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椎间融合的影像学评价进展
椎间融合器研究进展
椎间融合器研究进展腰椎退行性滑脱、节段性不稳、椎间盘源性疾病、外伤性腰椎滑脱所致腰椎失稳引起的下腰痛、肢体运动感觉障碍,对非手术治疗无效者一般都需行腰椎固定融合术。
近年来随着材料学和生物力学的进步,椎间融合器(cage)越来越多的用于腰椎融合术。
本文拟就椎间融合器发展历史、使用优点及并发症、不同类型椎间融合器的使用、单双型椎间融合器使用疗效对比作一综述。
标签:椎间融合器;腰椎退行性疾病1腰椎椎间融合器发展历史Cloward等[1]早在50年代便相继提出在椎管减压后椎体间植骨以促进脊柱融合的设想,并应用于临床。
然后在随后的临床应用中,单纯椎间植骨暴露出不少缺陷:①椎体不融合率高且易形成假关节,各家报道不一,可达5%~35%[2];②Dennis[3]等认为几乎在100%的患者有术后椎间隙高度丢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根管狭窄,小关节承受异常应力等问题,为了克服这些不足之处,一种被称为”Bagby笼子”的不锈钢中空内置物由Bagby设计出,起初是用来治疗马颈椎Wobbler综合征。
从1983年起Bagby和Kuslich在一些机械工程师的帮助下,专门为人体设计出一种类似”Bagby”笼子的既坚强又有空隙的网笼结构,即cage 装置,作为脊柱内置物,称为BAK-cage ,中间可容纳松软的移植骨。
这种内置物的强度足以中和椎体间的巨大应力,并于1988年首次报道[4]。
此后随着材料和工艺的不断改进,种类繁多的cage在椎体间融合技术中得以推广应用。
目前使用的具代表性的cage可按手术入路归纳为3类[5]:①用于前路椎间融合(ALIF)的cage,如楔形的Synthys-cage,圆柱形的Danek-cage,垂直放置的Moss-cage,带钢板的cage等;②用于后路椎间融合(PLIF)的cage,如圆柱中空BAK-cage,线形螺纹状Ray-TFC,开放性的方柱形CFRP-cage等。
近年来国产不锈钢TEC开始在临床试用;③用于外侧入路椎间融合的单枚长柱形BAK-cage。
腰椎椎间融合的影像学评价
腰椎椎间融合的影像学评价腰椎融合术是临床上治疗腰椎病损的常用方法,最早用于临床的是后外侧融合以后逐渐发展到前路椎间融合(ALIF)、后路椎间融合(PLIF)、经椎间(,) 孔融合(TLIF)以及 3600环形融合。
由于生物力学上的优势 ,目前腰椎椎间融合在临床上应用最多。
腰椎融合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血管化、骨再生、骨端融合是三个密切相关又不能完全分开的主要环节 [1]。
术后融合效果的评价对临床工作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手术探查是判断融合的金标准,但在临床上并不适用 ,因此影像学评价就成了临床上最重要的方法,本文就腰椎椎间融合影像学评价作一综述。
1 普通X线X线片—正侧位片和伸屈动力位片是临床上广泛用于评价椎间融合的方法。
无创伤、成本低、可定量是该方法的主要优点。
王珂 [2]等认为X线片不能早期反映植入物血管化,不能早期反映融合的变化。
X线评价椎间融合的内容包括骨小梁形成情况、腰椎前凸角、相对椎间高度、病变节段间成角等。
普遍采用的X线正侧位平片上的椎间融合标准为:(1)融合椎体前方、侧方出现连续骨桥或椎间连续骨小梁通过。
(2)融合节段无透亮影、植骨下沉、内固定松动,终板和植骨界面无间隙。
(3) 融合器周围无X 射线透亮带,植骨区密度和相对椎间高度无改变。
(4)伸屈动力位片相对活动<4mm[3],椎间角度改变<5°。
尽管X 线平片广泛用于椎间融合术后的评价, 但仍有许多不足之处。
Pearcy[4] 等对达到上述融合标准的10 例病人行伦琴射线立体图像分析( R S A ) , 发现5 例存在融合节段间的活动, 最终3 例判定为不融合。
可见,应用传统的X 线平片融合标准评价椎间融合会高估融合率。
对使用融合器的椎间融合, 普遍将融合器内有连续骨小梁形成作为判断融合的标准之一, 但金属内固定及融合器的伪影会影响观察结果。
徐格[5] 等主张采用侧位片椎间隙前、中、后3 个测量点测量椎间隙高度, 以减少由投照角度导致的误差。
腰椎融合手术的Me-ta分析
和 成 本 高。
关 键 词 : 柱 融 合 术 : 机 对 照 实验 ; e 脊 随 M t 析 a分
的, 取得 良好 临床效 果。近年来 , 由于脊柱 内植 物的研究进展 , 腰椎
融合术式越来越多 : 从最初 的后侧融合 、 后外侧融合到椎问融合及环
以上标准未描述则为不清楚 , 为部分满 足 , 有发生相应偏倚 的中度可 能性 , 质量 为“ ” ; B 级 有一 项或一项 以上标准 不正确或 未使用 , 发 有 生相应偏倚的高度可能性 , 为“ ” 。 质量 c 级 如果实验报告的资料不可
21 . 检索结果
最初检索到相关文献 1 2 。经 阅读标题 、 9篇 摘要或全
脱, 退变性椎 间盘 疾病等 , 经严格保 守治疗无 效 , 除由于感染 、 排 肿
瘤 、 质 疏 松 、 风 性 关 节 炎 或 骨折 引起 的疼 痛 。 骨 类
文逐层筛选后 , 排除综述 、 非对照。实验 、 基础研 究等文章, 最后纳入
治疗该类疾病 的最佳 证据 ,通过 M t 分析探讨几种 融合方式 的疗 e a
效。
1资料 与 方 法
1 分 析处理 . 4
使用 C er e协作网提供的 R v a 4 . 软件。各 oha n em n . 8 2
临床结果 的异质性检 验采用 检验 , 无异质性 , 若 则选用 固定效应模 型, 否则选择 随机效应模型或进行定性 的系统评价。 计数资料计算优 势 比( R) O 及其 9 %的置信 区间( I 。对于计量资料 , I 资料 对 5 c) 各 晦床
腰椎椎间融合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融合 术后 仍 有 症 状 而 需要 外 科 干 预 的 患者 更 为 迫 切 。 目前 临床 上 仍 然 没 有 判 断腰 椎 椎 间融 合 的 统 一 标 准 。手 术 探 查 作 为 金 标 准 , 但 巨 大的 有 创 性使 其 临床 应 用 受 到 限 制 ; x线 平 片作 为 最 基 本 评 价 方 法 , 准 确 性有 限, 只 能 正确 判 断 2 / 3左 右 患者 ; 4 g 据 运 动 学评 价 的 屈 伸 动 力 位 片在 临床 上得 到 广 泛应 用 , 可 能提 高
1 手 术 探 查 及 穿 刺 活检
隙, 则表明有假 关节 形成¨ 2 ] 。但 手术 探查 只适 用于需 要 行二次手术取 出 内固定 患者 , 此 时可 在手术 中进行 直视
并在拆除 内固定后 提拉棘 突 , 观察 是 否有节 段 活动 。然
而, 当今高新技术 和仪器迅猛发 展 , 手 术探查 的绝对 有创 性使之在 椎 间植 骨融 合 评价 中的实 用性 大 为 降低 。同 时, 手术探查操作 复杂 , 可 能 因融 合节段 位置 较深 , 无 法 直视或视野不清 。目前临床应用 为主的钛合金 等内固定 物无需二次手术取 出, 其提 供 的初 始稳 定性使 提拉法 判 断节段不稳不再可行 。因此 , 手术 探查 方法 虽是 理想 的 判断植骨融合的方法 , 曾视为“ 金标准” , 但 目前 临床应 用
评 价 的准 确 性 , 但 精 准程 度 受到 评 价 方 法 、 片子 质 量 、 观 察者主观 能力等 多方面影响 ; X 线 立 体 摄 影 测 量
