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资源承载力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资源承载力分析
资源环境承载力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和一定区域范围内,在维持规划区域资源环境系统结构不发生质的改变、环境功能不朝恶性方向转变的条件下,资源环境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各种社会活动的能力,即规划区域环境系统结构与社会经济活动的适宜程度。

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的主要目的是指要在不超出规划区域资源环境系统弹性限度条件下,对环境可支撑的人口、经济规模和容纳污染物的能力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根据规划区域资源环境系统的承载能力和承载水平,论证规划实施的优势和限制因素,咨询相关方面专家和产业园规划决策方意见,提出解决的途径,对产业园规划产业定位、产业结构和规模提出相应的调整建议。

6.1 评价体系
6.1.1 评价指标
区域环境与资源承载力由一系列相互制约又相互对应的发展变量和制约变量构成,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必须体现出资源、环境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在物质、能量和信息方面的联系,本次评价采用指标评价法来评价区域的环境承载力。

具体分析评价指标见表6.1-1。

表6.1-1 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一览表
6.1.2 评价方法
本次资源与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为:
资源承载力=Pi Qi
环境承载力=Ei Ei
式中:Pi:当前发展模式下社会经济对某种资源的需求量;
Qi:该区域现有自然环境可提供的某种资源量;
Ei:当前人们所需求的某生态因子的容量;
Ei′:该区域现有环境容量。

当Pi>Qi,资源承载力>1,表示某种资源处于不可承载状态;
Pi<Qi,资源承载力<1,表示某种资源处于可承载状态;
Pi=Qi,资源承载力=1,表示某种资源处于临界状态。

当E>Ei′,环境承载力>1,表示环境质量处于不可承载状态;
E<Ei′,环境承载力<1,表示环境质量处于可承载状态;
E=Ei′,环境承载力=1,表示环境质量处于临界状态。

6.2 规划区域资源承载力分析
6.2.1 土地资源承载力
土地资源承载力是在保障区域生态安全和区域内各行业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对区域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支撑能力,而耕地作为一个区域最基本的自然资源,其数量的变化及其原来的存量关系到当地的粮食安全和居民生存。

根据国际现行的土地政策,各项建设占用耕地必须做到“占一补一”,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无法避免占用基本农田的,必须补划相同数量和质量的基本农田,确保基本农田的面积不减少,质量不降低。

土地资源承载力研究探讨区域人口、食物和土地资源之间的关系,其实质是研究人口消费与食物生产、人口需求与资源供给之间的平衡发展问题。

6.2.1.1 新密市土地利用现状及规划
受地形地势影响,新密市土地资源相对较贫乏,山地、丘陵、平原分占总面积的21.2%、57.3%、21.5%。

全市耕地面积4.7万ha,占总面积的47.1%;建设用地占总面积的21.0%;未利用土地占总面积的16.5%。

全市土壤97.3%为褐土,广泛分布于南部、中部和东北部的低山丘陵区。

根据新密市城乡总体规划(2018~2035),集镇人口规模:近期5.6万人,规划期末13.0万人。

集镇用地规模:近期5.78km2,规划末期12.39km2。

6.2.1.2 产业园土地利用规划
据统计,新密市城西产业园土地面积共计560.75ha,用地构成见表6.2-1。

表6.2-1 产业园规划建设用地汇总表
6.2.1.3 土地资源承载力分析
根据土地资源承载力的概念,选择分析土地资源承载力的最佳方式,本次采用人
均最小耕地面积作为产业园规划方案实施的土地资源承载力分析的有效依据。

计算公式为:
其中:S min 为最小人均耕地面积(ha/人);
β为食物自给率(%);
G r 为人均食物需求量(kg/人); P 为食物单产(kg/ha);
q 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总播种面积之比(%); k 为复种指数(%)。

