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下册综合实践活动设计用数对确定位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数学下册综合实践活动设计用数对确定位置
01.例题
数对与点的对应
在教室里,小华坐在第3行第4列,请用数对表示,并在方格纸上描出来。
小虎的位置为(a,a),他可能坐在哪里?(a为正整数)
02.活动说明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感知数与形的结合,形成几何直观,感知数学的抽象过程,进一步增强符号意识。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要明晰方格纸上的点与整数对的关系,以及与实际情境的关系,提升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为将来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积累经验。
03.活动设计
.一、情境引入
1.课件出示情境图。
(1)观察情境图,说说图中提出了什么问题?(小华坐在哪里?)(2)指名学生回答问题。
学生可能有不同的描述,如小华坐在第4组第3个;小华坐在第3排第4个……
二、交流共享
1.介绍“列”和“行”的知识。
(1)介绍:通常把竖排叫作列,横排叫作行。
一般情况下,确定第几列要从左向右数,确定第几行要从前向后数。
学生可能会提类似“为什么确定第几列要从左向右数”这样的问题。
教师可以告诉学生:这些都是规定,人们在确定位置时才有一致的思考和结论,才会能避免争议和混乱。
(2)课件出示下图,帮助学生理解“列”和“行”的知识。
(3)用先说列数、再说行数的方法表示出小华的位置。
学生交流得出:小华坐在第4列第3行。
2.教学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1)教师介绍:小华坐在第4列第3行,可以用数对(4,3)表示。
(2)小组交流讨论。
提问:从数对(4,3)中你能读出哪些信息?
引导学生交流得出:
①用数对确定位置有规定的书写格式,要将列数与行数写在括号里,并在列数和行数之间写“,”,把两个数隔开。
②“数对”指的是两个数,即列数与行数。
③在数对中先表示第几列,再表示第几行。
也就是第一个数表示第几列,第二个数表示第几行。
3.教学例题2。
(1)认识方格图。
课件出示教材第99页例题2红山公园平面图。
提问:观察这幅图,说说这幅图与以前见过的示意图有什么不同?
指导学生观察图,发现不同之处:一是红山公园的各个场所都画成一个点,只反映各场所的位置,不反映其他内容;二是表示各场所位置的那些点都分散在方格纸竖线和横线的交点上;三是方格纸的竖线从左到右依次标注了0,1,2,…,10;横线从下往上依次标注了0,1,2,…,8,其中的“0”既是列的起始,也是行的起始。
尝试用数对表示图中场所的位置。
提问:你会用数对表示大门和书报亭的位置吗?
学生尝试用数对来表示。
教师巡视指导。
(5)组织汇报交流。
指名汇报怎样用数对表示大门和书报亭的位置,并说说是怎么想的。
启发学生认识到:大门在平面图中处于“竖线3,横线1”的交叉位置上,所以用数对(3,1)来表示;书报亭在平面图中处于“竖线2,横线3”的交叉位置上,所以用数对(2,3)来表示。
(6)让学生先用数对表示儿童乐园、盆景园、草坪等其他场所的位置,再与同学交流。
学生观察得出:儿童乐园(2,6),盆景园(5,7),草坪(7,6),饭店(5,2),水池(8,2),假山(9,4)。
04.活动反思
1、贴近学生现实生活,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教学资源。
学生的座位是本节课的重要的学习资源,本节课力求把这一教学资源用足。
写出自己的位置,说自己好朋友的位置等一系列活动,层层深入,引导学生在认识和描述生活中的位置的基础上,学会用数对表示位置这一新的表示位置的方法,渗透*面直角坐标系的知识。
这样设计,最大限度地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
2、本课的教学设计,力求体现问题化理念,创设思考数学的情境,让学生通过动口、动手、动脑,积极地探究“数对”这一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整节课的设计,始终贯彻这样一个原则: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能探索的不替代,能发现的不暗示,设计更加开放的课堂,多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尝试的机会。
如:让学生说位置,让其他同学来猜一猜;又如让学生写出自己的位置,为学生创设一个丰富多彩的学习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尝试、探索、思考、猜测以及学生间的合作、交流,使他们能够主动发展。
3、在精心备课的基础下,重视课堂上的互动与生成。
课前,对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认真思考,学生有可能出现的答案,并想出如何应对。
经过周密考虑,备出详细的教案。
在此基础上,在课堂上再随机应变地处理课堂教学中学生所提的问题。
整堂课,多次让学生说位置,其他学生猜猜“他说的是谁?”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营造师
生、生生互动的氛围。
总之,本课力求用精彩的设计吸引学生,将愉悦的情绪和热情鼓励毫不吝啬地传给学生。
为使自己在新课改的浪潮中有更大的进步,我将继续奋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