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评价量表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方案评价量表(一)
评价的维度
标准1
标准2
标准3
教学设计方案
(60分)
课题概述
(5分)
优(4~5分)
良(2~3分)
一般(0~1分)
对教材版本、学科、年级、课时安排有清晰的说明
对学习内容和本节课的价值及重要性介绍清晰
能够说明课的基本情况,以及课的意图
陈述不力,繁琐
教学思想
(10分)
优(8~10分)
教学策略要求明确,对师生的要求比较具体、可操作性较强
教学策略目标与总目标多处不一致,不能有效实现总目标,形式单一,任务描述和对师生、支持的要求不清楚,缺乏层次性和差异性
教学评价(5分)
优(4~5分)
良(2~3分)
一般(0~1分)
设计可操作的评价方式
体现形成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的观点
提供了教学评价,且清晰明了
“短平快”的针对性单项过关检测,重视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训练。
5
教学反思
对自己的教学进行总结反思,写出教学后记、反思小结或自我点评。
10
设计人
检查人
检查时间
总分
教学策略内容和形式丰富丰富、多样,便于发展学生的多种智能,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各教学环节的操作描述具体,有清晰的目标说明
各教学策略体现了学习者特征,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落实
活动设计具有层次性,体现对学生不同阶段的能力要求,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
教学策略与目标基本统一,围绕总体目标的实现展开
教学策略内容和形式丰富、多样,便于发展学生的多种智能
10
教学过程的设计
教学流程
基本程序包含新课导入(复习旧知、设置情景、激发兴趣导入等)、教学要点提示、教学步骤、课程内容开发、练习设计等。(不能用流程图代)
20
板书设计
板书简明、精要、美观。(或实验安排:分组、仪器、步骤清楚。)
5
教学媒体的设计
教学媒体
明确使用那些教具、学具或电教媒体。
3
教学评价设计
课堂检测
5
3~4
2
0~1
处理好课标要求和拓展之间的关系
5
3~4
2
0~1
学习者特征分析
10
分析学习者起点能力,包括认知能力特征分析、认知结构分析、特定的知识和能力基础特征分析
5
3~4
2
0~1
分析学习者的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和学习风格
5
3~4
2
0~1
教学策略分析
15
有创新,符合学科特点、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
未提供教学评价,或采取的评价方式不当
学习环境和支持说明
(5分)
优(3分)
良(2分)
一般(0~1分)
清楚地说明课题学习所需的资源(人力、信息资源、工具等)的支持,以及学习环境
能够说明课题学习所需的资源(人力、信息资源、工具等)的支持,以及学习环境
陈述不力,繁琐
教学资源
(40分)
资源内容
(30分)
优(24~30分)
良(5~7分)
一般(0~4分)
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思想
尊重学生差异
体现学科教学的先进思想
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先进的教学思想
教学思想没有体现或比较陈旧
学习目标分析
(10分)
优(8~10分)
良(5~7分)
一般(0~4分)
与学习课题相关
与课程整体学习目标一致,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
2
0~1
方案简单可实施,对教学环境和技术的要求不高,可复制性强
5
3~4
2
0~1
各个教学环节描述清晰,能反映教学策略以及师生的活动
5
3~4
2
0~1
格式规范
5
3~4
2
0~1
教学评价
10
注重形成性评价
5
3~4
2
0~1
有明确的评价标准,提供了评价工具
5
3~4
2
0~1
教学资源
20
资源符合学习者的特征、有利于主题的表达和目标的教学
尊重知识产权,说明资源来源和出处
未考虑多种教学媒体的组合
媒体选用形式不当
大量资源与主题相关性不大或内容比较少,无法支持整课的学习
资料没有经过精心的加工,有很多无关信息或无关内容
表现形式不当,不利于学生探究
多处资料没有出处
技术实现
(10分)
优(4~5分)
良(2~3分)
一般(0~1分)
导航清晰
无错误连接
符合年段特征
体现对学生综合能力尤其是创造性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目标阐述清楚、具体,可评价
与学习课题相关
与学段学习目标基本一致,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
能体现学生综合能力尤其是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目标阐述比较清楚、具体
目标空洞,和学习主题相关性不大,与学段学习总目标不一致
图文清晰
导航比较清晰
无错误连接
图文比较清晰
导航混乱,图形模糊,错误连接较多
教学设计方案评价量表(二)
一级指标
分值
二级指标
等级
优
良
中
一般
概述
5
说明学科、年级、教材版本,学习的内容和本节课的价值及重要性
5
3~4
2
0~1
学习目标分析
15
从学生角度确定教学目标,目标阐述清楚、具体,可评价
5
3~4
2
0~1
