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改良网塞补片行腹股沟疝腹膜前间隙修补术的研究

合集下载

善愈补片腹膜前间隙修补术在复发性腹股沟疝中的应用(附48例报告)

善愈补片腹膜前间隙修补术在复发性腹股沟疝中的应用(附48例报告)

善愈补片腹膜前 间隙修补术是一种治疗复发疝 的可靠方法 , 具有手术操
作简单 、 安全 , 手术损伤小 、 并发症少和复发率低等优点 。
【 关键词】 疝, 腹股沟; 复发; 腹膜前间隙
A pi t no ay rs ei p e ei n a p otei i eu rn n un lhr i ( eoto 8 p lai fE sP ot s rprt el rshs rc re t g ia ena a rp r f c o h s o sn i 4
c re t o lw— p urn l f o u .T e o e a in tme wa ewe n 3 o 9 n t s t n a e a e o 5 mi ue ;me n h p r t i s b t e 5 t 5 mi u e l a v r g f5 n t s o l a p s p r t e h s i lsa a 5 d y .T r e c s s n e e ag sc p r s a e s f r d s rt m y o t eai o p t ty w s4. a s h e a e e d d a l e i e o ,1 c s uf e c ou h — o v a n e d o s 3 c s s h d u i ay r t ni n Co cu i n E y r sh ssp e e i n a r s e i i ae,e e — rp , a e a r r e e t . n l so s n o s a P o t e i r p r o e p o t s sa sf t l h s f c t e e e o l ai n d lwe e u r n e r t e h i u o e u rn n ia e i . i ,f w rc mp i t s a o rr c re c ae tc n q e f rr c r e t g n h r a v c o n iu l n

Kugel补片腹膜前修补腹股沟疝改良术式介绍

Kugel补片腹膜前修补腹股沟疝改良术式介绍

【 摘要】 ue补片修补腹股沟疝可对腹壁存在的薄弱区域, Kg l 即肌耻骨孔进行有效修补。与传统无张力手 术将补片放置于腹横筋膜前相比, u e补片放置于腹膜前间隙, Kg有利于修补腹壁薄弱外 。 运用 K g l u e补片手术尚有复发率低 , 恢复
受 力 面 。这 避免 了传统 补 片 前入 路 修 补 时 . 腔 压 腹
力 集 中于 缺 损边 缘 的缝 线 上 。 同时 , 皱裙 带 有 助 防 补 片适 应疝 环 周边 的 解剖 结构 E8 6] ,。另外 . 位于 补 片 中央 的定 位 袋 使补 片 安 置更 为 便利 , 些特 点 也 有 这 助 于 防止术 后疝 的复 发 _。 】 ] 1 手 术 步 骤 在 耻 骨结 节 与 髂 前 上 棘 连 线 中点 . 3 作 长 3 c 的切 口, ~4 m 内外 侧 分别 占 l / 3与 1 . 腱 / 沿 2
骨 孔 【3] 样 的手 术 设计 可 以使 K gl 片在 适 1,。这 - ̄ ue 补 当放 置 的情 况 下 .覆 盖 腹 股 沟 所有 潜 在 的 薄 弱 区
域. 即肌耻 骨孑 的范 围 [。 L 3 2 1 手 术 方 式 的改 良 . 4 我 国学 者 尝 试 了各 种 基 于
膜 纤 维走 行 切开 腹 外斜 肌 腱 膜 . 性 分 离至 腹 横 筋 钝
膜 。在 内环 上方 作 一 3 m 垂直 切 口, 必打 开 内环 . c 不 经 切 口进 入 腹膜 前 间 隙 , 离 出一 个 处 于腹 膜 与 腹 游
横 筋 膜 之 间 , 抵 内环 口 、 索 、 管 以及 “ 氏三 前 精 股 海
【 作者简介】 施毓谦 (9 3 , , 18 一)男 硕士, 研究方向 : 肝胆及疝气外科

改良Millikan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29例

改良Millikan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29例

修 剪后的 内瓣 缝合 固定 于周 围组 织 , 小 了椎体 的垂直 高度 , 减
可 以 使 网塞 外 瓣 在 腹 膜 前 间 隙 尽 可 能 展 平 。 手 术 操 作 技 术 与
Mik n手 术 的 手 术 切 口选 择 , 索 的 游 离 以及 疝 囊 处 理 均 相 la l 精 同 。 置 入 网 塞前 需要 对 网 塞进 行修 剪 。 于 I, 型 疝 以及 较 在 对 I
主题 词 疝/ 外科 学 @ 改 良 Miia lk n疝修 补 术 l
【 中图分类 号】 R6 7 8 【 献标识 码】 5. 文 【 文章编 号】 1 0 — 3 7 2 1 ) 20 3 —2 0 0 7 7 ( 0 0 0 —2 70
我科 自 2 0 年 1 至 2 0 年 4月 采 用 改 良 Miia 05 月 09 lkn技 l 术 治 疗 腹 股 沟 疝 2 例 , 得 较 好 临床 疗 效 , 报 道 如 下 。 9 取 现
的理 念 。不 易 形 成 尖 端 网塞 移 同 位 的 可 能 ; 片外 瓣 在 腹 膜 前 间 隙 内 完 全 展 平 , 用 内瓣 固定 补 利 周 围 组 织 , 除 了 内瓣 突 起 , 少 了 异物 感 。 是 通 过 我 们 的 临 消 减 但 床 实 践 发 现 , 后 疼 痛 以及 异 物 感 的 发 生 率 不 能 令 人满 意 。 术
参 考 文 献
27 3
征 的 麻 醉 处 理 体 会 [] J .临 床 麻 醉 学 杂 志 ,0 7 2 ( ) 20,33 :
25 3.
[ ] 庄 心 良 , 因 明 , 伯 銮 . 代 麻 醉 学 [ ] 北 京 : 民卫 2 曾 陈 现 M . 人
生 出版 社 , 0 3 9 4 20 :0 .

