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几点思考

合集下载

马克思主义心得体会(精选18篇)

马克思主义心得体会(精选18篇)

马克思主义心得体会(精选18篇)马克思主义篇1最近阅读了《马克思传》。

这是一本传记,主要是先了解马克思的人生,重新认识马克思。

这本书读起来通俗易懂,活泼生动。

读了这本书后,激起了我对了解马克思的兴趣,进而拜读马克思更多作品的欲望。

看了这本书,第一次清晰地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是如此接近生活,如此的实在。

马克思也是一个再正常不过的人了。

他和我们一样也有作为人的正常需要,吃喝住行、恋人家人朋友、爱情亲情友情;他和我们一样也有作为人所具有的缺点,人格不完善、受感情限制等等。

人有优缺点,马克思同样不可避免。

他的生活是“奢逸”的(一旦他有了钱的话),不善于理财,对生活的安排显得没有条理,房间里杂乱、肮脏,充满烟草味。

年轻时马克思酗酒、打斗,因此曾被学校关禁闭;作者甚至认为,因为耶拿大学比柏林大学级别低,比较容易拿到博士学位,加之又有熟人在那里,因此马克思在缺席的情况下被授予了博士学位。

马克思不修边幅,外衣的纽扣时常扣错。

他性情急躁,对人有时爱发脾气,甚至大发雷霆。

尤其印象深刻的是他干涉他三女儿的婚姻,结果三女婿是位登徒子,导致三女儿40多岁就自尽了。

如果马克思地下有知,必定会痛恨不已。

但这些都不足以否定马克思是一个伟人,马克思博闻强志、兴趣广泛、记忆惊人,他对文学、历史、经济、天文、地理、哲学等都有浓厚的兴趣和精深的研究。

尤其佩服马克思严谨的治学态度,他说要广泛阅读,要收集和弄懂目前所研究的资料和水平,然后才开始写作。

马克思是位精神上的伟人,但在物质方面却是贫困的一踢糊涂,常常典当自己的家具,燕妮的嫁妆,甚至连自己的上衣也典当。

幸好,遇见了一位慷慨大方,又能够欣赏他才华的恩格斯。

恩格斯为了周济马克思一家,不得不去他不怎么喜欢的工厂去任职。

马克思和恩格斯之间的友谊真的是足以惊天地,泣鬼神,人世间的楷模!马克思在他的自白上有这么一些我认为应该单独列出来的:马克思说他对幸福的理解是“斗争”,他对不幸的理解是“屈服”,他喜欢的是“人所具有的我都具有”,他所喜爱德箴言是“怀疑一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一、法国思想家雅克·德里达在《马克思的幽灵》一书中列举了当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所不能解决的十大祸害。

他认为,面对这十大祸害,人们只有求助于马克思主义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

结合我们的学习谈谈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及在当代的适用性。

(一)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的欧洲,其之所以能够产生,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阶级根源、自然科学条件和理论基础,也与马克思和恩格斯个人品质分不开的。

1.历史背景。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的欧洲的一些主要国家已占统治地位。

首先由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使生产力迅速地发展起来,另一方面也使资本主义社会性的制度固有矛盾明朗化,尖锐化。

资本主义所固有的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矛盾开始激化,这一矛盾的加剧必然导致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爆发。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固有的内在矛盾,决定了它永远不能根治这种致命的绝症。

这一事实不仅暴露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局限性,而且进一步表明,私有制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阶段已经到了极端。

资本主义国内市场和海外贸易的发展,更加开阔了人们的眼界,这样,社会发展的唯物辩证性质就比以前更加明显地揭示出来了。

这一切都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重要的社会条件。

2.阶级基础。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无产阶级队伍也在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

从19世纪30年代起,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1831-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的武装起义,1836年英国的宪章运动,1844年的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的起义,提出了反对私有制社会的战斗口号,提出建立人民宪章的主张。

这些斗争震撼了资产阶级的统治,标志着无产阶级已开始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无产阶级为实现摧毁旧世界、创立新社会、变奴隶为主人的历史使命,迫切需要一个能够正确反映社会发展规律和无产阶级利益的科学理论来指导。

马克思主义心得体会

马克思主义心得体会

马克思主义心得体会
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关于社会和经济制度的理论体系,它提出了
一种对社会发展和变革的理论和实践方法。

在学习和思考马克思主
义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以下几点:
首先,马克思主义强调了阶级斗争和阶级分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是不可避免的,这导
致了社会的不稳定和不平等。

马克思主义教导我们要关注弱势群体
的利益,努力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其次,马克思主义强调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生产力的
发展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是驱动社会变革的动力。

马克思主义告
诉我们,要实现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必须不断地调整和改革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再次,马克思主义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社会
构想。

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是不可持续的,它必然会被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所取代。

