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美学的历史与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方美学的历史与发展
美学在西方的发展总体上来说大致经过了本体论、认识论和语言论三个发展阶段。
在古代主要是一种本体论的美学;笛卡尔以来的近代美学主要是一种认识论的美学;而19世纪末以来的现代美学则开始了“语言学”的转向,主要是一种语言论的美学。
一、西方美学的发展
在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诞生之前,美学研究一直都只是哲学的一个分支。
而西方古代的哲学主要是一种本体论的哲学,因此,古代的美学也主要是一种本体论的美学思想。
所谓本体论的哲学就是把“是”、“存在”本身而不是把那些具体存在的东西作为研究对象的哲学。
从巴门尼德创立“存在之学”以来,这种本体论的存在之学一直是西方古代哲学的中心。
柏拉图把美分为“美的东西”和“美本身”,认为美的东西是“分有”了美的理念才美的。
因此,他真正关心的是“美本身”,他说:“我问的是美本身,这美本身,加到任何一件事物上面,就使那件事物成其为美。
”柏拉图的这种美论是其理念的哲学本体论在美这个问题上的具体运用,是一种本体论的美学思想。
亚里士多德同样把“存在之所以为存在”的本体论作为自己哲学的基础,他设立一个普遍的、抽象的本体世界: “善本身”、“美本身”、“存在本身”,同时还设立一个与这个本体世界相对的感性世界: “善的怎是”、“美的怎是”。
只是亚里士多德纠正了柏拉图对一般与个别的割裂,指出个别的感性存在与它的本体存在是一致的。
“善必与善的怎是合一,美合于美的怎是”,而且, “每一事物的本身与其怎是并非偶然相同而是实际合一的”。
以此看来,亚里士多德的美论仍然属于本体论的美学思想。
随着文艺复兴“世界的发现”与“人的发现”,西方进入了理性大发展的近代社会。
人们的关注中心从客观世界是什么转向关注主体自身怎样才能认识这个客观世界,人自身的认识能力、认识途径和认识方法成为人们关注的中心,人们的整体思维模式从客观世界转向主体自身,西方由此进入认识论时期。
美学也由此进入认识论的发展阶段。
笛卡尔认为一切都是可怀疑的,只有“我在怀疑”这一事实不可怀疑,由此得出“我思故我在”的结论,从主体自身的认识推导出世界的存在,是一种典型的认识论哲学。
他的美学也是认识论的美学,他说: “所谓美和愉快的都不过是我们的判断和对象之间的一种关系。
”把美看作是一种特殊的认知关系。
西方的这种认识论转向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两种不同的路径,一种是英国经验主义,认为人对世界的认识主要靠经验来获得;另一种是欧洲大陆理性主义,强调人之所以能认识世界,是因为人有天赋的理性。
英国经验主义的认识论在培根、霍布斯和洛克等人的发展下走向高峰。
培根认为人的认识和真理的获得,是从对个别事实的感性经验上升到理性的科学知识的漫长过程。
他强调观察、经验、实验在认识中的基础作用。
他对艺术、审美活动的研究也是把它和人的认识联系在一起的,提出“历史涉及记忆,诗涉及想象,哲学涉及理智”。
从而开创了把审美和人的特殊认识能力联系起来研究的新思路。
霍布斯反对“天赋观念”,认为一切知识都是从感觉中来的,感觉经验是认识的开端和源泉。
洛克也认为人没有“天赋观念”,人的心灵是一块“白板”,他提出“我们的全部知识是建立在经验上面的;知识归根到底都是导源于经验的”。
所以,美是不能用真理和理性的规则去加以衡量的,是人不假思索就可以见到的,是人的一种经验。
而夏夫兹博里、哈奇生、休谟、博克等人则把经验主义的美学推向了高峰。
夏夫兹博里提出了著名的“内在感官说”,认为审美是人独有的一种“内在感官”的能力;哈奇生为“内在感官”说辩护,认为美感是人的一种认识能力;休谟强调美是人的一种主观感受,而博克则从感性经验的角度分析了崇高和美的观念的起源及主要心理特征。
经验主义的美学都以感觉经验为基础,在认识论的框架下探讨了美学问题。
欧洲大陆的理性主义的认识论则认为人之所以能认识世界,是由于人先天就有理性,具有天赋的观念,所以才能认识普遍的真理。
理性主义认识论的代表人物德国哲学家莱布尼兹
就把人的认识能力分为朦胧的和清晰的两种。
而清晰的认识能力又分为明确的清晰与模糊的清晰两种。
理性的认识能力是明确的清晰,是最高的认识能力,模糊的清晰就是审美所属的认识阶段,即感性的模糊向理性的清晰过渡的阶段。
莱布尼兹把审美归结为人的一种过渡性的认识能力,是一种较低级的认识能力。
“美学之父”鲍姆嘉通创立美学是在理性主义认识论的框架下进行的,认为理性是人的高级认识能力,而审美是人的一种低级认识能力。
他说: “美学(作为自由艺术的理论,低级的认识论、美的思维的艺术及和理性类似的思维的艺术)是感性认识的科学。
