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成果]提高高强度混凝土施工质量成果汇报
大面积混凝土地面施工质量控制 QC成果
![大面积混凝土地面施工质量控制 QC成果](https://img.taocdn.com/s3/m/26e3a961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e3.png)
施工后的质量控制
施工完成后应进行质量检查和验收,确保施工质量符合 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
定期对已建成的混凝土地面进行维护和保养,延长其使 用寿命。
对存在的质量问题和缺陷进行整改和修复,确保达到预 期效果。
总结施工经验和技术成果,为后续类似工程提供借鉴和 参考。
03
CATALOGUE
QC成果介绍
QC成果概述
在其他工程中的应用
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
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
将QC成果应用于桥梁工程的大面积混 凝土地面施工,确保桥梁的稳定性和 安全性。
将QC成果应用于高速公路和城市道路 的大面积混凝土地面施工,提高道路 的使用寿命和行车舒适度。
在建筑领域的应用
将QC成果应用于高层建筑的大面积混 凝土地面施工,提高建筑的耐久性和 抗震性能。
对行业的影响和推动
01
02
03
提升行业技术水平
通过推广和应用QC成果 ,推动行业技术水平的整 体提升,提高工程质量和 安全性能。
促进技术创新
鼓励行业内其他企业学习 、借鉴和应用QC成果, 推动技术创新和进步。
增强国际竞争力
通过提升行业技术水平, 提高中国建筑企业的国际 竞争力,推动中国建筑业 走向世界。
在实施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既定的实 施计划和方案进行,确保各项措施的有 效落实。
我们对施工材料进行了严格把关,确保进场 材料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标准。同时 ,加强了施工工艺的控制,优化了施工流程 ,提高了施工效率。
在施工过程中,我们加强了质量检 测和监控,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 质量问题,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
大面积混凝土地面施工质 量控制 QC成果
汇报人:
202X-01-01
高性能混凝土拌和质量控制QC成果
![高性能混凝土拌和质量控制QC成果](https://img.taocdn.com/s3/m/bfff732fa58da0116d1749c3.png)
杨明涛、 张己学、 2008.6.10 陈建
一、原材料控制
1.1物资部派人驻砂石场,督促生产合格的产品;到场的砂石料经由物资部和试 验室联合验收小组目测后卸车,经试验室检验合格后方可准许投入使用;
1.2增加砂石筛洗设施,对检查有10mm含量颗粒及泥块含量的砂进行筛分和冲洗, 保证了用于混凝土生产的原材料合格;
原材料二次污染:从外界进入料仓的车辆轮胎上的泥块很少, 且拌和站日常性派人进行清理,所以二次污染的因素很小;
外加剂性能分析:安徽中铁外加剂供应的外加剂减水效果波 动较大,外加剂中聚羧酸含量不稳定,引起拌和物性能变化,外 加剂性能波动是主要原因。
经分析原材料是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
原因四: 施工方法
拌和自投产以来一直采用先骨料后粉料的 拌和方法,而且拌和时间达到了高性能混凝土规 定的120s;
经分析,操作不熟练和责任心低不是主要原因,即人 员不是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
原因二: 机械性能
拌合机安装结束后进行了计量校正,并取得了济南市衡器管理所 计量认证书,但由于计量是静态称量,而生产是动态的称量,常发生 称量超出允许偏差,尤其是外加剂称和粉料称,最大的偏差有6%之多, 是主要原因;
机模联动反应较慢:传感器接受到称量符合要求后的信号后传给 料仓的启闭装置,启闭装置关闭料斗门,有一个时差,这时骨料仍在 投料过程中,因此常发生超称现象,机模联动反应较慢是主要原因;
外加剂性 能不稳定
原材料 混仓
砂石含水率变化
衡量有 误差
机械联动 反应较慢
称量校核 频率低
机
投料 顺序 拌和时 间短
法
高性能 混凝土
拌和质 量不稳 定
影响混凝土拌和质量因果分析图
原因一:人员培训少
[QC成果]提高现浇高大混凝土柱观感质量
![[QC成果]提高现浇高大混凝土柱观感质量](https://img.taocdn.com/s3/m/6ddb4d57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21.png)
QC成果: 提高现浇高大混凝土柱观感质量混凝土柱是建筑结构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构件。
现行建筑行业对于混凝土柱的观感质量要求越来越高。
而对于高大的混凝土柱,要求更是严格。
以往的现浇混凝土柱往往存在表面平整度差、色差大等问题,影响了整个建筑结构的观感质量,也给后期的装饰和设计带来了困难。
因此,提高现浇高大混凝土柱观感质量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目标提高现浇高大混凝土柱的观感质量,在有限的时间内,以高品质、顺利、经济的成本实现。
