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上册7 长方形和正方形第1课时 四边形(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品编号:578912354698310.2567

学校:星宿市龟卜镇殷商小学*

教师:大鹏金翅鸟*

班级:螭吻玖班*

7 长方形和正方形

单元集体备课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直观认识角、线段、三角形、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基础上再一次认识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以及它们的周长,并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教学四边形的特征、长方形和正方形边的名称、长方形和正方形边和角的特点;第二阶段主要教学周长的含义及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第三阶段教学如何运用四边形及周长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这部分内容不仅要求从形的方面加深对周围事物的理解,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还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探索实验,联系生活拓展知识面,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科书一方面注意挖掘几何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另一方面提供了大量与空间观念密切相关的素材,并遵循儿童学习数学的规律,选择了活动化的呈现,目的是加强空间观念的培养。长方形和正方形图形的特征不难观察,但是结合周长的概念去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是重点,也是难点。教科书设计了丰富的素材与操作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周长的概念,建立周长与线段之间的联系,体会“化曲为直”的思想,为后面面积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从而让两种概念很好地区分开来。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图形的识别活动,处于由以依据表象为主的直观辨认水平,逐步向以依据特征为主的初级概念判断水平发展。学生在生活中经常遇到本单元要学习的平面图形,经常接触到周长这一概念,但却不能准确表达到底什么才是图形的周长。对于探索图形的特征,学生比较擅长。本单元的难点是探索周长的计算方法,教师应关注学生对计算方法的推导过程,注重动手操作和动态演示相结合,让学生获得活动经验,形成表象,发展空间观念。

1.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展开数学活动。

教学时要充分发挥生活中素材的作用,例如测量树叶、数学书、钟面等的周长,量头围、胸围、腰围,给正方形桌布缝花边等。将视野从课堂拓宽到生活空间,引导他们去观察生活,从现实世界中发现有关空间与图形的问题,体会数学从生活中来。同时在经历这

些活动的过程中深入理解数学知识,培养应用意识。

2.注重数学实践活动,突出几何探究过程。

空间观念是在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教学时,应在多样的实践中,让学生主动探究认识图形的特征。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让学生明确实践的目的,如把长方形纸左右对折、上下对折,这么做说明了什么等。另外,在验证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时,学生往往只注意到对边相等,忽视沿对角线对折来验证邻边相等。在这种情况下,除了对折还可以让学生选择用四根纸条拼摆图形来排除长方形、正方形面的干扰,突出边的对比,使学生思路更明晰,便于总结归纳,完整阐述。

3.了解教科书编排特点,恰当把握教学要求。

学生对一些知识的理解往往不是一次完成的,需要有逐步深化、提高的过程。本单元内容,学生已有一定的基础,在一年级时,直观认识了这些形状。本单元则要求学生能在方格纸和点子图上描画。对周长的概念认识,也只要求学生能结合具体的物体或图形说明周长即可,没有要求定义式。教师要认真分析教科书,要恰当把握教学要求。

第1课时四边形(1)

▶教学内容

教科书P79例1及“做一做”,完成教科书P81“练习十七”第1题。

▶教学目标

1.直观感知四边形,能区分和辨认四边形。

2.通过画一画、找一找、围一围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能力。

3.感受生活中的四边形无处不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能区分和辨认四边形,理解四边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

直观感知四边形,总结概括四边形的概念,经历从直观到抽象的学习过程。

▶教学准备

课件、例1的图形模型、不规则形状纸若干、点子图、钉子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识,导入新课

1.复习旧知识,了解学情。

课件播放各种图形。

师:我们的校园真漂亮啊,同学们,咱们一起去看看,美丽的校园中有哪些我们曾经学过的图形?

【学情预设】学生根据已有经验能很快判断出课件给出的图形,但是会有学生对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表述不清楚甚至混淆。教师要及时予以纠正。

2.发现新知,导入新课。

师:看来同学们都没有忘记咱们学过的这些图形,今天我们要深入认识其中的一类图形——四边形。[板书课题:四边形(1)]

3.画一画,了解学生初步印象。

师:同学们,你们想象中的四边形是什么样的呢?对四边形有哪些想法呢?请根据你们的想法,动动手把四边形画出来吧。

学生尝试,教师巡视,收集素材。

【设计意图】了解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同时对学生进行简单检测,了解学生心中对四边形的印象,结合已有知识经验快速地进入新课,对薄弱环节进行补充,加深印象。

二、展示讨论,认识四边形

1.讨论四边形特征。

学生展示介绍自己画出的四边形,教师将学生画出的一些四边形贴在黑板上,相互观察,找四边形的普遍特征。

【学情预设】如果学生画出的以长方形和正方形为主,教师及时点拨引导,适当补充一些梯形、平行四边形以及不规则四边形。

师:观察大家所画的四边形,有没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学情预设】预设1:学生能发现四边形的基本特征——四边形都有四条直的边,都有四个角。

预设2:如果学生不能说出有四个角,可出示下面的图形。◎教学笔记

◎教学笔记【教学提示】

在对比、辨析中明确四边形的特点。了解学生对四边形的基本认知,再通过多种活动逐步加深印象。

预设3:如果学生不能明确说出有四条直直的边,只说出了有四条边,那用下图来引导学生观察:它是四边形吗?为什么?引导学生发现四边形都有四个角。

让学生在直观的比较中发现四边形的四条边必须是直直的。

师:我们找到了这么多的四边形,那么什么样的图形是四边形呢?

指名学生说一说,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什么样的图形是四边形,加深对四边形的理解。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图中分别找出四边形,并仔细观察寻找它们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初步感知四边形的特征:有四条边、四个角。此时学生对四边形的特征表象认识是不全面的,接下来通过反例,让学生在对比、辨析中发现四边形的四条边必须是直直的。这样安排,有利于学生建立清晰的四边形的表象。

2.分类,巩固对四边形基本特征的认识。

课件出示教科书P79例1。

师:四边形躲在了这些图形中,你发现它们的踪迹了吗?试着圈一圈。

学生根据已有知识经验,圈出图形。

根据学生的汇报,在课件上将这些图形分成两类,重点让学生说一说,其他图形为什么不是四边形。

3.寻找,在物体上发现四边形。

师:我们的身边还有哪些物体的表面是四边形的?

【学情预设】桌子的表面是四边形;汽车的玻璃窗是四边形;数学书的封面是四边形等。

4.画一画,加深理解。

课件出示教科书P79“做一做”第2题。

学生自由作图,反馈交流时引导学生结合四边形的特点描述画图的过程。

在学具袋中拿出点子图画出不同的四边形。课件展示学生画的结果或指名学生上台在钉子板上围一围。

【学情预设】四边形都有4条直的边,都有4个角。

再次出示教科书P79例1,让学生找出哪些是四边形并说出理由。◎教学笔记【教学提示】

教科书中没有给出四边形的定义,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什么样的图形是四边形,以加深学生对四边形的理解。

【教学提示】

注意要求学生说一说分类的理由。

【教学提示】

通过动手操作,突出画四边形的要素——“边”和“顶点”,同时让学生了解各种四边形的共性和各自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