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后到乾明寺遂宿》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写写帮整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雪后到乾明寺遂宿》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写写帮整理)
第一篇:《雪后到乾明寺遂宿》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写写帮整理)雪后到乾明寺,遂宿
苏轼
门外山光马亦惊,阶前屐齿我先行。
风花误入长春苑,云月长临不夜城。
未许牛羊伤至洁,且看鸦雀弄新晴。
更须携被留僧褐,待听摧檐泻竹声。
【注】本诗写干元丰四年苏轼被贬黄州期间,是年冬,黄州大雪。
1.请对首联中的“惊”字作简要赏析。
(5分)
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和态度,请结合后两联简要分析。
(6分)
参考答案
1.“惊”,惊讶,惊喜。
“马亦惊”暗示了诗人对漫山雪景的惊喜,烘托出雪后的一片银色世界。
起笔不凡,给人强烈的印象。
同时引出下句“我先行”,表现了诗人因惊喜而欲先赏为快的心情。
(5分)
2.表现诗人对雪景的热爱之情和其保持高洁品性、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因热爱雪景,诗人决不允许牛羊践踏,还欣赏着鸦雀弄晴的可人,甚而愿留宿寺中倾听“摧檐泻竹声”,在被贬之地依然能有这样欣赏自然造化之美的心境,足见其乐观的人生态度。
(6分)参考译文
门外漫山白雪银光照眼,马儿惊异忽然间换了世界,我连忙乘兴踏雪去游乾明寺,将木屐的齿痕一一印上石阶。
隆冬之季东风误吹,寺庙如长春苑梨花开遍,月光与雪色交相辉映,使这不夜城光明总似白天。
不能容许牛羊来践踏至洁的银雪,却喜欢喳喳欢鸣弄晴的鸦雀。
我还要携着被褥在僧床留宿,好倾听融雪时摧檐泻竹的音乐。
简析:
《雪后到乾明寺遂宿》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
此篇写作者雪后游乾明寺并在寺中留宿的情景。
首联写雪后山光耀眼
的奇异感受和诗人至乾明寺赏雪的快意。
颔联绘寺中雪景,表示对寺院有此美景的惊叹和爱赏。
颈联表白诗人对至洁的白雪的呵护,以及雪后初晴,鸟雀欢鸣充满生机的景象带给诗人的喜悦心情。
尾联写作者留连不返,寄宿僧榻,且待卧听融雪之声的情景。
全诗辞情明快,反映了虽在贬斥之中、处境艰危,但诗人热爱美好事物、热爱生活的情趣依然并不消减的乐观态度。
这首诗以写景生动见长。
首联写“雪后到乾明寺”。
温庭筠《侠客行》:“白马夜频惊,三更灞陵雪。
”韦庄《和同年韦学士华下途中见寄》:“马惊门外山如活。
”第一句即化用温庭筠、韦庄诗意,用“马亦惊”来烘托漫山皆雪,一片银色世界。
一开头就给人造成强烈印象,起笔不凡。
第二句以“阶前屐齿”写“到乾明寺”,以“我先行”,写他对雪景的酷爱——以先赏为快。
颔联写寺中雪景。
岑参即有《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与苏诗“风花意境相仿。
”出句写乾明寺也是“千树万树梨花开”,时正严冬,梨花不当开,故置一“误”字。
对句写乾明寺月光照于上,雪光映于下,有如不夜城一般,彻夜通明,故说“云月长临不夜城”。
颈联抒发诗人对雪景的热爱,苏轼《西江月》:“可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
”“未许”句,用法与此相同,这样至洁至净的银色世界,决不能让牛羊践踏,破坏她的纯洁。
