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七步诗》

合集下载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七步诗》PPT精品PPT课件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七步诗》PPT精品PPT课件

曹植《七步诗》 郭沫若《反七步诗》
相关材料:
1941年皖南事变,周恩来 悲愤难抑,写下:
“千古奇冤,江南一叶, 同室操戈,相煎何急!!”
县云岭起程北移,次日行至茂林地区,即遭国民党七 个师八万多人的包围,袭击。新四军被迫还击,激战 至十三日。面临全军覆没之际,叶挺执行组织的决定, 前往国民党顽军上官云相处交涉。上官云相将叶挺扣 留,并加紧对新四军的攻击,至十四日夜新四军除一 千余人突出重围外,大部壮烈牺牲或被俘。1月17日国 民党当局诬陷新四军“叛变”,并宣布取消其番号。 这就是国民党顽固派蓄谋制造的震惊中外的“皖南事 变”。南方局书记周恩来以极其悲愤的心情在《新华 日报》上题词:“为江南死国难者致哀”和“千古奇 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揭露“皖南 事 变 ” 的 真 相 。
釜下燃

釜底 抽薪
破釜 沉舟
豆浆已做好, 请君慢品尝。
本自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萁在釜下燃, 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诗作寓意:
诗人以箕豆相煎为比 喻,控诉了曹丕对兄弟的 残酷迫害。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 曹植
字子建,曹丕的亲弟弟
• 曹丕 字子恒,与曹植为一母同胞,善 军事,也喜文学。
解释字词,理解句子
• • • • • • • • 持 羹 漉 菽 萁 釜 煎 急
拿,拿来。 通常指用蒸、煮等方法做成的糊状食物。 液体往下渗、过滤。
豆豉,把黄豆或黑豆泡透蒸熟或经发酵而成。 豆秸。 古代的炊事用具,相当于现在的锅。 煎熬。 急迫。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七步诗
曹植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赏析

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赏析

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赏析第一篇: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赏析七步诗曹植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

萁向釜下然,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注:①漉豉(chǐ):豆制品。

②萁(qí):豆茎。

③然:通“燃”。

(1)诗中“泣”字用得极为传神,请作具体分析。

“泣”字使用了拟人手法,极为生动细腻地刻画了诗人面对兄弟残酷紧逼的现实表现出的极度痛苦和悲愤。

(2)如何理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内涵?1豆茎与豆原本是同根相生,诗人用豆茎与豆比喻同胞兄弟、手足之情。

2面对兄弟紧迫地残酷相逼,诗人极度伤心而又深感无奈.②③①答案第1页,总5页 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小题。

鸟鸣涧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1、诗人描写了哪些景物?创设了怎样的意境?诗人描写了桂花、春山、明月、山鸟等景物,创设了静谧、幽美、空寂的意境。

2、“人闲桂花落”中的“闲”字很有表现力,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好在哪里?(1)写出了诗人闲适、安逸的情趣;(2)诗人的心境与环境和谐统一,营造了静谧的氛围。

(答出心境、环境,意思对即可)3、“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并请展开联想和想像,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这两句所展现的画面。

以动衬静。

月亮爬上山头,清光遍照涧谷,惊醒了树上夜宿的鸟,它们在春涧中不时地喳喳地鸣叫几声。

答案第2页,总5页8.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4分)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小题1】一二句是怎样写出了送朋友辛渐时的离情别绪的?(2分)首句写秋雨连江,夜暮降临,以凄清的景物来烘托离情别绪;二句写清晨雾中的远山,显得分外孤独,“楚山孤”象征了作者的离情。

【小题2】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2分)作者不因流落他乡而改变志节,始终保持着高尚纯洁品格和坚强、乐观的精神。

