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科学探究的七个环节

合集下载

初中物理八年级精编课件:降落伞比赛

初中物理八年级精编课件:降落伞比赛

实验数据分析及结论:
①比较⑴和⑵两组数据可知:
在其它条件一定的情况下,降落伞在空中 滞留的时间与伞的面积有关,伞的面积越大, 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越长。
②比较⑵和⑶两组数据可知: 在其它条件一定的情况下,降落伞在空中
滞留的时间与伞的总重量有关,伞的总重量越 大,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越短。 ③比较⑵和⑷两组数据可知:
第三节
降落伞比赛
温故知新
科学探究的七个环节是:
1、提出问题
2、猜想与假设
3、制定计划设计实验
4、进行实验收集数据
5、分析论证 6、评估

7、交流合作
【当然有时在科学探究中: 可能只有其中的几个环节。】
一.提出问题:
降落伞在空中的滞留时间与哪些因素有关?
二.猜想与假设:
1.可能与降落伞的绳长有关; 2.可能与降落伞的形状有关; 3.可能与降落伞的面积有关; 4.可能与降落伞开始时的下落高度有关; 5.可能与降落伞的总重量有关。
2.正确使用仪器: (1)调零
测量仪器使用前,一般应先调整指针到零 刻度,这个过程叫做调零。如不能调零,要记 录初始读数,进行修正,用测量值减去初始值。
(2)测量 刻度尺的零刻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并
靠紧被测物体。如果刻度尺的零刻线已磨损, 应使用附近的整数刻度线代替零刻线,最后读 数应为末端所对刻度线的示数减去起始示数。
4 1m 正方形 1m2 3m 20g 5.81s
比较5 (2)1、.5(m4)正两方组形数据1可m2知:3在m 其它20g条件5一.8定3s 的情6 况下1.,5降m 落正伞方在形空中1m的2 滞留6m时间2与0g伞的9.形24状s 无关。
五.分析论证:
实验 次数

初中物理科学探究步骤

初中物理科学探究步骤

初中物理科学探究步骤科学探究是《物理课程标准》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就科学探究的本义来说,是指对科学学问的探讨和探究。

学生的科学探究是一种在新奇心驱使下的、以问题为导向、学生高度智力投入且内容和形式都非常丰富的学习活动;同时也是一种科学学习的方法。

它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材学问为根本的探究内容,以学生已有的学问为根底,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学习形式。

通过学生的科学探究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造就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所以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就要渗透科学探究的思想,变更师生的角色。

如何组织学生开展科学探究,实现教学目标,这对老师的教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笔者在这方面进展了探究,下面谈一谈自己的相识和做法。

一、科学探究的目的科学探究是学生踊跃主动地获得物理学问,相识和解决物理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亲身经验和体验与科学工作者进展科学探究时的相像过程,学习物理学问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理解科学的本质,挖掘智力潜能,造就科学探究实力、实事求是的科学看法和敢于创新的探究精神。

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一种重要的、有效的学习方式,也是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的重要内容,它对开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不行替代的作用。

二、科学探究的要素科学探究包括“提出问题→猜测与假设→制定打算与设计试验→进展试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合作与沟通”七个要素。

每一要素都有其相应的实力要求,它具有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双重功能。

科学探究实力是逐步造就起来的,所以探究活动的组织和对学生探究实力的要求应当按部就班,由简洁到困难,由局部探究到经验较完整的探究过程。

在某个阶段或某个探究活动中涉及哪些探究要素和实力要求也是因人因时因地而异的。

学生刚起先接触物理时,可以支配一些简洁的探究活动,探究的环节可以是其中的某几个,甚至是某一个环节,例如对光的反射规律的探究就可以只涉及到提出问题、设计试验和进展试验、分析与论证等要素。

初中物理科学探究的七个环节

初中物理科学探究的七个环节

初中物理科学探究的七个环节一、观察与提问观察与提问是科学探究的第一步。

在进行物理实验或观察现象时,我们要仔细观察,并提出相关的问题。

例如,观察一个钟摆在摆动过程中的现象,我们可以提出如下问题:钟摆的摆动频率与摆长有什么关系?摆球的质量对摆动的影响如何?二、假设与推理在观察与提问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提出假设,并进行推理。

例如,根据牛顿力学定律,我们可以假设摆球的摆动频率与摆长的平方根成反比,然后通过推理得出摆球的摆动频率与摆球质量无关。

三、实验与观测为了验证我们的假设,我们需要进行实验或观测。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不同长度的线摆来测量摆动频率,并记录下实验数据。