“且看”句,是想象雪晴之后,鸦雀戏弄于千树万树梨花间,尤其可人。
尾联写“遂宿”。
前句写留宿乾明寺,后句申说留宿的目的是要欣赏大雪融化之景。
雪大,融化时的雪水必多,流动时会发出声响。
此诗算不上苏轼咏雪诗的最上乘,但也不像纪昀所批评的那徉“俗”、“拙”、“不成语”。
(《纪评苏诗》卷二十一)这首诗少有两点值得肯定:一是写景很形象,如同置身于这一银色世界一样。
二是感情真挚,特别是后四句,充分抒发了他对这一至净至洁的雪景的热爱,反映出他的生活情趣。
由此表现出,他即使在被贬的地方,生活态度仍然是积极的,并不以个人的遭遇介怀。
第二篇:《秋宿虎丘寺》阅读答案及赏析
秋宿虎丘寺
苏舜钦①
生事飘然付一舟,吴山萧寺且淹留。
白云已有终身约,醁酒聊驱万古愁。
峡束苍渊深贮月,崖排红树巧装秋。
徘徊欲出向城市,引领烟萝②还自羞。
【注】①庆历八年秋,苏舜钦复官为湖州长史,因故未能赴任,因游虎丘以解愁闷,但时时心系庙堂。
②烟萝,草树茂密、烟聚萝缠之地,借指幽居或修真之处。
1.颈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试结合表现手法进行赏析。
(5分)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复杂的思想感情?(6分)
参考答案
1.颈联“束、排”二字运用拟人的手法,通过奇妙的想象,将静态的景物动态化,描写出一幅绚丽的景象。
(1分)峡谷“束”了河流,让它成为深潭,然后把月亮深深地贮藏在潭中,想象奇特。
(2分)而那崖头也似乎不甘寂寞,把那红树一字排开,巧妙地装点着秋色,画面绚丽无比。
(2分)
2.①对“生事飘然”、无法把握命运的无奈。
②对享受山林之美的隐逸生活的向往。
③心系庙堂,不甘隐居,自感羞惭。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赏析:
此诗感叹身世浮沉,人生飘零。
前四句透露出无奈的归隐之意和罢官之后的苦闷心情。
这一切时时折磨着苏氏人在江湖,魂系庙堂的诗心。
后半部分写景句,老辣壮美,虎虎生气。
结尾借自惭而自己安慰。
落寞的灵魂,无言的伤感!
第三篇:《江雪》原文翻译及赏析
《江雪》原文翻译及赏析
《江雪》原文翻译及赏析1
原文:
题寒江钓雪图
近现代:释敬安
垂钓板桥东,雪压蓑衣冷。
江寒水不流,鱼嚼梅花影。
译文:
垂钓板桥东,雪压蓑衣冷。
渔翁在板桥以东垂钓,纷飞的大雪堆积在蓑衣上,感觉格外严寒。
江寒水不流,鱼嚼梅花影。
江面水已结冰不再流动,水面下的鱼儿藏在梅花的倒影中,好像在嚼着梅花玩儿。
注释:
垂钓板桥东,雪压蓑衣冷。
江寒水不流,鱼嚼(jiáo)梅花影。
嚼:咀嚼。
赏析:
《题寒江钓雪图》是近代爱国诗僧释敬安的一首五绝,题写在《寒江钓雪图》上。
垂钓板桥东,雪压蓑衣冷”,直接交代渔翁垂钓的地点及外界的环境。
“板桥”是柳诗中没有出现的意象,它容易令人联想到温庭筠的“人迹板桥霜”,为画面增加了几分寒意。
次句“雪压蓑衣冷”是渔翁形象的勾画,他身着冰冷的蓑衣,不知何时,蓑衣上已积了厚厚的雪。
第三句承“冷”字再递进一层,“水不流”说明“江寒”已达结冰地步,所咏垂钓为冰钓无疑。
这三句均未正面写到钓者,而钓者冒雪垂钓的执着神态,却已从各个侧面烘托出来,气氛显然不像柳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那样孤寂压抑。
结句“鱼嚼梅花影”是全诗的点睛之笔。
着此一笔,全诗皆活,于严寒中透出生机、冷峻中透出禅味,神韵顿出,妙趣横生。
此句从查慎行《题王文选浣花溪钓图小照》诗中“忽动绿玻璃,游鱼嚼花影”点化而来,与前三句接隼无痕,使寒江、飞雪、蓑衣、游鱼、梅影等种种形象浑然一体,把
“钓雪”的意境升华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全新境界,给人以回味无穷的感受。
