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 有理数(培优篇)(Word版 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初一数学有理数解答题压轴题精选(难)
1.阅读下面的材料:
如图1,在数轴上A点衰示的数为a,B点表示的数为b,则点A到点B的距离记为AB.线段AB的长可以用右边的数减去左边的数表示,即AB﹣b﹣a.
请用上面的知识解答下面的问题:
如图2,一个点从数轴上的原点开始,先向左移动1cm到达A点,再向左移动2cm到达B 点,然后向右移动7cm到达C点,用1个单位长度表示1cm.
(1)请你在数轴上表示出A.B.C三点的位置:
(2)点C到点人的距离CA=________cm;若数轴上有一点D,且AD=4,则点D表示的数为________;
(3)若将点A向右移动xcm,则移动后的点表示的数为________;(用代数式表示)(4)若点B以每秒2cm的速度向左移动,同时A.C点分别以每秒1cm、4cm的速度向右移动.设移动时间为t秒,
试探索:CA﹣AB的值是否会随着t的变化而改变?请说明理由.
【答案】(1)解:如图所示:
(2)5;﹣5或3
(3)﹣1+x
(4)解:CA﹣AB的值不会随着t的变化而变化,理由如下:
根据题意得:CA=(4+4t)﹣(﹣1+t)=5+3t,AB=(﹣1+t)﹣(﹣3﹣2t)=2+3t,
∴CA﹣AB=(5+3t)﹣(2+3t)=3,
∴CA﹣AB的值不会随着t的变化而变化
【解析】【解答】(2)CA=4﹣(﹣1)=4+1=5(cm);
设D表示的数为a,
∵AD=4,
∴|﹣1﹣a|=4,
解得:a=﹣5或3,
∴点D表示的数为﹣5或3;
故答案为5,﹣5或3;
( 3 )将点A向右移动xcm,则移动后的点表示的数为﹣1+x;
故答案为﹣1+x;
【分析】(1)根据题意容易画出图形;(2)由题意容易得出CA的长度;设D表示的数为a,由绝对值的意义容易得出结果;(3)将点A向右移动xcm,则移动后的点表示的数为-1+x;(4)表示出CA和AB,再相减即可得出结论.
2.【新知理解】
如图①,点C在线段AB上,若BC=πAC,则称点C是线段AB的圆周率点,线段AC、BC 称作互为圆周率伴侣线段.
(1)若AC=3,则AB=________;
(2)若点D也是图①中线段AB的圆周率点(不同于点C),则AC________BD;(填“=”或“≠”)
(3)【解决问题】
如图②,现有一个直径为1个单位长度的圆片,将圆片上的某点与数轴上表示1的点重合,并把圆片沿数轴向右无滑动地滚动1周,该点到达点C的位置.
若点M、N是线段OC的圆周率点,求MN的长;
(4)图②中,若点D在射线OC上,且线段CD与以O、C、D中某两个点为端点的线段互为圆周率伴侣线段,请直接写出点D所表示的数.
【答案】(1)3+3
(2)=
(3)解:∵d=1,
∴c=d=,
∴C点表示的数为:+1,
∵M、N都是线段OC的圆周率点,
设点M离O点近,且OM=x,则CM=x,
∵OC=OM+ MC,
∴+1=x+x,
解得:x=1,
∴OM=CN=1,
∴MN=OC-OM-CN=+1-1-1=-1.
(4)解:设点D表示的数为x,则OD=x,
①若CD=OD,如图1,
∵OC=OD+CD,
∴+1=x+x,
解得:x=1,
∴点D表示的数为1;
②若OD=CD,如图2,
∵OC=OD+CD,
∴+1=x+,
解得:x=,
∴点D表示的数为;
③若OC=CD,如图3,
∵CD=OD-OC=x--1,
∴+1=(x--1),
解得:x=++1,
∴点D表示的数为++1;
④若CD=OC,如图4,
∵CD=OD-OC=x--1,
∴x--1=(+1),
解得:x=2+2+1,
∴点D表示的数为2+2+1;
综上所述:点D表示的数为:1、、++1、2+2+1.
【解析】【解答】解:(1)∵AC=3,BC=AC,
∴BC=3
∴AB=AC+CB=3+3.
