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锁经营管理原理课程标准
连锁经营管理原理与实务 连锁经营管理原理与实务 课程教学大纲.doc
![连锁经营管理原理与实务 连锁经营管理原理与实务 课程教学大纲.doc](https://img.taocdn.com/s3/m/15b751bee45c3b3566ec8bc8.png)
《连锁经营管理原理与实务》课程教学大纲(学时:72;学分:4 )一、适用专业三年制高职,连锁经营管理、物流管理、电子商务专业、市场营销专业。
二、教学目标《连锁经营管理原理与实务》课程是为经济管理类专业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课,也是经济管理类其他专业开设的选修课。
目前,我国的零售连锁企业正处在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新的知识、新的思想不断涌现,对连锁经营管理人才的需求量也与日俱增-本课程的开设旨在使学生通过学习了解连锁企业的产生和发展现状,系统地掌握现代商业企业连锁经营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熟悉连锁零售企业经营发展战略,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并能随时关注零售业的发展动态和趋势;同时注重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以后连锁专业知识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具备一定的连锁经营的理论知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以后的工作需要奠定基础。
三、教学要求及内容提要第一章连锁经营管理概述(一)教学要求1、了解连锁经营的内涵和行业分布2、了解连锁经营的产生和发展3、熟悉连锁经营的优势和风险4、掌握连锁经营的实质、特征和规避连锁经营风险的途径(二)内容提要1、连锁经营的内涵2、连锁经营的行业分布3、连锁经营的实质与特征4、连锁经营的产生5、国外连锁经营的发展6、我国连锁经营的发展及趋势7、连锁经营的优势和风险8、规避连锁经营风险的途径(三)重点、难点1、重点:连锁经营的实质与特征。
2、难点:规避连锁经营风险的途径。
第二章连锁经营的基本模式(一)教学要求1、了解直营连锁、特许连锁、自愿连锁三种基本模式的内涵2、熟悉三种基本模式的优缺点3、掌握三种基本模式的特征4、掌握特许加盟流程(二)内容提要1、直营连锁的内涵、特征和优缺点2、特许连锁的内涵、类型、特征、优点和不足,特许加盟流程3、自愿连锁的内涵、组织方式、特征、优点及不足,自愿连锁在国内外的发展(三)重点、难点1、重点:直营连锁、特许连锁、自愿连锁三种基本模式的优缺点及特征。
《连锁经营管理》课程标准(2019 高职连锁经营类专业)
![《连锁经营管理》课程标准(2019 高职连锁经营类专业)](https://img.taocdn.com/s3/m/c5885939f7ec4afe04a1dfc7.png)
《连锁经营管理》课程标准(2019 高职连锁经营类专业)1.前言本课程是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主干课程,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融合的综合性课程,属于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通识课程。
前导课程有:管理学原理、经济学、市场营销原理与应用等课程。
后续课程有:商圈调研分析技术、连锁企业采购管理、连锁门店财务分析、特许经营管理、连锁企业配送管理、门店营运管理、门店销售技巧、卖场规划与设计、连锁企业品类管理、门店营销企划等课程。
1.1课程性质本课程以培养学生技能为主,坚持以能力为本位,按照连锁企业门店营运与总部管理中各种职业岗位能力要求设计内容,通过任务完成的形式,采取理论授课、案例分析、情境模拟、小组讨论、企业参观等方式,完成"仿真+全真"的连锁经营管理教学,在任务训练中培养学生能够识别各种连锁经营业态并且能够对常见业态进行比较精确的定位组合的能力、掌握连锁经营的三大方式的内涵并能够根据企业实际状况推荐选择合适的连锁经营方式的能力、能对店铺选址进行分析确定是否合适以及未来盈亏的能力、能对门店布局进行合理规划和调整的能力、能结合门店业态和市场环境对门店商品结构进行定位、采购并定价的能力、能识别企业的配送设备的能力、能对门店的日常营运进行管控的能力。
1.2设计思路本课程根据衢州东方商厦有限公司、沃尔玛(衢州)有限公司、江山左邻右舍有限公司等合作连锁零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在广泛调研和征求企业人员意见的基础上,采用典型工作任务项目化课程开发模式,遵循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以学生为教育主体、培养学生知识素质和能力兼具并快速适应社会的能力的职业教育理念,确定本课程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
让学生通过任务的完成和企业的参观,在仿真企业实际环境和实际工作岗位、任务的学习情境中学习并掌握门店业态定位、店铺选址和规划、商品规划和采购、门店的营运管理能力,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职业素养。
本课程的创新点在于打破了以往的传统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让学生在模拟的真实情景中,通过一系列任务的完成,来学习知识,熟悉知识,在做中学,在练中学。
《连锁经营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连锁经营管理》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f769cc6d69eae009581bec95.png)
