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逻辑学复习资料68584
【参考借鉴】普通逻辑学复习资料.doc
第一章引论第一节“逻辑”和逻辑学一、“逻辑”一词的含义“逻辑”这个语词由英语Logic音译而来,导源于希腊文,原意是思想、理性、言词、规律等。
在现代汉语中,“逻辑”是个多义词,其含义主要有:1、客观规律性。
例如:“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是生活的逻辑”。
这里的“逻辑”是指生活的规律性。
2、思维的规律性。
例如:“应该合乎逻辑地思维,明确地表达思想”。
这里的“逻辑”是指思维要合乎思维的规律。
3、某种理论观点。
例如:“明明是侵略,却说成是友谊,这是强盗的逻辑”。
这里的“逻辑”是指一种荒谬的理论。
4、与“逻辑学”同义,指研究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
例如:“认真学习逻辑知识,熟炼运用逻辑知识,对思考问题、写文章、说话、办事以及进一步发展智力都大有好处”。
这里的“逻辑”便是指逻辑学。
二、逻辑学的研究对象逻辑学是一门古老的科学,至今已有20KK多年的历史。
它有三个发源地,这就是古代的中国、印度和希腊。
它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思维的形式结构及其规律的简单的逻辑方法。
思维是人类认识的理性部分,它以抽象、概括的方式反映世界。
思维有其内容,也有其形式,或曰形式结构。
思维内容是指思维所反映的特定对象及其属性;思维的形式结构就是思维内容的存在方式、联系方式。
思维是人脑的机能,它看不见,听不到,也摸不着。
思维必须借助于语言这个物质外壳才具有直接的现实性,也才能成为一门学科的研究对象,逻辑学是通过研究语言的形式结构来实现对思维形式结构的研究的,它对思维形式结构的认定必须借助于对相关语言形式的分析。
[例1]所有违法行为都是要受到法律追究的。
[例2]所有公民都是民事权利的主体。
[例3]所有律师都是懂得法律的。
上述各句都是命题,它们分别陈述三类不同的对象具有不同的属性,内容各不相同。
但它们却有共同的形式结构:所有S都是P其中“S”和“P”是可变的部分,可以用任何具体的词项去代换它们;“所有……都是……”是不变的部分,是这类命题所共同具有的,是“S”和“P”所表示的各不相同的具体思维内容间共同的联系方式。
逻辑学
普通逻辑学复习资料第一章引论第一节普通逻辑学的研究对象一、逻辑与思维逻辑:原意是指思想、理性、规律。
由于“逻辑”一词有多种词义,所以我们在读书或谈话中遇到“逻辑”一词,就要辨认它是在哪种词义上被使用。
在本书中,除个别地方特殊说明外,逻辑是指:研究思维的逻辑形式及其规律和简单逻辑方法的普通逻辑学。
形式逻辑是研究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
思维的基本形式:概念、判断、推理思维的基本特征:间接性、抽象概括性、同语言的不可分割性思维就是人脑借助于语言对客观事物间接的和抽象概括的反映。
(重要)二、普通逻辑学的研究对象普通逻辑学是研究思维的逻辑逻辑形式及其基本规律和一些简单逻辑方法的科学。
研究普通逻辑学的研究对象,必须理解以下三方面知识思维的逻辑形式:人们的思维过程都要概念、判断和推理来承担和表现。
概念、判断和推理是思维的基本形式。
反映在概念、判断、推理中的特定对象及其属性就是思维的具体内容。
思维的具体内容各个组成部分之间赖以联系的构造方式就是思维的逻辑形式。
思维逻辑形式的基本规律:也就是普通逻辑的基本规律,即同一律、有矛盾律、排中律。
它反映普通逻辑学所研究的全部对象的基本特征。
简单的逻辑方法:是反映对象的抽象同一性、确定性和单一性的逻辑方法。
第三章简单判断及其演绎推理(此章非常重要!!!)第一节判断的概述判断:对思维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
判断的两个基本逻辑特征:(一)任何判断必定有所断定,即必定有所肯定或者有所否定。
(二)任何判断必定是真或者是假的。
注意:三、判断的种类(一般了解,考试一般出选择是题)判断的分类:第二节性质判断一、什么是性质判断性质判断:是断定思维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简单判断。
(它又叫作直言判断)任何一个性质判都是由主项、谓项、联项、量项四个部分组成。
主项:表示在性质判断中所断定的对象的概念。
(用S表示)谓项:表示在性质判断中断定的对象所具有或不具有的性质的概念。
(用P表示)联项:表示性质判断中主项和谓项之间的联系的概念。
最新普通逻辑学考试复习资料
普通逻辑学复习12演绎逻辑(本书范围)3传统逻辑4形式逻辑归纳逻辑5逻辑现代逻辑6辩证逻辑78第一部分引论910◆普通逻辑学及其研究对象11一、逻辑与思维12①逻辑:(一词多义)在本书中,除个别地方特殊说明外,逻辑是指:13研究思维的逻辑形式及其规律和简单逻辑方法的普通逻辑学。
14形式逻辑:是研究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
15②思维:思维就是人脑对于客观世界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16思维的基本形式:概念、命题、推理(三者同时也是理性认识的基本形式)17思维在反映客观世界时具有两个最基本的特征:抽象概括性(本质属性)、18间接性(由已知推出未知)19二、普通逻辑学的研究对象20①普通逻辑学:是研究思维的逻辑逻辑形式及其基本规律和一些21简单逻辑方法的科学。
(普通逻辑是研究思维的科学。
)22②普通逻辑学的研究对象:思维的逻辑形式和逻辑规律(主要)、简单逻辑23方法24A.思维内容:是指思维所反映的特定对象及其属性25B.思维形式:●指思维内容的反映方式,概念、命题(有的地方讲判断,判26断是被断定的命题)和推理(是普通逻辑研究的主要对象)等是思维的基本形27式。
28(在普通逻辑所研究的逻辑形式中,推理形式是它的主题,命29题是推理的组成部分,概念是命题的组成部分)30●思维的逻辑形式就是不同内容的命题和推理自身所具有的共31同结构。
