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态心理学重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变态心理学(异常心理学):研究异常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原因及规律的科学
【研究内容仅适用于一部分人或一些人一生中出现问题的那部分时间】
工作重点:描述现象:描述心理障碍的异常表现、与正常现象的区别、病程及预后发现原因:从生物学、心理学、社会等方面看异常心理现象产生的影响因素
治疗干预:探讨对心理障碍进行干预的不同的治疗途径及效果
①神经病:属神经病学范畴。

个体的神经系统出现障碍时个体表现为神经系统的不同的疾病
②精神障碍:属精神病学范畴。

包括精神障碍(精神分裂、心境障碍、神经症或焦虑障碍、人格障碍等)和脑器质性病变所致的精神障碍(老年痴呆)
③精神病:属精神病学范畴。

精神障碍中患者的心理功能严重受损,自知力缺失,不能应付日常生活要求并保持与现实的接触的一组情况。

包括精神分裂症(妄想障碍)和某些(具有精神病性症状的)心境障碍。

分为器质性和功能性。

器质性包括脑器质性精神病、症状性精神病和中毒性精神病;
功能性包括精神分裂症、偏执症及情感性精神病。

(神经症和人格障碍属于较轻的功能性精神障碍)【特点:现实检验能力严重受损;社会功能严重受损;缺乏症状自知力】
④心理障碍:属心理学范畴。

许多不同种类的心理、情绪、行为失常的统称
精神疾病:精神病——紊乱、失常(药物)
神经症——削弱、失调(自寻烦恼、感到痛苦)
人格障碍——“怪”、偏离(可能白干)使人遭受痛苦,即重性精神障碍,害人不浅
精神发育迟滞——缺陷、没有意思
评价标准:①以经验为标准(病人主观体验、治疗者主观判断)
②以社会文化、社会常模及社会适应的情况进行判别
③以统计和测量结果为标准(心理测量、标准差;所谓障碍、困惑、痛苦的发作频率/持续时间/症状项目多少)
④以病因与症状存在与否为标准(医学模式常用标准)
神经递质:乙酰胆碱ACh:最早发现的神经递质。

将神经冲动传到周身的肌肉
(在中枢神经系统,它与睡眠和阿尔采默氏病有关)
多巴胺DA:参与运动行为和与奖赏有关的活动的调控
兴奋剂作用于多巴胺。

过度的DA活动与被认为精神分裂症有关内啡肽End:可能作用于脑内的阿片受体,是体内的自然药物。

可受到阿片或相关药物的影响,如海洛因
γ-氨基丁酸GABA:几乎只在大脑内起作用,主治神经元激活。

镇静剂通过增加GABA抑制焦虑
去甲肾上腺素NE:在植物性神经系统中NE参与产生“战斗或逃跑”的反应,如心率加快和血压增高;在中枢神经系统,NE激活对危险的警觉
五羟色胺5-HT:重要的抑制作用。

5-HT和NE的不平衡可能与严重的抑郁有关
心理动力学模型
三个基本原则:心理决定论(人的行为是有意义的,行为的意义部分地由无意识的冲突决定)许多心理活动是无意识的(人们行为的真正动机很大程度上不被自身所知)
受童年经历影响
弗洛伊德:人格结构:本我:由一切与生俱来的本能冲动组成。

生本能、死本能【享乐原则】自我:本我的欲望与外部世界的现实之间的媒介,基本目的是满足本我的需求【现实原则】超我:社会禁忌与道德的内化【道德原则】
意识层次论:意识、前意识、潜意识
焦虑与防御机制:焦虑:现实焦虑、神经质性焦虑、道德焦虑
防御机制:退化、否认、转移、合理化、投射、认同、反向作用、升华、压抑
性心理发展五阶段:口腔期、肛门期、生殖器期、潜伏期、生殖期
荣格:个体无意识、集体无意识
治疗目标:整合(整合完全相反的两种倾向)
萨利文:第一位报告长期的心理分析对精神病的治疗具有显著效果的分析师
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十分重要【人际理论的创始人,“密友关系”】
霍妮:基本焦虑是将世界普遍看作是非人性的和冰冷的,心理障碍是基本焦虑的结果基本焦虑导致三种“神经质倾向”:离开(害羞、退缩行为);移近(依赖、需求行为);反抗(敌对、攻击行为)
认知行为模型
行为模型:1.经典条件反射
2.操作条件反射:三个重要因素:强化物、操作性、区辨刺激
【桑代克提出效果律:在特定的刺激环境中,如果某种反应带来积极的效果,那么从事这种反应的次数会增多;如果某种反应带来消极的效果,那么从事这种反应的次数会减少】
3.回避学习
治疗:冲击或暴露疗法:建立在经典条件反射理论上,适用于恐怖症等焦虑障碍的治疗消退:建立在操作条件反射上,减少非适应性行为
认知模型:1期望(班杜拉):结果期望、效能期望。