《连锁经营管理》教学大纲课程代码:建议学时数:64学分:4课程类别:基础理论课先修课程:管理学、经济学适用专业: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一、课程性质与任务1.课程性质:《连锁经营管理管理》是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一门基础理论课,提供学生从事连锁经营管理所需要的知识,并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课程。
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和了解连锁经营基本特征、连锁经营战略、连锁经营的类型、零售业态、连锁经营的组织体系和职能设计以及连锁经营的发展方向等,为今后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任务:(1)通过连锁经营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类型及其发展历史的讲授和研究,使学生掌握连锁经营的基本理论,研究当今连锁经营发展的最新趋势,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理论水平。
(2)通过音像案例的观摩、文本案例的分析讨论、模拟性案例的操作,使学生了解连锁企业的运营现实,加强感性认识;运用理论知识对企业实际进行分析,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对连锁企业的实际调查,使学生初步运用连锁经营理论解决企业的某些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际调研能力、分析研究能力、社会交往能力,文字表达能力。
二、课程目标(一)知识目标1.学会连锁经营管理的基本知识,包括连锁企业的类型、特征、不同类型连锁企业的管理模式、连锁企业的发展战略管理技术、连锁企业选址和扩张技术等2.学会连锁门店管理的基础理论,学会商品采购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3.学会连锁门店信息管理技术,学会连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学会物流与仓储配送管理技术等(二)技能目标1.培养学生岗位专业能力、连锁企业综合管理的能力、连锁门店商品采购、调拨的能力2.培养学生连锁门店物流与仓储、配送的能力3.培养学生与人交流的能力、与人协作共事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职业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创新的能力、获取信息,自我学习的能力,2.培养学生连锁经营管理的基本技能和专业素养三、教学内容及要求项目一零售业概述1.教学基本要求:(1)理解零售的概念,连锁经营的起源与发展(2)熟悉零售业的发展演变过程(3)了解连锁经营的起源与发展;了解国外零售协会组织2.教学重点与难点:理解零售的概念,连锁经营的起源与发展,熟悉零售业的发展演变过程3.教学内容:(1)零售业及历史(2)连锁经营发展的历程项目二连锁经营综述1.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连锁经营的概念,连锁经营与传统商业经营的区别;(2)掌握划定商圈的方法与选址的方法;(3)掌握连锁经营的“3S”与“3L”的特征,简单化、标准化、专业化与地域、商圈、选址;2.教学重点与难点:掌握连锁经营的“3S”与“3L”的特征;掌握划定商圈的方法与选址的方法;3.教学内容:(1)连锁经营的概念(2)连锁经营的内涵(3)商圈分析(4)商店位置选择项目三连锁经营类型1.教学基本要求:(1)掌握连锁经营的三种类型,直营连锁、特许连锁、自由连锁,理解三种类型的区别(2)熟悉连锁经营的原则(3)了解连锁经营的优势评估和风险分析2.教学重点与难点:掌握直营连锁、特许连锁3.教学内容:(1)连锁经营的类型(2)连锁经营的原则(3)连锁经营的优势评估和风险分析项目四连锁经营企业的门店管理1.教学基本要求:(1)掌握连锁门店的设计原则(2)掌握卖场布局中磁石理论(3)学会运用卖场布局中磁石理论进行卖场布局(4)掌握门店中进货与存货管理的要点并在实践中运用(5)掌握商品陈列的方法并在实践中运用(6)掌握门店的中售前服务、售中服务、售后服务的内容,如何做好销售服务管理(7)熟悉连锁门店的基本布局(8)了解商品的分类2.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连锁门店的设计原则与基本布局(2)卖场布局中磁石理论(3)商品陈列的方法并在实践中运用难点:(1)卖场布局中磁石理论3.教学内容:(1)店面的设计与布局(2)进货和存货管理(3)商品陈列(4)门店的销售服务管理项目五现代零售业态介绍1.教学基本要求:(1)掌握零售的各种业态特征(2)了解零售业态的定义;掌握零售的各种业态特征2.教学重点与难点:掌握零售的各种业态特征3.教学内容:(1)零售业态的涵义(2)百货商店(3)超级市场(4)专业店与专卖店(5)便利店(6)仓储式商店(7)购物中心(8)无店铺零售业态项目六连锁企业组织设计1.教学基本要求:(1)理解理解组织结构设计的要求(2)掌握连锁组织的类型2.教学重点与难点:掌握连锁组织的类型3.教学内容:(1)组织结构设计要求(2)组织结构设计程序(3)组织结构类型(4)组织文化项目七连锁企业采购管理1.教学基本要求:(1)理解商品采购的一般过程(2)掌握供应商管理的内容(3)理解商品分类的意义、原则和商品编码的原则及编码方法(4)理解主力商品管理的意义,并掌握主力商品选择和管理的一些常用方法(5)理解商品毛利的概念和计算方式,并能在商品贡献度分析的基础上建立毛利目标模型对商品毛利管理。
《连锁经营管理》教学大纲(2015).
