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生物资源调查技术规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淡水生物资源调查技术规范
篇一:淡水生物调查规范
宁波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2000 年 7 月
一.浮游植物定量调查
(一)采样点的选择
由于水面大小、水深、水流等条件不同,不同水域的采集点选择也有差别,有条件时采样点可适当多设一些,一般情况下建议下列位置应设采样点:水库库心区、各湖区的中点、上游、下游、水库大坝附近及库(湖)湾等有代表的区域。

(二)采样层次、采水量及采样次数
①凡水深不超过二米者,可于采样点水下0.5米处采水。

②水深2-10米以内,应于距库底0.5米处另采一个水样。

③水深超过10米时,应于中层处增采一个水样。

深水湖泊、水库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采样层次。

采样次数可多可少,有条件时可逐月采样一次,一般情况可每季采样一次,最低限度应在春季和夏未秋初各采样一次。

每一采样点应采水1000毫升,如系一般性调查,可将各层所采水样等量混合,取1000毫升水样固定;或者分层采水分别计数后取平均值。

分层采水可以了解每一采样点各层水中浮游植物的数量和种类。

采得水样后应立即加入15毫升碘液(即鲁哥氏液)固定(鲁哥氏液配制方法:将6克碘化钾溶于20
毫升水中,待其完全溶解后,加入4克碘充分摇动,待碘全溶解后加入80毫升水即可)。

采水器,各种采水器均可,但一定要能分层采水,一般水深不超过10米可用1000毫升或1500的玻瓶采水器,水更深(如
海洋)必须用颠倒采水器、北原式采水器或其它形式的采水器。

(三)沉淀与浓缩
以采水器采得水样后,须经浓缩沉淀方适于研究和保存。

凡以碘液固定的水样瓶塞要拧紧,还要加入2-4%的甲醛固定液以利保存。

定量水样应放入1000毫升分液漏斗中,静置24-36小时后,用内径为30毫米的橡皮乳胶管,接上橡皮球,利用虹吸法将沉淀上层清液缓慢吸出(切不可搅动底部,万一动了应重新静置沉淀),剩下30-50毫升沉淀物,倒入定量瓶中以备计数。

为不使漂浮水面的某些微小生物等进入虹吸管内,管口应始终低于水面,虹吸时流速流量不可过大,吸至澄清液1/3时,应控制流速流量,使其成滴缓慢流下为宜。

采水时,每瓶上都应贴好标签,写明时间、地点、站号、样品号、水层、温度等内容,同时记录卡片以致备查。

(四)计数
将浓缩沉淀后水样充分摇均后,吸出0.1毫升,置于0.1毫升计数框内(表面积最好20×20平方毫米)在400-600倍显微镜下观察计数,每瓶标本计数二片取其平均值,每片大约计算100个视野,但视野数可按浮游植物多少,而酌情增减;如果平均每个视野有十几个细胞,数50个视野就可以了;如果平均每个视野只有5-6个,就要数100个视野,如平均每个视野不超过1-2个时,要数200个视野以上,总之,每片计数的细胞总数应在1000-2000个以上,同一样品的二片计算结果和平
均数之差如不大于其均数的15%,其均数视为有效结果,否则还必须测第三片,直至三片平均数与相近二数之差不超过均数的15%为止,这两个相近的值的均数,即可视为计数结果。

计数过程中常可碰到某些个体的一部分在视野中,而另一部在视野外,可规定在视野上半圈者计数,下半圈者不计数,此外,数量最好用细胞数表示,对不可用细胞数表示的群体或丝状体,可求出其平均细胞数。

