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小数的意义》教案(通用5篇)
《小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4篇
《小数的意义》教学设计篇4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结合实际操作,通过观察、类比等活动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2、在理解小数意义的基础上学会读小数和写小数,并分清与整数读写的区别。
3、经历探索小数意义的过程,了解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结合实际操作,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学会读写小数教学难点:经历探索小数意义的过程。
教学准备:自制课件正方形纸片、正方体模型教学过程:一、情景创设课件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师:请大家用最响亮的声音告诉老师,刚才我们听到的歌曲与哪个季节有关?生:春天。
师:对,春天来了,瞧,(课件展示)花儿绽放了,蝴蝶飞来了,人们也纷纷走到了户外。
看,画面上的老太太在读报纸呢,一直蝴蝶从她的身边飞过,它看到了什么呢?课件出示:1千瓦时的电可以让电动车运行千米。
师:谁来读一读这句话。
生:1千瓦时的电可以让电动车运行千米。
师:是个什么数?生:小数。
二、合作探究1、教学小数的读写师:你还会读其他的小数吗?课件出示一组小数。
指名学生读。
如果都读对了给自己适当的鼓励。
教师给予适当的评价。
然后分组讨论:小数的读法和整数的读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学生讨论后回答汇报。
教师小结:小数点前面的数按照整数的读法去读,小数点后面的按照数字出现的顺序去读。
师:打搅会读小数了,那你会写小数吗?生:会。
课件出示零点四七四点一三十二点四零五学生自由写--交流--集体订正。
2、教学小数的意义师:大家既然都见到过小数,那想一想都是在哪里见到的:生举例生活中的小数(超市的货架上、小票上、课本上等等)师:大家都是善于观察、乐于发现的好孩子。
那你知道元是什么意思吗?生:1角。
师:说说你的想法。
生:......师出示正方形的纸,然后让学生图出元。
生操作然后汇报。
师生共同通过课件展示来理解1角=元,然后拓展到2角。
师操作让学生回答表示的是多少元。
师:我还是把1元平均分成10份,你能表示出3角吗?涂一涂。
数学《小数的意义》教案设计(优秀4篇)
数学《小数的意义》教案设计(优秀4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数学《小数的意义》教案设计(优秀4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最好的朋友。
《小数的意义》教案篇一一、教学内容:小数的意义P32——P33二、教学目标:1、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分别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2、知道每个数位上的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十,初步认识一个小数的小数部分各数位上有几个这样的单位。
3、通过了解小数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增强热爱数学的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小数的意义。
难点:会用小数表示计量单位换算的结果。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米尺。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授师: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见到过小数?你能说说吗?(出示)学生回答。
师:生活中这么多的地方用到小数,说明小数的应用十分广泛,无处不在。
请同学们把各自测量周围物体的长、宽(或高)的数据说一说。
(教师将各个数据分别按“整米数”和“非整米数”两类板书)师:这些不够整米数的部分,如果仍然要用“米”作单位写出来,除了用分数表示外,还可以用怎样的数表示出来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32页的内容。
师生共同归纳:在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小数来表示。
但是,小数的意义又是什么呢?这节课,我们继续深入学习小数的知识。
板书:小数的意义。
(二)探索发现1、认识一位小数。
(1)出示教材第32页例1米尺图。
把1平均分成10份,每份长多少分米?1分米是1米的几分之几?教师介绍出示:“十分之一”米还可以写成0.1米。
那2分米、3分米呢?学生试着完成填空。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后再全班交流,交流时说说每个分数表示的意义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1分米= 新人教版数学四年下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一)米=0.1米,3分米= 新人教版数学四年下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一)米=0.3米……(2)观察上面的等式你能发现分数和小数之间的联系吗?学生观察并在小组内讨论。
小数的意义 《小数的意义》教学设计(优秀5篇)
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意义》教学设计(优秀5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
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家人们找到的5篇小数的意义的相关范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数的意义篇一(第2-5页)[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小数。
2、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部分各数位名称及意义,会正确读写小数。
[教学重、难点] 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部分各数位名称及意义。
[教学准备] 学生、老师准备计数器。
[教学过程]一、生活中的小数(事先布置学生找一找生活中的小数)让学生说说生活中除了某些商品的价格用到小数外,还在哪些地方见到过小数。
结合树上的例子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说明在每个情境中消失表示的是什么,由此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小数意义的兴趣。
二、小数的意义1、自学小数的意义(看书第3页)2、小组交流3、汇报:出示正方形,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为1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十分之一,用小数表示是0.1;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为10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百分之一,用小数表示是0.01.4、以1米为例结合具体的数量理解小数把一米长的线段平均分为1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十分之一米,用小数表示是0.1米;把这条线段平均分为10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百分之一米,用小数表示是0.01米。
5、归纳小数的意义通过学生的讨论归纳出小数的意义。
三、小数部分的数位及读写:1、小数部分的数位及数位间的进率先复习整数部分的数位,再介绍小数部分的数位,一位小数是十分之几,小数点右边的一位是十分位;两位小数是百分之几,小数点右边的第二位是百分位;三位小数是千分之几,小数点右边的第三位是千分位。
在计数器的各位上拨3个珠子,说一说各表示多少,体会数位间的进率。
《小数的意义》教案锦集5篇
《小数的意义》教案锦集5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数的意义》教案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数的意义》教案篇1设计说明《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思想蕴涵在数学知识形成、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是数学知识和方法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与概括,学生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逐步感悟数学思想。