具体参数数值见表6.2-2。

表6.2-2 新密市最小耕地面积计算参数一览表
通过计算,新密市理论人均耕地面积为0.063ha/人。

根据《郑州统计年鉴》(2017),新密市耕地面积66.32千ha ,人口80万,实际耕地人均耕地面积为0.082ha/人,大于新密市理论人均耕地面积。

经调查,新密市城西产业园规划面积 5.60km 2。

现有建成区面积主要包括:现有工业用地为61.01公顷、现有市政设施用地为0.84公顷、现有居住用地为85.98公顷以及现有道路用地为9.13公顷。

剩余72%主要为耕地,约403.79公顷。

根据规划要求,远期新密市城西产业园建成后,产业园内的现有耕地面积将减少403.79公顷,则新密市耕地面积减少403.79公顷。

届时新密市总耕地面积减少至63.67
qk
G S Y P =β
min
千ha,人均耕地面积减少至0.080ha/人。

城西产业园建成后新密市的人均最小耕地面积和实际人均耕地面积见表6.2-3。

表 6.2-3 新密市土地资源承载状况
根据国家现行的土地政策,各项建设占用耕地必须做到“占一补一”,国家重点项目无法避免占用基本农田的,必须补划相同数量和质量的基本农田,确保基本农田的面积不减少、质量不降低,根据调查,产业园规划占用少量的基本农田,产业园土地利用形式的转变是城市发展的预期结果,从短期来看,产业园内居民生活将受到一定影响,但从长远来看,居住区的集中布置,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产业园的逐步开发将带动经济的发展,加快城市化的进程,给产业园内居民带来更多的收益,从而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

对于失地农民,需要妥善安排搬迁和再就业问题,并编制“搬迁和再就业”专项规划。

综上,在妥善解决失地农民的搬迁和再就业问题后,新密市土地资源能够支撑产业园规划的实施。

6.2.2 水资源承载力分析
6.2.2.1 区域水资源概况
(1)新密市地表水资源统计
根据《新密市城乡总体规划》(2018-2035),新密市地表水源主要有新密市域内的引水工程、水库、降雨,以下分别介绍其供水水量。

①引水工程
根据《郑州市水资源公报》(2016年),新密市通过水权交易平台,获得了河南省水利厅批复的使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量指标2200万立方米。

②水库供水
新密市域共有4座水库,分别为云蒙山水库、李湾水库、五星水库、大田嘴水库,可为新密供水的为李湾水库和五星水库。

李湾水库:位于新密市西约13km,是一座以防洪为主,兼顾灌溉、养殖等综合利用的中型水库。

水库控制流域面积72km2,总库容2415万m3。

五星水库:位于新密市东北部约7.5km,控制流域面积26km2,总库容1044万m3,有效库容430万m3。

③新密市多年平均的年降雨量为656.1毫米,年均地表径流量为0.503亿m3。

综上,新密市可利用的地表水资源情况见表6.2-4。

表6.2-4 新密市地表水可利用情况一览表
(2)新密市地下水资源统计
根据郑州市水资源公报,新密市2016年地下水资源量为0.9499亿m3。

(3)水资源总量
根据以上分析,新密市水资源包括地表水资源和地下水资源,水资源总量见表6.2-5。

表6.2-5 新密市可利用水资源总量计算表
6.2.2.2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根据郑州市水资源公报,新密市2016年用水量为1.495亿m3,其用水结构统计见表6.2-6。

表6.2-6 新密市用水结构统计情况表单位:亿m3
年份农田灌溉
用水
渔畜用水工业用水
居民生活
用水
第三产业建筑业生态环境总计
20160.22270.03890.9030.25320.02600.01390.0369 1.495
图6.2-2 新密市用水结构图
图6.2-3 新密市各行业用水比例图
由表6.2-4和图6.2-2~3可以看出:新密市用水结构中,工业用水和居民生活用水占主要份额,其中工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60%,所在比例最大,居民生活用水占总用水量的17%。

6.2.2.3 市域水资源利用预测
结合本次评价规划方案分析章节,经查阅《新密市城乡总体规划》(2018-2035),该规划在预测中心城区工业用水符合时,也采用指标法进行预测,并未考虑城西产业园实际工业发展现状和主导产业特征。