请用自己的语言生动地描述诗歌前两句所展现的送别情景。

【小题2】作者为什么把自己的心称作“冰心”?采用了比喻的修辞(1分),表明诗人的心像玉壶中的冰一般晶莹纯洁(1分);突出了诗人虽遭贬谪却依然坚持操守、冰清玉洁的品质(1分)。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及注解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及注解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及注解1、七步诗《三国.魏》曹植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

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1、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毫县)人。

曹植后期的诗歌实际上是他的痛苦培育出来的,大多是慷慨悲壮之音。

现存有《曹子建集》。

2、漉:过滤。

3、鼓:豆豉,煮熟的一种豆制品,可用来调味。

4、萁:豆茎。

5、釜:古代一种煮食器。

6、煎:一种烹饪方法。

[题解]据《世说新语·文学篇》记载:曹丕在争当太子的过程中战胜了曹植,做了皇帝。

有一次,他命令曹植在七步之内作一首诗,如果作不成就要杀头。

曹植应声而作《七步诗》,曹丕听了之后十分尴尬。

此诗是对曹丕企图加害同胞兄弟的控诉,曹植没有被兄长的淫威吓倒屈服,在很短时间内完成的这首诗,巧妙地运用豆和萁的特殊关径流,无情地嘲讽了曹丕的卑鄙行径。

诗中“泣”字,用得十分惨痛,诗人内心的痛苦跃然纸上,感人至深,结尾两句揭示全篇主旨。

这首诗从形式上很像寓言诗,诗中的豆不仅会泣而县城能诉,诗中句句咏豆、萁,无不带有象征意义。

[诗译]锅里煮着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来作羹。

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面哭泣。

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总结]前两句描述了燃萁煮豆这一日常生活现象。

后一句集中抒发了曹植内心的悲愤,他显然是在质问曹丕:我与你本是同胞兄弟,为什么要如此苦苦相逼?1.鸟鸣涧唐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词语注释:1.涧:夹在两山间的流水。

2.闲:安静。

3.时:时而,偶尔。

简介:王维(701-761),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官至尚书右丞,原籍祁(今山西祁县),迁至蒲州(今山西永济),崇信佛教,人称诗佛,晚年居于蓝田辋川别墅,汉族。

其诗、画成就都很高,苏轼赞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尤以山水诗成就为最,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1:七步诗(曹植)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1:七步诗(曹植)

