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油田一中2019学年高一语文10月月考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亲爱的同学:这份试卷将再次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我们一直投给你信任的目光……
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油田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10月月考试

卷面总分:100分考试时间:70分钟
一、现代文客观题(共12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挥斥(chì) 遒劲(qiújìng) 几束花(shù) 火钵(bō)
B.青苔(tái) 看守(kàn) 沁园春(qìn) 似的(sì)
C.磅礴(páng) 中肯(zhōng) 怅寥廓(chàng) 漫溯(shù)
D.遏止(è) 正当防卫(dang) 岁月稠(chóu) 忸怩(nì)
【解析】B项,看kān 青苔(tāi) 似的(shì);C项,“中”应读“zhòngɡ”漫溯(sù);D项,“当”应读“dàng”。

忸怩(ní)
【答案】 A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钮扣漫江碧透火势蔓延轻歌慢舞色彩斑斓
B.菜篮百舸争流苛政如虎道路坎坷油油青荇
C.河畔苍海桑田苍茫大地满目疮痍三翻五次
D.园地鱼翔浅底材料翔实神态安祥天轮叙乐
【解析】A项,钮-纽慢—曼;C项,苍海—沧海翻—番;D项,安祥—安详轮—伦。

【答案】 B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电视剧《恰同学少年》以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的生活为背景,叙述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一批优秀青年风华正茂的学习和生活故事。

B.登上仰慕已久的泰山,同学们眼界大开,他们一会儿俯瞰脚下的云雾松柏,一会儿举目仰望远处的落日,指点江山,心潮澎湃。

C.《东方红1949》以全新的角度诠释了那段观众早已熟悉的历史,带着观众重新回忆了那段红色的峥嵘岁月,因此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

D.一匹脚踏飞燕、身姿矫健的骏马气宇轩昂,凌空奔腾,骏马矫健的身影与基石上镌刻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几个金色大字交相辉映。

【解析】C项,“峥嵘岁月”,形容不平凡的年月。

A项,“风华正茂”,风采才华正胜,形容朝气蓬勃、富有才华。

不能用来形容“学习和生活故事”。

B项,“指点江山”指评论国家大事,此处属于望文生义。

D项,“气宇轩昂”,形容精神饱满,气度不凡,一般用于形容人。

【答案】 C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在家庭浓厚的美术氛围的______________ 下,儿子也深深地爱上了绘画。

(2)面对记者的拍照和采访,这位在华尔街工作的女士并不____________ 自己的投票决定:“我不赞同美国政府对中国实施高技术封锁的政策。


(3)过度的欲望与贪求无益于心理健康,在功名财富的追求中多存几分______________为好。

A.熏陶隐讳淡泊 B.熏染隐晦淡薄
C.熏陶隐晦淡薄 D.熏染隐讳淡泊
【答案】A “熏染”多指坏的,“熏陶”指好的。

隐讳-有所忌讳而隐瞒不说。

隐晦-指意思不明显,不容易明白“淡薄”既可以用于具体事物,又可以用于抽象事物①指云、雾等密度小。

②指味道等不浓。

③指感情、兴趣等不浓厚。

④指印象等模糊。

“淡泊”,也作“澹泊”,只用于抽象事物,多用于书面语,指不追求名利。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微信是一种更快速的即时通讯工具,具有零资费、跨平台沟通、显示实时输入状态,与传统的短信沟通方式相比,更灵活、智能,且节省资费。

B.近日,受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消息的影响,选购其文学作品书籍的人数猛增。

C.针对“三农”问题,全国政协组织专题调研组将分赴黑龙江、湖北等地,与全国13个产粮大省政协联合调研,提出了关于稳定粮食生产、拉动农村消费、增加农民收入的建议。

D.通过阅读红色经典,能使生命达到一种自由的状态,使我们以一种全新的眼光看待自我与世界,从而提升生命质量。

【解析】A项,成分残缺,缺少“具有”一词的宾语,应在“显示实时输入状态”后加“的功能”。

C项,语序不当,应为“稳定粮食生产,增加农民收入,拉动农村消费的建议”。

D 项,乱用介词,造成整个句子无主语,删掉“通过”。

【答案】 B
6.下面对加线词语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红遍”、“尽染”所描绘的景色虽是深秋的,但“红”这一暖色给人以富于活力的壮美印象。