(任何一种逻辑形式都包含了两个组成部分:一是逻辑32常项,即不变的部分;一是变项。
)33C.思维逻辑形式的基本规律:也就是普通逻辑的基本规律。
它反映普通逻辑34学所研究的全部对象的基本特征。
35即→同一律(A是A)、矛盾律(并非A而且非A,36同时肯定)、排中律(A或者非A,东食西宿,做出37一种选择)。
38只有遵守这三条规律,才能使思维具有确定性、首39尾一贯性40和明确性。
41D.简单的逻辑方法:如定义、划分等。
4243444546474849◆推理的有效性与可靠性5051一、推理52普通逻辑在研究推理时,按推理的前提和结论之间是否有蕴含关系把推理分53成两大类:54①必然性推理,即演绎推理(包括简单命题推理和复合命题推理)。
普通逻辑学复习资料
《逻辑学》课堂笔记绪论部分一、什么是逻辑学?●它是一门工具性学科;●“逻辑”≈思想/规律;●它静止地研究事物,不研究变化发展的东西【与哲学相区分】;●它具有严谨性、古老性、稳定性等特征;●它的研究对象是:思维的形式和规律【符合逻辑的不一定正确,但违反逻辑的一定错误】(研究思维的逻辑逻辑形式及其基本规律和一些简单逻辑方法的科学)二、逻辑的功能和作用?●逻辑学可以提高理解能力及思维能力三、逻辑学的内容?●思维的形式和规律1、“逻辑”的多义性:客观规律;思维规律、规则;逻辑学等。
2、思维的概念思维就是理性认识,是人在脑中借助于语言材料、运用概念以及判断推理的过程,它是对客观事物的间接、概括的反映。
3、思维的特征:概括性、间接性、与语言有密切关系。
4、思维的三种基本形态(形式):概念、判断、推理、论证。
5、思维的规律:同一律、矛盾律、排冲律、充足理由律5、任何逻辑形式都是由逻辑常项和变项两个部分组成的,逻辑形式的不同是由逻辑常项的不同决定的。
第一章概念一、什么是概念?●概念是对同一类事物共同本质的概况,它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的思维形式。
【思维成熟的标志是概念的形成】【所有的概念都通过实词来表达,或者说实词都用来表达概念】【不可能将所有的概念都表达出来,这是没必要的也是不可能实现的】【同一个语词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同一个概念也可以用不同的语词表达】●概念是构成思维的最小单位。
二、概念的种类?●①实体概念②属性概念:表示事物属性③空概念:概念里没有任何对象:如鬼神三、定义概念:1、下定义的方法:内涵 + 外延●概念的内涵和外延⑴、概念的内涵就是指反映在概念中的对象的本质属性和特有属性的总和,指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怎么样的,是认识活动的结果,是关于概念质的规定【即对事物最本质的概括,是与其他事物的区别所在(如人是具有思维能力的动物)】;⑵、概念的外延是指概念中所反映的具有本质属性和特有属性的对象,是关于概念量的规定,指概念的适用范围。
逻辑学复习资料
逻辑学复习资料《普通逻辑学》考试复习资料一、逻辑与思维1、“逻辑”的多义性:客观规律;思维规律、规则;逻辑学等。
2、思维的概念思维就是理性认识,是人在脑中借助于语言材料、运用概念以及判断推理的过程,它是对客观事物的间接、概括的反映。
3、思维的特征:概括性、间接性、与语言有密切关系。
4、思维的三种基本形态(形式):概念、判断、推理。
5、任何逻辑形式都是由逻辑常项和变项两个部分组成的,逻辑形式的不同是由逻辑常项的不同决定的。
二、概念1、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的思维形式。
2、思维成熟的标志是概念的形成。
3、本质属性和特有属性⑴、本质属性是关于对象深度的认识,是纵向上的认识;⑵、特有属性是关于对象表象的认识,是横向上的认识。
4、概念是构成思维的最小单位。
5、概念的内涵和外延⑴、概念的内涵就是指反映在概念中的对象的本质属性和特有属性的总和,指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怎么样的,是认识活动的结果,是关于概念质的规定;⑵、概念的外延是指概念中所反映的具有本质属性和特有属性的对象,是关于概念量的规定,指概念的适用范围。
6、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⑴、单独概念是指反映只有一个分子的对象的概念,它可以是单独的个体,也可以是单独集合体,如“中国体操队”,词语中的专有名词、摹状词都表单独概念。
它的外延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事物;⑵、普遍概念是指反映具有两个或以上的对象的概念。
词语中的一些普遍名词、动词、形容词一般都表达普遍概念。
7、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⑴、集合概念的反映对象是集合体,即有许多同类个体有机组成的统一整体,如“工人阶级”;⑵、非集合概念的反映对象是一类。
它是相对于集合概念来说的,凡不属于反映集合体的概念都是非集合概念。
可有一个分子构成,如“月亮”、“国家”。
8、正概念和负概念⑴、正概念是反映对象具有某种属性的概念。
例如:“合法”、“失败”等,都是正概念,也叫做肯定概念。
⑵、负概念是反映对象不具有某种属性的概念,词语表达形式一般是在其相应表达正概念的词语前加上“非”、“不”、“无”等表示否定作用的词语。
普通逻辑吐血汇总整编版
