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第二课时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曹刿论战主备董菊辅备李啸宇

教学目标1、译讲课文第2-3段,理清文章的结构。

2、正确评析人物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1、译讲课文第2-3段,理清文章的结构。

2、正确评析人物的特点。

课时划分两课时

教具准备PPT

第二课时

调整修改一:揭题示标。(2分钟)

1、导入语

师:这节课老师将带领大家继续来学习《曹刿论战》这一课。

2、板书课题:曹刿论战

3、出示学习目标(1分钟)

师:这节课老师将和大家一起来完成下列学习目标.

出示学习目标:

1、译讲课文第2-3段,理清文章的结构。

2、正确评析人物的特点。

(指名让一个学生大声读出学习目标,使其他同学对本节课的学

习目标更加明确,熟记于心。)如何来完成这些目标呢?下面咱们开

始学习新知识。

二.学习指导一:自译课文

1、出示自学要求。

自学指导:

读课文第2、3自然段,边读边对照课下注释来译讲课文,(若

有不会的地方可同桌讨论或举手问老师),6分钟后比谁能正确译

讲课文。

2、自研共探(学生自读课文)。

(教师面带微笑,用欣赏的眼光环视大家读课文,观注大家的学

习状态和认真程度。)

3、学情展示:

我能懂:解释词语

1 公将鼓之。鼓:名词作动词,击鼓进军。

2 齐师败绩败绩:大败

3 公将驰之。驰:追赶。

4 遂逐齐师。逐:追击

5 既克,公问其故。克:战胜故:原因

6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作:振作再:第二次。

7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测:估计。伏:埋伏

8 望其旗靡,故逐之。靡:倒下。故:所以

我会翻译:(幻灯片)

1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

2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3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师抽查学生解释重的的字并疏通课文大意,其他学生校正。同学们都能理解课文意思了,下面咱们来疏通课文,进行第二次学习,完成第二个学习目标。

四、学习指导二:理清文章的结构

1、出示自学要求:

自学指导:

在流畅朗读、正确译讲课文的基础上,比一比谁能在最短的

时间内给课文三段文字各加一个小标题,3分钟后展示。

2、自研:见课件。

给课文的三段文字各拟一个小标题:

一、请战战前准备

二、从战战争过程

三、论战战后分析原因

3、共探,细化课文内容

曹刿是在怎样的背景下请见的?

他为什么要“请见”?

对“何以战?”一问,鲁庄公提出哪三个条件?分别是对谁而言的?曹刿的态度怎样?

曹刿为什么要肯定第三个条件?

(取信于民是战争胜利的根本)

引导学生要正确理解课文。

继续探究---

曹刿为什么要在“齐人三鼓”后,才曰“可(鼓)矣”?

曹刿为什么要“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他看到了什么?

五、学习指导三:研读课文,分析人物形象

1、出示自学指导

自学指导:

默读课文,先独立思考下面的问题,然后小组交流合作完成。8分钟后汇报,比一比哪小组的学习效果最好。

1、长勺之战取胜的原因有哪些?

2、课文中哪两个字最能概括曹刿这一人物的特点?

3、鲁庄公有什么特点?

2、自研共探

3、交流展示:小组汇报,老师纠正错误并及时小结。(答案见课件)

(取胜的原因/人物曹刿)

曹刿的形象特征:

关心国事

政治上深谋远虑,

军事上有卓越的指挥才能,

紧扣住“远谋”。

3/引导学生进行人物的对比分析

(如:鲁庄公的“鄙”表现在哪些方面?从而可以看出他是一位怎样的人?)

课堂小结:归纳本文中心

本文记叙了战争的全过程,重点是写战前曹刿对备战条件的评论和战后对取胜原因的分析,表现出曹刿在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在军事上的杰出谋略。

七、当堂检测题(15分钟)

阅读课文,问题回答:

1、“曹刿请见”的原因是什么?

2、表现鲁庄公取信于民的句子是哪句?

3、文中的“将鼓”“将弛”表现了鲁庄公什么?“未

可”“可矣”表现了曹刿什么?

4、曹刿分析取胜的原因有两条:一条是选择有利于进攻的时

机,即文中的哪一句?一条是把握有利于追击的时机,又是

哪一句?

5、曹刿认为弱国怎样才能战胜强国?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找出学生做的不够完善的地方,并及时板书到黑板上。)

板书一、问战

二、参战

三、评战

课后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