这种理想社会构想激励着我们不断地
探索和实践社会变革的途径和方法,以实现社会的公平和共同富裕。

总的来说,马克思主义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让我意识到了社会的不平等和不公正,激励着我去追求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同时,马克思主义也教导我要不断地探索和实践社会变革的途径和方法,以实现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我相信,在不断地学习和实践中,我会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为实现社会的共同富裕而努力奋斗。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近代西方哲学的超越——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几点思考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近代西方哲学的超越——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几点思考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近代西方哲学的超越——关于马克思主义
哲学原理的几点思考
干成俊;潘雪融
【期刊名称】《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7(028)003
【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近代西方哲学的超越,集中表现在四个方面:一、哲学研究对象;二、哲学研究的根本原则;三、呈现真理的方式;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而我们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在这几个方面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问题.
【总页数】5页(P23-27)
【作者】干成俊;潘雪融
【作者单位】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安徽,淮北,235000;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安徽,芜湖,241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0-O
【相关文献】
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学的几点思考 [J], 贾梅
2.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J], 胡珍映;何毅斌
3.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学的几点思考 [J], 米娜瓦尔·拜希尔
4.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的几点思考 [J], 张复宪
5.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J], 胡珍映;何毅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关于“马克思的本体论思想及其当代意义”的几点思考(精)

关于“马克思的本体论思想及其当代意义”的几点思考(精)

关于“马克思的本体论思想及其当代意义”的几点思考自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来,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是否存在本体论的问题,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问题,肯定者曰有,否定者曰无。

改革开放以前的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我国哲学界主流地位的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不存在旧哲学意义上的本体论;改革开放以来,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存在本体论的观点逐步流行,但争论一直存在。

由于这一问题涉及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理解,因此围绕该问题的争论就不是可有可无的。

把“马克思的本体论思想”作为主题,既有助于争论的进一步展开,也有助于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有助于在新世纪中更好地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马克思关于“本体论”和“世界观”两概念的使用马克思在《博士论文》附录中使用了“本体论”概念,他说:“对神的证明不外是对人的本质的自我意识存在的证明,对自我意识的逻辑说明。

例如,本体论的证明。

当我们思索存在的时候,什么存在是直接的呢?自我意识。

在这个意义上说,对神的存在的一切证明都是对神的不存在的证明,都是对一切关于神的观念的驳斥。

”(全集第2版第1卷第101页)从上下文的意思来看,马克思所理解的本体论就是关于本体存在的理论,即本体是否存在,如何存在,以及本体与非本体相互关系的理论。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谈论感觉、激情时使用了“本体论”概念。

他认为“人的感觉、激情等等不仅是在[狭隘]意义上的人类学的规定,而且是真正本体论的本质(自然)肯定”(全集第1版第42卷第150页)。

所谓对人的感觉、激情的真正本体论的本质(自然)肯定,是指“感觉、激情等等仅仅通过它们的对象对它们感性地存在这一事实而真正肯定自己”,是指“不同的肯定方式构成它们的存在、它们的生命的特殊性;对象以怎样的方式对它们存在,这就是它们的享受的特有方式”,即使“对象为他人所肯定,这同样是他自己的享受”。

马克思认为“只有通过发达的工业,也就是以私有财产为中介,人的激情的本体论本质才能在总体上、合乎人性地实现”。

国内外马克思主义研究趋势评述

国内外马克思主义研究趋势评述

袁银传:近年来国内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趋势述评一、国内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趋势自2006年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立以来,国内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

第一,突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综合性研究。

传统的马克思主义三分法和分门别类的孤立研究,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内容,也不利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理解。

倡导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综合性研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界的普遍共识。

第二,突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本研究和文本比较研究。

近几年来,学界日益打破"以苏解马"、"以西解马"等传统模式,反对"以儒解马",强调以"以马解马",即以马克思恩格斯的文本为根据,对他们的思想进行解读,更加重视回归原文本。

第三,突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

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主要呈现两大发展趋势:一个是进一步深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或专题化研究,特别是加强对科学发展观的专题研究;二是加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研究。

今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研究趋势将进一步从十七大政治报告精神的政策解读向学理层面研究的深化。

第四,注重与国外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与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的交流与对话。

全球问题的日益凸现、美国次贷危机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严重影响、以及资本主义内部矛盾的新变化迫切要求各国马克思主义学者加强交流与对话,而国内学术研究环境的日益民主化与开放化,国外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公开化、深入化,并产生了一系列研究成果,这些为我们与国外马克思主义学者的交流与对话起了促进和推动作用。

第五,注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特别是注重本学科如何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全面而坚实的学科支撑。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路径的几点思考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路径的几点思考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路径的几点思考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主要有三条路径:回归文本、借鉴西方学者的研究、面向时代和实践。

在三种路径中,回到文本是前提,借鉴西方是参照,面向实践是根本。

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亚需解决的问题之一,是超越路径依赖,实现不同研究路径的互补,使三种路径之间既保持一种必要的张力而并行发展,又相互借鉴和补充。

实践路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主渠道,为此,特别需要确立研究的主体意识、问题意识和超越意识。

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

“前所未有”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时代和实践需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也为其创新提供了新的问题和新鲜经验。