《普通逻辑学》复习提纲第一章概论一、逻辑的含义1、逻辑的语词含义(1)英语logic的来源赫拉克利特:逻克斯,意指世界万物产生与发展的根本规律(古希腊时期,“智者学派”)芝诺:指语言和思维的规律(古希腊后期)(2 )汉语逻辑的来源社会背景:西学东渐翻译思路: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与之对应的词:李之藻的《名理探》一一“名家”“借用日本的翻译方法一一伦理学与理则学采用音译法一一章士钊2、逻辑的日常含义(1 )指事物产生发展的规律(2 )指特殊群体的特殊立场、观点与方法(3)指思维的规律(4)指逻辑学这门学科二、逻辑学的研究对象(普通逻辑)1、思维形式的结构(1)逻辑学只研究思维,不研究物质(2)逻辑学借助语言来研究思维,但不研究语言(3)逻辑学只研究思维的形式,不研究思维的内容(逻辑常项与变项)2、基本的逻辑规律(1 )同一律:不能把不同的东西混淆起来(2)矛盾律:两个不能同时成立的东西不能同时加以肯定[(3)排中律:不能同时否定两个相互矛盾的思想(4)充足理由律:得岀的结论必须有非常充足的理由3、简单的逻辑方法:定义、划分、限制、概括、证明、反驳…三、逻辑学的学科体系1、逻辑学与哲学:哲学研究整个世界的普遍规律,逻辑学只是研究思维的特殊规律2、形式逻辑与形而上学:形而上学不承认世界的不确定性,形式逻辑承认但不研究世界的不确定性3、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形式逻辑研究思维的相对确定性,辩证逻辑研究思维的不确定性4、归纳逻辑与演绎逻辑:(均属于形式逻辑)归纳逻辑主要以归纳推理为基础,演绎逻辑主要以演绎推理为基础四、逻辑简史1、中国逻辑(1 )社会背景:先秦时期的“名实之争”(2)逻辑流派:-儒家:孔子、孟子、荀子的“正名论”一一师岀有名,演化岀礼墨家:墨子的《墨辨》提出“三表法”(命题标准)•名家:「邓析的“两可之说”一一利益决定我们看待同一事物的不同角度r 惠施的“天与地卑”、“卵有毛”一一世界的生成性'公孙龙的“白马非马”、“离坚白”2、印度逻辑(1)社会背景:宗教与哲学派别林立(2)逻辑流派:J哲学的正理论:'宗教的因名学:2、西方逻辑(1)社会背景:民主政治与商业经济(2)逻辑流派:「演绎逻辑:亚里士多德《工具论》一一莱布尼茨一一罗素Y归纳逻辑:培根《新工具》——穆勒•辩证逻辑:康德一一黑格尔一一马恩列毛3、现代中国逻辑:数理逻辑与形式逻辑五、学习逻辑学的意义六、学习普通逻辑的方法1、获得新知的手段1、全面掌握逻辑学的理论体系。
普通逻辑学综合复习资料
1.普通逻辑研究的对象是( 思维的逻辑形式 )、( 思维的基本规律 )和( 一些简单的逻辑方法 )。
2.任何概念都有两个特征,即( 内涵 )和( 外延 )。
3.“凡法律都是有强制性的”这一判断的逻辑形式是( 凡S都是P ),其中逻辑常项是(凡……都是……),逻辑变项是(法律、有强制性的)。
13.逻辑常项是指逻辑形式中( 不变 )的部分,变项是指逻辑形式中( 可变 )的部分,判明属于何种逻辑形式的唯一根据是( 常项 )。
14.概念间的关系是指概念的( 外延 )之间的关系。
15.根据对当关系由“凡社会团体都不是审判机关”真,可推知“有的社会团体是审判机关”为( 假 )。
16.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只有( 当其前真后假 )时它才是假的。
17.“SEP并且SIP”这一判断是违反( 矛盾 )律的。
18.求因果联系的逻辑方法有( 求同法 )、( 求异法 )、( 求同存异并用法 )、( 共变法 )和( 剩余法 )。
二、选择题
1.在下列各组概念中,不属于集合和非集合概念排列的是( C )。
A.布匹 布 B.花卉 花 C.工人 人 D.词汇 词
4.如果三段论的大前提为PEM,结论为SOP,那么小前提应为( SAM )。
5.驳倒对方的( 论据 )和( 论证方式 )并不等于驳倒对方的论题。
6.在运用类比推理时,应当注意避免( 机械类比 )的逻辑错误。
7任何一种逻辑形式都是由( 常项 )和( 变项 )两部分构成的。
8.给概念下定义最常用的方法叫( 属加种差 )的方法。
9.任何判断都有两个特征,即( 有所断定 )和( 有真有假 )。
10.联言判断是断定若干思维对象情况( 并存关系 )的判断,当且仅当所有联言支都( 真 )时,联言判断为真。
《普通逻辑》复习考试资料
1集合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一个集合体的概念。(例: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2.非集合概念:所反映的对象不是一个集合体的概念。(例:“维”是(诗经)中经常出现的一个词语。)
(3)个体概念、性质概念、关系概念
1个体概念:所反映对象是一个个体的概念。(例:仙后座是天空北部的一个星座。)
8.概念的概括(选择、填空)★★★
(1)概念的概括是通过减少概念的内涵、扩大概念的外延来明确概念的一种逻辑方法。
9.概念的限制(选择)★★★
(1)概念的限制是通过增加概念的内涵、缩小概念的外延来明确概念的一种逻辑方法。(例:有益于人民的人)
io.定义的结构(选择)★★
(1)定义
定义就是以确切、简明的语句揭示概念的内涵或者外延的逻辑方法。定义一般由被定义项、定义项和定义联项三局部组成。
(2)对称
1对称关系:如果对于特定论域中的任一对象x、y,假设R(×,y)成立,则R(y,x)肯定成立,那么称关系R为该论域上的对称关系;2.非对称关系:如果在特定论域中,存在对象x、y,假设R(×,y)成立,则R(y,x)不成立,那么称关系R为该论域上的非对称关系;3.禁对称关系:如果对于特定论域中的任一对象x、y,假设R(×,y)成立,则R(y,×)肯定不成立,那么称关系R为该论域上的禁对称关系。
26.关系的性质(证明、图表、综合)★★★
(1)自返
1自返关系:如果对于特定论域中的任一对象X,都有R(x,×)成立,那么称关系R为该论域上的自返关系;
2.非自返关系:如果在特定论域中,存在对象×,R1x,×)不成立,那么称关系R为该论域上的非自返关系;
3.禁自返关系:如果对于特定论域中的任一对象×,R(×,×)都不成立,那么称关系R为该论域上的禁自返关系。
普通逻辑学考试复习资料
普通逻辑学考试复习资料普通逻辑学复习演绎逻辑(本书范围)传统逻辑形式逻辑归纳逻辑逻辑现代逻辑辩证逻辑第一部分引论◆普通逻辑学及其研究对象一、逻辑与思维①逻辑:(一词多义)在本书中,除个别地方特殊说明外,逻辑是指:研究思维的逻辑形式及其规律和简单逻辑方法的普通逻辑学。
形式逻辑:是研究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
②思维:思维就是人脑对于客观世界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思维的基本形式:概念、命题、推理(三者同时也是理性认识的基本形式)思维在反映客观世界时具有两个最基本的特征:抽象概括性(本质属性)、间接性(由已知推出未知)二、普通逻辑学的研究对象①普通逻辑学:是研究思维的逻辑逻辑形式及其基本规律和一些简单逻辑方法的科学。