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改变摆球的质量来观察其对摆动频率的影响。

四、数据处理与分析在完成实验或观测后,我们需要对所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

例如,我们可以绘制摆长与摆动频率的图像,通过拟合曲线来验证我们的假设。

同时,我们还可以计算摆球的周期和频率,并进行数据对比和统计分析。

五、结论与解释在数据处理与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并加以解释。

例如,通过实验我们发现,摆长的平方根与摆动频率成反比,而摆球的质量对摆动频率没有影响。

这个结论可以用牛顿力学定律中的摆动方程来解释。

六、评价与改进在得出结论后,我们需要对实验的可靠性和准确性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的意见。

例如,我们可以评估实验过程中的误差来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法,以提高实验的准确性。

七、应用与拓展在完成基础的科学探究后,我们可以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并进行更深入的拓展。

例如,我们可以利用摆长与摆动频率的关系,设计制作一个精密的钟摆计时器,或者探究其他物理现象的规律。

总结起来,初中物理科学探究的七个环节包括观察与提问、假设与推理、实验与观测、数据处理与分析、结论与解释、评价与改进、应用与拓展。

通过这些环节的有机组合,我们可以深入理解物理现象,培养科学思维和实验技能,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科学探究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它通过系统、严谨的研究过程来获取新的知识。

一般来说,科学探究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问题提出、背景知识调研、假设设立、实验设计、数据收集与分析、结论总结和沟通交流。

首先,科学探究的第一步是问题提出。

在这一步,科学家们会根据自己的兴趣、观察到的现象或已知的问题,提出一个科学问题。

这个问题应该能够被具体化和量化,从而使得后续的研究能够有明确的方向。

接下来,科学探究的第二步是背景知识调研。

在这一步,科学家们会对已有的研究和理论进行调研,寻找与他们提出的问题相关的知识。

他们会查阅相关的文献、论文和实验结果,了解已有的认识和研究进展,并从中获取有关自己问题的相关信息。

第三步是假设设立。

在这一步,科学家们会根据已有的背景知识和自己的观察,提出一种假设来解释或预测实验结果。

这个假设应该能够被明确地验证或推翻,并且应该与已有的理论和研究保持一致。

第四步是实验设计。

在这一步,科学家们会根据自己的假设,设计一系列的实验来验证或推翻这个假设。

他们会确定实验所需要的材料、仪器和设备,并制定详细的实验步骤。

在实验设计中,科学家们需要考虑控制变量、随机抽样和实验重复等因素,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第五步是数据收集与分析。

在这一步,科学家们会依据实验设计,进行数据的收集和记录。

他们会使用各种仪器和测量方法,将实验观测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这些数据有时需要进行图表化展示,以便于对比和解释。

第六步是结论总结。

在这一步,科学家们会根据数据的分析结果,对实验的假设进行验证或推翻。

他们会总结实验的结果,并解释实验数据与已有的理论和研究的关系。

如果实验结果能够支持假设,那么科学家们会对假设进行修正或创新,并提出新的问题。

如果实验结果无法支持假设,那么科学家们会对假设进行重新考虑,并提出新的解释。

最后一步是沟通交流。

在这一步,科学家们会将他们的研究结果以论文、报告、演讲等形式进行沟通和交流。

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之科学探究素养

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之科学探究素养

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之科学探究素养科学探究素养一般思路科学探究一般要经历以下七个步骤:1、发现并提出问题;2、做出猜想与假设;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4、通过观察、实验等途径来收集证据;5、评价证据是否支持猜想与假设;6、得出结论或提出新的问题;7、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交流与合作也是不可缺少的环节。

(一)发现并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起始步骤,在学习和科研中有重要的意义。

在试题中,通常会有两种情况出现。

一是通过描述相关情境,直接提出相关问题。

这是一问题就是我们下面解题时要围绕的核心,所以要高度重视这一问题,不能偏题。

二是要人们根据试题描述的情境,提出一个问题。

我们应根据试题描述的情境,合理地提出问题,不可随意发散。

这种情况在日常教学中遇到的较多,考试时则较少出现。

(二)做出猜想与假设由于“猜想与假设”的发散性,故在考试中较少出现。

我们强调的是“猜想与假设”必须是在试题情境的基础上合理作出,反对随意猜想。

(三)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这是考查的重点。

主要考点有:1、实验原理的确定。

许多实验探究,特别是测量某个物理量(如密度、机械效率、电阻等)的实验,都有一个实验原理的问题,就量你根据什么道理来测量这个物理量的。

这个原理,也就决定了你实验的总的方向或框架。

2、控制变量法的运用控制变量法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

只要被研究的量与多个因素有关,通常就要运用控制变量法:控制其他的量不变,仅使一个量发生改变,记录因变量相应的数值;经过多次(至少三次)实验,寻找规律。

如此逐一研究,最后再总结规律。

故有几个自变量,就至少要分成几个实验部分。

2、物理量的显示与控制方法这是考查的重点。

有些物理的显示,可以有仪表或测量工具,如电流、电压分别电流表、电压表等;而有一些物理量,还没有专用的测量工具或实验中不能提供专用的测量工具,就要运用“转化法”进行间接测量,这时我们就要动点脑筋,在理解该物理量的意义或规律的基础上,设计好测量的方法和待测的物理量,特别是对于我们没有学过的物理量。

