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如何开展品德教育之我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教学如何开展品德教育之我见
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特点,语文教学的任务就是在提高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能力的同时,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思想境界和品德修养。新课标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该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初中语文教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培养初中阶段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的进步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品德教育呢?我在教学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古今对比,针对性地开展品德教育
初中课本有不少介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崇高品质的文章。讲读这类课文,在介绍时代背景时,要联系他们为祖国作出的贡献及他们的崇高品质进行教学。如在讲授《藤野先生》一课时,着重介绍鲁迅先生去日本的背景和目的,让学生明白鲁迅是深知民族的贫弱,为了救国而到日本学医,从而使学生认清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弄清今后自己读书的目的。又如讲解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时,教师也要通过介绍时代背景让学生了解志愿军战士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品德和大无畏的革命英雄气概。同时联系现实,使他们深切感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2 积累名言警句,渗透品德教育
在初中教材中,有许多古今中外的名篇,不仅有着丰富的思想内容和出类拔萃的文学特色,而且往往含有一些文情并茂、短小精悍、意味隽永的名言名句。有些课文的思想内容,有时就是通过其中的一段话来体现的。对于这些闪烁着思想光芒的句子,教师应紧紧抓住,围绕课文提供的语言材料和中心,加以重点分析和讲解。例如,讲解《岳阳楼记》一课时,不仅要让学生领略作者对洞庭景色的出色描写,同时也要让他们铭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名句,理解范仲淹那种以天下为己任的宽阔胸怀。又如,讲解鲁迅小说《故乡》一课时,不仅要分析闰土的艺术形象;同时也要学生理解和背诵最后的句子:“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激励学生在未来的生活道路上,应有勇于开拓、勇往直前的精神。
3 加大课外阅读,拓展品德教育
课外阅读是实施语文品德教育的途径之一。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语文课外阅读,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性格特征,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思想实际,向学生列出书目,推荐有关读物,同时加强阅读指导,教给他们读书方法,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让学生收到实效。教师可推荐《鲁宾逊漂流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一些文学名著,引导学生作读书笔记,写心得体会,开展读名著交流会,学习鲁宾逊执着的精神、保尔坚强的革命意志,对学生进行热爱自
然、热爱祖国的教育。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习成绩,而且还培养学生刻苦学习、战胜困难的奋斗精神,培养学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理想。
4 加强作文训练,加深品德教育
写作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提高写作能力的关键是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发现生活、品味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在写作教学过程中适当地加深品德教育,从而促成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在具体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从身边琐事中去体味市井百态、关注社会、感悟人生。让学生自己命题,让他们透过现象看本质,做出合乎情理的感悟,给人以思想上的升华。教师可提供某些具体的人物形象,让学生展开类比联想。如,教师通过讲解朱自清《背影》中对父亲背影的素描式的简单勾勒:“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地流下来了。”让学生在父亲的挚爱与儿子的感动之间产生共鸣,再动笔写自己的父亲,从而加深对于父爱的理解。再如,教师在讲完《愚公移山》,可让学生体会愚公精神,结合实际,写一些自强不息、立志求索的事迹,从而加深对愚公精神的理解。
5 言传身教,践行品德教育
作为教师,如果说的是一套,做的又是另一套,就会失信,这样的教师,即使能说出道理也不能说服学生。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严格按师德规范的要求去做,热爱学生,严于律己,严谨治学,积
极工作,给学生树立好的榜样,要求学生不该做的,自己坚决不做;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教师通过自己的言教身教,学生好的思想品德自然就形成了。
6 为确保品德教育取得实效,教师要遵守两个教育原则
首先,坚持学生主体地位的原则。品德教育应契合学生身心特点,重视对学生的思想修养、审美情趣、意志品质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引导,教学生学会做人;其次,适时适度、常抓不懈的原则。适时是指语文教学中不能千篇一律,生硬地在每篇课文中、每节课上灌输德育。品德教育应考虑课文是否适合德育,也要考虑学生的情绪。适度是指语文教学中教师不能不分轻重主次一味地追求德育,而忽视了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基本能力的培养、艺术美的感悟。每篇课文都应有教学重点,不能篇篇都以道德教育为重点,否则就不能称之为语文课。
总之,品德教育是一项需要常抓不懈的细活儿。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利用语文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品德的培养和训练,只要结合学生实际,精心设计和实施,就一定能让学生培养出健康的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