计数时优势种类尽可能鉴别到种,其余鉴别到属。

注意不要把微型浮游植物当作杂质而漏计。

其他要求:
1、校正计数框容积。

2、定量用的盖玻片应以碱水或肥皂水洗净备用,用前可浸于70%酒精中,用时取出以细绢拭
干。

3、滴取样品以后最好用液体石腊封好计数框四周,以防计数过程中干燥。

4、以台微尺测所用显微镜一定倍数下的视野直径。

5、选取或自制好与计数框同样容积的吸管备用。

6、定量时应将浓缩标本水样充分摇匀,快吸快滴。

7、加上盖玻片后不应有气泡出现。

8、计数后的定量样品应保存下来。

一升水中的浮游植物的数量(N)可用下列公式计算:
N= Cs/(Fs×Fn)×V / U ×Pn
式中:
Cs---计数框面积(mm2 )
Fs---每个视野的面积
Fn---计数过的视野数
V---一升水样经沉淀浓缩后的体积(mL)
U---计数框体积(mL )
Pn---每片计数出的浮游植物个数
如果计数的显微镜固定不变,Fn、V、U亦固定不变,公式中Cs/(Fs×Fn)×V / U用常数K代替,上述公式可简化为N=K×Pn
(五)生物量的换算
因为浮游植物中不同种类的个体大小相差较悬殊,用个体数或细胞数都不能反映水体丰欠的真实情况,且浮游植物的个体极小,除特殊情况外无法直接称重,一般按体积来换算。

球形、圆盘形、圆锥形、带形等可按求体积公式计算。

纤维形、多角形、新月形以及其它种种形状可分割为几个部分计算。

由于浮游植物大都悬浮于水中生活,,其比重应近于所在水体水的比重即近于1。

因此体积值(立方微米)可直接换算为重量值(109立方微米=1毫克)。

由于同一种类的细胞大小可能有较大的差别,同一属内的差别就更大了,因此必须实测每次水样中主要种类的细胞大小并计算平均重量,其它种类可以参考附表1计算。

定量结果应列出总生物量,各门生物量和优势种属。

在条件许可时还可以用较简便的测定叶绿素法,来对照或代替生物量,但叶绿素法不能反应水体中的种类组成情况。

浮游植物的平均重量,优势种(属)和次优势种(属)最好实测,这时可以从每次采集的样品中随机抽查10-20个细胞或个体测定其大小。

一般种类可按附表1计算。

表中所谓“大”、“中”、“小”是按该种类平均大小换算的,如果无法判定所见种类属于那一级时,可按“中”的计算。

为了减轻镜视和计算时的工作量,避免在个别种属鉴定时的困难,对于种类很多而数量有限的微型浮游生物,也可以仅鉴定到门,再按下列大、中、小三级的平均重量计算生物量(单位:10-4毫克):
小的(如小球藻、小型栅藻细胞等等)-------------------------------------------------0.0005中的(如平裂藻群体、粉状微襄藻群体等等)----------------------------------------0.002大的(如衣藻细胞、栅藻群体等等)----------------------------------------------------0.005
很多浮游植物的定量数据精细到百位、十位甚至个位,这种按推算得来的数字并无实际意义,建议有效数字用万位(必要时加小数点)即可。

这样的数值与附表平均重量相乘即得出生物量的毫克数(免去10-4)。

二.浮游动物调查
(一)采样点的选择
同浮游植物。

(二)采样层次和采样次数
同浮游植物
(三)采样水量
原生动物可用浮游植物采水器,采水一升即可,而轮虫、无节幼体、枝角类和桡足类则须用较大容积(2.5升)采水器,采10升水样用25号浮游植物过滤(亦可将此10升水样混合,先取出一升水样供浮游植物和小型浮游动物定量用,余者供过滤较大型浮游动物之用),定性水样可用13到18号定性浮游生物网,于采样点上进行水平拖曳,较大水体可将定性网缚于船上以慢速拖曳,时间一般为10-20分种,较小水体可将网缚于2米长的竹竿上,置网于水中,使网口在水下0.5米处作“∞”形拖曳以定性用。

采水器:同浮游植物采水器
(四) 沉淀与浓缩
1.计算原生动物,所采的一升水样加入15毫升碘液,带回实验室后放入1000毫升分液漏斗中静置沉淀24小时,然后按照浮游植物的浓缩方法,浓缩到10-20毫升(也可将浮游植物标本再浓缩到10-20毫升使用)。

2.计算轮虫、无节幼体和甲壳动物(枝角类、桡足类)需采10升水样,于现场用25#浮游生物网过滤,浓缩样品集中于1000毫升的广品瓶中,并加入甲醛固定(每1000毫升样品中加入4毫升甲醛液)
(五) 计数
1.原生动物
将标本充分摇匀,吸出0.1毫升或0.5毫升注入相应大小的计数框中,盖上盖玻
片,在中倍解剖镜下进行全片计数,每份样品计数2片,然后按浓缩的倍数换算成一升水中的含量。