(普通逻辑是研究思维的科学。
)②普通逻辑学的研究对象:思维的逻辑形式和逻辑规律(主要)、简单逻辑方法A.思维内容:是指思维所反映的特定对象及其属性B.思维形式:●指思维内容的反映方式,概念、命题(有的地方讲判断,判断是被断定的命题)和推理(是普通逻辑研究的主要对象)等是思维的基本形式。
(在普通逻辑所研究的逻辑形式中,推理形式是它的主题,命题是推理的组成部分,概念是命题的组成部分)●思维的逻辑形式就是不同内容的命题和推理自身所具有的共同结构。
(任何一种逻辑形式都包含了两个组成部分:一是逻辑常项,即不变的部分;一是变项。
)C.思维逻辑形式的基本规律:也就是普通逻辑的基本规律。
它反映普通逻辑学所研究的全部对象的基本特征。
即→同一律(A是A)、矛盾律(并非A而且非A,同时肯定)、排中律(A或者非A,东食西宿,做出一种选择)。
只有遵守这三条规律,才能使思维具有确定性、首尾一贯性和明确性。
D.简单的逻辑方法:如定义、划分等。
◆推理的有效性与可靠性一、推理普通逻辑在研究推理时,按推理的前提和结论之间是否有蕴含关系把推理分成两大类:①必然性推理,即演绎推理(包括简单命题推理和复合命题推理)。
前提与结论联系必然。
普通逻辑复习资料
普通逻辑复习资料普通逻辑复习资料普通逻辑是一门研究思维规律和推理方法的学科,它旨在培养人们的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现代社会中,逻辑思维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生活技能,无论是在学术研究、职业发展还是日常生活中,都能发挥重要作用。
下面是一些普通逻辑的复习资料,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命题逻辑命题逻辑是逻辑学的基本分支,主要研究命题之间的关系和推理方法。
在命题逻辑中,命题是指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
命题逻辑的主要内容包括命题的联结词、真值表、命题的等价、蕴涵和否定等。
1. 命题的联结词命题的联结词包括“与”、“或”、“非”等。
其中,“与”表示两个命题同时为真时,整个命题才为真;“或”表示两个命题中至少有一个为真时,整个命题才为真;“非”表示对一个命题取反。
2. 真值表真值表是用来表示命题在不同情况下的真假值。
例如,对于一个包含两个命题的复合命题,可以通过列出其所有可能的情况,并根据命题的真值确定整个复合命题的真假。
3. 命题的等价、蕴涵和否定命题的等价表示两个命题在所有情况下都具有相同的真假值。
命题的蕴涵表示一个命题的真值决定了另一个命题的真值。
命题的否定表示将一个命题的真值取反。
二、谬误与推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谬误和推理问题。
谬误是指由于错误的推理或错误的论证而导致的错误结论。
推理是指从已知的前提出发,通过逻辑推理得出一个结论。
1. 归纳与演绎归纳是从个别事实或经验中得出一般性的结论。
例如,通过观察多个苹果都是红色的,可以得出结论“所有苹果都是红色的”。
演绎是从一般性的前提出发,通过逻辑推理得出特殊性的结论。
例如,如果前提是“所有苹果都是红色的”,那么可以推断“这个苹果是红色的”。
2. 谬误的种类谬误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偷换概念、无中生有、以偏概全、攻击人格等。
偷换概念是指在论证中将概念的含义进行改变。
无中生有是指无法提供充分的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以偏概全是指以个别情况来概括全部情况。
普通逻辑学期末复习资料
1.逻辑学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创立的2.研究对象:逻辑学是研究逻辑的思维形式,逻辑规律以及简单逻辑方法的科学3.思维:是受外界的刺激而引起的反映4.人的认识活动可以分为2个阶段:感性认识阶段和理性认识阶段5.思维的逻辑形式:也叫思维的形式结构,是指思维形态各部分之间的联接方式(思维形式)6.概念是思维的最小单位,又称思维的细胞7.思维的联接形式有2部分组成:联接变项(可变),逻辑常项(不可变)8.逻辑常项是逻辑形式中恒定不变的部分,它具有固定的意义,是区别不同类型逻辑形式的标志或依据。
形式逻辑研究思维的逻辑形式,是从真假值(逻辑值)角度出发的9.传统逻辑4规律:同一律,不矛盾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
思维逻辑规律:3条(无4)。
10.简单逻辑方法:是指根据事实材料或思维材料,按照逻辑规律、规则形成概念、做出命题、进行推理的方法11.逻辑学的性质:1工具性2全人类性12.学习逻辑学的意义:1逻辑是人们探求新知的必要工具2提高我们语言表达能力的工具3掌握和学习科学新知的工具4是人们认识和揭露逻辑谬误和反驳诡辩的工具13.概念:是反映思维对象及其特有属性的思维形态14.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概念的2个重要逻辑特征15.概念的内涵就是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16.概念的外延就是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性的对象,既通常所说的概念的适用范围17.集合概念是反映集合体的概念。
