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季羡林谈人生》有感(优秀3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季羡林谈人生》有感(优秀3篇)
季羡林谈人生读后感篇一
《季羡林谈人生》这本书大部分是季羡林先生在八十多岁到九十多岁之间写的一些散文。
既有对人生起伏的回忆,也有写景抒情的美文。
包含了对恩师,同事的评价,对生命生活的理解。
文字平实而不华丽,反映了作者本身对待人生的态度。
书中描写了自己贫苦的幼年,在日本殖民时期的生活,在清华求学以及教书并在德国留学十年的经历,以及后来的文革中的牛棚中的绝望和后来的荣耀。
作者本身就是一部中国二十世纪的历史,从八九十年的生活经历来看人生看得更加透彻。
虽然一生经历过大起大落,但是作者能够从容的面对过去的一切以及现在的荣誉和将来的生死。
谈到了自己的恩师陈寅恪以及有知遇之恩的胡适之,当然也有对自己的母亲的遗憾和在德国的爱情的回忆。
虽然是大师级的人物,但是从文中表现的非常的谦虚,而且非常的敬业,虽然是高龄,任然努力为后人留下一些知识。
整本书读完,发现人生总是有潮起潮落,但是在任何时刻都不能放弃。
发现作者最终的成绩,离不开他年轻时候的努力。
在清华期间偶然的旁听课,影响了他的一生,在德国期间因为二战自己无法回国,但是正是这段时间奠定了其学术基础。
这个和乔布斯有类似性,谁知道乔布斯在大学时候旁听了书法课而迷上了书法,后来苹果的字体影响了世界。
人生有很多的偶然性,但是也有其必然性。
无论如何,努力是必须的。
这又让我想起了游戏《第七封印》中的“主动面对积极深入”,任何时候都需要保持这种心态。
季羡林谈人生读后感篇二
季羡林先生是我国当代学界泰斗,他精通多种外语,在中国传统文化、语言学、文化学、历史学、佛教学、印度学和比较文学等方面卓有建树。
季羡林的思想像一本厚厚的百科全书,读之使人明智,而他的品格却像一幕见底的清水,大德大智隐于无形。
《季羡林谈人生》一书,在文字不多的一节一节的小内容中,语言通俗易
懂,但都包含着人生的哲理。
让人读后产生共鸣和钦佩之感。
读完之后让思想得到洗理与升华。
毋庸置疑,这本书对于青年的成长颇有益处,从中我们能读到学者的探究与思索、长者的淡泊与磊落、智者的睿智与明悟,还能读到先生大半生的热情与追求、甜蜜与苦涩、遗憾与困惑、诚实与坦荡。
书中描写了自己贫苦的幼年,在日本殖民时期的生活,在清华求学以及教书并在德国留学十年的经历,以及后来的wg中的牛棚中的绝望和后来的荣耀。
作者本身就是一部中国二十世纪的历史,从十年的生活经历来看人生看得更加透彻。
虽然一生经历过大起大落,但是作者能够从容的面对过去的一切以及现在的荣誉和将来的生死。
谈到了自己的恩师陈寅恪以及有知遇之恩的胡适之,当然也有对自己的母亲的遗憾和在德国的爱情的回忆。
虽然是大师级的人物,但是从文中表现的非常的谦虚,而且非常的敬业,虽然是高龄,任然努力为后人留下一些知识。
读罢全文,我发现人生总是有潮起潮落,但是在任何时刻都不能放弃。
发现作者最终的成绩,离不开他年轻时候的努力。
在清华期间偶然的旁听课,影响了他的一生,在德国期间因为二战自己无法回国,但是正是这段时间奠定了其学术基础。
这个和乔布斯有类似性,谁知道乔布斯在大学时候旁听了书法课而迷上了书法,后来苹果的字体影响了世界。
人生有很多的偶然性,但是也有其必然性。
无论如何,努力是必须的。
这又让我想起了游戏《第七封印》中的“主动面对积极深入”,任何时候都需要保持这种心态。
另外,个人认为书中有两个话题特别值得谈一谈,一个是人生的意义与价值的问题,一个是如何安身立命的问题。
季羡林谈人生读后感篇三
这段时间一直在读季羡林老先生的《谈人生》,读过之后爱不释手。
笔墨之下,大师命运多舛的一生娓娓道来却是波澜不惊,这份谦逊和淡然,大有“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之意,大家风范,可见一斑。
季老先生1911年8月6日出生于山东省临清市康庄镇。
穷和饿是季老童年生活的写照。
“眼前没有红,没有绿,是一片灰黄。
”这是季老对童年的回
忆。
6岁投奔济南的叔父,在济南读完小学、中学、高中。
学生时代的季老开始感觉到有“浓绿的世界”。
但小时候的季老并不爱学习,喜欢打架;爱看“闲书”。
日寇的入侵打乱了济南的平静,季老参加学生组织反抗日寇,17岁时险些死在日寇的刺刀底下。
这段历史对季老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众所周知,季老会十几种外语,但他唯独不会日语。
季老的人生轨迹是大起大落的,但他为人处世却是淡然的,这源于他内心的一种平和。