解决方案1. 优化混凝土搅拌配比混凝土的搅拌配比是影响混凝土观感的关键因素之一。
我们经过多次实验,得出了适合高大混凝土柱的配比,以确保表面性能和色彩质量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
我们对此次施工进行前期实验,对于材料选用进行那道磐硕的品质评估,控制混凝土呆滞时间和保水措施,避免混凝土表面开裂或发生色差等问题,同时尽量减少混凝土配方成本,以降低成本并优化混凝土质量。
2. 使用高品质的隔离剂和脱模剂混凝土组成部分中的隔离剂和脱模剂是另一个影响观感质量的关键因素。
我们使用了先进的高品质隔离剂和脱模剂,以确保混凝土表面光洁度、光泽度和色彩质量。
同时,我们在混凝土表面使用了聚氨酯乳液,以减少表面纹理和降低粗糙度,以提高表面质量。
3. 对施工工艺进行优化在施工过程中,我们对工艺进行了优化。
我们首先评估了施工条件和混凝土开裂的风险,然后选用了合适的施工技术和工艺,确保混凝土的表面平整度达到设计要求。
我们还对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模板进行了改进,以适应高大混凝土柱的施工。
实现效果经过以上优化措施后,本次实验的现浇混凝土柱观感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同时施工进度和质量得到了保证。
提高现浇高大混凝土柱观感质量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需要经过多方面的考虑和优化。
我们经过对混凝土搅拌配比、使用高品质的隔离剂和脱模剂和施工工艺进行优化,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这将对未来的混凝土柱施工质量和观感质量的提升产生重要意义。
混凝土质量情况汇报
![混凝土质量情况汇报](https://img.taocdn.com/s3/m/39577a19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87.png)
混凝土质量情况汇报
近期,我单位对于混凝土质量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监测,现将情况进行汇报如下:
首先,我们对于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了详细的检测和分析。
通过实验室的检测
数据显示,混凝土的配合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调配,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保证了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其次,我们对于混凝土的浇筑质量进行了现场检查。
通过对现场施工过程的监
测和抽样检测,发现混凝土的浇筑质量良好,未出现分层、起砂、裂缝等质量问题,保证了混凝土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另外,我们还对于混凝土的养护情况进行了跟踪观察。
经过一段时间的养护,
混凝土的表面平整度良好,未出现明显的龟裂和渗水现象,养护效果良好,保证了混凝土的使用寿命和美观度。
最后,我们对于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进行了抽样检测。
检测结果显示,混凝土的
抗压强度符合设计要求,未出现明显的强度不足或者超标现象,保证了混凝土结构的安全可靠性。
综上所述,我单位对于混凝土质量进行了全面的监测和调查,各项指标均符合
国家标准要求,保证了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和安全性。
在今后的施工过程中,我们将继续加强对混凝土质量的监测和管理,确保施工质量的稳定和可靠。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QC成果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QC成果](https://img.taocdn.com/s3/m/6d3708e4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f230064.png)
检查结果分析与处理
检查结果整理: 对各项检查结果 进行整理,形成 完整的检查报告
问题分析:对检 查中发现的问题 进行分析,找出 原因和解决方法
整改措施:针对 问题制定相应的 整改措施,明确 整改责任人和时 间
跟踪验证:对整 改措施进行跟踪 验证,确保问题 得到有效解决
QC小组活动成果总
06
结
活动成果概述
实施过程监控:在施工过程中,对大体积 混凝土的各项指标进行实时监控,确保控 制目标的实现。
总结经验:在施工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 对控制措施进行改进和完善,提高大体积 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水平。
控制目标的可行性分析
目标明确:确保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符合规范要求 措施有效:采取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法和质量控制措施 资源保障:合理配置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技术支持:加强技术培训和交流,提高施工人员的技能水平 监督检查:加强质量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提高了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 降低了混凝土裂缝发生率 优化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提高了施工效率与质量稳
