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试卷(含答案)

合集下载

七年级上册语文试卷题

七年级上册语文试卷题

七年级上册语文试卷题一、积累与运用(1 - 5题)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静谧(mì)窠巢(kē)黄晕(yūn)B. 应和(hè)着落(zhuó)贮蓄(chǔ)C. 粗犷(guǎng)棱镜(léng)吝啬(lìn)D. 莅临(wèi)菜畦(qí)咄咄逼人(duō)【答案】C。

【解析】A项中“黄晕”的“晕”应读“yùn”;B项中“贮蓄”的“贮”应读“zhù”;D项中“莅临”的“莅”应读“lì”。

2. 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 朗润烘托喉咙花枝召展。

B. 抖擞键壮宽敞呼朋引伴。

C. 风筝端庄碣石抖擞精神。

D. 决别化妆烂漫淅淅沥沥。

【答案】C。

【解析】A项“花枝召展”应为“花枝招展”;B项“键壮”应为“健壮”;D项“决别”应为“诀别”。

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春天来了,公园里花团锦簇,前来游赏的人们络绎不绝。

B. 他在老师面前战战兢兢地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C. 他上课经常迟到,老师批评了好几回还是改不了,已经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

D. 如果学习方法运用恰当,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答案】C。

【解析】“不可救药”指病已重到无法用药医治的程度,比喻已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用在这里形容上课迟到过于严重,不恰当。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性。

B. 他那和蔼可亲的笑容和循循善诱的教导常常浮现在我的眼前。

C. 我们在学习上应该树立不畏艰难的勇气。

D. 为了防止这类事故再次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答案】D。

【解析】A项“通过……使……”句式杂糅,应删去“通过”或“使”;B项“循循善诱的教导”不能“浮现在眼前”,搭配不当;C项“树立”与“勇气”搭配不当,应是“树立信心”或“鼓起勇气”。

5. 默写填空。

【答案】山岛竦峙随君直到夜郎西夜发清溪向三峡不知何处吹芦管应傍战场开。

七年级上册试卷语文【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试卷语文【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试卷语文【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字是形声字?A. 明B. 听C. 早D. 林2.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A. 罗贯中B. 吴承恩C. 施耐庵D. 曹雪芹3. 下列哪个选项中的句子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A. 他跑得像兔子一样快。

B. 这座山高得插入云霄。

C. 她的笑声像银铃一样清脆。

D. 这个苹果大得像个篮球。

4. 下列哪个成语是表示“勤奋学习”的?A. 画龙点睛B. 孜孜不倦C. 对牛弹琴D. 画蛇添足5.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诗句朗读节奏?A.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B.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C.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D.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2.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出自唐代诗人陆游的作品。

()3. “夸父追日”是一个关于勤奋的神话故事。

()4. 成语“掩耳盗铃”是形容人做事不考虑后果。

()5.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名句。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出自《______》。

2.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中的“蓝”指的是______。

3. “桂林山水甲天下”中的“桂林”位于中国的______省。

4. 《水浒传》中的“及时雨”指的是______。

5.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唐代诗人______的名句。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述《西游记》的主要故事情节。

2. 请解释成语“画龙点睛”的含义。

3. 请列举三种常见的修辞手法。

4. 请简述唐代诗人杜甫的诗歌特点。

5. 请解释“水滴石穿”这个成语的寓意。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用“虽然……但是……”造一个句子。

2. 请用“如果……就……”造一个句子。

3. 请用“一边……一边……”造一个句子。

语文七年级上册试卷题【含答案】

语文七年级上册试卷题【含答案】

语文七年级上册试卷题【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字是形声字?( )A. 日B. 月C. 明D. 早2. 下列哪个成语出自《论语》?( )A. 温故知新B. 拔苗助长C. 对牛弹琴D. 画龙点睛3. 下列哪个词是名词?( )A. 跑步B. 书桌C. 开心D. 美丽4. 下列哪个句子是复合句?( )A. 春天来了。