初中物理实验方法:科学探究的七个环节

初中物理实验方法:科学探究的七个环节

初中物理实验方法:科学探究的七个环节初中物理实验方法:科学探究的七个环节初中物理实验方法:科学探究的七个环节我们常看到实验中有探究活动,实际上很多地方都出现了探究活动,只是我们自己没注意。

探究不仅是一种实验方法,还是学习方法。

可以让我们很有兴趣地找到我们想要的结果,或验证我们的猜想。

同时也会经历科学家所经历的实验过程。

我们常看到实验中有探究活动,实际上很多地方都出现了探究活动,只是我们自己没注意。

探究不仅是一种实验方法,还是学习方法。

可以让我们很有兴趣地找到我们想要的结果,或验证我们的猜想。

同时也会经历科学家所经历的实验过程。

在探究中学习,在探究中获得启发,在探究中提高自己学习的兴趣。

科学探究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主要由七个环节组成。

情境模拟:南康六中的同学正在教室里上晚自习,大家认真自习的时候,突然教室里的灯全熄灭了,表2-4-1是同学们进行的讨论。

表2-4-1 情境模拟讨论于是,小红和小华按自己的设想分头行动去了 ((小红:全校的灯都熄灭了,但校外的灯却是亮的,没停电。

小华:我跟学校电工一起看了电工房,学校的保险丝烧断了。

进行实验,收集证据小明:嗯,根据小红和小华的证明,教室里的灯熄灭是由于学校的保险丝烧断了,让我们等等,学校的电工师傅会去处理的。

分析与论证老师:看来教室里的灯熄灭的原因有多种,要我们多多思考分析,在这里,小红和小华做得同样出色,他们都用事实来证明自己的猜想是对还是错,这一点很好,不过要注意,小华去电工房要特别注意安全。

评估小华:谢谢老师,我去电工房时,刚好看到了学校的电工廖师傅在那里,我会注意安全的,不会乱动。

小明:以后,我觉得我们可以几个人分工去处理交流与合作下面是一次典型的实验探究活动,同学们可通过此探究活动体验一下科学探究的过程,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

小明将一个玻璃瓶装满水后盖上盖子,放入冰箱的冷冻室。

第二天一看,水结成了冰,但玻璃瓶破了,旁边一个没有装满水的玻璃瓶却完好无损,小明觉得奇怪。

中考物理科学探究的七个要素(共32张PPT)课件

中考物理科学探究的七个要素(共32张PPT)课件

小球的表面粗糙程度

小球体积 V/m3
下沉时间t/s
探究要素之三:设计实验
1、小明骑自行车上学途中,要经过一段上坡路.他思 考:物体冲上斜坡的最大距离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1)他发现车子的初始速度越大,冲上斜坡的最大距 离就越长.这是因为车子的初始速度越大,它的初始动 重力势能 能也越大,上坡过程中增加的 ___________就越大. (2)他进而又提出两个猜想: 猜想一:物体冲上斜坡的最大距离可能与物体的质量大 小有关; 猜想二:物体冲上斜坡的最大距离可能与斜坡的倾角大 小有关.
早春培育秧苗,晚间往秧田灌水,白天将水放出;夏天的柏油 马路比水泥人行道热得多
探究要素之二:猜想假设
探究小球在液体中下沉的快慢与小球的哪些 因素有关?? 在空气中下落的物体会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 因此,我们看到的石子下落要比羽毛快得 多.同样,小球在液体中下沉时,除了受到 重力和液体的浮力作用外,还会受到液体的 阻力作用,因此,不同小球下沉的快慢也会 不同. 如图所示,将能下沉的小球从同种液体的液 面处由静止开始下沉,下沉的快慢(用下沉 的时间t衡量)跟小球的哪些因素有关呢? 请你提出自己的两个猜想.
为了验证猜想一,他将与水平面平滑连接的 长木板以一定的倾角θ固定,如图甲所 示.实验时为了让不同质量的小木块以相同 的初始速度滑上长木板,请你在甲图中的虚 线框内为小明设计一实验装置,并说明使用 该装置进行实验时的操作要点:
让木块在同一斜 面同一高度由静 止释放
小明发现当不同质量的木块以相同初始速度滑上 长木板时,向上滑行的最大距离均相同.这说明 猜想一是___________( 选填“正确”或“错 错误 误”)的.
第30题图
上述甲、乙两组实验中:(1)要探究动能与物体 运动速度的关系应选用 甲 图,选择的理由是: 物体的质量相同,高度不同,速度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图中让不同质量的两个小球从同一高度滚 下的目的是 使小球到达斜面低端的速度相同 。 (3)甲、乙两组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 是 。