季老的《谈人生》,给我最大的感觉就是真实,像是一本水墨画,那似乎更是一种人生品性,经历了近百年人生洗礼之后自然流露的生命品质以及平淡平凡真实的生活态度!这本书对我触动最大的就是季老提到的“三个关系”和“三种境界”。
一、三个关系
季老对于人生的三个关系的描述是这样的:“一个人活在世界上必须处理好三个关系:第一,人与自然的关系;第二,人与人的关系,包括家庭关系在内;第三,个人心中思想与感情矛盾与平衡的关系。
这三个关系能处理好,生活就能愉快;否则,生活就有苦恼。
”第一个关系用心理学家马斯洛的话来讲就是生理层面的需要,这个不需说。
第二个关系是我们在“世界”这个大圈里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重要关系网,这也直接决定着我们的幸福快乐,需要我们真的在“用心”经营。
第三个关系则是我们自己内心的平衡,有人说人生即是一场修行,第三个关系大概就是修行我们的内心吧!生活里,处处有正面的、反面的事例,方正磊落为人,不见得比那些机关算尽的事故取巧者懂的少,得到的少。
凭着醇厚善良真诚朴实的做人根本,踏踏实实地工作、生活,往往能达到内心的满足。
如果能永远保持那种抱朴守拙的状态,做到知机巧而不用的境界,这就是大智若愚的大智慧大胸襟,这就是我们修行的方向。
人生短暂,精力有限,我们应该把有限的'生命和精力花在有意义和价值的事情上,持一颗朴实之心,修一颗平常之心,遵循简单做人,认真做事的原则。
人生境遇,得之坦然,失之淡然,一切顺其自然。
我理解的修心并不是哲而上学的东西,也不是儒家的、道家的、佛家的,它是可以落实到家家户户的柴米油盐中去的。
当你每天去买菜时,喜欢待在小小的菜市场里。
那里,面庞黝黑,衣着朴
实的农民,眼神淳朴洁净,让人一瞬间回到了儿时的光阴,只觉岁月静好。
当你回到家里为家人烹饪可口的饭菜时,这些菜蔬,蕴涵食物的真味,能让肠胃清爽,让家人轻松安乐,如此便觉欢喜异常。
当你每天下班,只想一个人呆在家里。
客厅,书房,阳台,厨房;音乐,文字,浇花,择菜。
房子东面,校园里的铃声,读书声,篮球声;房子北面,麻将声,聊天声,汽笛声。
所有的声音入耳,亦入心。
你会感谢生活,在这喧嚣的尘世间,在各种声音的包裹里,还能安然地读喜欢读的书,写喜欢写的文字,听喜欢听的音乐。
一点一滴,都是在简单做人,朴实地生活,这才是人生真正的涵义。
其实把日子过好,便是尘世最好的修行!
二、三种境界
季老对于做事的三个境界的描述是:“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境界。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此第二境界。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此第三境界。
第一境界写的是预期,第二境界写的是勤奋。
第三境界写的是成功。
”这三种境界本是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到的人生三境界,但是季老拿来喻人喻事也是恰到好处。
是的,人生需勤奋。
季羡林先生的求学之路,学问之道,便是耐得住寂寞,下得起工夫。
德国的留学经历,在季老的回忆中,用了“坐拥书城”四个字来形容。
十年如一日的勤学苦读奠定了他日后成就的基础。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但成功有三个条件:天资、机遇和勤奋。
天资是由“天”来决定的,我们无力改变。
机遇是不期而来的,我们也无力掌握。
只有勤奋一项是可以自己决定的,我们必须在这一项上狠下工夫。
通向面包的小路,蜿蜒于勤奋劳动的沼泽之中;通向衣裳的小路,从一块无花的土地中穿过。
无论是通向面包的路,还是通向衣裳的路,都是一段需要勤奋与艰辛的历程。
如果在你的人生中,有那么一刻,你真的想要重新找回当年的激情,请你真的行动起来吧!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在人生的旅途上,我们应该毫不迟疑地选择勤奋,它几乎是世界上一切成就的必要条件。
只要我们拥着勤奋的大脑去思考,拥着勤奋的双手去耕耘,拥着勤奋的真心去工作,浪迹红尘而坚
韧不拔,那么,我们的生命就一定会绽放出别样的火花,我们人生的分分秒秒也会更加的闪亮而精彩。
我也时刻告诫自己不能懈怠和自满,必须抓牢勤奋两字,方能在有限的时光中,抓住自己想要的那一抹闪亮!
面对厄运,不喜不惧;面对荣誉,居功不傲。
季老的爱国情怀、治学精神、淳厚品格深深打动着我,他将激励我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再接再厉、勇往直前。
最后我只想说让书香充盈我们的人生之路,让阅读成为一种幸福的生存方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