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教学设计(9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江花月夜教学设计(9篇)
春江花月夜教学设计1
首次试上,笔记本上写满了文字。
值得肯定的是,三维目的明确,有歌鉴赏方法的指导。
例如,学完这首诗老师总结说:“我们收获了很,除了无尽的美感,还理解了诗歌鉴赏的方法,拿到一首诗,我们知道该如何下手了:
1、读一一美读几遍,初步感知
2、找一一找出诗中的景物与人物,体会意境,理解人物的情感;
3、合一一找到景物与情感的匹配点,整体感知诗歌。
假如长期坚持使用这种实在有效的方法,将有利于学生诗歌鉴赏素养的形成,有利于培养学生终身的学习的才能。
缺乏之处也很明显:主线不明,思路不清。
一、一改:设主线,明思路
张假设虚一生只留下两首诗,因为《春江花月夜》“孤绝横篇,竟为大家”。
这首诗也被闻一多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全诗围“春、江、花、月、夜”铺开,月是诗人震动的脉搏,月光洒辉处,江水、沙滩、桃树、花林、飞霜、白
云、扁舟、镜台、詀石、鸿雁、鱼龙、思妇、游子组成了一副幽美恬静、充满人生哲理的画卷。
落月摇情,情韵悠悠。
既然如此令人心神荡漾,既然是千古美文,何不美教、美学呢?
别林斯基有句话说得好:“美都是从灵魂深处发出的”。
因此,赏析这种情韵幽雅的美文,应该是一次赏心悦目的心灵之旅。
学生是读景、赏景的主角,老师是导游。
美在哪里? 这条学习主线,应念而生。
围绕这条主线,设计了这样的课堂流程:美听一美读一美品。
其中,美品是关键,它可以设计以下两个考虑题:
1、你在诗歌中看到了什么?请以月亮的推移为顺序找出描写对象:(1)找景物;(2)找人物(注意表达人物情感的词)。
2、你最喜欢哪句诗?说说喜欢你的理由。
结合你最欣赏的佳句,用散文化的语言品一品。
再次上课,我们明显感到,课堂是老师的课堂,学生之间几乎没有任何互动,仅有的一次讨论也只是流于形式。
学生似乎是游离于课堂外的生疏人,课堂冷冷清清,场面为难。
传统教育确实存在无视学生个性,无视学生自主意识的弊端,强调集体意识和绝对服从,用一种僵化、教条的思想禁锢施教者和受教者。
其结果是学生个性品质缺失,自主意识缺失,批判精神缺失,人文情怀缺失,公民意识缺失。
高中新课
程的理论者应充分意识到以人的开展为根本点,培养高中学生自觉的社会责任与爱国精神、正确的价值判断力、初步的全球意识与国际视野、终身开展所必备的科学文化知识与技能、批判思维与创新精神、创业意识与敬业精神以及健全的身体心理素质是我们的责任。
老师在教学中,应该尊重个体,尊重生命,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注重学生个性化的开展。
我们真切地感到,课堂不能静假设止水,需要波澜起伏,需要激荡人心,需要创造一个美的艺术境界,否那么便会枯燥无味、苍白无力。
那么怎样为教学创造一个艺术的境界呢?
二、二改:创设艺术气氛,营造审美情境
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需要创设迷人的气氛,只有这样才能深化诗文的深处。
因此,我们可以这样创设:
1、美导。
一位同行的导语设计值得借鉴:在我国浩瀚的诗海中,有无数文人墨客都曾望月有感而写下吟诵月亮的美丽诗句,同学们读过哪些关于月亮的诗句?
学生翻开了记忆仓库之后,老师再深情地说:“是啊,月在诗歌中似乎成了诗人生命情怀的寄托,从中我们感受到了‘波心荡,冷月无声’的寂静凄凉,‘明月松间照’的宁静恬淡;感受到了‘雁字回时,月满西楼’的相思,‘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清苦;感受到了‘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惆怅
无奈,还有‘一夜飞渡镜湖月’的梦幻神奇。
在人才辈出、群星璀璨的唐代诗坛,有这样一位诗人,因为一轮明月而成就了千秋美名,这位诗人就是张假设虚,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领略他笔下那轮明月的光华吧”。
在潜移默化之中,学生沉浸于超常的审美情境、倾心于审美的情境和把审美的心理集中指向阅读对象的审美注意。
2.美听。
老师范读,学生倾听潺潺连绵的流水、流利婉转的鸟鸣,他们情不自禁地沉醉于这迷茫朦胧的月色中,沉浸于浓浓的思念、深深的愁绪里,浸入美读酿成的美境中。
有了这种倾听,那种跃跃欲试的萌动之心,怎能不呼之欲出?