集合体是由若干个体组成的统一整体,其特点是:集合体与个体不是属种关系,集合体的属性个体不一定有,个体的属性集合体也不一定有,二者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不是个别与一般的关系18.根据表示概念外延的圆圈图形有无重合之处,概念外延间的关系可以分为相容关系和不相容关系两大类19.相容关系包括:全同关系,真包含于关系,真包含关系,交叉关系20.不相容关系:也叫全异关系---两个概念的外延没有任何重合之处的关系21.矛盾关系:同一属概念下的俩个种概念的外延不同,其外延之和等于它们的属概念外延,这两个概念外延关系就是矛盾关系22.反对关系:同一属概念下的俩个种概念的外延不同,其外延之和小于它们的属概念外延,这两个概念外延关系就是反对关系(对立关系)23.概念的限制:是通过增加概念的内涵而减少概念的外延24.概念的概括法:通过减少概念内涵增加概念外延25.给概念下定义注意:1必须揭示概念所反映对象的特有属性2定义项应尽量简短26.定义法----属+种差公式:被定义项=种差+邻近的属27.定义的种类:实质定义(发生、关系、功用定义),词语定义28.划分:把一个概念所反映的对象分为几个小类,从而明确这个概念的外延的逻辑方法29.划分组成:母项+子项+划分的依据30.命题的2大特征:1命题对思维对象情况必须有所反映,特别是肯定或否定的反映2对思维对象的反映有真有假31.推理的分类:1前提和结论不同分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回溯推理232.直言命题:直接无条件的反映对象具有某种性质的命题(性质命题)33.直言命题组成:主项,联项,谓项,量项34.质、量的结合分类36.AEIO真假表37.38.39.反对关系:不同真,可同假。
普通逻辑期末复习
普通逻辑期末复习1、逻辑形式的组成:由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两部分组成的。
2、概念的种类(1)单独概念:只有一个分子对象的概念;普遍概念: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子对象的概念。
命题是单独概念还是普遍概念取决于其外延中分子对象数量的多少,仅仅包含一个分子对象就是单独概念,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子对象就是普遍概念。
(2)集合概念:把对象作为集合体来反映的概念非集合概念:不把对象作为集合体来反映的概念命题是集合概念还是非集合概念取决于语句中所规定的对象的属性是整体具有还是其中的分子对象也具有。
(3)正概念:也叫肯定概念。
反映对象具有某种属性的概念。
负概念:也叫否定概念,反映对象不具有某种属性的概念,3、概念间的关系全同关系(同一关系):设a,b两个概念,外延全部重合。
即所有的a都是b ,同时所有的b都是a真包含于关系(种属关系):设a,b两个概念a概念的全部外延包含于b概念的外延之中,并且a概念的全部外延仅仅是b概念外延的一部分,即所有的a都是b,但有的b不是a真包含关系(属种关系)如果a概念的外延包含着b概念的全部外延,并且b概念的全部外延仅仅是a概念外延的一部分,即所有的b都是a,但有的a不是b.交叉关系:设a,b两个概念,a概念的外延与b概念的外延相互只有一部分相重合,即有的a是b,有的a不是b,并且有的b是a,有的b不是a全异关系:设a,b两个概念,a概念与b概念的全部外延没有任何部分相重合即所有的a都不是b并且所有的b也都不是a矛盾关系:a,b两个概念外延全异,并且二者外延之和等于其邻近属概念的外延反对关系:a,b两个概念,外延全异,并且二者外延之和小于其邻近属概念的外延平、P314、定义的规则:(1)、定义项外延与被定义项外延之间必须是全同关系。
违犯规则所犯错误:定义过宽:定义项的外延大于被定义项的外延。
定义过窄:定义项的外延小于被定义项的外延。
(2)、被定义项不得直接或间接出现在定义项中。
违犯规则所犯错误:同语反复:在定义项中直接出现了被定义项。
《普通逻辑》自考重要资料
《普通逻辑》学习笔记第一章引论第一节普通逻辑的对象〖基本内容〗1.“逻辑”一词在现代汉语中的含义“逻辑”是外来词,它是英语“Logic”的译音词,源于古希腊语“λογοs"(逻各斯)。
在现代汉语中“逻辑”是个多义词,在不同的语境有不同的含义,例:①搞经济建设必须按经济规律办事,这是事物发展的逻辑。
②写文章必须要合乎逻辑。
③只有制造伪劣产品,才能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这是不法企业家的逻辑。
④为了提高办事效率,实现科学决策,我们要学点逻辑。
以上各例“逻辑"一词的含义不同:①表示“事物的发展规律”;②表示“思维的规律或规则";③表示“某种观点";④表示“逻辑学”。
2.普通逻辑的研究对象(1)逻辑学逻辑学是庞大的多层次的学科系统,包括传统形式逻辑与现代形式逻辑(数理逻辑)和辨证逻辑。
(2)普通逻辑的定义普通逻辑的研究对象包括思维的逻辑形式、思维的基本规律和简单的逻辑方法,其研究工具,主要是我们日常应用的自然语言.而现代形式逻辑其研究对象主要是演绎逻辑形式,其工具是人工符号语言和数学方法;辨证逻辑主要研究的是辨证思维的形式。
根据普通逻辑的研究对象,它的定义是:普通逻辑是研究思维的逻辑形式及其基本规律和简单逻辑方法的科学。
要搞清楚这个定义,还必须搞清楚定义中所涉及的概念。
(3)思维和语言的关系思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一种认识活动,一般所讲的“思维"属于认识活动中的理性阶段。
它看不见,摸不着,人们对它的了解和研究,在相当大程度上是通过研究语言来实现的。
这是因为理性思维中的概念、判断和推理是通过语言中的语词、句子和句群来表达的,并与它们有对应性.(4)思维的逻辑形式思维的逻辑形式,指联系思维具体内容的结构。
它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这三种形式.思维的逻辑形式虽然与思维的具体内容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但它具有其自身的相对独立性.人们能够从不同内容的思维形式中,抽出它们的共同形式来加以研究. 如果我们把反映在判断和推理中的特定对象及其属性的具体内容抽掉,那么剩下的就是思维的逻辑形式。
自考普通逻辑复习
普通逻辑第一章引论1、逻辑学就是研究推理有效性得学问,就是研究如何区分正确推理与不正确推理得方法与原理得学问。
2、推理就是思维得基本形式之一。
一个完整得判断就是由若干概念构成得,其中包括判断得主项、谓项与联项。
3、思维通常就是通过语言来表达,推理通常就是通过若干语句来表达得,判断一般就是通过语句来表达得,而概念就是通过语词来表达,论证则通过句群来表达。