成功的治疗在于提高自我效能期望2归因(韦纳):内部/外部;稳定/不稳定
3认知评估:贝克:认知歪曲类型:武断的推论、过度概括化、选择性概括、“全”或“无”的思维方式、夸大或缩小、个人化
4图示:包含个体最基本信念和假设的认知结构
人本主义模型
人本学派针对的是正常人,它强调成长和自我实现。

人性基本上是善良的,强调目前的意识过程,较少关注无意识过程和过去的经历。

基本观点:自我是一个统一的主体;对自我价值和个人成长的关注
森田疗法
神经质分为:普通神经质、强迫观念症、发作性神经质
1疑病素质与适应不安:神经质的出现是以疑病素质为基础的。

疑病素质:是一种精神上的倾向性
适应不安:生存在人类社会的人必然会存在的某种不安心理,即为能否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生存下来、自身能否适应外界环境这样的问题而烦恼
2精神交互作用:因某种感觉,偶尔引起对它的注意集中和指向,那么这种感觉就会变得敏锐起来,这一敏锐的感觉反过来吸引更多的注意,这样一来,感觉与注意彼此促进,交互作用,致使该感觉越发强大起来
3精神拮抗与思想矛盾:精神拮抗:当一种心理出现时,常常有另一种与之相反的心理出现治疗原则:“顺应自然”、“为所当为”
认知领悟疗法(钟友彬)
认知领悟疗法源于心理分析,是一种通过解释使病人得到领悟,从而使症状减轻或消失的心理疗法
临床心理评估方法
观察法:观察内容:外表和行为;言语和思维;情绪;动作行为
会谈法:分类:1最初会晤:问候和关心来访者,建立良好关系
2收集个案情况的晤谈:收集:症状、病史和相关因素;生理和健康神经系统状况;心理社会文化背景
3诊断性会谈:重点是检查精神症状【①有无感知觉障碍,如幻觉②有无智力和思维过程障碍,如妄想③有无注意力和定向力障碍④有无情绪高涨和低落⑤有无异常行为表现⑥有无自知力】
根据形式,可分为非结构式会谈;结构式会谈;半结构式会谈
测验法:能力测验;人格测验;临床评定量表;神经心理测验
一个有效的、良好的心理测验,要具备以下条件:标准化;常模;信度;效度
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常见的精神疾病,多起病于青壮年,常有感知、思维、情感、行为等方面的障碍和精神活动的不协调,病程多延误。

(通常意识清晰,智能尚好,有的病人在疾病过程中可出现认知过程损害)
一、主要症状特征
补充:诊断标准
特征性症状:阳性症状:妄想、幻觉、语言紊乱等。

阴性症状:情感平淡、语言贫乏、意志减退。

自知力障碍;社会功能受损
病期:CCMD-3:1个月DSM-Ⅳ:6个月
(一)思维障碍:
1思维形式障碍:又称言语紊乱,指患者思维与语言的组织出现了问题,以至于使人难以理解。

表现形式:思维散漫(思维出轨)、思维破裂、语词新作、象征性思维、言语贫乏。

曾被认为是精神分裂症的核心症状。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思维障碍特点是交替性,也就是说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健康与异常的思维特性是并存。

2思维内容障碍:在病理基础上产生的歪曲的信念,错误的推理、判断,对此坚信不移,不能以说服的方式使之改变。

主要为妄想(妄想的特征:是一种坚信,不接受事实和理性的纠正,是不可动摇和不可纠正的;是自我卷入的;是个人独特的)。

类型:被害妄想;关系妄想(牵连观念);嫉妒妄想;影响妄想;钟情妄想;非血统妄想。

3思维体验障碍:主要为异己体验
包括:思维被插入感;思维扩大或被广播;妄想知觉;思维云集。

(二)知觉障碍:(最具戏剧性的知觉障碍是幻觉,听幻觉是最常见的幻觉)听幻觉主要有:评论性幻听;命令性幻听;争论性幻听;思维鸣响
(三)情感障碍:情感平淡、情感倒错、表情倒错
(四)紧张症:木僵状态;违拗症;紧张性自动症;作态与特殊姿态;刻板症;多动或兴奋。