![《连锁经营管理》教学大纲(2015).](https://img.taocdn.com/s3/m/832d0ad18762caaedd33d4f8.png)
《连锁经营管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 3102209适用专业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课程类型职业选修课学分数3总学时数 32第一部分总纲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1.课程的性质《连锁经营管理》是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方向的选修(限选)课程,是为了适应连锁经营发展对门店导购、店长以及连锁经营总部管理人才的需求而开设的一门关于连锁经营基本理论及实务的课程。
2.课程的任务连锁企业是现代商业组织及先进管理思想和科学技术结合所产生的新型商业组织形式,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国内外连锁经营的发展历程,理解连锁经营的实质与特征,掌握连锁经营的模式、组织结构设计,门店运作,商品采购、特许经营等基本理论与实务,为从事连锁经营门店业务及加盟创业打下基础。
3.前导课程与后续课程前导课程:管理学、生产与运作管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企业文化。
后导课程:企业战略管理、品牌管理、团队建设与管理。
二、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考核方式:考试。
成绩评定:平时成绩(10%)+ 实训成绩(40%)+ 期末成绩(50%)。
三、推荐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1. 肖怡,《企业连锁经营与管理》(第四版),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5年8月;2. 郑光财,《连锁经营实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5月;3. 郑光财,《连锁经营管理》,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4. 王吉方,《连锁经营管理理论实务案例》,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5. 窦志铭,《连锁经营管理理论与实务》,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四、大纲执行说明1.本大纲规定的是本课程的基本内容,讲课顺序可根据选用教材作适当调整;2.本课程大纲规定的是标准学时,实际执行时可以根据学期长短作适当调整;3. 具体教学内容详见课程授课计划,可适当补充教材以外的内容。
第二部分理论教学一、教学基本要求要求学生理解连锁经营的基本概念和特征,区分三种不同连锁类型的特点;掌握连锁经营组织结构的类型,了解总部连锁管理的内容以及门店运作管理的主要内容;掌握连锁企业扩张战略及选址技术,商品采购和配送技术。
连锁经营管理主修课程
![连锁经营管理主修课程](https://img.taocdn.com/s3/m/7fab6735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86.png)
连锁经营管理主修课程连锁经营管理主修课程是商学院中重要的一门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连锁经营管理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帮助他们在未来的职业发展中取得成功。
本篇文章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步骤阐述这门课程。
第一步,课程介绍连锁经营管理主修课程是一门集学术和实践于一体的课程,主要涵盖连锁企业管理的基本原理、运营与营销等内容。
学生将通过讲座、案例讨论、团队项目、实地考察等多种形式加深对此类企业操作的理解和实践经验。
第二步,课程目标连锁经营管理主修课程的目标是为学生提供一个熟悉和了解连锁企业管理运作的机会,并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和创业期提供必要的背景和启示。
本门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连锁企业的规模优势、业务模式、系统操作、营销策略等关键因素,同时提供他们熟悉市场的机会。
第三步,课程内容连锁经营管理主修课程的内容包括:连锁企业的发展历程、规划与组织、品牌建设、店面选址与设计、企业文化、供应链管理、营销策略等方面。
教师将提供案例分析并让学生进行实地访问,以加深对此类企业操作的理解和实践经验。
第四步,教学形式连锁经营管理主修课程的教学形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大型讲座教学;2)团队项目;3)分组分享;4)实地考察。
学生将透过在现场拜访、分组分享等方式深入了解实业运营模式,以及从理论知识到实际应用的其他场景。
第五步,课程评估为确保学生全面掌握连锁经营管理主修课程的成功,将采取不同类型的测试,包括论文、团队项目、实地考察以及期末考试。
通过课程的评估,学生将被逼迫完全熟悉理论知识以及能够进一步升华自己的职业成长与创业。
总之,连锁经营管理主修课程是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它涵盖了管理和运营等各方面的知识,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当学生明白和掌握课程所教授的知识,他们将能够为企业运营发挥更大的作用,或者自己创业,并成功实现他们的目标。
《连锁经营管理原理》课程标准
![《连锁经营管理原理》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cad31dafad02de80d5d8409c.png)
《连锁经营管理原理》课程标准一、制定课程标准的依据根据高职高专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连锁经营的职业岗位技术要求来制定《连锁经营管理原理》课程标准。
二、课程的性质与作用连锁经营管理原理课程是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是校企合作开发的基于连锁总部管理、连锁门店管理、连锁企业商品管理和连锁门店的开发设计等工作过程的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连锁经营管理的基本原理,培养学生连锁经营管理的基本技能和专业素养,能够符合中国连锁经营企业对一般管理人员的基本职业要求。