4、逻辑学主要研究推理得有效性问题。
所谓推理得有效性,指得就是推理得形式有效性。
5、逻辑思想得发源地主要有三个,即古代中国,古印度,古希腊。
第二章概念5、概念就是反映思维对象及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珠思维形式。
概念就是思维得起点,就是组成判断与推理得基本要素6、概念得内涵就就是反映在概念中得对象得特有属性或者本质属性。
7、概念得外延就就是具有概念所反映得特有属性或者本质属性得对象所组成得集合(或者类)。
8、根据概念外延得大小,可以将概念分为空概念、单独概念与普遍概念。
9、空概念:外延为空集得概念称为空概念。
10、单独概念:外延只有一个对象得概念称为单独概念。
表达单独概念得语词有二种:一种就是专有名词,如拿破仑、长江;一种就是摹状词。
如世界上最高得山峰。
11、普遍概念:外延包括一个以上对象得概念称为普遍概念。
12、依据概念所反映得对象就是否集合体,可以将概念分为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
13、集合概念:所反映得对象就是一个集合体得概念称为集合概念。
集合概念所反映得集合体,指得就是由若干个体组成得统一整体。
如西沙群岛、森林,集合体与组成该集合体得个体之间就是整体与部分得关系。
集合体所具有得性质未必为其中得每一个个体所具有。
“类”概念就是非集合概念中得普遍概非集合概念:所反映得对象不就是一个集合体得概念称为非集合概念。
、14.念,因此这些“类”概念所反映得属性必定为属于这个“类”得一个个体所具有。
15、判断一个概念就是集合概念还就是非集合概念,要瞧这个概念所反映得对象就是否集合体。
普通逻辑学期末复习要点
7
反变关系:属种关系的概念内涵和外延具有反变 关系,即概念的内涵越多,外延就越小;外延越 大,内涵越少。
比如:人和男人;人和动物。
概念的概括是通过减少概念的内涵,使外延较小 的概念过渡到外延较大的概念的逻辑方法。对于 定义过窄的概念,可以用概括的方法来拓宽外延
人—哺乳动物– 脊椎动物– 动物 -- 生物– 物质
精选ppt
8
概念的限制:增加内涵,缩小外延,从属概念得到其种概念 的逻辑方法。是概括的反过程。
如在“劳动产品”的内涵中增加“用来交换”这一层意义, 就得到“商品”这个外延较小的概念。
限制的作用是将一般概念具体化,如果一个概念的定义太宽, 可以用限制的方法加以纠正。如:“宪法是国家之法”,定 义过宽,可以限制为“宪法是国家之根本大法”。 限制同样要在属种关系的概念之间进行,所以单独概念不能 限制,因为它没有种概念,如“月亮”不能限制为“十五的 月亮”,这只是一种语法上的修饰。
走读生。 ④划分应该逐级进行,必须保证母项是子项的属概念。
北京大学包括中文系、外语系、哲学系等众多系科。 (北京大学的系科)
精选ppt
14
概念的周延性问题是指在性质性质判断中对主项和 谓项外延的反映情况。如果在判断中反映了概念 的全部外延,那么概念就是周延的;如果没有反 映概念的全部外延,那么概念就是不周延的。
精选ppt
9
1、限制和概括都必须在属种关系下进行。
比如“树木”能概括为“植物”,不能概括为“森林”。 因为“树木”和“植物”是种属关系,而“树木”和“森 林”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不是种属关系。“植物”是 “树木”的抽象,“森林”却不是。
2、限制的极限是单个的个体: 长城;万里长城;巍峨的万里长城;见证中华民族
普通逻辑学期末复习要点
a
15
1、只有性质判断的主项和谓项才有周延与否的问 题,离开直言命题的一个单独词项,无所谓周延和 不周延。
2、主、谓项的周延性是由性质判断的形式决定的, 而不是相对于性质判断所断定的对象本身的实际情 况而言的。
也就是说,周延性是一个只和判断的形式有关,而与 主谓项所反映的对象的实际情况无关的概念。
如:长椅是一件既不是床也不是椅子的家具。
商品不是供生产者自己消费的产品。
避免犯“定义否定”的错误
a
12
(四)下定义不能用比喻。 定义项必须用清楚确切的概念。 避免“以比喻代定义”和“含混定义” 如:宗教是人们精神上的鸦片
a
13
①划分必须相称。各子项外延之和必须等于母项的 外延。
子项不全:把“颜色”分为红色、黄色、蓝色、白色、黑 色。
结论:特称否定判断的谓项是周延的,但主项不 周延。
a
21
AI 一可 定以 同同 真假
逻
IA 一可
辑
定以
方
同同 假真
阵
(不能同真,可以同假)
EO 一可 定以 同同 真假
OE 一可 定以 同同 假真
(可以同真,不能同假)
a
22
A
E
对 当 关 系 推 理
I
O
A、E、I、O四种判断都可以换质。因为原 判断与换质判断之间具有等值关系,所以,A、 E、I、O的换质公式是以下的等值式:
北京大学包括中文系、外语系、哲学系等众多系科。 (北京大学的系科)
a
14
概念的周延性问题是指在性质性质判断中对主项和 谓项外延的反映情况。如果在判断中反映了概念 的全部外延,那么概念就是周延的;如果没有反 映概念的全部外延,那么概念就是不周延的。
普通逻辑学复习材料--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同一思维对象所作的两个相互矛盾关系的判断,必须承认其中有一个是真的,不应该含糊其词,骑墙居中。
违反排中律要求所犯的逻辑错误叫作“模棱两可”。
四.充足理由律
1.内容:
在同一思维和论证过程中,一个思想被确定为真,总是有充足理由的。
2、要求:
(1)理由必须真实(2)理由与推断之间要有逻辑联系。
(二).违反同一律要求所犯的逻辑错误
在运用概念、判断进行推理论证的过程中,如果违反了同一律的要求,那就要出现逻辑错误,这些逻辑错误包括:
混淆概念偷换概念转移论题偷换论题。
二.矛盾律
1.内容: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二个相互矛盾或相互否定的思想不能同真,即A和非A不能同真。其中至少有一个为假。因此,有人将它称为不矛盾律。
第一,推理有效。第二,前提真实
★三、推理的【作用】
1.推理是出新知的工具;是三种思维形态之一,没有推理便没有理性思维,也就没有人类本身。
2.推理也是论证的工具。
★四、换质法
SAP→SE非P;SEP→SA非P;SIP→SO非P...