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知识特点,我设计了以知识为明线,以数学思想为暗线的教学过程:1.在分类中感知小数。
分类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分类问题。
上课伊始,通过播放教师测量情境,让学生感知小数产生的必要性。
然后我出示一组小数,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给这些小数分类,充分调动学生的已有认知,并检测学生对小数的认知程度。
2.在数形结合中自主探究小数。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自主探究是获取数学知识的重要学习方式。
因此,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借助数形结合思想自主探究小数的意义,在汇报交流中逐渐明晰小数与十进分数之间的关系。
这样设计教学,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3.找准起点,促进知识的迁移。
小数的意义借助分数来掌握,必须经历感悟十进分数与小数之间联系的过程。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具体分析一位小数的意义,然后运用迁移的方法去理解两位、三位小数的意义,发展学生的类比、推理能力,感悟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迁移在数学学习中的价值。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米尺教学过程⊙在分类中感知小数1.在分类中感知小数。
师:谁能说一说你们都收集到了哪些生活中常用的小数?(让学生自由说一说)老师也收集了一些小数,你能把这些小数分一分类吗?(学生在分类的过程中理解一位小数、两位小数……)2.导入新课。
师:展示学生分类的情况,这节课就让我们根据同学们这种分类来探究小数的意义。
(揭示课题)设计意图: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生活情境,引出学习对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生活中的小数分类,激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促进学生知识的迁移。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小数的意义》教学设计(通用5篇)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小数的意义》教学设计(通用5篇)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小数的意义》教学设计(通用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小数的意义》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小数的意义》教学设计篇11、教材分析教学主要内容:一位、两位、三位小数的意义。
小数的计数单位,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教材编写特点:简化了小数意义的叙述重视了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加强了小数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在探究的过程中注重给学生创设自主研究的空间。
教学的重点、难点:理解一位、两位、三位小数的意义,知道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教学关键:理解一位、两位、三位小数的意义。
基本活动经验:在老师引导下,重视学生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合理安排引导给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借助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迁移,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2、学情分析小数的意义是学生系统学习小数的开始。
这是在学生三年级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的初步认识”基础上教学的,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为今后学习小数四则运算打好基础。
学生学习该内容可能的困难:教学时,学生必须依托分数和整数的相关知识,借助分数理解小数的意义,借助整数掌握小数的结构特征。
理解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时,必须联系生活中的货币、长度或者重量等理解小数之间的关系。
学习方式:充分的运用演示、操作、观察等直观的手段,把基本概念的本质属性和普遍意义形象地展示出来,是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这些内容的丰富表象,再组织学生进行分析、讨论,加深这些知识概念的感性认识;最后对表象进一步加工,形成概念,从而实现对概念的深刻理解。
3、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和实际测量活动了解小数的产生,体会小数产生的必要性。
苏教版《小数的意义》教案(通用16篇)
苏教版《小数的意义》教案(通用16篇)苏教版《小数的意义》篇1教学目标:1.经历小数的认识过程,初步了解小数的含义,会读,写一位小数,知道小数各部分的名称。
知道自然数和整数。
2.进一步认识数的发展,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资源:投影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唤起经验谈话:星期天,小兰跟着妈妈去逛超市。
超市里东西可真多啊,请大家注意这几种商品的`标价:圆珠笔笔记本橡皮小刀1.2元3.5元0.5元0.8元这些数你们见过吗?谁来试着读一读。
让会读的学生试读。
谈话:这就是我们要认识的小数。
(板书课题)二.联系实际,探究发现1.认识米做单位的一位小数。
观察情境图,桌面长5分米,宽4分米。
谈话:(出示米尺图)5分米,如果用米做单位是几分之几米?4分米呢?学生回答。
讲解:5/10米还可以写成0.5米。
0.5读作零点五。
提问:4/10米可以怎样写?怎样读?(学生回答)(2)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本第100页最后一段。
(3)练习。
A、说一说下列各数中哪些是整数,哪些是小数?70..84.2391指名口答。
B、用----画出下面小数的整数部分,用~~~~画出小数的小数部分。
0.745.2学生齐做,指名扮演。
三.巩固练习1.做”想想做做“第4题。
说给同桌听。
2.做”想想做做“第5题。
提问:为什么0右边第一个点上填0.1?1右边第2个点上填1.2?各自完成填空,在小组里互相检查。
苏教版《小数的意义》教案篇2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教材第八册小数的意义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小数的产生,理解小数的意义。
2、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渗透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观点、实践第一的观点。
4、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相对应的课程目标:1、进一步认识小数,探索小数、分数之间的关系,并会进行转化。
2、进一步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能运用数表示事物,并能进行交流。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和抽象小数的意义。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意义》教案(通用10篇)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意义》教案(通用10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意义》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意义》教案篇1教学目标:1.借助具体情景操作认识平角和周角,使学生建立平角、周角概念。
2.通过操作活动,知道周角、平角形成过程及与各种角的关系,把钝角范围补充完整。
3.能正确画平角和周角,找出生活中的平角、周角。
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平角、周角的特征。
教学难点:知道平角、周角形成过程并会叙述。
教学准备:活动角、纸扇、一张纸。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1、①师:老师想考考同学们的记忆力,拿出一张白纸,在黑板上演示,像老师这样对折一次,再对折一次。