(五)自知力障碍(精神病患者一般具有不同程度的自知力缺陷。

自知力的完整程度及其变化是精神病病情恶化、好转或痊愈的重要指标之一)
自知力也称为内省力,指病人对其本身精神状态的认知能力,即能否觉察或辨识自己有病和精神状态是否正常,能够正确分析和判断,并指出自己既往和现在的表现和体验中哪些是属于病态的。

二、类型
阳性症状:由于某种病理原因引起潜在的脑功能解除抑制的结果,从而产生了正常人不应存在的症状。

阴性症状:由于大脑高层皮质活动过程的解除,使患者缺乏正常人精神活动中应具备的某些方面的功能。

Ⅰ型为阳性症状亚型:幻觉,妄想,言语紊乱(较好治)
Ⅱ型为阴性症状亚型:情感淡漠,言语贫乏,意志减退
【Ⅰ型可以发展为Ⅱ型,也可以同时存在,Ⅱ型可以单独存在】
临床分类(依据DSM-Ⅳ):
1、偏执型——疑:偏执型又称妄想型,是最常见的类型,患病人数最多,预后较好。

一开始表现为多疑敏感,逐渐发展为妄想,可以是系统的,也可以是零乱的
不涉及妄想症状时,其行为、言语和思维无明显异常。

发病多在青壮年和中年。

2、紧张型——僵:【紧张性木僵也可与短暂的紧张性兴奋交替出现】
多青壮年起病,以木僵状态常见,主要症状是言语运动不同程度的受控制
3、瓦解型——乱:瓦解型又称青春型,紊乱型,青少年起病
主要症状为:思维内容荒谬、思维破裂,情感不协调,表情做作,其行为幼稚、愚蠢,做鬼脸,傻笑,常有兴奋冲动行为和本能(主要是食欲和性欲)意向亢进。

瓦解型病人的幻觉妄想凌乱,社会退缩行严重,往往完全退缩到自己的世界里不受周围世界的任何影响,病程发展快,症状丰富,最符合“疯子”的印象
4、单纯型——懒:(起病缓慢,阴性症状为主。

预后最差,容易衰退)
5、残留型:(过去至少有一次发病,目前仍存在个别症状,如妄想、情感平淡、社会性退缩、人格改变等,症状保持相对稳定近一年无明显好转或恶化)
6、未分化型
症状不符合任何一种类型,或是同时存在多种类型的部分症状,又有明显阳性症状
三、病因:社会心理因素
(一)早起的心理创伤、心理诱因和应激性生活事件
(二)心理学对精神分裂症病因的研究
1、心理动力学的观点:
精神分裂症的三个重要特征:
(1)非现实性侵袭,即表现出受压抑的潜意识内容泛滥,或表现为与潜意识相关的妄想体验
(2)这种侵袭可使自我逃脱,退行至早期(幼年)发育阶段。

表现为说话口齿不清,不讲卫生等
(3)对自我界线的把握不足可进一步导致现实性与非现实性的混淆,由此引起概念、抽象及整合性思维障碍
新心理分析学派: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及焦虑的作用。

精神分裂症起源于人的焦虑并以混乱的方式对待他人的一种病态的状态。

所谓精神分裂症,是为了逃避正常的生活,逃避焦虑,对付恐惧而发展起来的一种行为方式。

精神分裂症病人较正常人更多的应用不成熟的防御机制。

2、家庭研究的观点:童年时期的不良遭遇;“双重束缚”;家属的高情感表达
四、心理病理学研究
1、思维形式障碍(思维形式障碍是由于联系的松弛)
2、妄想: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来说,其竞争理论就是事实,但由于妄想能更好的解释他们的体验,所以不愿放弃妄想而接受事实
妄想患者首先是存在有认知障碍,在解释他们的古怪体验时,他们倾向于用最简单的方式——直接跳至结论
心理分析学说认为,妄想的形成是一种投射的过程,是指将个人的不协调、彼此矛盾的体验完全转向外界,因此导致了与现实联系的障碍
五、治疗:药物治疗为主,结合心理治疗和社会干预(家庭干预)。

心境障碍与自杀
单相障碍:单次或反复的抑郁发作;双相障碍:单次或反复的躁狂发作或躁狂抑郁发作
一、抑郁发作与抑郁症
1、抑郁发作的特征性表现:抑郁心境;在平常的活动中丧失兴趣和乐趣;食欲紊乱;睡眠紊乱;精神运动性迟缓或激越;精力减退;无价值感和内疚感;思维困难;欲死亡或自杀的想法;其它抑郁症状(妄想和幻觉等精神病性症状。