★五、换位法
主谓项调换位置
SAP→PIS;SEP→PES;SIP→PIS;SOP不能换位
(2)定义项中不能直接地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
违反规定就犯“【同语反复】”或“【循环定义】”的逻辑错误。
(3)不能用比喻下定义
如:青年是早晨8、9点钟的太阳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4)不能用否定词下定义
★九、定义的【作用】:
1.定义是人类认识活动的简明总结;
2.定义是人类认识活动进一步发展的支撑点;
3.定义是明确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
这个四边形四边相等且邻角不相等,
普通逻辑学
《普通逻辑学》课程复习资料第一章引论第一节“逻辑”和逻辑学一、“逻辑”一词的含义“逻辑”这个语词由英语Logic音译而来,导源于希腊文,原意是思想、理性、言词、规律等。
在现代汉语中,“逻辑”是个多义词,其含义主要有:1、客观规律性。
例如:“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是生活的逻辑”。
这里的“逻辑”是指生活的规律性。
2、思维的规律性。
例如:“应该合乎逻辑地思维,明确地表达思想”。
这里的“逻辑”是指思维要合乎思维的规律。
3、某种理论观点。
例如:“明明是侵略,却说成是友谊,这是强盗的逻辑”。
这里的“逻辑”是指一种荒谬的理论。
4、与“逻辑学”同义,指研究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
例如:“认真学习逻辑知识,熟炼运用逻辑知识,对思考问题、写文章、说话、办事以及进一步发展智力都大有好处”。
这里的“逻辑”便是指逻辑学。
二、逻辑学的研究对象逻辑学是一门古老的科学,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它有三个发源地,这就是古代的中国、印度和希腊。
它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思维的形式结构及其规律的简单的逻辑方法。
思维是人类认识的理性部分,它以抽象、概括的方式反映世界。
思维有其内容,也有其形式,或曰形式结构。
思维内容是指思维所反映的特定对象及其属性;思维的形式结构就是思维内容的存在方式、联系方式。
思维是人脑的机能,它看不见,听不到,也摸不着。
思维必须借助于语言这个物质外壳才具有直接的现实性,也才能成为一门学科的研究对象,逻辑学是通过研究语言的形式结构来实现对思维形式结构的研究的,它对思维形式结构的认定必须借助于对相关语言形式的分析。
[例1] 所有违法行为都是要受到法律追究的。
[例2] 所有公民都是民事权利的主体。
[例3] 所有律师都是懂得法律的。
上述各句都是命题,它们分别陈述三类不同的对象具有不同的属性,内容各不相同。
但它们却有共同的形式结构:所有S都是P其中“S”和“P”是可变的部分,可以用任何具体的词项去代换它们;“所有……都是……”是不变的部分,是这类命题所共同具有的,是“S”和“P”所表示的各不相同的具体思维内容间共同的联系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逻辑学复习资料第一章引论第一节普通逻辑学的研究对象一、逻辑与思维逻辑:原意是指思想、理性、规律。
由于“逻辑”一词有多种词义,所以我们在读书或谈话中遇到“逻辑一词,就要辨认它是在哪种词义上被使用。
在本书中,除个别地方特殊说明外,逻辑是指:研究思维的逻辑形式及其规律和简单逻辑方法的普通逻辑学。
形式逻辑是研究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
思维的基本形式:概念、判断、推理思维的基本特征:间接性、抽象概括性、同语言的不可分割性思维就是人脑借助于语言对客观事物间接的和抽象概括的反映。
(重要)二、普通逻辑学的研究对象普通逻辑学是研究思维的逻辑逻辑形式及其基本规律和一些简单逻辑方法的科学。
研究普通逻辑学的研究对象,必须理解以下三方面知识思维的逻辑形式:人们的思维过程都要概念、判断和推理来承担和表现。
概念、判断和推理是思维的基本形式。
反映在概念、判断、推理中的特定对象及其属性就是思维的具体内容。
思维的具体内容各个组成部分之间赖以联系的构造方式就是思维的逻辑形式。
思维逻辑形式的基本规律:也就是普通逻辑的基本规律,即同一律、有矛盾律、排中律。
它反映普通逻辑学所研究的全部对象的基本特征。
简单的逻辑方法:是反映对象的抽象同一性、确定性和单一性的逻辑方法。
第三章简单判断及其演绎推理(此章非常重要!!!)第一节判断的概述判断:对思维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
判断的两个基本逻辑特征:(一)任何判断必定有所断定,即必定有所肯定或者有所否定。
(二)任何判断必定是真或者是假的。
注意:三、判断的种类(一般了解,考试一般出选择是题)判断的分类:「简临刿断・L关紊判斷第四章第二节幕橈臺判断r 厂联咅判断竽五虽芜一书选吉判断第五耳第二节.我介制斷彳假言判撕刖五蔓弟三节L员判断第六章第五节广町能判慚「氏值欖占判9f・'勒琳利断必硕判断{M止判断允许判断第二节性质判断一、什么是性质判断性质判断:是断定思维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简单判断。
(它又叫作直言判断)任何一个性质判都是由主项、谓项、联项、量项四个部分组成。
主项:表示在性质判断中所断定的对象的概念。
(用S表示)谓项:表示在性质判断中断定的对象所具有或不具有的性质的概念。
(用P表示)联项:表示性质判断中主项和谓项之间的联系的概念。
量项:表示性质判断中主项数量的概念。
量项三种:全称量项、特称量项、单称量项二、性质判断的种类1、按照质(联项)的不同,性质判断分为肯定判断和否定判断。
肯定判断:断定对象具有某种性质的判断。
逻辑形式:S是P。
否定判断:断定对象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判断。
逻辑形式:S不是P。
2、按照量(量项)的不同,性质判断分为单称判断、特称判断和全称判断。
单称判断是断定某类对象中的某一单个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判断。
逻辑形式:某个S是(或不是)P。
特称判断是断定某类对象中至少有一个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判断。
逻辑形式:有S是(或不是)P。
全称判断是断定某类对象中的全部对象都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判断。
逻辑形式:所有S是(或不是)P。
3、按照质和量的结合,性质判断可分为如下六种形式(1)单称肯定判断:它是断定某一单个对象具有某种性质的判断。
逻辑形式:某个S是P。
(2)单称否定判断:它是断定某一单个对象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判断。
逻辑形式:某个S不是P。
(3) 特称肯定判断:它是断定某类对象中到少有一个对象具有某种性质的判断。
逻辑形式:有S 是P。
