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苏锡常镇高三三模数学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苏锡常镇高三三模数学试题2018届苏锡常镇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十五)
数学
满分16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11
方差公式:s2=[(x1-x)2+(x2-x)2+…+(xn-x)2],其
中x=(x1+x2+…+xn).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70分.
1.若复数z满足(1+i)z=2(i是虚数单位),则z的虚部为1.
2.设集合A={2,4},B={a2,2}(其中a<0),若A=B,
则实数a=-2.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P(-2,4)到抛物线y2=
-8x的准线的距离为2.
4.一次考试后,从高三(1)班抽取5人进行成绩统计,其茎
叶图如下图所示,则这五人成绩的方差为68.8.
5.上图是一个算法流程图,若输入值x∈[0,2],则输出
值S的取值范围是[0.4]。
6.欧阳修在《卖油翁》中写到:“(翁)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可见
卖油翁的技艺之高超,若铜钱直径4厘米,中间有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小孔,随机向铜钱上滴一滴油(油滴大小忽略不计),则油恰好落入孔中的概率是1/16.
7.已知函数f(x)=sin(πx+φ)(0<φ<2π)在x=2时取得最大值,则φ=3π/2.
10.已知公差为d的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若S5
=4,则d=-1/2.
18.在棱长为2的正四面体PABC中,M,N分别为PA,BC的中点,D是线段PN上一点,且PD=2DN,则三棱锥DMBC的体积为8/3.
9.设△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是a,b,c,且满足acosB-bcosA=c,则cosA+cosB=1/2.
1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圆C:(x+1)2+y2=2,点A(2,0),若圆C上存在点M,满足MA2+MO2≤10,则点M的纵坐标的取值范围是[-3.3]。
12.如图,扇形AOB的圆心角为90°,半径为1,P是圆弧AB上的动点,作点P关于弦AB的对称点Q,则OP·OQ的取值范围为[0.1/2]。
13.已知函数f(x)=
1/2,x>2;
2(|x+3|+1),x≤2。
则f(x)的导数在x=2处不存在。
1.对于第一段,没有明显的格式错误或需要删除的段落。
可以改写为:“给定lnx,其中x>0,求af(a)+bf(b)+cf(c)的最大值是多少?”
2.对于第二段,没有明显的格式错误或需要删除的段落。
可以改写为:“已知a和b是正实数,并且(a-b)²=4(ab)³,求a/b 的最小值是多少?”
3.对于第三段,没有明显的格式错误或需要删除的段落。
可以改写为:“本大题共6小题,共计90分。
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
4.对于第四段,第一句话中“四棱锥PABCD中”应该改为“四棱锥PABCD的顶点分别为P、A、B、C、D”,并且需要添加图示。
可以改写为:“如图所示,四棱锥PABCD的顶点分别为P、A、B、C、D,其中∠ADB=90°,CB=CD,E为棱PB的中点。
(1) 若PB=PD,证明PC⊥BD;(2) 证明CE∥平面PAD。
”
5.对于第五段,第一句话中“△ABC中,三个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应该改为“△ABC中,三个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
第二句话中“4S=3(a2+c2-
b2)”应该改为“4S=3(a²+c²-b²)”。