B. 他正在读书。

C. 我喜欢吃苹果。

D. 春天来了,花儿开了。

5. 下列哪个词是动词?( )A. 大海B. 跑步C. 美丽D. 书桌二、判断题1. 《论语》是孔子所著。

( )2. 拟人修辞手法是指用人的行为来形容非人的事物。

( )3. “其”字在古代汉语中是指第三人称代词。

( )4. “春风又绿江南岸”是唐代诗人杜甫的名句。

( )5. “寓言”是一种以动物为主角的文学体裁。

( )三、填空题1. 《______》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

2. “______”是表示原因的连词。

3. “______”是表示转折的连词。

4. “______”是表示条件的连词。

5. “______”是表示选择的连词。

四、简答题1. 请简述比喻修辞手法的作用。

2. 请简述拟人修辞手法的作用。

3. 请简述排比修辞手法的作用。

4. 请简述夸张修辞手法的作用。

5. 请简述对偶修辞手法的作用。

五、应用题1. 请用比喻修辞手法写一句话。

2. 请用拟人修辞手法写一句话。

3. 请用排比修辞手法写一句话。

4. 请用夸张修辞手法写一句话。

5. 请用对偶修辞手法写一句话。

六、分析题1. 请分析下列句子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2. 请分析下列句子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他跑得像兔子一样快。

”七、实践操作题1. 请用比喻修辞手法改写下列句子。

“他的脸红得像苹果。

”2. 请用拟人修辞手法改写下列句子。

“太阳升起来了。

”八、专业设计题1. 设计一个以“环保”为主题的班会活动方案。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测试试题1(含答案)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测试试题1(含答案)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语文测试试题姓名班级学号得分说明:1、本试卷包括第Ⅰ卷(基础题)和第Ⅱ卷(作文)两部分。

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并检查条形码粘贴是否正确。

3.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

第Ⅰ卷(基础题)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根据提示默写诗句。

(每空1分,共10分)①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②____________________,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③夜发清溪向三峡,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峨眉山月歌》)④____________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⑤一狼洞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

(蒲松龄《狼》)⑥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____________。

(刘禹锡《秋词(其一)》)⑦《次北固山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

⑧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 (2 分)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酝酿.(liànɡ)确凿.(záo)吝.啬(lìn)B. 静谧.(mì)盔.甲(kuī)怂.恿(sǒnɡ)C. 憔悴.(cuì)恍.惚(huǎnɡ)干涸.(ɡù)D. 匿.笑(nì)狭隘.(yì)缥.缈(piāo)3.(2 分)下面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女排在先失两局的情况下,第三局破釜沉舟....,调上全部精锐人马,拼力反击,终于反败为胜。

七年级上册语文考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考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考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汉字中,笔画数最多的是:A. 马B. 龙C. 鸟D. 风2. 《西游记》的作者是:A. 吴承恩B. 罗贯中C. 施耐庵D. 曹雪芹3. 下列诗句中,哪一句是杜甫所作?A.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B.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C.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D.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4.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出自哪部经典?A. 《论语》B. 《大学》C. 《中庸》D. 《孟子》5. 下列成语中,哪个成语出自《水浒传》?A. 调虎离山B. 画龙点睛C. 水浒传D. 三打白骨精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2. “桂林山水甲天下”是指桂林的山水风景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

()3.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李白的诗句。

()4. 《三国演义》中,刘备、关羽、张飞是桃园三结义的主角。

()5.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出自《增广贤文》。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岁寒三友”指的是松、竹、______。

2. 《西游记》中,孙悟空的武器是______。

3.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出自《______》。

4. 唐代诗人中,有“诗仙”之称的是______。

5. “一问三不知”中的“三不知”指的是不知______、不知______、不知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述《水浒传》的主题思想。

2. 请解释“温故而知新”的含义。

3. 请列举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4. 请简述“孔子见南子”的故事情节。

5. 请解释“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含义。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以“我的梦想”为题,写一篇100字左右的短文。

2. 请解释“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含义,并结合实际生活举例说明。

3. 请以“家乡的四季”为题,写一篇100字左右的短文。

七年级上册试卷语文答案【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试卷语文答案【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试卷语文答案【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字不属于形声字?( )A. 桃B. 李C. 橙D. 梨2.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 )A. 罗贯中B. 施耐庵C. 吴承恩D. 曹雪芹3. 下列哪个词是表示颜色的词语?( )A. 大海B. 蓝天C. 热情D. 高山4. 下列哪个句子使用了比喻手法?( )A. 月亮像小船。