关于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研究现状及进展综述

关于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研究现状及进展综述

关于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研究现状及进展综述摘要】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术是外科治疗腹股沟疝常用的手术术式,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先后出现了多种术式。

其中,经腹膜前补片植入法(TAPP))和完全腹膜外补片植入法(TEP),是目前腹腔镜疝修补术的两种常用术式。

本文主要对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主要方式、术后并发症等做一简要综述。

【关键词】腹腔镜;疝修补术;现状及进展;综述腹股沟疝是普外科常见病和多发病,无张力疝修补术是使用人工合成网片材料进行无张力疝修补的方法。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是在无张力疝修补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微创技术,先后出现了多种术式。

本文对对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主要方式、术后并发症等做一简要综述,以期增加临床医生对此手术技术及发展状况的了解。

1.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主要方式腹腔镜疝修补术是继腹腔镜胆道、结肠、胃疾病的微创手术之后又一成功术式,具有划时代意义,并被喻为新世纪疝修补术的“里程碑”。

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1 腹腔内补片植入术1991年,F itzgibbons首先在猪身体上进行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实验,将网片放入腹腔,覆盖疝环口及周围区域,加强腹股区后壁。

动物实验成功后,很快运用于临床。

起初,由于该术式操作简单而受到欢迎,但很快发现许多缺点,如未结扎疝囊颈,补片没有妥善固定、容易移位,从而导致较高的肠粘连、肠梗阻发生率等。

1993年,Toy和snooty将补片植入腹腔内腹膜缺损处后,利用钉合器将其钉合固定在腹膜、耻骨结节及Cooper韧带上,由于补片固定无移位,使病复发率降低至1.8%,但补片、钉子与腹腔内的肠管直接接触,仍是导致术后肠粘连、肠穿孔及感染、脓肿等并发症的主要原因。

1.2 改良的IPOM联合透明质酸钠法手术方法是利用腹壁缝合针行疝环口高位结扎后,将防粘连阻隔剂透明质酸钠涂抹于补片表面,置入、固定补片在疝环口的中心,钉合枪固定补片周边,防止补片移位。

善愈补片在腹股沟疝腹膜前修补术中应用的体会

善愈补片在腹股沟疝腹膜前修补术中应用的体会

Dp r etfGnrl u e ,h hn e l H s tl Z oh ag2 70 C ia eat n eea r r S i ogpo e o i azun 710, hn m o Sgy z p pa o f
C r 0 , a to:HUJ n E m i cu n 00 6 .o or 础 u rC u , —al hj 3 0 @13 cr e h : u n
D I1 .8 7 c ..sn 17 - 2 2 1 .4 02 O :0 3 7 /maji .6 43 X.0 10 . 1 s 9
作者单位 : 7 0 枣庄市市中区人民医院普外科 2 10 7 通讯作者 : 褚军 , — a :hj 30 @13 c Em i c u n 00 6 .o l u m

、 一
平均 6 7岁; 腹股沟斜疝 4 例 , 1 腹股沟直疝 1 例 , 3 马 直接回纳 , 大者予横断后近端结扎 回纳 , 远端止血后 鞍疝 2 ; 例 原发疝 4 9例 , 复发疝 7例 ; 按疝环缺损大 旷置 , 提起腹横筋膜切缘 , 在腹壁下血管下方 , 以手 小、 疝环 周 围腹横 筋 膜 的坚 实程 度 和腹 股 沟 管 后 壁 指或纱布轻推 , 遇条索状结构要辨 明后处理 , 钝性分 的完整性分型 : 型 1 例, I I 1 Ⅲ型 3 例 , 6 Ⅳ型 9例。 离一个直径 ≥1 m 的腹膜前 间隙, 0c 把善愈下层补


我们提供了一个 由腹壁切 口进入 “ 肌耻骨孔” 面 后 的途径。国产善愈补片正是根据开放性前入路腹膜 前无张力疝修补手术这种理念而设计的, 很显然 , 这 种手术取前述两类手术的优点 , 具有明显优越性。 腹 膜 前 间隙又 称 B go ors间隙 , 腹 壁 和腹 膜 间 为 隙的一部分 , 外侧为髂 筋膜 , 前方 是腹横筋膜 , 内侧 是壁层腹膜 。进入这一间隙的途径一般是从脐下腹 直肌后方 , 向外下分离。从这一间隙很容易将腹壁 与腹膜分开。这一间隙是法 国解剖学家和外科 医师 Bgo 在 13 ors 82年提 出 的 , 当时是 为 了找寻 结扎 下 肢 血管的途径 , 后来又发现这一间隙与女性盆腔脓肿 的扩散 有关 。现 在 对 疝 外 科 而 言 ,ors 隙 的意 B go 间 义在于它是后进路修补(t p , yu 修补) S p aN hs o 和腹腔 镜修补 ( E 及 T P ) TP A P 经的通道或要分离的空间, 也 是 放置补 片的空 间 。Bgo 间 隙 内除 了少 量 的脂 肪 ors 组织外没有血管、 神经等实质性结构。本组患者使 用的善愈补片 , 其下层补片放置在腹膜前 间隙 内将 其充分展平 , 不需缝合固定 , 覆盖发生腹股沟疝 的区 域( 耻骨肌孔 )符合 当代疝修补的理念 。由于腹膜 , 前间隙内没有血管、 神经等实质性结构 , 在此间隙内 放置补片修补各种疝不会 引起 出血和术后疼 痛, 因 补 片深在 也 不会 引起 明显异 物感 。此 种修 补手 术 和 Sop tpa手术 的原 则 是 一 样 的 , 取 的是 一 个 微 创 人 其 路, 补片易展平和固定。 三、 腹膜前修补技术要点 手术要点 :1 正确进入腹膜前间隙, () 强调疝囊 高位游离 , 颈. 技术 , 即“ 肩” 在疝环下 10c . m左右的 “ ” 肩 上环 形切 开腹 横 筋 膜 上层 , 露 腹膜 前 脂 肪 组 显 织, 进入腹膜前间隙的标志就是显露出腹壁下血管; () 2 有效分离腹膜前间隙, 提起保 护腹壁下血管, 在 其 下方用 手 指顿 性 分 离腹 膜 前 间 隙 , 用 纱 布 团填 再 塞扩大间隙, 分离范围一定要超过耻骨肌孔边界 , 注 意彻底分离内环 口疝囊与精索 间的粘连 , 做到精索 腹 壁化 , 离 中 注 意 保 持 腹 膜 完 整 性 和 防 止 出血 ; 分 () 3 合理放置补片, 补片应位 于腹壁下血管、 精索与 腹膜之间, 补片要完全展 开 , 内下 方超过耻骨结 节 20c 完全覆盖耻骨肌孔 ;4 补片 的固定将 内环 . m, () 处切开的腹横筋膜 以可吸收线与补片前层花瓣连续 缝合 3 4针 固定 , ~ 阻止补片插入后 的移位, 可进一 步减小复发因素 ;5 直疝可不游离精索 , () 但缝合腹