《江雪》原文翻译及赏析2
江雪
朝代:唐代
作者:柳宗元
原文: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译文
基本:四周的山上没有了飞鸟的踪影,小路上连一丝人的踪迹也没有,只有在江上的一只小船里有个披着蓑衣、戴着斗笠的老翁,在寒冷的江上独自垂钓。
升华:四周的山连绵起伏,空旷的,没有了飞鸟的鸣叫和踪影,所有穿梭在山内外的小路上没有了人的行踪,只有在那宽广平静的江上,一个披着蓑衣戴着斗笠的老渔翁,一个人坐在孤零零的船上独自垂钓。
注释
1.这是柳宗元被贬到永州之后写的诗,借寒江独钓的渔翁,抒发自己孤独郁闷的心情。
表达了作者高尚的道德。
2.绝:无,没有。
人踪:人的踪迹。
灭:消失,没有了。
3.千山鸟飞绝:千山万岭不见飞鸟的踪影。
4.万径:虚指,指千万条路。
5.人踪灭:没有人的踪影。
6.孤:孤零零。
7.舟:小船。
8.蓑笠(suō lì):(蓑衣和斗笠“蓑”的意思是古代用来防雨的衣服;“笠”的意思是古代用来防雨的帽子。
)
9.独:独自。
10。
钓:钓鱼。
赏析
这是一首押仄韵的五言绝句,是柳宗元的代表作之一。
大约作于他谪居永州(今湖南零陵)期间。
柳宗元被贬到永州之后,精神上受到很大刺激和压抑,于是,他就借描写山水景物,借歌咏隐居在山水之间的渔翁,来寄托自己清高而孤傲的情感,抒发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郁闷苦恼。
因此,柳宗元笔下的山水诗有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把客观境界写得比较幽僻,而诗人的主观的心情则显得比较寂寞,甚至有时不免过于孤独,过于冷清,不带一点人间烟火气。
这显然同他一生的遭遇和他整个的思想感情的发展变化是分不开的。
这首《江雪》正是这样。
诗人只用了二十个字,就把我们带到一个幽静寒冷的境地。
呈现在读者眼前的,是这样一幅图画:在下着大雪的江面上,一叶小舟,一个老渔翁,独自在寒冷的江心垂钓。
诗人向读者展示的,是这样一些内容:天地之间是如此纯洁而寂静,一尘不染,万籁无声;渔翁的生活是如此清高,渔翁的性格是如此孤傲。
其实,这正是柳宗元由于憎恨当时那个一天天在走下坡路的唐代社会而创造出来的一个幻想境界,比起陶渊明《桃花源记》里的人物,恐怕还要显得虚无缥缈,远离尘世。
诗人所要具体描写的本极简单,不过是一条小船,一个穿蓑衣戴笠帽的老渔翁,在大雪的江面上钓鱼,如此而已。
可是,为了突出主要的描写对象,诗人不惜用一半篇幅去描写它的背景,而且使这个背景尽量广大寥廓,几乎到了浩瀚无边的程度。
背景越广大,主要的描写对象就越显得突出。
首先,诗人用“千山”、“万径”这两个词,目的是为了给下面两句的“孤舟”和“独钓”的画面作陪衬。
没有“千”、“万”两字,下面的“孤”、“独”两字也就平淡无奇,没有什么感染力了。
其次,山上的鸟飞,路上的人踪,这本来是极平常的事,也是最一般化的形象。
可是,诗人却把它们放在“千山”、“万径”的下面,再加上一个“绝”和一个“灭”字,这就把最常见的、最一般化的动态,一下子给变成极端的寂静、绝对的沉默,形成一种不平常的景象。
因此,下面两句原来是属于静态的描写,由于摆在这种绝对幽静、绝对沉寂的背景之下,
倒反而显得玲珑剔透,有了生气,在画面上浮动起来、活跃起来了。
也可以这样说,前两句本来是陪衬的远景,照一般理解,只要勾勒个轮廓也就可以了,不必费很大气力去精雕细刻。
可是,诗人却恰好不这样处理。
这好象拍电影,用放大了多少倍的特写镜头,把属于背景范围的每一个角落都交代得、反映得一清二楚。
写得越具体细致,就越显得概括夸张。
而后面的两句,本来是诗人有心要突出描写的对象,结果却使用了远距离的镜头,反而把它缩小了多少倍,给读者一种空灵剔透、可见而不可即的感觉。