把握好物理探究性课堂的七个环节

把握好物理探究性课堂的七个环节

观察 、 体验 , 获得对 世界 的真实感 受 , 为 学 生的 自主学习和身 心发展提供充分 的
空间。
随着 新课 程改 革 的深人 开展 , 中 初 物理 教师 面临着 诸多令 人 困惑的 问题 : 新 增 的大 量 探 究 式 教 学 内容 , 怎 样 该 教?课堂 上如何把握好“ 与 “ ” 管” 放 的分 寸 , 行有 效的课 堂调 控?如 何落 实探 进 究性 学 习?实践 使我 们体会 到 , 探究 式
黼攀萎 鼍 ■ : 一 ■ 蠹 圈 一 I 墓 譬
把握好物 理探究牲课 堂的七个环 节
口 河池市罗城县 天河中学 韦道荣
【 关键词】 物理 探究性课堂 【 文献编码】 o: . 6/in 40 di0 99 . . 5— 1 3 js 0 s
9 8 ( . 1 . .1 8 9 B) 0 10 0 1 2 8

把握 教师 备课 环 节 。 保探 究 确
顺利完成
学生 多提 问题 , 使整 个教学 过程 围绕 在
学生中产生 的问题 而展开 。问题是学 生 自己提 出来 的 , 学生 才会有 强烈 的探 究 欲望。所 以教师要根 据要 观察 的现 象给 学生适 当 的时间去 观察并 发现 、 出问 提
组 与组 之 间 、 教师 与学 生之 间展 开开放
过 实验 设计 、 选取 材料 、 动手操 作后 , 推 选 小组 代 表汇 报实验 结果 , 最后 师生 共
同总 结 , 完成 实 验报 告 。经 历这 样 的过
现很 多组得 到 的数 据不准 确 , 物距 减 如
小 时像 距 没有增 大 , 物距 小于焦 距 时没
通 过 自己动手 实验 , 学生 能更 细致 地 观察 和研 究一 些 自然现 象 , 验证 一些 客 观规 律 , 悉一 些简 单仪 器 的性能 和 熟

第一章 第一节 走进实验室-【教材解读】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 第一节 走进实验室-【教材解读】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走进实验室本章内容要点科学探究的七个环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三个概念:分度值、量程、误差两种测量工具:刻度尺、停表一个物理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四种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平移法、累积法、化曲为直法、滚轮法第一节走进实验室:学习科学探究学习目标导航1.认识测量是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

2.知道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了解安排这些步骤的原因。

3.观察一些典型的物理现象,认识观察的科学方法。

4.通过观察常用的实验仪器,知道测量工具对探究式学习的重要性。

教材内容全解知识点一观察物理现象一切奇妙的现象,都是有原因的,科学探究就是要找出这些物理现象产生的原因及规律。

观察是科学发现的重要环节。

方法技巧(1)观察是研究问题的基础。

我们要注意观察和发现自然界中、生活中以及实验中的各种物理现象,注意这些现象的产生及引起变化的条件,思考它们产生的原因。

(2)实验是物理学重要的研究手段与方法。

在实验时要正确操作和使用物理实验仪器,认真观察和记录,提出问题,找出规律,得出正确的结论,学好物理知识。

(3)科学探究是学习和理解物理知识的重要方法。

学习物理不能满足于记住结论、计算一些习题,而应把课上所学的知识与生产、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要把理论和实际相联系。

知识点二科学探究的工具仪器是科学探究的重要工具。

走进实验室,你会看到各种各样的测量仪器,你知道它们图例弹簧测力计、本学期中,需要掌握基本仪器的读数和使用,包括刻度尺、托盘天平、机械停表、温度计、量筒和量杯。

注意测量同一个物理量(如长度、时间、力、体积等)的仪器,可能有不同的规格、不同的精度和不同的使用方法,应根据实验的需要合理选择。

例1 下列关于科学探究工具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量筒是用来测量温度的仪器B.体积的测量是用托盘天平C.弹簧测力计可用来测量电流D.时间的测量用停表答案:D知识点三科学探究的过程科学探究的七个环节(如图1-1-1所示)神并不是每个探究实验的科学探究过程都要有科学探究的七个环节,有时只是涉及其中的某几个环节教材问题全解’(见教材第9页动手试一试)用气球还能做以下实验:(1)给气球充气后,双手挤压气球,气球会产生形变,这说明力能使物体产生形变。