为了较为准确的预测城西产业园建成后新密市中心城区用水量,本次评价确定用水负荷预测思路如下:
(1)新密市中心城区生活用水、镇区生活用水、农村生活用水、浇洒道路用水、绿地用水、市政用水采用《新密市城乡总体规划》(2018-2035)中对于新密市中心城区远期用水量预测数据;
(2)新密市中心城区工业废水拟结合现有企业占地面积与规划工业用地面积的比例关系,折算产业园建成后新密市工业用水量。

(3)未预见水量按生活用水、浇洒道路用水、绿地用水、市政用水和工业用水量
之和的5%计算。

新密市市域水资源利用预测如下:
(1)中心城区生活用水
根据《新密市城乡总体规划》(2018-2035),规划2035年,中心城区人口规模50万人。

根据《河南省地方标准工业与城镇生活用水定额》(DB41/T385-2014),城镇居民用水定额取120升/人·日,则新密市中心城区2035年居民生活用水量约为60000m3/d,即0.219亿m3/a。

(2)镇区生活用水
至2035年,新密市域各乡镇规划人口约为19万人,根据《镇规划标准》,同时参照省内条件相似镇用水量情况,取规划期末新密市市域各镇人均综合用水量指标为:180升/人·日,则2035年各镇用水量约为0.125亿m3/a。

(3)农村生活用水
至2035年,新密市市域农村人口约为23.1万人,根据《农村生活引用水量卫生标准》,同时参照省内条件相似村庄用水量情况,本次规划取新密市农村居民用水人均综合用水量指标为100升/人•日(含养殖),取日变化系数1.5。

则2035年农村居民用水量约为0.126亿m3。

(4)农业用水
根据《郑州市水资源公报2016》,2016年新密市全市农业用水量为0.2616亿m3。

2035年新密耕地面积基本与2016年持平,则2030年新密灌溉用水也基本不变,取农业用水量为0.2616亿m3。

(5)工业用水
本次评价拟采用城市单位建设用地综合用水量指标法,折算城西产业园远期工业用水量。

根据规划,城西产业园二类工业用地面积为298.36公顷,则新密市城西产业园远期规划工业用水量为.4m3/a,即10740.96m3/d。

(6)浇洒道路、绿地及市政需水量
根据《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浇洒道路和绿地用水指标取0.1
万立方米/平方公里·日,市政用水量指标取0.2万立方米/平方公里·日。

则新密市中心城区浇洒道路、绿地及市政需水量总量为14400 m3/d(含城西产业园浇洒道路、绿地及市政需水量3083m3/d)。

(7)未预见水量预测
未预见水量按生活用水量、工业用水量、浇洒道路、绿地及市政需水量之和的5%计算,新密市中心城区未预见水量预测4257m3/d(含城西产业园未预见水量724 m3/d)。

综合以上计算结果,至2030年新密市中心城区和新密市城西产业园总用水量为89397 m3/d,即0.326亿m3/a,新密市总需水量约为1.327亿m3/a。

全市可利用水资源总量1.9574亿m3,能够满足远期新密市水资源利用需求。

6.2.2.4 产业园用水量预测
结合产业园现状工业项目用水量平衡表,确定采用城市单位建设用地综合用水量指标法,预测表见6.2-6。

表6.2-6 新密市城西产业园用水量预测表
预测产业园最高日需水量为1.74万吨/日,其中工业用水量1.07万吨/日,总计0.0635亿m3/a。

6.2.2.5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由前文分析可知,城西产业园建成后,新密市水资源供需平衡见表6.2-7。

表6.2-7 新密市水资源供需平衡一览表
根据分析,新密市水资源总量1.9574亿m3/a,城西产业园建成后,新密市中心城区和城西产业园总用水规模约为0.721亿m3/a。

新密市总用水量为1.327亿m3/a,全市水资源总量能够满足城西产业园建成后新密市总用水需求。

6.2.2.6 全市供水能力分析
(1)新密市城区供水能力现状分析
经调查,新密市中心城区集中供水管理单位是新密市自来水公司,中心城区内现有水厂3座(西大街水厂、于家岗水厂、五里店水厂),水源为地下水及地表水,分别提供3.0万m3/d、1.5万m3/d和1.0万m3/d的供水量,供水能力为5.5万m3 /d。