指着角问同学:这是什么角?你是怎么知道的?生回答:1、量角器量的2、三角板对比的板书:直角等于90度②师:比90度角小的角是什么角?生回答后,板书:锐角小于90度③师:比90度角大的角是什么角?生回答后,板书:钝角大于90度2.今天老师又给你们带来两位新朋友,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角并板书:平角、周角(彩笔)。
快来打声招呼吧!3.读一读,平角、周角。
你知道什么?生回答:角的度数!边在哪边?今天我带同学们一起走进平角周角。
二、探究新知1.平角你们想当魔术师吗?举起纸,这是90度角,翻过来,指着角,这是什么角?你是怎么知道的?板书:画上直角符号,让同学们也画上直角符号。
变!这就是平角,听!平角大声跟同学们说:我是平角,我愿意跟同学们交朋友。
同学们,你们也变,认真看平角,讨论:你发现了什么?快说给同学们听,一定要认真听,互相补充。
学生展示,板书:一平角=2直角=180度。
两条边在第一次折痕上引导学生说,角的两条边在一条直线上,这样的角就叫做平角。
让学生拿出活动角,转动时,注意角的一边不动,另一边绕着角的顶点旋转成平角。
《小数的意义》教案范文合集五篇
《小数的意义》教案范文合集五篇作为一名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数的意义》教案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数的意义》教案篇1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小数的含义。
2.学生认识单名数和复名数,在明确各种计量单位和单位间进率的基础上,会进行简单的名数改写。
3.通过收集生活中的小数,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单名数与复名数改写的方法,熟练的进行单名数与复名数改写。
教学难点:熟练的进行时间单位单名数与复名数的改写。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复习引入:1千米=()米 1千克=()克1米=()厘米 1吨=()千克1时=()分 1分=()秒1平方米=()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在课前大家都收集了一些资料,把你收集到的生活中的小数说给小组同学听。
找一组同学汇报他们收集的数据。
二、新课学习1.名数老师也收集了一些生活中的小数,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课件出示。
糖果的质量是0.5千克,小明的身高是1.35米,小红体操得分是9.25分,小丽的体温是38.5度。
这些小数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呢?你能说说自己收集的小数的含义吗?在计量长度、面积、重量、时间时,得到的数都带有单位名称,如1米30厘米,125厘米,32千克,30.4千克等.通常把量得的数和单位名称合起来叫做名数。
观察同学们说出的这些名数,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都是测量的结果,有数有单位;不同点:有的名数只带有一个单位名称,有的名数带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位名称。
带有一个单位名称的名数,叫做单名数;带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位名称的叫做复名数。
大家能举出一些单名数和复名数的例子吗?3分钟、7千米、6时15分、78平方米、4吨50千克、5米6分米、20平方厘米、9年、5千米60米。
2.例1(1)80厘米=米引导学生观察:从这道算式中你发现了什么?低级单位的名数能否转化为高级单位的名数呢?应该怎样改写?学生汇报:说一说是怎样想的?教师说明:因为100厘米=1米,80厘米=米=0.80米,还可以这么算,80厘米=80100米=0.80米,其中的80100可以利用小数点移动的规律进行计算,缩小100倍也就是小数点向左移动2位,所以80100=0.80。
四年级《小数意义》教学设计6篇
四年级《小数意义》教学设计6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
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四年级《小数意义》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四年级《小数意义》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一)在学生初步认识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
(二)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
(三)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在学生初步认识一位和两位小数的基础上,进一步把认数范围扩展到三位小数,使学生明确小数表示的是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并了解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单位间的进率,既是本课的重点,也是本课的难点.教学过程:一、小数的产生。
1、谈话导入问:在三年级时我们初步认识了小数,你能说一个小数吗?(根据学生的回答,选一部分板书)问:你还知道小数的哪些知识?2、那小数是怎样产生的呢?(出示课件)①先出示课件,让学生观察,哪些能用整数表示?哪些得不到整数的结果?②小结:在测量时、计算时及物体的单价,有的能用整数表示,有的得不到整数的结果。
像这样得不到整数结果的例子在生活和学习中有很多,聪明的人们于是想到了用分数、小数来表示,于是小数便产生了。
(板书:小数产生)二、小数的意义。
1、认识一位小数师: 0.1米还可以怎么表示?生1:用分数表示是1/10米生2: 1分米师:你是怎么想的?生:把 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一份是1分米,用分数表示是1/10米,用小数表示是 0.1米。
师: 0.3米是几分米?用分数表示是多少米,用小数表示是多少米?(生略)师: 0.8米是几分米?用分数表示是多少米,用小数表示是多少米?(生略)师:像0.1、0.3、0.8……这样的小数,小数点后面只有一位数,这样的小数叫一位小数。
(板书:一位小数)2、认识两位小数师: 0.01米还可以怎么表示?生1:用分数表示是1/100米生2: 1厘米师:你是怎么想的?生:把 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一份是 1厘米,用分数表示是1/100米,用小数表示是 0.01米。
《小数的意义》教学设计(通用7篇)
《小数的意义》教学设计《小数的意义》教学设计(通用7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
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数的意义》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数的意义》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在经历实际测量的活动中,了解小数的产生。
学生能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分析,推理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小数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学情分析:小数的意义是一节概念教学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元角分与小数”的知识下,以已有的经验为背景,让学生经历认、读、写小数的学习过程并理解小数的意义,体会小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实现认识的提升。
教学重点:认识小数的产生和意义。
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了解小数的产生。
1、回忆一下:我们学过什么长度单位?2、请同学们看一下这条绳子,谁来估一估绳子的长度呢?请同学们都来量一量,验证一下结果。
再来看看这根绳子,谁来估计一下它的长度,也请同学们上来量一量。
刚才同学量的绳子的长度是30厘米,就是3分米,如果老师让大家用米来作单位。
怎么表示呢?3、刚才我们在测量这条绳子的时候,如果用米作单位,就得不到整数的结果。
其实像这样得不到整数结果的例子在生活中还有很多很多,于是聪明的人们除了发明用分数来表示之外,还发明了用小数来表示,于是小数就产生了。
4、揭题。
(板书:小数的意义)二、自主探讨,理解小数的意义。
(一)研究一位小数1、出示米尺:这是什么?这是一把一米长的尺子,请同学们仔细看看,老师把这把米尺平均分成了多少份呢?每一份是多长?如果用米作单位,写成分数是多少?写成小数又是多少?这样的3份是多长?写成分数是多少?写成小数是多少?这样的7份呢?2、请同学们看,这几个小数的小数部分都只有一位,这样的小数我们把它叫做一位小数。
四年级《小数的意义》教案(通用5篇)
