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小学语文课标标准考试题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小学语文课标标准考试题库
一、填空题
1、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
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
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2、课程的基本理念:(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
活力的语文课程。
3、课程目标九年一贯整体设计。
课程目标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
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4、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按 1~2 年级、3~4 年级、5~6 年级、7~9 年
级这四个学段,分别提出“阶段目标”,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
5、课程目标中各个学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6、阶段目标从“识字与写字”、“阅读”、“ 写作”(1~2 年级为“ 话”,
3~6 年级为“习作”)、“ 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
课程标准还提出
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
7、新课程标准要求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
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8、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9、学会汉语拼音。
能说普通话。
认识 3500 个左右常用汉字。
10、语文教学应在师生的_平等对话_过程中进行。
11、语
文课程标准将原来的中高年级“以写记叙文为主”改成12
、口语交际是听与_ 说_ 双方的互动过程。
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_交际情境_中进行。
13、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
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该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
完整。
14、新课程倡导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14、汉语拼音能帮助(学生识字),帮助(学生说好普通话),帮助(学生阅读)。
16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整个语文学习活动)的教学重点。
17
、口语交际课的教学教学设计>设计,首先要(选择好话题)。
话题要贴近
(生活),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使每个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
18、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二字,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口语交
际能力的培养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
19
、阅读教学过程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20、(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口语交际的技能)、(养成与口语交往相关的良好习惯
及待人处事的交往能力)是落实口语交际的主要任务。
21
、《语文课程标准》指
22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个学段习作教学的目标是:低年级侧重激发兴趣,培植自信,乐于写话;中年级侧重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自由表达;高年级侧重多读
书,广见闻,善思考,有个性地表达。
23
、教学目标有两种叙写方式:分解式目标和交融式目标。
24、在 1—2 年级学段中,学生要学会汉语拼音。
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
和
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25、语文课程的阶段目标中,第一学段累计认识常用汉字 1600~1800个,其
中会写 800~1000个左右。
第二学段累计认识常用汉字 2500个,其中会
写 2000 个左右。
到第三学段累计认识常用汉字 3000个,其中会写2500个
左右。
26、新课标1~2 年级求学生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
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27、汉
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与学说普通字教学相结合。
28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29
、教育的最高宗旨是培养人。
30
、创新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创新思维。
31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_组织_者和引导者。
32、第一学段:(一)识字和写字中要求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33
、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提倡_启发式_、_讨论式_教学。
34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35、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 1——2 年级的教学重点。
36
、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
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37、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应对的能力。
38、形成性评价关注学习过程,有利于及时揭示问题、及时反馈、及时改进教与学活动。
39
、文学作品阅读的评价,着重考察学生感受形象、体验情感、品味语言的水平。
40、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考察学生的记诵积累,考察他们能否凭
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
41.
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
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并且抵制抄袭行为。
4
2
. 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43.
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
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
中进行,不宜采用大量讲授口语交际原则、要领的方式。
44. 识字的评价,要考察学生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汉字基本意义的情况,以及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运用汉字的能力。
45. 写字的评价,要考察学生对于要求“会写”的字的掌握情况,重视书写的正确、端正、整洁,在此基础上,逐步要求书写流利。
46.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评价的总要求。
评价“有感情地朗读”,要以对内容的理解与把握为基础,要防止矫情做作。
4
7
. 要重视学
48.