降低了混凝土裂 缝发生率
优化了混凝土配 合比设计
提高了施工效率 与质量稳定性
活动成果的推广应用价值
提高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水平 促进施工企业技术创新和管理升级 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和标准化建设 为类似工程提供经验和借鉴,促进工程质量的持续改进
YOUR LOGO
20XX.XX.XX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QC 成果
,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
目 录
01 单 击 添 加 目 录 项 标 题
02 Q C 小 组 概 况
03 大 体 积 混 凝 土 施 工 质 量 控 制 目标
最新[QC成果]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汇报课件课件ppt
![最新[QC成果]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汇报课件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1ccd748a312b3169a451a4f4.png)
序号 1 2
检验项目 搅拌 配合比
检查点 39 35
频数 39 74
累频% 41.5 78.7
3
模板
8
4
浇筑
5
82
87.2
87
92.6
5
振捣
4
6
养护
3
制表:侯彩伟
矿建五队QC小组成员一览表
序号 姓 名 文化程度 职务职称 组内职务 培训课时
小 1 曹振桥 高 中
技术员
组长
80
组 成
2
李增堂 高 中
队长
副组长
78
员3
梁高峰 大 专
副队长
统计员
84
简 介
4
侯彩伟 大 专
副队长
记录员
78
5 张鹏栓 初 中
验收员
方案实施
76
6 梁立刚 初 中
验收员
记录员
72
四、现状调查
下一次小组将针对井筒施工中模板易变形的问题开展QC小组活动。
我的成果发布完毕 谢谢各位专家、评委!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十、效果检查
通过2个多月的小组活动,由于我们改进了施工工艺、进行了料场改 进,并加强了职工培训,使得砼浇筑质量大幅提高,完成了课题预定目标。
QC成果提高框架柱混凝土成型质量汇报精选文档
![QC成果提高框架柱混凝土成型质量汇报精选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14b05a2f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ce.png)
十、巩固措施(A阶段)
1、收集整理本次QC活动过程的相关资料,作 为框架结构施工的经验参考。对本工程中形成的 质量管理方法,将应用到今后的工程中。
2、项目部将安排专人编制框架柱质量控制作 业指导书。
•19
十一、效益分析
1、社会效益: 该项目施工质量及文明施工多次受到了市建委、
市质量监督站的肯定。顺利通过省、市级文明工 地验收。并于2010年11月30日在本项目召开了 文明工地现场会。为开拓建筑市场打下了坚实的 基础。
求框柱结构实测项目合格率达到95%。实测项目如下表(未列项目按
规范执行):
允许偏差控制值如下表
项次
1 2 3 1 2 3
4
分项工程 模板工程
砼工程
5 制表:
项目 轴线位移 层高垂直度 表面平整度 轴线位移
垂直度 表面平整度
截面尺寸
接茬平整
规范值
5 6 5 8 8 8 +8 -5
目标值
检查方法
3
尺量检查
非要因
2 责任心不强
调查分析
由于工作责任心不强,常会导致施工工艺执行的随意性,质 量会发生波动。通过提高责任心,施工质量有所提高。
非要因
3
经验、培训少
调查分析
对操作人员进行岗前培训,使操作人员熟悉我司模板安装方 法与质量要求,有利于质量的提高。
非要因
4 设备陈旧
现场验证
使用多年的手电锯等使用时,易振动,锯缝大,边口毛糙, 会导致接缝不严密等,对质量有一定影响。
•23
谢谢各位专家评委!
•24
8
5
40
+8
+5
-5
-4
40
2
40
[QC成果]提高超高柱混凝土成型施工质量汇报
![[QC成果]提高超高柱混凝土成型施工质量汇报](https://img.taocdn.com/s3/m/e77d2673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26.png)
确定选题:提高超高柱混凝土成型施工质量
四、 现 状 调 查
超高柱混凝土施工成型质量隐患调查表
表2
序 号
检查项目
检查点数
不良点数
不良频率 (%)
累计频率 (%)
1
平整度
100
22
44
44
2
混凝土涨模
3
模板拼缝
4
断面尺寸
5
垂直度
合计
90
18
36
80
70
5
10
90
70
3
6
96
70
2
4
100
400
50
100
实施效果: QC小组构造节点重点检查,不符合要求处立即整改。并于10月29日,11月1日、 11月6日由建设、监理、施工等单位人员共同对支架的立杆间距、纵横距、扣件拧紧力矩、纵 、横向剪刀撑等进行了验收。模板安装、钢筋绑扎、砼浇捣过程中均未发现架体倾斜、变形 现象。