结合新课程标准,知识、技能、过程和情感体验并重,重视学生多元智能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5
3~4
2
0~1
教学方法和策略可操作性强,便于实施
5
3~4
2
0~1
目的明确、阐述清晰
5
3~4
2
0~1
媒体的选择与设计
5
媒体容易获得,媒体选择与设计符合学习者特征和教学的要求
5
3~4
2
0~1
教学过程设计
20
教法上有创新,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以及高级思维能力的培养
5
3~4
5
3~4
2
0~1
资源内容丰富,并且正确、科学
5
3~4
2
0~1
表现形式合理,简洁明了、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5
3~4
2
0~1
尊重知识产权,说明资源来源和出处
5
3~4
2
0~1
教学设计方案评价量表(三)
项目一级指标
项目二级指标
项目三级指标
内容提要
分值
得分
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目标设计
教学目标
确定目标准确、恰当、具体,能体现三维目标,并细分为可操作性目标。
20
学习任务分析
教材分析
根据学科特点,概述篇、章、节的内容,并列出知识点、重点、难点等。
10
学情分析
结合所教内容,针对学生实际,从知识、情意、潜能等方面进行分析。
5
教学策略的设计
教学设想
针对所教内容设计教学结构,并对学生的学习活动作出安排。
10
教学时数
课时数的具体安排。
2
教学方法
概述主要的教法、学法以及突出重点、破解难点之法。
良(15~23分)
一般(0~14分)
针对教学现状和学习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媒体
表现形式合理,简洁明了、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能支持学生的探究(资源要以多媒体、超链接方式,工具要便于学生自主操作)
技术表现形式合理,符合学习者的年龄特征和学科特点
没有无效信息或无关内容,没有不当的表现手段
能充分体现技术的优势,综合多种媒体的优势
根据学生的特点、任务的特点,既有预设资源,又有相关资源(提供网址链接和参考书目)和泛在资源
尊重知识产权,说明资源来源和出处
综合考虑各种教学媒体,选择合适的媒体组合
表现形式基本合理,简洁明了
与主题相关
表现形式合理,基本符合学习者的年龄特征和学科特点
无效信息和无关内容不多
技术的优势明显,预设资源比较丰富,相关资源提供了网站链接
学习者特征分析
(5分)
优(4~5分)
良(2~3分)
一般(0~1分)
详细列出学生所具备的认知能力、信息技术技能、情感态度和学习基础等
对学习者的兴趣、动机等有适当的介绍
列出部分学生的特征信息
信息或表述不清楚或缺少许多
教学过程设计
(20分)
优(16~20分)
良理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策略;
评价的维度
标准1
标准2
标准3
教学设计方案
(60分)
课题概述
(5分)
优(4~5分)
良(2~3分)
一般(0~1分)
对教材版本、学科、年级、课时安排有清晰的说明
对学习内容和本节课的价值及重要性介绍清晰
能够说明课的基本情况,以及课的意图
陈述不力,繁琐
教学思想
(10分)
优(8~10分)
教学策略要求明确,对师生的要求比较具体、可操作性较强
教学策略目标与总目标多处不一致,不能有效实现总目标,形式单一,任务描述和对师生、支持的要求不清楚,缺乏层次性和差异性
教学评价(5分)
优(4~5分)
良(2~3分)
一般(0~1分)
设计可操作的评价方式
体现形成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的观点
提供了教学评价,且清晰明了
“短平快”的针对性单项过关检测,重视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训练。
5
教学反思
对自己的教学进行总结反思,写出教学后记、反思小结或自我点评。
10
设计人
检查人
检查时间
总分
教学策略内容和形式丰富丰富、多样,便于发展学生的多种智能,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各教学环节的操作描述具体,有清晰的目标说明
各教学策略体现了学习者特征,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落实
活动设计具有层次性,体现对学生不同阶段的能力要求,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
教学策略与目标基本统一,围绕总体目标的实现展开
教学策略内容和形式丰富、多样,便于发展学生的多种智能
10
教学过程的设计
教学流程
基本程序包含新课导入(复习旧知、设置情景、激发兴趣导入等)、教学要点提示、教学步骤、课程内容开发、练习设计等。(不能用流程图代)
20
板书设计
板书简明、精要、美观。(或实验安排:分组、仪器、步骤清楚。)
5
教学媒体的设计
教学媒体
明确使用那些教具、学具或电教媒体。
3
教学评价设计
课堂检测
5
3~4
2
0~1
处理好课标要求和拓展之间的关系
5
3~4
2
0~1
学习者特征分析
10
分析学习者起点能力,包括认知能力特征分析、认知结构分析、特定的知识和能力基础特征分析
5
3~4
2
0~1
分析学习者的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和学习风格
5
3~4
2
0~1
教学策略分析
15
有创新,符合学科特点、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
未提供教学评价,或采取的评价方式不当