写作的评价,要重视学生的写作兴趣和习惯,鼓励表达真情实感,鼓励有创意的表达,引导学生热爱生活,亲近自然,关注社会。
49. 考察口语交际水平的基本项目可以有讲述、应对、复述、转述、即席讲话、主题演讲、问题讨论等。
1、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2、语文课程总目标第五条是“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3、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
4、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5、(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
6、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理解)、(感受)、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7、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8、1——4年级从(写话)、(习作)入手,是为了降低起始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
9、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
10、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于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11、(课程目标九年一贯)整体设计,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按四个学段,分别提出阶段目标,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
12、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应该以(游戏)和(活动)为主,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
13、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
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游览)。
14、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
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
15、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的总要求。
评价学生的朗读,可以(语言)、(语调)和(感情)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还应注意考察对(内容)的理解和(文体)的把握。
16、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考察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17、语文课程总目标第四条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
”
二、判断。
(20分,每小题4分,正确的在括号里打对号,错的打×)
1、语文能力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
3、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
4、识字与写字的要求相同,1——2年级要多认多写。
(×)
5、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
6、综合性学习应强调独立进行,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
(×)
三、单选题
1、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C )的整体提高。
A、语文知识
B、语文能力
C、语文素养
2、(A )是语文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A、学生 B、教师 C、学生和教师
3、阅读是学生的(A )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A、个性化 B、整体化 C、综合化
4、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B )、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
A、学习态度 B、学习方式 C、学习目的
1、关于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的观点是:( C )
A、工具性
B、人文性
C、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D、工具性、思想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2、第一学段新课标对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的目标要求是:(C )
A、了解
B、基本掌握
C、掌握
D、不要求
3、新课标学段阅读目标要求中的第7 条: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是哪个学段提出的:(B )
A、第一学段
B、第二学段
C、第三学段
D、第四学段
4、阅读教学过程是:(D )
A、学生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B、学生与教师之间对话的过程。
C、教师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D、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5、锻炼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应鼓励学生:( A)
A、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
B、在口语交际课中
C、在家庭生活中
D、在与社会人群交往中
6、关于课程的基本理念,“新课标”正确恰当的表述是:(D)
①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②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③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④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②③④①
D、①④②③
7、关于第一学段识字与写字,新课标提出:(A)
①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
②1~2 年级要多认少写。
③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
④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8、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B)
①朗读②分角色读。
③表演读。
④默读
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于学生的:(C)
①合作精神②创新意识③参与程度④探究精神
A、①②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
10、学生作文修改的评价要:(D)
①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内容②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态度③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过程④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方法
A、①
B、①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1、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理论”的核心观点是(A)
A、生活即教育
B、社会即学校
C、教学做合一
12、陶行知创造教育的目标是(A)
A、养创造性人才与真善美的人
B、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与创造性人才
13、陶行知实施创造教育的条件中(C)是最利于创造力发挥的首要条件。
A、因材施教
B、实践与思考
C、民主化
D、教师要有创新意识和能力
14、(B)是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点,也是我们本次新课程
改革的主要目标。
A、探究精神和合作能力
B、创新精神和实践能
C、自主意识和探究精
D、合作能
力和创新精神
15、苏霍姆林斯基主要的教育思想是(B)
A、建构主义理论
B、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目的论
C、多元智能理论
16、所谓“自我反思”是指(C)
A、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之间的交往、互助与合作;
B、是研究者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对教育的理解和解释;
C、是指教师把自己日常所从事的教育教学活动作为思考和研究对象;
17、校本教研的核心要素是(A)
A、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家引领;
B、教育叙事、同伴互助和专家引领;
C、案例、自我反思和同伴互助;
18、为了提高学生的记忆力,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分析、思考、探究问题的能力和独立学习的能力、苏霍姆林斯基创造了(A)等教学方法。
A、记忆法、思维法和研究性学习方法;
B、观察法、思维法和探险性学习方法;
C、复习法、检测法和研究性学习方法;
19、(A)是多元智能理论确立的直接教学目标。
A、深刻理解并学以致用;
B、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C、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20、建构主义理论中阐述学习的四大要素是(B)
A、理解、记忆、协作、交流;
B、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
C、自主、合作、探究、记忆;
二、单选题。
根据新课标,选择符合课标理念的大写字母填入题后的()内。
(每个小题2分,共10分)
1、关于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的观点是:( C )
A、工具性
B、人文性
