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史重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批评史〔上〕

一.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深化和扩展------唐宋金元时期

1.殷璠“兴象论〞

“兴象论〞是殷璠从反齐梁的角度以与总结盛唐诗歌艺术成就的根底上提出的诗歌创作主。他从诗歌艺术形象塑造的角度,指出六朝人过于偏重在词藻、声律等具体形式、技巧方面,而轻视了审美意象的创造,因此提出了诗歌创作应以创造“兴象〞,即艺术意象为主的思想。

“兴象〞是殷璠首先提出的重要文艺美学概念,指诗歌中完整的审美意象,偏重于指主体比拟隐蔽的客体形象,它可以极感发人的性灵,产生浓厚的审美兴趣,启发人们丰富的想象。因此说“兴象〞是“可以兴〞的审美形象。

标举“兴象〞,反对“轻艳〞是殷璠诗歌理论的根本特征。

2.王昌龄“诗境论〞

王昌龄著有《诗格》一书,他强调了诗歌创作必须在意与境密切结合的情况下进展构思。创作中首先要立意,但诗歌创作中的意必须与外境融为一体,然后才能产生有艺术价值的好作品,如“境思不来,不可作也。〞意与境的融合,就是心与物的结合,这样才能创造生动的艺术形象。

以心击物,深穿其境,即是要求心与物能水乳交融,这种心与物的结合又必须在创作主体“安神净虑〞〔“虚静〞〕的条件下实现。

意与境的和谐,必须任其自然,由感兴而生成,绝不是人为强制所能到达的。

王昌龄关于诗境的论述,一般以<<吟窗杂录>>本<<诗格>>中的“三境〞、“三格〞说作为主要依据。

3.杜甫的文学思想要求表现民生疾苦,“为民请命〞。他主文学创作要描写现实的社会容。

杜甫对庾信后期诗歌、齐梁著名诗人艺术成就、初唐四杰诗歌创作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戏为六绝句>>中以诗论诗,杜甫对待前代文学的态度是既要继承风雅的传统,“别裁伪体〞,又要“转益多师〞。

杜甫诗歌创作思想核心是讲究传神。

4.皎然“取境说〞

“取境〞指诗歌意境的创造,他认为诗歌意境构思过程中要依靠诗人的灵感,出现“意境神王,佳句纵横〞。他力求把人工修饰与天工自然融为一炉,很重视人工修饰在意境创造中的作用。

皎然对诗境审美理想的追求,仍是在天真自然,有象外之奇,有飞动之貌,写冥奥之思,假设不思而得。

皎然在<<诗式>>、<<诗议>>中论述了诗歌意境的美学特征:具有象外之奇,言外之意;气腾势飞,具有动态之美;

真率自然,天生化成,无人为造作痕迹。

<<诗式·取境>>云“或云:诗不假修饰,任其丑朴,但风韵正,天真全,即名上等。予曰:不然。无盐阙容而有德,曷假设文王太姒有容而有德乎?又云:不要苦思,苦思那么丧自然之质。此亦不然。夫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取境之时,须至难至险,始见奇句;成篇之后,观其气貌,有似等闲,不思而得。此高手也。有时意境神王,佳句纵横,假设不可遏,宛如神助。不然,盖由先积精思,因神王而得乎?〞

5.晚唐司空图提出了“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致〞、“味外之旨〞、“思与境偕〞等著名诗歌美学畴。他

在诗歌理论批评中,比拟偏重于诗歌的艺术美,深入地探讨了诗歌意境的美学特征。

诗歌的“味外味〞---“文之难,而诗之尤难。古今之喻多矣,而愚以为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也。〞文学作品运用生动的语言,描写了许多具体的景象,但文学作品的真正醇美之处在于由这些具体景象所构成的,存在于这些具体景象之外的艺术意境上,可以让读者用自己的想象去补充它、丰富它。

诗歌的“味外之旨〞、“韵外之致〞---指艺术意境所具有的含蓄不尽、意在言外的特点。司空图欣赏的是以这种艺术意境来表现山水田园隐逸生活、寄托佛老情操的诗歌。

司空图认为诗歌意境的创造,必须做到“思与境偕〞。它指诗人在审美创造中,主体与客体、理性与感性、思想与形象的融和化合,是和某种特定的外在境界相联系的。

诗歌“醇美〞之味在诗外,亦即“象外之象,景外之景〞

6.白居易:为艺术而艺术,为生活而艺术

他强调诗歌创作要起到“救济人病,裨补时阙〞的积极社会作用,创作方法上要表达“直书其事〞的“实录〞精神。

7.子昂的兴寄论与风骨论

子昂针对六朝文学容不够充实、不注意整体审美形象塑造两个弊病,从正面提出了“兴寄论〞与“风骨论〞的文

学创作主,这也正是唐代前朝文艺思想开展中的核心思想。他在<<与左史虬修竹篇序>>中提出他的文学主。

“兴〞指诗歌审美意象对人所产生的感发作用。“寄〞指寄托,指诗人隐含于诗歌审美意象中的现实寓意,即诗歌中流露的思想感情所具有的社会容。“风骨〞指“汉风骨〞,要求文学作品应以表现政治理想抱负、抒发豪情壮志为主,要具有济世安民的广阔社会容;要求创造鲜明、生动、自然、传神的艺术形象。