初中物理实验探究步骤

初中物理实验探究步骤

初中物理实验探究步骤引言:初中物理实验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的重要环节。

下面将介绍几个常见的初中物理实验探究步骤。

一、小球自由落体实验1. 实验目的探究物体自由落体运动的基本规律。

2. 实验器材和材料小球、直尺、计时器。

3. 实验步骤(1) 在实验台上放置直尺,使之与竖直方向成一定角度。

(2) 放置小球在直尺的起点位置上,用手指轻轻将小球推下。

(3) 同时启动计时器,记录小球自由落体过程中所经过的直尺刻度。

(4) 重复实验多次,取平均值,计算小球自由落体的平均速度。

4. 实验结果和结论根据实验数据和计算结果,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无空气阻力的情况下,物体自由落体的运动距离与时间成二次函数关系,即落体运动的距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二、杠杆平衡实验1. 实验目的研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和原理。

2. 实验器材和材料杠杆、物体、秤盘、秤。

3. 实验步骤(1) 将杠杆放在支点上,确保杠杆能自由转动。

(2) 在杠杆上放置物体,使之与支点相距不同的位置。

(3) 在秤盘上放置秤,调整秤的位置,使杠杆保持平衡状态。

(4) 记录不同位置下物体与支点的距离和秤示数。

4. 实验结果和结论根据实验数据和观察结果,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杠杆平衡的条件下,物体的力矩平衡,即力矩的总和为零。

三、电流磁场实验1. 实验目的研究电流在磁场中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2. 实验器材和材料电池、导线、铁钉、指南针。

3. 实验步骤(1) 将电池连接好,接通电路。

(2) 将导线绕在铁钉上,形成线圈。

(3) 将线圈放在指南针附近,观察指南针的指向变化。

4. 实验结果和结论根据实验观察结果,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通过电流产生的磁场可以使指南针受到力的作用,指针的方向与电流方向垂直。

四、光的折射实验1. 实验目的研究光在不同介质中的折射规律。

2. 实验器材和材料光源、直尺、玻璃板。

3. 实验步骤(1) 在实验台上放置直尺,并将玻璃板放在直尺上。

(2) 将光源放在一侧,使光线通过玻璃板。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教科版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教科版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教科版一、第一章走进实验室。

1. 科学探究的七个环节。

- 提出问题: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或实验现象中发现与物理学有关的问题。

例如,为什么汽车刹车时人会向前倾?- 猜想与假设: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猜想。

如对于汽车刹车人前倾的现象,可能猜想是因为人具有惯性。

-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明确实验目的、原理,选择合适的器材,设计实验步骤。

比如探究物体的重力与质量的关系,要选择弹簧测力计、不同质量的钩码等器材,设计测量不同质量钩码重力的步骤。

-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按照实验设计进行操作,记录实验数据。

如在探究重力与质量关系实验中,准确记录不同质量钩码对应的重力数值。

- 分析与论证: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寻找数据之间的规律,得出结论。

通过分析重力与质量的实验数据,得出重力与质量成正比的结论。

- 评估:对实验过程、实验结果进行评估,思考实验的优点和不足。

例如实验中测量是否准确,实验器材的选择是否合理等。

- 交流与合作:与同学、老师交流实验结果和心得,共同探讨问题。

2. 长度的测量。

- 单位: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常用单位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换算关系为:1km = 1000m,1m = 10dm = 100cm = 1000mm,1mm = 1000μm,1μm = 1000nm。

- 测量工具:刻度尺。

使用前要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

例如,一把刻度尺的量程是0 - 10cm,分度值是1mm。

- 测量方法:正确放置刻度尺,使刻度线紧贴被测物体,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例如测量物体长度时,若物体一端对齐刻度0,另一端对应的刻度是3.50cm(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3. 时间的测量。

- 单位: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常用单位还有小时(h)、分(min)。

换算关系为:1h = 60min,1min = 60s。

认识科学探究七要素

认识科学探究七要素

此文件下载后可以自行修改编辑删除认识科学探究七要素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而科学的核心是探究,所以学物理就要学会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有七个要素,反映了科学探究过程中要经历的基本环节,这七要素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提出问题:要求学生能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或实验现象的观察中发现与物理学有关的问题,并能书面或口头表述这些问题。

●猜想与假设:首先是尝试根据经验和已有知识对问题的成因提出猜想,这里的猜想不是胡猜乱想,而是应用现有的经验和知识对问题中的事实寻求可能解释的过程,尽管所提出的猜想不一定是最终的科学结论,但对问题成因的猜想仍需要有一定的依据。

能对探究的方向和可能出现的探究结果进行推测与假设。

●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在制定探究计划或设计探究实验之前,必须明确探究的目的和已知条件,然后运用变量等方法经历设计实验和制订计划的过程,从操作的角度把探究的猜想和假设具体化、程序化。

●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收集实验数据时要先明确收集信息的内容,知道应该记录的数据和现象;收集数据不局限于实验,还可通过互联网、图书馆等公共信息资源,但需要尝试辨别信息的科学性。