故答案为:3+3.
(2)∵点D、C都是线段AB的圆周率点且不重合,
∴BC=AC,AD=BD,
设AC=x,BD=y,则BC=x,AD=y,
∵AB=AC+CB=AD+DB,
∴x+x=y+y,
∴x=y,
∴AC=BD.
故答案为:=.
【分析】(1)由已知条件求得BC长,再由AB=AC+CB即可求得答案.
(2)根据题意可得BC=AC,AD=BD,由此设AC=x,BD=y,则BC=x,AD=y,
由AB=AC+CB=AD+DB即可得AC=BD.
(3)根据题意可得C点表示的数为+1,根据M、N都是线段OC的圆周率点,设点M 离O点近,且OM=x,则CM=x,由OC=OM+ MC列出方程+1=x+x,解之可得OM=CN=1,由MN=OC-OM-CN即可求得.
(4)设点D表示的数为x,则OD=x,根据题意分情况讨论:①若CD=OD,②若OD=CD,③若OC=CD,④若CD=OC,根据题中定义分别列出方程,解之即可得出答案.
3.如图,点A、B都在数轴上,O为原点.
(1)点B表示的数是________;
(2)若点B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运动,则2秒后点B表示的数是________;
(3)若点A、B分别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运动,而点O 不动,t秒后,A、B、O三个点中有一个点是另外两个点为端点的线段的中点,求t的值. 【答案】(1)-4
(2)0
(3)解:① 当点O是线段AB的中点时,OB=OA
4-3t=2+t
t=0.5
② 当点B是线段OA的中点时, OA = 2 OB
2+t=2(3t-4)
t=2
③ 当点A是线段OB的中点时, OB = 2 OA
3t--4=2(2+t)
t=8
综上所述,符合条件的t的值是0.5,2或8.
【解析】【解答】(1)点B表示的数是-4;(2)2秒后点B表示的数是 0 ;
【分析】(1)根据数轴上所表示的数的特点即可直接得出答案;
(2)用点B开始所表示的数+点B运动的路程=经过t秒后点B表示的数,即可得出结论;
(3)找出t秒后点A、B表示的数,分①点O为线段AB的中点,②当点B是线段OA的中点,③点A是线段OB的中点,根据线段中点的数学语言列出方程,求解即可求出此时的t值,综上即可得出结论。
4.同学们,我们都知道:|5-2|表示5与2的差的绝对值,实际上也可理解为5与2两数在数轴上所对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5+2|表示5与-2的差的绝对值,实际上也可理解为5与-2两数在数轴上所对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试探索:
(1)|﹣4+6|=________;|﹣2﹣4|=________;
(2)找出所有符合条件的整数x,使|x+2|+|x-1|=3成立;
(3)若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位于﹣4与6之间,求|a+4|+|a﹣6|的值;
(4)当a=________时,|a﹣1|+|a+5|+|a﹣4|的值最小,最小值是________;
(5)当a=________时,|a﹣1|+|a+2|+|a﹣3|+|a+4|+|a﹣5|+…+|a+2n|+|a﹣(2n+1)|的值最小,最小值是________.
【答案】(1)2;6
(2)解:此题可以理解为数轴上一点到-2,1的距离的和是3,由于1到-2 的距离就是3,,故当-2≤x≤1的时候即可满足条件,又因为x是整数,所以x的值可以为:-2,-1,0,1.
(3)解:∵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位于﹣4与6之间,∴a+4>0,a﹣6<0,∴|a+4|+|a﹣6|=a+4-a+6=10;
(4)1;9
(5)1;2n2+3n
【解析】【解答】(1)|﹣4+6|=|2|=2,|﹣2﹣4|=|-6|=6;
(4)此题可以理解为数轴上一点到1,-5,4的距离的和最小,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故当a表示的数是1的时候,|a﹣1|+|a+5|+|a﹣4|的值最小,当a=1的时候,|a﹣1|+|a+5|+|a﹣4|=|1﹣1|+|1+5|+|1﹣4|=9;
(5)|a-1|+|a+2|+|a-3|+|a+4|+|a-5|+…+|a+2n|+|a-(2n+1)|的值最小,则a=1
当a=1时
原式=3+2+5+4+……+(2n+1)+2n
=2+3+4+5+……+2n+(2n+1)
=
= 2n2+3n
故:答案为1, 2n2+3n .