四年级《小数的意义》教案(通用5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四年级《小数的意义》教案(通用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四年级《小数的意义》教案1教学目标:1、了解小数的产生和理解小数的意义。
2、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
教育方面:1、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2、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及其价值,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中的“小数的意义”问题。
2、内容分析:教材选用测量黑板、课桌,一方面这两种事物都是教室里学生非常熟悉的,另一方面学生在测量之后除了能够体会小数的产生于实际需要以外,还可以将测量结果作为一般的常识来掌握。
考虑到学生对长度单位比较熟悉,教材仍选用了米尺作为教学小数意义的直观教具,以长度单位为例说明小数的实质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教材通过分米(厘米、毫米)改写成米数,三个层次共同说明,把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可以用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表示,再进一步用小数表示。
教材着重从“小数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的角度说明小数的含义,最后教材说明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由学生自己填出。
3、学情分析:小数的意义属于概念教学,比较抽象,在操作中要重过程。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对概念认知的思维特点,我们在制定本课教学环节时注意联系生活,尽量联系学生身边的事物,充分利用有效资源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探究与发现的过程,使他们在动手、动脑、动口中理解知识、掌握方法,学会思考、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4、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初步认识小数的基础上知道小数的产生,理解小数的意义。
(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
(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
《小数的意义》说课稿范文(精选5篇)
《小数的意义》说课稿范文〔精选5篇〕《小数的意义》说课稿范文〔精选5篇〕《小数的意义》说课稿1一、说教材我说课的内容是青岛版六年制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
小数的意义是本单元的重点难点,它是建立在分数的意义的根底之上,认识小学是学生对数的认识的又一次拓展,对学生来说,小数所表示的意义与他们的生活经历还有一定的间隔,学生在把小数的意义和分数的意义联络起来理解有一定的困难。
二、说教学目的、重难点新课程标准指出,通过数学学习,使学生可以获得适应将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开展所必须的、重要的数学知识,以及根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结合教材特点及四年级学生的实际程度和心理特点、认知规律。
我确定以下教学目的和重难点:〔1〕知识与才能:1、能正确读写小数,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意义。
2、能较正确的进展十进分数和小数之间的互化。
3、掌握含有小数局部数位的数位顺序表及小数局部各数位对应的计数单位,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才能。
4、通过探究小数的意义,让学生体会知识间的内在联络。
〔2〕过程与方法:利用小数和十进分数的联络,让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并充分利用直观图形将抽象的意义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络形象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会知识间的内在联络和小数与实际生活的亲密联络。
我确定本课的重难点是: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意义。
三、说教法学法四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数学知识和获取知识的才能。
为了实现教学目的,更好突出重点,我准备采取以下教学法:谈话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创设情境法和练习法。
通过创设情境、独立考虑、组织交流、点拨释疑、稳固运用等程序展开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根据本课的要求,我准备了课件。
四、说教学过程本课的教学可以分为以下四个环节:1、复习旧知,导入新课;2、探究新知;3、稳固运用;4、课堂小结。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此环节通过让学生做以下习题,复习分数的意义及整数的数位的相关知识。
小数的意义数学教案(5篇)
小数的意义数学教案(5篇)小数的意义数学教案(精选5篇)经历小数的发现、认识过程,感知知识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体验探究发现和迁移推理的学习方法,培养动手实践、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下面给大家分享小数的意义数学教案,欢迎阅读!小数的意义数学教案(精选篇1)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及其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会正确读写小数。
3、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小数与十进制分数的关系,并能进行互化。
重点了解小数的意义,会正确读写小数。
难点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具课件、正方形卡纸教学过程复习导入:元6角4分=( )元10元5角=( )元=( )元7分=( )元谁能说出生活中还有那些小数。
学习目标:1、理解小数的意义。
2、会正确读写小数。
3、小数与分数能进行互化。
自主学习(方式)、教师指导方案:1、看书上第2页认一认。
2、把“1”平均分成1000份,其中的1份是( ) ,也可以表示( )。
其中的59份是( ),也可以表示( )。
3、读出下面的小数,并写出它们所表示的意义。
0.9读作:表示:0.304读作:表示0.06读作:表示:展示方式:(学习目标中1、2……采取什么方式展示)1、抽生回答,集体点评。
2、小组交流,抽生回答。
3、学生展示,集体交流。
检测内容:填空:0.2 表示是( )位小数,它表示( )分之( )。
0.15是( )位小数,它表示( )分之( )。
0.008是( )位小数,它表示( )分之( )。
0.3里面有( )个十分之一0.05里面有( )个百分之一0.009里面有( )个千分之一板书设计:小数的`意义把1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一份是1/10,也可以表示为0.1.把1平均分成100份,其中的一份是1/100,也可以表示为0.01. 作业:6页2、3、4题小数的意义数学教案(精选篇2)教材分析: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这一单元共有“五个板块”的内容: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小数与单位换算和小数的近似数,其中小数的意义的理解是本单元的关键。
四年级《小数的意义》教案
四年级《小数的意义》教案四年级人教版《小数的意义》教案(通用5篇)四年级《小数的意义》教案1教学内容:小数的意义P32P33教学目标:1、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分别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
2、知道每个数位上的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十,初步认识一个小数的小数部分各数位上有几个这样的单位。
3、通过了解小数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增强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会用小数表示计量单位换算的结果。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米尺。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授师: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见到过小数?你能说说吗?(出示课件)学生回答。