十、效果检查
我们QC小组通过几个月的努力,不断加以培训教育,制定对策,组织实施,循环改进,取得以下效果:
组员
组员 组员 组员 组员 组员 组员
小组分工
备注
负责QC活动开展
技术指导
负责技术数据的采集、 安全技术交底
负责组织实施 现场安全管理 负责具体实施 负责检查整改
全部经过 TQC培训
合格
负责资料收集
负责砼质量
负责模板质量
负责钢筋质量
制表人:
制表日期:2013年9月20日
三、选题理由
选 题 理选由题 理 由
1、利用料斗装料,串筒下
料 度 2、。,振有动效棒控上制设下@料10分00层标识厚,施 现工场 控制振动棒作业深度。
qc成果提高变形缝处剪力墙混凝土浇筑质量
![qc成果提高变形缝处剪力墙混凝土浇筑质量](https://img.taocdn.com/s3/m/ce5dcfa9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84.png)
由于需要返工或维修,这些问题 会增加建筑物的建设成本和维护 成本。
03
QC成果实施方案
方案制定依据
变形缝处剪力墙混凝土浇筑质量现状调查
01
通过现场调查和数据分析,了解变形缝处剪力墙混凝土浇筑质
量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相关标准和规范
02
参考相关建筑行业标准和规范,如《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
验收规范》,确保实施方案符合国家和地方标准。
THANKS
裂缝产生
由于混凝土收缩或温度变 化等原因,变形缝处的混 凝土容易产生裂缝,影响 结构安全。
施工缝处理不当
在浇筑过程中,施工缝的 处理往往不够精细,导致 新旧混凝土结合不紧密, 影响整体性能。
问题原因分析
施工操作不当
施工人员技术水平不足或 操作不规范,导致混凝土 浇筑质量受到影响。
材料质量问题
混凝土原材料质量不符合 要求,如骨料级配不合理、 水泥标号不足等,影响混 凝土性能。
优化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通过试验和计算,优化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提高混凝土 的工作性能和耐久性,降低收缩裂缝出现的概率。
制定质量保证措施
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明确各岗位人员职责,加强质 量监督和检查,确保实施方案的有效执行。
实施方案可行性分析
技术可行性
实施方案中的各项技术措施均符 合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具有技 术可行性。
结构设计问题
剪力墙结构设计不合理, 如变形缝设置不当或支撑 体系不足,导致混凝土浇 筑时容易产生问题。
问题影响评估
01
结构安全性
裂缝、施工缝等问题的存在会影 响剪力墙的结构安全性,降低建 筑物的抗震性能和承载能力。
耐久性
02
03
[QC成果]提高现浇混凝土梁施工质量
![[QC成果]提高现浇混凝土梁施工质量](https://img.taocdn.com/s3/m/d7123260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a8.png)
提高现浇砼异形梁、柱截面施工质量目录⏹一、工程概况⏹二、小组简介⏹三、选题理由⏹四、现状调查⏹五、目标设定及可行性⏹六、原因分析⏹七、要因确认⏹八、制定对策⏹九、对策实施⏹十、效果检查⏹十一、巩固措施⏹十二、总结及今后设想一、工程概况工程位于,是该工程建筑面积14008.52平米,结构形式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地下2层,地上6层。
本工程梁柱截面尺寸多样,形式各异,并在标准层有预应力水平加腋梁。
异型梁、柱截面形式制表人: 制表时间: 2010年3月20日二、小组简介小组活动计划表三、选题理由基于以上理由,我小组选择“提高现浇砼异形梁、柱截面施工质量”为本次活动的课题。
四、现状调查:课题选定之后, 2010年3月30日,我QC小组小组成员分头行动,开始对现状展开调查,通过对周边及我公司在施的具有现浇砼异型梁、柱截面的工程进行考察和走访,共收集到190条信息,其中存在问题点有70个,合格率为71%,经分析、整理,归纳为五大类问题,列出调查表:根据缺陷统计表中的数据,画出了排列图,进行问题分析,找出A区的主要问题。
即截面尺寸、平整度偏差大及混凝土表面漏浆是影响异型梁柱施工质量的主要问题。
根据缺陷统计表中的数据,画出了排列图,进行问题分析,找出A区的主要问题。
即截面尺寸、平整度偏差大及混凝土表面漏浆是影响异型梁柱施工质量的主要问题。
五、目标设定现状调查中的合格率为71%, 我们小组决定,通过小组活动,采取措施,将影响异型梁柱施工质量问题的合格率提升至95%以上。
实现目标值的可行性:本小组成员近几年多次参加市级及全国的小组成果发表会,掌握了一定QC基本知识和工具的使用方法。
我们小组是由具有多年实践经验的老工程技术人员组成,能达到理论联系实践的最佳结合。
本工程虽然具很大的施工难度,但通过优化施工方案、科学管理、严格要求,还是可以控制好混凝土异型梁、柱的施工质量。
六、原因分析及要因确认:针对从排列图中得出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多次的讨论,广泛收集现场工人,班组长、质量检查员的意见,集思广益,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画出异型梁、柱质量问题关联图,分析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
