂·文字学
释:餛
课件模板
国文·小学·训诂·文字学·释:餛
异体字:
䊐
餫
馄。
国文·小学·训诂·文字学·释:餛
说文解字:
餫
(说文解字未收录“餛”字
头,请参考“餫”字:)
【卷五】【食】
『說文解字』
野饋曰餫。从食軍聲。王問
切
『說文解字注』
(餫)野饋曰餫。
国文·小学·训诂·文字学·释:餛
说文解字:
音韵方言:
餛
国际音标
xuən˧˥
客家话
[海陆腔] fun2 [客语拼音字汇] fun2
vun2 [东莞腔] wun2 [宝安腔] wun2
fun2 [客英字典] fun2 [台湾四县腔]
fun2
吾与点也的理解
![吾与点也的理解](https://img.taocdn.com/s3/m/63d52091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ce.png)
吾与点也的理解
吾与点也的理解:点也是一个智能助手,通过吾与点也用户可以与其进行问答交流、获取信息、接收提醒等。
点也的工作原理是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包括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习算法,分析用户的问题并提供相应的回答。
点也是一个听众,它能够理解用户的问题,并根据问题的内容和语境给出相应的答案。
点也的回答是基于它预先训练的模型和算法,这些模型和算法通过大量的数据和样本进行训练和优化,以提供尽可能准确和有效的答案。
点也不仅仅是一个问题回答机器,它还可以执行一些特定任务。
用户可以通过对话与点也交流,请求点也执行特定的功能,例如提醒用户某个时间点的事项、搜索特定的信息、计算数学问题等。
点也会根据用户的要求和指令,执行相应的任务并给出回应或结果。
在一些特定领域,点也更像是一个专业的知识助手。
根据用户的问题,点也可以提供相关的专业知识和信息,帮助用户理解和解决问题。
无论是学术领域的问题,如历史、数学、法律等,还是生活中的常见问题,如健康、饮食、旅游等,点也都能够给出相关的知识和建议。
点也的功能可以不断扩展和优化,通过接入更多的数据源和算法模型,它可以提供更加准确和全面的答案。
同时,点也还可以与其他应用和平台进行集成,实现更多的功能和服务。
总而言之,吾与点也的理解是一个智能助手,通过对话交流和问题回答,帮助用户获取信息、解决问题,执行特定任务,甚至提供专业知识和建议。
点也的工作原理是基于人工智能技术,通过对大量数据和样本的学习和分析,给出尽可能准确和有效的回答。
点也的功能可以不断扩展和优化,为用户提供更加全面和专业的服务。
端午的鸭蛋
![端午的鸭蛋](https://img.taocdn.com/s3/m/9e143f3867ec102de2bd8950.png)
在平淡的生活中 发现情趣 找寻诗意 即便是一只平平常常的咸鸭蛋 都能尝出生活的滋味 快乐无小事!
高邮
汪曾
祺
生活的滋味,从一个鸭蛋开始。
名家谈散文:
汪曾祺在中国当代文坛上的贡献,就在于他 对“大文化”“大话语”“大叙事”的解构,在于 他对个体生存的富有人情味的真境界的昭示和呼唤, 在于他帮助人们发现了就在自己身边的“凡人小事” 之美。美在身边,美在本分。 汪曾祺散文着眼于“小场景”,“小叙事”, 着力于写凡人小事,写油盐酱醋茶,写“一地鸡 毛”。当他在80年代重出文坛的时候,他的“小 叙事”的作品居然引起了“大轰动”。 ——龙协涛《汪曾祺散文的特点》
北京的咸鸭蛋
高邮的咸鸭蛋
速读课文(4-6),作者讲了端 午的鸭蛋哪几件事? 表达了怎样 的情感?