师:生活中这么多的地方用到小数,说明小数的应用十分广泛,无处不在。
请同学们把各自测量周围物体的长、宽(或高)的数据说一说。
(教师将各个数据分别按整米数和非整米数两类板书)师:这些不够整米数的部分,如果仍然要用米作单位写出来,除了用分数表示外,还可以用怎样的数表示出来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32页的内容。
师生共同归纳:在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小数来表示。
但是,小数的'意义又是什么呢?这节课,我们继续深入学习小数的知识。
板书:小数的意义。
二、探索发现认识一位小数。
(1)课件出示教材第32页例1米尺图。
把1m平均分成10份,每份长多少分米?1分米是1米的几分之几?教师介绍出示:十分之一米还可以写成0.1米。
那2分米、3分米呢?学生试着完成填空。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后再全班交流,交流时说说每个分数表示的意义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2)观察上面的等式你能发现分数和小数之间的联系吗?四年级《小数的意义》教案2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小数。
2、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小数与十进制分数的关系,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部分各数位名称的意义,会正确读写小数。
3、结合具体情境,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小数。
四年级数学《小数的意义》教案
四年级数学《小数的意义》教案四年级数学《小数的意义》教案15篇作为一名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四年级数学《小数的意义》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四年级数学《小数的意义》教案1课题名称小数的意义课标要求结合具体情景理解小数的意义,会进行小数、分数的转化。
学习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学生明确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2.知道小数的计数单位和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
教学重点理解一位、两位、三位小数的意义,知道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教学难点理解一位、两位、三位小数的意义。
学习过程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我们在三年级的时候已经对小数有了初步的认识,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小数的意义。
那同学们还记得小数长什么样子?你能举个例子说一说吗?预设:0.3师:谁能说一个和他不一样的?预设1:0.47预设2:0.356师:同学们说了这么多,那老师说几个,我说,你们来读(1.8、2.75、4.702)你能将这些小数分分类吗?并且说一说你分类的依据是什么?预设:(0.3、1.8)(0.47、2.75)(0.356、4.702)我是这样分的`,看小数点后面,有一位的分在一起,有两位的分在一起,有三位的分在一起。
师:我们把第一组给他起个名字,叫一位小数,第二组叫两位小数,第三组叫三位小数。
二、探究新知(一)0.1表示什么师:今天学习小数的意义,要想知道0.3表示什么?我们得从研究0.1表示什么开始。
1.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正方形纸,如果把这张纸看作“1”,怎样表示出0.1呢?完成学习单第一题。
学生操作。
汇报:将这张纸平均分成10份,取其中的1份是,用小数表示就是0.1。
也就是0.1就表示,可以用等号连接。
(板书)2.谁能借助你手中的正方形纸说一说,0.3表示什么?预设:将这张纸平均分成10份,取其中的3份是,用小数表示就是0.3。
小数的意义教案集锦五篇
小数的意义教案集锦五篇小数的意义教案篇1教学目标(一)在学生初步认识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二)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三)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在学生初步认识一位和两位小数的基础上,进一步把认数范围扩展到三位小数,使学生明确小数表示的是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并了解小数的计数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既是本课的重点,也是本课的难点.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准备1.谈话引入: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有些数量不一定都能用整数表示,例如商品的价钱,就不一定都是整元钱,在进行测量的时候,往往不能正好得整数的结果,常常用小数表示.我们上学期已初步认识了小数,你能以元作单位,把下面数先写成分数,再写成小数吗?2.口答:(1)1角=(——)元=( )元(2)3角=(——)元=( )元(3)9分=(——)元=( )元(二)学习新课1.谈话引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小数.(板书课题:小数的意义)在日常生活中,除了商品标价不够整元可以用小数外,在量屋子的高度时,它不够整米时,以米作单位也常用小数表示.2.教学小数的意义.(1)利用旧知识继续研究.我们已经知道1角是0.1元,就是把1元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1是同一数量,那么十分之几的数用小数表示是几位小数?(一位小数)那么百分之几的数用小数表示是几位小数?(两位小数)(2)通过观察米尺,引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都可用小数表示.先想想,米、分米、厘米、毫米的进率分别是多少?板书: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观察米尺.提问:①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几分米?写成分数是几米?写成小数是几米?学生观察得出: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1分米,写成分数是3分米是多少米?用分数、小数怎样表示?师生共同明确:把1米平均分成10份,一份或者几份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②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在尺子上是多少?写成分数是多少米?写成小数呢?学生观察米尺后得出: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1份是1厘米,写怎样把7厘米写成以米作单位的分数和小数?启发学生想:15厘米怎样写成以米作单位的分数和小数?经小组第一位写1.所以15厘米是0.15米.明确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③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1份在尺子上是多少?(1毫米)千分之一米怎样用小数表示?启发学生推理得出:千分之一写在小数点右面第三位,写作0.001.9毫米、63毫米以米作单位写成小数分别是多少米?63毫米是0.063米.根据上述问题,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1份或几份的数都可以用几位小数表示?(三位小数)教师提出,我们还可以照前面的方法继续分下去,可以得到四位、五位……小数.启发学生根据前面3个问题的研究,可以得出什么结论?(把1米平均分成10份,1份或几份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分成100份,1份或几份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分成IO00份,1份或几份可以用三位小数表示……)(3)启发学生概括小数的意义.启发性提问:①上面例子都是把1米平均分成多少份?(10份,100份,1000份)②这样的1份或几份,用什么样的分数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所以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也是10.