只有这样写,才能表达作者所迫切希望展示给读者的那种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的思想感情。
至于这种远距离感觉的形成,主要是作者把一个“雪”字放在全诗的最末尾,并且同“江”字连起来所产生的效果。
在这首诗里,笼罩一切、包罗一切的东西是雪、山上是雪,路上也是雪,而且“千山”、“万径”都是雪,才使得“鸟飞绝”、“人踪灭”。
就连船篷上,渔翁的蓑笠上,当然也都是雪。
可是作者并没有把这些景物同“雪”明显地联系在一起。
相反,在这个画面里,只有江,只有江心。
江,当然不会存雪,不会被雪盖住,而且即使雪下到江里,也立刻会变成水。
然而作者却偏偏用了“寒江雪”三个字,把“江”和“雪”这两个关系最远的形象联系到一起,这就给人以一种比较空蒙、比较遥远、比较缩小了的感觉,这就形成了远距离的镜头。
这就使得诗中主要描写的对象更集中、更灵巧、更突出。
因为连江里都仿佛下满了雪,连不存雪的地方都充满了雪,这就把雪下得又大又密、又浓又厚的情形完全写出来了,把水天不分、上下苍茫一片的气氛也完全烘托出来了。
至于上面再用一个“寒”字,固然是为了点明气候;但诗人的主观意图却是在想不动声色地写出渔翁的精神世界。
试想,在这样一个寒冷寂静的环境里,那个老渔翁竟然不怕天冷,不怕雪大,忘掉了一切,专心地钓鱼,形体虽然孤独,性格却显得清高孤傲,甚至有点凛然不可侵犯似的。
这个被幻化了的、美化了的渔翁形象,实际正是柳宗元本人的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
由此可见,这“寒江雪”三字正是“画龙点睛”之笔,它把全诗前后两部分有机地联系起来,不但形成了一幅凝炼概括的图景,也塑造了渔翁完整突
出的形象。
用具体而细致的手法来摹写背景,用远距离画面来描写主要形象;精雕细琢和极度的夸张概括,错综地统一在一首诗里,是这首山水小诗独有的艺术特色。
《江雪》原文翻译及赏析3
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古诗简介
《江雪》是唐代诗人柳宗元的一首五言山水诗,描述了一幅冰天雪地寒江,没有行人、飞鸟,只有一位老翁独处孤舟,默然垂钓。
这是一幅江乡雪景图。
山山是雪,路路皆白。
飞鸟绝迹,人踪湮没。
遐景苍茫,迩景孤冷。
意境幽僻,情调凄寂。
渔翁形象,精雕细琢,清晰明朗,完整突出。
诗采用入声韵,韵促味永,刚劲有力。
历代诗人无不交口称绝。
千古丹青妙手,也争相以此为题,绘出不少动人的江天雪景图。
被誉为唐人五言绝句最佳者。
这是柳宗元被贬到永州之后写的诗,借寒江独钓的渔翁,抒发自己孤独郁闷的心情。
表达了作者高尚的情操。
翻译/译文
所有的山,飞鸟全都断绝;所有的路,不见人影踪迹。
江上孤舟,渔翁披蓑戴笠;独自垂钓,不怕冰雪侵袭。
注释
绝:无,没有。
人踪:人的踪迹。
灭:消失,没有了。
千山鸟飞绝:千山万岭不见飞鸟的踪影。
万径:虚指,指千万条路。
人踪灭:没有人的踪影。
孤:孤零零。
舟:小船。
蓑笠:蓑衣和斗笠“蓑”的意思是古代用来防雨的衣服;“笠”的意思是古代用来防雨的帽子。
独:独自。
钓:钓鱼。
赏析/鉴赏
这是一首押仄韵的五言绝句,是柳宗元的代表作之一。
大约作于他谪居永州(今湖南零陵)期间。
柳宗元被贬到永州之后,精神上受到很大刺激和压抑,于是,他就借描写山水景物,借歌咏隐居在山水之间的渔翁,来寄托自己清高而孤傲的情感,抒发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郁闷苦恼。
因此,柳宗元笔下的山水诗有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把客观境界写得比较幽僻,而诗人的主观的心情则显得比较寂寞,甚至有时不免过于孤独,过于冷清,不带一点人间烟火气。