改良Kugel补片在股疝无张力修补术中的应用

改良Kugel补片在股疝无张力修补术中的应用

小推 回腹 膜前 间 隙 ,疝 囊较大 者切 除远 端疝 囊 ,近 端 为髂 腰肌 。其 被腹 股沟 韧带 和其后 的髂 耻束 分为 上
缝扎 。还 纳疝 囊 ,提起 腹壁下 血 管 ,于其 后 方用手 指 下 两 区 ,上 区有 精 索 、内环 、海 氏 三 角 .下 区 有 股 血
结 合湿 纱布填 塞分 离腹 膜前 间隙 ,内侧 到 腹直肌 后 管 、神经 、卵 圆窝 。该 区域没有 肌层 .仅 由一层 腹横 筋
(51.21 ̄4.38)分 。患者术 后一 般疼 痛轻微 ,有 1例 疼 存 腹 股沟斜 疝 、直疝 『5_。而 改 良 Kugel修补术 使 用宽
痛 敏感 者用 过 非 吗啡类 止 痛 药 ,无 切 口感 染 、血 肿 。 大 的补 片在 腹膜 前 间隙 内能将 内环 、海 氏三角 和股
作者单位 :317016 浙江 临海 .临海市第二人 民医院外一科 环 同时进行 修补 加强 ,术 中探 查 的范 围也广 ,这 样有
改良 Kugel补片修补股疝的优点 :①复发率低 :
位后 缝合 腹外 斜肌腱 膜 、皮下组 织 、皮肤 。
传 统 的股疝 修补 都是 有张 力 的修补 ,术后 复发率 高 ,
2 结 果
而用 网塞 修 补 股 疝 时只 是 针 对 股 环 进 行 修 补 和 充
23例 均 痊 愈 出 院 。手 术 时 问 40~68 min,平 均 填 ,术 中不 便对 内环 和海 氏三 角进行 探查 ,易遗 漏并
例 ,心 脑血管 疾病 5例 。
种 更理想 的无张 力修补 方法 。现 代解剖 学 的研 究 表
1.2 手术 方法 全 部采用 连续 硬膜 外麻 醉 。取 内环 明 。腹股 沟 区的深 层薄 弱是人 类进 化过 程 中的缺 陷 ,

腹膜前间隙修补与疝环充填式修补在腹股沟疝手术中的应用比较

腹膜前间隙修补与疝环充填式修补在腹股沟疝手术中的应用比较

腹膜前间隙修补与疝环充填式修补在腹股沟疝手术中的应用比较【摘要】目的:探讨比较腹膜前间隙修补与疝环充填式修补两种方法在腹股沟疝手术中的疗效。

方法:将44例腹股沟患者随机分为腹膜前组和疝环充填组,比较手术效果。

结果:腹膜前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疼痛、住院时间、异物感均优于疝环充填组(p0.05)。

1.2 方法1.2.1 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术前检查、术前评估及围手术期处理。

1.2.2 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为开放式前入路。

1.2.3 腹膜前组采用赫美oval patch椭圆形补片。

取腹股沟韧带中点上2 cm至耻骨结节内侧一平行切口约4~6 cm,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腹外斜股腱膜,不需切开外环,分离腹内斜肌、腹横肌,切开提睾肌,于精索内上方内环口处寻找疝囊。

钝性分离疝囊至疝囊颈部,大的疝囊可予以横断,近端游离结扎,远端旷置。

用阑尾钳将精索提起,沿联合肌腱弓的下缘,从耻骨结节内侧至内环口处切开腹横筋膜,显露腹膜外脂肪,提起腹壁下a注意保护,推入一块小纱布,钝性分离腹膜前间隙,切忌使用暴力,分离内侧至腹直肌及耻骨联合后方,上缘至腹内斜肌腹横肌深面,外侧至内环口外侧方3 cm,下缘至耻骨梳韧带后下方,触及髂外动脉搏动,精索在内环水平向下从腹膜上游离下来,予以腹壁化[1]。

安放补片,将椭圆形的赫美补片沿长轴折叠成原来的1/3,用卵圆钳夹持下端,由腹横筋膜切开处直接送至耻骨结节后方,然后展开、展平,使补片平贴于腹股沟管后壁,完全覆盖内环、直疝三角和股管,应平整地覆盖于腹膜上。

连续缝合腹横筋膜开口,1针与补片中间固定。

嘱患者咳嗽,检查修补是否完好,逐层缝合开口。

1.2.4 疝环充填组采用赫美网塞h2t25补片。

取腹股沟同样切口,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腹外斜肌腱膜,游离腱膜下,切开提睾肌,找到疝囊,可在距疝囊颈3 cm处贯穿缝并切断疝囊,大的疝囊可远端旷置。