B.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一个“击”字生动地塑造了雄鹰飞翔时迅猛有力拍打翅膀的形象,移用鸟儿飞翔的“翔”
字来代替“游”字,把游鱼在水中轻快自如的动作表现得极其生动传神。

C.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这一设问句含蓄地提出了革命领导权的问题。

通过询问应由谁来主宰大自然的盛衰荣枯,表现了词人的博大胸怀。

D.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遏”,阻止之意,“浪遏飞舟”,写风浪很大,都把行船阻挡住了。

6、D(击起的波浪把行船阻挡住了,表现了游泳者“风华正茂”,搏击风浪,要做革命的中流砥柱)
二、文言文客观题
7.下面加点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飨(xiǎng)拊心(fǔ)美姬 (jī) 偏袒(tǎn)卮(zhī)酒
B.瞋(zhēn)目扼腕(è)戮(lù)力创伤(chuàng)数(shù)目项王C.参乘(shèng) 拜谒(yè)目眦(zì) 箕踞(jī)鲰(zōu)生
D.啖 (dàn) 戮没(lù)刀俎(zǔ) 濡染(rú)须臾(yú)
B 瞋(chēn)目创伤(chuāng)数(shuò)目项王
8. 下列句子,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假如)以乱易整,不武(替代)
B.焉用亡郑以陪邻(增加)因人之力而敝之(损害)
C.共其乏困 (供给) 朝济而夕设版焉(渡河)
D. 夫晋,何厌之有(厌烦)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略微)
D(厌:满足;微:如果没有,如果不是)
9 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良乃入,具告沛公 B.沛公则置车骑
具以沛公言报项王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C.妇女无所幸 D.大行不顾细谨
故幸来告良张良曰:“谨诺。


A(a全部,详细 b放弃,丢下放置 c宠幸幸亏 d细节恭敬)
10下列加点的词语同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①约为婚姻②臣战河南③沛公居山东时④项伯许诺⑤所以谴将守关者⑥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⑦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⑧君王为人不忍A.①④⑧B.②③⑥C.②⑤⑦D.④⑥⑧
D
11下列句子中,“之”字词性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珍宝尽有之②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③为之奈何④夫秦王有虎狼之心⑤与之同命⑥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⑦立而饮之⑧赐之彘肩⑨此亡秦之续耳⑩吾属今为之虏矣A.①③④⑦⑨\②⑤\⑥⑧⑩ B.①③⑤⑦⑧⑩\②\④⑥⑨
C.①②⑥⑨\④⑧\③⑤⑦⑩ D.①⑦\②⑥⑧⑨⑩\③④⑤
(①代词它②去往③他④的⑤他⑥的⑦它⑧他⑨的⑩他
12 下列加点的“为”字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为击破沛公军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B.窃为大王不取也吾属今为之虏也
C.君王为人不忍为之奈何
D.客何为者何辞为
A A替 B认为被人C作人对待 D做句末语气词
13 找出下列每组例句中词类活用方式相同的一项()
A.吾得兄事之道芷阳间行
B.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沛公欲王关中
C.此其志不在小素善留侯张良
D.籍吏民,封府库粪土当年万户侯
D A名作状 B使动名作动 C形作名形作动 D名作动名词意动
14.下列对语段内容的分析和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项庄是项羽手下的一个武将,他在接受了趁舞剑时刺杀刘邦的任务后,总是于心不忍。

再加上项伯的保护,所以他未能把刘邦刺死。

B.樊哙不仅能吃能喝,还能言善变,口齿伶俐,他居然把项羽说得无言以对。

C.樊哙闯入军营中,只引起了项羽的一点本能的“按剑而跽”的反应,可见项羽的确小看了刘邦及其手下。

D.从樊哙的一番话来看,他是很懂得外交辞令的。

他先指桑骂槐地怒斥一顿,然后又不失时机、恰到好处地讲出刘邦这样做都是为了项羽,把项羽抬举一番,难怪项羽爱听。

答案:A
15下列句子的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 ]
A.吾属今为之虏矣------我们这些人很快就会被他俘虏了
B.持千金之资币物------拿着价值千金的礼物
C.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于是拿起他的匕首给秦王
D.(沛公)脱身独去,已至军矣------沛公已经脱身离开,回到军营
C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略:掠夺,夺取微太子言微:如果没有B.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信:诚信,信用秦王复击轲,被八创创:遭受C.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购:重金征求顾计不知所出耳顾:只是D.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深:狠毒,刻毒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深:刻毒【解析】信:凭信之物,信物。