3.美读。
叶圣陶先生指出:“语文学科,不该只用心与眼来学习,需在心与眼之外,加用口耳才好。
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
(3) 诵读可以采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有自由体验读、个人表演读、小组竞赛读、集体体悟读”。
诵读这首诗要读出轻重,读出抑扬顿挫,读出激情。
各种形式的朗读,能使学生陶醉于自己的体验之中,选择、感悟、深思,产生旺盛的求知欲、强烈的参与欲,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经过反复朗读,学生对这首诗产生了浓重的兴趣,对诗中表现出的月照花林之美,人生沧桑之叹,天涯相隔之苦,有了一定的体
悟,学习的积极性也被激发出来了。
更重要的是:美读,不但理解作者说了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有了沟通,激起了情感上的共鸣。
学生进入了“其言假设出己之口,其意假设出舌之心”的最正确状态,在吟诵过程中,语感语气有了,内容有了,思想有了,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
通过第三次上课,我们认为,对文本的解读应该是课堂教学的主旋律,是整堂课的主题。
匆忙的和不深化的解读,教学效果只会适得其反。
因此,《春江花月夜》课堂教学设计的重点,不在课外延伸了多少,而应该在美品课文。
三、三改:美品美文,突出课堂主旋律
1.品风光。
(1)月出一一壮观而有活力
(2)月升一一月光朗照,花伴月,月伴花,月光无处不在,江天一色,清纯空灵
(3)月落——落花摇情,江水流春,落月藏海雾,迷茫无尽
(4)景:月光下的江流、芳甸、花林、飞霜、沙汀、白云、青枫、扁舟、高楼、玉户、闲潭、落花、海雾、江树等,春江潮动,花草遍地,明月朗照,月伴花,花伴月,江畔白沙与月光融成白茫茫一片。
淡淡的感伤美,优雅空灵的纯洁美,交织构成了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春江月夜图。
2、品哲理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诗人浮想联翩,思接千载,感慨宇宙的神秘,人生的无奈。
人生代代无穷己,江月年年只相似,诗人又顿悟,人生是短暂的,而人类那么是绵延永久的。
一曲《春江花月夜》,让人读出了人生短暂的悲剧之美、宇宙无穷的永久之美。
3.品情感。
月共潮生,荡涤万物,充满生命活力的壮观美,跃然纸上;江水流春,江树迷蒙,凄凉感伤之情油然而生。
诗中的情感美还指落月藏海雾,月落妆台,长夜不眠的思妇的依恋惆怅之情;春光将老,人隔天涯,漂泊天涯的游子的凄苦寂寞之情。
品读落月摇青满江树,那月光之情,思念之情,诗人之情,洒落在江树上,也洒落在学生心中。
4.品佳句。
最后讨论问题,要求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讨论疑难问题。
这样设计,可以让学生对学习内容有选择的自由,不受约束,大胆想象、联想,提出与众不同的看法,并阐述自己的理由,在互相交流中碰撞思维、分享阅读成果。
诗歌欣赏没有标准答案,因此,要给学生一个艺术再创造的空间。
虽然学生谈出的理由不一定充分,但他们己在老师信
任的目光中享受到了浓浓的审美乐趣。
这样设计,不仅满足了学生的需要,也是对学生价值的认可,它能唤起学生积极讨论的活力,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这样设计,更是从课堂教学的完全预设转向动态生成,赋予了课堂活力,使课堂异彩纷呈,活力四射。
总之,《春江花月夜》的教学设计是以课文为载体,从课文出发,通过听、读、品,把朗读、美品、探究融为一体,让学生真正领悟课文的景美、情美、哲理美,从而最终学会鉴赏诗歌。
春江花月夜教学设计2
教学目的:
〔1〕理清思路,熟读成诵。
〔2〕理解融情于景、虚实相生的艺术特点。
〔3〕培养学生带着情感欣赏诗歌,有情地朗读诗歌的习惯。
教学重点及难点:
培养学生结合诗歌意境,运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歌内容,品味诗歌的情感,进而欣赏诗歌的艺术特色。
教学准备:
〔1〕制作课件,多媒体的使用。
〔2〕以第一人称改写思妇怀远的片段“白云一片去悠悠……鱼龙潜跃水成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有这样一首诗,它是一曲思乡的歌,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有这样一首诗,它是那壶醉人的酒,浸湿了多少断肠人的眼;有这样一首诗,穿越创世清光寥远的长河,流淌在行客孤独的心田。
《春江花月夜》就是这样一首诗,今天我们一起来倾听来自初唐的这曲千古绝唱。
二、赏析全诗:
〔一〕、整体感受:
播放《春江花月夜》的朗读,以此让学生感受诗歌的意境美、情感美。
听读:请大家聆听此诗的朗读,聆听时注意他朗读的语速的缓慢急促、语调的激越平缓消沉、停顿与重音。
自读:下面请大家自由朗读全诗,希望可以读出自己的感受来。
齐读:朗读时请注意声音的缓急轻重,诗人抒发了一股怎样的情思?