然后将网塞帽状充填物置入内环口下,网塞帽状物边缘与周围筋膜固定4~6针。

改良Kugel补片修补腹股沟复发疝应用体会

改良Kugel补片修补腹股沟复发疝应用体会

除多 余 的定位 带 , 并将 其 残 端 与 腹 横 筋膜 固定 以防 止
补片 发生 移动 。根据修 补 的满意 程度 决定 是否 在精 索
后 方 放 置 平 片 以 加 强 腹 股 沟 管 后 壁 。 逐 层 缝 合 各
层组织。
月郑 州 大学第 一 附属 医 院 收治 的 5 8例 腹 股 沟 复 发 疝 患者 , 均 为 单 侧。其 中男 5 2例 ( 8 9 . 7 %) , 女 6例
河南医学研究 2 0 1 4年 2月 第 2 3卷 第 2期
HE N AN ME DI C AL R ES E AR CH F e b 2 0 1 4, Vo 1 . 2 3 ,N o . 2
改 良 Ku g e l 补 片 修 补腹 股 沟 复 发 疝 应 用 体 会
洪 楠 ,陈建 民 ,陈 亚柯 ,王殿 琛 ,蒋亚 男
腹 股沟 疝 的手术 治 疗 方 式 很 多 , 但 无 论 采 用 何 种 术式 , 均 存在 一 定 的复发 率 , 文献 报道 传统 疝修 补术 的
精索 , 寻 找到 疝囊 。小疝 囊 直接 游 离 , 大疝 囊 横 断 , 远 端 旷置 , 近端 游离 后 缝 合 。 自疝 囊 颈 肩 部切 开 腹 横 筋
复发 。
次复 发 时间为 3个 月 ~ 5 0 a , 其 中首 次复 发 4 9例 , 第2
次复 发 7例 , 第 3次 以上复 发 2例 。原手 术方 式 中 , 传 统 张 力疝 修补 术 3 9例 , 平 片无 张力 修补 术 1 3例 , 网塞 法 无 张力 修补 4例 , 原 手 术 纪 录 不详 者 2例 。本 研 究 所 选 材料 均为 美 国 B a r d公 司 的改 良 K u g e l 套 装 补片 。 1 . 2 手术 方 法 本 研 究所选 病 例均 采用 全 身麻 醉 , 取

改良Kugel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研究

改良Kugel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研究
较理 想的手术方式 。
[ 关键词]腹股沟疝 ; 无张力 ; 修补术 ; 老年
【 图分 类 号】R 5 . 1 【 献 标 识 码】A 【 章编 号 】17 —7 1 070 — 4 0 中 6 62 文 文 6390( 0) 3—2 2 4
成人疝是不 可愈合 的, 手术是唯一有效 的治疗方法。随着我 国老年社会的发展 , 老年腹股 沟疝 的治疗值得高度重视。我科采 用 改 良 K gl ue 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 股沟疝 , 取得一定效果 , 现将 结果报道如下。
管后壁并 达到无张力 的 目的 , 术时 间短 , 手 术后下 床早 , 发症 并 少 , 高龄或合并其他慢性病者 的恢复更为有利I 对 3 ' 1 。但疝环充填
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对 于腹 股沟管后壁缺 损严 重及复发疝 的患者
膜前 间隙 , 下至耻骨疏韧带 、 上至腹 内斜肌深 面 、 内至耻骨联合
律不齐 、 心肌缺血 2 , 6例 便秘 8例 , 脑血栓后遗症 3例。
1 2 方 法 .
3 讨 论 传统的手术方式 即有 张力疝修 补术 中将联合肌腱或联合 肌 肉与腹股沟韧带强行缝合 , 以达到加强腹股 沟管壁的 目的 , 其破 坏 了机体原有的生理解剖结构 , 腱与肌乃两 种不 同组 织成分 , 达 不到真正的组织愈合 , 既不符合解剖学基础 , 又不符合外科手术 原则及组织愈合的原理。组织抗 张力愈合所需时间长 , 牢固, 不 是术后复发 的重 要因素 , 尤其对一些老年患者或 复发 疝患者 , 极 易造成疝复发【 2 】 。在我们 的病例 中有 5 0年前 曾行腹股沟疝修补
1 一般 资料 本组 3 2例老 年腹股沟疝患 者 , 为男性 , 龄 6 均 年 o~8 2岁 ,
2 结 果

腹膜前间隙疝修补术在成人腹股沟疝患者中应用的临床体会

腹膜前间隙疝修补术在成人腹股沟疝患者中应用的临床体会
5 5.
5 郑 民华 , 马君俊 . 腔镜 腹股 沟疝 修 补术 的现状 与 前景 展 望. 腹 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 电子版 ) 20 , : - . , 7 16 6 0 57 6 陈双 , 杨斌 , 江志鹏 , 欧洲 疝学会《 等. 成人腹股沟疝治疗指南》 的 解读. 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 电子版 ) 2 1 , : 1 5 . ,0 15 2 - 5 52 7 唐健雄. 腹股沟疝 修补 的现状 与进 展. 中华普 外科 手术 学杂 志
本组患 者手 术时 间为 3 O~6 i, 0 mn 平均 时 间 4 n 术 5mi, 后患者麻醉恢复后 可 以下 床活 动 , 后住 院 3— , 术 5d 术后 均 已随访 1 月 以上 , 6个 无复发 , 无伤 口感 染 , 异物感不 明显 , 无
慢性疼痛发生 。
2 陈杰 , 那冬鸣 , 申英末 , 局部 神经 阻滞麻醉在腹 股沟无张力疝 等. 修补术中的应用. 中华普 通外科 杂志 ,0 5 2 1718 2 0 ,0:0 — . 0


资 料 与 方 法
1 一般资料 : 组患者 5 例 , 中男性 5 , 性 3例 , . 本 8 其 5例 女 年龄 2 8 8~ 2岁 , 平均 6 ; 8岁 原发性腹股沟斜疝 2 8例 , 复发性 斜疝 7例 , 腹股 沟直疝 2 例 , 1 马鞍疝 2例 ; 按腹股沟疝 Glet i r b 分型法 J :Ⅱ型疝 2 6例 , 型疝 9例 , Ⅲ Ⅳ型 疝 8例 , V型疝
1 3例 , Ⅵ型疝 2例 。
层 贴附于腹横肌和腱膜 的后 面, 后面一层 由不规则 增厚的
纤维束和脂肪组织形成 , 易与腹膜 分开 , 并形成腹 膜前 间隙 , 此间隙 内没有血管 、 经等一 些实 质性重 要结 构 , 神 而腹膜 前

老年腹股沟疝网塞与补片无张力修补术比较

老年腹股沟疝网塞与补片无张力修补术比较

老年腹股沟疝网塞与补片无张力修补术比较目的对比网塞与补片两种材料进行老年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的效果。

方法选取70例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总结分析手术指标情况。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平均术时短,术后止痛比例低(P<0.05)。

而切口长度、住院天数则无明显差异(P>0.05)。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各类并发症均较少,满意度较高(P<0.05)。