B. 他像学生一样学习。

C. 她的眼睛像星星一样亮。

D. 这个苹果很大。

5. 下列哪个句子是倒装句?( )A. 我昨天去了公园。

B. 去公园,我昨天。

C. 我昨天公园去了。

D. 去了公园,我昨天。

二、判断题1.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 )2.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杜甫的名句。

( )3.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描述的是春天的景色。

( )4. “三人行,必有我师”出自《论语》。

( )5. “桂林山水甲天下”是形容桂林的山水美景。

( )三、填空题1.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唐代诗人______的诗句。

2. 《水浒传》的作者是______。

3.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比喻了______的宝贵。

4.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强调了______和______的重要性。

5. “满招损,谦受益”意思是______。

四、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西游记》的主要人物和故事情节。

2. 请解释“春暖花开”这个成语的意思。

3. 请简述“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这句诗的意境。

4. 请解释“欲速则不达”这个成语的意思。

5. 请简述“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这个成语的来源和含义。

五、应用题1. 请用“山清水秀”这个成语造句。

2. 请用“一箭双雕”这个成语造句。

3. 请用“画龙点睛”这个成语造句。

4. 请用“掩耳盗铃”这个成语造句。

5. 请用“悬梁刺股”这个成语造句。

六、分析题1. 请分析《庐山谣》这首诗的主题和意境。

2. 请分析《醉翁亭记》这篇文章的写作手法和主题。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满分120分,时间150分钟)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23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贮.蓄(zh ù) 菡.萏(h àn ) 倜傥.(d ǎng ) 人声鼎.沸(d ǐng ) B .干涸.(g ù) 确凿.(z áo ) 论.语(l ùn ) 哄.堂大笑(h ōng ) C .殉.职(x ùn ) 攒.成(cu án ) 蜷.伏(j úan ) 神采奕.奕(y ì) D .搓捻.(ni ǎn ) 蹒.跚(p án ) 狭隘.(ài ) 拈.轻怕重(ni ān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 .酝酿 贮蓄 咄咄逼人 各得其所 B .轻捷 渊搏 恍然大悟 见异思迁 C .慷慨 晕眩 惊慌失措 畏罪前逃 D .滑稽 缥缈骇人听闻杞人扰天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谦辞、敬辞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2分) A .新开的超市大门上写着八个大字:“物美价廉,欢迎惠顾..。

” B .8月12日是贵校七十年校庆,作为市长我一定光临..指导。

C .我前几天去您家,正巧您不在,您的家父..已经把您调离的事告诉我了。

D .听说你新买了寒舍..,今天我有事走不开,改天我一定登门拜访。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 .安顺的冬天是一个美丽的地方。

B .具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是一个人事业成败的关键。

C .同学们以敬佩的目光注视着和倾听着这位新来老师的讲课。

D .通过这次活动,我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

5.依次填入下面句中横线处的句子,恰当的一项是( )(2分)七年级上册的课文告诉我们,学习语文的天地非常广阔。

我们既可以探访历史,_____________,又可以走进自然,_____________,还可以体察亲情,_____________,更可以了解社会,_____________。

七年级语文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字是形声字?A. 明B. 听C. 早D. 林2. 《春》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谁?A. 朱自清B. 老舍C. 鲁迅D. 巴金3. 下列哪个词语是表示颜色的?A. 碧绿B. 雪白C. 火红D. 土黄4. 《论语》中“学而时习之”的下一句是什么?A. 不亦说乎B. 不亦乐乎C. 不亦君子乎D. 不亦智乎5. 下列哪个成语出自《三国演义》?A. 草船借箭B. 三顾茅庐C. 画龙点睛D. 破釜沉舟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

()2. “床前明月光”是唐代诗人杜甫的名句。

()3. 《水浒传》中的宋江是“及时雨”。

()4.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出自唐代诗人陆游的《游山西村》。

()5. “桂林山水甲天下”是指桂林的山水风景在世界范围内都是首屈一指的。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______》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讲述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保护唐僧取经的故事。

2. “______,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明代文学家顾炎武的名言。

3. “______,非宁静无以致远”出自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4. “______,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宋代诗人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的名句。

5. 《______》是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集,其中包含《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经典作品。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述《背影》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情感。

2. 请解释“一问三不知”这个成语的意思和出处。

3. 请简述《小石潭记》这篇文章的作者和主题。

4. 请解释“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个成语的意思和出处。

5. 请简述《诗经》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以“我最喜欢的季节”为题,写一段话,描述你为什么喜欢这个季节,以及你喜欢在这个季节做什么。

