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讲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中国古代社会的经济基础
中国古代社会的经济基础
农业经济在古代中国社会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由于大多
数人口从事农业生产,农业成为了当时社会的支柱产业。
农业经济
的发展,不仅关系到人民的温饱问题,也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古代中国人采用了一系列农业技术,如耕地制度、农田水利、精耕
细作等,使得农业生产有了显著的进步。
同时,中国古代农业还存
在着一些独特的特点,如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农田私有制等。
这些特点对古代中国社会的经济基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另外一个重要的经济基础是手工业经济。
在古代中国社会中,
手工业是农业之外的重要经济部门。
手工业包括了织造、铁器制作、陶瓷制造等各种行业。
通过手工业的发展,人们生产了各种各样的
产品,满足了社会需求。
手工业在古代中国的经济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它不仅为农村带来了额外的收入,也为城市提供了各种商品和
服务。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社会的经济基础主要由农业经济和手工业
经济构成。
农业经济是当时社会的支柱产业,而手工业经济为社会
提供了多样化的商品和服务。
这两个方面相辅相成,共同推动了中国古代社会的经济发展。
古代中国经济制度ppt课件演示文稿
西汉时期出现了 二人一牛 犁耕法和赵过推行的代田法。 (4)魏晋南北朝:北方旱地 耕耙耱技术 形成,南方水田也采用
耕耙技术。
3.耕作制度:两汉以 一年一熟 为主,宋朝以后江南形成 一年两熟制,有些地方形成一年三熟制。
辨析比较 怎样分清“小农经济”、“自然经济” 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精耕细作;自然 经济是相对于商品经济而言的,生产分散、规模小、技术落后。 小农经济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具有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和 社会主义三种社会属性。自然经济产生于原始社会,随着商 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在 1840 年鸦片战争 后,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开始瓦解。
要点一 精耕细作传统农业的形成和发展
1.精耕细作农业是对中国传统农业精华的一种概括,指的 是传统农业的一个综合技术体系。萌芽于夏商周时期,
战 国、秦汉、魏晋南北朝是技术成形期,隋唐宋辽金元是
精 耕细作的扩展期,明清是深入发展期。
2.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是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基础。 铁犁牛耕技术出现于春秋战国,在汉代得到改进和推广。 隋唐时期,随着江东犁的出现,得到完善而为后世所沿用。
考点
历史特征
历史表现
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悠久,多种 古代手
经营形态并存, 工业的
处于世界领先地 进步
位
金属冶炼术、纺织业、 陶瓷业三大行业处于世 界领先地位
从春秋战国、秦汉、隋
古代商业不断发
唐、宋元至明清时期,
展,主要体现在
古代商
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在城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提
图 示
(1)农具不断改进。春秋战国出现铁犁,隋唐时期
能 层
化 曲辕犁已相当完善。
级 化
核
心 要
(2)耕作技术不断提高。从垄作法到代田法再到耕
点 史
耙耱技术,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教
料
师
化
(3)耕作制度日趋合理有效。从一年一熟制到一年
备
解
题 三熟制,极大地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技 能 规
课 资 料 选 粹
要
点 西织室”反映的是官营手工业,它规模大、耗费大、为官
史
教
料 化
府服务;材料三中“匠有常主,计日受值”反映的是资本
师 备
解 题 技 能 规
主义萌芽的发展,它出现于民营手工业中,这与市场联系 最为密切。
课 资 料 选 粹
范
化
人教版历史
第1讲 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
主 干
官营、民营、家庭手工业的特点
教 师
化
备
解 题 技 能 规
——《苏州府风俗考》
课 资
料
选
粹
范
化
人教版历史
第1讲 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
主
干
依据所给材料,判断三则材料分别反映了古代手工业 训
知
练
识 图
的哪种经营形态?各有何特点?