学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连锁经营管理的理论知识,更要有极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同时亦要具备一个初级管理人员基本的管理技能。
三、课程设计理念及思路本课程的设计“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成为第一目标”的理念,坚持与行业企业的密切合作,紧随行业动态变化和岗位能力要求这一原则,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和优化。
教学内容中除了讲授教材中的核心重点知识以外,还根据连锁经营发展的最新趋势,及时更新内容。
除了岗位要求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外,还融入职业素质培养。
课程内容安排围绕学习任务的完成进行,融“教、学、做”为一体、“校企合作”来实施课程教学。
理论教学以学生掌握专业基本技能为度,实际连锁经营管理案例贯穿整个教学内容,针对职业教育教学的基础性、先进性、实用性、操作性特点,参照行业职业技能鉴定规范和中高级连锁经营管理师等级标准,以学生综合能力成长为核心、就业为导向和企业岗位就业群,安排具体实践课程内容。
管理项目做导向,管理任务做驱动,注重专业能力、职业能力和社会能力培养与提高,完成管理任务的同时完成教学任务。
在项目教学进行过程中,把知识、技能、态度贯穿各项目训练系统中,通过情景、过程、类比、模拟等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其中,知识以够用、适度为度,但应具有持续发展性;技能主要指对行业规范、标准、手册与行业生产技术成果的实际应用能力;态度主要指通过课堂、基地实训等教书育人活动培养学生能下到生产一线,全心全意长期从事一线岗位工作并作出较大贡献的基本态度。
《连锁经营管理》教学大纲(2015).
![《连锁经营管理》教学大纲(2015).](https://img.taocdn.com/s3/m/832d0ad18762caaedd33d4f8.png)
《连锁经营管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 3102209适用专业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课程类型职业选修课学分数3总学时数 32第一部分总纲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1.课程的性质《连锁经营管理》是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方向的选修(限选)课程,是为了适应连锁经营发展对门店导购、店长以及连锁经营总部管理人才的需求而开设的一门关于连锁经营基本理论及实务的课程。
2.课程的任务连锁企业是现代商业组织及先进管理思想和科学技术结合所产生的新型商业组织形式,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国内外连锁经营的发展历程,理解连锁经营的实质与特征,掌握连锁经营的模式、组织结构设计,门店运作,商品采购、特许经营等基本理论与实务,为从事连锁经营门店业务及加盟创业打下基础。
3.前导课程与后续课程前导课程:管理学、生产与运作管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企业文化。
后导课程:企业战略管理、品牌管理、团队建设与管理。
二、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考核方式:考试。
成绩评定:平时成绩(10%)+ 实训成绩(40%)+ 期末成绩(50%)。
三、推荐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1. 肖怡,《企业连锁经营与管理》(第四版),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5年8月;2. 郑光财,《连锁经营实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5月;3. 郑光财,《连锁经营管理》,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4. 王吉方,《连锁经营管理理论实务案例》,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5. 窦志铭,《连锁经营管理理论与实务》,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四、大纲执行说明1.本大纲规定的是本课程的基本内容,讲课顺序可根据选用教材作适当调整;2.本课程大纲规定的是标准学时,实际执行时可以根据学期长短作适当调整;3. 具体教学内容详见课程授课计划,可适当补充教材以外的内容。
第二部分理论教学一、教学基本要求要求学生理解连锁经营的基本概念和特征,区分三种不同连锁类型的特点;掌握连锁经营组织结构的类型,了解总部连锁管理的内容以及门店运作管理的主要内容;掌握连锁企业扩张战略及选址技术,商品采购和配送技术。
《连锁经营管理原理》课程思政教学大纲(含课程思政)
![《连锁经营管理原理》课程思政教学大纲(含课程思政)](https://img.taocdn.com/s3/m/1283219b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bc.png)
《连锁经营管理原理》课程思政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55001—Z 课程学时:64/32课程类型:专业课课程性质:必修课课程学分:4/2适用专业:连锁经营管理/物流管理/市场营销一、课程定位《连锁经营管理原理》是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
掌握本门课程对于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拓展视野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对现代服务业及现代零售产业中的连锁经营知识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引导与启发学生投身现代连锁服务业的信心与兴趣,提高学生认知连锁经营行业的能力,为后续课程如特许经营、店铺开发规划、运营管理、采购与供应链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物流与配送管理等打下坚固的基础,具备一定的连锁经营的理论知识。
本课程主要培养具有连锁企业经营管理专业素质和实战能力的适应现代商业连锁经营规范化、制度化、规模化要求的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以适应现代连锁企业快速扩张对此类人才的大量需求。