七年级试卷语文上册【含答案】

七年级试卷语文上册【含答案】

七年级试卷语文上册【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有误的是:A. 拾金不昧(shí jīn bù mèi)B. 威风凛凛(wēi fēng lǐn lǐn)C. �雄心壮志(xióng xīn zhuàng zhì)D. 气吞山河(qì tūn shān hé)2.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是:A. 他做事总是拖拖拉拉,真是让人头疼。

B. 这部电影场面宏大,让人叹为观止。

C. 老师讲课时,同学们都聚精会神地听讲。

D. 他考试得了满分,大家都夸他实至名归。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A. 他穿着一件灰色上衣,戴着一顶蓝帽子,走在人群中十分显眼。

B. 这本书的作者是著名作家,深受读者喜爱。

C. 我们应该养成一个好习惯,每天都要锻炼身体。

D. 这个问题很难,连老师都没有办法解决。

4.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A. “你听我说,”妈妈说,“明天我们要去外婆家。

”B. 这个苹果真好吃,那个梨也很甜。

C. 小明喜欢唱歌、跳舞、画画。

D. 他问:“你叫什么名字?”我说:“我叫李华。

”5.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A. 难过B. 恍然大悟C. 忐忑不安D. 草长莺飞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论语》是孔子的著作。

()2. “春眠不觉晓”是杜甫的诗句。

()3. “狐假虎威”这个成语出自《西游记》。

()4. “三人行,必有我师”是孔子的名言。

()5. 《水浒传》的作者是罗贯中。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 ___________ ,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二首》)2. “___________ ,草色入帘青。

”(刘禹锡《陋室铭》)3. “春眠不觉晓,___________ 。

”(孟浩然《春晓》)4. “___________ ,西湖歌舞几时休?”(林升《题临安邸》)5. “___________ ,独怆然而涕下。

七年级语文上册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语文练习试题一、积累运用(共21分)(一)积累(共13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把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填在方格内。

(2分)弹指一挥间:悠悠90载.。

在绿色涌动的七月:在鲜花开放的七月:在彩旗飘飘的七月: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迎来了她90岁的生日。

凝望鲜红的党旗:我们心中泛起阵阵lián yī:默念着曾经在党旗下的誓言——让党旗熠.熠生辉:我们时时感到肩上责任的重大。

2.默写。

(7分)①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冰心《成功的花》)②▲:月中霜里斗婵娟。

(李商隐《霜月》)③东风不与周郎便:▲。

(杜牧《赤壁》)④▲:休将白发唱黄鸡。

(苏轼《浣溪沙》)⑤▲: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冰心《纸船》)⑥在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着时光的流逝:蕴含自然理趣的诗句是▲:▲。

3.名著阅读。

(4分)根据四大名著的内容进行连线。

《西游记》罗贯中三打祝家庄《水浒传》曹雪芹三圣试禅心《三国演义》吴承恩三英战吕布《红楼梦》施耐庵黛玉葬花(二)运用(共8分)4.下面划线的句子都有语病:请改正过来。

(5分)今天:①拥有一部电脑就如同好比拥有整个世界。

于是:有的人开始厌倦纸质图书:更愿意在网上快速阅读。

但是网上阅读好像乘火车出差:直来直去毫无悬念:而阅读纸质图书则好像坐牛车去姥姥家:慢悠悠地观景赏花:心含喜悦。

对纸质图书的命运:无论怎样担忧:我都始终抱有希望:因为只要你想借助阅读享受快乐:这种方式就永远不会消亡。

而且:②随着整个社会浮燥心态的改变:使传统阅读方式将会受到大众的钟爱。

目前:③古典著作图书受到读者追逐:就是最好的映证。

(1)句①语意重复:应删去的词是▲。

(2)句②中成分残缺:应删去的词是▲。

(3)句③中词语搭配不当:应将▲改为▲。

(4)找出文中的两个错别字并改正▲改为▲:▲改为▲。

5. 这是一幅题为“升级”的漫画:请仔细观察:并简要说说你的发现及给你的启示。

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考试题及答案

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考试题及答案

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考试题及答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考试题及答案七年级的学生要想语文成绩更好,在考试的时候拿高分,除了平常的基础知识积累以外,就需要加强试题的训练,积累解题技巧了。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上册语文考试题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用!一、积累与运用 (共20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2分)kào赏( ) 步履pán shān( ) 虔诚( ) 苦心孤诣( )2.请找出下面词语中的四个错别字并在方格中用正楷改正。