大面积混凝土地面施工质量控制 QC成果
![大面积混凝土地面施工质量控制 QC成果](https://img.taocdn.com/s3/m/035fba84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e6.png)
大面积混凝土地面施工质量控制 QC成果大面积混凝土地面施工质量控制 QC成果在大面积混凝土地面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对于保证工程质量和提高施工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QC成果在大面积混凝土地面施工质量控制中的应用,包括质量控制流程、QC小组成员、QC成果展示和结论。
一、引言在大面积混凝土地面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是确保工程质量的核心环节。
QC成果是指质量管理小组在工程项目中取得的成果,这些成果对于提高施工效果、保证工程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QC成果在大面积混凝土地面施工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二、QC成果概述QC成果是指在工程项目中取得的、能够提高工程质量的管理成果。
这些成果是通过科学的统计方法和工具,对工程项目的各个环节进行质量控制和改进得出的。
QC成果的应用能够提高工程质量、降低施工成本、缩短施工周期。
三、质量控制流程在大面积混凝土地面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流程包括原材料选择、配合比设计、地面施工、验收等环节。
在原材料选择环节,需要选择质量稳定、性能优良的原材料,如水泥、砂、石等。
在配合比设计环节,需要根据工程要求和实际情况,设计合理的配合比,确保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等性能符合要求。
在地面施工环节,需要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技术要求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
在验收环节,需要对施工质量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四、QC小组成员QC小组是指在工程项目中负责质量管理和控制的小组。
QC小组成员包括项目经理、技术人员、质量检测人员等。
项目经理负责整个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和控制工作,技术人员负责具体的质量控制和技术支持工作,质量检测人员负责施工质量检测和评估工作。
五、QC成果展示通过QC成果的应用,我们取得了以下成果:1、在原材料选择环节,我们选择了质量稳定、性能优良的原材料,确保混凝土的质量稳定。
2、在配合比设计环节,我们设计了合理的配合比,确保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等性能符合要求。
3、在地面施工环节,我们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技术要求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
提高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QC成果
![提高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QC成果](https://img.taocdn.com/s3/m/cede294e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4087a6d.png)
提高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QC成果《提高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 QC 成果》随着建筑工程的不断发展,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然而,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其体积大、水化热高、收缩应力大等特点,容易出现裂缝、蜂窝麻面、孔洞等质量问题,影响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为了提高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我们成立了 QC 小组,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并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
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_____,建筑面积为_____平方米,地上_____层,地下_____层。
筏板基础尺寸为_____,混凝土强度等级为_____,混凝土方量约为_____立方米。