提 能
示 化
[教你读史] 材料一中“匹妇蚕之”反映的是家庭手
层 级
化
核 心
工业,是小农经济的组成部分;材料二中“三服官”“东
层 级
核
材料二 晁错复说上曰:“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 化
心 要
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春耕、夏耘、秋
第2讲 魏晋、隋唐时期的经济和思想文化
第2讲魏晋、隋唐时期的经济和思想文化知识点一魏晋至隋唐时期的经济1.农业(1)生产工具:唐代出现曲辕犁,将中国的犁耕技术推向成熟。
(2)灌溉工具:隋唐五代北方有立井水车、长江流域发明高转筒车。
(3)土地制度:北魏和唐朝前期推行均田制,实质是封建土地国有制。
2.手工业(1)魏晋南北朝:出现灌钢法的炼钢技术。
(2)唐代①唐代中期以后,官营纺织业具有相当大的规模。
②制瓷业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
3.商业(1)发展历程①魏晋:北方商业一度遭到严重破坏;北魏孝文帝改革后,商业恢复发展,洛阳成为重要的商业城市。
②唐代:商船中有“俞大娘航船”,陆路商运十分发达,出现客舍、邸店、车坊等辅助性经营场所。
(2)“市”的发展①魏晋南北朝:在离城镇稍远、交通便利的一些地点自然形成民间集市——“草市”;政府对“草市”也实行行政管理。
②唐代:“草市”演进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夜市”繁荣。
(3)商业都会:唐代除长安、洛阳的商业最为繁荣外,还有扬州、益州;地区经济中心杭州、湖州也成为商业发达的都会。
寺院经济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得到统治者的支持,佛教广为传播,导致寺院经济实力增强。
寺院占有许多劳动力,不在国家户籍。
寺院经济过度发展,广占田宅,侵夺百姓,与官府争夺劳动力和税收,农民负担加重。
寺院经济的发展,也为这一时期佛教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知识点二 魏晋至隋唐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 1.思想(1)魏晋南北朝:佛教、道教广为传播,冲击着儒家为核心的正统思想。
(2)唐代中后期:韩愈和李翱提出了复兴儒学的主张,反对佛教和道教,成为北宋儒学复兴和理学创立的先声。
2.科技(1)造纸术:公元8世纪,阿拉伯人开始使用中国的技术和设备造纸,之后传往欧洲。
(2)印刷术⎩⎪⎨⎪⎧①隋唐发明雕版印刷术。
②唐代《金刚经》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有明确刊 印日期的印刷品。
(3)火药:唐末开始用于军事。
(4)药学:唐代医学家孙思邈编写《千金方》。
【平说历史·2014届】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经济(第2讲: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优点(成本低);
缺点(技术落后,生产分散)
环节一:知识整合· 有序识记
考点3、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1)形态:三种经营形态并存, 高水平;
代表当时手工业最
(2)时间: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技术不断进步、规模不 断扩大,明清出现手工工场; (3)空间:经济重心南移与手工业布局相应变化;
环节一:知识整合· 有序识记
考点2、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三种基本形态
手工业发展历程:
夏商周时期由官府垄断;
后,三种经营形态并存;
后,私营手工业取代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
官营手工业的优缺点?
优点(资金雄厚;管理严格;技艺高超);
缺点(不入市场,缺乏竞争;强制服役,工匠不满)
家庭手工业的优缺点?
专题二第2讲: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2013-10-11
环节一:知识整合· 有序识记
考点1、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
(1)冶金业 A、冶铜:
红铜时代:过渡
青铜时代:二里头文化到春秋末期
B、冶铁:
春秋:
南北朝: 汉代:(汉武帝盐铁官营)
南宋:
环节一:知识整合· 有序识记
②纸张
③瓷器
④棉布
B.①③④ D.①②③
A.①②④ C.②③④
【解析】D棉布出现在明朝,不符合题干要求的汉朝, 所以选D。
环节三:研析高考· 探究命题
5.(2013天津文综2)“从宋代起,棉花开始成为一 种重要纺织原料……到了元代,丝、麻、棉鼎足而三, 明代以后,棉花的重要性超过麻。”出现这些变化的 前提条件是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必修二 第2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课件(52张)
些重大变化?
提示:民营制瓷业在制瓷业中占据了主导地位;景德 镇的民窑生产更趋兴盛。
【归纳总结】古代手工业的三种经营形态
形态 经营方式 产品特点
地位
官府直接经 官营 营的大规模 手工业 生产(劳役制)
满足政府、 皇室需求, 不计成本、
不入市场
至明代 前期占 据主导 地位
4.(2018·新课标Ⅰ卷·26)北宋前中期.在今四川井
研县一带山谷中,密布着百上千个采用新制盐技术的
竹篱井,井主所着雇工匠大多来自“他州别县”。 以
“调身货力”为生,受雇期间,若对工作条件或特遇
不满意,辄外谋高就。这反映出为时( A)
【对点训练】 1.到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时制瓷技艺达到了历 史上的最高水平。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B ) A.中国瓷器开始大量销往海外市场 B.许多瓷器为国际市场需要而生产 C.清朝政府采取鼓励瓷器出口的政策 D.官营手工业规模大且占主导地位
2.唐代诗人张籍《凉州词》:“边城暮雨雁飞 低,芦笋初生渐欲齐。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 白练到安西。”这首诗反映了( A ) A.丝绸之路的兴盛 B.陶瓷之路的兴盛 C.古代玉石业的发达 D.古代畜牧业的发达
A.苏州失业人数较多
B.清朝对人身的控制较为严格
C.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 D.江南手工业发展速度下降
主题三 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 【思考】观察下图,中国古代的瓷器、丝绸等是通过 什么途径运往西方的?
国外瓷都“景德镇”——代尔夫特
穿中国丝绸的古罗马妇人
提示:通过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大量运往西方。
1.丝国——西汉开始,中国丝绸远销亚洲、欧洲。中 国获得 “丝国”的誉称。运送丝绸产品的商路,被后 世称为“丝绸之路”。
关于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关于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关于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历史,一般指人类社会历史,是记载和解释一系列人类活动进程的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农耕文明时代,手工业处于农业的附属地位,其发展水平受到农业发展程度的制约。古代手工业与近代工业的最大区别:前者属于手工劳动,后者属于机器大生产。
【合作探究】【B类问题】
2.冶金方面手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就:
①新石器时代:已经出土了小件铜器,②夏商周:青铜铸造业进入繁荣时期,被称为青铜时代。.③春秋战国:发明了冶炼生铁和钢的技术,出现了铁器④汉:开始使用煤做燃料,供风形式发生革命性变化.⑤东汉时期:太守杜诗发明了水排,借用水力作为动力鼓风.
