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育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运动与能量第二节运动的快慢 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运动的快慢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了解生活中常见物体的运动速度。
过程与方法
体验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认识速度概念在实际中的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有能用“运动快慢”的观点观察和分析身边事例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
速度的物理意义及速度公式。
三、教学难点
1、速度概念的建立。
2、物理计算题的格式训练。
四、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方法
讲授法、小组讨论法。
六、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景,明确目标
物体运动有快有慢,哪些方法可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导入:动物界中,兔子和乌龟水泡的加快?在龟兔赛跑的故事中,为什么是乌龟取得胜利?生活中判断物体快慢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二)、自主学习,指向目标
学生自学教材第25页至第26页。
(三)、合作探究,达成目标
探究速度
活动一:
学生讨论生活中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思考课件展示的问题。
1.相同时间,比较路程
相同时间内,比较通过路程的多少,跑在前面的通过路程多,运动得快。
2.相同路程,比较时间
通过相同的路程,先到达终点用的时间短,所以运动得快。
【小结】
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有两种方法:相同路程比时间,相同时间比路程。
2、判断物体运动快慢必须考虑到路程和时间两个因素。
活动二:
学生观看课件,思考讨论在路程和时间都不相同的情况下,如何判断物体运动的快与慢。
教师引导通过比值得出速度的定义。
【小结】
物体运动的快慢用速度来表示,速度的公式是v=st,变形公式s=vt,t=sv。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基本主单位是m/s,另外常用单位是km/h,1 m/s=km/h
【针对训练】3m/s= km/h
10m/s= km/h
72km/h= m/s
36km/h= m/s
生活小常识
1、成年人步行速度约s
2、汽车行驶速度约20m/s
3、自行车行驶速度约5m/s
4、飞机行驶速度约250m/s
5、道路两旁一些常见路标的含义
(四)、运用公式解决问题
例题:小明用25s跑了150米,请计算:小明的速度是多少?
格式讲解:1、解答时要有已知、求、解、答。
2、速度、路程、时间要对同一物体而言。
3、速度、路程、时间这三个量的单位必须统一。
【针对训练】一辆公共汽车以10m/s的速度匀速直线前进,由第一站牌到第二站牌时用了4分钟,问两站相距多少米?
七、课后小结:
一、速度
1、概念:物体通过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叫做物体运动的速度。
2、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程度。
3、速度的计算公式:v=s/t,变形式s=vt,t=s/v
4、单位:基本单位m/s,常用单位km/h,1m/s=h
5、速度的计算:
(1)、由v=s/t,测出s、t,求出v。
(2)、运算过程要注意物理量的单位。
板书设计
.运动的快慢
一、生活中对物体运动快慢的比较
1.比较相同时间内哪个物体运动的路程长;
2.比较在相同路程内哪个物体用的时间短。
二、速度
1.速度: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在物理学中,把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
2.公式:v=st
3.单位:即m/s;常用单位是km/h,1 m/s=km/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