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的体会与困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的体会与困惑
1.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的体会
1.1全新的课程设置观
新课程标准下的课程设置已由原来的“一纲一本”变为“一标多本”,教材实行三级管理制。
教材不再是教师传授知识的唯一知识载体,它促使教师由原来的教师型向研究性转变,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依据课程标准自行开发校本教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由原来的“教教材”
变为现在的“用教材”。
1.2教学目标的变化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学目标已变成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其中“过程与方法”作为目标是一个很大的变化。
这就要求教师不仅关注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而且特别关注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包括知识的来龙去脉,结论的背景、产生过程和意义,以及获取知识的能力和方法等等。
在知识技能中,蕴涵着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学习的目的不仅在于掌握知识技能和结果,更重要的是经历形成这些知识技能的过程,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思想和方法,学会运用这些思想和方法去学习其他的知识,并能从中感悟数学的作用和价值,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1.3数学技术的体现
数学技术融入数学课程是国际趋势,数学教学应使用数学技术帮助所有学生理解数学,并为越来越科技化的社会中应用数学作好准备。
高中新教材中也增加了利用计算器等有关内容。
数学技术集数学、计算机技术、数学学习工具三者为一身,为数学的教育和传播准备了得天独厚的“土壤”。
数学技术是数学学习、研究的工具,是“工具”的“工具”。
图形计算器、数学软件的功能不仅能计算、解方程、绘图像、因式分解、作统计等等,几乎囊括中学的全部数学知识,有的还具有智能推理的功能。
它也会促进数学教学内容的变化,新课程也注重了算法、估算和近似计算。
实验、推理、建模、应用的数学“思想”中,有效地实现“学数学、做数学、用数学”.数学技术为人人掌握数学、用数学奠定了物质和技术基础,数学技术将有利于使数学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大众数学”。
1.4教学方法的变化
在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学,原来的一本教材、一本教案、一枝粉笔传统方法与手段已不能适应形势,必须合理的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计算机、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是中学数学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它以图文并茂、声象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展示了数学的本质及内涵,良好的改善了认知环境,大大增强了学生对抽象事物与过程的理解和感受,从而将数学课堂教学引入了一个全新的境界,所以被广泛的应用。
充分认识到计算机是辅助教学,而不是教学的主宰,我们应根据内容精心制作合适的多媒体课件,使之更加贴近学生的认知结构,进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1.5课堂活动方式的变化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倡导学生应主动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学生的学习方式变为阅读自学、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
教师变成引导者、合作者与促进者,做课堂教学的主导者。
2.我们在实际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2.1吃透课程标准,更新教学观念,将“教教材”改为“用教材教”
新课程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强调“教师即课程”。
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只成为课程实施中的执行者,更应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新课程与旧课程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新课程认定课程知识不是由专家、学者发展出来传递给教师,再由教师传递给学生的。
专家设计的课程仅仅是一种暂时性的假设,教师要在课程实施中加以实验,与学生交互作用,与同事讨论、对话,只有经由这种过程建构的结果才是知识。
教材不等于教学内容,它仅仅是达成课程标准的中介,它只起着参照物的作用,需要因时、因地、因人的不同而实现再加工。
2.2明确教学要求的变化,把握好教学中的“度”