• 诗人简介:
他是曹操的第六个儿子,曹丕之弟,是三 国时著名的文学家。由于曹植才气横溢,深得 曹操宠爱,本想立为太子,因此曹丕忌恨,屡 蒙陷害。传说《七步诗》就是曹丕立为魏文帝 以后,阴谋陷害亲胞弟,限他七步之内作出诗, 如作不出来,就要杀头。曹植悲愤填膺,在七 步之内吟成了七步诗,使曹丕当众出丑,不得 不封曹植为陈王,实则软禁。曹植多次上书请 求任用,终未如愿,最后忧郁而死。
《七步诗》的表达特点
全诗用比喻的手法,用同根生长的豆 和豆秸,比喻同胞兄弟。锅下燃烧的豆秸, 比喻诗人的哥哥曹丕;锅里的豆比喻受害的 诗人自己。这首诗反映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 相互排挤斗争的残酷现实。
学习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样的体会?或者说, 你认为兄弟手足之间应该怎样相处?
兄弟之间手足情深,不应 互相猜忌、迫害,而应互相帮 助、和睦相处。
萁在釜(fǔ)下燃, 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 相煎(jiān)何太急?
读诗四部曲: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读出诗的节奏美、韵律美 3、读出自己对诗的初步感受; 4、读出诗情
gēng 羹 古人吃羊羔肉,大补。诗中类似八宝
粥。
lù 漉 锯断鹿骨头作过滤酒的酒器。诗中为
动词,过滤。
shū 菽 豆的总称。
学古诗,我们更要会运用古诗里的名句: ①我们想要对那些为争夺老人财产而大打出手 的不孝儿女们,说一声: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 急? ②我们还想对以陈水扁为首的台独分子,说一声:
③我们更想对那些企图分裂中国的西藏喇嘛们, 说一声 :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萁成灰,豆成汁两 个都痛苦,一个兄、一个弟,骨肉相连、血脉相通, 是什么让他们这样?
qí 萁 植物的茎。如豆杆。
fǔ 釜 锅。如釜底抽薪、破釜沉舟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七步诗》ppt优质课件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七步诗》ppt优质课件
• 一、释疑难 • 对课堂上老师讲到的内容自己想不通卡壳的问题,应该在课堂上标出来,下课时,在老师还未离开教室的时候,要主动请老师讲解清楚。如果老师已
经离开教室,也可以向同学请教,及时消除疑难问题。做到当堂知识,当堂解决。 • 二、补笔记 • 上课时,如果有些东西没有记下来,不要因为惦记着漏了的笔记而影响记下面的内容,可以在笔记本上留下一定的空间。下课后,再从头到尾阅读一
解释字词,理解句子
• 持 拿,拿来。 • 羹 通常指用蒸、煮等方法做成的糊状食物。 • 漉 液体往下渗、过滤。 • 菽 豆豉,把黄豆或黑豆泡透蒸熟或经发酵而成。 • 萁 豆秸。 • 釜 古代的炊事用具,相当于现在的锅。 • 煎 煎熬。 • 急 急迫。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遍自己写的笔记,既可以起到复习的作用,又可以检查笔记中的遗漏和错误。遗漏之处要补全,错别字要纠正,过于潦草的字要写清楚。同时,将自己 对讲课内容的理解、自己的收获和感想,用自己的话写在笔记本的空白处。这样,可以使笔记变的更加完整、充实。 • 三、课后“静思2分钟”大有学问 • 我们还要注意课后的及时思考。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在心中快速把刚才上课时刚讲过的一些关键思路理一遍,把老师讲解的题目从题意到解答整个过 程详细审视一遍,这样,不仅可以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可以轻而易举地掌握一些关键的解题技巧。所以,2分钟的课后静思等于同一学科知识的 课后复习30分钟。
2019/7/8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thank
you!
2019/7/8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曹植《七步诗》 郭沫若《反七步诗》
相关材料:
1941年皖南事变,周恩来 悲愤难抑,写下:
“千古奇冤,江南一叶, 同室操戈,相煎何急!!”

六年级下册古诗词鉴赏

六年级下册古诗词鉴赏

六年级下册古诗词鉴赏1,七步诗(三国)曹植煮豆持作羹[1],漉菽以为汁[2]。

萁在釜下燃[3],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4],相煎何太急[5]。

注释[1]持:用来。

羹:用肉或菜做成的糊状食物。

[2]漉:过滤。

菽:豆子。

[3]萁:豆秆。

釜:古代的炊具,相当于现在的锅。

[4]本:原本,本来。

[5]相煎:互相煎熬,这里偏指一方迫害另一方。

何:何必。

今译锅里煮着豆子,是想把豆子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来作羹。

豆秆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面哭泣。

豆子和豆秆本来是同一根上生长出来的,豆秆又何必过于急迫地煎熬豆子呢!用豆汁做的羹是美味的吧。

要先将豆子放在锅里煮,然后滤除豆子的残渣,才能有这美味的豆汁。

可又有谁知道,煮豆子的时候,在锅底做燃料的,是本与豆子同根生长的豆秸呢?豆秸在锅底燃烧着,火焰烧烤着煮豆子的锅,又有谁听到豆子在锅里的哭泣?它在小声地哭诉:“你我本是同根生的兄弟啊,为什么要这样急急忙忙地来煎烤我啊!”2,鸟鸣涧[6](唐)王维人闲桂花落[7],夜静春山空[8]。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9]。