分析( R s A) 、 失 真一 补偿 x线测量( D c R A) 等 具 有 高准 确 性 , 但 判 断 方 法过 于 复 杂 ; MR I 应 用 时 间较 短 , 经 验有待积 累; 同位 素骨 扫 描 假 阳性 率 和 假 阴性 率 较 高 。 目前 “ 最理想” 的 方 法 当属 C T, 尤其 是薄层 、 高 分
椎间融合器的临床应用与进展
椎间融合器的临床应用与进展腰、颈椎间疾病是长期困扰人类的多发病,它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
在人类对腰颈椎痛的深入研究当中,对其认识更加的深刻和丰富。
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腰、颈椎痛多因脊椎退变所致的疾病。
初期人们针对椎间盘手术的方法多是椎管减压椎间盘髓核的摘除手术,通过对突出的髓核和纤维环组织进行切除,使得脊髓及神经根的压迫得到缓解。
但这种手术会破坏脊柱构造而导致术后病情复发率很高。
后来,人类开始尝试椎间盘摘除后移入脊椎融合的技术,但此技术在研究初期随解决了脊柱不稳,却因此出现了术后的植骨松动、折断的并发症及固定器械松动、断裂等现象。
尽管在现代诊疗技术的帮助下患者的将康越来越能得到保证,却在椎间盘的手术和椎间融合术的治疗方面仍然存在了诸多缺点[1,2]。
通过研究发现,如何保持每个锥体间融合阶段的稳定性,可通过使椎体周围的肌肉收缩和韧带的张力作用来完成[5]。
在这种背景之下,椎间融合器的融合与开发变得尤为重要。
1 椎间融合器的研制进展早在50年代,Cloward等就以先后提出了设想—在椎管减压后椎体间植骨以保证脊柱融合,很快的就在临床上得到研究与应用。
但是在随后的临床应用当中单纯椎间植骨暴露出诸多缺陷:非常高的椎体不融合率而且易形成假关节的比例达到5%~35%[4.5]。
此外,Dennis等认为几乎所有患者在手术以后都有椎间隙高度的丢失,不能有效的解决根管狭窄、承受异常应力等问题。
经过不断的研究,在1983年Bagby通过与Kuslich和一些生物工程的专家联合开发了一种用于人类的椎间融合。
直到1988年报道之后,研究成果不断突破,先后研发出新型的椎间融合器,如TFC、BAK、TIFD、BAK系统等。
并且在相应假体技术的不断完善之下,除了目前除碳纤维笼[6.7](CFRP)仍在理论阶段外,螺纹式笼状固定器(TFC)和椎体间融合器(BAK)已在腰椎得到应用,颈椎空心螺纹状固定器(CHTF)[8]和TFC[9,10]应用在颈椎,并有相应疗效。
椎间融合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现状及进展
椎间融合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现状及进展腰椎间盘突出症为骨科常见病和多发病,是引起腰腿疼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每年约10%~15%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最终需要手术治疗[1]。
手术治疗分为融合性和非融合性两大类。
椎间融合手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是外科治疗的重要方法。
本文主要就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特点、优缺点及新近发展方向做一综述。
1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机制腰椎间盘是身体负重量最大的部位,一般认为机体从20岁以后椎间盘便开始退变,外伤及腰椎反复活动和负重等均能加速这种退变。
当退变到达一定阶段,纤维环产生薄弱区域,其内部的髓核便会突出。
椎间盘(髓核)突出时神经根及硬膜囊会直接受到压迫,产生神经根痛及功能障碍,这是由于神经根对机械压迫非常敏感,因为神经根没有周围神经那样的结缔组织保护鞘[2]。
突出物压迫和机械刺激还会影响椎管内小血管,致神经组织产生缺血缺氧,引起功能障碍。
有研究认为,神经组织缺血缺氧引起的功能障碍较单纯压迫更为严重,预后也更差。
当椎间盘突出发生时,髓核还能引起神经根、硬膜和马尾神经的炎症,但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确认。
新近的实验研究还表明,椎间盘突出会在局部产生免疫反应,这是因为正常的髓核封闭在纤维环中,当纤维环破裂时,髓核的某些成分便会与机体在神经根局部产生抗原抗体反应。
2 椎间融合术椎间融合的概念首先由Cloward在1940年提出,即切除椎间盘,通过植骨或内植物将椎体间关节融合。
经过不断发展,椎间融合技术现已广泛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中。
椎间融合术可以切除导致疼痛的椎间盘,并提供腰椎节段间坚强的融合固定,以维持腰椎的承重作用,同时可以恢复椎间隙的高度扩大椎间孔,解除或缓解神经根压迫[2]。
手术治疗原则是充分减压和保持脊柱稳定性,目的是去除突出物造成的压迫和刺激,消除或缓解临床症状[3]。
按手术入路可分为前路椎体间融合术(An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ALIF)、后路椎体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及椎间孔入路椎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等。
腰椎间盘突出的影像学诊断与随访
腰椎间盘突出的影像学诊断与随访腰椎间盘突出(lumbar disc herniation)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疾病,主要表现为腰背痛、下肢放射性疼痛和神经功能障碍等临床症状。
影像学诊断在确定腰椎间盘突出的存在和定位上起着重要作用,并对随访治疗提供了依据。
本文将从影像学诊断与随访两方面进行讨论。
一、影像学诊断1. X线检查X线检查能够显示椎体的形态和结构,大致判断椎体是否出现畸形或骨折等损伤。
然而,对于直接显示腰椎间盘突出的变化有限。
因此,在对腰椎间盘突出进行细致评估时,X线检查并不是首选方法。
2. CT扫描CT扫描以其高分辨率图像能准确显示骨性结构和软组织,成为腰椎间盘突出的重要手段。
CT扫描可以明确间盘变性或突出、神经根受压情况以及可能的并发症如神经根缺血、硬脊膜囊肿等。
然而,CT扫描无法直接反映间盘的周围软组织变化,因此,在临床上常配合MRI进行综合分析。
3. MRI检查MRI作为目前最广泛应用于脊柱影像学诊断的方法之一,具有高对比度和优越的软组织分辨率。
通过MRI检查,可以直接观察到椎体、椎间盘、硬脊膜等结构的形态和病理变化。
特别是在评估椎间盘突出时,MRI能够清晰显示突出程度、压迫范围和神经根受压情况等关键信息。
二、随访治疗1. 保守治疗对于轻度腰椎间盘突出,以及没有明显神经功能损害的患者,通常首先采用保守治疗方法。
这包括减少活动、休息充足、物理治疗(如热敷、按摩)、针灸和药物治疗(如非甾体抗炎药)。
此外,针对神经根压迫引起的疼痛,可以使用神经根阻断技术进行症状缓解。
2. 微创手术治疗对于保守治疗无效或有明显神经功能损害的患者,手术治疗是一种有效选择。
微创手术治疗包括腰椎间盘镜手术和经皮椎间孔镜手术等,能够减少组织创伤、恢复较快,并在控制腰背痛和神经功能恢复方面取得良好效果。
3. 注意事项与随访建议在腰椎间盘突出的随访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康复运动:恢复期后,适当进行力量锻炼和柔韧性训练,加强肌肉支撑,预防再发。