这就要求学习者通过市场调研、实践创新等手段,积累零售连锁行业研究前沿知识,了解连锁经营管理要义、连锁经营实质及连锁经营的三种类型,掌握连锁经营行业特色、业态分布及组织架构、理解连锁经营的战略推进及区域扩张形式、门店管理、商品管理等相关专业知识,才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门课程。
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连锁经营管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理论对现代服务业及现代零售业的民生型问题进行初步分析,尤其是对特许加盟项目遴选、连锁品牌扩张、连而不锁现象等问题应作重点掌握,侧重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培养具有中国自信和责任感使命感,具备诚实、守信、创新的职业素养和市场竞争力,从其学科价值中挖掘独特的行业价值、能够创新创造满足消费者消费升级需求的高品质体验服务产品,引领与推动我国现代服务业的产业升级发展,致力于实现“连锁标准化+经营创新化”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凸显新一代高职连锁专业人才的责任与担当。
《连锁经营管理》课程标准
![《连锁经营管理》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afaadee45f0e7cd1852536ab.png)
《连锁经营管理》课程标准课程名称:连锁经营管理适用专业:物流管理开设学期:学时:学分:一、课程性质与作用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物流管理电商物流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其作用在于培养学生对连锁经营管理原理与实务的基本内容具有一个科学正确的认识,并能正确理解连锁经营的方式,组织管理和操作流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连锁经营的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并能初步具备一般连锁经营的方案设计和分析能力,具有解决一般连锁经营问题的能力,为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学生的顺利就业打下基础。
2.课程作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掌握连锁经营基本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连锁经营方式、组织管理和实际操作流程,及连锁经营方法和策略,培养连锁经营战略实施和具体操作流程的能力,实现“学业”与“就业”的对接。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连锁经营的发展趋势,把握连锁经营的基本理念,掌握连锁经营的理论方法和实践操作,并能够应用所学理论解决连锁经营中的实际问题。
本课程的定位充分体现了培养连锁经营管理专业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定位二、课程设计思路在购物日益普及的现在,消费者对连锁商店的要求日益提高,学习连锁经营管理原理与实务也显得更为重要。
在分析国内外连锁经营现状的基础上,设置本课程的学习领域、学习项目,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课程教学组织与考核方案,为课程开发奠定基础。
1.确定学习领域。
对连锁经营的基础知识、连锁经营方式、连锁经营管理,连锁经营实际操作流程进行了介绍,并按照项目化的课程开发方法进行处理,同时参照连锁经营职业资格技术标准,使其符合高职学生的认识水平和知识技能系统构建过程的要求,从而获得了学习性的项目任务,即学习领域,实现知识的重构。
2.创设学习项目。
以讲授内容来设计学习项目,采用引导教学法、示范教学法等行动导向教学法组织教学,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将方法能力、专业能力培养集于教学过程之中,并通过学习领域中学习项目教学,让学生获得未来工作所必须的综合职业能力。
《连锁经营管理》课程标准
![《连锁经营管理》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e3e91c36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8b.png)
《连锁经营管理》课程标准课程学时数:54适用的专业范围及层次:全日制专科工商企业管理、物理管理、市场营销专业学分:3考核方式:考查一、教学目的与要求连锁超市商场管理是全日制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市场营销专业的一门专业课,提供学生从事连锁经营管理所需要的知识,并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课程。
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和了解连锁经营基本特征、连锁经营战略、连锁经营的类型、零售业态、连锁经营的组织体系和职能设计以及连锁经营的发展方向等,为今后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内容和学时分配(1)通过连锁经营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类型及其发展历史的讲授和研究,使学生掌握连锁经营的基本理论,研究当今连锁经营发展的最新趋势,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理论水平。
(2)通过音像案例的观摩、文本案例的分析讨论、模拟性案例的操作,使学生了解连锁企业的运营现实,加强感性认识;运用理论知识对企业实际进行分析,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对连锁企业的实际调查,使学生初步运用连锁经营理论解决企业的某些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际调研能力、分析研究能力、社会交往能力,文字表达能力。
四、理论教学部分教学目的与要求:第一章连锁经营基本原理通过本章学习,了解连锁经营的定义、特征及相关类型,为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
教学内容:第一节连锁经营概述一、连锁经营的含义二、连锁经营的原则三、连锁经营的类型第二节连锁经营的优势与风险一、连锁经营的优势评估二、连锁风险的来源第三节连锁经营的体系与适用业态一、行业分布表格二、连锁经营业态选择三、连锁经营业态选择第二章连锁经营的起源及展望通过本章学习,了解连锁经营的起源,明白世界连锁经营的发展现状以及美、日、欧三方连锁经营发展道路的比较。