3.制瓷方面手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就:
(2)官营、私营、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
(3)地域分布广、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分工越来越细、技术先进。
(4)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远销海外。
(5)明清时期工场手工业出现,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
【构建结构】B级
【精讲点拨】
1、手工业,是指依靠手工劳动,使用简单工具的小规模工业生产。开始从属于农业,主要表现为家庭手工业。原始社会晚期,随着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脱离了农业,形成独立的生产部门。
【自学质疑】【A类问题】
一、田庄手工业
1.田庄——一个社会单元,一个相当完备的微型社会
2.古代田庄经济的特点
(1)田庄是地主依靠政治特权取得或兼并农民土地而形成发展起来的。
(2)田庄里的劳动者为依附农民
(3)田庄手工业主要是满足自身生产生活的需要,主要不是为了交换,田庄经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经济形态。(“闭门而为生之具以足”)
民间消费的产品
在市场流通
家庭手工业
农户的副业
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的产品
2021年高考历史总复习讲义:第2讲 先秦、秦汉时期的经济文明
考点二
栏目索引
4.影响 (1)积极: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安定。 (2)消极:使社会经济活力受到压抑,新的经济因素和生产方式的萌芽长 期得不到正常发育。 误区警示 重农抑商并非自古就有 重农抑商作为一种经济政策开始于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并不是自古就 有,春秋时期的管仲改革就重视工商业的发展;但在我国封建社会中,重 农抑商政策贯穿始终,从来都没有彻底改变过。
考点二
栏目索引
铁以煤炭做燃料,并发明了用水力作动力的鼓风装置——水排。 (3)陶瓷业:历史悠久,原始时代的彩陶已经表现出相当高的工艺水平。 从商代中期到东汉晚期,是陶发展到瓷的过渡阶段;东汉烧制出成熟的 青瓷。 误区警示 家庭手工业的产品并非完全自给自足 家庭手工业作为家庭种植业的重要补充,其产品用途主要有三个:一是 缴纳赋税;二是供自己消费;三是少量出售,贴补家用。
考点一
栏目索引
三、经营模式
1.集体劳作 (1)原因:先秦时期,工具简陋,生产力水平很低。 (2)特点:土地国有,劳动者在田间集体耕作。
2.个体农耕 (1)原因: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推广,生产力提高,封建⑤ 土地私有
制确立。
(2)特点: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3)地位: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
考点一
栏目索引
2.影响小农经济发展的因素 (1)生产力因素。耕作方式、耕作技术、土地制度等。 (2)小农经济自身特点。自给自足、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抵御天灾 人祸能力差等。 (3)政策因素。为保证封建统治的稳固,明智的统治者大都采取重农政 策。 (4)封建政府统治的腐朽、剥削的沉重、社会的动荡及严重的自然灾 害。
考点二
栏目索引
归纳总结 影响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因素 市场因素、政府政策、社会环境、技术水平、传统文化观念等。 图解历史 古代手工业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一、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一、落实基础【强化记忆】-——(解题的必备工具)1.官营手工业含义:官营手工业是古代手工业三大经营形态之一,专门负责官府专用和皇家私用物品的制造。
夏商周时期即出现官营手工业,从汉武帝时起,煮盐、冶铁、铸钱、炼铜等最有利可图的行业也收归官办,由政府垄断。
特点:特殊行业的垄断性,最有利可图的行业,都收归官办,由政府垄断;不计成本的奢侈性,其经营对民间市场没有影响,是朝廷财政的大支出;技术工艺的高超性,“工官”工场的制作水平,代表了当时手工业的最高技术水平,但是技术工艺的传承也具有封闭性,往往导致失传。
2.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含义:民营手工业即由民间私人经营,生产目的是为市场服务,产品主要是民间消费品;家庭手工业是以纺织为主,一般为农户的副业,其产品主要用来缴纳赋税和家庭消费,剩余的一小部分作为商品买卖。
地位: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出现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这两种经营形态,自给自足性质的家庭手工业长期存在;民营手工业也有杰出的技艺贡献,而且所谓的“资本主义萌芽”也出自民营手工业。
3.古代中国的瓷器制瓷历程:早期的瓷器不过是釉陶,从商代中期到东汉晚期,是陶发展到瓷的过渡阶段。
东汉烧制出成熟的青瓷,唐代的制瓷业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清代康熙年间,发明了粉彩瓷器工艺。
种类:青瓷、白瓷和粉彩瓷;名窑:定窑、钧窑、龙泉窑、耀州窑和景德镇窑等。
4.领先世界的古代手工业:冶金业——青铜器:商周时代,进入繁荣时期。
铁器:西周晚期,中国已有铁器;战国时期,铁农具逐步推广;东汉时期,杜诗发明水排,用水力鼓风冶铁。
炼钢:春秋晚期,中国已能制造钢剑。
魏晋南北朝时期发明的灌钢法,使钢的产量和质量大大提高。
16世纪以前,中国的炼钢技术一直保持世界领先地位。
制瓷业——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
商朝工匠烧制出了原始瓷器。
早期生产的是青瓷,后来又烧出白瓷,到唐代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