腰椎间盘突出症核磁共振影像分析
腰椎间盘突出症核磁共振影像分析摘要:目的:展开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核磁共振影像的研究,分析核磁共振影像的运用价值,并为医护人员后续的工作提供一定的建议。
方法:收集2019年7月-2020年5月接诊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200例,以核磁共振(MRI)以及磁共振脊髓造影(MRM)进行研究,分析具体的研究价值。
结果:经过医护人员的详细评估之后,发现200例患者中有着突出的椎间盘数量一共271个,分别为游离型、旁中央型、中央型、椎间孔型等,而两种及诊断方法的最终结果来看,差异并不显著,P>0.05,但是在一定程度上MRI与MRM相结合更能提升诊断的准确性,可作为一种极为有效的补充手段。
结论:MRI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方面能够发挥极为积极的作用,帮助医护人员了解患者腰椎间盘突出的具体症状,进而来改善患者的治疗状况。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核磁共振;水成像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当下一种极为常见的疾病,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在流行病学研究中指出,此类疾病在我国的发病率在5%左右,男性发病率要高于女性发病率,而深入探究此类疾病的发病原因,医学界中给出的解释多为长期的劳作、运动或者从事部分对脊柱有损害的工作,导致患者脊椎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进而导致患者最终发生了此类疾病[1]。
而在治疗此类疾病的过程中,医学界指出要对患者进行核磁共振或者其他诊断,以了解患者的疾病程度,选择手术治疗或者保守药物治疗,减轻患者的痛苦,提升生活质量。
而MRI以及CT检查等技术的飞速进步为医学界诊断腰椎间盘脱出症提供了新的机遇。
以下将以核磁共振在此类疾病中的运用展开具体的分析,探究核磁共振影像运用在此类疾病中的具体作用。
1.资料与方法1.1资料选择接诊的200例患者,并对200例患者的临床治疗进行分析,以确保研究的顺利推进。
根据研究调查显示,男性患者106例,均龄为(56.35±4.24)岁,平均病程为(6.4±1.4)年,男性患者多从事体力劳动、运动方面的工作等等。
腰椎椎间融合的影像学评价进展
可见少 量 的透 光 区 ( ) 4级 ,可疑骨 融合, 合区域骨桥 带 ; 融 形成 明显 ,融 合区与相 邻椎体 问无透 光区 f ) 5 ,坚强 带 ;级 融合,融合 区融合 骨的密度较 术后更致 密,融合 区与相邻椎
T判 体间无透 光 区 f ) 带 ;明显骨桥 形成 贯通 融合区, 体前方骨 融 合,并与 x线平片判断融 合 的结果进 行 比较 ,发现 C 椎 5 %。金属植入物在 刺吸 收,小 关节 融合。其 中 4 、5级为成 功 的融 合,1 、3 、2 断椎 间融 合的敏感性为 9 %而 X线仅为 4
级 为不融合。这种评价 融合 的方 法较为详 细、准确 ,但 内容
复杂,不 同的人对 同一张片子 的评 价结果差 异性较大 ,使用 时不易把 握。关于椎问高度问题 ,徐格 等主 张采用侧 位片
C T扫描时产生 的伪影会 干扰 C T的评 价效 果。孙 国鹏 ” q等 通 过重建 C T判断植入 金属 内固定 器械 的腰椎 椎问融合发现 其 特 异率 、敏 感 率 、准 确 率分 别为 4 %、9% 和 6 %。前 9 1 9 哨征 象 的特 异率 、敏感 率 、准确 率分别 为 9%、2 %和 1 5 6 %。而 能谱 c 0 T去伪 影技 术 ( MAR ) s和单 能量 成像 ’ f ,则
融合 的 x线表现分为 5 :级 ,明显假 关节形成 、椎间高度 级 1
丢失、椎 间融合 器移位、移植骨吸收; ,可疑假关节形成, 2级 融合 区可见明显 的透 光 区 f ) 3级,可疑骨不 连,融合 区 带 ;
近年来 ,T已成为评 价腰椎 椎间融合的重 要方法之一 f , C l 与 X线片比较 C T评价椎间融合更具优 势 。() 1 组织分辨 率 较普通 x线高。() 断面扫描能清楚显示融合区的结构变化 2横 情况。() 3多平面重建 还能观察融合 区不 同方 向和界面,直接
不同腰椎融合术式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通过手术方式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方法中,以腰椎融合运用最为广泛。
其中对于腰椎退行性疾病伴有节段明显失稳的患者,腰椎融合术已成为其治疗首选[1,2]。
腰椎融合术根据手术入路、植骨融合位置、减压内固定置入的不同可分为多种术式类别,而各类术式的适应症、禁忌症和优缺点不尽相同。
现对各类腰椎融合术式在腰椎退行性疾病运用上的研究进展作以下报道。
1腰椎椎间融合术(lumbar interbody fusion )腰椎椎间融合术是在摘除椎间盘后,通过植骨或内置物使椎体间相融合。
该术式最早用于椎体结核的治疗,1953年Cloward 首次将其用于下腰痛的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腰椎间融合根据作者单位:川北医学院附属遂宁市中医院骨科,四川遂宁629000*通讯作者:陈泽,Email :****************不同腰椎融合术式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研究进展李笑峰,蒋曼,陈泽*,熊福生[摘要]腰椎退行性疾病是由椎间盘退变、椎间小关节增生紊乱、腰椎韧带松弛以及肌肉劳损等原因相互作用引起的以腰椎自然退化为特征的临床常见病。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老龄化进程的加剧,腰椎退行性疾病在临床上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给众多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带来严重的影响。
腰椎融合手术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重要手段,临床上腰椎融合术式种类多样,而各类术式有其自身适应症、禁忌症以及优缺点,各家研究报道结果不一,使得临床医师在不同术式的选择上一直存在争议,难以达成共识。