儿童抑郁症患者通常表现为主述躯体痛苦,如头痛和胃痛;老年人常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和抱怨记忆力减退。

文化对抑郁症状的表现也有影响,中国文化中,疼痛、疲劳和衰弱的主述较普遍)
2、发作症状(ICD-10)
典型症状:心境低落;兴趣或愉快感丧失;劳累感增加,活动减少,精力降低
附加症状:缺乏自信心或自尊;不合情理的自责;反复出现自杀或想死的念头;思维能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精神运动性改变,激越或迟滞;睡眠障碍;食欲改变
【区分:重度:3典型+5附加;中度:2典型+3或4附加;轻度:2典型+2附加;】抑郁的基本症状:“旧三低”: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意志减退
“四无”:无欲、无用、无助、无望
“三自”:自责、自罪、自杀
特点:昼重夜轻,情绪消沉以早晨最重
**自杀企图和行为是抑郁症病人最危险的症状;睡眠障碍中以早醒最具特征性,亦可出现入睡困难【早醒抑郁,睡不着焦虑】
3、诊断标准(DSM-Ⅳ):至少持续2周
4、抑郁障碍的特殊类型:季节性抑郁【秋季抑郁。

春季精神病】;快速循环性双相障碍;产后抑郁症;混合性焦虑抑郁综合症;短暂复发抑郁症;更年期抑郁症;阈下抑郁症
二、躁狂发作与双相心境障碍
1、躁狂发作的主要特征:情绪高涨与易激惹、自尊的膨胀、睡眠需要减少、言语增多、思维奔逸、注意力分散、精力充沛、行为鲁莽
3、诊断标准(DSM-Ⅳ):持续至少1周(或更短时期,只要达到必须住院程度)的一个异常的、而且持续的表现出心境高涨、夸大或激惹
【“旧三高”:情感高涨、思维奔逸、意志增强】
3、混合发作:一个短期的(在至少1周内)较轻的病人会同时躁狂发作和抑郁发作
4、轻躁狂发作:言语增多、精力充沛和活动增加,情感高涨和易激惹达到了肯定异常程度
5、双相(心境)障碍:双相障碍主要分为两种类型
Ⅰ型心境障碍:有一次躁狂发作,其后没有抑郁发作
Ⅱ型心境障碍:没有躁狂发作,但有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临床中Ⅱ型较多)三、恶劣心境障碍与环性心境障碍
病人有慢性抑郁病史或抑郁与兴奋的病史,但其症状从未严重到符合抑郁症或双相心境障碍的程度,这种情况下,若其病程持续两年以上,则可分别诊断为恶劣心境和环性心境障碍
1、恶劣心境障碍(CCMD旧称抑郁性神经症)——一种轻度的抑郁
2、环性心境障碍:数年内一直处于轻躁狂或抑郁状态中,症状和恶劣心境一样较轻微
四、关于心境障碍分类的几种观点
1、精神病性和神经症性心境障碍
2、内源性(生物性)和反应性(心源性)心境障碍——内源性更严重
3、早发性和迟发性心境障碍
4、焦虑和抑郁的共病
五、心境障碍的病因——抑郁的社会心理因素
(一)心理动力学的观点
1、对丧失的反应:自我惩罚(抑郁是自我对内心冲突的防御的表现)
①抑郁源于先天的缺陷,常常源于早年的丧失
②个体早期的创伤被现在的事件(如失业或离婚)激活,将患者带回婴儿期的创伤
③这种退行的一个重要后果是无望感和无助感
④抑郁者心境困扰的基础是对对象的矛盾心理
⑤自尊的丧失是抑郁的主要特征
2、对丧失的补偿
**治疗:支持和再保证,通过减少病人的焦虑,使他们感到安全,获得支持、舒适和轻松来缓解症状
(二)人本主义和存在主义的观点
抑郁是源于未能完整和真实地生活而产生的一种非存在感。

抑郁是对一种非真实存在的可理解的解释。

这种非真实感的一个方面可能是对孤独的恐惧。

孤独感可能是抑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孤独本身不是需要避免或治疗的,而是应被接受的。