一、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萌芽和产生---先时期

1.<<尚书••••••••••尧典>>---“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诗言志〞是一种积淀着社会政治伦理涵、

表达出社会群体人际规的思想情感,是指诗歌所表现的与政教相联系的人生态度与理想抱负。

2.孔子的系统的伦理道德观念---以“仁〞为容,以“礼〞为形式。“仁〞的主要意义是“爱人〞,是“泛爱众〞,

重视人的地位与作用,要把人作为人来对待,而不是把人当做可以任意杀戮的贵族私产。

3.孔子在论述人的道德品质修养时提出了“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根本原那么。“兴〞指感受,要求修身必先

学诗。“立于礼〞就是从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使自己立身行事,严格地遵循礼的规定。“成于乐〞指通过音乐的染,来改造自己的性情以与心世界,使自己从本能出发就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4.<<诗经>>在当时政治、外交活动中的作用突出。如孔子认为“不学诗无以言〞,赋诗言志。〔以“诗教〞为核心

的文学观〕

孔子关于文学批评的标准:“思无邪〞“尽善尽美〞“以中和为美〞。

5.论文学的社会作用---孔子的“兴观群怨〞说,“兴〞是就文学作品的审美作用而言的,“感发意志〞,指诗歌生

动具体艺术形象可以激发人的精神之兴奋,感情之波动,从吟诵、鉴赏诗歌中可以获得一种美的享受。

“观〞是就文学作品的认识作用而言的,指在诗歌所反映的社会政治与道德风气壮况以与作者的思想倾向与感情心态。他要求文艺能具体确切地反映现实的真实状况,表达了孔子文艺思想中的现实主义特征。

“群〞是就文学作品的团结作用而言的。孔子认为文学作品可以使人们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交流感情,加强团结。

“怨〞是就文学作品的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作用而言的。“怨〞的主体是指对现实不良政治的批判,是孔子思想中和进步因素的集中表现。

6.论文学的容和形式关系:孔子认为语言文辞的作用在于充分地表达人的思维容,即形式的根本目的在完美地表达

容,不必要片面地离开容去追求形式的华美。---“唯信辞巧〞

“文质彬彬〞---“质〞指人的在品格,“文〞指人的外在仪表,它要求人既具备“仁〞的品格,又有“礼〞的文饰。它成为要求文学作品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根本理论,在中国文学批评理论开展史起着主导作用。

7.论雅乐与声:孔子提倡雅乐,反对声。他认为雅乐可以冶人的思想感情使之正而不邪,有助于养成以仁义为特点

的高尚品德品质,而不去做悖礼违义的事情。而声容易诱发私欲,不利于培养以仁、礼为容的道德品质。这是孔子文艺思想上比拟保守方面的集中表现。

8.孟子思想:民本思想、仁政学说、性善论

孟子也强调文艺与政治教化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与民同乐〞的文艺美学思想,“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文学批评方法论。

孟子的“与民同乐〞是在孔子以仁礼为容的诗乐论根底上开展起来的,他的诗论建立在乐论的根底上。“乐〞指快乐之乐,指一切美好事物之享受,包括了物质和精神两方面。以百姓之乐为乐,以百姓之忧为忧,把它作为评价文艺作品的标准。

孟子“与民同乐〞思想是以他的人性论为哲学根底的,理论依据--人们感觉器官有共同性,因此他们在审美感知方面也有共同之处。

孟子尊敬古乐,开展革新了孔子的音乐思想。

孟子进一步提出了“仁政〞问题,看到了争取民心的重要性,认为国家兴亡与民心之向背是密切联系着的,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重要思想。“以民为本〞是他“民贵君轻〞思想的根本出发点。

孟子认为要做到“与民同欲〞,一是要施行仁政,二是要发扬仁教,还要有“与民同乐〞的实际行动。

“以意逆志〞即用自己对诗意的准确理解,去推求作者的本意。“意〞指说诗者的主观体会和理解,即读者之意。

孟子认为正确地做到“以意逆志〞,必须要能“知人论世〞,即深入地了解诗人的生平、思想、品德、遭遇等状况以与诗人所处的时代状况,这也是批评和欣赏文学作品的重要原那么和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