现就临床上各类腰椎融合术式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关键词]腰椎退行性疾病;腰椎融合术;综述doi :10.3969/j.issn.1009⁃976X.2021.02.025中图分类号:R681.5文献标识码:AResearch progress of different lumbar fusion methods in the treatment of lumbar degenerative diseasesLI Xiao⁃feng ,JIANG Man ,CHEN Ze ,XIONG Fu⁃sheng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Suining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ffiliated to North Sichuan Medical College ,Suining ,Sichuan 629000,China Coresponding author :CHEN Ze ,****************[Abstract ]Lumbar degenerative disease is a common disease ,caused by 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 ,intervertebral facet hyperplasia and disorder ,lumbar ligament relaxation ,and muscle strain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lumbar natural degeneration.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living standardsand the intensification of the aging process ,the clinical incidence of lumbar degenerative diseases is getting higher and higher ,which has a serious impact on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health of many elderly people.Lumbar fusion surgery is an important method for the treatment of lumbar degenerative diseases.Although there are various types of lumbar fusion in clinic ,each type of lumbar fusion has its own indica⁃tions ,contraindication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nd the results of different studies are different.As a result ,clinicians have been controversial on the choice of different surgical methods ,and it is diffi⁃cult to reach a consensus.In this paper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linical research on all kinds of lumbar fusion is reported as follows.[Key word ]lumbar degenerative disease ;lumbar fusion ;review手术入路可以分为经前路椎间融合术(an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ALIF)、经后路椎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斜外侧腰椎间融合术(oblique lumbar inter⁃body fusion,OLIF)、极外侧腰椎间融合术(extreme later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XLIF)。
椎间盘造影在腰椎融合术中邻近正常椎间盘的应用
椎间盘在椎 间融合术后不容 易变成 病变节段 ,因此没有 必要 常规在 术前 为 了 除病变节段 而行相 邻于拟融合节段 的正常 排
椎 间盘 的造 影 检 查 。
【 关键 词】椎 间盘造影
腰椎 间盘
椎 间盘源性下腰痛
T e au f i o r p yi No ma ltr etba i e e jcn u r pn l uin h le s ga h r lnev re rl s L v lAda e toL mb ia s . V oD c n D c s t aS F o [ s at Abt c]Obet e T i i art set es d oe a aetev leo i o rp yi edan s fl a r jci hs s er pci t yt v l t h a fds gah nt i oi o mbr v o v u u u c h g s u
p t n sh d a r c re c fp i fe n a y t ma i p r d o v r g mo t s p so e a i ey a d we e e au td b ai t a e u r n e o an a tr a mp o t e i f a e a e 2 n h o t p r t l n r v l ae y e s c o 1 v
a n r a i 8 o ee 1 ai t Of h s ai t o l l ai t 2 wa o f me a ep if l e e ea v i y b o ln f h s 5p t ns e e8p t ns ny t n (%) s c n r dt h v a u d g n rt eds b m t e . t e , p e i o n i c
腰椎融合术的研究现状
首次报告了腹腔镜下行 A L I F手术, 随后 Mc A f e e 等 报道 b o d y f u s i o n , T L I F ) 是经过关 节突入路 后路切除间盘 , 置入椎
了微创腹膜外人路放置腰椎融合器的临床经验。Z d e b l i c k 等_ 4 总结了 5 0例 L 、 L 行微创 A L I F的病例, 他们认为对 L ~ 以上节段的融合, 小切 口手术方式可以降低手术并发 症, 微创腹腔镜下经腹腔入路, 适合 L uS 间隙的融合, 而 对L ~L 间隙相对困难。 腹腔镜下经腹膜外气囊辅助入路: 需要特殊拉钩、 特殊工作通道及光源影像设备, 利于较大的 拉钩和器械进出, 避免损伤腹腔内的脏器和因腹腔内黏连而 导致的手术失败。
( 天 津 市 第 五 中心 医院 骨 科 , 天津
中 图分 类 号 : R6 8 1 . 5 文献标识码 : A
3 0 0 4 5 0 )
椎间融合是脊柱外科应用最广泛的技术之一。1 9 1 1 年 H i b b s 和A l b e e 首次介绍脊柱融合术的稳定性, Me r c e r 于 1 9 3 6 年提出脊柱融合理论, 该观点逐渐被广大的脊柱外科医 师所接受。腰椎椎间融合术主要应用于治疗腰椎退变性不 稳、 腰椎管狭窄症、 腰椎滑脱症、 脊柱侧弯及椎间盘源性疼痛
・6 2 2・
J o u r n a l o f P r a c t i c a l Or t h o p a e d i c s Vo 1 . 1 9 , No . 7 , J u 1 . 2 0 1 3
文章 编 号 : 1 0 0 8
腰椎融合术的研究现状
朱本 清 , 孙渊
结了 1 O 年间 P L I F手术病椎间融合术( a n t e r i o r l u m b a r i n t e r b o d y f u s i o n ,