二、小组简介QC 小组名称:_____成立时间:_____小组类型:_____小组成员:_____三、选题理由1、筏板基础是建筑物的重要承重结构,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裂缝等质量问题,影响结构的耐久性和使用功能。
3、提高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有助于减少后期维修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信誉。
四、现状调查我们对以往类似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行了调查,发现存在以下主要问题:1、混凝土裂缝:裂缝宽度在 01mm 至 03mm 之间,主要分布在筏板基础的中部和边缘部位。
2、混凝土表面蜂窝麻面:面积在 01 平方米至 05 平方米之间,主要集中在混凝土的上表面和侧面。
3、混凝土内部孔洞:孔洞直径在 5mm 至 20mm 之间,主要分布在混凝土的下部和角落部位。
通过对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我们得出混凝土裂缝问题占总问题的_____%,混凝土表面蜂窝麻面问题占总问题的_____%,混凝土内部孔洞问题占总问题的_____%。
五、目标设定根据现状调查结果,结合工程实际情况,我们设定了本次 QC 活动的目标:1、将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裂缝宽度控制在 02mm 以内。
2、减少混凝土表面蜂窝麻面面积,使其控制在 005 平方米以内。
提高混凝土外观质量QC攻关小组成果汇报
![提高混凝土外观质量QC攻关小组成果汇报](https://img.taocdn.com/s3/m/46f72808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d0.png)
提高混凝土外观质量QC攻关小组成果汇报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们:大家好!今天很荣幸能够在这里向大家汇报我们 QC 攻关小组在提高混凝土外观质量方面所取得的成果。
一、小组概况我们的 QC 攻关小组是由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施工员、质检员以及一线工人等组成的跨部门团队。
小组成立的初衷就是要解决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外观质量问题,提高工程整体质量水平,打造优质工程。
二、选题理由混凝土外观质量是混凝土工程质量的重要体现,直接影响到结构的耐久性和美观性。
在以往的施工中,我们发现混凝土存在着蜂窝、麻面、裂缝、色差等外观质量问题,不仅影响了工程的整体形象,也给后续的施工和维护带来了不便。
因此,提高混凝土外观质量成为了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现状调查为了找准问题的关键所在,我们对以往施工的混凝土结构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分析。
通过现场观察、测量和统计,我们发现混凝土外观质量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蜂窝麻面:混凝土表面局部出现砂浆少、石子多,形成蜂窝状的窟窿,以及表面局部缺浆、粗糙,有许多小凹坑。
2、裂缝:混凝土表面出现不规则的裂缝,宽度和长度不等。
3、色差:混凝土表面颜色不均匀,存在明显的色差。
4、气泡:混凝土表面存在较多的气泡,影响外观平整度。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我们发现造成混凝土外观质量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原材料质量不稳定:水泥、骨料、外加剂等原材料的质量波动较大,影响了混凝土的性能。
2、配合比不合理:水灰比、砂率等配合比参数设置不当,导致混凝土的和易性差。
3、施工工艺不规范:混凝土浇筑、振捣、养护等施工环节操作不规范,影响了混凝土的成型质量。
4、模板质量差:模板表面不平整、拼接不严密,导致混凝土表面出现错台、漏浆等问题。
四、设定目标根据现状调查的结果,我们制定了明确的目标:将混凝土外观质量合格率提高到95%以上,减少蜂窝、麻面、裂缝、色差等问题的出现,使混凝土表面平整、光滑、颜色均匀。
五、原因分析针对影响混凝土外观质量的主要问题,我们运用头脑风暴法进行了深入的原因分析,并绘制了因果图。
[QC成果]提高现浇高大混凝土柱观感质量
![[QC成果]提高现浇高大混凝土柱观感质量](https://img.taocdn.com/s3/m/c823f067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d0.png)
提高现浇高大混凝土柱观感质量一、工程概况工程,是国内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生产工艺最复杂的液晶显示器工程项目,其中2号厂房建筑面积21万㎡。
平面尺寸303×180m ,地上4层,结构类型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主体结构采用大空间及大跨度柱网,柱网平面尺寸16.2×16.2m ,一、二层框架柱截面尺寸1.3×1.3m ,三、四层框架柱截面尺寸1.0×1.0m 。
工程中净高超过10m 的高大混凝土柱共486根,其中净高达到13m 的高大混凝土柱多达42根。