宋代著名的江西景德镇瓷窑,到元代发展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烧制出白地蓝花的青花瓷器。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教学设计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将设计以下问题:
1.请分析古代手工业进步的原因及其影响;
2.结合所学知识,探讨手工业与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相互关系;
3.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每组选派代表进行汇报。
在此过程中,我会巡回指导,关注学生的讨论进度,适时给予提示和引导,确保讨论的深入和有效性。
4.阅读拓展资料,如《中国古代手工业技术史》、《中国手工艺文化》等,选择一个感兴趣的话题,撰写一篇读后感,不少于600字。
作业要求:
1.学生需认真完成作业,注重作业质量,确保内容充实、观点明确;
2.提交作业时,请注意格式规范,字迹清晰,PPT展示要求图文并茂;
3.作业提交截止时间为下次课前,请同学们按时提交。
本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古代手工业的进步,通过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过程与方法的引导,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二、学情分析
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储备,对古代社会的发展有了基本的认识。在此基础上,他们对古代手工业的进步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但可能对手工业的技术细节、发展背景等方面了解不够深入。因此,在本章节的教学中,应关注以下学情:
(2)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手工业与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相互关系;
(3)教师点评,总结讨论成果,解答学生疑问。
4.实践活动:
(1)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手工艺展览等,让学生亲身感受古代手工艺的魅力;
(2)开展手工艺制作实践活动,如陶艺、织布等,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加深对古代手工业的理解;
(3)鼓励学生创新设计,将古代手工艺与现代元素相结合,培养创新意识。
高中历史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基本结构与特点 (全套教案)人民版 必修2
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基本结构与特点第一节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课程标准】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和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了解中国古代赋税制度对农民造成的沉重负担。
了解中国古代的土地集中现象和中国古代水利事业的发展。
过程与方法:在学习过程中要适当结合教材内容以及教材所提供的历史史料和历史图片,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大胆想象、数理分析和创新性思维,根据学参要求积极进行探究活动以强化对中国古代农业的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到古代中国的农业文明高度发达,为人类的进步作出了巨大进步,这是我们炎黄子孙应感到骄傲和自豪的。
通过对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学习增加历史生态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从而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
【重难点突破】重点:1、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特点。
2、影响农业经济的因素。
难点:土地制度演变的原因。
教学过程导入: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问题历来是中国经济问题之核心,目前,我们还经常提及三农问题。
那么,古代中国是如何解决农业问题的呢?古代中国农业有何特点呢?本文将围绕以下几个问题进行:古代中国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变化?古代中国土地制度是如何演变的?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是什么?一、农业的起源1.“神农”的传说神农氏“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
”成为农业的始祖。
黄河流域—种植粟、麦2.农耕格局长江流域—种植水稻带来哪些启示?气候不同;启示:地理条件与经济的发展联系密切,人与自然应和谐发展。
自然条件、技术、水力、土地制度、政策、劳动者等。
[过渡]阅读课本,找一找:促进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生产工具的革新;水利工程的兴修。
二、生产技术的进步1、表现:(1)耕作方法:从刀耕火种到“以牛田”从原始农业的产生到刀耕火种,随着耒耜等生产工具的出现,在距今七八千年前,中国农业进入了“耜耕”或“石器锄耕”时代;商周时期出现了少量青铜农具和中耕农具,掌握了排灌、沤制绿肥、除草和灭虫等技术;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施肥和灌溉技术的发展,标志着铁犁牛耕这种中国古代农业的传统耕作方式形成。