【答案】 B
17. 下列各组例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
A.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秦王还柱而走。

B. 秦王必说见臣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C. 偏袒扼腕而进。

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D. 日以尽矣图穷而匕首见
C 析:A. 反→返;B. 还→环;D. 振→震;F. 卒→猝;G. 说→悦通“已”,已经
1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B.①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
②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②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C.①吾每念,常痛于骨髓 D.①伏尸而哭,极哀
②燕王拜送于庭②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解析】A项,“以”:①介词,因;②连词,用来。

B项,“乃”:①副词,于是;②副词,才。

C项,“于”:都是介词,在。

D项,“而”:①连词,表修饰;②连词,表并列。

【答案】 C
19.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①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②又前而为歌曰
③乃朝服,设九宾④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⑤使使以闻大王⑥箕踞以骂曰
⑦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⑧皆白衣冠以送之
A. ①②③
B. ④⑤⑦
C. ②③⑧
D. ①⑥⑧
C 析:皆为名词做动词
20下列各组例句中不都含有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诸郎中执兵,皆阵殿下
B.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
C.终已不顾给贡职如郡县
D.左右乃曰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
C
21下列各组句子中使用句式不同的一组是()
A.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B.秦王购之金千斤欲与俱往
C.父母宗族,皆为戮没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D.嘉为先言于秦王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D
22.下列语句全部能表现荆轲义勇精神的一项是( )
①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②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③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④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⑤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⑥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A.②③④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①④⑥
【解析】②是荆轲强调信物的重要;④表现太子丹的仁德;⑥是樊於期对秦王的痛恨。

排除这三句即可。

【答案】 B
23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秦国对待将军,可以说太刻毒了。

B.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太子和宾客中知道这件事的人,都穿着白衣戴着白冠来给荆轲送行。

C.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希望大王稍稍原谅他,让他在大王的面前完成他的使命。

D.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群臣都惊呆了,事情突然发生没有意料到,大家都失去常态
B
24.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荆轲刺秦王》选自《国语》,《国语》是国别体史书,《史记》属于纪传体史书,《左传》属于编年体史书。

B.古代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

变徵是徵的变调,音调悲凉;羽,声调激愤。

C.《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

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

由西汉刘向整理编辑。

D.“陛”,殿前的台阶。

古时帝王的卫士就在陛下两侧进行戒备。

“陛下”是臣子对帝王的尊
称。

当帝王与臣子谈话时,不敢直呼天子,必须先呼台阶下的侍者而告之。

因而称“陛下”,意思是通过在你台阶下的臣属向你传达卑者话,表示卑者向尊者进言。

答案及解析:A
试题分析:《荆轲刺秦王》选自《战国策》。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

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

由西汉刘向整理编辑。

2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写秦军破赵,势如破竹,大军压境,燕国危在旦夕,连用“破”“虏”“收”“进”“略”“至”六个动词,以短促的语气交代逼人的形势,渲染了紧张、危急的气氛。

B.太子丹在大军压境之际,心生恐惧,向荆轲说“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一语,婉转含蓄,既有意向荆轲说明燕国的处境,也含有催促荆轲行动之意。

C.荆轲三问樊於期,先动之以情,激起樊对秦不共戴天之仇;然后晓之以理,说明此举一可报仇二可解燕国之患;最后告之以谋,让樊於期明白自己的行动计划。

D.荆轲赴秦刺杀秦王就必须先接近秦王,因而信物就成了关键。

这段描写表现了荆轲的侠肝义胆,果敢勇决,擅长辞令;而樊於期就显得头脑简单,过于轻信。

【解析】D项,有误,荆轲义薄云天,视死如归,他能深谋远虑,机智沉着;樊於期自刎献身,既表现了他的义勇刚烈,也表现了对荆轲的理解与信任。

【答案】 D
26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何厌之有厌:讨厌子犯请击之之:他,指郑军
B.若不阙秦阙:侵损、削减吾其还也其:表商量或希望语气,还是
C.肆其西封肆:延伸、扩张以其无礼于晋以:因为
D.失其所与与:结交,亲附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东道主:东方道路上的主人【解析】厌,满足。

之,指秦军
【答案】 A
2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①若舍郑以为东道主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B.①郑既知亡矣②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C.①且贰于楚也②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D..①无能为也已②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解析】A项,①介词,把;②连词,表目的,来。