对童年生活的怀想与留恋
挂“鸭蛋络子” 挑鸭蛋 端午 吃鸭蛋 的鸭蛋 玩鸭蛋壳(装萤火虫) 联想到囊萤 映雪的故事(补笔)
合作探究:
第六自然段中,作者写到了东晋车
胤“囊萤”的故事。有人认为,这段话与
相传,汉室皇帝汉文帝和 元宵节有关。这位汉文帝 是大将周勃勘平“诸吕之 乱”时即位称帝的,而那 勘平叛乱的日子正是正月 十五,所以此后每逢正月 十五夜晚,汉文帝都要出 宫游玩,与民同乐,并且 确定这天为元宵节。不过, 这时的元宵节活动只是祭 太一、游玩,并无张灯、 放火的记载,汉室的另一 位皇帝———汉明帝则敕 令元宵燃灯,从而形成了 后世张灯、观灯的习俗。
“高邮鸭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 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 油多为别处所不及。”
在这里典雅的文言词语与极质朴的口 语相应成趣,让人不由佩服作者居然能将极 雅与极俗的两种语言如此自然和谐地捏到一 处并倍添韵味的艺术功力。
端午节的端的意思
![端午节的端的意思](https://img.taocdn.com/s3/m/b3b815f3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d1cef56.png)
端午节的端的意思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其起源可以追朔到几千年前的中国古代。
"端"这个字在端午节中有着特殊的意义,它不仅仅是一个名称,更是这个节日的核心所在。
端午节最初源自于中国古代的一个民间传说,叫做屈原投江。
相传在春秋时期,楚国大臣和诸侯屈原在见证了自己所忠于的君王被叛军推翻后,深感无奈和失落,最终在五月初五这一天投江自尽。
后来,民间为了纪念他们,就用彩绸包裹糯米,制作成“粽子”,投入江中,以示悼念和祭奠。
"端"这个字在端午节中有着多种寓意,其中最主要的意思是"重要的节点"。
五月初五这一天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立夏"的节日,也是中国古代五德中的"火德"之日。
在这一天,太阳到达黄经60度,阳气达到一年中最强盛的时候,人们在这一天所做的各种活动和仪式,都带有迎接夏季到来、祈求平安健康、祭拜祖先等寓意。
另外,"端"这个字还有着"凝聚、聚集"的含义。
端午节不但是一个公共节日,在家庭中也是一个重要的节日,各种传统习俗和仪式都是家人齐聚一堂,共同庆祝,凝聚亲情、友情和家庭联系的象征。
"端"还有"值得纪念的"意思,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世代相传的各种传统习俗和仪式,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值得我们世代传承和弘扬。
总体来说,"端"这个字在端午节的含义中,凝聚着许多寓意,不同的人对其理解也各有不同。
无论是象征夏季到来、祈求平安健康的寓意,还是家庭团聚、文化传承的寓意,都体现了端午节这个节日的文化意义,彰显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底蕴和人文情怀。
高中语文 破题致胜微方法(文言文虚词系列二)“焉”“也”的用法(含解析)
![高中语文 破题致胜微方法(文言文虚词系列二)“焉”“也”的用法(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dc6bfaa4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74.png)
“焉”“也”的用法【题文】文言虚词是区分于文言实词的一个相对概念。
同一篇文言文中会消灭很多同字却不同用法和意义的虚词。
明辨了虚词的用法含义可帮我们更好地理解文言文大意。
“焉”“也”是文言文中经常会用到的虚词,那么“焉”“也”的用法有哪些特点?有哪些需要我们留意和提高警惕的地方呢?一、“焉”字的用法(一)兼词,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
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在其中)(《论语》)②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在这里)(《劝学》)③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子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在这件事情上)(《五人墓碑记》)学问联想:兼词“诸”——是“之于”“之乎”的意思。
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
(《崤之战》)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庄暴见孟子》)(二)代词1. 往往用在动词后,相当于“之”,那里,他们,它。
①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捕蛇者说》)②犹且从师而问焉。
(《师说》)2. 疑问代词,哪里,怎么。
①未知生,焉知死?(《论语》)②割鸡焉用牛刀?(《论语》)(三)语气词1.句末语气词,了,啊,呢。