●分析与论证:要求学生认识到,不能带着对实验结果的预期来影响对实验数据的描述,而要对收集的信息进行简单的比较,在对信息分析比较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因果推理。

尝试对探究结果进行描述和解释。

●评估:有评估探究过程和探究结果的意识,即对探究的行为和所收集信息的科学性、可靠性有进行评估的愿望,能注意假设与探究结果间的差异,并注意探究过程中未解决的矛盾,发现新的问题。

尝试改进探究方案。

●交流与合作:首先要求学生具有准确表述的意识,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所获取的信息并不完全相同,对信息的处理、分析和解释也会有所不同,这就要求学生明确表述自己的观点。

在合作中既坚持原则又尊重他人,既能独立思考又能注意倾听别人的意见,取长补短完善自己的理解。

物理科学探究的七个环节

物理科学探究的七个环节

物理科学探究的七个环节以物理科学探究的七个环节为标题我们可以写一篇关于物理科学探究的文章。

以下是七个环节的内容:一、观察与提出问题物理科学探究的第一步是观察现象并提出问题。

通过仔细观察自然界中的现象,我们可以发现一些有趣的特征或规律,从而产生问题。

例如,我们可以观察到物体在空中自由落体时的加速度是否与其质量有关。

二、假设与预测在提出问题后,我们可以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制定假设,并预测实验或观察的结果。

假设是对问题的一种猜测或推测,它可以帮助我们指导后续的实验或观察。

例如,我们可以假设自由落体物体的加速度与地球的重力加速度相等,然后预测不同质量物体的自由落体加速度是否相同。

三、设计实验与收集数据在制定了假设和预测后,我们需要设计实验来验证我们的假设,并收集实验数据。

实验设计应该具有科学性和可重复性,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我们可以设计实验来测量不同质量物体的自由落体加速度,并记录实验数据。

四、分析数据与得出结论在收集了实验数据后,我们需要对数据进行分析,以便得出结论。

数据分析可以包括统计方法、图表绘制和数值计算等。

通过分析数据,我们可以判断实验结果是否支持或反驳我们的假设,并得出结论。

例如,如果实验数据显示不同质量物体的自由落体加速度相等,那么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自由落体物体的加速度与其质量无关。

五、解释与建立模型在得出结论后,我们需要解释实验结果,并建立相应的物理模型或理论。

解释实验结果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现象背后的物理原理。

建立模型或理论可以用来预测和解释类似现象。

例如,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解释自由落体物体的加速度与其质量无关,并建立相应的运动学模型来预测物体的自由落体运动。

六、验证与调整模型建立模型后,我们需要通过进一步的实验或观察来验证模型的准确性。

实验结果与模型预测的一致性可以进一步验证模型的有效性。

如果实验结果与模型预测不符,我们可能需要调整模型以更好地解释现象。

验证和调整模型是一个反复进行的过程,直到找到一个能够准确预测现象的模型。

科学探究七要素

科学探究七要素
科学探究七要素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科学探究常见要素的归纳
内容摘要
科学探究是一个充满乐趣和挑战的过程,它不仅涉及到各种形式的探索和研究,还包括了七个要 素的相互配合和不断迭代。这七个要素是科学探究的基石,它们分别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 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表达与交流。首先,提出问题 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它指引着整个探究的方向和目标。一个好的问题能够激发人们的兴趣和好 奇心,引导人们去探索未知的领域。接着,人们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直觉进行猜想和假设,提出 一些可能的解决方案或解释。然后,人们会设计实验并制定计划,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和 假设。这个过程中,需要进行周密的计划和细致的实验,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接下 来,进行实验和收集证据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这个环节中,人们需要耐心地观察和记录实 验数据,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这个环节需要严谨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因为实验结 果将直接影响到后续的探究和分析。分析和论证是进一步深入探究的过程。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 析和解释,人们可以得出一些结论和答案,进而推导出新的猜想和假设。
内容摘要
这个环节需要人们具备逻辑思考和科学分析的能力。评估是科学探究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这个环 节中,人们需要评估自己的探究过程和结果,检查是否存在任何潜在的错误或漏洞。这个环节需 要人们具备批判性思维和自我反省的能力。最后,表达与交流是科学探究的最后一个环节。在这 个环节中,人们需要将自己的探究结果和结论进行表达和分享,与其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这个 环节需要人们具备清晰明确的表达能力,以及开放包容的合作精神。总之,科学探究是一个充满 挑战和乐趣的过程,它不仅需要人们具备各种技能和知识,还需要人们具备开放、合作、创新、 批判性思维等科学素养。通过不断地探究和探索,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世界,更好地解决各种问 题,更好地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清单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清单