2.轮虫和无节幼体
将标本充分摇匀,吸出0.5毫升注入相应大小的计数框中,盖上盖玻片,在中倍解剖镜下进行全片计数,每份样品计数2片,然后按浓缩的倍数换算成一升水中的含量。

3. 枝角类,桡足类
计数时如果水样中二种生物数量不多(总数不超过几十个),可将全部浓缩样品进行计数。

如果样品中数量极大也可将全部浓缩样品摇匀,用大吸管吸容量的25%以上置计算框中在低倍镜下计算全片。

不过鉴于甲壳类沉淀极快,所以操作时须特别敏捷,否则影响计数。

计数具体要求:①校正计数框容积,②将浓缩为一定体积的样品充分摇匀,用一定容积的吸管,边摇吸取(吸管容积、管口应略大于浮游植物定量用吸管)③盖上盖片不应有气泡出现。

(六)工作要求
1.各类浮游动物优势种尽可能鉴定到种。

2.参考附表2算出各类浮游动物(原生动物、轮虫、无节幼体、枝角类、桡足类)的生物量。

3.在计数原生动物、轮虫和无节幼体标本时,每份样品要求计数二片。

两次实测
值与平均数之差不得大于其均数的15%,否则还必须测第三片,直至三片平均数与相近二数之差不超过均数的15%为止,这两个相近的值的均数,即可视为计数结果。

4.定量样品应保存下来,以备核查时使用。

原生动物
轮虫
枝角类
桡足类
表2 浮游动物各大类的平均重量(毫克)小型中型大型
特大型 0.00003 0.0003 0.0008 0.005 0.02 0.02 0.05 0.2 1.3 0.01 0.03 0.09 0.2
注:
1、枝角类和桡足类小型指约0.5毫米,中型指约1毫米,大型指约1.5毫米的个体;
2、桡足类无节幼体为0.004毫克(不在表内),桡足幼体则按小型计。

3、特大型轮虫心指晶襄轮虫等,枝角类和桡足类指2毫米以上种类。

篇二:淡水生物调查规范
宁波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2000 年 7 月
一.浮游植物定量调查
(一)采样点的选择
由于水面大小、水深、水流等条件不同,不同水域的采集点选择也有差别,有条件时采样点可适当多设一些,一般情况下建议下列位置应设采样点:水库库心区、各湖区的中点、上游、下游、水库大坝附近及库(湖)湾等有代表的区域。

(二)采样层次、采水量及采样次数
①凡水深不超过二米者,可于采样点水下0.5米处采水。

②水深2-10米以内,应于距库底0.5米处另采一个水样。

③水深超过10米时,应于中层处增采一个水样。

深水湖泊、水库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采样层次。

采样次数可多可少,有条件时可逐月采样一次,一般情况可每季采样一次,最低限度应在春季和夏未秋初各采样一次。

每一采样点应采水1000毫升,如系一般性调查,可将各层所采水样等量混合,取1000毫升水样固定;或者分层采水分别计数后取平均值。

分层采水可以了解每一采样点各层水中浮游植物的数量和种类。

采得水样后应立即加入15毫升碘液(即鲁哥氏液)固定(鲁哥氏液配制方法:将6克碘化钾溶于20毫升水中,待其完全溶解后,加入4克碘充分摇动,待碘全溶解后加入80毫升水即可)。

采水器,各种采水器均可,但一定要能分层采水,一般水深不超过10米可用1000毫升或1500的玻瓶采水器,水更深(如海洋)必须用颠倒采水器、北原式采水器或其它形式的采水器。

(三)沉淀与浓缩
以采水器采得水样后,须经浓缩沉淀方适于研究和保存。

凡以碘液固定的水样瓶塞要拧紧,还要加入2-4%的甲醛固定液以利保存。

定量水样应放入1000毫升分液漏斗中,静置24-36小时后,用内径为30毫米的橡皮乳胶管,接上橡皮球,利用虹吸法将沉淀上层清液缓慢吸出(切不可搅动底部,万一动了应重新静置沉淀),剩下30-50毫升沉淀物,倒入定量瓶中以备计数。