2023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第一部分 板块一 中国古代史 第2讲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线索三 古代商业 古代商业发展包括市场形成、市场管理、货币演变、国内外贸易、 城市商业功能发展等五大要素,其中市场管理是核心内容,时空限制 经历了一个由严格到松散的过程。
线索四 古代经济政策 古代的经济政策以重农抑商、闭关锁国为主,前者首倡于商鞅变法, 贯穿于封建社会始终,后者仅实行于明清两朝,两者均是导致资本主 义萌芽在中国发展缓慢的重要因素。
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代农书是我国丰富农业技术经验的总结,也是了解农业
(4)影响: ①对经济布局的影响。随着经济重心南移,南北差距日益缩小,南 北经济联系不断加强,共同促进我国古代经济的发展。
②对我国交通贸易的影响。由于经济重心的南移,造成了南方沿海 城市的迅速发展,海上交通和运输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在南宋完成经 济重心南移后,南方城市一直到现在都受益匪浅。一些有海港的城市 利用海上交通和河运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促进了与周边国家的经济和 政治交流。
2.古代农耕经济难以推动社会转型的原因 (1)政治因素:封建土地私有制很难实现社会财富的积累及向商业资 本的转化。“抑商”“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既不能积累财富,也不能拓展海外市场、刺激资本扩张,难以推动工 业化。 (2)经济因素: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不利于商品市场的 扩大和农产品的真正商品化。 (3)思想因素:以农立国的经济思想,导致民间资本不能成为工商业 资本。
②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稳定,为江南经济发展创造了稳定的环 境。
③北方人民大批南迁,增加了大量劳动力,并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 术和工具。
④南方统治者为巩固统治,重视发展经济,鼓励开垦荒地、兴修水 利。
⑤新的农作物在江南引种,推动了农业生产发展。 ⑥海外贸易的发展,促进了江南商品经济的繁荣。
2013年高考历史 讲练测系列02 中国古代经济史(教师版)
【专项冲击波】2013年高考历史讲练测系列02 中国古代经济史(教师版)【讲01——考点梳理】1.古代中国的农业(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生产工具的改进与耕作技术的发展、水利设施的完善、土地制度和赋役制度的演变、农作物品种的推广、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仅岳麓版)。
2.古代中国的手工业(金属冶炼业、制瓷业、纺织业、官营手工业与民营手工业)。
3.古代中国的商业(商业的发展概况、城镇的繁荣)。
4.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总体政策——“重农抑商”;对外贸易政策演变;对手工业和商业的政策及市场管理政策)。
【讲02——知识归纳】考点一:古代中国的农业(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A.新人教版——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中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农业起源最早可追溯到距今一万年左右。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距今七八千年时,中国原始农业已相当发达。
原始农业的主要耕作方法是刀耕火种。
为了寻找肥沃的土地,人们不得不经常迁徙。
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人们的生活也从频繁迁徙开始走向定居。
中国农业独立发展,自成体系,奠定了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基础。
B.人民版——“神农”的传说(中国古代农业起源和地位)神农氏创制了原始农具耒耜,教导民众耕作。
“神农能殖嘉谷”的传说,反映了农业的先行者进行农作物种植的成功实践。
许多新石器时代的遗存,反映了当时先民们农耕创造的实践。
农耕作为最基本的经济形式,支撑着中国古代的社会生产和生活。
中国古代的重大文明成就,都是在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取得的。
C.岳麓版——农业的起源原始农业经历了从采集经济向种植经济的发展。
大约一万年前,农耕经济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出现。
它们在发展的初期就已显露出地域的差别。
伴随着农业的发展,家畜饲养业也逐渐发展起来。
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是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
(二)生产工具的改进与耕作技术的发展A.新人教版——古代农业生产工具与耕作技术(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原始农业的主要耕作方法是刀耕火种。
中国古代的经济发展
中国古代的经济发展
中国古代的经济发展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多年前的商朝。
在古代,中国的经济主要由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组成,这三个部门
相互依存,共同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农业是中国古代经济的基础。
古代中国人口众多,大部分人都
从事农业生产。
他们种植各种粮食作物,如稻米、小麦和谷子,以
及棉花、蚕桑等经济作物。
农业生产的发展不仅满足了人民的食物
需求,还为经济的其他部门提供了原材料。
手工业在古代中国的经济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
人们运用手工
技艺,制作出各种物品,如陶器、丝织品、铁器等。
这些手工制品
在国内外流通,为经济带来了财富和发展。
商业在古代中国的经济中逐渐兴起。