与过去依大纲写的教科书相比较,很难用教学的要求是“降低了”还是“提高了”来简单地回答,也不能简单地回答“理论性的东西降低了”,“实际应用性的东西加强了”。
如函数的零点问题应该是理论性很强也是应用性很强的问题,由于过去受计算方法的制约被人为地降低了,现在由于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它的要求也提高了。
对于教过多年旧教材的教师来说,在上必修课时,总是按照以往的知识经验,在课堂上随意补充自认为很重要、高考必考的内容,这样自然觉得课时紧,出现随意增加课时现象。
如果我们明确了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的变化,在课内就不会随意拓展、挖深内容,在每周5节课的情况下应该可以提前完成教学任务,并且有较充足的时间进行期中期末复习考试。
2.3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制定的教学目标配置练习
教师要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制定的教学目标精心挑选练习题,使它们中既有重在数学知识建构和巩固的基础性训练,又有重在掌握数学思想方法的发展性训练。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布置,不必要求每题都做。
学生基础较好、理解到位,可跳过几道基本题,反之则加强基础,较难的习题可给予适当的提示。
对于一些开放性、应用性、研究性的问题不要仅仅作为习题来解决,而是要开发其内涵的价值,根据需要进行校本化的实施。
教师可及时地将练习册中与教学进度对应的内容作为课堂练习、口头作业或者书面作业等多种形式使用,及时地获得教学效果的反馈。
在使用习题对学生学习进行评价时,要注意过程性和成长性。
2.4加强集体备课,充分发挥团队作用
每一周星期一下午为集体备课活动时间,每一周确定一位主讲教师,就上一周的教学中好的地方、存在的问题、改进的方法和措施,下一周的教学内容,包括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例(习)题的编排等方面进行主讲,然后全组教师进行讨论,最后定案。
3.新课程教学的反思
3.1教学开放过度
上课就提出问题,问大家知道吗?然后让学生尝试解决,汇报交流。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都是让学生自己说,不作任何讲解、评价、示范。
练习巩固时发现大部分学生未掌握新知。
反思: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我们必须实施开放教学,让学生有更多的学习空间和更多的思考余地,然而,审视这种教学,学生在课堂上表现的“轰轰烈烈”,可是学生却并没有获得知识。
在开放教学中,我们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学生的主动学习上,忽视了对学生参与学习的深度的把握,特别是忽略对学生参与的实际可能性的分析,以为只要给学生开放的学习时间与空间,让学生畅所欲言,这样学生就会主动掌握知识,忘记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帮助者、指导者”的角色。
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放开手脚,当点拨时还需要点拨,当讲授还需要讲授。
3.2合作流于形式
课堂上教师提出一个问题,便宣布小组讨论。
前排学生唰地回头,满教室都是嗡嗡的声音。
有的小组你一言我一语,每个都在张嘴,谁也听不清谁在说什么;有的小组组长一人唱“独角戏”,其余学生当听众,不作任何补充;有的小组的学困生把此时作为玩耍的最好时机,几分钟后,学生代表发言,“我怎么怎么看”,“我觉得应该如何如何”,“我的意见是……”。
反思:作为新课程倡导者的四大学习方式之一,小组合作学习在形式上成为有别于传统教学的最明显的特征。
而在实际教学中,整个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表面上热热闹闹,但在热热闹闹的背后更多的是放任、随意和低效。
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大多数讨论仅仅停留在形式上。
学生关注的仍然是“我怎么样”,而不是“我们小组怎么样”。
很明显,这并不是真正的合作。
首先,“合作”应建立在学生个体需要的基础上。
只有学生经过独立思考,有了交流的需要后,再展开合作学习才是有价值的、有成效的。
其次,“交流”应涵盖二个层面,一是表述自己的想法,二是倾听别人的意见。
而实际教学中,交流过程只是一个表述的过程,缺少倾听的过程,交流的效果就只能大打折扣了。
在教学中合作很重要,但我们不能为了合作而合作,一味的强调小组合作,学生将会丧失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学习能力,缺少对求知事物的猜想、试探与验证等心理发展过程。
3.3变相的自主探究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体现学生的自主探究,在教学过程中,将一个问题分解成一个个小问题,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问题情境逐一解决。
反思:新课程倡导的是学生自主探究,课堂上所提出的问题,应是学生在学习中根据自己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情况,随着学习进程的推进而主动提出来的。
而不是教师按照自己的教学意图来设置。
探究应是学生随着学习的开展,随着学生自身对知识的理解,不断的提出问题,不断的思考,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他人的合作及老师引导与促进而开展的。
4.教学过程中的困惑
4.1如何理解新教材的编写意图和使用好新教材?