教学内容:第一节连锁经营的起源一、连锁经营现象的出现二、近代连锁店的出现与发展第二节世界连锁经营的现状一、世界连锁经营的现状二、中国连锁经营的现状与特点第三节美、日、欧三方连锁商业发展道路之比较一、美国一一连锁经营的首创者和领头羊二、欧洲一一连锁经营的跟随者、竞争者三、日本一一世界连锁经营的学习者、发展者四、对我国连锁经营的启示第三章连锁企业经营战略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企业经营战略包括品牌战略、运营和发展战略、竞争战略、企业形象战略。
《连锁经营管理》教学大纲
![《连锁经营管理》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820e7e40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02.png)
《连锁经营管理》教学大纲连锁经营管理教学大纲一、课程背景和目标:连锁经营是现代商业中一种重要的经营模式,管理好连锁企业对于提高经营效益和扩大市场份额有着重要意义。
本课程旨在通过系统地介绍连锁经营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管理方法,培养学生的连锁经营管理能力,使其具备在连锁企业中进行管理的能力。
二、教学大纲:1. 第一章连锁经营管理的概念和特点1.1 连锁经营的定义1.2 连锁经营的发展背景1.3 连锁经营的特点和优势2. 第二章连锁经营的组织结构和运营模式2.1 连锁企业的组织结构和层级划分2.2 连锁企业的运营模式和流程2.3 连锁企业的绩效评估和控制3. 第三章选址和扩张策略3.1 连锁企业的选址原则和方法3.2 连锁企业的扩张策略与步骤3.3 连锁企业的风险评估和管理4. 第四章连锁供应链管理4.1 连锁企业的供应链结构和管理模式4.2 连锁企业的供应链协调和风险管理4.3 连锁企业的供应商选择和合作管理5. 第五章连锁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5.1 连锁品牌的构建和管理5.2 连锁企业的市场划分和营销策略5.3 连锁企业的品牌传播和危机管理6. 第六章连锁人力资源管理6.1 连锁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6.2 连锁企业的组织文化和员工培训6.3 连锁企业的员工激励和绩效考核7. 第七章连锁财务管理7.1 连锁企业的财务指标和报表分析7.2 连锁企业的投资决策和资金管理7.3 连锁企业的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三、教学方法:根据本课程的特点和目标,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经典教学法:通过教师讲解,传授知识和理论;2. 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3. 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4. 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进行连锁企业的实地参观和实践活动;5. 互动教学法:通过拓展阅读、课堂演示和角色扮演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评估:1. 期中小组项目评估:要求学生团队合作,完成一份连锁企业的市场调研和运营计划,通过小组报告和答辩的形式进行评估;2. 期末个人论文评估:要求学生选择一个连锁企业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撰写一篇个人论文,重点考察学生的分析和综合能力;3. 课堂参与度评估: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互动和提问情况进行评估;4. 平时作业和测试评估:根据平时作业和课堂测试的成绩,进行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掌握程度。
《连锁店经营与管理》课程标准
![《连锁店经营与管理》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92acf4966bd97f192379e936.png)
《连锁店经营与管理》课程标准目录1课程基本信息 (2)2课程定位 (2)3课程设计思路 (3)4课程目标 (2)4.1 知识学习目标 (3)4.2 能力培养目标 (3)4.3 素质养成目标 (4)5课程容与设计 (3)5.1 课程整体设计 (3)5.2 课程单元设计 (6)6 课程考核与评价 (10)7 课程教学条件 (11)7.1 教材选用与编写 (11)7.2 辅助教学资料 (11)7.3 教学环境与实践条件 (12)8 其他说明 (12)1课程基本信息2课程定位《连锁店经营与管理》是市场营销管理专业核心课程。
是对中小零售企业、大型连锁企业门店营运管理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后,归纳总结出来的、以培养学生门店营运管理能力为目标而设置的学习领域。
学生通过本课程学习,能够熟悉连锁企业门店营运管理各岗位的工作容、职责和要求,掌握理货、收银、盘点等技能,初步具备门店经营定位、商品结构确定、卖场布局、商品采购、商品列、商品促销等经营管理能力,培养及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自主创业能力,为今后从事门店营运高层管理工作奠定持续发展的基础。
3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以“工学结合”为教学理念、以“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为指导,按照“全程实施项目教学、立足中小零售门店、面向大型连锁超市、提升就业创业能力”的总体设计思想,邀请行业专家对连锁企业门店营运管理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并以此为依据确定本课程的学习任务和课程容。
针对培养“门店运营管理”这一核心能力,按照学生从初学者到专家的职业成长规律,由简单到复杂设计学习情境,在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环境下实施情境教学,让学生在工作中学会学习、学习中学会工作。
4课程目标课程紧紧贯彻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即“基础理论够用、实用,强化实践环节,突出实际运用”的原则,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连锁企业门店营运管理各岗位的工作容、职责和要求,掌握理货、收银、盘点等技能。