商人通过货物的买卖和运输,促进了地区之间、国内外的贸易活动。
随着交流和贸易的增加,商业活动在经济中的份额也逐渐增加。
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政策的调整。
古代中国的君主制度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基本的法律保障和管理机制。
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经济政策,鼓励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增加税收收入,促进经济的繁荣。
总结来说,中国古代的经济发展是以农业为基础,以手工业和商业为支撑的。
在政府的支持下,经济蓬勃发展,为古代中国人民带来了繁荣和福祉。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古代中国的经济基本结构可以分为农业经济和手工业经济两个部分。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与农业经济相辅相成,起到了农业经济的补充作用。
古代中国手工业主要包括纺织业、制陶业、铁器业等。
纺织业是古代中国手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最早以家庭手工纺纱织布为主,后来逐渐形成专业化的手工织布业。
制陶业则是以瓷器制作为主,瓷器成为中国独特的工艺品,出口到世界各地。
古代中国铁器业的发展也非常重要,铁器制造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农业工具和武器的提高,推动了古代中国经济的发展。
首先是以农业为主导,农业经济是古代中国经济的基础。
农业生产需要耕地、劳动力和天候等要素,因此,农业经济的发展不仅受制于人力资源和自然环境的限制,还受到政治、社会等因素的影响。
其次是地租制度对经济的影响。
地租制度的存在使得地主阶级掌握了大量的土地资源和经济财富,并形成了封建社会的经济结构。
地租的征收使农民负担沉重,为地主和贵族阶级积累了大量的财富。
总的来说,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是以农业经济为主体,手工业和商业为辅助,官僚经济对整个经济起到了重要作用。
这样的经济结构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制度的特点,也为后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2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教学课件 (共51张PPT)
A
夏商 春秋 秦汉 魏晋
西周 战国
南北朝
隋唐
C
时间
两宋 元朝 明朝 中叶
上图是古代中国手工业类型曲线图。请结合所学知识,
判断图中的一种手工业类型,并予以说明。
2020/7/10
13
二、主要生产部门
(一)纺织业的发展 (二)先进的冶金技术 (三)陶瓷业的成就
2020/7/10
16
(一)纺织业
时代
表现
收。2020(/7/10摘编自王毓铨主编《中国经济通史· 明代经济卷》) 7
4. 评价:
进 技术工艺的高超性 步 生产规模的巨大性
不计成本和奢侈性
局 服务对象的特殊性 限 特殊行业的垄断性
劳动者缺少积极性
各种行业的封闭性
2020/7/10
经营管理严格,追求产品精美,一 定程度上促进了手工业技术的发展
民工匠约达22000人以上,其中北京内府约有15000人左右。由
于工作的地址在皇城内,门禁严密,工匠出入的自由受到限制,
许多合理的权力,都被剥夺。
各种行业的封闭性
材料三 劳明代动的者户缺部少是积仅极次性于工部和内特府殊各监行局业。的户垄部断经性管的
官手工业主要的是盐的生产销售和金属物料的征收、稽核及验
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课程标准】: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 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特征。
2020/7/10
1
• ◆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阶段
手工业:指依靠手工 劳动,使用简单工具 的小规模工业生产。
• 开始时,从属于农业,主要表现为家庭手工业。 • 原始社会晚期 :手工业形成独立的生产部门。 • 夏商周时期 :主要生产青铜器,由官府垄断。 • 春秋战国时期 :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
夏商周经济知识点总结
夏商周经济知识点总结1. 农业在夏商周时期,农业是中国经济的主要产业。
农业生产主要依靠人工劳动和畜力劳动,农业生产工具主要是犁、耒、耜、镞等简单的农具。
种植的作物主要是小麦、大麦、稻谷、黍、稷、粟等粮食作物,以及蔬菜、果树等农作物。
养殖的畜类主要是猪、牛、羊、鸡等家畜。
农民主要通过种植和养殖来生产粮食和其他农产品,为社会提供食物和原材料。
2. 手工业夏商周时期的手工业是中国古代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手工业生产的产品主要包括陶器、青铜器、织物、器具、器皿、服饰等。
陶器主要是以陶土为原料,经过捏、塑、烧制而成的各种容器和器皿。
青铜器主要是以铜和锡为主要原料,经过熔炼、浇铸、铸造、加工而成的各种器具和器皿。
织物主要是以棉、麻、丝、毛等纤维为原料,经过纺纱、织布、染色而成的各种布匹和织物。
手工业生产主要依靠手工劳动和简单的工具,生产技术比较落后,但产品质量较高,产量也较大。
3. 商业夏商周时期的商业是中国古代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商业活动主要包括贸易、市场和商业组织等。
贸易主要是商品交换,主要是以粮食、织物、器皿、器具、器皿等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为主要商品,通过物物交换或货币交换进行买卖。
市场主要是商品交易的场所,主要是以城市、集镇、港口等经济中心为主要场所,通过市场交易来进行货物交换和贸易活动。
商业组织主要是以商人、行商、商团、商号等商业主体为主要组织形式,通过商业活动来获取利润和财富。
4. 货币夏商周时期的货币是中国古代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货币主要是用来作为交换媒介、支付工具和储蓄手段。