”所以,美学学科诞生之时,仍然是作为认识论的一部分来研究的,没有跳出认识论的框架。
鲍姆嘉通之后为美学做出巨大贡献的康德和黑格尔的美学也仍然是处在认识论的框架之内。
正如黑格尔所说: “康德的批判哲学的主要观点,即在于教人在进行探究上帝以及事物的本质等问题之前,先对于认识能力本身,作一番考察功夫,看人是否有达到此种知识的能力。
”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考察人的理性认识能力,《实践理性批判》考察人的道德实践,而审美的《判断力批判》则是连接纯粹理性和意志道德的桥梁,是一种独特的“反思判断力”. “如果知道个别的东西,判断力要据此去推求它所附属的那普遍的东西,这种判断就叫‘反思的判断'。
”因此,康德审美的反思判断实际上是人的一种特殊认识能力。
黑格尔提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认为艺术和美是用感性的形式对理念和真理进行认识和观照,绝对理念和真理通过感性形式表现出来就是美。
黑格尔提出,艺术只有“成为认识和表现神圣性、人类的最深刻的旨趣以及心灵的最深广的真理的一种方法和手段时,艺术才算尽了它的最高职责”。
可见,黑格尔仍是从认识最高真理的角度出发,认为美的艺术是人认识真理的一种方式。
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类思想界又发生了一次重大的转向,那就是所谓“语言的转向”。
人们从关注人的认识能力是怎样的转向关注人是怎样表达自己对这世界的认识的。
语言问题成为人们最感兴趣的问题,伽达默尔说: “毫无疑问,语言问题已经在本世纪的哲学中获得了一种中心地位。
”保罗·利科尔也说: “这种对语言的兴趣,是今日哲学最主要的特征之一。
”这都表明语言已经成了现代哲学的中心问题。
美学也深受这种“语言转向”的影响,发展出各种“语言论”的美学。
语言论转向突出地表现在逻辑实证主义和分析哲学之中。
它们把哲学的基本问题转变成了语言的逻辑分析问题。
认为哲学就是语言的批判。
比如维特根斯坦认为语言的界限意味着我和世界的界限,因此要考察世界,首先要考察语言。
对哲学命题的批判就变成了对命题的语言逻辑的批判,提出哲学家的大多数问题和命题出自于我们误解我们语言的逻辑。
在这样的语言分析的背景下,维特根斯坦认为传统美学寻求对统一的美的本质的探讨是陷入了语言的误用, “美”只不过表达了人们的一种情感态度而已,以此走上了一条美学取消主义的道路。
在存在主义代表人物海德格尔那里,语言问题也成了一个基本问题。
海德格尔存在的基点是“此在”,而“语言这一现象在此在的展开状态这一存在论状态中有其根源。
语言的生存论存在论基础是言谈”。
他认为: “语言是存在的家。
人栖居在语言所筑之家中。
”继而指出诗的活动领域是语言,因此,诗的本质必须经由语言的本质去理解。
语言在海德格尔的美学思想中与他最基本的概念“存在”的地位几乎相近。
解释学美学的代表人物伽达默尔的美学思想也深受这种语言转向的影响。
他极其重视语言的基础性地位,指出“拥有语言正意味着一种完全不同于动物受环境束缚的存在方式”, “谁拥有语言,谁就拥有世界。
”
20世纪初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对语言能指/所指、历时/共时、语言/言语、横组合/纵组合等所作的二元区分,也深刻影响了20世纪美学的语言学转向,对俄国形式主义、结构主义、新批评等美学研究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俄国形式主义强调文学艺术作品自身的独立性,把文学作品与外在世界和作者隔离开来,只对作品自身的语言形式进
行研究,他们区分了文学语言与实用语言,强调作品语言形式自身的“陌生化”等各种技巧就是文学“文学性”所在,从而把作品语言的组织、修辞的安排和技巧的运用等作为自己研究的主要内容。
结构主义美学就是在索绪尔语言理论的直接影响下产生的。
索绪尔认为语言是在一个系统内由能指、所指之间关系任意性和差别性的基础上形成的,结构主义先驱列维·斯特劳斯就是在索绪尔语言理论影响下,发现各民族原始神话在貌似不同的表面形式下,却有着某些充当共同“功能”的“神话素”从而形成了不同神话系之间共同的叙述模式和结构,开启了在一个系统之内研究叙述模式的结构主义美学。
而新批评派的美学同样也只在作品内部对作品进行“细读”分析作品语言自身的“张力”“含混”性质,而不管作品语言之外的作家和外在世界,形成了一股所谓“内部研究”热潮。
这种“内部研究”际上主要是一种语言研究。
19世纪中后期以来的美学又可概括为两大主潮,即现代人本主义的美学和科学主义的美学。
科学主义美学追求美学的精确、客观和科学可靠,如新自然主义的美学家托马斯·罗说: “美学不仅仅是作为一门纯粹的科学发展起来的,而且还是作为一种真正的技术发展起来的。