初中物理知识总结八年级上册第一章:走进实验室 一、走进实验室1、科学探究的七个环节:①提出问题 ②猜想与假设 ③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④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⑤分析与论证 ⑥评估 ⑦交流与合作 二、测量1、长度的单位(1)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m )(2)单位换算:km -----------m---------dm-----------cm---------mm------------um------------nm(3)长度测量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 (4)使用刻度尺的规则①看:观察零刻度线是否磨损、量程和分度值(最小一格的长度) ② 选:合适的量程和分度值 ③放:零刻度线对齐物体一端, 尺要沿着所测长度, 刻度线紧贴被测物体④读:视线要与尺面垂直,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⑤记:测量值由数字和单位组成(5)长度测量的一些特殊方法:累计法、平移法、化曲为直、滚轮法2、时间的测量(1)时间的国际主单位是:秒(s ) (2)单位换算:1 h = 60min =3600s. (3)注意:光年是长度单位 (4)停表的读数1.682m最后一位是估计值 倒数第二位可以确定分度值 100010001010101000读数注意区分秒针是第一圈还是第二圈不用区分秒针是第一圈还是第二圈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结果保留的有效数字的位数与测量过程量应保持一致.且去除错误值第二章:机械运动1、机械运动: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2、参照物:在描述一个物体运动或静止时,必须选择另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①参照物可以任意选择,但不能选研究的物体本身当作参照物,因为这一选择的结果是这一物体永远是静止的.②参照物选定后就将其看作静止的物体③离开参照物谈运动和静止是没有意义的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1)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2)物体运动状态的判断: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变化了,则该物体是运动的;如果位置没有变化,则该物体是静止的.4、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1)相同时间比路程.路程长的运动快.(2)相同路程比时间.时间短的运动快.5、速度(1)速度的定义:运动路程和运动时间的比值.(2)速度的公式: v=s/t(3)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秒,读作米每秒,符号为m/s或m·s-1(4)单位换算:1m/s=3.6km/h(5)速度的大小等于路程和时间的比值,这并不意味着速度的大小取决于路程和时间的长短.速度的大小往往取决于运动物体自身的性质.(6)要谈正反比关系,必须在第三个物理量一定的条件下6、匀速直线运动(1)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2)匀速直线运动,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同(3)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8、平均速度: 在变速运动中,常用平均速度来粗略地描述运动的快慢.平均速度表示的是运动物体在某一段路程内(或某一段时间内)运动的快慢程度(t 总是从出发至到达时的总时间,中间停留或其他原因耽搁的时间不要减去) 9、测量平均速度(1)刻度尺:测量小车的路程 (2)停表:测量小车运动时间(3)斜面的倾角不宜过大(倾角过大,小车速度太大,运动时间短,不易测量) 斜面的倾角不宜过小(倾角过小,由于摩擦力,小车不能运动) 10、火车过桥、山洞问题 S=S 桥+S 车 第三章、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音叉激水、小球弹开、鼓面跳珠----“转换法”)2、声音的传播: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类比法);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是传声的介质。

科学探究七要素

科学探究七要素

科学探究科学探究包含了七个方面的要素: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以及交流与合作.㈠“科学探究”的目的物理课程中,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物理知识,认识和解决物理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体验与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探究时的相似过程,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理解科学的本质,挖掘智力潜能,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㈡“科学探究”的地位“科学探究”在物理课程中的地位,已经在《物理课程标准》中有明确的表述:物理课程内容包括:科学探究(七个探究要素和探究能力的基本要求)科学内容(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

这说明:科学探究的探究要素是学生在学习物理课程中重要的学习内容;科学探究的能力目标是对学生除“双基”以外要达成的另一目标要求;科学探究还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以下简称为探究式学习方式),它对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如何在物理课堂教学的科学探究环节中引导学生学习和把握“科学探究要素”,达成“科学探究能力的基本要求”,学会利用“探究式学习方式”来进行学习,是物理教师应该着重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因此,我们可以选择适合于进行“科学探究”的教学课(以下简称为“物理探究课”)来进行有侧重的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以便探讨如何解决这些命题,达成《物理课程标准》中对学生科学探究要素及探究能力的基本要求。

㈢“科学探究”的程度由于不同阶段学生的生理特点区别,不同学生群体和个人的特点区别,不同教师背景特长的区别,不同地区学校条件环境资源的区别等,因此“物理探究课”的教学设计必须是灵活多样的.应当认识到:探究是一种多侧面、多形式的活动;又由于有些探究活动的指导和开放程度不同,有些探究活动只包含了探究的部分要素和特征,有些探究活动要求学生参与探究的全过程等.因此探究活动中每一个要素的目标和整体的目标都是应该而且可以分层次的。

1科学探究的七个环节

1科学探究的七个环节

声现象1.科学探究的七个环节:发现并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和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2.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真空不能传递声音。

3.声音的三大特性(三要素):①响度: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②音调: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频率越快,音调越高。