(2分)名符其实孔武有力劳骚心有余悸司空见贯拘紧3.依次填入下列空格处的短语,搭配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美是广泛的,烟雨楼阁可谓之为美; ,碧天黄沙可谓之为美; 倾国倾城可谓之为美; 潇洒从容也可谓之为美。

但美的答案,远远不止于此。

A.姑苏江南大漠孤烟明眸浩齿羽扇纶巾B.大漠孤烟姑苏江南明眸浩齿羽扇纶巾C.姑苏江南大漠孤烟羽扇纶巾明眸浩齿D.大漠孤烟姑苏江南羽扇纶巾明眸浩齿4.古诗文默写。

(共8分)(1) ,潭影空人心。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

(曹操《观沧海》)(3)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以“ ,。

”两句表达了对仕宦升沉、世事变迁的豁达看法,揭示了新生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道理。

(4)我亦无他,。

(欧阳修《卖油翁》)(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六则)(6) ,随风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5. 综合性学习。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雪到。

”一年一度的春节就要到了,写对联颂新春成为人们喜迎新年的一个十分有趣的民俗活动。

一般来说,一副完整的春联由上联、下联和横批构成。

上下联要求构成对偶的修辞,而横批则要含有揭示、评论之意,对整副对联的主题内容起补充、概括或提高的作用。

如:对联“牛马成群勤致富;猪羊满圈乐生财。

” 横批是“日度小康”。

按要求完成下题目:(1)下面是某餐馆门上贴的春联,请你运用《悯农》一诗的有关词句,将上联补充完整。

七年级上册试卷语文答案【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试卷语文答案【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试卷语文答案【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字是形声字?( )A. 日B. 月C. 明D. 早2. 下列哪个成语出自《论语》?( )A. 温故知新B. 轻车熟路C. 画蛇添足D. 狐假虎威3.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其内容包括哪三个部分?( )A. 风、雅、颂B. 风、雅、赋C. 风、颂、赋D. 风、雅、曲4. 下列哪个不属于唐宋八大家?( )A. 杜甫B. 白居易C. 苏轼D. 欧阳修5. 《水浒传》的作者是谁?( )A. 罗贯中B. 施耐庵C. 吴承恩D. 曹雪芹二、判断题1. 《论语》是孔子亲自撰写的。

()2. “床前明月光”是杜甫的名句。

()3. 《西游记》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故事。

()4.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

()5. 《三国演义》以刘备、关羽、张飞三兄弟的故事为主线。

()三、填空题1. 《庐山谣》的作者是______。

2.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出自______。

3.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______的名句。

4. 《水浒传》中,宋江的绰号是______。

5.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出自______。

四、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诗经》的内容和特点。

2. 请简述《红楼梦》的主要情节。

3. 请简述《三国演义》的主要人物及其关系。

4. 请简述《西游记》的主要故事情节。

5. 请简述《水浒传》的主题和主要人物。

五、应用题1. 请用一句话概括《论语》的主要思想。

2. 请用一句话概括《庐山谣》的主题。

3. 请用一句话概括《诗经》的艺术特点。

4. 请用一句话概括《红楼梦》的写作手法。

5. 请用一句话概括《三国演义》的历史背景。

六、分析题1. 分析《诗经》中的“风”与“雅”的区别。

2. 分析《红楼梦》中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

七、实践操作题1. 请列举《三国演义》中的三个著名战役,并简述其主要过程。

2. 请列举《西游记》中的三个著名妖怪,并简述其主要特点。

七年级上册语文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试卷及答案一.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