连锁经营管理课程标准
![连锁经营管理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d60053dd0c22590102029d1a.png)
《连锁经营管理》课程标准编制人:编制单位:编制日期:2016年2月25日审核人:专业负责人:系部主任:XXXX示范办制2016年2月25日目录一、课程定位 (1)(一)课程性质........................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课程设计理念....................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课程目标 (1)(一)教学目标 (2)(二)职业能力培养目标 (2)三、课程内容和教学内容 (3)四、课程实施 (7)五、考核方式及课程的成绩评定 (7)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8)(一)硬件条件 (8)(二)推荐教学资料 (8)七、其他说明 (9)《连锁经营管理》课程标准课程编号:适用专业:市场营销课程类别:专业学习领域修课方式:必修教学时数:60总学分数:3一、课程定位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市场营销专业基础课程,是在对企事业单位营销岗位工作内容及要求进行广泛调研的基础上,规定了《连锁经营管理》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要求等,为课程教学提供技术支持和导向。
《连锁经营管理》课程是以我国连锁经营行业的发展为背景,以连锁企业营运管理过程为内容,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核心。
通过课堂、市场和企业三个窗口的学习和实践,使学生树立现代连锁经营的理念,掌握连锁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理论和主要技能,以培养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和连锁门店的营运管理能力。
2.课程设计理念《连锁经营管理》是高职市场营销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培养相应职业岗位所需的基本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必修课程。
本课程与前缀课程《经济学基础》、《管理学基础》、《市场营销学》和后续课程《销售管理》、《市场调研》等有机地衔接,展示了连锁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详细介绍连锁经营的起源、特征、类型以及总部管理、门店开发、商品采购、连锁物流、管理信息、门店营运和顾客服务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流程,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其它专业知识和技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从市场需求和职业岗位出发,突出职业技术教育特色,以任务项目方式进行,从能力训练入手,进行模块式教学。
连锁经营管理教程课程设计 (2)
![连锁经营管理教程课程设计 (2)](https://img.taocdn.com/s3/m/9996d153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e9.png)
连锁经营管理教程课程设计一、课程背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连锁经营已成为许多企业扩大市场的重要方式之一。
连锁经营可以帮助企业快速开拓市场、降低成本并增加收益。
因此,了解连锁经营管理的知识对于想要进行企业扩张的人士来说非常重要。
本课程旨在通过系统的讲解,向学生介绍连锁经营管理的基本知识,掌握连锁经营管理的方法和技能。
二、课程目标1.理解连锁经营的定义和特点。
2.掌握连锁经营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3.了解连锁企业的组织结构、运营流程与职能划分。
4.学会通过连锁经营网络分析,制定营销战略。
5.熟悉连锁经营管理中的各种营销手段及其实现方法。
6.掌握连锁经营风险控制和品牌保护的方法。
三、教学内容1. 连锁经营的定义和特点•连锁经营的基本概念和特点•连锁企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连锁经营向商业行业带来的影响2. 连锁经营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连锁经营管理的基本原理•连锁经营管理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连锁企业的组织结构和管理层次•连锁企业的运营流程与职能划分3. 连锁经营网络分析•连锁经营市场调查和竞争对手分析•连锁经营网络分析的方法和实现•连锁经营网络分析在营销战略制定中的应用4. 营销手段的实现方法和案例分析•连锁经营中的各种营销手段和实现方法•在连锁企业中实施市场营销计划的步骤•连锁企业在实施市场营销计划中的案例分析5. 连锁经营风险控制和品牌保护•连锁经营中的风险和危机处理•连锁企业的品牌保护和知识产权保护•建立连锁企业安全保障机制的方法和意义四、教学方法采用面授、案例分析和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更好地在学生中间形成互通有无的教学氛围。
五、课程评估采用多种评估方式,包括试卷、实验、论文、综合考核等,满足课程目标的达成,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绩。
六、总结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连锁经营管理的基本知识、方法和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应对连锁企业的发展和管理,提高连锁企业的竞争力,为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连锁经营管理原理》课程标准
1、前言
1.1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连锁经营管理原理
课程类别:专业平台课、专业必修课
学时:60学时
适应专业:连锁经营管理