③音色:由物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不同物体的音色不同。

4.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5.声音的作用:传递信息和传递能量6.凡是影响人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的声音都是噪声。

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 dB7.频率的单位:赫兹(Hz)8.减弱噪声的三种途径:声源处减弱、传播过程中减弱、人耳处减弱9.人耳听不到的声音: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物态变化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单位:摄氏度(℃)规定: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0℃;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 100℃2.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

常用的液体有水银、酒精、煤油等。

3.温度计的使用:估:看:量程;分度值放:充分接触;不碰底、壁读: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视线与液柱上表面相平;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记:读数+ 单位4.体温计:量程:35℃~42℃;分度值:0.1℃;使用前要将水银甩下去。

5.6.常见的晶体有冰、海波、各种金属;常见的非晶体有蜡、沥青、松香、玻璃等。

7.汽化有两种方式:沸腾和蒸发沸腾: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

蒸发:a.定义:在任何温度下,只发生在液体表面的气化现象。

b.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液体温度的高低:温度越高,蒸发越快;液体表面积的大小: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c.蒸发有致冷的作用。

8.液化有两种方式: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9.能解释日常生活中各种物态变化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科学探究的七个环节
一、问题提出
物理科学探究的第一个环节是问题提出。

在进行物理实验或研究时,首先要明确研究的目的和要解决的问题。

问题可以是关于物理现象的原理、规律、关系等方面的疑问,或者是对某个现象的解释、预测、改进等方面的思考。

例如,我们可以提出以下问题: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为什么物体在空中会自由下落?为什么电灯泡会发光?通过提出问题,我们可以引导自己进行科学实验或研究,找到问题的答案。

二、观察与记录
问题提出之后,我们需要进行观察与记录。

观察是指用肉眼或仪器对待研究对象进行仔细、准确的观察,记录是将观察到的现象和数据以适当的方式记录下来,为后续的分析和推理提供依据。

例如,我们可以观察到天空是蓝色的、物体在空中自由下落的现象,我们可以用仪器记录下电灯泡发光时的电流、电压等数据。

通过观察与记录,我们可以收集到实验或研究所需的基础数据。

三、假设与推理
在观察与记录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提出假设并进行推理。

假设是对问题的一种猜测或推测,推理是根据已有的观察和理论知识,进行
逻辑推理和推断,从而得出可能的解释或结论。

例如,我们可以假设天空是蓝色是因为大气中的气体分子对蓝光的散射比较多,物体在空中自由下落是因为受到地球引力作用,电灯泡发光是因为电能转化为光能。

通过假设与推理,我们可以对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分析。

四、实验与观察
假设与推理之后,我们需要进行实验与观察。

实验是指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方法和步骤,通过控制变量和操作变量,对问题进行验证和实验。

观察是在实验过程中对现象和数据进行仔细观察和记录。

例如,我们可以设计实验验证天空为何是蓝色,可以通过改变大气气体的成分或浓度,观察天空颜色的变化;可以设计实验验证物体在空中自由下落,可以通过改变物体的质量或形状,观察物体下落的速度和轨迹;可以设计实验验证电灯泡发光,可以通过改变电压或电流,观察灯泡发光的亮度和颜色。

五、数据分析与结论
在实验与观察之后,我们需要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

数据分析是指对实验所得到的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从中找出规律和关系。

结论是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对问题进行解释或总结。

例如,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天空是蓝色的原因是大气中的气体分子对蓝光的散射较多,物体在空中自由下落是因为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电灯泡发光是因为电能转化为光能。

通过数据分析与结论,我们可以回答问题并验证假设。

六、思考与拓展
在得出结论之后,我们可以进行思考与拓展。

思考是对已有的结论进行思考和评价,拓展是对问题的更深入探究和拓宽研究的范围。

例如,我们可以思考为什么大气中的气体分子对蓝光的散射较多?为什么物体在空中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为什么电能可以转化为光能?通过思考与拓展,我们可以深化对物理现象的理解,并拓宽研究的范围。

七、表达与分享
最后一个环节是表达与分享。

在完成物理科学探究之后,我们可以将研究的结果进行表达和分享,可以通过口头报告、写作、展示等方式,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向他人展示和交流。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口头报告向同学和老师介绍自己的研究过程和结论,可以通过写作将研究成果整理成文章,可以通过展示将实验结果和数据展示给他人。

通过表达与分享,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也可以从他人的反馈中得到更多的启发和改进。

总结:
物理科学探究的七个环节是问题提出、观察与记录、假设与推理、实验与观察、数据分析与结论、思考与拓展、表达与分享。

通过这七个环节,我们可以进行科学实验或研究,深入了解物理现象的原理和规律,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通过物理科学探究,我们可以培养对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也可以为解决实际问题和推动科学进步做出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