二是马克思主义学术研究格局确立,开启了文本解读和阐发的研究路向。

三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成果的译介,提供了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新视角。

如何理解及实现三种路径的统一,关系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前景。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路径之一,是回归文本。

对文本的学术化阐释,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理论和历史依据。

以往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总是强调唯一性,定于一尊,不允许有其他的解释。

从实现意识形态功能来说,这一做法不无理由,但同时也造成了相关研究中的单一性甚至僵化,似乎马克思主义理论只能有一种形态,其他的皆为谬误甚至异端邪说。

事实上,任何理论都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可以给予不同视角或层面的阐释和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亦不例外。

内容的博大精深、新文本的陆续发现以及时代的变迁,决定了无论从逻辑还是历史看,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都不应只有一种理路。

多样性的理念,使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学术取向成为可能和必要,而学术取向的重要表现,是回归文本,即通常说的“回到马克思”。

回归文本是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历史起点。

回归文本当然要做出深入的版本考证,明确相关的语境,厘清字句的原意,分析语句的逻辑关联,以及探究某一观点在理论体系中的地位等。

但回归之要义并非拘泥于文字,而在于阐发真精神,或如德里达所说的马克思的“某种精神”,这就是它的理论内核、基本原理和方法。

对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思考

对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思考


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奇的 《 历史与 阶级意识 》 ,他提 出 ,过 于强调存在
决定意识抹杀了人的因素 ; 辩证 法不过 是人类认识
的一部分 ; 历史是 由综合意识共 同构成 的 , 而不是
巴黎公社后 ,马克思、恩格斯总结 , 共产主义
和工人起义在单一 的资本主义国家不可能成功 , 只 有在多数资本 主义 国家 同时进行才可能胜利 。 苏维
世纪 2 0年代 ,西方 马克思主义 ( 以下简称西 马 )
卢 卡奇等人 的观点实 际是对 马克思 主义 的新 的发 展 ,于是 , 他们 的观点在西方迅速传播 , 于结 出 终
收稿 日期:2 1.92 0 1O .3 作者简介:刘继华 (9 6 ) I6 一 ,男,浙江新昌人 ,上海外国语大学在读博 士生 ,宁波大学科 学技术学 院副教 1 2 授 ,硕士 ,主要从事英美 文学 、翻译理论与实践等研 究。
12 ,特洛茨基发表 《 95年 文学与革命 》 ,成为马克
思 主义 文学批 评的奠基人 。 但在斯大林时代 , 文学
清一色 地必须 歌颂社会 主义精神和苏维埃英雄 。 因 此,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发展 的任务落到 了其他 国
家学者 的肩上 。
在其他 国家 , 马克思主义理论应用于文学批 将 评 的第一位 主要人物是西马 的创始人卢卡奇。 卢卡 奇等人发展 出了被动反映理论 的马克思主义主张 ,
义研究 和理论思潮 。西 马主要经历 了反叛与 回归 、
嫁接与派生 、昌盛与繁荣 、 式微 与复兴几个发展 阶
段 。圜
2 世纪 2 O 0年代是西马的反叛与回归阶段 。在
部分 。 2 O世纪 2 O年、 兰西等对第二 国际 葛

西方哲学史马克思

西方哲学史马克思

马克思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他的哲学思想对于西方哲学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面是我用800字回答西方哲学史中的马克思:首先,马克思的思想背景是批判性思考和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

他的理论根源深深地扎根于对当时社会现实的观察和思考,以及对人类历史和文化的深刻理解。

他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弊端,如剥削、不平等、压迫和异化,并提出了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理论。

其次,马克思的哲学思想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他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所推动的。

他认为,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而不是由少数精英所决定的。

他强调了阶级斗争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并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

在马克思的理论中,哲学不仅仅是关于世界本质的探讨,更是关于人类社会和历史发展的理论。

他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是导致社会不公和阶级矛盾的根本原因,而社会主义则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

他的理论为后来的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指导原则。

第三,马克思的哲学思想对于西方哲学史的影响是深远的。

他的理论不仅改变了人们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看法,也推动了马克思主义运动的发展。

他的思想为后来的哲学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批判现代社会。

例如,存在主义哲学家如萨特和加缪受到马克思的影响,他们强调了个人的自由和责任,并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现象。

第四,马克思的思想对于现代社会也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他的理论强调了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并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

这些思想对于反对剥削和压迫、促进社会公正和平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同时,马克思的理论也强调了劳动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劳动价值论,这对于提高劳动者地位、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

总之,马克思的思想对于西方哲学史具有深远的影响,为后来的哲学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推动了马克思主义运动的发展,并对于现代社会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他的理论不仅仅是一种哲学思想,更是一种关于人类社会和历史发展的理论,对于我们认识和理解现代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心得体会

马克思主义心得体会

马克思主义心得体会
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关于社会发展和阶级斗争的理论体系,它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和不公正现象。

