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健康教育资料-(含基本知识、治疗方案、预防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健康教育资料
(含基本知识、治疗方案、预防措施)
2023年全国乙型肝炎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我国1-59岁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为7.18%。据此推算,我国现有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约9300万人,其中慢性乙肝患者约2000万例。2023年中国疾控中心对全国1-29岁人群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1-4岁、5-14岁和15-29岁人群表面抗原检出率分别为0.32%、0.94%和4.38%。1基本知识
乙肝病毒主要经血液、母婴及性接触传播。目前,由于对献血人员实施了严格的筛查,经血液及血制品传播已很少发生。经破损的皮肤黏膜传播主要是由于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侵入性诊疗操作、不安全注射特别是注射等。其他如修足、纹身、扎耳环孔、医务人员工作暴露、共用剃须刀和牙刷等也可传播。母婴传播主要发生在围生期,大多在分娩时接触HBsAg阳性母亲的血液和体液。随着乙肝疫苗联合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的应用,母婴传播已明显减少。与HBsAg阳性者无防护的性接触,特别是有多个性伴侣者,其感染乙肝病毒危险性增高。
乙肝病毒不经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播,因此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接触,如在同一办公室工作、握手、拥抱、同住一宿舍、同一餐厅用餐和共用厕所等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不会传染乙肝病毒。未发现乙肝病毒经吸血昆虫传播。2治疗方案 1、抗病毒治疗的适应症
抗病毒治疗的适应症主要根据血清HBV-DNA水平、血清谷丙转氨酶(ALT)
和肝脏疾病严重程度来决定,同时结合患者年龄、家族史和伴随疾病等因素,综合评估患者疾病进展风险后决定是否启动抗病毒治疗。动态的评估比单次的检测更具有临床意义。对HBeAg阳性患者,发现ALT水平升高后,建议观察3-6个月,如未发生自发性HBeAg血清学转换,可建议考虑抗病毒治疗。推荐接受抗病毒治疗的人群需要同时满足以下条件:①HBV-DNA水平:HBeAg阳性者,HBV-DNA≥105拷贝/mL。HBeAg阴性者,HBV-DNA≥104拷贝/mL。②ALT水平:一般要求ALT持续升高≥2倍正常参考值。③对持续HBV-DNA阳性、达不到上述标准,但有以下情形之一者,疾病进展风险较大,可考虑给予抗病毒治疗:存在明显肝脏炎症或纤维化,ALT持续处于1-2倍正常参考值之间,特别是年龄大于30岁者,建议行肝脏穿刺肝组织活检或无创性检查明确肝脏纤维化情况后给予抗病毒治疗。ALT持续正常,年龄大于30岁,伴有肝硬化或肝癌技术者,建议肝穿或无创性检查,明确肝纤维化后给予抗病毒治疗。存在肝硬化客观依据史,无力ALT和HBeAg情况,均建议积极抗病毒治疗。
2、抗病毒治疗方案:慢性乙肝抗病毒药物分为干扰素和核苷类似物两类。
A、干扰素治疗:
(1)干扰素治疗的适应症:①感染时间较短;②有肝炎活动(ALT升高)史;
③病毒滴度较低;④非垂直传播者。
(2)干扰素治疗的禁忌症:①肝脏储备功能差:②有明显的焦虑、郁等精神倾向者;③严重的心律失常;④WBC、PLT明显降低;⑤对本药过敏或用药后黄疸加深者。
(3)干扰素的用法:普通干扰素(IFN):3~5单位/次,推荐5单位,皮下或肌内注射,一周三次,疗程半年,根据病程可延长至一年。聚乙二醇干扰素
(PegIFNa):每周1次,皮下注射,疗程为1年,剂量应根据患者耐受性等因素决定。效果优于普通干扰素。
(4)干扰素的不良反应:①流感样综合征②一过性骨髓抑制③精神异常④诱导自身免疫性病。
B、核苷类似物: 包括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替比夫定、替诺福韦等。
(1)核苷类似物适应症:HBeAg阳性慢性乙肝患者、HBeAg阴性慢性乙肝患者、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肝移植患者、HBV-HIV合并感染患者、应用化疗和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者、儿童患者。
(2)核苷类似物的选择:恩替卡韦和替诺福韦抗病毒作用效果为强效、低耐药,是慢性乙肝指南推荐的一线抗病毒药物。目前恩替卡韦已纳入医保,替诺福韦尚未纳入医保,但目前已经降价,可酌情选择。替比夫定耐药率相对偏高,且有发生肌酸激酶增高及横纹肌溶解症的危险,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心肌酶谱。该药适宜于妊娠及哺乳期,因此有妊娠需求的患者或哺乳期需要抗病毒治疗者可选择该药。拉米夫定的耐药率高,不推荐为首选抗病毒治疗。
3、无论选择哪一种抗病毒治疗方案,均需要在专科医师指导下,针对患者实际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规律用药、定期复查,以期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3预防措施
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病毒感染最有效的方法。乙肝疫苗的接种对象主要是新生儿,其次为婴幼儿,15岁以下未免疫人群和高危人群(如医务人员、经常接触血液的人员、托幼机构工作人员、接受器官移植患者、经常接受输血或血液制品者、免疫功能低下者、乙肝阳性的家族成员、男性同性**、有多个
性伴侣者和静脉内注射者等)。
乙肝疫苗全程需接种3针,按照0、1、6程序,即接种第一针疫苗后,1个月后、6个月后分别再注射第二针、第三针。新生儿接种第一针乙肝疫苗的时间要求在出生后24小时内,且越早越好。接种乙肝疫苗后有抗体应答者的保护效果一般至少持续12年,因此,一般人群不需要进行乙肝表面抗体监测或加强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