两组术后均随访1.0~1.5年,无复发病例。

结论采用补片作为无张力修补术材料,手术操作简单,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少。

标签:腹股沟疝气;网塞与补片;无张力修补术腹股沟疝属多发病,以中老年人群居多。

目前,临床治疗腹股沟疝疾病的方法主要采取无张力修补术,而在术中为了有效改善预后且保障手术能够成功实施,通常需要选择补片或网塞作为修补材料。

在本文临床研究中,笔者选取所在医院近年来收治的70例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患者,对比分析采用补片和网塞材料对手术指标的影响,现将研究过程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笔者选取所在医院2012年7月~2013年6月收治的35例腹股沟疝补片无张力修补术患者为研究對象(设为实验组)。

其中男性19例,女性16例;年龄60~78岁,平均(68.8±7.2)岁;病程0.5~9年,平均(6.12±3.33)年。

其中首发22例,复发13例;斜疝24例、直疝11例。

为了能够对比分析网塞与补片在术中的优势,笔者随机选取同期行的腹股沟疝网塞无张力修补术的35例老年患者为对照组。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纳入标准①年龄20~75岁;②病历资料齐全;③符合中华医学会疝和腹壁外科学组指定的《成人腹股沟疝诊疗指南》(2012年版)的诊断标准[1];④具有手术指征,无手术禁忌症。

事先获患者知情同意;⑤排除肝肾功能不全以及严重器质性病变患者。

排除精神疾病患者。

1.3方法1.3.1手术材料实验组:定型Kugel自膨式补片,规格为12.0cm×8.0cm。

经腹腔腹膜前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临床应用研究

经腹腔腹膜前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临床应用研究

经腹腔腹膜前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临床应用研究【摘要】本研究通过对经腹腔腹膜前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临床应用进行研究,探讨手术技术、优势、临床应用案例、并发症防范以及疗效评估等方面。

通过对多例临床案例进行分析,发现该手术技术具有较高的成功率和较短的恢复期,对于腹股沟疝具有显著优势。

结合疗效评估和并发症防范,说明该手术在临床应用中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效果。

结论部分总结了本研究的主要发现,并展望了未来该手术技术的发展方向。

本研究对于指导临床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为进一步推广和应用该手术技术提供了可靠的临床数据支持。

【关键词】经腹腔腹膜前腹腔镜, 腹股沟疝, 修补术, 临床应用研究, 手术技术, 手术优势, 临床应用案例, 并发症防范, 疗效评估, 结论总结, 展望未来.1. 引言1.1 背景腹股沟疝是一种常见的外科疾病,通常表现为腹股沟区域出现一块突出的包块,可伴有疼痛和不适感。

经典的治疗方法是开放手术修补,但该方法存在术后疼痛明显、恢复缓慢、术后并发症风险较高等问题。

为了进一步了解经腹腔腹膜前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临床应用情况,本文拟进行相关研究,以探讨该手术技术在腹股沟疝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医生在选择治疗方法时提供参考依据。

1.2 目的目的:经腹腔腹膜前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是一种先进的手术技术,在治疗腹股沟疝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本研究旨在探讨该手术技术在临床应用中的效果和安全性,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好的治疗选择,提高病患的生活质量。

通过对一定数量的临床应用案例进行观察和分析,了解并发症的防范措施,评估手术的疗效及长期效果。

希望通过本研究可以为医疗实践提供参考,为腹股沟疝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促进医疗技术的发展和进步。

1.3 意义:经腹腔腹膜前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该手术技术能够有效修复疝囊,减少患者疼痛和不适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比传统手术方式,腹腔镜手术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优势,有助于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医疗成本。

腹膜前间隙修补腹股沟疝39例体会

腹膜前间隙修补腹股沟疝39例体会

【 Ab s t r a c t 】 Ob j e c t i v e T o s u m m a r i z e t h e e x p e r i e n c e i n t r e a t m e n t o f i n g u i n a l h e r n i a w i t h M o d i f i e d
・3 i・

论著 .
腹 膜 前 间隙修 补 腹 股 沟疝 3 9例体 会
李峰 张旋 周 红林
【 摘 要】 目的 总结开展硬膜外麻醉下 M o d i f i e d K u g e l 补 片在腹股沟疝 前人路腹膜 前间 隙修补 术 中的应用体会 。方 法 对 2 0 1 2年 6月 至 2 0 1 2年 9月濮 阳市油 田总医院应用 Mo d i f i e dK u g e l 补 片进 行 腹股沟疝前入路腹膜前 间隙修补 患者的临床资料进 行 回顾性 总结。结果 入组患 者手术顺 利 , 术
r e c u r r e n c e b a s e d o n c u r r e n t f o l l o w u p .Un d e r t h e c l i n i c l a p a hwa t y ,t he l e n g t h o f s t a y a n d t h e c o s t i n h o s p i t a l c o u l d b e e f e c t i v e l y d e c r e a s e d . Co n c l u s i o n s I t i S b e t t e r f o r a n a t o mi c s t r u c t u r e b y t r e a t i n g i n ui g n a l h e r n i a wi t h Mo d i i f e d Ku g e l p a t c h,a l l he t i n ui g n a l r e g i o n s c a n b e r e s t o r e d w i t h l e s s r e c u r r e n c e .T h e l e n g t h o f s t a y a n d t h e c o s t i n h o s p i t l a c o u l d b e d e c r e a s e d s i g n i i f c nt a l y .

改良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中的应用

改良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中的应用
后 , 用 Lct s i , 以平 片进 行 腹 股 沟 后 壁 加 强 缝 合 , 采 ih nt n法 即 e e
顿疝 2 ; 例 复合疝 ( 斜疝 + 直疝 , 即裤腿疝 ) 2例 (. % ) 35 。 12 类型及构成 比 .
法 。 见 表 1 。
根据本科教 材第七 版腹股 沟疝 分类 方

1 8・ 5
中国医学创新
2 1 年 9月 第 8 01 卷第 2 5期
M dcl n oao f hn ,e t b r2 1 . 0 8N .5 e i nvtno iaSpe e.0 1 v 1 o2 aI i C m .