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以下几点:
首先,马克思主义让我认识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阶级斗争的现实。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家和工人之间存在着利益的对立和冲突。

资本家追求利润最大化,而工人则为了获得更好的工作条件和报酬而进行斗争。

这种阶级斗争是资本主义社会内在矛盾的体现,也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

其次,马克思主义让我认识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剥削和压迫的现象。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家通过剥削工人的劳动力来获取利润,而工人则被迫接受低工资和恶劣的工作条件。

这种剥削和压迫导致了社会的不公平现象,加剧了阶级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最后,马克思主义让我认识到了社会主义是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根本出路。

马克思主义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认为只有通过工人阶级的革命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彻底解决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不公正和矛盾。

这种理论为我们指
明了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也为我们提供了解决社会问题的根本出路。

总之,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我深刻地认识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和不公正现象,也认识到了社会主义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出路。

我将继续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觉悟,为实现社会主义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读后感范文5篇

《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读后感范文5篇

《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读后感范文5篇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我们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学习者和实践者,一定要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脚踏实地通过科学的方式向前探索和迈进,为社会贡献出我们自己的力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读后感范文5篇,以供大家参考借鉴!《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读后感范文一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中国,这都是一个引人关注的话题。

一个生活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英国人特里.伊格尔顿于__年4月在耶鲁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这部专著回答了这个问题,并引起广泛的社会关注。

这也是当前西方关于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最新成果。

《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一书,为什么能风靡世界,深受中国读者所喜爱?主要是因为他用无可辩驳的事实对否定和反对马克思的错误观点进行了驳斥,马克思主义是经得起历史考验和实践检验的与时俱进的真理。

特里.伊格尔顿是西方新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曾先后担任剑桥大学、牛津大学、爱尔兰国立大学教授。

在本书中,他对于当前西方社会十个典型的否定马克思主义的观点逐一进行了反驳。

《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文字酣畅浅白,易于理解,深入浅出,为读者进一步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提供了新的视角。

特里.伊格尔顿认为本书所提出的十个观点之所以是错的,一是既经不起历史考验,也经不起实践检验,有悖历史,不合事实。

二是这些观点,或是出自维护垄断资产阶级利益的需要而别有用心地曲解马克思,或是由于无知和肤浅误解了马克思,都有失公允,远离真理。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资本主义制度在西方受到广泛质疑,资本主义内部的各种痼疾纷纷显露,曾经在西方遭遇冷落的马克思主义重新被人提起。

社会主义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力量,在金融海啸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作为一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特里.伊格尔顿正是基于多年对马克思主义深入和系统的研究认为,让整个世界重新认识、反思马克思主义的契机正在显现。

反对和否定马克思的观点为什么是错的,错在哪里?作者以申辩式的写作手法提醒了人们,采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进行驳斥,马克思以科学、辩证的方法诠释历史,但着眼点仍是人类的未来,马克思所要颠覆的正是资本主义带来的人与物质异化的事实而这正是资本主义越成功、道德就越败坏的原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习心得体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习心得体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习心得体会1000字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是一个好多人在思想、种族、民族和个人的层面,都会受到影响的联系,它关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和世界发展的原理和真理是值得深入学习的。

在我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以下几点:一、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思想深入人心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理念深入人心。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思想就是要以人为本,这就是马克思主义与其他社会论理论的根本区别。

其实,这也明白了社会主义以人类共同利益为出发点的思想。

二、历史唯物主义的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就是从历史角度对社会现象进行分析和判断。

这种思想最大的特点就是历史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从事件、个人和物质条件等角度出发,我们可以为真正的人们了解历史和社会中的种种问题奠定基础。

三、社会主义制度理念的引领社会未来马克思主义强调了社会主义制度,也就是让人们通过公共利益来实现共赢。

社会主义主张的公共利益是指整个群体的统一利益,也就是说,社会主义制度可为大家都创造一等级社会。

讲社会主义制度减少了很多人之间的膨胀现象,从而降低了对资源的争夺。

四、实行共产主义的追求马克思主义的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实现人类的自由自主和公有制的共同生活。

马克思主义把共产主义作为一种追求,它最终意义是消灭剥削、压迫和贫穷,达到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和谐的社会。

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过程中,我明白了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性。

通过马克思主义理念的思考,我也更加坚定了追求真理、探究人类本质、谋求社会发展的思想。

我相信,随着我对马克思主义原理的深入理解,我会在今后的人生中更加明确我的人生方向和目标,努力创造一个更好的更有活力的社会。

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及其启示

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及其启示

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及其启示
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是一种研究人类意识形态的学说,起源于西方马克思主
义思想的传播与发展过程中。

该理论认为,意识形态是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阶级关系的表
现形式,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具有危害、欺骗和控制的性质。

因此,西方马克思主义意
识形态理论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方案,如发展批判性思维、建立自主媒体和进行阶级斗争等,以揭示和打破意识形态的统治。

在当今世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意识形态的表现形式越来越
复杂多样。

因此,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启示就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我们要认
识到意识形态的危害性和控制性,警惕意识形态的操纵和影响。