**治疗:帮助患者认识到他们的情感痛苦是一种真实的反应。

通过共情、理解去倾听患者的心声。

以患者为中心(尊重)
(三)行为主义的观点
两种解释:一种强调外界的强化;另一种关注人际关系过程
1、消退——抑郁是消退的结果
消退是指人的某种行为一旦不再被强化,人再表现出这种行为的概率就会逐渐减少甚至消失什么导致了强化的减退?①强化刺激的数量和范围②环境中这些强化物的可利用性③人获得这些强化的能力
2、回避型社会行为(回避是一种负强化)
①抑郁者较非抑郁者更容易对其接触的人做出负性的反应;②抑郁是在寻求拒绝
3、强化:一方面正常的情感的强化量不断减少,另一方面对异常的情绪症状的奖励量增加,由此出现了异常情绪的恶性循环
**治疗:通过操纵强化的时机、提高患者获得强化的比率来消除抑郁状态
(四)认知理论的观点
1、Beck的理论——抑郁者之所以抑郁是因为其思维有消极的歪曲(自动式思维)
①抑郁者在童年或青少年时因种种原因,发展出消极的图式——消极的看待周围世界的倾向
②认知歪曲。

认知歪曲和消极图式相互作用,进一步加深抑郁者的消极倾向
消极三联征:负性的自我观、世界观和未来观
Beck将抑郁看作是抑郁者不合逻辑的自我判断的胜利
2、无助感和无望感的三种理论
①习得性无助理论
不可控制的讨厌的事件—无助的感觉—抑郁
②归因和习得性无助理论
不可控的讨厌事件—归因于一般和稳定的因素—无助的感觉:对改变环境不做反应—抑郁③无望感理论
不可控制的讨厌的事件—归因于整体的和稳定的因素—无助的感觉:对改变环境不做出反
应并预期期望的结果不会发生—抑郁
**治疗:通过认知和行为技术来改变病人的认知歪曲和思维上的习惯性错误;
强调此时此地的困扰,不谈论较远的起因;
认知治疗的目标是改变抑郁性的想法,通过行为实验、角色扮演等途径实现
团体心理治疗:高效;通过团体治疗激发和运用患者之间的积极的互动的作用
六、自杀
1、分类:情绪型(冲动型):≤2小时
理智型(非冲动型):≥2小时。

三阶段:①遇到问题,把自杀当做是解决问题的方法
②发出“求救的呼唤”,内心的矛盾冲突激烈③做出坚决的自杀决定,外表平静
2、原因:自杀通常与应激有关
弗洛伊德:自我毁灭冲动遥遥领先于建设冲动的中合作用,就会立即发生戏剧性自我毁灭认知:无望感是最终自杀者最好的预测因素。

自杀者认为自杀是唯一摆脱痛苦的方式
行为主义:自杀是习得的。

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视自杀行为为操纵行为,是一种“呼吁帮助”的行为,即通过自杀行为引起周围人的注意。

自杀行为可得到许多正性强化物,如周围人的关注和爱护等;负性强化物:摆脱应激性处境、缓解压力、逃避现实
3、预防:评估自杀危险的4P因素:痛苦、计划、既往史、附加情况
干预:积极倾听,共情,真诚,建立良好的关系,获得承诺——人本主义
焦虑障碍
焦虑是一种内心紧张不安,预感到似乎将要发生某种不利情况而又难于应付的不愉快情绪被认为是情绪和认知的复杂混合体,更多的指向未来,比恐惧更具弥散性。

在主观/认知水平上,焦虑包括负面情绪,担心未来可能存在的威胁或危险,终日魂不守舍,觉得无法预知或控制未来可能出现的威胁
特点:焦虑是一种情绪状态;这种情绪是不快的和痛苦的;这种情绪指向未来;实际上并没有任何威胁和危险(诱发焦虑的事件与焦虑的严重程度不相称);伴有生理和行为反应
分类:状态焦虑(情境型)、特质性焦虑
弗洛伊德按来源分为:现实性焦虑;神经症性焦虑(“游离型”焦虑(广泛性焦虑)、强烈的非理性焦虑(恐怖症)、惊恐反应(惊恐障碍));道德性焦虑
焦虑障碍:恐怖症、惊恐障碍、广泛性焦虑障碍、强迫症、创伤后应激障碍(DSM-Ⅳ)一、恐怖症【广场恐怖症、社交恐怖症、特殊恐怖症CCMD-3】
恐怖症,又译为恐惧症,是指对于特定事物或处境具有强烈的恐惧情绪,患者采用回避行为,并有焦虑症状和植物性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类心理障碍
(一)广场恐怖症(场所恐怖症)对聚会的场所感到恐惧
不仅害怕开放的空间或离家出走(或独自在家),也害怕置身于人群拥挤场合以及难以逃回安全处所(家)的地方,如商店,剧院,电梯间等
临床表现的三个特点:焦虑症状;焦虑均在特定情境中发生;回避行为
(二)社交恐怖症
社交恐怖症也称社交焦虑障碍,是指对一种或多种人际处境存在持久的强烈恐惧和回避行为。

