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与道德的伦理之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性与道德的伦理之思①
王正平
摘要:当下中国与世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彰显了人性的道德大美与伟大力量。
人性中有道德的善与美,讲道德必须讲人性。
道德生活实践召唤我们不能再对活生生的人性避而不见,而应当积极汲取人类的全部伦理智慧,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深入探求人性与道德关系的真理。
中国传统伦理肯定人有“好利”“好声色”“趋利避害”的自然本性,重视“理寓于欲中”,又强调“导欲于理”。
西方伦理思想不论是感性主义还是理性主义,都认为人性有“自爱自保”“趋乐避苦”“利己心”的一面,又有“同情心”“仁爱心”的一面,人性是一切道德情感和行为准则的基础。
现代心理科学理论揭示了由人本性所规定的饮食男女的心理欲求,是道德意识和道德原则产生的客观心理基础,人的从低级到高级的各种心理需求,是人深刻的内在道德动机和道德动力。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告诉我们,道德是人们把握世界的一种“实践精神”。
人性具有自然本性,又有社会属性,人性通过“需要”和“利益”这两个关键因素对道德具有根本性的决定、影响和驱动作用。
道德则通过心理引导和利益调节的方式改善人性。
人性决定和制约道德,道德又调节和完善人性。
在当前个人与民族利己主义抬头,道德价值观念纷争,人际关系撕裂的背景下,我们应当重建合乎人性的道德理念,大力倡导“善良人性”这个可以成为全社会和全人类唯一达成“叠加共识”的伦理道德,重建良好的道德的秩序,构建中国和世界的生命共同体。
关键词:人性;道德;中国伦理思想;西方伦理思想;现代心理学;历史唯物论;善良人性
中图分类号:B8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8634(2021)01-0045-(16)
DOI:10.13852/KI.JSHNU.2021.01.005
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使人们重新发现了人性的巨大道德力量。
这一场全人类百年一遇的大灾难,促使我们从现实生活教训中进行伦理反思:究竟什么是人性、什么是道德?人性与道德到底是怎样的关系?我们应当怎样倡导合乎人性的道德?本文拟从深切感受这场抗疫战斗中广大民众自觉迸发的善良人性的伟大道德力量入手,较为深入系统地从中外伦理思想史、现代心理科学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角度,全面审视道德与人性的本真关系,拨开种种思想迷雾,认识善良人性的重要伦理道德价值,以便我们能够重建与现代人类生活相契合、以科学人性观为基础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真正促进我国的公民道德建设。
一、中国与世界:抗击疫情彰显人性的
道德大美与伟力
今天,促使我们关注人性与道德关系理论思
基金项目:上海市高峰高原建设上海师范大学哲学项目
作者简介:王正平,上海师范大学跨学科研究中心、上海师范大学哲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200234)。
①本文写于我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时刻。
研究生李文静在线协助了电脑文字处理和部分引文校对,特此致谢。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期
考的动因,源于近几年现实道德生活对培育善意人性的呐喊,特别是看到了中国与世界各国人民在抗击新冠肺炎战斗中彰显的人性之道德大美和伟大力量。
在抗击疫情中我们看到,人性特有的关爱生命、拯救生命的道德精神,成为人们自觉投入抗疫的最强大的内驱力。
在我国疫情刚刚爆发,人民面临生命健康遭受病毒磨难的最危急关头,全国
4万多白衣天使,不顾个人安危,“生死相托,使命必达”,到武汉、湖北治疗病人,抢救病人。
他们动天地、泣鬼神的英勇壮举,没有空洞的道德口号,只有一句:“我是医生,不能见死不救。
”
在抗击疫情中我们看到,人性中特有的同情心、正义感成为人们抗击疫情巨大的道德凝聚力和伦理审判者。
人性中朴素无华的同理心和换位思考激励着千万个普通民众,包括社区工作者、快递员、志愿者、警察、公交驾驶员、清洁工人等,在善良人性的召唤下,勇敢冲锋在抗疫第一线。
一切合乎人性的人与事、言与行,会受到人们的真切同情、积极肯定和由衷赞美;一切不合人性的无耻谎言、官僚做派和利己行为,会受到人们的无情揭露、正义抨击与道德蔑视。