货币的种类主要包括金、银、铜、铁、布帛等贵重金属和织物,以及贝类、布帛等实物。
货币的发行主要是由政府、官府、商团、商号等权力机构和经济主体进行发行,通过货币来规范经济活动和贸易往来。
货币的使用主要是在市场交易、贸易活动、生产交换等经济活动中,作为交换媒介和支付手段来进行货物交换和贸易活动。
综上所述,夏商周时期的经济是一个以农业为主导的自然经济体系,以手工业为主要补充的经济结构,以商业和货币为辅助的交换媒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讲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总结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掌握概括历史事物发展过程的方法。
学会运用各种资料,包括文字资料、地图、文物图像来分析历史现象,认识历史事物。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知道我国古代有高度发达的手工业技能和完备的手工业部门,中国的手工业生产历史悠久、成就辉煌。
从而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加深对我们伟大祖国与中华民族的热爱之情。
在理解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在有条件的地区,指导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访谈,增加对古代手工业成就的切身感受。
通过书中文献、历史图片和地图对中国古代的手工业文明进行更深入的了解,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崇尚科学的精神。
4、教学重点掌握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
5、教学难点理解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特征。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案【教学过程】【以诗说史】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北宋张俞《蚕妇》这首诗揭露了统治者不劳而获的不合理现实。
当时真正的劳动者过着穷苦的生活,连自己亲自做的罗绮都不能穿,而那些达官贵族却穿着绫罗绸缎。
反映了当时的丝织品主要供官僚贵族消费,而辛苦劳作的织女们却衣衫褴褛的社会现实。
一、古代手工业的基本类型1.家庭手工业手工业长期附属于农民家庭之中,形成了以小农业和小手工业紧密结合的“男耕女织”的经济形式,自给自足。
2.田庄手工业随着土地的集中,汉代出现了田庄手工业,生产生活自给自足。
3.官营手工业从汉武帝时代起,政府垄断煮盐、冶铁等行业;元代以后,工匠被编入专门的户籍,成为职业世袭的“匠户”。
[概念阐释] 工商食官西周官营手工业制度,是指当时的手工业者和商贾都是官府管的奴仆,他们必须按照官府的规定和要求从事生产和贸易。
[概念辨析] 官营手工业制度中国古代的官营手工业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直接为满足最高统治者皇帝、皇室成员、贵族以及封建政府的特殊需要而设立的,如铸钱、织造、陶瓷、营缮、造船、军器、火药等;另一部分是重要的国计民生物资,由于需求量大,经济效益高,官府为取得这部分利益而实行官营,这既包括盐、酒、茶等生活必需品,也包括铁、金、银、铜、铅、锡等生产原料。
二、手工业部门与成就1.纺织业(1)新石器时代,纺织技术已经萌芽,原料最初用的是麻和葛。
(2)商代有负责指导蚕桑生产的专职官员。
(3)汉代花色品种多样,丝织品远销到地中海地区,中国因此被称为“丝国”。
(4)唐代私营纺织作坊兴起,官营纺织业规模也相当大。
(5)宋代棉花种植普及,棉纺织技术已经推广到闽、粤等地区,丝织工艺水平有所提高。
(6)元代黄道婆创造新式纺车,推广织造技术。
棉布逐渐成为当时民众的主要衣料。
(7)明代蚕桑、棉花种植面积扩大,而且出现了雇工和自由劳动力市场。
手工工场和雇佣劳动关系的出现,标志着资本主义萌芽开始产生。
2.冶铸业(1)商周时期,黄河流域的青铜铸造工艺已达到很高的水平,作品多为礼制的象征,代表着权力和秩序。
(2)春秋晚期出现人工冶炼的铁器。
(3)战国中期后炼钢和淬火工艺有所发展。
(4)汉代冶铁以煤炭做燃料,并创造出用水力作为动力的鼓风装置——水排。
(5)南北朝时期出现灌钢法。
(6)北宋时期有以煤作为燃料冶铁的明确记载。
3.制陶业(1)原始时代的彩陶和龙山文化的蛋壳黑陶,工艺水平很高。
(2)唐代美术陶制品“唐三彩”风行一时。
4.制瓷业(1)早期瓷器是一种釉陶,又称做原始青瓷。
(2)商代中期到东汉晚期,是陶发展到瓷的过渡阶段。
(3)唐代制瓷业已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有青瓷和白瓷两大体系,代表是越窑的青瓷、邢窑的白瓷。
(4)唐宋以来,各地瓷窑所产瓷器各具风格。
(5)清康熙年间,发明粉彩瓷器工艺;雍正时期,烧制技术达到顶峰。
(6)唐宋以来,瓷器成为中国经海路外销的重要商品,“海上丝绸之路”也被称为“瓷路”。
[巧思妙记] 古代手工业可归纳为“三个三”[归纳总结] 古代中国手工业经济发展的特征(1)建立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之上。
(2)官营、私营和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
(3)手工业部门不断增加,劳动分工越来越细。
(4)生产技术不断进步,长期依靠世界。
(5)生产规模扩大,在明清时期出现手工工场,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主题一中国古代手工业成就及特点史料①东汉晚期,成熟青瓷在上虞烧造成功,之后绵延千年,盛烧不绝……(唐五代时期,越窑生产的“秘色瓷”)玲珑端巧的造型、精美繁缛的纹饰,表现了越窑鼎盛时期的制瓷水平……(北宋以后)器物种类繁多,形制各异,纹饰题材众多,装饰技法丰富,是浙江青瓷史上一个集大成的时期。
唐以后浙江生产的精美瓷器,沿着海上丝绸之路,远销世界各地。
——浙江博物馆青瓷馆前言史料运用根据史料,概括古代浙江制瓷业发展的特征。
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影响。
答案特征:历史悠久;工艺技术不断发展,产品精美;产品种类繁多;走向世界。
影响:推动了制瓷技术的发展;有利于商业和城市的繁荣;促进了中外经济交流。