2023年MIST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研究现状及展望完整版
2023年MIS-T1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研究现状及展望(完整版)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M1S-T1IF)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成熟手术方式之一。
与传统开放腰椎融合术比较,MIS-T1IF具有出血少、住院时间短、复工快、术后早期疼痛缓解、功能恢复快等优势,并且远期能达到与开放手术基本相同,甚至更佳的疑。
同时,MIS-T1IF在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方面也具有一定优势。
随着手术器械和技术的发展进步,M1S-T11F存在的手术视野受限、学习曲线陡峭、射线暴露多等问题有望逐步得到改善。
腰椎退行性疾病(1DD)主要包括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滑脱症、腰椎管狭窄症等,好发于中老年人,主要表现为腰痛和下肢放射痛,严重时可伴有下肢感觉异常、下肢肌力减退、行走障碍、大小便失禁等。
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T1IF)已成为治疗1DD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⑴,然而传统T1IF需较长的手术切口,对椎旁软组织创伤较大,出血较多术后恢复较慢。
2002年FO1EY等[2]首次提出微创T1IF(MIS-T1IF)能减少出血和软组织损伤,加快术后恢复,并且能达到与T1IF基本相同的疗效。
然而MIS-T1IF也存在手术视野受限、学习曲线陡峭、射线暴露多等问题⑶。
现将MIS-TUF治疗1DD的临床研究现状及展望综述如下。
01、操作要点相较于腰能肌劈开入路,临床多选用Wi1tse间隙入路放置减压通道,因Wi1tse间隙主要由结缔组织和脂肪填充,无神经、血管穿行,较易分离且相对安全[4]。
手术切口通常旁开后正中线3.5〜4.0cm o微创通道穿过皮肤、软组织、腰后群肌肉抵达操作区,显露椎板外缘和关节突关节,然后使用磨钻、椎板咬骨钳、超声骨刀切除部分上下关节突、部分椎板、外侧黄韧带,显露硬膜囊及下行神经根[5]。
将神经根拉向内侧可见突出的椎间盘取出游离髓核并切除椎间盘,刮除上、下终板软骨面,完成对中央管、侧隐窝、神经根管的减压。
随后置入大小合适的椎间融合器。
采用椎间融合器实施PLIF_的LDD_患者术后椎间融合器下沉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采用椎间融合器实施PLIF的LDD患者术后椎间融合器下沉影响因素研究进展袁照1,梁体洪2,孙红1,2,宁旭21 贵州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贵阳550004;2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骨科摘要: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是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主要手术方式,术中常用椎间融合器(cage)进行植骨。
PLIF术后常出现cage下沉。
PLIF术后cage下沉与cage合成材料、cage大小及形态、cage放置位置、终板处理方法、椎间高度矫正值和节段性前凸角矫正值及患者骨质疏松等因素有关。
关键词:椎间融合器;椎间融合器下沉;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腰椎退变性疾病doi:10.3969/j.issn.1002-266X.2023.06.024中图分类号:R687.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66X(2023)06-0096-05腰椎退变性疾病(Lumbar Degenerative Dis⁃ease,LDD)是骨科的常见病,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腰腿痛病因[1-2]。
严重的LDD常需手术干预。
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是目前临床治疗LDD的主要手术方式,可重建患者的脊柱稳定性,具有减压效果可靠、植骨融合率高等优点[3]。
为恢复椎间高度、保持脊柱稳定性,PLIF术中常会进行植骨融合。
临床上常用的植骨融合方式有单纯植骨及使用椎间融合器(cage)进行植骨两种。
与单纯植骨者比较,使用cage进行植骨后植骨融合率较高,且保持椎间隙及椎间孔高度,增强脊柱稳定性方面效果较好,因此,使用cage进行植骨是临床最常用的植骨融合方式[4]。
部分患者PLIF术后出现cage下沉现象。
Cage下沉会一定程度上降低椎间隙高度,影响手术减压效果[2-3],导致疼痛、椎骨对位不良、椎体节段不稳及骨不连[5]。
几种腰椎椎体间融合术的研究进展
[26] 郭 云,刘小健 ,唐卫中 ,等.腹腔镜辅 助结直肠癌根治术 58铡 远期疗效观察[J].广西 医学 ,2010,23(1):7O一72.
[27] 洪建明,蔡铭智 ,蔡丽生 ,等 .腹 腔镜下 结直肠癌根 治术的临床 分析(附 45例报告 )[J].微创医学 ,2009,4(2):131—132. (收稿 日期 :2010-05-30 修回 13期 :20lO_06_21)
经椎 间孔腰椎椎 间融合术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是 由 Harms等于 1998年在 PLIF基础上发展而来 的较新 的脊柱融合术 。该术式是指通过椎 间孔完成减压和
椎间盘 ,无须牵拉硬膜囊 和神经根 ,从而避免 了因此而造成 的 椎间前方植骨及 支撑 。研 究认 为 ,腰 椎前 柱主要 承受轴 压缩 神经根和硬膜囊的损伤 。此外 ,ALIF保护了椎板 、小关节等腰 应力 、后柱对抗 张力 ,脊柱后 方张力 带结构只有在 前柱结构完
腰椎椎间融合术是 重建 脊柱稳 定性 、纠 正腰椎异 常负荷 减压 J。后路手术避免 了前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术 时的创伤大及 大血 管和腰
承载方式的有效方法 J,已广泛应用 于治疗椎 间盘退 变、退行 丛神经损伤等危险 ,同时完成 滑脱 椎体复 位、椎管及神 经根 探
性腰椎不稳 、椎体滑脱 、椎管狭窄 广泛减压 以及 腰间 隙感染等 查减压 ;另外 ,后路椎间植 骨操作是 在直视神经根 及硬膜囊下
· 390·
Journal ofMinimally Invasive Medicine,Aug,2010,Vo1.5,No.4
surgery for rectal cancer:a meta—ana lysis[J].Ann Surg Oncol, 2006,13(3):413—424. [25] Gao F,Cao YF,Chen LS.Meta—ana lysis of the short—term outcomes after laparoscopie resection for recta l ca ncer[J].Int J Colorectal Dis,2006,21(7):652—656.