其次,我们要提升批判性
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避免无意识地接受和传播错误的信息。

再次,我们要发扬民主和
自由思想,推动自主媒体的建立和发展。

最后,我们要保持阶级斗争的敏感性和积极性,
为争取自身权益和社会公正而奋斗。

总之,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为我们认识和防范意识形态的危害性,提升批判
性思维和自主思考能力,以及推动民主自由和阶级斗争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我们应该以此
为基础,不断完善和发展意识形态理论,为建设一个公正、平等、自由、民主的社会而努力。

学习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几点启示

学习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几点启示

课程论文必须立足实践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姓名:孙禄军班次:十九队七班学科专业: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课程名称:“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二00八年九月十十二日必须立足实践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学习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几点启示在20世纪的国际理论舞台上,出现了当代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两种思潮。

一种出现在东方,以列宁和毛泽东思想为代表;另一种则主要出现在西方,一般称为“西方马克思主义”。

“西方马克思主义”固然是个地域性思潮的概念,但又有其独特的思想内涵,实质上显示出西方社会历史状况和民族文化传统的特性,表现了国际上当代马克思主义发展中的不同线索和某种分化。

学习西方马克思主义,为我们认识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对我们今天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为我们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精神以及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启示一,马克思主义是博大精深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坚持它关键是要把握它的灵魂和实质。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特别强调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方法论实质,强调要区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观点与方法,认为方法(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质,必须坚持,而观点却只是马克思运用辩证法分析一定时代条件下的社会问题而形成的具体认识,不必固守。

因为即使是马克思,其观点也可能是错误的。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鼻祖卢卡奇强调,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是真正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的人,而不是那些固守马克思主义的某些观点的人。

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开放的理论。

随着资本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马克思主义总是随之不断发展。

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马克思主义突破欧洲的界限走向世界。

生活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列宁,首先结合俄国的具体情况和当时的时代特点,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方法,对马克思主义做出新的解释和进行新的实践,创立了关于帝国主义的理论和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在实践上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变为了现实,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开创了一条符合俄国国情的十月革命的道路。

优秀范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心得体会3篇

优秀范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心得体会3篇

优秀范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心得体会 (2) 优秀范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心得体会 (2)精选3篇(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任务。

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我不仅深入了解了社会发展的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要点,还对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和思想方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此过程中,我获得了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首先,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是关注社会发展和社会问题。

马克思主义始终强调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倡导解放人类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

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我明白了推动社会发展的关键是要从基本的社会矛盾出发,分析矛盾的根源,并找出合适的解决方法。

只有深入了解社会发展的规律,才能够正确判断社会矛盾的本质,从而指导社会主义建设。

其次,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于价值观的塑造有着重要影响。

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我认识到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人民的根本利益是至高无上的。

马克思主义强调人类解放和共同富裕的理想,倡导社会公平和正义。

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我明白了自身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进步,只有在建设一个和谐、稳定、繁荣的社会中,个人才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

最后,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需要具备科学的思维方法。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种科学的思想体系,它强调通过实践和研究来获得真理。

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我明白了科学研究和批判思维的重要性,只有通过科学方法来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才能够做出正确的决策和判断。

综上所述,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项重要的任务,通过学习,我深入了解了社会发展的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要点,同时也对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和思想方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我相信,在今后的学习和实践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拓展自己的思维和视野,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做出自己的贡献。

优秀范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心得体会 (2)精选3篇(二)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过程中,我深刻领会到了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思想和理论体系的深刻内涵,为我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武器和思想指导。

以下是我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一些心得体会。

大学生对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困惑与解决之策

大学生对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困惑与解决之策

大学生对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困惑与解决之策大多数的大学生在刚接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一课程的时候大概都会存有相同的困惑:马克思主义究竟是什么,我们又为什么需要学习马克思主义。

在我们惯常的思维中,尽管马克思主义一词常常在新闻联播、人民日报等等媒体出现,但总觉得那是一个很抽象的高于我们普通生活的深奥词汇。

翻开书本看到的一段段复杂抽象的叙述性文字更让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感到不知所云每一个大学生都知道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是树立科学的思想信念必须要学习的精神精华,但却并不知道如何将书本上的马克思主义和我们的现实生活如何联系在一起。

由于没有真正意识到这门课的重要性,很多大学生甚至都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当成一门只要通过考试就可以的可有可无的课程。

要解决这一现象,我认为应该做到几点。

一、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对当代大学生的重要意义。

事实上,对于正处于人生三观形成关键时期的大学生而言,正确的精神方向引导必不可少。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彻底解放的学说。

它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部分组成,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和吸收人类关于自然科学、思维科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基础上于19世纪40年代创立的,并在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发展和完善的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

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的精华。

马克思恩格斯适应时代和实践的要求,在批判地继承和改造以往哲学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了办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从而奠定了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大厦的根基,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今天,当代大学生应当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树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共同理想。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和发展也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