明确:乡愁
朗读点评〔略〕
整体概说:
《春江花月夜》从春天、长江、花林、明月、夜晚五方面切入,其中以“明月”为诗情的纽带,由此引出种种意象,互相穿织在一起,吟咏诗人拂拭不去的乡愁。
〔二〕、分片段欣赏:
A、景致:
全诗融情、景、理于一体,下面请大家找出描绘月景的诗句。
明确:前八句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读:〔1〕请大家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这八句诗,尽量读出诗句的意境来。
注意语速快慢、语调的轻重。
简评〔略〕描绘:请大家展开丰富的想象,将这八句诗用自己优美的语句描绘下来。
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致?
展示:师生皆可。
如:烟波浩淼的江面上潮水奔腾,仿佛与大海连成了一体,宏伟壮阔。
一轮明月伴随着滔滔江水一同生长,绵延的江水波光粼粼,水天一色,哪处的春江不在月光的朗照之下!江
水蜿蜒曲折地绕过芳草遍布的原野。
月色倾泻在花树上,像撒了一层洁白的雪。
夜空中飘飞的微霜在月光的清辉中也似乎迷失了踪迹,江边小块陆地上的白沙也看不清楚了。
诗人由远及近、从上到下,描绘了一幅浩淼壮阔、明丽清幽的春江花月夜图。
集体朗读:在刚刚我们描绘的根底上,一起有感情地朗读这八句诗。
教学设想:学生从有感情的朗读到用优美的语句描绘诗句,让自身融入诗歌内容来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B、情理:
问:诗人面对如此良辰美景,发出了怎样的人生感慨?请朗读相关诗句。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
读:请大家自由朗读,感受诗人内心涌动着怎样的情怀?
学生答复:
如:〔1〕、“皎皎空中孤月轮”,诗人借这轮孤月抒发内心孤独寂寞的思乡之情。
〔2〕、从“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感受到诗人因人生的短暂与宇宙的无穷而深感惆怅。
〔答复从这两方面入手,意思一样即可。
〕
在学生答复的根底上,回忆古人相关主题的语句,如“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身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等。
小结:人生短暂与宇宙无穷,历来是文人感慨的主题。
诗人却从短暂的人生中,看到了人类存在的绵延悠长。
“代代无穷已”的人生与“年年只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诗人从中得到了欣慰。
诗人虽对人生短暂而感伤,但并不颓废而绝望,这于他对人生的追求与热爱。
C、思妇怀远片段:
生命之河就像这流水一样经久不息。
流水无情,江月有恨。
由此引出下篇思妇怀远的情结。
请大家齐声朗读下面六联,注意语速、语调的变化。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彷徨,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
楼上剪不断,理还乱的相思,我们同学化用自己一双双巧手描摹出了这位女子的心事。
下面请大家一起来欣赏。
投影展示学生的想象片段:
如:白云随着风悠然飘去,离我远去。
青枫浦的枫叶红了又绿,春去了又回。
我的愁还是愁,思仍然思。
你却是不归,今夜又是谁家飘荡江湖的游子,又是哪位对月寄托着思念。
楼上的明月正照着梳妆台,照出一片相思冰凉,一片寸断肝肠。
只恨月太明,卷起玉帘,卷不去它半分清辉。
照在砧上,拂去了水也拂不去它的一寸光华。
相思无限化作泪,凉如水,更胜清辉。
只愿随着月光,照耀着你。
却只能仰望鸿雁,俯视鱼龙,却照旧比不上月光,只是泛起微微水纹,化作点点相思,相思点点。
〔选择其中一两篇既可。
〕
点评:同学们将思妇的内心世界描写得非常形象细腻,其中一卷、一拂这两个小动作的描写可谓细致入微。
同学们,除此之外,诗人还运用了哪些表达手法来描写思妇的愁苦?先请大家来理解一下诗歌的表达手法。
〔投影展示〕
投影展示:
诗歌的表达技巧
一、表达方式:
记叙、描写〔动作描写等〕、议论、抒情
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