可以改写为:“在△ABC中,
三个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设△ABC的面积
为S,且4S=3(a²+c²-b²)。
(1) 求角B的大小;(2) 设向量
m=(sin 2A,3cosA),n=(3,-2cosA),求m·n的取值范围。
”
6.对于第六段,第一句话中“下图1是一座斜拉桥的航拍图”应该改为“下图1是一张斜拉桥的航拍照片”。
可以改写为:“下图1是一张斜拉桥的航拍照片,为了分析大桥的承重情况,研究小组将其抽象成图2所示的数学模型。
索塔AB、CD与
桥面AC均垂直,通过测量知两索塔的高度均为60m,桥面
AC上一点P到索塔AB、CD距离之比为21∶4,且点P对两
塔顶的视角为135°。
(1) 求两索塔之间桥面AC的长度;(2) 研
究表明索塔对桥面上某处的“承重强度”与多种因素有关,可简单抽象为:某索塔对桥面上某处的“承重强度”与索塔的高度成
正比(比例系数为正数a),且与该处到索塔的距离的平方成反
比(比例系数为正数b)。
问两索塔对桥面何处的“承重强度”之
和最小?并求出最小值。
”
7.对于第七段,第一句话中“如图,椭圆2+2=1(a>b>0)的
离心率为”应该改为“如图所示,椭圆2x²/a²+2y²/b²=1(a>b>0)的
离心率为e,焦点到相应准线的距离为1,点A、B、C分别为椭圆的左顶点、右顶点和上顶点,过点C的直线l交椭圆于点D,交x轴于点M(x₁,0),直线AC与直线BD交于点N(x₂,y₂)。
”可以改写为:“如图所示,椭圆2x²/a²+2y²/b²=1(a>b>0)
的离心率为e,焦点到相应准线的距离为1,点A、B、C分别为椭圆的左顶点、右顶点和上顶点,过点C的直线l交椭圆于
点D,交x轴于点M(x₁,0),直线AC与直线BD交于点
N(x₂,y₂)。
(1) 求椭圆的标准方程;(2) 若CM=2MD,求直
线l的方程;(3) 证明:x₁·x₂为定值。
”
8.对于第八段,第一句话中“已知函数f(x)=x³+ax²+bx+1,a,b∈R。
”应该改为“已知函数f(x)=x³+ax²+bx+1,其中a、
b∈R。
”可以改写为:“已知函数f(x)=x³+ax²+bx+1,其中a、
b∈R。
(1) 若a²+b=0.(ⅰ) 当a>0时,求函数f(x)的极值(用a表示);(ⅱ) 若f(x)有三个相异零点,问是否存在实数a使得这三
个零点成等差数列?若存在,试求出实数a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 函数f(x)的图象在点A处的切线l₁的截距为2,求点A的坐标。
”
1.与$f(x)$的图像相交于点$B$,且在点$B$处的切线为$l_2$,$l_1$、$l_2$的斜率分别为$k_1$、$k_2$,且
$k_2=4k_1$。
求$a$、$b$满足的关系式。
2.已知等差数列$\{a_n\}$的首项为1,公差为$d$,数列$\{b_n\}$的前$n$项和为$S_n$,且对任意的
$n\in\mathbb{N}^*$,$6S_n=9b_n-a_n-2$恒成立。
1) 如果数列$\{S_n\}$是等差数列,求证:数列
$\{b_n\}$也是等差数列;
2) 如果数列$b_n+2$为等比数列,求$d$的值;
3) 如果$d=3$,数列$\{c_n\}$的首项为1,$c_n=b_n-
b_{n-1}(n\geq 2)$,求证:数列$\{a_n\}$中存在无穷多项可表示为数列$\{c_n\}$中的两项之和。
21.【选做题】本题包括A、B、C、D四小题,请选定其中两小题,并作答。
若多做,则按作答的前两小题评分。
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A。
[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 如图,$AB$为圆$O$的直径,$AE$平分$\angle BAC$交圆$O$于点$E$,过点$E$作圆$O$的
切线交$AC$于点$D$,求证:$AC\perp DE$。
B。
[选修42:矩阵与变换] 已知矩阵$M=\begin{pmatrix}
2 & 1 \\ 4 & x \end{pmatrix}$的一个特征值为3,求$M^{-1}$。
C。
[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圆$C$的参数方程为$x=3+2\cos t$,$y=-2+2\sin
t$($t$为参数)。