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所探索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实践证明了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认真地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把个人的成长成才与国家的富强繁荣、乃至与全人类的解放紧密联系起来,报效祖国,奉献社会,创造有价值的人生对于当代大学生的必要性。

关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几点思考

关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几点思考

关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几点思考【英文标题】Some Thoughts on Western MarxismZHANG XinDepartment of Humanity and Public Management Hangzhou Business College,Hangzhou10012,China【作者】张鑫【作者简介】杭州商学院人文与公共管理学院,浙江杭州310012张鑫(1965—),女,安徽淮南人,杭州商学院人文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内容提要】本文围绕如何认识和评价西方马克思主义,就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概念与内涵、西方马克思主义与列宁主义的关系、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性质等问题进行了分析。

西方马克思主义不是一个统一的派别,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出现多样化的局面是一种历史的必然。

本文提出判断西方马克思主义性质的三条标准,并以卢卡奇和弗罗姆为例作了具体分析。

【英文摘要】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conception and connotation of Western Marxism as well as its relations with Leninism,holds that Western Marxism is not aunified school of ideological trend,and,based on a concrete analysis ofand ,proposes three criteria for judging the nature of Western Marxism.【关键词】西方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卢卡奇/弗罗姆/Western Marxism/Marxism/Leninism/Lukacs/Fromm 【正文】[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689(xx)04-0067-04西方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国际性的思潮,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之后又不断发展,20世纪50—60年代达到高潮。

如何认识西方马克思主义

如何认识西方马克思主义

如何认识西方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概念:需要回到20世纪20年代。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俄国革命取得了胜利,但中西欧革命却遭到了失败。

卢卡奇、柯尔施等人在总结革命失败原因,探索革命道路的过程中,认为革命失败原因就在于无产阶级之阶级意识的丧失,而这又是第二国际庸俗经济决定论所导致的;同时,这也证明俄国革命道路在中西欧是行不通的。

到1923年,卢卡奇、柯尔施就分别著书,试图把马克思主义解释成为一种人道主义,并强调马克思思想与黑格尔思想的连续性。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概念与第二国际的科学主义解释、第三国际的列宁主义解释根本不同,于是遭到了他们的猛烈批判。

卢卡奇被迫作自我批评,并宣布收回自己的观点;但柯尔施拒不作自我批评,反而于1930年发表文章进行反批判。

1930年科尔施在反批判中第一次提出西方马克思主义概念,并强调它与正统马克思主义,尤其是与列宁主义的对立。

但是,这个概念在当时并没有引起注意。

后来到了1955年,法国的梅洛·庞蒂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基本特征进行了概括,并首次把卢卡奇称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把《历史和阶级意识》称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圣经”。

此后,这个概念才引起了较大反响。

但是,卢卡奇本人极力否认自己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甚至否认这个思潮的存在。

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马克思主义概念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传。

1977年在英国出版佩里·安德森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探讨》一书,对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做了梳理,1981年在中国发行该书的中文版。

“西方马克思主义”这个概念在流传过程中也出现了各种不同的理解,概括起来主要有四种用法:1.纯粹地域性概念:西方马克思主义就是西方的马克思主义,既包括西方国家独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又包括西方国家共产党的理论。

西方马克思主义2.在地域性概念前提下,强调特定思想内涵,突出它与列宁主义的对立:西方马克思主义就是向列宁主义政治体系挑战的哲学理论体系。

3.在地域性概念前提下,强调主题转换:西方马克思主义从政治经济问题转向文化与意识形态问题,认为它既包括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又包括科学主义马克思主义。

关于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观的认识

关于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观的认识

关于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观的认识潘思云学号:91民商法学院2010级8班关于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观的认识一、引言:我国当下正处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阶段,而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哲学依据,它可以引导我们科学地认识和正确地把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不科学的发展观念让我国的经济社会出现了诸多不协调的问题,这就使得对当代人们对经济社会及其发展形式的认知情况进行探讨成为了必要。

所以介于大学生是推动社会发展最为重要的后备军,掌握着社会的明天,我们围绕着这一群体做了一个关于“当代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观”的调查。

本次调查的对象为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地区的大学在校本科生。

为了增加覆盖面,取得更加可靠的数据,我们遂采用以网络为媒介兼以发放纸质调查问卷,采访,询问等形式开展了这次调查。

本次调查的时间为2011年11月13日至2011年11月31日。

调查内容拟为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途径,持有态度,简单的内容,以及马克思主义对其的影响等方面。

二、调查报告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大学生,我们不仅要致力于专业知识的刻苦专研,还应该关注这个时代的脚步,关注国家与社会的发展。

而马克思主义指导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中国发展道路的指南针,与祖国的脉搏息息相关。

这正应是我们深入思考和研究的对象,奈何我们却对其知之甚微。

(一)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的大学生只识皮毛却难以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深层次含义,认为马克思主义十分空洞,更别说在此基础之上进行深刻地思考了。