注释[6]涧:夹在两山之间的流水。

[7]闲:安静。

[8]空:空寂、空空荡荡。

这里形容山中寂静无声,好像空无所有。

[9]时:时而,偶尔。

这里寂静无人声,只有桂花在悄然飘落。

夜的寂静更让人觉得春山空空荡荡。

月亮出来了,惊动了山鸟,时不时地在春涧中传出一两声鸣叫。

诗境入夜的山,退去了白日的喧嚣,就这样静了下来。

没有声音的夜,仿佛一切都不存在了。

只有这天,这地,这山,和我。

让我享受这样的宁静吧,让我侧耳倾听这属于我的夜吧。

我听见了,听见了桂花悄悄落下的声音,伴随着空气中的清甜;我听见了,听见了月儿爬上山坡的声音,伴随着这一树的清辉。

从远处山涧中时不时传来一声鸟鸣,打破了这片夜的宁静,大概是这花落月出之声也惊醒了熟睡的鸟儿吧。

这一切,是否都具有禅意呢!3,芙蓉楼送辛渐[10](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11],平明送客楚山孤[1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步诗》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七步诗》是属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内容,是属于“古诗词背诵”的内容,这个内容一般老师都会让学生读熟和背诵,不会作过多的讲解,然而我认为这首诗非常的重要,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很好的素材,所以我把它作为重点来引导学生学习。

学情分析
其实这首诗学生在以前都能背诵了,但是对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学生是不知道的,我在上这堂课之前,我问了很多的学生看过《三国演义》吗?大多学生都没有看过。

同时学生对于这首诗的深层次理解也应该有问题。

当然作为六年级的学生来说,读古诗应该不是一个难点了,我想只要在教学中能够引导学生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去,能够通过对古诗的理解来进行拓展和延伸就很不错了。

我相信我的学生会学好这首古诗的。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拼音认读本课4个生字。

2.了解《七步诗》的由来,能大致了解古诗的意思。

3、进入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并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有感情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体会诗人的感情,教育学生要相互关爱。

教学准备:1、多媒体。

2、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

1、出示曹植像(课件出示)
师问:同学们,你们都看过《三国演义》吗?(学生回答)
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七步诗》作者:曹植,就是曹操的第三个儿子。

有谁知道《七步诗》是怎么写出来的吗?出示课题:《七步诗》
3、简介曹植和《七步诗》的由来。

(PPT出示)(2分)
曹植(192-232)三国时魏(国)诗人,字子建,著有《曹子建集》,存诗
80余首、赋文40余篇。

10余岁便诵读诗、文、辞赋数十万言。

南朝诗人谢灵运说: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健(曹植)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

从后人的称赞中,可见曹植的才学非同一般,有着极高的文学造诣,也从而有了才高八斗的说法。

曹植是曹操第三个儿子,他有个哥哥叫曹丕,两人是亲兄弟。

因曹植有非凡的才华,曹操很疼爱他,遭到曹丕的嫉恨。

曹丕当上魏国的皇帝之后,怕曹植跟他争夺王位,就想迫害他,于是就宣他入宫,要他在七步之内做成一首诗,做不出来就把他处死。

曹植知道哥哥存心要害死他,又伤心又愤怒。

他强忍着心中的悲痛,努力地想着想着……果然,他在七步之内就作了一首诗,当场念了出来。

因为这首诗要求在七步之内做成,所以叫《七步诗》。

(板书)曹植也因此而保住了性命。

4、出示:曹丕迫害曹植的视频。

(播放PPT)
5、齐读课题。

回顾学古诗的方法。

同学们,复习学习古诗的方法,回忆一下我们是怎样学古诗呢?(熟读诗句、理解诗意、体会情感、有感情地朗读诗句。


二、学生熟读古诗
1、现在知道怎样学习古诗了,请同学们自由读古诗,注意把字音读正确,把诗句读通顺。

(出示)
1)自由读古诗 2)、同桌互读。

3)指名读。

评议(读出感情)
4)再指名读。

再评议(要求读出节奏)
5)师范读。

(读出节奏)(出示)
6)全班齐读
2、自主理解诗句意思。

接下来请大家默读这首诗,读的时候认真看看下面的注释,如果遇到不理解的字词可以查查字典,问问同学或老师,然后再想想这首诗大概讲了什么?
1、生自学古诗,弄懂诗句大意。