学习环境和支持说明
(5分)
优(3分)
良(2分)
一般(0~1分)
清楚地说明课题学习所需的资源(人力、信息资源、工具等)的支持,以及学习环境
能够说明课题学习所需的资源(人力、信息资源、工具等)的支持,以及学习环境
陈述不力,繁琐
教学资源
(40分)
资源内容
(30分)
优(24~30分)
良(5~7分)
一般(0~4分)
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思想
尊重学生差异
体现学科教学的先进思想
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先进的教学思想
教学思想没有体现或比较陈旧
学习目标分析
(10分)
优(8~10分)
良(5~7分)
一般(0~4分)
与学习课题相关
与课程整体学习目标一致,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
2
0~1
方案简单可实施,对教学环境和技术的要求不高,可复制性强
5
3~4
2
0~1
各个教学环节描述清晰,能反映教学策略以及师生的活动
5
3~4
2
0~1
格式规范
5
3~4
2
0~1
教学评价
10
注重形成性评价
5
3~4
2
0~1
有明确的评价标准,提供了评价工具
5
3~4
2
0~1
教学资源
20
资源符合学习者的特征、有利于主题的表达和目标的教学
尊重知识产权,说明资源来源和出处
未考虑多种教学媒体的组合
媒体选用形式不当
大量资源与主题相关性不大或内容比较少,无法支持整课的学习
资料没有经过精心的加工,有很多无关信息或无关内容
表现形式不当,不利于学生探究
多处资料没有出处
技术实现
(10分)
优(4~5分)
良(2~3分)
一般(0~1分)
导航清晰
无错误连接
符合年段特征
体现对学生综合能力尤其是创造性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目标阐述清楚、具体,可评价
与学习课题相关
与学段学习目标基本一致,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
能体现学生综合能力尤其是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目标阐述比较清楚、具体
目标空洞,和学习主题相关性不大,与学段学习总目标不一致
图文清晰
导航比较清晰
无错误连接
图文比较清晰
导航混乱,图形模糊,错误连接较多
教学设计方案评价量表(二)
一级指标
分值
二级指标
等级
优
良
中
一般
概述
5
说明学科、年级、教材版本,学习的内容和本节课的价值及重要性
5
3~4
2
0~1
学习目标分析
15
从学生角度确定教学目标,目标阐述清楚、具体,可评价
5
3~4
2
0~1
结合新课程标准,知识、技能、过程和情感体验并重,重视学生多元智能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5
3~4
2
0~1
教学方法和策略可操作性强,便于实施
5
3~4
2
0~1
目的明确、阐述清晰
5
3~4
2
0~1
媒体的选择与设计
5
媒体容易获得,媒体选择与设计符合学习者特征和教学的要求
5
3~4
2
0~1
教学过程设计
20
教法上有创新,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以及高级思维能力的培养
5
3~4
5
3~4
2
0~1
资源内容丰富,并且正确、科学
5
3~4
2
0~1
表现形式合理,简洁明了、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5
3~4
2
0~1
尊重知识产权,说明资源来源和出处
5
3~4
2
0~1
教学设计方案评价量表(三)
项目一级指标
项目二级指标
项目三级指标
内容提要
分值
得分
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目标设计
教学目标
确定目标准确、恰当、具体,能体现三维目标,并细分为可操作性目标。
20
学习任务分析
教材分析
根据学科特点,概述篇、章、节的内容,并列出知识点、重点、难点等。
10
学情分析
结合所教内容,针对学生实际,从知识、情意、潜能等方面进行分析。
5
教学策略的设计
教学设想
针对所教内容设计教学结构,并对学生的学习活动作出安排。
10
教学时数
课时数的具体安排。
2
教学方法
概述主要的教法、学法以及突出重点、破解难点之法。
良(15~23分)
一般(0~14分)
针对教学现状和学习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媒体
表现形式合理,简洁明了、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能支持学生的探究(资源要以多媒体、超链接方式,工具要便于学生自主操作)
技术表现形式合理,符合学习者的年龄特征和学科特点
没有无效信息或无关内容,没有不当的表现手段
能充分体现技术的优势,综合多种媒体的优势
根据学生的特点、任务的特点,既有预设资源,又有相关资源(提供网址链接和参考书目)和泛在资源
尊重知识产权,说明资源来源和出处
综合考虑各种教学媒体,选择合适的媒体组合
表现形式基本合理,简洁明了
与主题相关
表现形式合理,基本符合学习者的年龄特征和学科特点
无效信息和无关内容不多
技术的优势明显,预设资源比较丰富,相关资源提供了网站链接
学习者特征分析
(5分)
优(4~5分)
良(2~3分)
一般(0~1分)
详细列出学生所具备的认知能力、信息技术技能、情感态度和学习基础等
对学习者的兴趣、动机等有适当的介绍
列出部分学生的特征信息
信息或表述不清楚或缺少许多
教学过程设计
(20分)
优(16~20分)
良理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