以原点$O$为极点,以$x$轴正半轴为极轴
建立极坐标系,直线$l$的极坐标方程为$2\rho\cos(\theta-
\frac{\pi}{4})=4$,知圆心$C$到直线$l$的距离等于2,求实数$a$的值。
D。
[选修45:不等式选讲] 已知实数$a$、$b$、$c$满足$a+2b+c=1$,$a^2+b^2+c^2=1$,求证:$-\frac{2}{3}\leq c\leq 1$。
22.(本小题满分10分)
甲、乙、丙三位学生各自独立地解同一道题,已知甲做对该题的概率为$p$,乙、丙做对该题的概率分别为$m$、
$n$($m>n$),且三位学生能否做对相互独立,设$X$为这
三位学生中做对该题的人数,其分布列为:
X=
begin{cases}
0.& P(X=0)=q^3 \\
1.& P(X=1)=3p(1-p)^2 \\
2.& P(X=2)=3(1-p)p^2+q^2 \\
3.& P(X=3)=p^3
end{cases}
其中$q=1-p$。
证明:$E(X)=p+2q$。
23.(本小题满分10分)
已知函数$f(x)=\sqrt{x^2+1}-ax$,其中$a>0$。
1) 求函数$f(x)$的单调区间和最值;
2) 求函数$f(x)$的图像在点$(0,f(0))$处的切线方程。
23.(本小题满分10分)
已知函数$f(x)=(x+5)^{2n+1}(n\in N^*,x\in R)$。
1) 当$n=2$时,若$f(2)+f(-2)=5A$,求实数$A$的值;
2) 若$f(2)=m+\alpha(m\in N^*,0<\alpha<1)$,求证:
$\alpha(m+\alpha)=1$。
参考答案:
1) 当$n=2$时,$f(x)=(x+5)^5$,代入$f(2)+f(-2)=5A$得$A=\frac{1}{32}$。
2) 由$f(2)=(2+5)^5=7^5$,代入得$m=7^5-\alpha$。
又
$f(2)=(2+5)^5=(m+\alpha)+\alpha^2$,整理得
$\alpha(m+\alpha)=1$。
1.由题意可知,需要求出两个索塔之间的距离AC。
根据三角函数公式tan(α+β)=tan45°=1,化简得7t^2-125t-300=0,解得t=20或t=-(舍去)。
因此AC=AP+PC=25×20=500(米)。
故两索塔之间的距离AC为500米。
2.设桥面某处为点M,AM=x米,点M处的承重强度之和为L(x),则L(x)=60[(x^2)+(500-x)^2],且x∈(0,500)。
记l(x)=(2/x)+(2/(500-x)),x∈(0,500),则l′(x)=3/(x(500-x)),令l′(x)=0,解得x=250.当x∈(0,250),l′(x)0,l(x)单调递增,所
以当x=250时,l(x)取到最小值,L(x)也取到最小值。
因此,
两索塔对桥面AC中点处的“承重强度”之和最小,且最小值为
3/125.
3.(1) 由椭圆的离心率为c/a,焦点到对应准线的距离为1,得c^2=a^2-1,解得a=2,c=√3.所以椭圆的标准方程为
x^2/4+y^2/(3/4)=1.
2) 由(1)知C(0,1),设D(x,y),因为CM=2MD,得2y=-1,所以y=-1/2,代入椭圆方程得x=±(√61/2)。
所以D的坐标为(±√61/2.-1/2)。
3) 设点D的坐标为(x3,y3),由C(0,1),M(x1,0)可得直线CM的方程为y=-x+1,联立椭圆方程得x1^2-2x1+2x3+y3^2=1,由B(2,0),得直线BD的方程为y=(x-2)。
解得x3=±(√2/2),
y3=√2/2.因此,点D的坐标为(±√2/2.√2/2)。
2-2x+4x-22=2x-22,直线AC的方程为y=2x+1,联立两式
得x=3,从而x1=3,x2=2为定值。
19.解:(1) (ⅰ)由f′(x)=3x2+2ax+b及a2+b=0,得
f′(x)=3x2+2ax-a2.
令f′(x)=0,解得x=-a/3或x=a/3.
由a>0知,当x∈(-∞,-a/3)时,f′(x)>0,f(x)单调递增;
当x∈(-a/3,a/3)时,f′(x)<0,f(x)单调递减;
当x∈(a/3,+∞)时,f′(x)>0,f(x)单调递增。
所以f(x)的极大值为f(-a/3)=1+a/3,f(x)的极小值为
f(a/3)=1-a/27.
ⅱ)当a=0时,b=0,此时f(x)=x3+1不存在三个相异零点;
当a<0时,与(ⅰ)同理可得f(x)的极小值为f(-a/3)=1+a/3,f(x)的极大值为f(a/3)=1-a/27.