我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1)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早在原始社会晚期,手工业就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持续不断地发展。
(2)手工业技术先进。
中国古代手工业技术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不仅供国内消费,而且很早就远销到亚非欧国家。
(3)手工业生产部门不断增加,劳动分工越来越细。
(4)官营、私营、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官营手工业发达,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私营手工业到明中叶以后逐渐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5)手工业与农业的发展紧密结合,但手工业发展受到农业生产的制约。
(6)手工业布局随着经济重心南移呈现相应的变化。
(7)明中叶后私营手工业中出现了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关系。
主题二中国古代手工业经营形态史料一凡执技以事上者,祝、史、射、御、医、卜及百工,凡执技以事上者,①不贰事,不移官。
——《礼记·王制》论百工,审时事,辨功苦,尚完利,便备用,②使雕琢、文采不敢专史料二历代盛行的③官营作坊,在明清时期受到冲击。
④江南城镇附近农户不事农耕,“尽逐绫绸之利”渐成风尚,城镇中“络纬机杼之声通宵彻夜”的情形亦载于史籍。
明万历年间,仅苏州丝织业中⑤受雇于私营机房的职工就有数千人,是官局的两三倍。
清初在苏州复置官局,设机800张,织工2 330名。
至康熙六年(1667)缺机170张,机匠补充困难,而同一时期苏州民机不少于3 400张。
“家杼轴而户纂组,⑥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已。
”——许涤新、吴承明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史料运用综合以上两则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官营手工业为何逐渐衰落并最终被私营手工业超越?答案官营手工业采取官府控制下的强制性劳动,工匠积极性不高;官营手工业不与市场联系,没有发展动力;官营手工业管理腐败,效率低下。
1.中国古代手工业各种经营形态的特点2.中国古代手工业没有出现生产领域技术革命的原因 (1)市场因素——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具有封闭性,对市场商品的需求量不大。
(2)官营压制——官营手工业占据最有利可图的行业,加之其规模大、技术精,对民营手工业产生了冲击。
(3)政策限制——手工业者社会地位低下,封建政府往往对之征收重税。
(4)社会动荡——民间手工业力量弱小,封建社会的动荡往往对其冲击巨大。
(5)技术水平——技术传承具有封闭性,难以得到交流提高。
全国卷5年考题统计1.(2016·新课标全国卷丙,27)明末有人描述江南农村的变化时说,百年前的雇工“戴星出入,俗柔顺而主令尊”,如今“骄惰成风,非酒食不能劝”“夏必加下点心,冬必与早粥”。
这一变化反映了( ) A.市镇经济与手工业的发展B.政府积极推行重农政策C.社会矛盾日益尖锐D.农业中人身依附关系强化答案 A解析材料实质上反映的是明末农村雇工待遇提高,是城镇经济发达,雇工出卖劳动力的机会增多所致,故选择A项。
“夏必加下点心,冬必与早粥”是个别雇主为了留住雇工而非政府行为,故B项错误。
材料没有体现社会矛盾的尖锐,排除C项。
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农村中人身依附关系减弱而非增强,故D项错误。
2.(2015·江苏单科,5)乾隆《吴江县志》载明末周灿诗:“水乡成一市,罗绮走中原。
尚利民风薄,多金商贾尊。
人家勤织作,机杼彻黄昏。
”诗中“人家”“机杼彻黄昏”是因为( )A.水上集市不受时空限制B.家庭纺织工勤奋“走中原”C.重农抑商政策发生变化D.尊富崇利意识蔚然成风尚答案 D解析“水乡成一市,罗绮走中原”反映的是吴江一带商品经济的发展,未体现水上集市不受时空限制,故A项错误。
“人家勤织作,机杼彻黄昏”反映了当时农村人们忙于纺织,故B项错误。
明清政府依然固守重农抑商政策,故排除C项。
依据材料“尚利民风薄,多金商贾尊”可看出D项是正确答案。
3.(2015·福建文综,14)《景德镇陶录》记:“唐武德中,镇民陶玉者载瓷入关中,称为假玉器,且贡于朝。
于是昌南镇瓷名天下。
”《江西通志》载:“景德镇……水土宜陶。
宋景德中始置镇,因名。
”材料反映了( )A.唐时瓷都景德镇已驰名天下B.陶玉身份为官营手工业者C.该产品工艺精美畅销海内外D.陶玉追求产品的知名度答案 D解析据材料“称为假玉器,且贡于朝。
于是昌南镇瓷名天下”说明陶玉借玉器和朝贡的名义,提高了瓷器的知名度,故选D项。
依据“宋景德中始置镇”可知“景德镇”一词出现于宋,故A项错误;根据“镇民陶玉者”说明陶玉是私营手工业者,故B项错误;“畅销海内外”在材料中未反映,故C项错误。
4.(2014·海南单科,6)文献与考古表明,唐代中后期,“波斯锦”“胡锦”“番锦”通过丝绸之路,不断输入中国,内地也生产“胡式锦”。
这表明( )A.外来文化改变了唐代的社会生活B.唐代中后期手工业趋于衰落C.外来的丝织技术超过了唐朝D.中外文化交流互动日益深入答案 D解析“胡锦”输入唐朝,并不可能改变唐代的社会生活,故A项错误;“内地也生产‘胡式锦’”说明唐朝手工业技术提高而不是衰落,故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显示中外纺织技术对比的信息,故C项错误;“‘波斯锦’等通过丝绸之路,不断输入中国”说明中外文化交流的加深,故D项正确。
5.(2014·四川文综,13,节选)瓷器是人类文明的见证。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景德镇位于昌江畔,附近盛产造瓷的主要原料高岭土。
北宋景德年间,其生产的影青瓷成为贡品,景德镇因此得名。
两宋之际和元末的大规模战乱,使定窑、龙泉窑等陆续衰落,相对安定的景德镇,遂成“天下窑器所聚”的瓷都。
元代景德镇制坯、烧瓷等分工不断细化,这时创制的青花瓷、釉里红和卵白釉,至今仍享有崇高声誉。
明朝在景德镇创建御器厂,其组织和分工相当细密,“共计一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