目前市域内各乡镇的集中供水水厂有15座。

其余乡镇生活、生产主要采取自备井形式开采地下水。

新密市现有工业、农业用水主要依靠地下水。

(2)新密市供水规划
根据《新密市城乡总体规划》(2018-2035),结合新密市水资源现状,至规划中期,新密市产业在现状水厂(设计供水规模为5万m3/d)的基础上,新建战鼓山水厂,供水规模为5万m3/d,水源为水源采用尖岗水库水和南水北调水。

西大街水厂、于家
岗水厂、五里店水厂和战鼓山水厂供水规模共计10.5万m3/d,满足城市远期需水要求。

集中供水对象主要为中心城区和周边乡镇居民,农田灌溉依托地下水和地表水联合供水。

6.3 规划区域环境承载力分析
6.3.1 水环境容量承载力分析
6.3.1.1 区域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
根据规划调整建议,新密市城西产业园废水经园区集中污水处理厂处理后先排入绥水河,最后再汇入双洎河。

根据双洎河马鞍洞市控断面2016年1月-2018年3月的常规监测数据可知,①双洎河马鞍洞市控断面COD、氨氮浓度值随时间的变化有一定的波动;②双洎河马鞍洞市控断面COD浓度值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但是部分月份COD浓度值超标,不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的要求;③双洎河马鞍洞市控断面部分月份氨氮浓度值不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的要求;④马鞍洞断面每年的1、2、3月份COD、氨氮值相对较大,其原因可能是由于新密地处北方,每年的前三月份温度较低,降雨量少,河流水体的自净能力相对较差,且双洎河接收了沿岸乡镇和企业的废水,造成COD、氨氮值超标。

综上可知,2016年、2017年和2018年双洎河马鞍洞市控断面部分月份水质不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体标准要求。

马鞍洞市控断面水质现状为劣Ⅳ类。

经了解,双洎河是淮河上游的一条重要支流,也是横贯新密市东西的最大的一条河流,属省市重点控制河流,为新密市主要纳污河流,且沿途分布有大量企业,接纳了大量污水处理厂排水及沿河分布的造纸、煤炭等行业排放的工业废水,且新密市城区及沿途各镇区的部分未收集至污水处理厂的生活污水以及沿途的部分农业面源污水也直接排入上述河流,导致双洎河超标。

6.3.1.2 地表水水环境承载力分析
(1)水环境容量核算因子的选择及控制目标
根据《新密市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及水体功能区划的要求,选取COD和NH3-N为核算因子。

根据《河南省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郑州市打好碧水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到2020年,郑州市范围内地表水体全部达到或优于Ⅲ水体的目标,因此,市控双洎河马鞍洞责任目标断面水质达到Ⅲ类地表水水质标准(COD≤20mg/L、NH3-N≤1.0mg/L)。

(2)水环境容量分析
在给定水域范围和水文条件,规定排污方式和水质目标的前提下,单位时间内该水域最大允许纳污量,称为水环境容量。

根据规划调整建议,园区污水由园区集中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置,尾水进一步深度处理后向南排入绥水河,汇入双洎河,双洎河控制断面为马鞍洞断面。

(3)纳污水体现状环境质量状况
依据新密市环境监测站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的监测数据,双洎河马鞍洞断面部分月份COD和氨氮不能满足相关规划水质规划要求。

(4)计算模式
采用一维模式计算,计算公式为:
Wi=31.54(Ce KX/86.4U-C i)(Q i+Q j)
式中,W i——第i个入河排污口允许入河量,t/a;
C i,C——分别为河段i之始、末河段浓度,mg/L;
Q i,Q j——分别为河段i的河水流量与j节点污水入河量,m3/s;
U——河段i的断面平均流速,m/s;
K——综合削减系数,d-1;(结合本次实测数据核算COD削减系数0.28;氨氮取值0.15)
X——河段i的长度(即计算断面i+1到i断面的距离),km。