腰椎内固定术后影像标准
腰椎内固定术后影像标准【摘要】腰椎内固定术后影像标准对于手术后患者的康复和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本文从腰椎内固定术后影像的基本原则出发,详细介绍了术后X 光片、CT和MRI检查的标准,并提出了影像评估指标及异常处理方法。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全面了解,医护人员可以更准确地评估患者的康复情况,早期发现并及时处理任何异常情况。
文章强调了腰椎内固定术后影像标准在临床实践中的重要性,并呼吁进一步完善这一标准以提升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腰椎内固定术后影像标准、X光片检查、CT检查、MRI检查、影像评估、异常处理、临床意义、完善标准、腰椎内固定手术、腰椎疾病、医学影像、临床指南。
1. 引言1.1 腰椎内固定术后影像标准的重要性腰椎内固定术后影像标准对于患者的康复和治疗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腰椎内固定手术后,准确的影像评估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发现并处理手术后的并发症,监测植入物的位置和稳定性,评估植骨融合情况,指导后续的治疗方案。
通过影像检查,医生可以了解手术是否成功,患者的康复情况如何,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腰椎内固定术后影像标准的制定能够统一医疗机构对手术后影像的评估标准,提高影像诊断的准确性和一致性,为患者提供更加规范和科学的医疗服务。
建立完善的腰椎内固定术后影像标准对于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以及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1.2 腰椎内固定术后影像的基本原则腰椎内固定术后影像的基本原则是在手术后尽快进行影像检查,以评估手术效果和患者的术后情况。
这些影像包括X光片、CT和MRI 等检查。
在进行影像检查时,需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 适时性:术后影像检查应该在手术后尽快进行,以便及时发现术后并发症和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2. 全面性:术后影像检查应全面覆盖椎间隙、椎体、椎间盘、椎弓根、椎弓等区域,以全面评估手术效果和患者术后情况。
3. 稳定性:术后影像检查需要保持患者体位的稳定性,避免造成影像变形或误判。
腰椎椎间融合影像判断标准
腰椎椎间融合影像判断标准是复杂的,它涉及到影像学检查的多个方面,包括椎间隙高度、骨质增生、邻椎病理性骨折、神经根管容积以及腰椎生理曲度等。
首先,椎间隙高度是评估腰椎融合的重要指标。
正常椎间隙高度在X线片上应与邻近正常椎弓根相比较,相邻椎弓根间隙高差较大,高度变化是腰椎退变的重要表现之一。
如果椎间隙出现明显狭窄,高度明显降低,可能提示存在腰椎融合,甚至是终板炎。
此时需要及时进行相关治疗,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其次,骨质增生也是腰椎融合的表现之一。
X线片上如果存在腰椎退变或增生程度与邻近椎体相似或更重,这可能表明存在腰椎融合的情况。
这种骨质增生可能会对周围组织造成压迫,导致一系列症状。
因此,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对于缓解症状、预防病情恶化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邻椎病理性骨折也是腰椎融合的表现之一。
X线片上邻椎骨结构异常,如骨质破坏、骨赘形成等,提示可能存在腰椎融合的情况。
如果腰椎融合后邻近椎体高度没有改变,则提示可能出现了新的病变。
因此,定期进行影像学检查,及时发现异常变化,对于保障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另外,神经根管容积的变化也是腰椎融合影像判断标准之一。
神经根管是神经根出入的地方,其大小随着年龄、退变磨损而发生变化。
如果神经根管容积变小,这可能提示腰椎退变、腰椎融合等情况。
因此,定期进行影像学检查,了解神经根管容积变化,对于预防和治疗相关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是腰椎生理曲度。
腰椎生理曲度是腰椎的自然弧度,正常生理曲度可以增加腰椎的稳定性。
如果腰椎融合后腰椎生理曲度消失或变直,则提示可能存在腰椎失稳或肌肉韧带力量不平衡等问题。
因此,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姿,加强腰背部肌肉锻炼,对于维护腰椎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腰椎椎间融合影像判断标准包括椎间隙高度、骨质增生、邻椎病理性骨折、神经根管容积以及腰椎生理曲度等。
在临床实践中,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并结合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可以有效地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影像学工作记录
影像学工作记录1. 概述影像学是医学中重要的诊断工具之一。
本文将记录我的一次影像学工作,包括病史概述、影像检查结果和诊断分析。
2. 病史概述患者为一名65岁的男性,主诉右腰部疼痛已经持续两周。
患者平时身体健康,无其他症状。
初步询问下,患者没有明显外伤史或疾病史。
3. 影像检查结果经医生会诊后,决定为患者进行腰部X射线拍摄和CT扫描。
3.1 腰部X射线拍摄腰部X射线正位片显示骨骼结构正常,未见明显异常。
然而,侧位片显示右腰椎间隙增宽,提示可能存在腰椎间盘膨出。
3.2 CT扫描经过腰部CT扫描,发现以下异常情况:3.2.1 L4-L5椎间盘膨出CT扫描显示L4-L5椎间盘膨出,导致腰椎间隙变窄。
膨出的椎间盘压迫邻近神经根,可能是患者腰部疼痛的原因。
3.2.2 右侧椎间孔狭窄除了椎间盘膨出外,CT扫描还发现右侧椎间孔狭窄,造成神经根受压。
4. 诊断分析根据患者病史、影像学检查结果和临床表现,初步诊断为L4-L5椎间盘膨出并伴有右侧椎间孔狭窄,导致腰部疼痛。
进一步的治疗方案将根据患者症状和疼痛程度进行制定。
5. 治疗建议根据诊断结果,我向主治医生提出以下治疗建议:5.1 保守治疗对于轻度腰椎间盘膨出和椎间孔狭窄,可以尝试保守治疗方法,如休息、物理疗法和疼痛控制。
5.2 外科手术如果患者痛苦难忍,或保守治疗无效,外科手术可能是治疗的选择。
手术方法包括植骨融合、椎间盘切除或椎间盘置换等,需根据具体情况决定。
6. 结论本次影像学工作记录了一名65岁男性患者的腰部X射线和CT扫描结果。
根据检查结果,初步诊断为L4-L5椎间盘膨出并伴有右侧椎间孔狭窄,导致腰部疼痛。
治疗方案建议包括保守治疗和外科手术,具体治疗方法需综合考虑患者症状和疼痛程度来决定。
注意:本文仅为影像学工作记录,并非临床诊断结果。
具体的诊断和治疗方案仍需由主治医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决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腰椎椎间融合的影像学评价进展标签:腰椎推间融合;影响像学;腰椎病损腰椎融合术是临床上治疗腰椎病损的常用方法,手术方法包括后外侧融合、椎间融合,包括前路椎间融合(ALIF)和后路椎间融合(PLIF)、经椎间孔融合(TLIF)及360°环形融合等。
