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县第三中学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1.4有理数的乘除法1.4.1有理数的乘法(二)导学案新版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1 有理数的乘法(二)

1.探索多个有理数相乘的符号确定法则;

2.会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3.通过对问题的探索,培养观察、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重点:多个有理数相乘运算符号的确定;

难点:正确进行多个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一、温故知新

1.有理数乘法法则:

2.下列运算结果为负值的是( B )

A .(-7)×(-6)

B .(-4)+(-6)

C .0×(-2)

D .(-7)-(-10)

3.计算:

(1)(-114)×(-45

); 解:原式=+(54×45

)=1; (2)(-213

)×(-6); 解:原式=73

×6=14; (3)-320×56

. 解:原式=-(320×56)=-18

. 二、自主学习

1.观察:下列各式的积是正的还是负的?

2×3×4×(-5);

2×3×(-4)×(-5);

2×(-3)×(-4)×(-5);

(-2)×(-3)×(-4)×(-5).

思考:几个不是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与负因数的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分组讨论交

流,再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规律:

几个不是0的数相乘,负因数的个数是偶数时,积是正数;负因数的个数是奇数时,

积是负数.

2.新知应用

例题3(P31)

请你思考,多个不是0的数相乘,先做哪一步,再做哪一步?

先确定符号,再算绝对值.

你能看出下列式子的结果吗?如果能,理由几个数相乘,如果其中有因数为0,那么

积等于0.

7.8×(-8.1)×0×(-19.6).

1.计算:(课本P32练习1,2)

1.几个不是0的数相乘,负因数的个数是偶数时,积是正数;负因数的个数是奇数时,积是负数.

2.几个数相乘,如果其中有一个因数为0,积等于0.

一、选择题

1.若干个不等于0的有理数相乘,积的符号( C )

A .由因数的个数决定

B .由正因数的个数决定

C .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

D .由负因数和正因数个数的差决定

2.下列运算结果为负值的是( B )

A .(-7)×(-6)

B .(-6)+(-4)

C .0×(-2)(-3)

D .(-7)-(-15)

3.下列运算错误的是( B )

A .(-2)×(-3)=6

B .(-1

2)×(+6)=3

C .(-5)×(-2)×(-4)=-40

D .(-3)×(-2)×(-4)=-24

二、计算:

(1)(-2)×54×(-9

10)×(-2

3);

解:原式=-3

2;

(2)(-6)×5×(-76)×2

7;

解:原式=10;

(3)(-4)×7×(-1)×(-0.25);

解:原式=-7;

(4)(-524)×815×(-3

2)×1

4;

解:原式=124;

(5)(-112)×(-113)×(-114)×(-115)×(-116)×(-11

7).

解:原式=32×43×54×65×76×8

7

=4.

分式

9.1 分式 : A/B。〔A、B表示两个整式 , 并且B中含有字母。B ≠ 0分式才有意义。〕

分式的性质 : 分式的分子与分母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整式 , 分式的值不变。

约分、最简分式、通分、最简公分母。

9.2 分式的运算

乘法法那么 : 分式乘分式 , 用分子的积作为积的分子 , 分母的积作为积的分母。

除法法那么 : 分式除以分式 , 把除式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后 , 与被除式相乘。

加减法法那么 : 同分母分式相加减 , 分母不变 , 把分子相加减 ;

异分母分式相加减 , 先通分 , 变为同分母的分式 , 再加减。

分式的乘方 : 要把分子、分母分别乘方。

整数指数幂 : 正整数指数幂 , 零指数幂 , 负整数指数幂〔a-n = 1/a n , a≠0〕。

归结 : a m · a n = a m + n〔m、n是整数〕

(a m)n = a m n〔m、n是整数〕

(ab)n = a n b n〔n是整数〕

备注 : 分子、分母是多项式时 , 通常先分解因式 , 再约分。

9.3 分式方程

概念 : 分母中含未知数的方程。最简公分母不为0→是分式方程的解 ;

步骤 : 分式方程→整式方程→ X = a →最简公分母为0 →不是分式方程的解。

去分母解整式方程检验

绝对值

教学目标:

1.理解、掌握绝对值概念.体会绝对值的作用与意义

2.掌握求一个已知数的绝对值和有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3.体验运用直观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成功.

教学重点:绝对值的概念

教学难点:绝对值的概念与两个负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问题:如下图

小红和小明从同一处O出发,分别向东、西方向行走10米,他们行走的路线(填相同或不相同),他们行走的距离(即路程远近).

【答案】不相同相同

二、合作探究、归纳

1.由上问题可以知道,10到原点的距离是,—10到原点的距离也是.

到原点的距离等于10的数有个,它们的关系是一对.

定义:一般地,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记作∣a∣

【答案】10 10 2 相反数

2.练习

(1)式子∣-5.7∣表示的意义是.

【答案】它与原点的距离是5.7

(2)—2的绝对值表示它离开原点的距离是个单位,记作.

【答案】2 |-2|

(3)∣24∣=. ∣—3.1∣=,∣—1

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