师指出:像上面这些分数也可以依照整数的写法来写,写在整数个位的右面,用圆点隔开,用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叫做小数.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分别写作0.1,0.01,0.001…等.阅读课本:95页结论.反馈:95页“做一做”.订正时说明意义,计数单位.(4)强化概念.启发性提问:①十分之几的数用几位小数表示?一位小数表示几分之几?一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多少?②百分之几的数用几位小数表示?两位小数表示几分之几?两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多少?③千分之几的'数用几位小数表示?三位小数表示几分之几?三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多少?④每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三)巩固反馈1.练习二十第2题、第5题.2.填空(投影).3.判断下面各题是否正确?为什么?(四)作业练习二十第1~3题.课堂教学设计说明学生在第七册中已初步学习了小数,本节课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了小数的产生,理解小数的意义,小数与分数的联系,小数的计数单位,从而对小数概念有更清楚的认识.教学小数的意义分两段进行.第一段,理解小数的意义,分两个层次.第一层利用日常生活实例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认识小数;第二层引导学生观察米尺的刻度,把1米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其中的1份或几份用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表示,使学生对小数的认识深入一步.第二段:抽象概括、明确小数的意义.通过一系列的启发提问,引导学生概括出小数的本质特征,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分数、小数的联系及其所表示的意义,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单位间的进率.练习设计围绕重点,巩固概念,并针对易错、易混题,让学生在正误对比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达到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板书设计小数的意义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长1分米.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长1厘米.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每份长1毫米.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计数单位是0.1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计数单位是0.01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计数单位是0.001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小数的意义教案篇2教学内容:小数的意义P32P33教学目标:1、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分别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2、知道每个数位上的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十,初步认识一个小数的小数部分各数位上有几个这样的单位。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教案5篇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教案5【教学内容】人教版教材第32~33页例1和“做一做”,第36页练习九第1~3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小数是在实际生活中产生的,并有着广泛的应用,认识整数、分数与小数之间的内在联系。
2.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
体会到小数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是密切联系的。
3、培养学生探究发现、类推迁移的数学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在学生初步认识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与分数之间的联系,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准备】米尺、多媒体课件、立方体教具。
【教学过程】一、【课前铺垫、创设情景】教师通过展示自己的个人资料,既满足了学生想进一步地了解老师的好奇心,又达到了复习铺垫的学习目标。
通过学生自主创造小数的环节,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对小数世界的求知欲望。
二、【新课讲授】1、认识一位小数今天的学习,我们借助一样学具~米尺,大家认识它吗?现在我们把它搬到大屏幕上!(出示米尺课件)学生仔细观察,回答问题。
教学例1。
教师提问:一起来数数,把1米平均分成了多少份?学生一起数,得出结论(10份)。
提问:因为1米=10分米,所以这一份是多长?学生观察后回答:1分米小结:我们把1米平均分成了10份,每一份是1分米。
提问:1分米是1米的几分之几?()(1)如果用“米”做单位,每一份用分数表示是多少米?(用分数表示是米。
)用小数表示是多少米?(用小数表示是0.1米。
)教师强调0.1米表示的意思:(0.1米表示把1米平均分成10份,取其中的1份就是0.1米)想一想:0.1米的长度和米的长度它们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相等的关系)由此得出:米=0.1米(2)这样的3份是几分米?(这样的3份是3分米。
)用分数表示是多少米?(用分数表示是米。
)用小数表示是多少米?(用小数表示是0.3米。
)提问:谁能说说0.3米表示什么意思?同样,可以得出:米=0.3米(3)这样的7份又是多长呢?(这样的7份是7分米。
小数的意义教案
小数的意义教案小数的意义教案范文五篇作为一名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小数的意义教案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数的意义教案篇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掌握小数的读写法,理解小数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小数意义的过程,了解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3.情感目标:在探索交流的学习过程中,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具准备:长方形、正方形的图片,多媒体课件等。
教法学法: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我将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
教学学法: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能力提升。
教学过程:为达成以上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以下五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提供素材。
这一环节分两步,第一步观察情境,读写小数。
课件出示信息窗,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从图中你了解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观察图片,说出各种鸟蛋的质量,接着追问:你是怎样读写这些小数的?学生试着读写小数。
教师随时订正学生读写小数的方法。
因为学生已经学习过一位小数的读写方法,在此不必做过多讲解,放手让学生在读写的过程中总结出小数的读写方法,完成知识的迁移。
第二步根据信息,提出问题。
提问: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可能提出:0.25千克中的0.25表示什么意思?0.365千克中的0.365表示什么意思?本环节的设计意图是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的兴趣。
二、分析素材,理解概念。
这一环节分两步,第一步认识两位小数的意义。