【分析】(1)由于绝对值符号具有括号的作用,先按有理数的加减法法则算出绝对值符号里面的,再根据绝对值的意义去掉绝对值符号即可;
(2)此题可以理解为数轴上一点到-2,1的距离的和是3,由于1到-2 的距离就是3,,从而找出1到-2 的整数即可;
(3)根据有理数的加减法法则,首先判断出a+4>0,a﹣6<0,再根据绝对值的意义去掉绝对值符号合并同类项即可;
(4)此题可以理解为数轴上一点到1,-5,4的距离的和最小,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故当a表示的数是介于4和-5之间的数1的时候,即可使其值最小,然后将a=1代入再根据绝对值的意义化简即可;
(5)|a-1|+|a+2|+|a-3|+|a+4|+|a-5|+…+|a+2n|+|a-(2n+1)| 表示的是a到1,-2,3,-4,5,……-2n,2n+1的距离和,故要使,|a-1|+|a+2|+|a-3|+|a+4|+|a-5|+…+|a+2n|+|a-(2n+1)|的值最小,则a=1,把a=1代入根据绝对值的意义即可求出答案。
5.有理数a,b,c在数轴上的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且表示数a的点,数b的点与原点的距离相等。
(1)用“>”“<”或”=”填空:b________0,a+b________0,a-c________0 ,b-c________0 (2)|b-1|+|a-1|=________;
(3)化简:|a+b|+|a-c|-|b|+|b-c|。
【答案】(1)<;=;>;<
(2)a-b
(3)解:∵a+b=0,a>c,b<c,
∴原式=0+a-c-(-b)+c-b
=a.
【解析】【解答】解:(1)b<0
∵表示数a的点,数b的点与原点的距离相等,
∴a+b=0;
∵a>c,
∴a-c>0;
∵b<c,
∴b-c<0.
故答案为:<、=、>、<.
(2)∵b<1,a>1
∴b-1<0,a-1>0,
∴|b-1|+|a-1|=1-b+a-1=a-b;
故答案为:a-b;
【分析】(1)观察数轴可知b<0,a与b互为相反数,a>c,b<c,由此可得答案。
(2)观察数轴可知b<1,a>1,从而可判断出b-1,a-1的符号,然后化简绝对值,合并即可。
(3)由a+b=0,a>c,b<c,再化简绝对值,然后合并同类项。
6.如图,在数轴上A点表示的数是-8,B点表示的数是2。
动线段CD=4(点D在点C的右侧),从点C与点A重合的位置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向右运动,运动时间为t 秒。
(1)①已知点C表示的数是-6,试求点D表示的数;
②用含有t的代数式表示点D表示的数。
(2)当AC=2BD时,求t的值。
(3)试问当线段CD在什么位置时,AD+BC或AD-BC的值始终保持不变?请求出它的值并说明此时线段CD的位置。
【答案】(1)解:①∵点C表示的数是-6,CD=4且点C在点A的右边
∴点D表示的数为-6+4=-2;
②∵从点C与点A重合的位置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向右运动,运动时间为t秒。
∴点C表示的数为-8+2t,
∵CD=4
∴点D表示的数为:-8+2t+4=-4+2t;
(2)解:∵运动t秒后,点C表示的数为-8+2t,点D对应的数为-4+2t,
∵AC=2BD,点B表示的数为2,点A表示的数为-8
∴-8+2t-(-8)=2|-4+2t-2|
∴t=-6+2t或t=6-2t
解之:t=6或2;
(3)解:①当线段CD在线段AB上时(图1)或当点B在线段CD内时(图2)
AD+BC的值保持不变,且AD+BC=AB+CD=14
②当线段CD在点B的右侧时(图3)
ADBC的值保持不变,且ADBC=AC+CDBC=AB+CD=14
【解析】【分析】(1)①由点C表示的数及CD的长及点C在点A的右边,就可求出点D 表示的数;②根据线段的运动方向及运动速度,可得到点C表示的数为-8+2t,再由CD的
长,就可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出点D表示的数。
(2)求出运动t秒后点C和点D表示的数,再根据AC=2BD,建立关于t的方程,解方程求出t的值。
(3)分情况讨论:当线段CD在线段AB上时(图1)或当点B在线段CD内时(图2) ;当线段CD在点B的右侧时(图3),分别利用绝对值的性质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就可求出AB+CD的值。
7.(阅读理解):A,B,C为数轴上三点,若点C到A的距离CA是点C到B的距离CB 的2倍,我们就称点C是(A,B)的好点.例如,如图1,点A表示的数为-1,点B表示的数为2.表示1的点C到点A的距离CA是2,到点B的距离CB是1,那么点C是(A,B)的好点;又如,表示0的点D到点A的距离DA是1,到点B的距离DB是2,那么点D就不是(A,B)的好点,但点D是(B,A)的好点.
