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风险因素及护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风险因素及护理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在临床上使用呼吸机时存在的风险问题。

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是护理的工作重点,也是难点。

本文分析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相关风险因素,并提出了护理重点。

标签: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护理临床上呼吸机机械通气在治疗呼吸衰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同时其所引起的相关性肺炎又会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命。

所以研究在使用呼吸机过程中,如何加强护理,避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定义和诊断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 AP)通常指无肺部感染的患者在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行机械通气治疗48h后所并发的肺部感染。

有关呼吸機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国内外相关的报道具有差异,一般发生率在9.0%~70.0%,病死率在50.0%~69.0%。

不同报告的差异性可能与不同的条件、机械通气管理水平及统计方法有关[1]。

实际上目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还没有完全可靠的诊断方法,没有单独的”金标准”来诊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2]。

普遍的认为患者在入院72h后;行机械通气后新的进行性肺浸润;血白细胞增高;气道脓性分泌物即诊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2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相关风险因素
2.1机体免疫力低下和体位的影响机械通气患者常并发各种疾病,营养状差,导致其抵抗力低下增加了发生的风险。

长时间体位及活动范围受限,胃肠蠕动减弱,容易产生肠胀气及胃内食物反流,反流物质积存在口腔内没有被及时清除时,会引起误吸导致肺部炎症,同时增加了发生的机会。

2.2人工气道的直接影响和细菌在上呼吸道定植、吸入和黏附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后破坏了呼吸道正常的生理功能,削弱了其屏障作用,影响了纤毛生理功能的发挥,从而增加了细菌的黏附和定植。

机械通气患者,吞咽反射及咳嗽反射减弱甚至消失,气道粘膜基底部暴露,屏障功能直接受到损害,从而增加感染风险。

2.3胃内酸碱度降低和细菌定植、误吸正常的胃液值为1,胃腔的细菌极少。

临床上为了防止患者出现激性溃疡的发生,常常使用各种抑酸药,从而导致胃液PH值上升,增加了细菌感染机率。

同时由于放置胃管刺激咽部,易引起反流,破坏喉部黏膜屏障功能,增加感染风险。

2.4医务人员因素以及空气环境医务人员未充分湿化气道,及时吸净气道分泌物,未做好气囊及呼吸机管道的管理,对呼吸机应用时间认识不足,对撤机指征掌握不彻底。

病情平稳后,不能适时调节通气方式。

空气:物体表面的细菌污
染严重;患者多,病情重,患者及工作人员都不能离开病房,给空气消毒带来一定难度,导致院内感染发生机会增加。

3 护理重点
3.1严格无菌操作及洗手制度消手是预防V AP最简单同时也是很有效的措施,在接触不同患者和可能导致传染的物品(如血液、体液等),以及去除手套后,均应进行手部清洁,临床医护人员对手部清洁的依从性非常低,故应引起大家的注意。

同时保持病室内环境整洁,温度适宜,空气定时消毒并及时开窗通风,限制人员流动,进入人员要更衣,换鞋或戴鞋套、口罩并洗手。

3.2口腔护理经口气管插管的患者口腔处于开放状态,削弱了自净能力和局部粘膜保护作用,细菌和污垢易积聚在双颊部和会厌部,使口腔内细菌大量繁殖,同时由于广谱抗生素的应用,易致真菌感染。

口腔护理可以减少分泌物淤积和细菌寄生繁殖[3],可有效降低感染发生。

3.3减少胃内容物反流机械通气患者若无禁忌症均取半卧位或床头抬高30~45°,行肠内营养时采用鼻十二直肠管或鼻空肠管;在鼻饲前,先检查胃管位置,采用输液泵匀速泵入,防止胃潴留,当肠鸣音消失或胃潴留大于150ml时,停止鼻饲,对胃残余量过多的患者,可给予胃动力药,如给予吗丁啉;同时避免质子泵抑制剂的应用。

3.4严格呼吸机管理在操作呼吸机前后,护理人员应严格洗手,防止交叉感染。

根据患者病情及呼吸机的性能,选择合适的呼吸机及通气模式,遵医嘱调节好呼吸机的各项参数并接模拟肺运转30min,无异常后方可给患者接机。

有研究表明;机械通气时间越长,感染的发生率越高。

为了减少感染的发生,必须及时更换呼吸机管路和附件,一般更换1次/w,在管道污染时及时更换[4]。

3.5做好基础护理按时皮肤护理,防止压疮发生,口腔护理,4次/d,霉菌感染时,用2.5%碳酸氢钠溶液漱口。

对较长时间机械通气患者,应对口腔内分泌物进行常规细菌培养(1次/w),根据培养结果,适当选择口腔局部用药;定期痰培养、药敏试验,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参考文献:
[1] 刘明华,张庆玲,府伟灵,等.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流行病学和诊断进展[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14(1):116.
[2] 张进川.医院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诊断方法.[J].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1993,15(2):64-66.
[3]刘加芳,刘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主要致病菌调查及护理对策[J]. 护理学杂志,2005(19):56.
[4]王淑萍.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临床分析与护理[J].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0(05):34-44.编辑/许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