要使f(x)有三个不同零点,则必须有(1+a/3)(1-a/27)5.
不妨设f(x)的三个零点为x1,x2,x3,且x1<x2<x3。
则f(x1)=x31+ax1-a×x1+1=22,f(x2)=x32+ax2-a×x2+1=22,f(x3)=x33+ax3-a×x3+1=22.
由f(x2)-f(x1)和f(x3)-f(x2)的差值得(x2-x1)(x2+x1)+(x3-
x2)(x3+x2)+a(x3-x1)=0.
因为x3-x1>0,所以x2+x3+x1+a=0.
又x1+x3=2x2,所以x2=-a/27.
1)存在实数 $a=-\frac{3}{11}$ 满足条件。
2)设 $A(m,f(m)),B(n,f(n))$,则
$k_1=3m^2+2am+b,k_2=3n^2+2an+b$。
由 $f(m)-f(n)=(m^3-
n^3)+a(m^2-n^2)+b(m-n)$,又
$k_1=m^2+mn+n^2+a(m+\frac{m-n}{2})+b$,所以
$3m^2+2am+b=m^2+mn+n^2+a(m+\frac{m-n}{2})+b$,化简得$n=-a-2m$,所以 $k_2=3(-a-2m)^2+2a(-a-
2m)+b=12m^2+8am+a^2+b$,所以
$12m^2+8am+b+a^2=4(3m^2+2am+b)$,所以 $a^2=3b$。
3)设数列 $\{S_n\}$ 的公差为 $d'$。
由 $6S_n=9b_n-a_n-
2$,$6S_{n-1}=9b_{n-1}-a_{n-1}-2(n\geq 2)$,得 $6(S_n-
S_{n-1})=9(b_n-b_{n-1})-(a_n-a_{n-1})$,即 $6d'=9(b_n-b_{n-1})-d$,所以 $b_n-b_{n-1}=\frac{6d'+d}{9}$ 为常数,故数列$\{b_n\}$ 为等差数列。
4)由上式得 $6b_n=9b_{n-1}-b_{n-1}-d$,即
$3b_n=9b_{n-1}+d$。
当 $|d|<1$ 时,$\frac{d}{1-d^2}b_{n-
1}+\frac{1}{1-d^2}b_n-\frac{d}{1-d^2}b_{n+1}=\frac{3}{1-
d^2}$,所以 $\frac{1}{1-d^2}=\frac{3}{2}$,解得 $d=-
\frac{1}{2}$,此时 $b_n=\frac{1}{3}(3n-1)$。
当 $d=3$ 时,
$a_1=1$,解得$b_1=1$,所以$b_n=3n-2$。
综上,$d=3$ 时,$a_n=3n-2$;$d=-\frac{1}{2}$ 时,$b_n=\frac{1}{3}(3n-1)$。
注:原文中有一些公式符号错误,已进行修改)
当$n\geq 2$时,$c_n=b_n-b_{n-1}=(3n-1)-(3n-1)=3n-1$。
当$n=1$时,也满足上式,所以$c_n=3n-1(n\in N^*)$。
设$a_n=c_i+c_j(1\leq i\leq j)$,则$3n-2=3i-1+3j-1$,即
$3n-3i-3j+2=0$。
如果$i\geq 2$,因为$3n$为$3$的倍数,
$3i(3j-1)$为$3$的倍数,所以$2$也为$3$的倍数,矛盾。
所以$i=1$,所以$3n=3+3j$,即$n=1+3j(2,3,4,\dots)$,所以数列
$\{a_n\}$中存在无穷多项可表示为数列$\{c_n\}$中的两项之和。
解:
A.连结$OE$,因为$ED$是圆$O$的切线,所以$OE\perp ED$。
因为$OA=OE$,所以$\angle OAE=\angle OEA$。
又因
为$\angle OAE=\angle EAD$,所以$\angle EAD=\angle OEA$,所以$OE\parallel AC$,所以$AC\perp ED$。
B.由$\begin{vmatrix}\lambda-2&-1\\-4\lambda-
x&1\end{vmatrix}=0$,得$(\lambda-2)(\lambda-x)-4=0$的一个
解为$3$,代入得$x=-1$。
因为
$M=\begin{pmatrix}2&1\\3&4\end{pmatrix}$,所以$M^{-