(知识运用):(1)如图1,表示数______和_______的点是(A,B)的好点;
【答案】1|5
(1)如图2,M、N为数轴上两点,点M所表示的数为-2,点N所表示的数为4.
①表示数________的点是(M,N)的好点;
②表示数________的点是(N,M)的好点;
(2)如图3,A、B为数轴上两点,点A所表示的数为-20,点B所表示的数为40.现有一只电子蚂蚁P从点B出发,以2个单位每秒的速度向左运动.当t为何值时,P、A和B中恰有一个点为其余两点的好点?
【答案】(1)2或10;0或
(2)解:设点P表示的数为n,则
①P为(A,B)的好点时,有:,
解得:,则秒;
②P为(B,A)好点时,有两种情况:
当点P在A、B之间时,有:,
解得:,则秒;
当点P在A点左边时,有:,
解得:,则秒;
③点B是(A、P)的好点时,有:,
解得:,则秒;
④点A是(B,P)的好点时,有:,
解得:,则秒;
⑤点A是(P,B)的好点时,有:,
解得:,则秒.
综合上述,当t为10秒或15秒或20秒或50秒或60秒或80秒时,P、A和B中恰有一个点为其余两点的好点.
【解析】【解答】解:(1)设所求数为x,则
①当好点在A、B之间时,有:,解得:;
②当好点在B的右边时,有:,解得:;
∴表示数1和数5的点是(A,B)的好点;
故答案为:1;5.
当好点在M、N之间时,有:,解得:;
当好点在N的右边时,有:,解得:;
∴表示数2或10的点是(M,N)的好点;
故答案为:2或10;
②设所求数为z,则
当好点在M、N之间时,有:,解得:;
当好点在M的左边时,有:,解得:;
∴表示数0或的点是(N,M)的好点;
故答案为:0或;
【分析】(1)设所求数为x,可分为:①当好点在A、B之间;②当好点在B点右边,根据好点的定义,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2)①与(1)同理,可分为好点在M、N之间和N的右边,两种情况进行计算即可;②与(1)同理,可分为好点在M、N之间和点M 的左边,两种情况进行计算即可;(3)根据好点的定义可知分五种情况:①P为(A,
B)的好点;②P为(B,A)的好点;③点B是(A、P)的好点;④点A是(B,P)的好点;⑤点A是(P,B)的好点;设点P表示的数为n,根据好点的定义列出方程,进而得出t的值.
8.点A、O、B、C从左向右依次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点O在原点,点A、B、C表示的数分别是a、b、c .
(1)若a=﹣2,b=4,c=8,D为AB中点,F为BC中点,求DF的长.
(2)若点A到原点的距离为3,B为AC的中点.
①用b的代数式表示c;
②数轴上B、C两点之间有一动点M,点M表示的数为x,无论点M运动到何处,代数式|x﹣c|﹣5|x﹣a|+bx+cx 的值都不变,求b的值.
【答案】(1)解:∵a=﹣2,b=4,c=8,
∴AB=6,BC=4,
∵D为AB中点,F为BC中点,
∴DB=3,BF=2,
∴DF=5
(2)解:①∵点A到原点的距离为3且a<0,
∴a=﹣3,
∵点B到点A,C的距离相等,
∴c-b=b-a,
∵c﹣b=b﹣a,a=﹣3,
∴c=2b+3,
答:b、c之间的数量关系为c=2b+3.