经 验 交 流

改 良平 片无 张力 疝 修 补 术 在 腹 股 沟疝 中 的应 用
不用 网塞充填 , 即改 良平 片无 张 力疝 修补 法进行 修补 手术 ,
表1 5 6例腹股沟疝分类及构成 比
13 合并症 5 . 6例腹股沟疝患者有 2 5例伴 有其他合并症 。
见 表 2 。
果差而改全麻 。其余均局麻下施术 。采取腹 股沟上方 2c m、 平行腹股沟韧带斜切 口, 约 4~5c 切开皮 肤 、 长 m, 皮下组 织 及深筋膜后 , 显露腹外斜肌腱 膜并 略作 分离 。在腱 膜上切 一
井晓 亮 卜凡章 谢龙
采用改 良的无张力 疝修补方法 对 2 1 6 0 0年
5 6例 患 者 无 1例 复 发 。并 发 尿潴
【 摘要】 目的 探讨一种经济实用的腹股沟疝修补 方法。方 法
月 以来 收治 腹 股 沟 疝 患 者 5 6例 行 手术 治疗 , 察 手 术 效 果 及 并 发 症情 况 。结 果 观
无张力疝修补 术普及 2 0多 年来 , 用补 片 已经成 为疝 应

腹膜前间隙部分可吸收网片治疗腹股沟疝

腹膜前间隙部分可吸收网片治疗腹股沟疝

文献标 志码 A 文章编号 10 0 0—19 ( 0 2 0 4 2 2 1 ) 8—10 0 7—0 3
L N ( oyrp l e C m oi y te c P ra y E E p l oye ) o p se S nht at l p n t i il
A sra l S ri l s eie U P组 采 用美 国强 bob be ug a MehD v ; P c c 生公 司 中号 U T A R lg L R P O Pu 。
安徽 医科 大学学报
At n e i t dc aiA h i 0 2A g4 ( ) c U i rt iMein l n u a v sa s i s 2 1 u ;7 8
腹膜前 间隙 部分可吸 收 网片治疗腹股沟疝
胡孔 旺 , 茂 明 ,张嘉伟 ,黄 熊
摘要 8 5例原 发单 侧腹 股沟疝 患者 随 机采 用 U 、 P HS U P或
这些 术式 按补 片 放置 的解 剖层 次分 为放 在腹 横筋 膜
13 手术 方法 .
3组均 采用 硬 膜 外麻 醉 , 作 步骤 操
按 传 统手术 方 式 进 行 , 处 理 疝 囊 前 3组 均 相 同。 至 ① R to ukw组 : 疝 于 内环 处 切 开 提 睾 肌 ,找 到疝 斜 囊 ,高 位 游 离 ,如 疝 囊 较 大 则 在 疝 囊 中 部 横 断 疝 囊 ,远端 旷置 ,近端 高 位 游离 ,缝 扎疝 囊 后 回纳入 腹腔 , 预成 型 网塞塞 入 内环 ,与 内环处 腹 横 筋膜 以 不 可 吸收线 固定 , 网片 置 于腹 股 沟管 后 壁 , 索 将 精
行分 型 , 术均 由接 受过 正规 无 张力 疝 修补 术 培 手 训 的医 师完成 。3组 临床 资 料 比较 差 异 均无 统 计 学

改良Millikan式网塞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价值

改良Millikan式网塞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价值
2 0 o De e e 0 7 i e U. .B r o a y S e a d me h p th, 2 9 c s s f ig i a e i n t e mpe n ain f 0 4 t c mb r 2 0 w t t S h h a d c mp n ’ n t n s ac 0 a e o n u n h r a o i lme tt o l n h o te h mo i e Mii a me h p u h r ip a t. Mi ia - n a i , e ew r wi b f l p t o h Cy r t o at n at r h e df d i lk n l s — lg e n o lsy l k n i b ss t n t o k l h l e u l u t t e l y p o c mp r i me t f t e p e ei n a s a e o l x d n t o k y ro e d e n s t r g f s i p r p a e r a i t n t s e gh n h b c l f rp r o e l p c , n y a f e ew r C p t n e l a d u u i a ca a p o r t og n z i s o t n t e te a k wal t i i n i ao r o h gon t e r i . Re u t Mo e ce t c n s l s r ia o e ain, i a v na e f u g r a h r i , p s p rt e an ih , s ls r s ini a d i e u gc i f mp l p rt o w t d a tg o s r e h y s o t me t o t ea i p i l t o v g q ik r c v r , h r r h s i t y fwe o l ain n h h o rt f r c re c .Co c us o Mi i a mp o e s — l g uc e o e s o e o p t sa , y t l a e r c mp i t s a d t e t e lw a e o e u r n e c o n l i n l k n i r v d me h p u l h r ip a t s a smpe,s f n eib e o e ain, p l a l o al t e n ia e n a en o l s i i l y ae a d r l l p rt a o a p ib e t y s O ig n l h r i. c l p f u

腹股沟疝网塞修补术与前入路腹膜前修补术前瞻性对照研究(附67例报告)

腹股沟疝网塞修补术与前入路腹膜前修补术前瞻性对照研究(附67例报告)
A src : Obe v T vla eteaet f c o eto ieet pntninf ehri ra btat jc e oea t t rpui eet fh f rn oe s —e en r ・ i t u eh h c f t w df e o r oh
p e —— his— — —Ty o me h plg a d p e eio a n e o p r a h M e ho s I r s e ie rnd mie o ・ c s u n r p rtne la tr ra p o c . i t d n a p o p ct a o z d c n v
( 海 市南 汇 区中心 医院普 外科 , 海 2 10 ) 上 上 0 30
[ 摘要 ] 目的 比较两种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 的疗效 。 方法 采用 前瞻性 随机对照 方法 , 将
均获 随访 , 网塞
6 7例 6 腹股沟疝 分为两组 : 9侧 网塞修补 组 ( 4例 ) 3 采用 网塞行 R to ukw术式 , 入路 腹膜 前修 补组 ( 3 前 3 例) 采用 l m xl m预裁剪 聚丙烯 平片行前入路腹膜 前无 张力疝 修补术 。 结果 5c 5c 修补组平均 随访 7 9个月 , . 前入路腹膜前修补组 随访 8 1个月 。两组 平均 手术时 间 、 均住 院时间 、 . 平 恢 复 日常生 活时 间 、 口并发症及阴囊 积液发 生率 比较无显 著性差 异 ( 0 0 ) 切 P> . 5 。前 入路腹 膜前修 补组 平均 费用 明显 少于网塞修补组 , 术后复发率 、 腹股沟 区疼痛不适 、 异物感 发生率也明显降低 ( 0 0 ) P< .5 。 结论 采用预裁剪 补片行前 入路 腹膜前 无张 力腹 股沟疝修 补 , 可明显减 少手 术费用 , 降低术 后疼 痛不 [ 关键词 ] 疝 , 腹股沟 ; 疝修补术 , 无张力 适、 异物感的发生率 , 改善疗 效 , 操作简便 , 安全经济 , 具有推广 价值。