B项,副词,已经。

C项,①连词,并且;②连词,况且。

D项,①动词,做;②动词,给予。

【答案】 B
28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最能表现烛之武机智善辩的一组是( )
①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②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③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④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⑤邻之厚,君之薄也⑥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A.①③④B.①⑤⑥ C.②③⑥D.②④⑤
【解析】①②④⑤都能表明烛之武机智善辩。

③重在表现郑伯自责,⑥是烛之武的牢骚话。

【答案】 D
2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秦、晋兵临城下,郑国危在旦夕,在这种情势下,烛之武不顾个人安危“夜缒而出”,求见秦伯,表现了他深明大义、以国事为重的爱国精神。

B.烛之武具有高超的论辩艺术,他在秦伯面前不卑不亢,侃侃而谈,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抓住了秦伯的心理,层层深入,逐步渗透,最终使秦伯心悦诚服。

C.秦、晋曾是友好邻邦,秦对晋有割让焦、瑕二邑的恩惠;晋对秦却严加防范。

烛之武对这种微妙的关系了如指掌,并巧妙地加以利用,这是他得以智退秦师的关键。

D.烛之武的劝说,使秦伯撤走了围郑的军队,还派部队帮助郑国防守,秦晋联盟顷刻瓦解,晋国不得已而退兵。

烛之武既退秦师,又退晋师,可谓一石二鸟。

【解析】C项,“秦对晋有割让焦、瑕二邑的恩惠”不对,应是“晋曾经答应把焦、瑕二邑割让给秦”。

【答案】 C
30.下列对《烛之武退秦师》中的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作为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
B.唯君图之
——只有您才能图谋(谋划)这件事
C.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假如没有那个人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

D.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依靠别人的力量,却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道的
B
一、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5分)
1.鹰击长空,___________________,万类霜天竞自由。

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谁主沉浮?
2.携来百侣曾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书生意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曾记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她飘过像梦一般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雨的哀曲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散了她的芬芳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8.寻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但我不能放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又前而为歌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四、现代文阅读(22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 1- 4题。

(共22分)
拾叶者言
李国文
⑴银杏树,在南方很多,到了太寒冷的北方,就比较罕见了。

⑵这种树,又名公孙树,那意思是说它的生长期很慢,也很长,通常是爷爷种下的树,要到孙子那一辈,才能结果。

结的果子,叫做白果,因其外壳薄白而名,果肉色绿而糯,微苦,颇有不同一般的滋味。

旧时,在上海,冬天,夜晚,常可听到有小贩叫卖“糖炒热白果”者,于小可盈握的炭炉上,炒一捧白果,热烘烘的剥来,在寒风中,塞入嘴中也很有一点暖在心头之意。

⑶不过,长到这把年纪,看到过许多地方的许多银杏树,但树上挂着果实的,至今,却尚无眼福一睹,实在是很遗憾的。

所以,便把对于树的兴趣,关注到银杏树叶了。

拾这种树的叶子,同人家集邮,集火花,集钱币一样,也是一件乐在其中的事情。

在所有的树木中,独有银杏树叶算是独树一帜的,状似扇,形似贝,薄似纸,轻似羽,轻盈飘逸,洁净雅致,形成一种很特别的风格。

⑷在北京的香山脚下,就在双清别墅附近,有那么几株古老银杏,近些年来,又在空旷地上,栽种了一些,都还十分孱弱,尚不成林。

不过,一到秋天,当满山黄栌红了起来的时候,这些银杏树,也飒飒地飘落满地黄叶,用另一种鲜艳,点缀着山光水色,也是怪有情调的。

色彩总是搭配起来,要好看些。

站在山下,放眼看去,红中有黄,黄中有绿,于是,风景便格外好看了。

⑸每年秋天,人们到香山去,无不志在红叶。

但我,却总要拾几片银杏树叶,夹在书里,作书签用。

而且,我到别处去,若见到银杏树叶,也有收集的兴趣,无非留在书册里,作一个小小的纪念。

⑹这片银杏叶,从此在书中的某一页与某篇相伴,也多了一丝斯文。

⑺有时候,翻开书,未读文章,先读叶片,因为很容易就翻到夹着叶片的那一页,它马上就突然出来。

于是使你想起某年某月的某一天,在某地逗留的情景。

⑻在大自然中,它算得上最微末的事物了,所以,它从来也不会扮演重要角色的。

它在你的书页中,那种不想让你注意,也不想让你不注意的自然而然的样子,其实,也含有一份做人之道的平实在内的。

若是我们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平凡与普通,也就多了一点自知之明,便省得许多力不从心的烦恼。