发展起来后,它便对一种有限的领域中的技能进行科学的研究和指导。
”进而指出“美学就应该是一门自然科学”这种科学主义的价值取向是一部分现代美学体系的追求。
而另外一些现代美学体系则从反对科学主义的思想出发,强调审美活动中主体的决定作用,追求审美的绝对自由和超越,用非理性因素来解释审美和艺术,凸现主体自身的个性和自由,表现出一种对现代科技理性的忧虑,体现出一种直接的人文关怀精神,形成了一股现代人本主义的美学思潮。
比如作为现代美学先驱的叔本华的意志主义美学,强调意志的本体地位,而要达到审美状态,人只有挣脱了意志、欲望的束缚,在纯粹直观的“观审”状态中,完全栖息于、浸沉于眼前对象的亲切观审中,超然于该对象和任何其他对象的关系之外, “把人的全副精神能力献给直观,沉浸于直观,并使全部意识为宁静地观审恰在眼前的自然对象所充满。
”在这样的忘我和“自失”的状态中,才会有美存在。
而20狄尔泰则提出“精神科学”的概念,把人的生命活动作为最高和最根本的本体,把个人体验作为美学的中心。
认为“个人体验,对外界的认识,通过思维来扩大和加深自己的经验便是诗歌创作的基本条件。
”个人“体验”在他那里成了美学最重要的概念。
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认为艺术即直觉,直觉即表现,认为美就是人的直觉综合,他提出美不是逻辑的、不是理智的、不是共相的、不是概念的,而是直觉的、想象的、个别的和意象的。
而弗洛伊德则把审美和人的无意识宣泄联系在一起,柏格森把美学和生命的“绵延”联系在一起、海德格尔把美学和人的当下“此在”生存联系在一起。
二、美学在中国的历史与发展
中国古代有着灿烂的审美实践和丰富的审美理论,但是这些审美理论大都是经验式的、感悟式的和散在的。
西方学科形态的美学在中国“点到为止”的艺术传统中是不存在的。
因此,中国有极为丰富的美学思想,但没有学科形态的美学。
中国有着美的汪洋大海,但“美学”却是一个舶来品。
学科形态的美学的建立和发展在中国是随着国门的洞开,随着外国思想和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一起涌入中国的。
当时不少的知识分子接受了一些西方的美学思想,以此来解释中国的文艺现象,形成了自己新的美学理论。
“美学”一词在中国的最早出现,就是一些传教士在中国传教活动中开始使用的。
1866年英国传教士罗存德在他编辑的《英华词典》中首先用到了“审美之理”、“佳美之理”等词。
1875年,德国传教士花子荣在《教化仪》中将Aesthetic一词译成“美学”, 1900年侯官人沈诩清出版《东游日记》提到日本师范学校开设“美学”或“审美学”一课。
王国维在1902年翻译日本学者牧赖五一郎的《教育学教科书》、《哲学概论》时使用了“美学”、“审美”、“美育”等词。
中国现代美学发展的第一个时期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上半期。
这个阶段中国人初次与西方美学思想有了接触,形成了中国现代美学的草创时期。
王国维、梁启超和蔡元培可以说
是中国现代美学的共同开创者,虽然三人代表着美学发展的三个不同方向。
王国维是把近代西方美学思想比较系统介绍到中国来的第一人。
它主要介绍了叔本华、康德的美学,接受了他们的一些思想,提出“生活之本质,欲而已矣,艺术的本质,非功利的形式而已矣”。
王国维还把叔本华和康德一些思想结合起来,认为“不以为与我有利害之关系,而但视为纯粹之外物。
此境界唯观美时有之”。
而且王国维把这种新的美学思想运用到自己的著作《红楼梦评论》中,以西方的美学思想来解释中国的艺术作品。
王国维的美学思想可归结为审美拯救人生的审美人生主义,这对中国美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梁启超走着一条政治功利主义的美学道路。
他在提出“诗界革命”与“小说界革命”的同时,在美学理论上强调审美与艺术要为思想启蒙和社会革命服务的政治功利主义。
蔡元培作为学贯中西的教育家,曾到莱比锡留学,深受康德思想影响,他把康德美学介绍到中国,并且综合吸收了当时包括移情说美学在内的多种学说融入到自己的美学理论中去,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张。
20世纪20、30年代以来,中国的美学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
著名美学家宗白华、朱光潜翻译、介绍了很多西方的美学思想,同时也提出了他们自己的美学主张。
朱光潜广泛吸收西方现代美学的精华,特别是克罗齐的直觉主义美学,把它们和中国传统的美学思想融会贯通,提出自己“情趣意象化”的早期美学思想。