内置补片完全腹膜化修补术和经腹腹膜前修补术及全腹膜外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比较研究

内置补片完全腹膜化修补术和经腹腹膜前修补术及全腹膜外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比较研究

内置补片完全腹膜化修补术和经腹腹膜前修补术及全腹膜外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比较研究颜冬平【期刊名称】《临床合理用药杂志》【年(卷),期】2017(10)21【摘要】目的比较内置补片完全腹膜化修补术和经腹腹膜前修补术及全腹膜外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宜春市万载县三兴中心卫生院2014年12月—2016年11月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153例,随机分为试验一组、试验二组、试验三组,各51例。

试验一组患者采用内置补片完全腹膜化修补术治疗,试验二组患者采用经腹腹膜前修补术治疗,试验三组患者采用全腹膜外修补术治疗。

记录比较3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疼痛持续时间及住院时间,并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复发情况。

结果 3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疼痛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试验一组患者手术时间、疼痛持续时间短于试验二组、试验三组,术中出血量少于试验二组、试验三组(P<0.05)。

3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试验一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试验二组、试验三组(P<0.05)。

3组患者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内置补片完全腹膜化修补术、经腹腹膜前修补术及全腹膜外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均可保证临床治疗的有效性,但内置补片完全腹膜化修补术的临床效果较优。

【总页数】2页(P122-123)【作者】颜冬平【作者单位】江西省宜春市万载县三兴中心卫生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6.2【相关文献】1.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与腹腔镜经腹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比较研究2.腹腔镜腹膜前补片修补术与完全腹膜外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比较3.全腹膜外疝修补术与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治疗双侧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比较4.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与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效果比较5.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与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比较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腹股沟疝改良前入路Kugel修补术12例分析

腹股沟疝改良前入路Kugel修补术12例分析

腹股沟疝改良前入路Kugel修补术12例分析林桂宇【摘要】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experience of improved anterior approach Kugel neoplasty for inguinal hernia. Methods 12 cases of inguinal hernia underwent preperitoneal tension free neoplasty with U.S. Bard Company’s product monofilament polypropylene patch (Modified Kugel patch), and the process and effect of the operation was evaluated. Results The shortest operation time was 40 minutes and longest was 90 minutes and the mean was (54±15) minutes. Pain and foreign body sensation of incision after operation were slight. Conclusion Improved anterior approach Kugel neoplasty for inguinal hernia is simple in process, it can repair the whole inguinal region and cover the myopectineal orifice, and it’s easy to learn. With it a soone r recovery, less complications and slighter pain and foreign body sensation can be attained. It should be promoted in vasty basic-level hospitals.% 目的探讨腹股沟疝改良前入路Kugel修补术经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用改良网塞补片行腹股沟疝腹膜前间隙修补术的研究可行性研究报告一、立项的背景和意义腹股沟疝是外科常见病,在普通人群中的发生率估计约为3%,手术是目前治愈腹股沟疝的唯一有效方法。

腹股沟疝修补术主要由开放手术和腔镜下手术两大类,因为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不仅费用较大,更重要的是由于全麻、气腹等因素反而加重了手术对病人的创伤,所以,绝大多数腹股沟疝在开放手术下完成。

腹股沟疝开放手术方式常用的有10多种,但都是在以下三种术式基础上演变而成:○1加强腹横筋膜缺损或耻骨肌孔的腹膜前间隙修补,即Stoppa术;○2加强腹股沟管后壁的Lichtenstein手术;○3针对疝环的网塞充填式手术(Rutkow术)。

其中的腹膜前间隙修补术因最符合生理解剖和工程力学而日益普及。

但腹膜前间隙修补用补片价格昂贵,每片需要3000元以上。

如何减轻病人负担,是当今国家医疗改革的重中之重,对于我们医务人员,更应积极行动,在保证医疗质量同时,确实减轻病人经济负担。

如何应用现有的相对廉价的疝修补片进行腹膜前间隙,是我们医生要解决的一个课题,为此,我们进行了积极探索:我们选用价格相对低廉的国产伞形网塞补片,通过改变其外形,使之符合腹膜前修补要求,进行腹膜前间隙修补手术,在保证病人医疗质量前提下,大大减轻病人经济负担。

为了证明改良的国产网塞补片行腹膜前间隙腹股沟疝修补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我们将愿意接受腹膜前间隙修补的原发腹股沟疝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为应用改变外形的北京天助畅运医疗有限公司的“善释”网塞补片进行腹膜前间隙修补,对照组为应用美国强生公司的UHS补片进行腹膜前间隙修补。

手术全部由同一手术小组完成,通过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第二天疼痛、术后并发症率、复发率等指标,总结、确定其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腹股沟疝是外科常见病,在普通人群中的发生率估计约为3%[1],外科手术是目前治愈腹股沟疝的唯一有效方法。

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Lichtenstein医生首先应用人工修补材料对腹股沟进行修补,提出“无张力疝修补”(Tension-Free Hernioplasty)概念[1],从此,疝修补手术进入无张力时代,应用人工材料的无张力修补成为腹股沟疝修补术的金标准[2]。

随着对腹股沟区和疝的解剖的深入研究,现代疝外科认为腹横筋膜的缺损和破坏是疝发生的根本原因,传统的疝修补术均是围绕腹股沟管的后壁进行的,而腹横筋膜实际上是位于更深的层次,是腹内压直接作用的部位。

对腹横筋膜的研究表明,仅约20%的腹横筋膜能够满足缝合的要求,因此在腹膜前用补片替代强行缝合成为合理的选择,以达到真正无张力修复的目的。

从工程力学角度分析,腹膜前间隙补片修补时,腹腔Pascal静水压将充分分散在整个补片上,补片前的肌耻骨孔与补片后的腹腔内压力共同使补片固定在腹膜前间隙,腹膜前间隙修补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无张力修补术,愈合更加牢靠,复发率也更低[3],腹膜前修补在术后疼痛和诱发炎症反应方面更为温和[4]。