2#建筑典型剖面图如下:2#建筑典型坡面图二、团队介绍小组成立于2010年3月,小组类型现场型,小组成员积极开展QC 活动,利用QC 方法不断解决施工中的技术难题。
小组共有7名成员,平均年龄31.5岁。
具体情况见下表。
小组成员一览表三、选择课题活动初期,小组成员抽查了本工程中先期施工的部分混凝土构件,统计了观感质量差的构件数量。
由上表可以明显看出,已施工的混凝土构件中,当柱高度大于6m时,出现观感质量问题的百分率急剧增高,将严重影响工程的整体质量。
出于本工程的重要性以及该问题的严重性,我们确定小组课题为:提高现浇高大混凝土柱观感质量。
四、现状调查4.1与同类工程比较根据以往施工经验,当框架柱净高大于6m时,为了确保模板及其支撑体系的安全和稳定,一般采用分次施工的方式,但此种方法需在一根框架柱上重复一个甚至几个同样的工作循环,使施工总周期大大加长,且增加了混凝土接茬数量,非常不利于施工进度及施工质量的控制。
在道路桥梁工程中,出现高大柱及桥墩时,由于柱截面大且通常为异形截面,一般采用定型钢模板施工,此种方法可以确保模板质量,但施工成本较高,一次性投入较大,对于工业厂房的施工不太适用。
4.2施工中常见问题调查我们组织小组成员对本工程先期施工的现浇高大混凝土柱进行了实测实量,共检查了200个点,统计了高大柱施工中较易出现的几类质量问题:1、垂直度偏差大;2、阴阳角不方正;3、表面平整度偏差大;4、混凝土接茬错台;5、其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高高强度混凝土施工质量QC小组活动成果报告
XX股份有限公司
二O一五年三月
QC小组活动成果报告课题名称:提高高强度混凝土施工质量
类型:现场型
注册:HNSJ-QC-2015-008-001
单位:XX股份有限公司
小组名称:XX股份有限公司凯璟清华园QC小组
二O一五年三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二、小组简介
三、选题理由
四、现状调查
五、设定目标与可行性分析
六、原因分析
七、要因确认
八、制定对策
九、对策实施
十、效果检查
十一、巩固措施及标准化
十二、活动体会与下步打算
一、工程概况
XX为一类高层建筑,建筑耐火等级主体为一级,地下室为一级,强、弱电间为一级;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
地下一、二层为车库及储藏室,地上1至4层为商业用房,5至29层为住宅。
本工程总建筑面积36030.64㎡,建筑高度95.75m。
本工程为框剪结构,框架柱截面尺寸为1.1m*1m,混凝土强度等级如下:负二层至地上六层为C60,属高强度混凝土,七至十一层为C55,十二至十六层为C50,十七至二十层为C40,二十一层至顶为C30。
二、小组简介
三、选题理由
制表人:郜付军制表时间:2014年9月10日
四、现状调查
我们QC小组成员对省内正在施工的同类高强度混凝土进行了详尽的调查、分析,发现高强度混凝土施工质量存在一定缺陷,我们将调查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制定了相应的统计表。
此次调查了五个项目,不同程度存在质量事故或质量缺陷,共采集数据300处,合格点数为242处,平均合格率为80.7%,下表为现状调查高强度混凝土施工质量调查表:
现状调查表
制表人:郜付军制表时间:2014年9月25日
QC小组对检查结果对比分析,对影响高强度混凝土施工质量的58个问题进行排列,具体数据见下表:
高强度混凝土施工质量问题频数统计表
根据质量问题频数统计表内容,我们绘制出排列图,并找出高强度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关键问题:
频数(次) ( N=59) 累计频率(%)
高强度混凝土施工质量问题排列图
制图人:郜付军制图时间:2014年9月26日从上面的排列图可以看出,混凝土强度低和蜂窝麻面两个问题的累计频率为84.5%,是影响高强度混凝土施工质量的主要问题。
五、设定目标与可行性分析
1、目标设定
通过现状调查,结合本工程施工质量目标,确定本次QC活动的目标值:由活动前的合格率80.7%提高到95%以上。
2、目标可行性分析
结论:综合目标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我们认为,
QC 小组有丰富的施工经验和创新能力,各项资源充裕,通过开展QC 小组活动,可以克服各种不利因素,充分利用有利条件,使目标得以完成。
因此,结论为目标可行。
六、原因分析
QC 小组成员召开多次会议,运用头脑风暴法,对“混凝土强度低”和“蜂窝麻面”这两个主要原因进行了认真分析,并画出了关联图。
原因分析关联图
制图人:郜付军制图时间:2014年9月30日
七、要因确认
由因果图,我们共找到了12项末端因素,并制定了要因确认表,逐一对其分析调查和论证,确认其是否为原因。
要因确认表
制表人:郜付军制表时间:2014年10月2日
八、制定对策
按照5W1H制定以下对策表
制表人:郜付军制表时间:2014年10月3日九、实施对策
根据对策措施表,我们QC小组全体成员及时召开会议,认真研究,制定出一套详细的实施措施,并于2014年10月3日开始分头负责实施。
实施一:针对原材料选择不当,采取以下措施
1、严格按《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中关于高强混凝土的原材料的规定选用原材料,水泥采用52.5普通硅酸盐水泥P●O52.5,减水
剂采用聚羧酸型高性能减水剂,实测减水率28%,掺加料粉煤灰为Ⅰ级粉煤灰。
2、加强材料验收工作,水泥、砂、石、外加剂、掺合料均按规范要求分批送检,合格后方可使用于本工程。
3、高强混凝土配合比经试配确定,满足强度及和易性要求。
混凝土配合比报告
实施结果:
通过加强材料验收工作,本工程所用原材料全部合格,满足规范、规程要求。