②依题意,得x﹣c<0,x-a>0,
∴|x﹣c|=c﹣x,|x-a|=x-a,
∴原式=bx+cx+c﹣x﹣5(x-a)=bx+cx+c﹣x﹣5x+5a=(b+c﹣6)x+c+5a,
∵c=2b+3,
∴原式=(b+2b+3﹣6)x+c+5×(﹣2)=(3b﹣3)x+c-10,
∵当 P 点在运动过程中,原式的值保持不变,即原式的值与x无关,
∴3b﹣3=0,
∴b=1.
答:b的值为1
【解析】【分析】(1)先求出AB、BC的长,然后根据中点的定义计算即可;(2)①由B为AC的中点可得,AB=BC,然后根据点B到点A,C的距离相等列式求解即可;
②先去绝对值化简,然后根据当 P 点在运动过程中,原式的值保持不变,即可求出x的值.
9.已知M=(a+24)x3﹣10x2+10x+5是关于x的二次多项式,且二次项系数和一次项系数分别为b和c,在数轴上A、B、C三点所对应的数分别是a、b、c.
(1)则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2)有一动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4个单位的速度向右运动,多少秒后,P到A、B、C 的距离和为40个单位?
(3)在(2)的条件下,当点P移动到点B时立即掉头,速度不变,同时点T和点Q分别从点A和点C出发,向左运动,点T的速度1个单位/秒,点Q的速度5个单位/秒,设点
P、Q、T所对应的数分别是x P、x Q、x T,点Q出发的时间为t,当<t<时,求2|x P ﹣x T|+|x T﹣x Q|+2|x Q﹣x P|的值.
【答案】(1)﹣24;﹣10;10
(2)解:①当点P在线段AB上时,14+(34﹣4t)=40,解得t=2.
②当点P在线段BC上时,34+(4t﹣14)=40,解得t=5,
③当点P在AC的延长线上时,4t+(4t-14)+(4t-34)=40,解得t= ,不符合题意,排除,
∴t=2s或5s时,P到A、B、C的距离和为40个单位.
(3)解:当点P追上T的时间t1= .
当Q追上T的时间t2= .
当Q追上P的时间t3= =20,
∴当<t<时,位置如图,
∴2|x P﹣x T|+|x T﹣x Q|+2|x Q﹣x P|
=2(3t-14)+34-4t+2(20-t)6t-28+34-4t+40-2t
=74-28
=46.
【解析】【解答】解:(1)∵M=(a+24)x3﹣10x2+10x+5是关于x的二次多项式,∴a+24=0,b=﹣10,c=10,∴a=﹣24,
故答案为﹣24,﹣10,10.
【分析】(1)根据二次多项式的定义,列出方程求解即可;(2)分三种情形,分别构建方程即可解决问题;(3)当点P追上T的时间t1= .当Q追上T的时间t2=
.当Q追上P的时间t3= =20,推出当<t<时,位置如图,利用绝对值的性质即可解决问题.
10.如图,点A从原点出发沿数轴向左运动,同时点B也从原点出发沿数轴向右运动,3秒后,两点相距15个单位长度.已知点B的速度是点A的速度的4倍(速度单位:单位长度/秒)
(1)求出点A、点B运动的速度,并在数轴上标出A、B两点从原点出发运动3秒时的位置;
(2)若A、B两点从(1)中的位置开始,仍以原来的速度同时沿数轴向左运动,几秒时,原点恰好处在点A、点B的正中间?
(3)若A、B两点从(1)中的位置开始,仍以原来的速度同时沿数轴向左运动时,另一点C 同时从B点位置出发向A点运动,当遇到A点后,立即返回向B点运动,遇到B点后又立即返回向A点运动,如此往返,直到B点追上点A时,C点立即停止运动,若C点一直以20单位长度/秒的速度匀速运动,那么点C从开始运动到停止运动,行驶的路程是多少个单位长度?