新教材中教学内容多,受惯于使用旧教材的思维定势的影响,哪些内容要舍,哪些内容要降低难度,降到什么难度不好把握。
另外,新教材编者过高地估计了学生的能力问题,与老教材相比,新教材提高了能力要求。
例如:运算能力中有关指、对数运算及换底公式的使用,逻辑思维能力中有关实根分布、解对数不等式、解对数方程等,都只提供很少的课时,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关注与思考的是:能否有一个明确的便于操作的既取舍分明又深浅度明了的实施方案或说明?让教师有所适从,让师生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4.2如何上好既能体现新课标理念又有实效的课?
新课改以来,听了一些专家有关新课改的专题报告和高级别的新课程观摩课。
专家的报告很精彩,观摩课也各有千秋,但总觉得这些新课堂里体现“新”的地方仍不多,仅仅是多一些提问、换一些术语而已,有些课堂上依然容量过大,抽象难懂,有些课堂虽有新课程的味道,但例习题安排得太少。
我们困惑的是:新课程中的“新”到底体现在什么地方?为什么会出现理论(专家所讲)与实践(教师上课)不相吻合的情况?是否是因为高考制度的客观存在使得人们只有这样做才最现实呢?我们到底应以什么标准来上既能体现新课改理念又高质量、有实效的课?4.3应如何拓广新课程中数学教学内容?
目前高中数学教学中除了完成对教材本身的教学任务,一般都要对教材内容作适当的拓广与加深,如在课内增补一些相应的知识点,增加一些例题等。
但是,怎样对教材内容进行拓展与加深?什么知识点可以适当拓展?什么样的知识点不必拓展?在什么时机进行拓展
与加深?这些都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盲目拓展只会只会给学生的学习增加困难,教学不易进行,出现教师用延长课时来弥补的不良状况。
4.4如何有效地使用配套练习
目前我们选用的配套练习是《创新课堂》,用了之后普遍反映不好。
其中反映的问题主要有:
(1)整体要求偏高,基础性体现不够,有些章节在基础训练中出现了类似高考题的综合性题目,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增加了他们的课业负担。
(2)题量分布不均。
在某些重要章节,题量偏少,不能达到学生理解基本概念,掌握基本技能所必需的训练量。
(3)题型不全面。
某些传统的、典型的数学题有很好的训练效果,而配套练习未能给予足够重视,使学生的解题能力未能达到应有的水平。
(4)与初中数学缺乏有机的兼顾和联系,不利于学生对数学的全面理解。
(5)能力层次结构不够清晰,给教师的使用带来一定困难。
4.5如何对试卷进行合理命题?
一方面认为为了高考,课堂上要多讲一点,讲难一点,多补充一点,单元测试卷不宜太简单,太简单了没有练习的价值,而且学生会骄傲,可能不再去多花功夫;另一方面又认为学校不断扩招,生源质量已大不如前,课堂上讲多讲难,有很多学生根本就接受不了,单元测试卷出得难,让那么多学生考不及格,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与积极性受到了严重挫伤。
开学至今两次考试平均分都不及格,后段学习中应如何命题,心中无数。
4.6初高中的衔接问题
作为教材编写者在编写教材时肯定会对初、高中所涉及的知识进行通盘考虑,但实际教学中情况往往不是如此,这是由于初高中的教学要求不同所造成。
由于初中是普及教育,毕业会考是一种水平测试,教材上很多内容是作为阅读教材出现的,初中的教师为了教育质量,凡是不考的内容一律不教,而高考是一种能力测试,是选拔考试。
初中相当一部分阅读教材所涉及的内容在高中课程中不再涉及,但在学习的过程中要用。
这就造成初高中教学的严重脱节。
4.7计算器与计算机的应用问题
新课程下的教材特别重视现代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如利用相关软件作图、进行数学运算、算法语言、数据的整理与分析等等,在现在的教学设备条件下是很难完成教学任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