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书信特征的《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教学设计及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考文献: [1] 李清华.以陶行知教育思想知道中学语文课堂教学[J].福建陶
研,2013(4). [2] 于漪.中学语文教学应以激发兴趣为先导[J].课程.教材.教法,
1994(9).
- 80 -
(上接第 78 页) 对待。将一个较为深刻的内涵变得容易理解和接受,继而学生能 很好地把握本课的人文性主题。
3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积三十年的经验,我确信学生的智力 取决于良好的阅读习惯。”我想在今后的阅读教学中,应该着重 培养学生专注的习惯;培养朗读和默读的习惯;培养爱读和多读 的习惯;培养写读书笔记和心得的习惯。 例如,早读课 40 分钟的前 20 分钟安排学生朗读,培养语文 非常重要的语感,后 20 分钟把时间留给学生阅读,读他们喜欢 的文学作品。据统计显示,只有少部分的初中生能够每天有一定 的阅读时间,大部分学生没有这个意识和习惯。所以,每天安静 阅读也是很有必要的。 4 安排有梯度的阅读作业 学生的悟性有高有低,对文本的理解能力有强有弱,对阅读 的把握有好有差,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发现,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 都是不同的,所以“因材施教”的确极为重要。 4.1 根据自身的能力选择阅读作业 有部分学生认为作业简单,希望有难度更大的练习,而也有 一部分学生阅读水平暂且停留在小学。教师可对同一阅读题有
不同的作业要求,设置一些简单问题帮助学生理解。这样可以确 保每位同学都能较好地完成作业。
4.2 初一初二初三的阅读应该有梯度 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发现,现在初一的很多练习是直接借用 的中考题,这对于刚上初一的学生来说是很有挑战性的。小学文 本浅显易懂,初一跨度一下子很大,他们对于这些题目不知从何 下手,写什么都感觉不对,自然而然对语文阅读没了信心。所以 说,初中三年的语文阅读学习也应该是层层递进,逐步深入的。 5 结语 生活处处有语文,语文处处皆生活。语文阅读教学从来不是 一朝一夕的事,老师在教学中发现问题,及时反思,学生在学习 中发现不足,努力弥补。以阅读教学为突破口,在培养学生阅读 能力的同时,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
口,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从读通到读懂,让学生身临其境,深切感受自然山水的审美趣味。
关键词:书信体;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教学设计;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079-02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是人教版语文读本 2《一朵午荷》“山 水清音”板块下的第一篇文章。这篇书信体散文篇幅短小,在字 词注译和文意理解上难度不大,所以本教学设计不以此为重 点。本文突出的地方在于“文中有诗,文中有画”的特点和景物 描写中寄托的“深趣”。因此,本教学设计将侧重分析文中的“深 趣”,培养学生对自然山水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第 18 卷 第 02 期 Vol.18 No.02
读与写杂志
Read and Write Periodical
2021 年 2 月 February 2021
基于书信特征的《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教学设计及反思
谢鹏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二中实验学校 四川 泸县 646100)
摘 要:《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是一篇书信体散文,其画面优美,文笔清新,意趣丰富。基于此,笔者以文中的“深趣”为突破
- 79 -
第 18 卷 第 02 期 Vol.18 No.02
读与写杂志
Read and Write Periodical
2021 年 2 月 February 2021
5 教学反思 王荣生教授提出: “依据体式来解读课文、来把握一篇课文 的教学内容,是阅读教学的基本规则。”本文体式是书信体散文, 所以笔者紧紧围绕书信的体式特征来展开教学。从教学的情况 来看,该课堂的教学还是有一些可取之处。 5.1 课堂设计巧妙 从书信入手,让学生先读信,读出一种深趣,再回信,回出一 种深情。学生缘事而发,有感而发。 5.2 课堂结构紧凑 先展示苏轼对王维的评语,引出本文的作者,让学生对王维 “清幽隽永,富诗情画意”的散文风格有个初步的印象。紧接着依 次展示“字音” “字义” “词义”和“句义”,检测学生的预习情况,让 学生掌握文言字音、实词含义、古今异义、语句翻译等重要文言 知识,以便读通文章。然后从王维写信的动机入手,重点探究王 维相邀裴迪的理由—— —“然是中有深趣矣!无忽”,通过小组合作 学习的方式,深挖文章背后的深情;最后创设情境让学生以裴迪 的身份,在深趣和深情中给王维回信,课堂每一个环节都环环相 扣,步步为营。 5.3 教学语言优美 为了让学生感受到王维散文的诗情画意,笔者尽量使用简 洁优美的教学语言,试着让学生身临其境,从而达到一种画面的 重现和情感的熏染。 5.4 注重读写结合 笔者在本堂课的教学中融入“写”的因素,在写的过程中又 彰显了“读”的魅力。为了达成“描绘文中美景,感受文章意境美” 的教学目标,笔者让学生摘取其中最喜欢的几句,发挥想象,用 优美的语言进行扩写,然后在全班分享交流。在课堂的最后,让 学生给王维写回信,给全班阅读分享。这两次读写的结合,促成 了学生与作者的心灵结合,学生与文本的深度对话。 6 结语 世上没有完美的课,本堂课依然存在不少问题,如对学生的 点评不是很精确,对文章的“言”处理不是很到位,望各位方家指 正。
1 学情分析 学生是本校高一学习理科的学生。一般来说,理科生对王 维的生活经历和思想历程了解不是很深,字词解读的基础相对 薄弱。因此,课前一周布置了解王维的人生经历和诗歌思想等 预习任务就很有必要。 2 教学设想 以苏轼的评语引出王维,从而导入新课。在解决重难字词 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品味山中的“深趣”,从而培养学生对大自 然的审美能力。 3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1)借助注释,掌握重要文言字词和特殊 句式。(2)品味语言,发挥想象描摹文中的自然美景。 过程与方法目标:(1)发挥想象,描绘文中美景,感受文章 意境美。(2)反复研读,知人论世,领悟文中的深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体会王维对裴迪的真挚友情。 (2)感受王维徜徉山水、热爱田园生活的思想情感。 本堂课教学重难点为品读、鉴赏冬景图和春景图的景美; 思考、领悟景物描写中蕴含的情感。教学课时为 1 课时。 4 教学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