1}=\begin{pmatrix}4&-1\\-3&2\end{pmatrix}$。
C.消去参数$t$,得到圆的普通方程为$(x-3)^2+(y+2)^2=4$。
$\theta-\arctan\frac{2}{3}=\arccos\frac{a}{\sqrt{13}}$得
$\rho\cos\theta+\rho\sin\theta-a=\sqrt{13}\cos(\theta-
\arctan\frac{2}{3})$,由$2\rho\cos(\theta-
\arctan\frac{2}{3})=\rho\cos\theta+\rho\sin\theta-a$,得直线
$l$的直角坐标方程为$x+y-a=0$。
依题意,圆心$C$到直线$l$的距离等于$2$,即$|\frac{3-
2-a}{\sqrt{2^2+1^2}}|=2$,解得$a=-1$或$a=3$。
D.因为$a+2b+c=1$,$a^2+b^2+c^2=1$,所以$a+2b=1-c$,$a^2+b^2=1-c^2$。
由柯西不等式得$(1^2+2^2)(a^2+b^2)\geq
(a+2b)^2$,即$5(1-c^2)\geq (1-c)^2$,整理得$3c^2-c-2\leq 0$,解得$-\frac{2}{3}\leq c\leq 1$,所以$-\frac{2}{3}\leq c\leq 1$。
because (1-m)(1-n)=\frac{1}{3}$,$\therefore
mn=\frac{36}{11}$。
又$m>n$,解得$m=4$,$n=3$。
由题意得$a=\frac{1232}{3349}$,$b=1-P(X=0)-P(X=1)-
P(X=3)=1-\frac{1}{2^3}-\frac{3}{2^3}-
\frac{35}{2^7}=\frac{119}{128}$。
题目:求解函数 f(x) = (x+5)^n 在 x=2 时的函数值以及
f(2)+f(-2) 的值。
解析:
1.当 n=2 时,有 f(x) = (x+5)^5 = C5 + C2*x*(5) +
C2*(5)2*x^2 + C2*(5)3*x^3 + C2*(5)4*x^4 + C2*(5)5*x^5.因此,f(2) + f(-2) = (2+5)^5 + (-2+5)^5 = 2[C1*(5)2 + C2*(5)4 +
C3*(5)6 + C4*(5)8 + C5*(5)10] = 610.
2.当 n 为任意正整数时,有 f(x) = (x+5)^2n+1 =
C0*(5)^0*x^(2n+1) + C1*(5)^1*x^(2n) +。
+ C2n*(5)^(2n)*x^1 + C2n+1*(5)^(2n+1)*x^0.因此,f(2) = C0*(5)^0*2^(2n+1) +
C1*(5)^1*2^(2n) +。
+ C2n*(5)^(2n)*2^1 +
C2n+1*(5)^(2n+1)*2^0 = m + α,其中 m 和α 是唯一的满足条
件的正整数和小于 1 的实数。
3.由于 f(2) - f(-2) = (2+5)^(2n+1) - (-2+5)^(2n+1) =
(2+5)^(2n+1) + (2-5)^(2n+1) = 2[C2n*(5)^(2n+1)*2^(2n-1) +
C2n-1*(5)^(2n-1)*2^(2n-3) +。
+ C1*(5)^1*2 + C0*(5)^0],因此
f(2) - f(-2) 是一个正整数。
4.由于 5-2=3 在 (0,1) 区间内,因此 (5-2)^(2n+1) 在 (0,1)
区间内,即α = (5-2)^(2n+1) < 1.
5.根据上述分析,我们可以通过计算f(2) 和f(-2) 的差值,以及 5 的奇数次方的和来求得 m 和α 的值,从而得到 f(2) 的
函数值。
6.综上所述,对于任意正整数 n,函数 f(x) = (x+5)^n 在
x=2 时的函数值为m + α,其中 m 和α 是唯一的满足条件的正
整数和小于 1 的实数,可以通过计算 f(2) 和 f(-2) 的差值,以
及 5 的奇数次方的和来求得 m 和α 的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