二、表现手法:虚实结合〔联想和想象〕、点面结合、
衬托〔以动衬静、以乐景衬哀情〕、衬托、渲染
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大、比照、对仗、反问、设问、反复、互文等
要求:下面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两句分析^p 诗人采用了怎样的表达手法来书写思妇的愁苦?请你书写在书的空白地方。
学生发言:略
如以下角度,意思相近就可。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运用“白云”、“青枫浦”这几个诗歌中常用来表示离愁的意象来渲染离愁别绪,到达了融情于景的效果。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中的“扁舟子”、“相思”诗人直接流露了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可怜楼上月彷徨”的“彷徨”一词,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月光似乎也对这位思妇心生爱怜,在楼上彷徨,不忍离去,来陪伴她,为她疏愁解闷。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此时同在一轮明月之下,却人隔天涯。
只希望多情的月辉能带去我对你的思念。
“愿”直接抒发了思妇的愁苦与期待。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本想叫鱼雁传递消息,可如今鸿雁长飞却飞不出光的影子,鱼龙潜跃,只激起点点波澜。
诗人借景抒情,思妇内心的愁苦无以言语。
D、游子思乡
从别后,忆相逢,柔肠一寸愁千缕,几回魂梦与君同。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诗人以思妇怀远的方式虚写游人的乡愁,到达了虚实相生的效果。
下篇水到渠成地生发了游子的思归之情。
请大家自由朗读。
三、总结全诗:
朗读:集体朗读〔注意朗读时语速的缓慢急促、语调的激越平缓消沉、停顿与重音〕
由朗读较好的学生来朗读,其它学生感受诗歌的意境美、情感美。
全诗总结:全诗紧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来写,而又以月为主体。
“月”是诗中情景兼融之物,它跳动着诗人的脉搏,在全诗中犹如一条生命纽带,通贯上下,触处生神,诗情随着月轮的生落而起伏曲折。
月在一夜之间经历了升起──
高悬──西斜──落下的过程。
在月的照耀下,江水、沙滩、天空、原野、枫树、花林、飞霜、白去、扁舟、高楼、镜台、砧石、长飞的鸿雁、潜跃的鱼龙,不眠的思妇以及漂泊的游子,组成了完好的诗歌形象,展现出一幅充满人生哲理与生活情趣的画卷。
虚实相生中显出绚烂多彩的艺术效果,宛如一幅淡雅的中国水墨画,表达出春江花月夜清幽的意境美。
〔《唐诗鉴赏词典》〕
春江花月夜教学设计3
一、导语设计:
自古以来,月亮一直是文人墨客笔下所吟咏的对象,是个永久的主题,其中倾注了他们的爱恨情愁,寄托了他们的悲欢离合,展示了他们的人生坎坷历程、所以说,月亮在中国文化中的象征意义非常丰富、她是美丽的象征,创造了许多优美的审美意境;同时,月亮也是人类相思情感的载体,她寄托了恋人间的相思,表达了人们对故土和亲人朋友的思念、在失意者的笔下,月亮又有了失意的象征,引发了许多失意文人的空灵情怀、同时,那高悬于天际的月亮,也引发了人们的哲理考虑,因此成为永久的象征。
当我们遥望夜空,看见朗朗明月之时,心中总会引起无限遐想、我们自然会想到与月相关的诗句:如张九龄的《望月怀远》中的诗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
此时、"李白的《静夜思》中的诗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土、"以及杜甫《月夜忆舍弟》中的诗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土明"等描写月亮的诗句,不胜枚举、而在人才辈出,群星璀璨的唐代诗坛,就有这样一位诗人,因为一轮明月而成就了诗坛的千秋美名,这位诗人就是初,盛唐之交的张假设虚,这首诗便是千百年来无数人为之迷恋,为之倾倒的《春江花月夜》、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领略张假设虚笔下那轮明月的光华吧。