Vijan等[5]研究推荐腹膜前修补可作为单侧尤其是双侧和复发疝的首选。

腹股沟区腹膜前间隙又称Bogros间隙是一个潜在的腔隙,是指从脐下腹直肌后方开始向外下两侧分离直至髂筋膜而形成的腹横筋膜前层与壁层腹膜间的腔隙,内含脂肪和疏松结缔组织,腹壁下血管在此间隙走行。

腹膜前间隙修补术就是将补片置入该间隙内[6]。

腹腔镜疝修补术式主要有经腹腔腹膜前补片修补术(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 prosthetic,TAPP)、腹腔内补片修补术(Intraperitoneal onlay mesh, IPOM)、全腹膜外补片修补术(Totally extraperitoneal prosthetic,TEP)三种。

腹腔镜疝修补术具有切口小、疼痛轻、术后恢复早等[7]优点,但是存在需要全麻、费用高[8]、术者的学习曲线较长等缺点[9-11]。

此外,腹腔镜疝修补术较开放疝修补手术的术后肠梗阻等并发症发生率亦更高[12]。

Neumayer等[13]的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指出:对于原发疝,首选开放疝修补术。

UHS(Ultrapro Hernia System)是美国强生公司开发应用于腹股沟疝腹膜前间隙修补的产品,为“工”字形,下层补片置于腹膜前间隙,完全覆盖耻骨肌孔[14];上层补片位于精索后,修补后壁;连接部位于内环内,能降低补片移位风险,降低复发率;因需较少缝合,术后疼痛、牵拉感明显减少。

所以,应用UHS 进行腹膜前间隙修补得到大多数医生认同,并成为腹股沟疝最常用的腹膜前间隙修补用补片之一[11],但是由于UHS疝补片价格高昂,国内经济条件不允许,限制了其在国内临床的广泛应用。

由于腹股沟疝的腹膜前间隙修补有着其他术式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但补片价格昂贵,而且成人疝多为老年患者,经济相对困难,如何解决两者之间的矛盾,如何确实为病人减轻经济负担,使病人花较少的钱,享受优质的医疗服务。

正如原世界外科学会主席、著名疝外科学家Nyhus所言[15]:“迄今为止,没有一种疝修补术是完美的。

”我们把国产网塞补片进行了适当改良[16],使之符合腹膜前间隙修补要求,在保证医疗活动安全性和有效性前提下,并进一步降低医疗费用,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增加患者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1] Lichtenstein IL, Shulman AG, Amid PK, Montllor MM. The tension-freehernioplasty. Am J Surg, 1989,157(2):188-93.[2] Kouhia ST, Huttunen R, Silvasti SO, et al. Lichtensteinhernioplasty versus totally extraperitoneal laparoscopic hernioplasty in treatment of recurrent inguinal hernia--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trial. Ann Surg, 2009,249(3):384-7. [3] Kugel RD. Minimally invasive, nonlaparoscopic, preperitoneal, andsutureless, inguinal herniorrhaphy. Am J Surg, 1999,178(4): 298-302.[4] Gunal O, Ozer S, Gurleyik E, Bahcebasi T. Does the approach to thegroin make a difference in hernia repair. Hernia, 2007, 11(5): 429-34.[5] Vijan SS, Wall JC, Greenlee SM, Farley DR. Consequences ofendoscopic inguinal hernioplasty with mesh on subsequent open radical prostatectomy. Hernia, 2008,12(4):415-9.[6] 江浩, 丁锐, 姚琪远, 等. 腹股沟区腹膜前解剖和疝修补术.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08,(02):209-212.[7] Eklund A, Montgomery A, Bergkvist L, Rudberg C. Chronic pain 5 yearsafter randomized comparison of laparoscopic and Lichtenstein inguinal hernia repair. Br J Surg, 2010,97(4):600-8.[8] Gong K, Zhang N, Lu Y, et al. Comparison of the open tension-freemesh-plug, 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 (TAPP), and totally extraperitoneal (TEP) laparoscopic techniques for primary unilateral inguinal hernia repair: 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Surg Endosc, 2011,25(1):234-9.[9] Forbes SS, Eskicioglu C, McLeod RS, Okrainec A. Meta-analysis of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comparing open and laparoscopic ventral and incisional hernia repair with mesh. Br J Surg, 2009,96(8):851-8.[10] Agarwal BB, Agarwal S, Mahajan KC. Laparoscopic ventral herniarepair: innovative anatomical closure, mesh insertion without 10-mm transmyofascial port, and atraumatic mesh fixation: a preliminary experience of a new technique. Surg Endosc, 2009,23(4):900-5.[11] Karthikesalingam A, Markar SR, Holt PJ, Praseedom RK. Meta-analysis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comparing laparoscopic with open mesh repair of recurrent inguinal hernia. Br J Surg, 2010,97(1):4-11.[12] Fitzgerald HL, Orenstein SB, Novitsky YW. Small bowel obstructionowing to displaced spiral tack after laparoscopic TAPP inguinal hernia repair. Surg Laparosc Endosc Percutan Tech, 2010,20(3):e132-5.[13] Neumayer L, Giobbie-Hurder A, Jonasson O, et al. Open mesh versuslaparoscopic mesh repair of inguinal hernia. N Engl J Med, 2004,350(18):1819-27.[14] Dabic D, Cerovic S, Azanjac B, Maric B, Kostic I. Prolene herniasystem, ultrapro hernia system and 3D patch devices in the treatment of inguinal, femoral, umbilical and small incisional hernias in outpatient surgery. Acta Chir Iugosl, 2010,57(2):49-54.[15] Hamza Y, Gabr E, Hammadi H, Khalil R. Four-arm randomized trialcomparing laparoscopic and open hernia repairs. Int J Surg, 2010,8(1):25-8.[16] 项目组人员. 运用改良网塞补片行腹膜前间隙腹股沟疝修补的前瞻性对照研究.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10,25(11):913-915.三、项目研究开发内容和技术关键及主要创新点(一)研究开发内容1、对国产网塞补片进行改良,使之符合腹膜前间隙腹股沟疝修补术的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