这一步分四个小环节,第1个小环节,首先引导学生选择需要解决的问题;要解决0.25表示什么意思,首先要弄清0.01表示什么?(板书0.25 0.01)第2个小环节,出示一张正方形纸片【提问】:如果正方形纸片用“1”表示,那么把它平均分成10份,每份可以怎样表示?如果把它平均分成100份。
《小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小数的意义》教学设计《小数的意义》教学设计精选15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
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小数的意义》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数的意义》教学设计1教学要求: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体会小数的含义,能认、读、写小数部分是一位的小数,知道小数各部分的名称。
2、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能认、读、写小数部分是一位的小数,知道小数各部分的名称。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7分米=()米3角=()元9厘米=()分米1分=()角二、新授1、认识整数部分是0的小数出示情境图:芳芳和明明在量桌面的长和宽,看看他们量的结果是多少?(长5分米,宽4分米)这是用分米做单位的,如果用米做单位,5分米是几分之几米?4分米呢?(板书)师:十分之五米还可以写成0.5米,0.5读作零点五。
十分之四米还可以写成0.4米,0.4读作零点四。
(板书补充)完整的板书:5分米米0.5米读作:零点五米4分米米0.4米读作:零点四米书空:0.5 0.4齐读:零点五、零点四2、认识整数部分不是0的小数出示情境图:能不能像刚才那样,把几元几角写成以元做单位的数?1元2角,想一想,2角是多少元?那么1元2角是多少元?(板书)3元5角呢?(板书)完整的板书:1元2角 1.2元读作:一点二元3元5角 3.5元读作:三点五元书空,齐读。
3、认识整数、自然数、小数及小数各部分名称师:我们以前学过的表示物体个数的1、2、3是自然数,0也是自然数,他们都是整数。
像0.5、0.4、1.2、3.5都是小数。
小数中间的点叫做小数点,小数点的左边是整数部分,右边是小数部分。
板书:0、1、2、3 自然数整数05、 04、12、 35 小数整小小数数数部点部分分分别说一说0.4、1.2、3.5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各是多少。
小数的意义教案四篇
【必备】小数的意义教案四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数的意义教案4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数的意义教案篇1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和简便计算的方法。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和简便计算的方教学难点: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和简便计算的方教法学法:主动探究法、练习法。
小组合作交流法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新课1、复习小数的意义。
2、怎样比较小数的大小。
3、怎样进行小数加减的计算。
二、展示交流。
专题训练一:完成课本18页第一题、第二题。
专题训练二:完成课本18页第三题专题训练三;完成课本18页第四题。
专题训练四:完成课本18页第五题专题训练五:完成课本18页第六题。
三、课堂小结四、作业布置完成相关配套练习。
五、单元测试(一)小小知识窗看谁本领高!(25分)1、0.78里面有()个0.01,3.6里面有()个0.1。
2、4个百、5个十、3个十分之一,组成的数是()。
3、0.050的计数单位是(),它含有()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4、58厘米=()米540克=()千克7元8角3分=()元9吨40千克=()吨5、小数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6、10.1千克、1000克、1.1吨、1千克10克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是()﹥()﹥()﹥()。
7、在○里填上<、>、=。
7.9○8.20.09○0.125.7○5.83.61米○362厘米284克○0.284千克5.3米○532厘米8、0.8不改变大小,写成三位小数是()。
9、一个小数,整数部分的最低位是()位,小数部分的最高位是()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小数的意义》教案四年级《小数的意义》教案(通用5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四年级《小数的意义》教案(通用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四年级《小数的意义》教案1教学目标:1、了解小数的产生和理解小数的意义。
2、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
教育方面:1、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2、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及其价值,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中的“小数的意义”问题。
2、内容分析:教材选用测量黑板、课桌,一方面这两种事物都是教室里学生非常熟悉的,另一方面学生在测量之后除了能够体会小数的产生于实际需要以外,还可以将测量结果作为一般的常识来掌握。
考虑到学生对长度单位比较熟悉,教材仍选用了米尺作为教学小数意义的直观教具,以长度单位为例说明小数的实质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教材通过分米(厘米、毫米)改写成米数,三个层次共同说明,把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可以用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表示,再进一步用小数表示。
教材着重从“小数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的角度说明小数的含义,最后教材说明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由学生自己填出。
3、学情分析:小数的意义属于概念教学,比较抽象,在操作中要重过程。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对概念认知的思维特点,我们在制定本课教学环节时注意联系生活,尽量联系学生身边的事物,充分利用有效资源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探究与发现的过程,使他们在动手、动脑、动口中理解知识、掌握方法,学会思考、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4、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初步认识小数的基础上知道小数的产生,理解小数的意义。
(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
(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
5、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明确小数的产生和意义、小数与分数的联系、小数的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小数意义的探究过程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测量工具(米尺)。
教学过程:(一)操作导入:1、让两名学生测量黑板、课桌长度。
(用米作单位)2、交流测量结果,展开讨论。
3、引导小结:在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小数来表示。
(板书课题:小数的产生和意义)【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测量黑板、课桌长度的活动,当让学生用米作单位说出黑板的长时,学生心理产生了矛盾,因为测量黑板时多出的部分不够1米,课桌也不够1米,无法得到整数的结果,需要用其它数来表示,由此引出“小数”。
学生通过测量亲自体验了小数产生的必要性。
(二)引导探究:1、认识一位小数。
(出示米尺)(1)在米尺上找出1分米的地方。
①用米作单位,怎样用分数来表示?为什么?(结合分数的意义说明)②用小数表示是:0.1米。
③谁来说说0.1米表示什么?(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1分米,是米,也可以写成0.1米。
)板书:1分米=米=0.1米.(2)讨论:①用米作单位,3分米怎样用分数和小数表示?7分米呢?②分别说说0.3米、7分米表示什么意思?2、认识两位小数。
(出示米尺)(1)在米尺上找出1厘米的地方。