二、作者介绍及背景提示
(一) 张假设虚,唐代扬州人,初唐诗人、与贺之章,张旭,包融齐名、被誉为吴中四士、曾任兖州兵曹、他在诗风上厌恶六朝以来的空洞艳体,追求自由豪放,富有理想的高远意境。
(二)解题:《春江花月夜》为乐府诗、作者汲取了南朝民歌的内容形式,以和谐的歌调,点染出祖国锦绣的、探究宇宙的神奇微妙、描绘了动人心弦的春江花月夜之景,抒写了游子思妇离恨闺怨之情、风格宛转优美,抒情幽怨缠绵,言之有物,开拓了诗歌的高远意境和格律,使诗歌的内容和形式到达了完美统一,为写景,叙事,抒情交融一体的诗歌,铺垫了根底、对诗歌的继承和开展,影响极为深远,一千多年来使无数
读者为之倾倒、一生仅留下两首诗的张假设虚,也因这一首诗,"孤篇横绝,竟成大家、"
三、学习本诗重在诵读,以读传情,读,悟交融
由老师作配乐范读、要求学生在欣赏老师范读时,展开想象,把语言文字复原成既符合原作的描绘,而又带有学生自己审美情趣的画面,进而走进这画面中去、在这其中,想象是至关重要的。
四、赏析诗歌
(一)开头八句为第一局部,依题目摹写春,江,花,月,夜的幽美风光,侧重描绘皓月当空,光照整个江天,天地一派空明的美妙境界、
提示:这首诗就是从春江月夜的美景入笔的由远及近,由大及小,描绘出一幅「春江花月夜」的景象、江潮浩瀚,与大海相连、明月就涌生于这无垠的大海之上,万里的春江,无不在明月朗照之下!江流绕着芳草蔓生的原野;那映照在月色之中的花林,好象铺上雪珠一样、月色如霜,所以霜飞也就无从发觉;洲上的白沙与月色交融,也看不清楚了、
问:在前几句诗中,诗人写到了哪些意象请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这幅画面、学生答复,老师总结这一局部描绘的画面意境:春江的潮水涌动,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气势宏伟,这时一轮明月伴着潮头冉冉而升,明月与江潮互相
辉映,波光粼粼,哪一处春江不在明月的朗照之中!江水曲曲弯弯地绕过花草遍地的春之原野,花林闪着银光,空中月光似天降流霜,江畔白沙与月光融成白茫茫的一片。
(二)接下八句为第二局部,由月之“照”人,从描写风光转向观照人生,思索茫茫人生与漫漫宇宙之间的互相关系。
诗人身处江天一色,毫无纤尘的纯洁之境,不禁对空中这轮孤月发出奇想:终究是谁最先在江畔看见这明月呢?江月又在什么时候开场照着人呢?人生代代绵延无已,但江月却年复一年没有变化。
她可是在等待什么人吗?但月下只有滔滔不绝的江水。
译文:江水碧澄澄,长天也碧澄澄,只剩下皎皎的圆月一轮。
江畔什幺人最初见到江上月?江月又从哪年起默默照着人?人生一代代没有穷尽,江月一年年始终如一。
不知江月等待什幺人,只见长江送走东流水。
理:宇宙人生哲理短暂——永久
(三)余下十六句为第三局部,由感慨人生多愁进而抒写人间思妇游子的离愁别绪,讴歌人们对爱情的向往和对幸福的憧憬。
详细而言,这一局部又分为两层:
(1〕从"白云一片去悠悠"到"鱼龙潜跃水成文"为一层,写思妇怀人。
这里写思妇想念游子的情形非常别致,月光无处不在,玉户帘上是月,捣衣砧上是月。
那一轮得意的明月总是照
在她的妆镜台上,似乎想要抚慰她,但是思妇见月,更增加了悲苦。
她想把捣衣砧上的月光拂去,又想把帘子卷起来,以便把上面的月光卷去,可是这恼人的月光「卷不去」,「拂还来」。
那无边的月光,覆盖着一切,鸿雁不停地长飞,仍然飞不出无边的月光去,水底鱼龙泛起阵阵波纹,思妇只好托月华来遥寄相思了。
译文:一片白云飞去不回头,留给青枫浦一片离愁。
谁家的游子今夜漂泊江船上?相思的人儿在哪座明月楼头?惹人的月影在楼上彷徨,该照见她那梳妆的镜台;透进窗帘,卷也卷不去,泻满捣衣砧,掸了还来。
苦苦眺望,却听不着你的声息,愿化为月光,流照千里外的你。
千里月明,大雁不传你的消息,鱼跃江心,空皱出满江的波纹。
(2)从"昨夜闲潭梦落花"到"落月摇情满江树"为一层,写游子想家。
最后这几句写落月,落花闲潭,春光将老,隐含思妇青春将逝。
在这春江花月夜,不知有几许游人能乘月而归。
此时明月西下,游子思妇的一腔离情伴随月影洒在江边的树上。
译文:昨夜梦中,花落进悠悠江水,春要归去了,你却还不回家。
花已经落去,月亮也快落了,江水流春,就像是流送落花。
西斜的月亮沉入茫茫的海雾,碣石,潇湘,望不尽山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