(4) 特称否定判断:它是断定某类对象中到少有一个对象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判断。
逻辑形式:有S不是P。
(5) 全称肯定判断:它是断定某类对象中的全部对象都具有某种性质的判断。
逻辑形式:所有的S是P。
(6) 全称否定判断:它是断定某类对象中的全部对象都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判断。
逻辑形式:所有的S不是P。
以上性质判断的六种逻辑形式,可以用符号分别表示如下:(老师提醒:此部分非常重要!)(1) 单称肯定判断:用“ SAP表示,又可写成“ A(2) 单称否定判断:用“ SEP表示,又可写成“ E(3) 特称肯定判断:用“ SIP”表示,又可写成“ I”(4) 特称否定判断:用“ SOP表示,又可写成“ O(5) 全称肯定判断:用“ SaP'表示,又可写成“ a”(6) 全称否定判断:用“ SeP'表示,又可写成“ e”以后,涉用的内容大都为“ A“E” “I” “O'因为某此情况下“ A”与“a” “E” 与“ E"是相等的。
三、性质判断的真假性质判断主项的反映的对象是事物中一个类,谓项所反映的对象的性质也是事物中的一个类,所以,在性质判断中,主项S与谓项P实质上反映了类与类关系。
四、同一素材A、E、I、0之间的真假关系同一素材A、E、I、0之间的真假关系,指的是具有相同主项和谓项的A、E、I、0四种判断之间所存在的一种真假相互制约的关系,它又叫做同一素材A、E、I、0间的对当关系。
(一) 矛盾关系A 与O E 、I 之间是矛盾关系。
判断矛盾关系特点:二者既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
即一个真,则另一个假, 则另一个必真。
(二-)反对关系A 与E 之间是反对关系。
判断反对关系特点:二者不能同真,但可以同假。
即一个真,则另一个必假, 一个假,则另一个真假不定。
(三) 下反对关系I 与0之间是下反对关系。
判断下反对关系的特点是:二者不能同假,但可以同真。
即一个假,贝U 另一 个必真;一个真,则另一个真假不定。
(四) 差等关系A 与I 、E 、0之间是差等关系。
判断差等关系的特点是:在同质条件下,全称判断真,则特称判断必真;全 称判断假,则特称判断真假不定。
反之,特称判断假,则全称判断必假;特称判 断真,则全称判真假不定。
参考图例逻辑方阵「E 假 厂E 不2SAP 血 I a SAP 假气 1不定2假不泄 严假SIP 片 E 偎SIP 假『 EfL・0不定< 0 Li厂A 讥厂A 不匸SEP 忖 I 假 SEP 假峙 I 1T2 W 12不定严假严KSOP 心 E 不迟SOPfl^ E 假• I 不迟11 IX卜反对关系五、性质判断主、谓项的周延性(一)项的周延性项的周延性,指的是在性质判断中对主项、谓项处延数量的断定情况。
(二)A、E、I、O a、e六种性质判断主、谓项的周延情况全称判断主项都是周延,还有否定判断的谓项都是周延的,其它都为不周 ^延0判断的类别主项谓项A (a) 周延不周延E (e) 周延周延I不周延不周延O不周延周延第三节推理的概述一、什么是推理推理:就是从一个或几个已知判断推出一个新判断的思维形式。
任何推理都是由前提、结论和推理联项三个部分组成的。
(了解)二、推理和复句、句群(了解)三、推理的种类推理的分类图性质拘断直接梅用谕'^w 节 理L 性Jfi判断丽接雄理第14审第网节广联背制断选言判惭 假咅判噺 ♦员判断推別不考I 槪蟲删*■「閒呻枚举1H 納推刖齐「不完全01羽推円广科学X 射牺理J 槪車归射推玛JI 类比推刖間潮推刖四、推理的正确性和逻辑性推理的性质有两个问题:(注意具备的条件) 一、 推理的正确性即推理是否正确的问题。
二、 推理的逻辑性即推理是否合乎逻辑的问题第四节 性质判断直接推理性质判断直接推理:就是个个已知的性质判断为前提,推出另一个性质判断为结 论的直接推理。
它一般有两个类型:一、性质判断对当关系的直接推理。
二、性质判断变形的直接推理。
(一) 根据性质判断矛盾关系的直接推理根据性质判断矛盾关系的直接推理是以 A 与O E 与I 之间的矛盾关系为 依据而进行推演的对当关系直接推理。
它有八种有次效的逻辑形式:1.SAP-->S0P2.SEP-->SIP3.SIP-->SEP4.S0P-->SAP5.SAP-->S0P6.SEP-->SIP7.SIP-->SEP 8.S0P-->SAP(符号“--> ”表示前提与结论之间存在着推出关系,即表示“所以”,读作“蕴 涵”;“ ”表示“假”或“否定”,读作“并非”或“是假的”。
) (二) 根据性质判断反对关系的直接推理根据性质判断反对关系的直接推理是以 A 与E 之间的反对关系为依据而进行推演 的对当关系直接推理。
它有两种有效的逻辑形式:II 瑕扬推理I 鉅倉制 断推理.I 或熾性齐推fl!1.SAP-->SEP2.SEP-->SAP(三)根据性质判断下反对关系的直接推理根据性质判断下反对关系的直接推理是以I与0之间的下反对关系为依据而进行推演的对当关系直接推理。
1.SIP-->S0P2.S0P-->SIP(四)根据性质判断差关系的直接推理根据性质判断差关系的直接推理是以A与I、E与0之间的差等关系为依据而进行推演的对当关系直接推理。
1.SAP-->SIP2.SEP-->S0P3.SIP-->SAP4.S0P-->SEP二、性质判断变形的直接推理(一)性质判断换质法推理(4 种逻辑形式,规则2 条)必须遵守两条规则:1. 结论改变前提的联项。
2. 结论中的谓项变为前提中谓项的矛盾概念。
有四种有效的逻辑形式:1.SAP-->SEP2.SEP-->SAP3.SIP-->S0P4.S0P-->SIP(二)性质判断换位法推理必须遵守两条规则:(规则2 条,3种逻辑形式)1. 前提中的主项在结论中换为谓项, 前提中的谓项在结论中换为主项。
2. 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不得周延,前提中周延的项在结论中可以周延也可以不周延。
有三种有效的逻辑形式:1.SAP-->PIS2.SEP-->PES3.SIP-->PIS(三)性质判断换质法和换位质连续交替法推理在换质里是必须遵守换质推理的规则, 在换们时必须遵守换位法推理的规则。
1.SAP-->SEP-->PES-->PAS-->SIP-->S0P2.SAP-->PIS-->P0S3.SEP-->SAP-->PIS-->P0S4.SEP-->PES-->PAS-->SIP-->S0P5.SIP-->S0P6.SIP-->PIS-->P0S7.S0P-->SIP-->PIS-->P0S第二章概念(在本章节中,对于概念的理解最为重要)概念:是反映思维对象的本质属性和分子范围的思维形式。
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根据处延数量的不同区分)P24 单独概念:是反映只有一个分子的对象的概念,其外延所反映的是独一无二的对象。
普遍概念:是反映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子的对象的概念,它的外延反映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子对象组成的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