〔18分〕1.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a.啜泣〔chuò) 玷污(zhān)贪心〔lán) 丰硕(shuò)b.眩目(xuán) 鹤唳( lì) 济南〔jì) 风韵(yùn)c.迸溅〔bèng〕黄晕〔yùn〕朗润〔rùn〕奢望(shē)d.竦峙〔sǒng)贮蓄(chú) 梦寐〔mèi〕管弦(xuán)2.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a.阴晴圆缺突如其来多愁善感b.心旷神怡瘁然长逝险象迭生c.玲珑剔透德高望众坚韧不拨d.专心志致水更清冽盘虬卧龙3、以下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a、周笔畅童年照片曝光,其姿势表情让人忍俊不禁。

b、初一〔2〕班的班长思想品德好,工作才能强,可谓德高望重。

c、他们从小一块长大,亲密无间,别人都说他们俩合二为一。

d、登上巴岳山天灯石,无限风光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

4、以下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a要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为既具有丰富的知识又有高尚的品质。

b从他上学的那天起,语文对他就产生了浓重的兴趣。

c春天是一个万物复苏的季节,到处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d我用傻瓜相机将妈妈的一张张笑脸和一句句言语拍入镜头,制成像册。

5. 以下句子的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①这种鱼能像蚕一样吐丝,并借助腹鳍和尾鳍将丝织成睡衣。

②地中海海域生活着一种色彩非常漂亮的鹦鹉鱼。

③有时候鹦鹉鱼病了,自己无力从睡衣里钻出来,时间一长它必死无疑。

④每天晚上,它们就睡在自己编织的睡衣里,安安稳稳地睡觉。

⑤对于鹦鹉鱼来说,最大的危险并不是来自外界的伤害,而是因为作茧自缚。

a. ②⑤①④③b. ⑤②③①④c. ①④⑤③②d. ②①④③⑤6、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班里准备在这天下午3点,在本班教室开展关于读书的主题班会活动。

2023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试卷带答案(完整版)

2023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试卷带答案(完整版)

2023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试卷带答案(完整版)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试卷带答案(考试时间:120分钟分数:150分)一.基础知识及运用(3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酝酿( liàng) 沐浴(mù) 干涩(shè) 一霎时(shà)B.憔悴(qiaó) 粼粼(líng ) 莅临(lì) 咄咄逼人(duóduó)C.荫蔽(yìn) 姊妹(zǐ) 祷告(dǎo ) 菡萏(hàn)D.匿笑(nì) 瘫痪(huàn) 粗犷(guǎng) 贮蓄(zhù)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静谧瞭亮睫毛朗润B.棱镜决别分歧铃铛C.并蒂沉寂淅沥徘徊D.着落朗润凌镜侍弄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我的姑奶奶,今天你这搞得花枝招展的出来干吗?害我差点没认出你。

B.面对他人咄咄逼人的态度,我们能做的就是心平气和的调整自己.C.这些矛盾处理好了,笔画和偏旁就能各得其所,整个字就会成为和谐完整的统一体。

D.他平时学习刻苦认真,这次期中考试又取得了优秀的成绩,真让他喜出望外。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3分)A.《荷叶·母亲》——冰心——原名:谢婉莹——代表作——《繁星》《春水》等。

B.《秋天的怀念》——史铁生——代表作——散文《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小说《我与地坛》等。

C.《济南的冬天》——老舍——代表作——小说《茶馆》,诗文集《踪迹》。

D.《咏雪》——出自《世说新语》——南朝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怪小说。

5.下列句子修辞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3分)A.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色的花热烈。

( 排比 )B.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 设问 )C.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试卷【含答案】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试卷【含答案】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字是形声字?A. 明B. 听C. 早D. 林2.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A. 罗贯中B. 吴承恩C. 施耐庵D. 曹雪芹3. 下列哪个选项中的诗句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A.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B.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C.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D.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4. 下列哪个成语出自《史记》?A. 破釜沉舟B. 画龙点睛C. 指鹿为马D. 背水一战5.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句子结构?A. 主语-谓语-宾语B. 宾语-谓语-主语C. 谓语-主语-宾语D. 宾语-主语-谓语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2. 唐代诗人杜甫被誉为“诗仙”。

()3. “床前明月光”是李白的诗句。

()4. “三人行,必有我师”出自《论语》。

()5. “狼来了”的故事告诉我们做人要诚实。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写而成。

2.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歌以描写社会现实和人民生活为主,代表作有《琵琶行》等。

3. 《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作者是施耐庵。

4. “桂林山水甲天下”是指桂林的山水风光在世界上是首屈一指的。

5. 《西游记》中的主人公孙悟空具有七十二变的能力,他的武器是如意金箍棒。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述《红楼梦》的主要情节。