2、小组合作,大家把你理解的诗句的意思讲给你小组的人听,他们有什么建议或给予你什么样的评价?一会我们以小组的形式汇报,看看哪组同学能获得这
次汇报机会。

3、检查引入意境,理解诗句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通过刚才小组同学汇报,我们了解诗的大概意思,下面我要提几个问题考考大家对这首诗的理解是否更加透彻,不知大家有没信心接受老师的考查。

1)“豆在釜中泣”中泣是什么意思?(哭泣)
2)文中字面意思是指什么在哭泣?(豆子)
3)它为什么而哭泣呢?(萁在釜下燃)
4)仅仅是因为被箭熬吗?(引出: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5)我们生活中煮豆时豆会“泣”吗?(不会)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因
6)那文中的豆指谁?曹丕又指谁什么呢?他们都是曹操的儿子,是同胞兄弟,却互相残害。

7)诗人作诗时在想什么?心情如何?(比喻兄弟间互相残害,逼迫而伤心哭泣)8)萁在釜下然,你认为这种哭泣是一种什么样的哭泣?(这仅仅是一种伤心的哭泣吗?(难受的、痛苦的、绝望的)
9)同学们,诗人曹植为什么要写这样令人难受的、痛苦的、绝望的、悲伤的
他。


师:是啊,所以诗人说: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10)从这句诗句中,你还读出了诗人的什么情感?(对于兄弟之间手足相残的无奈与哀怨。


4、有感情朗读古诗(7)
师:是呀,这样的手足相残,同室操戈怎能不让人绝望、痛苦和无奈呢?你能把这种痛苦,悲伤,无奈和哀怨的感情读出来吗?
1)有感情读
2)同学们,如果你们看了三国演义里是如何讲述这段故事的,你就能更加真切体会曹植当时的悲痛与绝望了。

播放故事片断。

3)看了之后有什么想说的吗?(学生自由发言也许说曹植的可怜、悲伤、无奈和哀怨,以及曹呸的的冷漠)
4)如果你就是曹植,此刻的你会怎样吟诵这首诗呢?(学生自由读)(出示)5)老师也感受到了你们的哀怨与悲伤,多么令人心疼呀。

6
(学生自由说)
7)继续播放视频.师:据说曹丕听了曹植的诗后羞愧万分,无地自容。

最后放了曹植。

不过曹植虽逃过一劫后半生却落魄潦倒,用现在的话来说——郁闷。

但这首诗流传了千百年,成为劝诫人们避免兄弟反目成仇、自相残杀的警世用语。

5、小结。

同学们,再也没有比兄弟反目同胞相残更悲惨的事了。

可是在我们身边这样的事还是常有存在,你们能不能举个例子说说?(学生自由说)
三、升华朗读
1、我们要对那些为争夺老人财产打大出手的不孝儿女们说一声:“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2、我们想对同学之间为了一块橡皮擦而争得面红耳赤,或打架的同学们说一声:
3、我想对为了一两块钱争执,最后杀死人的师机和顾客说一声:
4、我们更想对那些企图分裂中国的西藏的喇嘛们说一声:
四、德育渗透
1、同学们,“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千百年后的我们,学了《七步诗》后,你会像曹丕那样对待自己的家人吗?会那样对待你的同学吗?会那样对待你的同胞?为什么?
2、学了这首古诗,你有什么样的体会?或者你认为兄弟手足之间应该怎样相处?(兄弟之间手足情深,不应互相猜疑,轻轧,而应当互相帮助,和睦相处。


五、作业布置
1、背诵《七步诗》。

2、有感情的朗诵《七步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