其中椎间融合(ALIF、PLIF)最符合脊柱生物力学,因此在临床上应用最多。
腰椎融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血管化、骨再生、骨端融合是3个密切相关又不能完全分开的环节[1]。
术后对融合效果的评价对临床工作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手术探查是判断融合的金标准,但这种创伤性的评价方法在临床上并无适用价值,因此,临床医生多通过影像学方法判断椎间是否融合。
本文就腰椎椎间融合影像学评价现状作一综述。
1普通X线X线评价椎间融合的内容包括骨小梁和骨桥形成情况、相对椎间高度、腰椎前凸角、融合节段间成角等。
普遍采用的X融合标准为:⑴融合椎体周围主要是前方、侧方出现连续骨桥或骨小梁。
⑵融合区无透光区(带)、植骨无下沉、内固定无松动,终板和植骨界面无间隙。
⑶融合器无位移,周围无透光区(带)。
⑷屈伸动力位片椎间相对活动<4 mm[2-3],椎间角度改变<5°。
Brantigan和Steffee[4]则根据椎间植骨的融合情况将椎间融合的X线表现分为5级:1级,明显假关节形成、椎间高度丢失、椎间融合器移位、移植骨吸收;2级,可疑假关节形成,融合区可见明显的透光区(带);3级,可疑骨不连,融合区可见少量的透光区(带);4级,可疑骨融合,融合区域骨桥形成明显,融合区与相邻椎体间无透光区(带);5级,坚强融合,融合区融合骨的密度较术后更致密,融合区与相邻椎体间无透光区(带);明显骨桥形成贯通融合区,椎体前方骨刺吸收,小关节融合。
其中4、5级为成功的融合,1、2、3级为不融合。
这种评价融合的方法较为详细、准确,但内容复杂,不同的人对同一张片子的评价结果差异性较大,使用时不易把握。
关于椎间高度问题,徐格[5]等主张采用侧位片椎间隙前、中、后3个测量点测量椎间隙高度,以减少由投照角度导致的误差。
而Toth等[6]对植入椎间融合器(cage)的椎间融合提出了较为简单的评价方法:A级,不融合,cage周围有明显的透光区(带);B级,可能融合,cage周围有部分透光区(带);C级,坚强融合,cage周围无透光区(带)。
该分类方法简单明了,便于临床应用。
当然,不应脱离临床症状而孤立地讨论融合成功与否,成功的脊柱融合患者应无明显的临床症状。
动力位X线片是主要根据椎间活动度和椎体间位移情况来判断椎间是否融合,但动力位片的投照体位、测量方法、片子质量等均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再加上多数椎间融合都使用了内固定,由于内固定的作用,即使融合节段未融合,动力位片也很少出现椎间位移变化[7-9]。
关于椎间融合的时间,很多资料报道6个月左右椎间融合基本完成,很多人通常只通过观察术后6个月的X线片来评价椎间融合,但Grobler等认为cage内外骨融合的时间大约为12个月,因此建议在X线片确认椎间内外侧是否有骨桥形成最好在术后12个月摄片观察[10-11]。
Shah等[12]提出的椎间融合评定的方法主要是根据骨桥与融合器之间的关系来判断的。
⑴连续的骨小梁或骨桥贯通椎间融合器;⑵椎间融合器前、后、内、外任一区域内见到连续的骨小梁或骨桥通过;⑶椎间融合器-终板间隙可见透亮线及终板硬化。
多数人认为cage内有松质骨桥形成为椎间融合成功最可靠的X 线影像学提示。
McAfee等[13]认为融合最可靠的X线表现是在椎间融合器前方有骨桥形成,称做“前哨”征,只有椎间融合器外连续骨小梁形成才能认为椎间融合是成功的。
2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Computed tomography CT)近年来,CT已成为评价腰椎椎间融合的重要方法之一[14],与X线片比较CT评价椎间融合更具优势[15]。
⑴组织分辨率较普通X线高。
⑵横断面扫描能清楚显示融合区的结构变化情况。
⑶多平面重建还能观察融合区不同方向和界面,直接显示骨融合的情况。
Shah[12]用薄层多平面CT重建观察椎间融合,并与X线平片判断融合的结果进行比较,发现CT判断椎间融合的敏感性为95%而X线仅为4%。
金属植入物在CT扫描时产生的伪影会干扰CT的评价效果。
孙国鹏[16]等通过重建CT判断植入金属内固定器械的腰椎椎间融合发现其特异率、敏感率、准确率分别为49%、91%和69%。
前哨征象[13]的特异率、敏感率、准确率分别为91%、25%和60%。
而能谱CT去伪影技术(MARs)和单能量成像[17],则可以避免射线扫描金属后出现的“光子饥饿”现象,对内固定及其周围的组织提供更丰富的影像信息,从而对判断椎间融合提供更清晰、更准确的影像资料。
Spruit等[18]认为行CT值测定评价植入cage的椎间融合较为精确,他们对21例腰椎椎间融合术后患者行CT扫描,测定cage内植骨块的CT值,随访最长达44个月,回归分析表明,术后初始CT值为615HU,以后每月增加7.5HU,认为该方法准确性较高并且可重复测量,在评价植入cage的椎间融合时具有重要价值。
3磁共振成像(Mang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MRI是一种具有多方位多参数的无创性检查技术,对组织新陈代谢的变化十分敏感[19],已用于腰椎椎间融合的评价[20]。
MRI能对融合区域的组织成分进行定性分析,融合区一般会出现T2低信号和(或)Tl低信号,而出现T2高信号和Tl低信号,则预示不融合特征,如肉芽肿、炎症、充血、水肿等。
Kroner[21]等报道MRI可清楚显示出融合器内外的骨小梁和骨桥;此外,MRI还能观察到椎间盘、椎管、神经根及周围软组织情况,有利于全面了解术后情况。
磁共振灌注成像能反映组织的微循环变化情况,可以早期观察到血运异常[22],从而对植骨存活情况作出判断。
孟悛非等[23]通过研究证明,SI-T曲线的最大线性斜率SSmax能够较好地反映组织的微循环情况,故可把SSmax作为监测植入物血管化的一项敏感指标。
肖智博等[24]通过观测植骨中心区的ΔSI值,观察到了植骨中心区血管生成变化,对移植骨的存活作出了判断。
刘晓晨等[25]通过实验研究后认为磁共振灌注成像能够早期、直接反映出骨移植术后的微循环变化,能对移植骨的存活情况作出早期推断,为判断融合提供有用信息。
总之,目前影像学上尚无一种统一的公认的评价椎间融合的方法和标准,X线评价对设备技术要求低,费用也较低,但评价准的确性不高;CT平扫及多平面重建评价的准确性较X线高,但连续多层扫描,患者接受的放射线较多,可能对患者的身体健康有害[26];MRI设备昂贵,检查费用高,广泛使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判断融合的时间点还存在争议,术后1年以上的影像学随访对判断融合可能是有益的。
影像学融合和临床融合的相关性报道也较少,还需要进一步大规模的研究来解决这一问题。
参考文献[1] 王学明,裴国献,金丹,等.磁共振灌注成像监测组织工程骨血管化的实验研究[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6,26(7):931-935.[2] Matsumra A,Taneichi H,Suda K,et parative study of radiographic disc height changes using two different interbodydevices for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open boxvs.fenestrated tube interbody Cage[J].Spine,2006,31(23):E871-876.[3] Groth A T,Kuk1o T R,Klemme W R,et parison of sagittalcontour and posterior disc height following interbody fusion:threaded cylindrical Cages versus structural allograftversus vertical Cages[J].Spinal Disord Tech,2005,l8(4):332-336.