当然,也就有了尊严。

⑼叶是一回事,但无数的叶构成的树,则是另一回事。

⑽我记得有一年,在山东泰安的岱庙里,见到两棵并肩立着的古银杏树,中间只隔着一条甬道,可谓形影不离数千年。

两棵数高约几十米,数径也得两三人合抱,确是一副非凡模样。

看到这两棵历经沧海桑田,阅遍人间变化的参天古树,同行的人,都膜拜之,仰视之,赞叹之,无法不肃然起敬。

有人说,泰山为五岳之首,那么泰山下的这两棵银杏树,也许是最古老的了。

⑾银杏树给人的感觉,是疏朗端庄,是高标挺拔,但它的叶片,却是明洁俏丽,优雅可人。

这也是伟岸的人,和寻常的人,各有其不一般的特色了。

伟岸者有其抱负,寻常人有自己的志趣,这世界所以美丽,就是有各种不同的追求和目标。

假如我们都能懂得大自然中,没有两张绝对相同的叶片,那么对于拾叶者的启示,莫过于走自己的路,过自己的生活,经营自己的天地了。

⑿前不久,到广东韶关的南华寺,时值初冬,南方的季节要晚些,但那银杏树叶,也到枯黄坠落的日子。

在香烟缭绕中,飘然而下,落地无声,随风而来,又随风而去,看着看着,也仿佛悟到了一点禅意。

⒀这世界,这人类,也不就这样一季一季地生生不息吗?这无限之中,具体到每一个人,又是极有限的。

因此,叶片不大,却总是应该记下它的一段时光。

人也一样,不一定轰轰烈烈,但也会有自己一生中那碧蓝碧蓝的天空。

去了,也就由它去了,但你留下了它呢,也就留住了。

知识见闻的积累也好,生活中辛酸和悦的感受也好,成功与失败的经验也好,都是应该珍惜,应该谨记的。

⒁这样,你拾起一片一片叶子的同时,也就觉得活着是多么有意义和有价值的事了。

1.文章第3段在文中有哪些作用?(4分)
(4分)
2.请分别说说第9段中两个“一回事”的含义。

(4分)
(4分)
3.文章写了泰安岱庙的银杏,又写了韶关南华寺的银杏,这样写是否重复?请说明理由。

(6分)
(6分)
4.作者从“拾叶”中产生了哪些人生感悟?请简要回答。

(8分)
(8分)
11.答:(1)照应文题(1分),由写银杏树及果实过渡(引出下文)到写拾银杏叶(1分);(2)总体描写银杏叶的特征(1分)并表达拾叶的乐趣(1分)。

12.答:“一回事”指银杏叶平凡普通又自然而然的特点;“另一回事”指银杏树疏朗端庄、高标挺拔的令人敬仰的伟岸气质。

(每点2分)
13.答:不重复。

两处描写的侧重点和用意都不相同:泰安岱庙的银杏重在写树,突出其古朴高标;韶关南华寺的银杏,重在写叶,意在表现其平凡。

(6分)
14.答:(1)意识到自己的平凡与普通,就会省得许多烦恼,也就有了尊严;(2)走自己的路,过自己的生活,经营自己的天地;(3)人不一定轰轰烈烈,但也会有自己一生中那碧蓝碧蓝的天空。

(如有其它答案,只要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五、阅读下面一新闻,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内容。

(不得超过15字)(3分)
综合新华社平壤6月28日电
朝鲜外务省发言人28日在平壤表示,针对最近朝鲜半岛“非同寻常的局势”,朝鲜将采取新的先进方法进一步加强核遏制力,以应对美国的敌视政策和军事威胁。

发言人说,当前朝鲜半岛出现了“非同寻常的局势”。

为了对付美国的敌视政策和军事威胁,朝鲜将采用新的先进方法进一步加强核遏制力。

这位发言人没有透露“新的先进方法”的具体内容。

朝鲜媒体5月份曾报道,朝鲜科学家在4月中旬成功开发出核聚变反应技术。

答:
答案:朝将加强核遏制力应对美军事威胁。

尚水出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