1.2 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高职高专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平台课程,是必修课程,属于本专业的基础性课程,在连锁经营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通过对连锁经营相关概念、理论、流程和案例的教学,培养学生对连锁经营的兴趣,培养学生对职业方向和职业岗位的认知,熟悉连锁经营的本质和实质,掌握连锁经营的基本理论知识。
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本课程以“管理学原理”、“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学习为基础,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连锁经营的实质与特征、基本模式和主要业态等连锁经营管理的基本原理;了解国内外连锁经营的发展历程、掌握连锁经营的组织结构设计、连锁经营的主要管理系统及连锁商业新一轮的发展趋势等知识。
1.3 设计思路
依据高职高专高技能应用性人才的培养目标与要求,为适应社会及经济发展对连锁经营管理人才的需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就业为目标,结合本课程的性质、教学的基本任务,突出连锁经营管理重点内容的讲授和实训,强化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为社会提供理论够用,技能娴熟的专业人才。
《连锁经营原理》的课程设计方案以工学结合为中心,教学内容与社会实践挂钩,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利用业余时间观察连锁企业,并将观察调研成果作为成绩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创设工作情境,体现教学内容灵活性和针对性,体现弹性结构,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养。
2.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学生能够认知连锁经营企业,了解连锁经营企业的业务特征,具备分辨连锁经营企业业态和业种的能力,以及描述连锁企业基本业务流程的能力。
即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连锁经营的历史进程、实质与特征、基本模式,了解零售商业发展规律与连锁经营业态创新、连锁经营主要管理系统以及连锁经营业务流程。
掌握连锁经营分店开发业务、连锁经营商品开发业务、连锁经营商品采购业务、连锁经营商品配送业务、连锁经营信息管理业务、连锁经营营销策略以及连锁经营企业业绩的考核评价等业务流程。
了解中国进一步发展连锁经营的对策。
2.1 能力目标
➢能分析连锁经营的基本内涵
➢能分析连锁经营的基本特征
➢能界定连锁经营的三种基本模式,并分析各自的优劣势
➢能掌握连锁零售业态的构成要素
➢能够辨识连锁超级市场,能拟定超级市场开设门店的条件
➢能够辨识连锁便利店,能拟定便利店开设门店的条件
➢能够辨识连锁百货店,能拟定百货商店开设门店的条件
➢能够辨识连锁专业店,能拟定专业店开设门店的条件
➢能够辨识连锁专卖店,能拟定专卖店开设门店的条件
➢能够完成连锁企业的组织结构设计
➢能够设计连锁总部组织结构
➢能够设计连锁企业门店组织结构
➢能够设计连锁企业物流配送中心组织结构
➢能具备连锁企业战略管理理念,能帮助企业选择合适的经营战略
➢能掌握连锁企业运营体系构建的方式
➢能具备初步设计常规连锁企业总部运营管理体系的能力
➢能具备初步设计连锁企业门店运营管理体系的能力
2.2 知识目标
➢能够描述连锁经营的定义与内涵
➢能够叙述连锁经营的发展历程
➢能够掌握连锁经营的基本特征
➢能够掌握连锁经营的基本模式
➢能够准确描述连锁经营三种基本模式各自的特点
➢能够列举零售业态的类型
➢能够陈述连锁超级市场、百货商店、便利店、专业店、专卖店的业态特征
➢能够描述连锁企业组织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
➢能够叙述连锁企业总部的基本职能
➢能够准确叙述一般常见连锁企业门店组织机构
➢能够列举常规连锁企业总部运营管理体系的主要内容
➢能够准确列举常规连锁企业门店运营管理体系的主要内容
2.3 素质目标
具备吃苦耐劳、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具备练好的人际交流和沟通能力;具备解决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
3
4. 实施建议
4.1 教学组织建议
4.1.1 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以案例教学为主体,主要采取课堂讨论、分析比较、调查研究、小组作业等多种形式进行教学。
➢本课程教学的关键是通过典型的活动项目,由教师提出要求或示范,组织学生进行活动,注重“教”
与“学”的互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本课程的职业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将知识渗透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学习连锁经营,增加感性经验,由虚入实,加深对本课程的认识和理解,达到训练连锁经营能力的目的。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提升职业素养,提高职业道德。
4.1.2 教学内容选择、教学重点建议
➢教学内容力求围绕本课程知识和能力要求来选择,体现先进性、通用性、实用性,不求知识体系的完
整,突出能力的培养。
➢本课程的教学重点是对连锁经营的基本认知、连锁经营三种基本类型、连锁经营超级市场、便利店、百货店、专业店、专卖店等常见业态的辨识等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设计连锁经营企业组织结构和连锁经营企业运营体系的构建能力。
4.2 教学评价
➢改革传统的学生评价手段和方法,采用阶段评价、目标评价、过程评价,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模式。
➢关注评价的多元性,结合课堂提问、学生作业、平时测验、实验实训、考试情况,综合评价学生成绩。
➢应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在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对在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的学生应予特别鼓励,全面综合评价学生能力。
5.附录
在标准执行过程中,可根据实际对课时作调整。
同时,总课时在48——60课时之间的教学安排都可以执行此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