其相关情况如下:(1)当代大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相关知识的途径比较单一,几乎所有大学生都会通过老师的课堂教授来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不过其中只有少数人会寻求其他的途径进行学习。

根据分析,我们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如下。

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很少会真正运用到马克思主义理论。

因为哲学,通常是在人们深入思考后所得出的思想和精神的产物,是站在一定的高度上看问题的结果,从现实出发,又要超脱于现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几点思考【英文标题】Some Thoughts on Western MarxismZHANG XinDepartment of Humanity and Public Management Hangzhou Business College,Hangzhou10012,China【作者】张鑫【作者简介】杭州商学院人文与公共管理学院,浙江杭州310012张鑫(1965—),女,安徽淮南人,杭州商学院人文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内容提要】本文围绕如何认识和评价西方马克思主义,就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概念与内涵、西方马克思主义与列宁主义的关系、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性质等问题进行了分析。

西方马克思主义不是一个统一的派别,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出现多样化的局面是一种历史的必然。

本文提出判断西方马克思主义性质的三条标准,并以卢卡奇和弗罗姆为例作了具体分析。

【英文摘要】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conception and connotation of Western Marxism as well as its relations with Leninism,holds that Western Marxism is not aunified school of ideological trend,and,based on a concrete analysis ofand ,proposes three criteria for judging the nature of Western Marxism.【关键词】西方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卢卡奇/弗罗姆/Western Marxism/Marxism/Leninism/Lukacs/Fromm 【正文】[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689(xx)04-0067-04西方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国际性的思潮,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之后又不断发展,20世纪50—60年代达到高潮。

习惯上,通常指由卢卡奇、柯尔施、葛兰西等人所引发的西欧和中欧地区左翼激进思想家(包括部分共产党员或被开除出党的理论家)重新诠释马克思学说的思潮。

我国学术界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开始对西方马克思主义进行研究,但对如何认识和评价西方马克思主义,目前学术界还存在着诸多争论。

对此,笔者不揣冒昧,拟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概念与内涵、西方马克思主义与列宁主义的关系、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性质界定等三个方面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目前我国学术界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概念与内涵仍有不同看法。

大致有两种观点:一是认为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的存在是一个不依人们赞成与否为转移的客观事实。

因为不仅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奠基人之一的卡尔·科尔施在《关于“马克思主义和哲学”问题的现状》(1930)一文中首次使用了这一概念,并将它与“苏联的马克思主义”或“正统马克思主义”明确对立起来;存在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梅洛—庞蒂也在《辩证法的历险》(1955)一书中专章讨论了西方马克思主义,并认为西方马克思主义与列宁主义是根本对立的;其后英国新左派理论家佩里·安德森又在《西方马克思主义探讨》(1976)一书中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概念作了较详细的分析,并从形式的转移和主题的创新等方面规定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

他认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尽管存在种种的分歧和对立,却仍然构成一种具有共同学术传统的理论。

”[1](3)这一切说明,西方马克思主义这个概念并非主观杜撰,而是实际生活中确实存在着的一股思潮。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西方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含糊的概念。

因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在国外并不是一个被人们普遍接受的、有确定涵义的概念。

在国外比较常见的有三种用法:(1)地域性概念。

如,前南斯拉大学者A·格尔科奇科夫主张按地域把马克思主义划分为“东方马克思主义”(即苏联、东欧及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的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即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的马克思主义)和“第三世界马克思主义”(即亚非拉发展中国家流行的马克思主义)。

在这个“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概念中不仅包括欧美等国的马克思主义学者,还包括那个地区各国共产党的理论;(2)梅洛-庞蒂的概念。

他所说的西方马克思主义,主要指卢卡奇在《历史和阶级意识》一书中阐述强调辩证法和无产阶级主观革命性的理论,是与列宁主义根本对立的一种思潮;(3)佩里·安德森的概念。

他的概念“既是世代性的,又是地域性的”,因此,西方马克思主义不是一个地域性的概念,而是一个“意识形态”的概念。

上述几个概念各有自己的根据,但也各有自己的片面性。

例如,梅洛-庞蒂不顾卢卡奇本人的反对与抗议将他视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开创者”,并把葛兰西这个忠诚的共产党人也包括到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家中去;佩里·安德森则没有注意到西方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思潮,其共同点之一便是否认“苏联马克思主义”即“正统马克思主义”或“列宁主义”,当然还包括“斯大林主义”。

笔者认为,所谓西方马克思主义,严格地说不过是西方各国家中主张重新阐释和补充马克思主义思潮的一种通称,它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学派,也没有形成一致的思想体系,只是一些研究者的文章、著作中所表现出来的某种倾向而已。

它包括众多的派别、庞杂的内容,在政治和哲学问题上都存在重大分歧和争论。

很多派别和人物的思想,前期和后期有着较明显的变化。

而且,西方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特定历史背景是当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大革命浪潮的失败,使一些人对十月革命模式的普遍性产生了怀疑,加上后来苏联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逐渐出现了一系列严重问题,使人们对苏联模式的“极权主义”望而生畏,但他们又不满意资本主义世界,所以试图重新研究马克思的著作并结合对资本主义的研究成果做出不同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传统”的新的解释。