(5)控制断面
控制断面:双洎河出境断面马鞍洞断面,排水口至断面长度约为30km;
(6)水环境容量分析结果
依据2017年全年监测数据进行计算,园区污水处理厂出口至马鞍洞断面地表水基本无环境容量。

据了解,双洎河沿岸接纳了新密市金门污水处理厂排水以及城关镇、米村镇、平陌镇、超化镇、大隗镇、来集镇、曲梁镇等乡镇工业企业及生活污水等废水,为进一步改善区域地表水体水质,评价结合预测结果及《郑州市碧水工程行动计划(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郑政〔2016〕37号)、《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打赢水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郑政〔2017〕27号)、《新密市人民政府关于打赢水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的要求,提出以下建议:
(1)加强企业及企业间的节水工作
要求园区现有企业大力提高清洁生产水平和改进生产工艺,园区内各个企业提倡节约用水,企业之间实施水的循环套用和梯级利用,建设冷却水、冷凝水及废水回收装置,大力推行清洁生产,改进生产技术和装备,从生产的源头及过程控制用水和废水的产生,降低污染物的产生量。

(2)建设中水回用工程
新密市属于缺水城市,而中水回用是解决缺水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

园区绿化用水、道路冲洗用水对水质要求较低,均可以完全或部分使用污水处理厂中水,这样可以有效减少产业园污水处理厂的入河污染量,同时缓解了园区用水压力。

(3)对于园区发展的要求
园区主导产业为装备制造和生物医药产业。

建议限制高耗能、高污染、低附加值的项目入驻,鼓励引进用废水排放量小、科技含量高的项目。

(4)积极推进新密市双洎河及其支流河道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加强废水污染源的控制和管理,以减少对双洎河马鞍洞断面的影响,确保双洎河及其支流,在2020年以前达到水环境功能Ⅳ类水体功能水质要求,在2020年以后达到水环境功能Ⅲ类
水体功能水质要求。

(5)加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推进城镇污水分质处理。

新建、改建、扩建企业工业废水原则上不得进入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确保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稳定运行。

(6)加快雨污分流改造及污水处理设施配套管网建设,进一步完善再生水利用设施,统一规划建设城市再生水管网和输送体系,工业生产、城市绿化、道路喷洒、车辆冲洗、建筑施工以及生态景观等用水要优先使用再生水。

根据2017年至2018年3月份双洎河地表水常规监测数据,双洎河马鞍洞市控断面COD 、氨氮随时间的变化有一定的波动,但总体上COD 、氨氮浓度值均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

经了解,近年来郑州市及新密市不断加大对双洎河水体的治理力度,使得双洎河水体不断得到改善。

评价认为通过实施地表水综合整治以及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区域内地表水水质能够得到显著改善。

随着整治力度的加大,区域地表水环境能够承载新密市城西产业园规划方案的实施。

6.3.2 大气环境容量承载力分析 6.3.2.1 计算模式和参数
本次评价根据《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计算方法》(GB/T13201-91)的规定,以产业园实际控制面积计算出大气环境容量及低架源的控制总量,采用A -P 值法模型对产业园环境空气容量进行分析计算。

●产业园污染物排放总量的限值由式①计算:
∑==n
i aki ak Q Q 1

式中:Q ak ——产业园某种污染物年允许排放总量限值(理想环境容量),104t ; Q aki ——第i 功能区某种污染物年允许排放总量限值,104t ; n——功能区总数;
i——产业园内各功能分区的编号; a——总量下标;
k——某种污染物下标。

●各功能区污染物排放总量限值由式②计算:
S
S A Q i ki
aki = ②
∑==n
i i S S 1

式中:Q aki ——第i 功能区某种污染物年允许排放总量限值,104t ; S——总量控制区总面积,km 2; Si——第i 功能区面积,km 2;
A ki ——第i 功能区某种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系数,104t·a -1·km -1,计算方法见④式。