[4] Brantigan J W,Steffee A D.A carbon fiber implant to aid interbody lumbar fusion: two- year clinical results in the first 26 patients[J].Spine,1993,18(14):2106-2117.[5] 徐格,许建中,王序全,等.3种常用影像学指标在椎间融合器疗效评估中的比较[J].重庆医学,2005,34(7):982-985.[6] Toth J M,Wang M,Estes B T.Polyetheretherketone as a biomaterial for spinal applications[J].Biomaterials,2006,27(3):324-334.[7] Pfeiffer M,Griss P,Haake M,et al.Standardized evaluation of long term results after an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J].Eur Spine J,1996,5(5):299-307.[8] Blumenthal S,Gill K I.Can lumbar spine radiographs accurately determine fusion in postoperative patients correlationof routine radiographswith a second surgical look at lumbar fusion[J].Spine,1993,18(9):1186-1189.[9] 杨雍,王炳强,李东,等.下腰椎单节段TFC 椎间融合术后影像学改变[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2,1(2):122-125.[10] Grobler L J, Novotny J E, Wilder D G, et al.L4-5 isthmic spondylolisthesis:a biomechanical analysis comparing stability in L4-5 and L5-S1 isthmic spondylolisthesis[J].Spine,1994,19(2):222-227.[11] Grobler L J,Robertson P A,Novotny J E,et al.Decompression for degenerative spondylolisthesis and spinal stenosis at L4 -5:the effects on facet joint morphology [J].Spine,1993,18(11):1475-1482.[12] Shah R R,Mohammed S,Saifuddin A,et parison of plain radiographs with CT scan to evaluate interbody fusion following the use of titanium interbody cages and transpedicular instrumentation[J].Eur Spine J,2003,12(4):378-385.[13] McAfee P C,Regan J J,Peter Geis W,et al.Minimally invasive anterior retroperitoneal approach to the lumbar spine:emphasis on lateral BAK[J].Spine,1998,23(13):1476-1484.[14] 范顺武,张宏军.椎间隙撑开在腰椎滑脱症复位和融合中的应用价值[J].中华骨科杂志,2006,26(2):105-109.[15] Wai E K,Santos E R,Moroom R A,et al.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20 years after an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J].Spine,2006,31(17):1952-1956.[16] 孙国鹏,柴军,姜洪伟.CT评价腰椎前路椎体融合情况的临床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4):419-421.[17] 鲍丽君.能谱CT成像的临床应用[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2,47(3):320-323.[18] Spruit M,Meijers H,Obradov M,et al.CT density measurement of bonegraft within an intervertebral lumbar cage: increase of hounsfield units as an indicator for increasing bone mineral content[J].J Spinal Disorder Tech,2004,17(3):232-235.[19] Keen C L,Jue T,Tran C D,et al.Analytical methods: improvements,adv ancements and new horizons[J].Nutr,2003,133(suppl 1):1574s-1578s.[20] Wai E K,Santos E R,Moroom R A,et al.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20 years after an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J].Spine,2006,31(17):1952-1956.[21] Kroner A H,Eyb R,Lang A,et al.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evaluation of 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J].Spine,2006,31(12):1365-1371.[22] Luypaert R,Bouj raf S,Sourbron S,et al.Diffusion and perfusionMR I:Basic physics[J].Eur J Radiol,2001,38(1):19.[23] 孟悛非,吕衍春,吕凤华,等.增强MRI灌注成像在骨骼- 软组织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1,35(8):578-583.[24] 肖智博,吕富荣,蒋电明,等.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物修复骨缺损实验研究的影像学评价[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0,35(6):825-828.[25] 刘晓晨,贾文霄.MRI、CT、X线对兔腰椎融合术后的比较性实验研究[J].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11,17(1):75-79.[26] 邱贵兴.脊柱外科的回顾与展望[J].继续医学教育,2005,19(7):4-6.(收稿日期:2012-07-20)(本文编辑:郎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