他说“美就是情趣意象化或意象情趣化时心中所觉到的恰好的快感”。
宗白华则在借鉴西方美学对中西美学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传统美学作了新的现代阐释,提出了“艺术意境”理论。
自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的美学开始传入中国,一些人开始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研究文学艺术和美学,如鲁迅、瞿秋白、陈望道、周扬等人都介绍了一些俄国民主主义美学家如普列汉诺夫、卢那察尔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和前苏联一些理论家以及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开始用唯物主义和意识形态的观点与方法解释文学艺术和美,使具有马克思主义性质的美学在中国发展起来。
比如鲁迅后期就比较淡化了前期达尔文主义的进化论和尼采的超人思想,更多地表现出历史唯物论的思想。
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之一陈望道在20世纪20年代曾经撰写过《美学概论》、《美学纲要》、《美感的快感与非美感的快感》等作品,在这些作品中都比较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来研究美学问题。
而周扬强调美是历史的产物,坚持用唯物主义的原则研究文艺和美学。
1942年毛泽东发表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出了中国式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的一系列基本主张,在解放区进而在全中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美学事业曲折地向前发展。
建国之初,美学深受“苏联模式”的影响,美学书籍主要是苏联的美学著作,美学教师也是由苏联专家培训的。
这种美学研究表现出某种机械的唯物史观和僵化的阶级对立论思想。
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兴起了一场美学大讨论,形成了以蔡仪为代表的客观派,以吕荧、高尔泰为代表的主观派、以朱光潜为代表的主客观统一派和以李泽厚为代表的客观性和社会性统一这样四大派美学。
十年“文革”期间由于“四人帮”专制统治,美学的研究停滞甚至倒退。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美学空前活跃,美学研究也向纵深发展。
80年代以来,上述四大派美学都有所发展和丰富。
相对来说,以李泽厚为代表的这一派,以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指导全面展开美学研究,形成了在80年代影响最大的一个美学流派:实践美学。
这一时期,人们对西方美学翻译介绍的热情空前提高,西方近现代几百年以来的主要的美学代表性著作几乎都有所介绍和翻译。
中国古代的丰富灿烂美学思想也得到进一步的整理和发掘。
马克思主义美学特别是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美学研究不断取得新的成果。
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和发展,人们的美学视野更加开阔,这一时期,人们在反思以往美学建设的经验和教训的过程中,开始比较自觉地进行美学学科的建设和完善,有些美学家开始建构新的美学观,提出了一些设想,有的还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比如,蒋孔阳以实践论为基础、创造论为核心的审美关系理论在90年代得到较充分的展开,对各派美学之长作了多方汲
取与综合,在坚持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的基础上,提出“美是自由的形象”, “多层积累的突创”等新观念。
而且,蒋孔阳提出“美的创造,是多层次的积累所造成的一个开放系统”,而不是一个固定的客观对象,这表明蒋孔阳已开始有意识地超越和突破传统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和认识论的框架,标志着中国当代美学达到了一个新高度。
他的《美学新论》是这一时期中国美学的重要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