2. 请解释“望梅止渴”这个成语的含义。

3. 请列举出唐代诗人杜甫的三首代表作。

4. 请简述《水浒传》中的林冲形象。

5. 请解释“掩耳盗铃”这个成语的含义。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用“虽然……但是……”造一个句子。

2. 请用“如果……就……”造一个句子。

3. 请用“因为……所以……”造一个句子。

4. 请用“不但……而且……”造一个句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语文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注意:所有的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交卷只需交答题卡.)一、积累与运用(10分)1、在答题卡田字格中,抄写以下内容(3分。

书写美观加1分)(说明:根据书写情况评分。

相信你能写出漂亮的字来,而且卷面整洁)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2、按照课文填空(5分)①海内存知己,。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②沉舟侧畔千帆过,。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③,只缘身在最高层。

《登飞来峰》④会当凌绝顶,。

《望岳》⑤《论语十则》中阐述学习与思考辨证关系的句子是,。

3、口语交际:根据语境回答问题(2分)小明想到邮局去寄一封信,可是走到岔路口,他不记得该往哪边走。

这时正好遇见一位60多岁的老年人,于是他走上前去,问道:“。

”二语言积累和运用(10分,4-8题每题2分)4、下列词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2分)( )A、啜.泣(chuò)小憩.(qì)擎.天撼地(jīng)B、濯.洗(zhuó)泯.灭(mǐng)骇.人听闻(hài)C、唱和.(hè)猝.然(chù)莽莽榛.榛(zhēn)D、竦.立(sǒng)静谥.(mì)踉踉跄.跄(qiàng)5、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笑容可掬恍然大悟望洋兴叹窸窸窣窣B、廖廖可数节衣缩食萍水相逢乐以教和C、心有余悸消声匿迹苦心孤诣愿天尤人D、名副其实含辛茹苦为富不人俗不可耐6、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思而不学则殆.(迷惑不解)元方入门不顾.(回头看)B、睨.之(斜着眼睛看)不见曦.月(早晨的阳光,这里指太阳)C、山岛竦.峙(突起突兀)而.翁知我(你,你的)D、属.引凄异(连缀,连续)世隶.耕(奴隶)7、“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这段话是从下面文段中抽出来的,将它放回原文,恰当的位置是:()(A)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B)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C)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

(D)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8. 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A 有没有坚定的意志,是一个人在事业上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

B 中学生是学习的重要阶段。

C 北京博物院展出了新出土的两千多年前的文物。

D 我们听到的是欢乐的歌声和愉快的笑容三、阅读理解(40分)(一)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绝谳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水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清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9、将空缺的语句填在横线上。

(2分),。

10、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2分)(1)沿溯.阻绝溯:(2)良.多趣味良:11、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2分)原句: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译文:12、文中划线的语句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13、第三段写三峡春冬景色时,既描写了“”的静景,也描写了“”的动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

(用文中语句回答)(2分)(二)“”,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

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着。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

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

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14、将第一段中横线上缺少的语句补充完整?(2分)15、第一段画波浪线语句采用什么修辞方法?作用是什么?(2分)16、第一段从哪些角度来描写春风?(2分)17、第一段中的“卖弄”一词用的好吗?为什么?(2分)18、第二段中“稀稀疏疏”和本段中的“”一词相照应。

(2分)(三) 美丽如初①月色皎洁,一如闪亮的白绸,宁静而安祥地弥漫。

我握着母亲的手站在街口,等放晚学的弟弟归家。

并不冷,然而街静人空,我等得焦急不耐,母亲却等得耐心又耐心,遥望着那条很宽很白的路,母亲说:“一直这样等,惯了。

”我的心悚然一动,目光在母亲单薄的身影里模糊了。

②我也曾让母亲这样地等待过,并不是小的时候,女儿大了,反而更让母亲牵挂。

那些个月朗星稀的夜晚,和学友们一路高歌神侃地回家,一个人转进僻静的街口,却望见母亲的衣衫和着树影飘动,一样的迷离,心忽地跳快了,跑过去,却只叫了一声“妈妈!”母亲也不说什么,很欣慰地笑着,拍拍我的手,一起走回家去。