C、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D、工具性、思想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2、第一学段新课标对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的目标要求是:(C )
A、了解
B、基本掌握
C、掌握
D、不要求
3、新课标学段阅读目标要求中的第7条: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是哪个学段提出的:(B )
A、第一学段
B、第二学段
C、第三学段
D、第四学段
4、阅读教学过程是:(D )A、学生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B、学生与教师之间对话的过程。
C、教师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D、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5、锻炼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应鼓励学生:( A) A、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
B、在口语交际课中 C、在家庭生活中 D、在与社会人群交往中
三、多选题。
根据新课标,选择符合课标理念的大写字母填入题
后的()内。
(共10分)
1、关于课程的基本理念,“新课标”正确恰当的表述是:(D)
①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②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③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④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②③④①
D、①④②③
2、关于第一学段识字与写字,新课标提出:(A)
①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
②1~2年级要多认少写。
③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
④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B)
①朗读②分角色读。
③表演读。
④默读
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于学生的:(C)
①合作精神②创新意识③参与程度④探究精神
A、①②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
5、学生作文修改的评价要:(D)①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内容
②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态度③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过程④注意考
察学生修改作文方法
A、①
B、①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二.选择
1、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展性评价的核心是( C )
A、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
B、关注学生在群体中的位置
C、关注和促进学生的发展
D、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2.探究学习实施的过程是(B )A.计划阶段——问题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 B.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C.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段——解释阶段D.计划阶段——问题阶段——解释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段
3.教育的中心和灵魂在( B ) A.学生 B.学校 C.教师 D.校长
4、( 2 )是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点,也是我们本次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
(1)探究精神和合作能力;(2)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自主意识和探究精神;(4)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1、新课程标准的阶段目标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
2、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3、教育的最高宗旨是(培养人)
4、培养创新意识就是培养(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
5、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整个语文学习活动)的教学重点
6、新课程标准要求培植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7、第一学段要求学生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第二学段要求学生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第三学段要求学生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 300 )字。
8、五至六年级学生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60 )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 )万字。
9、创新教育核心是培养(创新思维)
10、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积极提倡
二、选择
1、创新型课堂教学应是(D )。
A、营造人人参与的氛围,激发学生的灵气;B、注重人人参与的过程,张扬学生的个性;C、给予人人参与的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
2、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转变的基本精神是(A )A自主、合作、创新 B 自主、合作、探究 C主动、合作、改革 D提高、发展、创新
3、新课程积极倡导的学生观是(D )①学生是发展的人②学生是独特的人③学生是单纯抽象的学习者④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A、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课程评价按评价的主体可分为( C )。
A、定量评价法与定性评价法 B、目标评价法和目标游离法 C、自评与他评
5、关于教学策略的认识正确的是(D )A教学策略即教学方法B制定教学策略就是做好教学计划。
C能够找到统一的适用于所有的教学的教学策略 D 教学策略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和典型的灵活性
三、判断对错
1、课堂教学是师生的生命所在(√)
2、课堂是师生沟通的桥梁。
(√)
3、新课程强调,教学更应注重过程而不得结论。
(√)
4、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
5、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的角色作用在于传授知识、解答问题。
(×)
6、改变师生关系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成为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焦点。
(√)
7、教学应注重思维结果、淡化思维过程。
(×)
8、课改的本身不是目的,不能为了课改而课改,课改是为实施素质教育服务的。
(√)
9、新课程使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支配的因素少了。
(×)
10、教师在课堂上所扮演的角色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
(×)
三、判断
1、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
2、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
3、语文教学的特点一是人文性,二是实践性,三是民族性。
(√)
4、语文实践的基本方式是说、唱、读、写。
(×)
5、语文课程目标在初中阶段识字与字的要求是熟练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累计认识常用汉字40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
(×)
1、关于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的观点是:(C )A、工具性B、人文性 C、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D、工具性、思想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2、第一学段新课标对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的目标要求是:(C ) A、了解 B、基本掌握 C、掌握 D、不要求
3、新课标学段阅读目标要求中的第7条: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是哪个学段提出的:(B ) A、第一学段 B、第二学段 C、第三学段 D、第四学段
4、阅读教学过程是:(D )A、学生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B、学生与教师之间对话的过程。
C、教师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D、学
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5、锻炼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应鼓励学生:( A) A、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
B、在口语交际课中 C、在家庭生活中 D、在与社会人群交往中
⒌判断题(5分,对的在括号内打“√”错的打“×”)
①叹号和问号都可以用于反问句的末尾。
(√)
②现代汉语词汇中,双音节词占优势。
(√)
③“国家需要人才,人才需要教育,教育需要教师。
”这里主要运用了“排比”和“层递”这两种修辞方式。
(×)
④“绝句”是近体格律诗的一种形式。
五言一般为四句,七言一般为八句。
(×)
⑤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是鲁迅的《狂人日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