恐惧的对象可以是某个人或某些人,也可以相当泛化,如恐惧被人注视。

恐惧自己会做出丢脸的言谈举止或表情尴尬。

多起病于青少年
诊断标准:“难免怕公交”:
认识到这种害怕是不合理的,但难以自制;设法避免这类情境;在社交情境中,不可避免的感到害怕;显著影响功能(生活、工作与社交);害怕与人(尤其是陌生人)交往
(三)特殊恐怖症
特殊恐怖症又称单独恐怖症、特定恐怖症,是指对存在或预期的某种特殊物体或情境的不合理焦虑,如某些动物,昆虫、登高、雷电、外伤或出血、以及特定的疾病等
诊断标准:“难免会恐高”:
认识到这种害怕是不合理的,但难以自制;设法避免该场景或物体;显著影响社会功能(生活、工作与社交);对特定对象的恐惧;个体的恐惧水平远高于事物或情境实际具有的危险病因——社会心理因素
1、心理分析理论:恐惧是对抗焦虑的一种防御反应,焦虑产生的根源在于被压抑的无意识的本我冲动(置换)
2、行为理论:①通过经典条件反射,一个人习得了对条件的刺激(中性刺激)的害怕反应
②为减少对条件性的害怕反应,习得了回避性条件反应的行为(负强化)
恐惧反应可以通过观察习得(间接学习)。

间接学习也可以通过语言教导和收听信息的方式完成
**治疗:系统脱敏法;满灌疗法(冲击疗法);模仿法;森田疗法(顺其自然、为所当为)3、认知理论:恐怖症的患者总是高估所害怕情景和事物的危险性,过分担心某一消极事物将会发生
**治疗:团体治疗
4、人格和父母教养方式:行为退缩的婴儿长大后易发生恐怖症
二、惊恐障碍(极度焦虑状态的突然出现,常伴有一些躯体症状和灾难临头的想法)
惊恐障碍又称惊恐症,是指以反复出现的惊恐发作为原发的和主要临床特征,并伴有持续的担心再次发作或发生严重后果的一种焦虑障碍
惊恐障碍的核心症状是惊恐发作(灾难化的想法)。

惊恐发作常突然产生,10分钟内症状达到高峰。

发作持续20~30分钟,极少超过1小时。

每周1~2次
惊恐障碍常与抑郁症同时并存。

往往与其他焦虑障碍并发
病因——心理社会因素
1、心理分析理论:个体都有一些容易引起焦虑的冲动,同时也有对抗这些冲动的防御机制,当防御不成功时,就会出现惊恐发作
2、行为学派:“对恐惧的恐惧”。

惊恐障碍与内感受害怕相关
3、认知模型:惊恐障碍的患者对自己的躯体感受过度敏感,并易于对这些感受做出灾难化的解释和评价(“焦虑敏感性”)
将焦虑视为有害的观念,其起因可能是来自于个体生活中的一些负性经历、社会观察学习、或是环境信息
“易感性-应激”模型:发展成为惊恐障碍的患者往往具有“战斗-逃跑”反应过度敏感的生物学易感性
治疗:心理治疗:向患者解释惊恐障碍①指出惊恐障碍是一种心理疾病②向患者保证他的疾病可以得到有效的治疗③告诉患者惊恐障碍症状表现形式的特点④指出药物是用以纠正生物学方面异常的一个手段,仅需暂时服用⑤应让家属及对患者有重大影响的人参与治疗行为治疗:逐级暴露法或系统脱敏法
认知治疗三部曲:①找出消极或适应不良的思维模式;②挑战这种消极的思维模式;
③用积极的或更为有益的想法代替消极想法
认知行为疗法:结合放松训练、基于埃利斯和贝克的认知行为治疗技术、暴露于能激发惊恐的内在刺激三部分的治疗模型。

(内部感觉暴露的目的是通过重复的、系统的对某些躯体症状的暴露,来减少对他们的恐惧)三、广泛性焦虑障碍GAD:具有对一系列生活事件或活动感到过分的、难以控制的担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