为不使漂浮水面的某些微小生物等进入虹吸管内,管口应始终低于水面,虹吸时流速流量不可过大,吸至澄清液1/3时,应控制流速流量,使其成滴缓慢流下为宜。

采水时,每瓶上都应贴好标签,写明时间、地点、站号、样品号、水层、温度等内容,同时记录卡片以致备查。

(四)计数
将浓缩沉淀后水样充分摇均后,吸出0.1毫升,置于0.1毫升计数框内(表面积最好20×20平方毫米)在400-600倍显微镜下观察计数,每瓶标本计数二片取其平均值,每片大约计算100个视野,但视野数可按浮游植物多少,而酌情增减;如果平均每个视野有十几个细胞,数50个视野就可以了;如果平均每个视野只有5-6个,就要数100个视野,如平均每个视野不超过1-2个时,要数200个视野以上,总之,每片计数的细胞总数应在1000-2000个以上,同一样品的二片计算结果和平均数之差如不大于其均数的15%,其均数视为有效结果,否则还必须测第三片,直至三片平均数与相近二数之差不超过均数的15%为止,这两个相近的值的均数,即可视为计数结果。

计数过程中常可碰到某些个体的一部分在视野中,而另一部在视野外,可规定在视野上半圈者计数,下半圈者不计数,此外,数量最好用细胞数表示,对不可用细胞数表示的群体或丝状体,可求出其平均细胞数。

计数时优势种类尽可能鉴别到种,其余鉴别到属。

注意不要把微型浮游植物当作杂质而漏计。

其他要求:
1、校正计数框容积。

2、定量用的盖玻片应以碱水或肥皂水洗净备用,用前可浸于70%酒精中,用时取出以细绢拭干。

3、滴取样品以后最好用液体石腊封好计数框四周,以防计数过程中干燥。

4、以台微尺测所用显微镜一定倍数下的视野直径。

5、选取或自制好与计数框同样容积的吸管备用。

6、定量时应将浓缩标本水样充分摇匀,快吸快滴。

7、加上盖玻片后不应有气泡出现。

8、计数后的定量样品应保存下来。

一升水中的浮游植物的数量(N)可用下列公式计算:
N= Cs/(Fs×Fn)×V / U ×Pn
式中:
Cs---计数框面积(mm2 )
Fs---每个视野的面积
Fn---计数过的视野数
V---一升水样经沉淀浓缩后的体积(mL)
U---计数框体积(mL )
Pn---每片计数出的浮游植物个数
如果计数的显微镜固定不变,Fn、V、U亦固定不变,公式中Cs/(Fs×Fn)×V / U用常数K代替,上述公式可简化为N=K×Pn
(五)生物量的换算
因为浮游植物中不同种类的个体大小相差较悬殊,用个体数或细胞数都不能反映水体丰欠的真实情况,且浮游植物的个体极小,除特殊情况外无法直接称重,一般按体积来换算。

球形、
圆盘形、圆锥形、带形等可按求体积公式计算。

纤维形、多角形、新月形以及其它种种形状可分割为几个部分计算。

由于浮游植物大都悬浮于水中生活,,其比重应近于所在水体水的比重即近于1。

因此体积值(立方微米)可直接换算为重量值(109立方微米=1毫克)。

由于同一种类的细胞大小可能有较大的差别,同一属内的差别就更大了,因此必须实测每次水样中主要种类的细胞大小并计算平均重量,其它种类可以参考附表1计算。

定量结果应列出总生物量,各门生物量和优势种属。

在条件许可时还可以用较简便的测定叶绿素法,来对照或代替生物量,但叶绿素法不能反应水体中的种类组成情况。

浮游植物的平均重量,优势种(属)和次优势种(属)最好实测,这时可以从每次采集的样品中随机抽查10-20个细胞或个体测定其大小。

一般种类可按附表1计算。

表中所谓“大”、“中”、“小”是按该种类平均大小换算的,如果无法判定所见种类属于那一级时,可按“中”的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