实施二:针对模板拼缝不严密,采取以下措施
1、2014年10月4日,由项目总工郜付军对施工方案中模板加固方法进一步细化,模板支撑应牢固,对拉螺栓及内支撑应靠近拼缝处,确何拼缝处模板不变形。
2、要求施工班组在模板拼缝处粘贴双面胶,由施工员袁祖建、邵冠宇现场检查,拼缝不严及未贴双面胶处不得进行下一步施工。
3、现场施工员对使用的模板进行检查,棱角不直、破损、表面起皮及表面污染严重的模板不得使用于本工程。
框架柱模板加固
实施结果:
通过加强模板安装验收,现场管理人员严格按照施工方案指导施工,操作人员能够按要求施工,拼缝严密,混凝土漏浆现象很少出现。
实施三:针对交底不及时,交底没有针对性,采取以下措施
1、2014年10月4日,由项目总工郜付军对施工技术管理人员进行总体交底,并由技术负责人对高强度混凝土浇筑工艺及质量要求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
以书面形式发放到现场施工操作人员手中,并办理交接底签字手续。
2、每道工序完工后,由质检员黄帆负责检查工作,工序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后,办理交接检手续,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现场技术交底
实施结果:
通过加强现场技术交底,并保证交底到每个操作人员,现场管理人员严格按照规范标准指导施工,操作人员基本能掌握施工工艺及质量标准,现场施工水平大幅提高。
实施四:针对职工培训不到位,采取以下措施
1、2014年10月5日,项目总工郜付军对施工班组进行技术培训,针对高强度混凝土粘性大,气泡不易排出,坍落度损失快等特点,对混凝土浇筑顺序、振
捣方式、振捣时间、混凝土养护等方面进行培训。
2、2014年10月6日,由技术部对施工班组进行理论考核,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3、现场施工员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全程跟踪检查,避免出现混凝土漏振、过振现象。
技术培训
实施结果:通过采取以上措施有效避免了因混凝土振捣方式不合理而形成蜂窝麻面、孔洞、漏筋等现象,混凝土内实外光,观感质量较好。
实施五:针对养护方式不当,采取以下措施
1、确定养护方法:拆模后立即用塑料薄膜包裹严密,经常浇水,保障薄膜内一直水蒸汽和凝结水。
2、责任落实到人。
指定两人为专业养护人员,每天喷水养护两至四次,养护十四天。
3、冬期施工无法浇水养护时,延长拆模时间,侧模在混凝土浇筑48小时后方可拆除,拆除后立即塑料薄膜包裹严密,外部用棉毡绑牢保温。
现场养护照片
实施结果:通过采取以上措施,高强度混凝土在回弹时碳化值很小,不大于0.5mm,混凝土强度能够得到保证。
十、效果检查
10.1、质量检查
2015年1月15日,凯璟1#楼地上六层施工完毕,所有高强度混凝土施工全部完成。
2015年1月25日,小组成员在组长李丰雷的带领下,对混凝土龄期到期的地下一层、地下二层、地上一层进行回弹,并对所有高强度混凝土的外观质量进行全面检查,共检查300点,不合格11点,合格率达到%,达到了%的预期目标。
序号检查项目检查点数(点)合格点数(点)合格率(%))
1 混凝土强度60 59 98.3
制表人:郜付军制表日期:2015年1月16日小组活动后,高强度混凝土合格率由活动前的80.7%提升到96.3%,完成了预订目标95%。
小组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QC活动前后合格率柱状图
制图人:郜付军制图日期:2015年1月16日
10.2、经济效益:
由于高强度混凝土框架柱施工质量好,混凝土密实,表面色泽一致,经与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沟通,取消了原设计的20mm厚的粉刷层,节省的人工、材料投入,同时缩短了粉刷工程的施工周期16天。
经济效果统计表
日
10.3社会效益:
QC小组通过本次活动,提高了工程质量,降低了施工成本,节约社会资源,受到了南阳市质检站及业主、监理等相关领导的一致好评。
十一、巩固措施及标准化
作为质量改进的工具,QC成果有供同类工程施工借鉴和参考的价值。
我们在整理资料的基础上,编制了高强度混凝土施工作业指导书,见下表。
为了使活动成果有效保持,本小组针对对策实施后的效果,制定了如下巩固措施:
1、编制了《提高高强度混凝土施工质量》QC成果,并上报公司存档。
2、编制了《高强度混凝土施工作业指导书》,经公司批准,应用于其它同类
工程。
十二、活动体会与下步打算
通过本次QC 小组的活动,不仅提高了工人的技术水平和施工素质,也提高了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
QC 小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达到共同进步。
QC 小组成员对活动前后进行自我评价,绘制了雷达图。
QC 小组自我评价表
序号 评价内容 活动前 活动后 1 质量意识 3 5 2 参与积极性 3 5 3 QC 知识
4 5 4 团队精神 4 5 5
个人能力
3
4
雷达图
制图人:郜付军制图日期:2015年1月28日开展QC小组的活动,培养了管理人员的创新和思维能力,我QC小组下一步计划
上部结构阶段继续开展活动,发挥开拓、务实的精神,不断提高实际应用和现场管
理能力,从细部着手,为创优奠定基础。
本小组下一个活动课题是《提高外墙保温
质量一次验收合格率》。
工程照片:
工程实体照片1 工程实体照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