有许多自媒体作者用自己的良知和本真人性,歌颂善良人性的真善美,揭露道德上的假恶丑。
在抗击疫情中我们看到,由人性本能决定的关爱自我和他人生命,是我国亿万人休戚与共抗击疫情的最朴素、最深沉、最自觉的道德力量。
“大音若希,大象无形”,人性是最广大民众恪守的道德底线和道德常识。
每个公民懂得,面对疫情,少接触,戴口罩,勤洗手,自己健康,不给他人和社会添麻烦,闷在家里少出门,也是一种参加抗疫的道德善举。
同时,从朴素的人性同情心出发,在自己健康安全的情况下,对全国各地遭受疫情灾难和痛苦的人们伸出援助之手。
亿万人有力出力,捐钱捐物,在中华大地上打响了抗疫的真正人民战争。
这种自觉的、发自人心和人性深处的巨大道德激情,是我们克服任何天灾人祸,顽强生存,坚韧不拔,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最宝贵的伦理道德资源。
在抗击疫情中我们看到,人性具有的巨大道德力量也是全球抗击疫情的最有力的正能量。
在全世界疫情暴发,人类陷入空前灾难之际,中国和许多国家的政府把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世界各地的普通民众、医学专家、公司企业、非政府组织在抗疫急需的口罩、医疗设备、医疗专家等宝贵的资源上互相援助,互相支持。
在全球抗疫中一切体现人性温暖的善良之举,获得全世界人民的赞美和肯定。
面对人类共同的疫情灾难,全人类有着共同的人性和道德坚守。
面对这场百年一遇的人类生命浩劫,人们不分国籍、民族、宗教、党派、性别,在人性和人道精神的召唤下扬善惩恶,连接成基本的道德共同体,凝聚成共同的精神家园。
面对抗击疫情的全球使命,人类只有一个共同的衡量是非善恶的道德标准:一切基于人性关爱生命、拯救生命、呵护生命的言行,都是善的;一切违背人性、漠视生命、伤害生命、践踏生命的言行,都是恶的。
善良人性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真实、普遍、自觉而非虚幻、个别、强制的伦理道德基石和行为底线准则。
如果有个人、集团或国家,不管他们是打着怎样的道德旗号,无论是极端利己主义、狭隘民族主义还是流氓爱国主义、经济至上主义,其行径和言论都会受到世界各国广大民众的理性辨别和坚决反对。
这一场人类共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和无数生活实践告诉我们,讲起码的善良的人性,就是讲道德。
人性中有道德的善与美。
不讲人性就是大恶,讲人性就是大善。
但是,许多年以来,由于受到极左观念和思想独断论的影响,我们的伦理学工作者和一些宣传媒体不敢理直气壮地讲人性,占主导地位的伦理学理论往往有意无意地割裂了人性和道德之间存在的必然的内在联系,甚至我们的许多伦理学著作都避开了人性这个为道德奠基的最重要范畴。
今天,我们听从生活实践的巨大召唤,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深入研究人性与道德的本真关系,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重要现实意义。
二、我国人性与道德关系的传统伦理智慧
什么是人性?一般地说,人性是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是人区别于“兽性”(其他自然界的动物)或“神性”(超自然的精神偶像)的各种特性或属性的总和和概括。
由于种种原因,我国伦理学界长期以来对人性与道德的关系缺少严谨和科学的审视和研究。
悉心考察和汲取中外伦理思想史重要伦理学家有关的宝贵智慧,有利于
王正平:人性与道德的伦理之思
我们深入认识道德的人性基础与人性的道德价值。
在中国伦理思想史上,先哲们对人性与道德问题的探讨是从肯定人在自然界的崇高地位开始的,认为作为“天地之性”的人“最为天下贵”,明确提出“天地之大德曰生”(《周易·系辞下》)。
“生生”即爱护自我的生命、他人的生命及宇宙万物的生命是人的最大道德。
孔子较早研究人性问题。
他认为,人“性相近,习相远”(《论语·阳货》)。
就是说,人性本身都是相同或相近的,只是后来受到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人的行为习惯才产生差异。
告子认为,人性是天生的,与生俱来,“生之谓性”,并明确提出“食色,性也”(《孟子·告子上》)。
告子明确把人的“食”即人的基本吃喝需要与“色”即两性情欲和繁衍后代的需要,看作天经地义的基本道理,这在道德认识上具有重大思想意义。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并且把性善论作为自己整个道德学说的基础。
他说:“人性之善,犹水之就下也。
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孟子·告子上》)就是说人性本善,就像水自然向下;人性没有天生不善的,犹如水没有天然不向下的。