③而今我去了异地,只在假期里归来,母亲的身影却依然准时地站在街口树下,等待不久也要离家求学的弟弟。

我忽然很羡慕母亲,可以把那么深沉的爱包容在静静的等待中。

④清脆的铃声响过来,弟笑嘻嘻立在我和母亲面前:“妈!姐!”“怎么才回来,让妈等那么久?”我半是欢喜半是埋怨。

“回家吧!”母亲还是那么欣慰地笑着,拍拍弟的手。

弟冲我做个鬼脸。

看弟高大的身影在母亲的身边,我忽然觉得失去了什么,起航的船只能留恋温暖的港湾,却不能永远停泊。

⑤返校之前,母亲安静地替我整理行囊,见我跟着她走来走去,却不开口,母亲说:“从前你外婆也是这样送我走。

”啊,我默默地望着母亲,仿佛看见外婆的双手在忙碌。

我忽然明白了,从前外婆一定也曾站在街口,等母亲回家,就像母亲今天等我们回家,而我也会有那么一天,让深深的爱溶在等待中。

⑥眼前晃动着月光里母亲静立的身影,才知道不论经过什么,我记忆中的那些夜晚永远美丽如初。

19、文章首段的景物描写写出了景物什么特点?在文中主要起什么作用?(2分)20、首段中,在等放晚学的弟弟时,为什么我会“等得焦急不耐”,母亲却“等得耐心又耐心”?(2分)21、第④段中写到,“我忽然觉得失去了什么”,“我”觉得失去了什么呢?(2分)22、纵观全文,(1)写出第一段中与末段中“眼前晃动着月光里母亲静立的身影”这个句子相呼应的一句话。

(2)说说为什么“我记忆中的那些夜晚永远美丽如初”?(4分)(1)答:(2)答:(四)一、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二溥(张溥,明朝文学家)幼嗜.学,所读书必手钞(通“抄),钞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

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

冬日手皲(jūn,皮肤因寒冷或干燥而破裂),日沃(浇)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

23、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陈太丘与友期.行(约定)幼嗜.学(喜欢,爱好)B、门外戏.(玩耍,嬉戏)即焚.之(烧)C、相委.而去(舍弃,丢下)右手握管.处(笔杆)D、元方入门,不顾.(回头看)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名称)24、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待君久不至,已.去下车引之.A B死而后已.人皆贺之.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如是.者六七始已C D与朋友交而不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25、翻译下列句子(3分)①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26、读了第二则文言文后,你有什么启发?(3分)四作文(40分)芊芊芦苇,触动了文人的心灵;巍巍“神舟”,触动了国人的心灵;眷眷亲情,触动了游子的心灵;殷殷师恩,触动了学子的心灵……同学们,相信五彩斑斓的大千世界里,一定也会有许多触动你心灵的人或事。

请以“_____________,触动了我的心灵”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 补充完整作文题。

然后作文。

2 体裁不限。

字数500字以上。

3.不得抄袭。

1 . 略 2. ①天涯若比邻。

②病树前头万木春。

③不畏浮云遮望眼。

④一览众山小。

⑤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3.略 4---8. DABBC(一)9、素湍绿谭,回清倒影。

10、①逆流而上②确实、实在。

11、即使骑着快马驾着风,也不会这么快呀。

12、侧面描写,烘托出三峡夏季水势之大和流速之快。

13、“素湍绿谭,回清倒影。

”和“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二)14、“吹面不寒杨柳风”。

15、比喻;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春风的温暖和轻柔。

16、触觉、视觉、嗅觉、听觉。

17、好,贬义词褒用,写出了鸟儿迎接春天到来时的喜悦心情。

18、“一点点”(三)19 、(1)宁静平和(幽美)(能答出“宁静”即可)(2)展示人物活动环境特点;衬托人物美丽和充满母爱的性格(心灵)。

20 、因为母亲能“把深沉的爱包容在静静的等待中”,而我还未能。

(大意对即可)21、(因为已经长大而独立,)失去了倚在母亲怀里感受母爱的机会,失去了享受母亲等待的满足感和幸福感的机会。

(本题答案应是开放性的,大意对或言之成理即可。

若答“起航的船只能留恋温暖的港湾,却不能永远停泊”则只给1分。

)22 、(1)(我的心怦然一动,)目光在母亲单薄的身影里模糊了。

(2)因为那些夜晚月色美、情感美,凝聚着母亲深沉美好的爱(四)23. D 24.B25、你中午不到,就是不守信用;对着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26、从勤出成果,天才出自勤奋,注重学习方法等方面答题,言之成理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