这显然同他一生的遭遇和他整个的思想感情的发展变化是分不开的。
这首《江雪》正是这样。
诗人只用了二十个字,就把我们带到一个幽静寒冷的境地。
呈现在读者眼前的,是这样一幅图画:在下着大雪的江面上,一叶小舟,一个老渔翁,独自在寒冷的江心垂钓。
诗人向读者展示的,是这样一些内容:天地之间是如此纯洁而寂静,一尘不染,万籁无声;渔翁的生活是如此清高,渔翁的性格是如此孤傲。
其实,这正是柳宗元由于憎恨当时那个一天天在走下坡路的唐代社会而创造出来的一个幻想境界,比起陶渊明《桃花源记》里的人物,恐怕还要显得虚无缥缈,远离尘世。
诗人所要具体描写的'本极简单,不过是一条小船,一个穿蓑衣戴笠帽的老渔翁,在大雪的江面上钓鱼,如此而已。
可是,为了突出主要的描写对象,诗人不惜用一半篇幅去描写它的背景,而且使这个背景尽量广大寥廓,几乎到了浩瀚无边的程度。
背景越广大,主要的描写对象就越显得突出。
首先,诗人用“千山”、“万径”这两个词,目的是为了给下面两句的“孤舟”和“独钓”的画面作陪衬。
没有“千”、“万”两字,下面的“孤”、“独”两字也就平淡无奇,没有什么感染力了。
其次,山上的鸟飞,路上的人踪,这本来是极平常的事,也是最一般化的形象。
可是,诗人却把它们放在“千山”、“万径”的下面,再加上一个“绝”和一个“灭”字,这就把最常见的、最一般化的动态,一下子给变成极端
的寂静、绝对的沉默,形成一种不平常的景象。
因此,下面两句原来是属于静态的描写,由于摆在这种绝对幽静、绝对沉寂的背景之下,倒反而显得玲珑剔透,有了生气,在画面上浮动起来、活跃起来了。
也可以这样说,前两句本来是陪衬的远景,照一般理解,只要勾勒个轮廓也就可以了,不必费很大气力去精雕细刻。
可是,诗人却恰好不这样处理。
这好象拍电影,用放大了多少倍的特写镜头,把属于背景范围的每一个角落都交代得、反映得一清二楚。
写得越具体细致,就越显得概括夸张。
而后面的两句,本来是诗人有心要突出描写的对象,结果却使用了远距离的镜头,反而把它缩小了多少倍,给读者一种空灵剔透、可见而不可即的感觉。
只有这样写,才能表达作者所迫切希望展示给读者的那种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的思想感情。
至于这种远距离感觉的形成,主要是作者把一个“雪”字放在全诗的最末尾,并且同“江”字连起来所产生的效果。
在这首诗里,笼罩一切、包罗一切的东西是雪、山上是雪,路上也是雪,而且“千山”、“万径”都是雪,才使得“鸟飞绝”、“人踪灭”。
就连船篷上,渔翁的蓑笠上,当然也都是雪。
可是作者并没有把这些景物同“雪”明显地联系在一起。
相反,在这个画面里,只有江,只有江心。
江,当然不会存雪,不会被雪盖住,而且即使雪下到江里,也立刻会变成水。
然而作者却偏偏用了“寒江雪”三个字,把“江”和“雪”这两个关系最远的形象联系到一起,这就给人以一种比较空蒙、比较遥远、比较缩小了的感觉,这就形成了远距离的镜头。
这就使得诗中主要描写的对象更集中、更灵巧、更突出。
因为连江里都仿佛下满了雪,连不存雪的地方都充满了雪,这就把雪下得又大又密、又浓又厚的情形完全写出来了,把水天不分、上下苍茫一片的气氛也完全烘托出来了。
至于上面再用一个“寒”字,固然是为了点明气候;但诗人的主观意图却是在想不动声色地写出渔翁的精神世界。
试想,在这样一个寒冷寂静的环境里,那个老渔翁竟然不怕天冷,不怕雪大,忘掉了一切,专心地钓鱼,形体虽然孤独,性格却显得清高孤傲,甚至有点凛然不可侵犯似的。
这个被幻化了的、美化了的渔翁形象,实际正是柳宗元本人的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
由此可见,
这“寒江雪”三字正是“画龙点睛”之笔,它把全诗前后两部分有机地联系起来,不但形成了一幅凝炼概括的图景,也塑造了渔翁完整突出的形象。