此外,西方马克思主义在一些重要理论问题上,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思想也有明显的不同。

例如在人的本质问题上,赖希、马尔库塞等与马克思的观点就有差别;甚至有些学者的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并没有多少相同之处。

因此,对于马克思主义,不能笼统地将之视为马克思主义在当代西方发展出的一个统一的派别。

因而,是否需要继续使用这一概念,也必须认真思考。

对于马克思主义来说,无论从意识形态还是从地域来划分都是不确切的。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观点和学说体系,是全世界无产阶级(不是哪一国家或哪一地域的无产阶级)完整而彻底的世界观和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理论和纲领。

把它按地域来划分是荒唐的,按某些观点的不同来区分也是不妥的。

对于西方马克思主义,只能按照它的性质是马克思主义还是非马克思主义来做价值判断。

而对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具体观点,则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应该从其特定的时代和历史环境出发进行深入研究,以从中获得某种启迪,发展马克思主义。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共同点就是反对“列宁主义”。

西方马克思主义在革命的战略、策略问题上提出了不同于列宁的主张;在哲学上提出了不同于恩格斯、列宁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见解。

但我们不能因此得出西方马克思主义是“非”或“反”马克思主义的结论,这实际上涉及到如何看待西方马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的关系问题。

其实,不同意或不完全同意列宁的观点和理论的人早在西方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即已存在。

第二国际的左派代表德共(斯巴达克派)的创始人之一、著名的女革命家和理论家罗莎·卢森堡就是如此。

卢森堡曾和列宁一起同第二国际中的修正主义进行过斗争,但卢森堡并不同意列宁对俄国孟什维克的态度和有关工农专政的思想,列宁为此曾严厉地批评过她,但仍称她为“革命无产阶级的真正马克思主义杰出代表”。

而历史则证明卢森堡对列宁的某些批评并不是错误的。

同样,曾经侨居苏联13年之久的匈牙利共产党人卢卡奇对列宁主义也不是全盘接受。

其所以如此,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卢森堡和卢卡奇以及列宁等人都是更多地从自己国家和民族的实际来理解马克思主义。

而列宁自己的论断也不是百分之百地同马克思相一致的,例如,他的社会主义可以首先在一国胜利的学说即是。

至于卡尔·科尔施在其《关于“马克思主义和哲学”问题的现状》中将西方马克思主义与“苏联的马克思主义”或“正统马克思主义”公开对立,除了上述原因外还与苏联自认为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公然以“正统马克思主义”自居,并通过其控制的共产国际,向各国党发号施令,对于不赞同或不完全赞同它的观点、政策的共产党和共产党人采取排斥、打击的做法有关。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马克思主义研究及其观点上出现的多样化局面,除上述两大原因外,更多是由战后的现实决定的。

二战后,从法西斯专制统治下解放出来的东欧诸国,无论其本国的社会主义实践还是本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均不同于苏联的具体情况,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更不同于苏联和东欧。

因此,东欧诸国虽然在多方面不得不屈从于苏联,但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运用上,却不能不带有自己的特点。

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们包括共产党人,由于较远地离开了苏共的控制,在思想上有更多的自由。

这就决定了他们在探索革命道路、革命策略和战略等问题上势必会不同于列宁,从而也就更多地带有本国和本民族的文化历史色彩。

同时,马克思、恩格斯本人也一再强调他们的学说是行动的指南而不是教条,“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2](248)因此,对马克思主义研究及其观点出现多样化的局面不仅与各国的社会现实、文化传统有关,而且在理论上也是有依据的。

其实,不仅在西方,即使在中国,毛泽东关于农村包围城市的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道路以及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的理论,在马列的著作中也是找不到的,可以说是中国共产党人根据自己的国情正确地运用了马克思主义有关无产阶级革命的思想的结晶。

再如,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它的哲学体系和社会主义的理解和表述上也不同于以往,并出现了多样化的局面,显然这也是正常的,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必然。

西方马克思主义(我只是约定俗成地使用这个名词)的出现,尤其是他们在政治和哲学理论上所作的积极的探索,可以理解为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的运用,甚至是必要的补充和发展。

因而不应把西方马克思主义视为马克思主义发展中的“异端”甚或是“资产阶级”和“修正主义”思潮不加分析地排斥和批判。

当然对于西方马克思主义,也不能完全肯定,而是要承认它的出现缘由是不可避免的,其对马克思主义发展所具有的积极的一面应予以肯定并加以借鉴。

同时也应看到其问题也是明显的,它的许多观点和主张并没有在社会实践中获得富有成效的检验;它在揭露资本主义弊端、批评僵化的社会主义模式时,虽有一些深刻和锐利的见解,但也因缺乏历史分析而多有偏僻之处;在强调总体革命、倡导文化批判时,既有全面审视的深邃目光,也有忽视经济基础的致命缺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