【答案】(1)解:设点A的速度为每秒x个单位长度,则点B的速度为每秒4x单位长度依题意得3x+3×4x=15
解之得x=1
所以点A的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长度,点B的速度为每秒4单位长度
如图,
(2)解:设y秒时原点恰好在A、B两点的中间,依题意得
3+y=12-4y
解之得y=1.8
所以A、B两点运动1.8秒时,原点就在点A、点B的中间
(3)解:设点B追上点A的时间为z秒,依题意得
4z=15+z
解之得z=5
所以C行驶的路程为:5×20=100单位长度。
【解析】【分析】(1)根据两点的运动速度,设点A的速度为每秒x个单位长度,则点B 的速度为每秒4x单位长度,再根据两点之间相距15个单位长度,建立关于x的方程,解方程求出x的值即可。
(2)由题意设y秒时原点恰好在A、B两点的中间,由此建立关于y的方程,解方程求出y的值。
(3)设点B追上点A的时间为z秒,根据已知条件建立关于z的方程,解方程求出z的值,然后求出C行驶的路程即可。
11.(1)阅读下面材料:
点、在数轴上分别表示实数,,、两点之间的距高表示为
当、两点中有一点在原点时,不妨设点在原点,如图1,
;
当、都不在原点时,
①如图2,点、都在原点的右侧,
;
②如图3,点、都在原点的左侧,
;
③如图4,点、在原点的两侧,
;
(1)回答下列问题:
①数轴上表示2和5的两点间的距离是________,数轴上表示-2和-5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数轴上表示1和-3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
②数轴上表示和-1的两点和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如果,那么为________;
③当代数式取最小值时,相应的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④求的最小值,提示:
.
【答案】(1)3;3;4;;1或-3;-1≤x≤2;解:④.④由③可知,要使
最小,则在1和2015之间即可,要使最小,则在2和2014之间即可…… 以此类推,要使最小,则在1007和1009之间即可,最后还剩余最小时,取即可,当时,原式
【解析】【解答】解:①表示2和5的两点间的距离为,
表示-2和-5的两点之间的距离为,
表示1和-3的两点之间的距离为;
②表示和-1的两点和之间的距离为,
若,则,∴,∴或
③ ,是到的距离,表示到的距离,当在
和2之间时,距离之和最小,∴取最小值时,相应的的取值范围是
【分析】①根据(1)中的两点间距离公式可求答案;②根据(1)中的两点间距离公式列出方程求解;③根据线段上的点到两端的距离之和最小可得结果;④根据线段上的点到两端的距离之和最小列出算式计算即可;
12.已知数轴上三点A,O,B表示的数分别为6,0,-4,动点P从A出发,以每秒6个单位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
(1)当点P到点A的距离与点P到点B的距离相等时,点P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________;
(2)另一动点R从B出发,以每秒4个单位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若点P、R同时出发,问点P运动多少时间追上点R?
(3)若M为AP的中点,N为PB的中点,点P在运动过程中,线段MN的长度是否发生变化?若发生变化,请你说明理由;若不变,请你画出图形,并求出线段MN的长度.【答案】(1)1
(2)解:设点P运动x秒时,在点C处追上点R(如图)
则:AC=6x BC=4x AB=10
∵AC-BC=AB
∴ 6x-4x=10
解得,x=5
∴点P运动5秒时,追上点R
(3)解:线段MN的长度不发生变化,理由如下:
分两种情况:
点P在A、B之间运动时:
MN=MP+NP=AP+BP=(AP+BP)=AB=5
点P运动到点B左侧时:
MN=MP-NP=AP-BP=(AP-BP)=AB=5
综上所述,线段MN的长度不发生变化,其长度为5.
【解析】【解答】解:(1)∵A,B表示的数分别为6,-4,
∴AB=10,
∵PA=PB,
∴点P表示的数是1,
【分析】(1)由已知条件得到AB=10,由PA=PB,于是得到结论;(2)设点P运动x秒时,在点C处追上点R,于是得到AC=6x BC=4x,AB=10,根据AC-BC=AB,列方程即可得到结论;(3)线段MN的长度不发生变化,理由如下分两种情况:①当点P在A、B之间运动时②当点P运动到点B左侧时,求得线段MN的长度不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