用具体而细致的手法来摹写背景,用远距离画面来描写主要形象;精雕细琢和极度的夸张概括,错综地统一在一首诗里,是这首山水小诗独有的艺术特色。
第四篇:夜雪原文翻译及赏析[范文模版]
夜雪原文翻译及赏析2篇
夜雪原文翻译及赏析1
原文: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译文
夜卧枕被如冰,不由让我很惊讶,又看见窗户被白雪泛出的光照亮。
夜深的时候就知道雪下得很大,是因为不时地能听到雪把竹枝压折的声音。
注释
⑴讶:惊讶。
衾(qīn)枕:被子和枕头。
⑵折竹声:指大雪压折竹子的声响。
句解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
天气寒冷,人在睡梦中被冻醒,惊讶地发现盖在身上的被子已经有些冰冷。
疑惑之时,抬眼望去,只见窗户被映得明亮亮的。
开篇先从触觉(冷)写起,再转到视觉(明)。
“冷”字,暗点出落雪已多时。
一般来讲,雪初落时,空中的寒气全被水汽吸收以凝成雪花,气温不会骤降,待到雪大,才会加重寒意。
“讶”字,也是在写雪。
人之所以起初浑然不觉,待寒冷袭来才忽然醒悟,皆因雪落地无声。
这就于“寒”之外写出雪的又一特点,正如陶渊明写雪名句所谓“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这两句是写人的所感所见,虽全用侧写,却扣题很紧。
感到“衾枕冷”正说明夜来人已拥衾而卧,从而点出是“夜雪”。
“复见窗户明”,从视觉的角度进一步写夜雪。
夜深却见窗明,正说明雪下得大、积得深,是积雪的强烈反光给暗夜带来了亮光。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
这才知道夜间下了一场大雪,雪下得那么大,不时听到院落里的竹子被雪压折的声响。
这两句变换角度,从听觉(闻)写出。
用的是倒装方式,上句是果,下句是因,构思巧妙,曲折有致。
诗人选取“折竹”这一细节,衬托出“重”字。
通过积雪压折竹枝的声音,判断雪很大,而且雪势有增无减。
诗人的感觉确实细致非常。
“折竹声”与“夜深”而“时闻”,显示出雪夜的宁静。
这一结句以有声衬无声,使全诗的画面静中有动、清新淡雅,真切地呈现出一个万籁俱寂、银装素裹的清宁世界。
可与王维诗句“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鸟鸣涧》相媲美。
鉴赏
前两句“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先从人的感觉写起,通过“冷”不仅点出有雪,而且暗示雪大,因为生活经验证明:初落雪时,空中的寒气全被水汽吸收以凝成雪花,气温不会马上下降,待到雪大,才会加重空气中的严寒。
这里已感衾冷,可见落雪已多时。
不仅“冷”是写雪,“讶”也是在写雪,人之所以起初浑然不觉,待寒冷袭来才忽然醒悟,皆因雪落地无声,这就于“寒”之外写出雪的又一特点。
此句扣题很紧,感到“衾枕冷”正说明夜来人已拥衾而卧,从而点出是“夜雪”。
“复见窗户明”,从视觉的角度进一步写夜雪。
夜深却见窗明,正说明雪下得大、积得深,是积雪的强烈反光给暗夜带来了亮光。
以上全用侧面描写,句句写人,却处处点出夜雪。
后两句“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这里仍用侧面描写,却变换角度从听觉写出。
传来的积雪压折竹枝的声音,可知雪势有增无减。
诗人有意选取“折竹”这一细节,托出“重”字,别有情致。
“折竹声”于“夜深”而“时闻”,显示了冬夜的寂静,更主要的是写出了诗人的彻夜无眠;这不只为了“衾枕冷”而已,同时也透露出诗人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