①用米作单位,怎样用分数来表示?为什么?②用小数表示是:0.01米。
③谁来说说0.01米表示什么?(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1厘米,是米,也可以写成0.01米。
)板书:1厘米=米=0.01米.(2)讨论:①用米作单位,3厘米怎样用分数和小数表示?6厘米呢?②分别说说0.03米、0.06米各表示什么意思?3、认识三位小数。
(出示学生尺)(1)在尺上找出1毫米的地方。
①用米作单位,怎样用分数来表示?为什么?②用小数表示是:0.001米。
③谁来说说0.001米表示什么?板书:1毫米=米= 0.001米。
(2)讨论:①用米作单位,3毫米怎样用分数和小数表示?6毫米和13毫米呢?②说说0.003米和0.006米各表示什么意思?照这样分下去,还可以得到万分之一米??也可以写成0.0001米。
象刚才小圆点后面一位的小数叫一位小数,两位的小数叫两位小数??(三)概括:1、概括小数与分数的关系。
(1)什么样的分数可以用一位、两位、三位?小数来表示?(2)一位、两位、三位?小数分别表示几分之几?举例说说。
2、概括小数的意义。
师: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
【设计意图】小数的意义是十分抽象的概念,学生比较难理解。
要改变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方式,防止重结论,轻过程的做法。
因此,我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使学生始终参与到概念的探究过程中,通过比较、归纳、分析和综合,理解小数、分数之间的关系,最后抽象出小数的意义。
从具体事例推进到语言描述,这个过程需要迁移类推,更需要抽象概括,这样能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小数的计数单位和进率(1)小数的计数单位是什么?(展开讨论)板书:(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2)1米里有几个0.1米?0.1米里有几个0.01米???每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3)师:因为整数和分数相邻两个单位间进率都是10,所以这些分数也可以仿照整数的写法,写在个位的右面,用一个小圆点(小数点)隔开,用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叫做小数。
【设计意图】老师没有直接告诉学生小数的计数单位是什么,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而是让学生从解决问题中发现、归纳出来。
这样能促使学生进行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的探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
通过讨论交流和概括总结,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五)巩固应用1、学生看书并完成例1的空白。
2、P51 “做一做”用分数、小数表示涂色部分。
3、闯关练习:(1)括号里能填几?你是怎么知道的?0.3里面有()个,0.09里面有()个;0.08里面有()个。
(2)下面的括号里能填几?0.1米里面有()个0.01米;0.01米里面有()个0.001米;0.001米里面有()个0.0001米。
(3)找朋友:(用线把上下两组数连起来)0.045 0.13 0.0001 0.94、说说这些小数的计数单位分别是什么? 它里面含有多少个计数单位?0.3 0.18 0.250.036【设计意图】使学生明确小数和分数的关系,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和对计数单位的认识,让所学知识得以巩固。
(六)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有什么问题?【设计意图】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七)板书设计:小数的产生和意义小数的产生:在进行计算和测量时,往往得不到整数的结果。
四年级《小数的意义》教案2教学目标1. 使学生经历认识小数的过程,初步了解小数的含义,会读、写一位小数,知道小数各部分的名称,知道自然数和整数。
2. 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识,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唤起经验出示:1/2 58 5/12 0.5 1.2 5.8提问:同学们,知道这些数分别是什么数吗?谈话:后面的三个数,你平时在什么地方见到过?学生可能会想到:铅笔芯的规格、眼睛的视力、商品的价格等。
揭题:是的,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这样的数。
它们都是小数,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小数。
(板书课题:认识小数)二、联系实际,探究发现1. 提出问题。
提问:你想了解小数的哪些知识?学生可能提出:小数是怎么来的?学了小数有什么用处?小数应该怎样读,怎样写?……2. 教学第一个例题。
谈话:同学们想知道小数是怎样产生的吗?其实小数就来自我们的生活。
先让我们来做这样一个活动:小组合作测量课桌面的长和宽,并用不同的数、不同的单位把测量结果表示出来。
比一比,哪个小组想到的表示方法最多。
学生在小组内测量课桌面的长和宽,交流不同的表示方式。
教师巡视,并作适当指导。
反馈:你们小组的测量结果是多少?想到几种不同的表示方法?学生量出课桌面的长是60厘米,宽是40厘米,并用600毫米、60厘米、6/10米等表示课桌面的长,用400毫米、40厘米、4/10米等表示课桌面的宽。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6分米=6/10米,4分米=4/10米)提问:除了上面几种表示形式外,你还能用其他方法来表示吗?如果学生主动想到分别用0.6米、0.4米表示课桌面的长和宽,则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到的,0.6米和0.4米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如果学生不能主动地用小数来表示,则讲述:其实,6/10米还可以用小数0.6米来表示,0.6读作零点六。
(板书:= 0.6米0.6读作零点六)也就是说把1米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6份可以用0.6米表示。
提问:你能说一说0.6米表示的意思吗?学生回答后,让同桌间互相说一说。
引导:那么4/10米还可以怎样用小数来表示呢?(板书:0.4米0.4读作零点四)提问:0.4米表示什么意思?再问:那么你知道1分米是几分之几米吗?用小数怎么来表示呢?2分米、5分米、8分米呢?学生交流时,分别让学生在米尺上指出0.1米、0.5米、0.8米的实际长度。
小结:十分之几米可以写成零点几米。
四年级《小数的意义》教案3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教材第八册小数的意义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小数的产生,理解小数的意义。
2、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渗透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观点、实践第一的观点。
4、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相对应的课程目标:1、进一步认识小数,探索小数、分数之间的关系,并会进行转化。
2、进一步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能运用数表示事物,并能进行交流。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和抽象小数的意义。
教学理念:1、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活动前提,营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的学习环境。
让学生用个性化的理解方式表达对小数的理解。
2、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成果,建立平等、民主、愉悦的学习氛围。
教材及学情分析:小数的认识是在三年级下册“元、角、分与小数”及“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
“小数的意义”是通过实际操作,借助几何模型使学生体会到小数与分数之间的关系。
小数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书写形式,要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必须通过实际操作。
把一个正方形看作“1”,把“1”平均分成10份,1份是它的十分之一,就是0.1;把“1”平均分成100份,1份就是它的一百分之一,也就是0.01。
从而使学生体会到分母是10、100、1000等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