①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六国论》)②则牛羊何择焉?(《齐桓晋文之事》)2.作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相当于“也”。
①或师焉,或否焉,学校而大遗。
(《师说》)②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赤壁赋》)3.作词尾,相当于“然”,译为“……样子”“……地”。
①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阿房宫赋》)②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
(《石钟山记》)二、“也”字的用法(一)句末语气词1.表示推断语气,一般不译。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游褒禅山记》)2.表示确定语气的,可不译或译为“了”。
①故曰弊在赂秦也。
(《六国论》)②吾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吾师也。
(《左忠毅公逸事》)有否定词的句子,仍旧是一种表否定的确定。
曰:“未之有也。
”(《寡人之于国也》)3. 表示疑问语气的,一般译为“吗”或者“呢”。
女孩名字:《论语》宛如天仙的女宝名字,将来必成大器
![女孩名字:《论语》宛如天仙的女宝名字,将来必成大器](https://img.taocdn.com/s3/m/1dced4d3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bb.png)
⼥孩名字:《论语》宛如天仙的⼥宝名字,将来必成⼤器关注《吉⽣起名》⼩程序,免费起名(中⽂名、英⽂名、⼩名乳名、查重名、汉字五⾏)。
名字不仅代表⼀个⼈的符号,带有起名的时代特征,记述着不同的⽂化观念,凝聚着⽗母深情厚意和期望,表达着不同的理想抱负,爱好与⽬标追求。
好的名字,给⾃⼰带来好处的同时,也让别⼈⽅便。
⼀个好名字往往蕴涵着起名者的期望和⿎励,也给名字的主⼈以⿎励,使他能朝着⾃⼰的⽬标和理想前进,努⼒使⾃⼰能“名副其实”。
利⽤《论语》取名,⼀直是中国⼈⾮常擅长和喜欢的⼀件事。
《论语》中含有哲理,含有思想,含有⽂化,利⽤《论语》取名,既能够让这个名字⼀出现就能够产⽣《论语》的联想,更容易记忆,更彰显⽂化内涵。
此外,还能够让拥有这个名字的⼈,按照《论语》给出的精神路标去前⾏发展。
⼀、《论语》中宛如天仙的⼥宝名字1. 可⾔出⾃《论语·公冶长·第05章》:⾚也,束带⽴於朝,可使与宾客⾔也,不知其仁也。
「⾔」在⽂中是说的意思,⽽「可」是可以,适当,合意之义。
取名「可⾔」寓意孩⼦重情重意,温和聪颖。
2. 如星出⾃《论语·为政篇》:为政以德,譬如北⾠,居其所⽽众星共之。
解释:以道德原则治理国家,就像北极星⼀样处在⼀定的位置,所有的星⾠都会围绕着它。
3. 美素出⾃《论语·⼋佾篇》:巧笑倩兮,美⽬盼兮,素以为绚兮解释:笑得真好看啊,⿊⽩分明的眼睛多妩媚呀,好像在洁⽩的质地上画着美丽的图案。
4. 礼君出⾃《论语·尧⽈篇》:不知命,⽆以为君⼦也;不知礼,⽆以⽴也;不知⾔,⽆以知⼈也。
解释:不懂天命,不可以成为君⼦;不懂礼义,不能⽴⾜于社会;不懂得分辩⾔语是⾮,不能了解别⼈。
5. 素盼出⾃《论语·⼋佾篇》:巧笑倩兮,美⽬盼兮,素以为绚兮解释:笑得真好看啊,⿊⽩分明的眼睛多妩媚呀,好像在洁⽩的质地上画着美丽的图案。
6. 敏事出⾃《论语·学⽽篇》:君⼦⾷⽆求饱,居⽆求安,敏于事⽽慎于⾔,就有道⽽正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次氯酸钠消毒液(0.5%、1%、2%、3%、5.25%)主要成分:主要成份
为次氯酸钠,辅料为纯化水等。
广谱抗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等均有抑菌作用。
产品用途:次氯酸钠用于根管冲洗的浓度为0.5%-6%,增加浓度有利于提高抗菌性,次氯酸钠浓度越高溶解性和抗菌性能就越强;根管预备时,作为根管充填前的必要程序,需要在根管预备的时候配合使用的冲洗液,能有效去除根管内残留细菌、蛋白质、软组织、分解牙本质有机物。
特点:次氯酸钠是根管治疗中应用最广泛的冲洗液,可以杀灭所有细菌
和溶解根管各个部位的牙髓组织.去除根管内容物
1.溶解组织.杀灭病原微生物
2.润滑根管.去除钻污层
使用方法:建议使用橡皮障。
抽取液体于注射器,在根管内选择合适型号的注射器针头,之后进行根管冲洗使用。
1.冲洗的液量每根管每次冲洗的液量至少2ml。
2.冲洗的次数每次换锂、每次挫从根管内出来后、感觉阻力大、牙本
质碎屑较多时均应及时热冲洗;3,冲洗的深度随着预备的深度尽可能的往根管较深的部位冲洗,但冲洗针头与根管壁一定要有一定的空
间,冲洗针头绝不允许接触
根管壁;4.冲洗考前须知缓慢推冲洗液,针头选择合适而且要上紧,冲洗的手法要正确,作上下1mm运动冲洗。
考前须知.根管预备后,操作时使用橡皮障隔离,冲洗时不可加压防止
溢出根尖,操作完成后再用清水冲洗。
1.误食有毒,防止与皮肤与眼睛接触,如不慎接影清用流水清洗或就医。
贮存:密闭、常温下在阴凉通风处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