●各类功能区内某种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系数由式④计算:
ki ki AC A = ④
式中:A ki ——第i 功能区某种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系数,104t·a -1·km -1; C ki ——GB3095等国家和地方有关大气环境质量标准所规定的与第i 功能区类别相应的年平均浓度限值,mg/m 3;
A——地理区域性总量控制系数,104·km 2·a -1; ●大气环境承载力(C 承)和浓度控制限值
C 承=C 目标值-C 背景值
式中:C 目标值——环境质量控制目标;根据产业园环境空气功能区划,本次评价中取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日均浓度0.06mg/m 3。

C 背景值——环境质量的背景浓度;本次评价中计算环境承载力时必须扣除背景污染的影响。

6.3.2.2 计算参数
(1)环境空气容量核算因子的选择
环境空气容量承载力评价因子选择SO 2、NO X 。

(2)环境空气容量测算范围
产业园的环境空气容量核算范围为:将产业园规划面积作为控制单元,即5.60km 2。

总量控制区面积:以新密市中心城区作为本次大气环境容量的总量控制区总面积,即28.04km2。

(3)环境空气质量目标
新密市为环境空气质量功能二类区,SO2和NO x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年均浓度二级标准要求执行。

A值经查阅GB-T13201-91《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得出。

产业园环境目标值见表6.3-1。

各环境功能分区情况见表6.3-2。

6.3-1 环境空气目标值单位:mg/m3
X2
6.3-2 各分区面积一览表
A值法属于地区系数法,一个城市或地区控制系数A值是个常数,新密市位于河南省,河南省区域控制系数A=4.2~5.6,评价取均值4.9。

6.3.2.3 大气环境容量承载力分析
(1)区域大气环境容量核算
根据以上计算公式和参数的选取,计算出规划范围近远期SO2、NO x年允许排放的总量,计算结果见表6.3-3。

表6.3-3 规划区域大气环境容量一览表
由计算分析可知,目前新密市城西产业园尚有大气环境容量为SO2 2469.6t/a、NO X 205.8t/a。

这说明新密市城西产业园尚有SO2、NO X环境容量。

(2)产业园远期废气污染物新增量
结合预测章节的分析结果,规划期末,产业园废气污染物新增量为SO22.07t/a、NO X 8.81t/a。

(3)大气环境承载力分析结果
新密市大气环境容量承载状况见表6.3-4。

表6.3-4 新密市大气环境容量承载力分析
据大气环境承载力分析结果,可知目前新密市SO2、NO X剩余总量能够承载城西产业园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量。

新密市城西产业园排污企业主要为耐火材料制造行业、塑料制品行业和其他行业,根据新密市城西产业园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行业分布特征,新密市城西产业园现有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情况见表6.3-5。

表6.3-5 新密市城西产业园现有企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情况表
由表6.3-5可知,耐火材料制造行业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量较大,SO2和NOx排放量占现有产业园域内排放量的82.24%和68.04%。

由各个企业的环评报告可知,耐火材料制造企业先进的设备和环保设施后,废气都能有效处理,做到达标排放,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

6.4 产业园总量管控
根据《关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加强空间管制、总量管控和环境准入的指导意见(试行)》(环办环评[2016]14号)及《河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全面加强产业园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豫环文[2016]174号)的要求,结合现状环境污染特征和产业园规划主导产业,确定新密市城西产业园总量管控的主要污染物为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4项。

6.4.1 水污染物总量管控
产业园废水经园区集中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放,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COD≤20mg/L、NH3-N≤1.0mg/L)及新密市政策要求地表水水质目标,处理达标后排入绥水河,最后汇入双洎河。

产业园规划最高日给水总量为1.74万吨/日,其中道路与交通设施用水、绿地用水为全部散失,无排放量,污水量按给水量的80%计,则废水排放量为0.96万吨/日,中水回用率按照40%计算,则产业园远期平均日污水排放量预测为0.58万吨/日。

因此按照产业园废水排水规模和污水处理厂排水标准核算水环境污染物总量控制上限。

经计算,产业园水污染物总量管控具体为:COD排放量为42.34t/a、氨氮2.12t/a。

6.4.2 大气污染物总量管控
产业园大气污染物控制指标确定为SO2和NO X,根据6.3-4的对比,以规划末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