他以“四心”说来阐释人性的特点及其与伦理道德的关系。
孟子认为人性即人心,人性是道德的基础和本源。
他说“仁义礼智根于心”(《孟子·尽心上》),仁义礼智这“四德”根植于人的内心,源于人的本性。
他明确指出:“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孟子·公孙丑上》)孟子把人的“恻隐之心”即真诚的同情心理,如看到别人的小孩面临落井的危险时,不顾个人的名利自然地想去救助,看作仁义道德的开端。
这一洞见具有深刻的伦理理论意义和普遍道德价值。
与孟子的性善论不同,荀子提出性恶论。
他认为人具有“心好利”“好利恶害”的生理倾向和自然本性。
他指出:“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为也。
”(《荀子·性恶》)就是说,顺着人的好利、好声色的自然本性发展,必然产生争夺、淫乱等恶行。
人的自然本性是恶的,善良只是人为教化的结果,“伪而生礼义”(《荀子·性恶》)。
荀子明于性伪之分的观点对于后人如何深入理解人性与道德的关系是具有启发意义的。
与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不同,墨子认为人性既不善也不恶,他
认为:“人性如素丝,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而已则为五色矣。
故染不可不慎也。
”(《墨子·所染》)就是说,人的本性或道德本来没有善恶的区别,而是后天“所染”,即环境、师长、朋友、教育等熏染的结果。
①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对于人性与道德问题的各种有益见解,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道德智慧。
但在之后,由于受到封建专制主义和以董仲舒为代表倡导的三纲五常、“存天理,灭人欲”等封建伦理道德观念对人性的扼杀,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人性与道德的关系被粗暴隔离、扭曲和践踏。
李贽是明末清初较早反对封建伦理道德的杰出思想家。
他明确提出:“人必有私”的人性论,指出:“夫私者,人之心也。
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心,则无心矣。
”(《藏书·德业儒臣后论》)李贽认为,只要是人,都有“私心”。
他说:“趋利避害,人人同心,是谓天成,是谓众巧。
”(《焚书·答邓明府书》)“私心”是人的生存本能,即使是圣人,也不能超凡。
他指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
”(《焚书·答邓石阳书》)就是说,离开人的基本物质需求,谈不上任何伦理道德,满足人的基本需要和利益是合人性、合道德的。
李贽还明确提出“以百姓之迩言为善”。
这是因为“迩言”真实地反映了“民情之所欲”(《焚书·答邓明府书》),反映了人们共同的利益需求。
他认为,在道德上应该以是否反映“民情之所欲”作为判断善恶是非的标准,而不应以“圣人”的只言片语为准绳。
他认为道德是“新新不已”的,即使是儒家的经典,也万不可成为“道学之口实,假人之渊薮”(《李氏文集·明灯道古录》)。
李贽认为,道德唯有体察民情、反映民意、合乎人性才能“千古长新”,具有新的生命力。
明末清初的另一位杰出思想家王夫之在人性与道德关系上做出了更加重要的思想贡献。
什么是人性?王夫之指出:“性者生理也。
”(《尚书引义》卷三)所谓“生理”,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指人的自然生理需要和本能欲望。
他说“饮食男女之欲,人之共也”,“货色之好,性也”(《诗广传》卷二)。
其二,是指人有别于禽兽的道德是非观。
②人之性与牛犬之性有天壤之别,“人道则为人之独”(《思问录·内篇》)。
他说:“仁义自是性。
”(《读
①王正平:《中国传统道德论探微》,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66页。
②王正平:《中国传统道德论探微》,第233页。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期
四书大全说》卷十)王夫之反对程朱理学把“人欲”和“天理”对立起来,明确提出“理寓于欲中”。
就是说,道德存在于人性欲望之中,强调理与欲的统一、道德与人性的统一,批判道学家“节欲以为礼”的说教。
他说“饮食男女之欲”便是“人之大伦”。
人伦道德之“天理”,并不是与人的情欲本性相对立的东西;相反,“有欲斯有礼”,“礼乐皆自然”。
他旗帜鲜明地提出“私欲之中,天理所寓”(《四书训义》卷二十六)。
王夫之驳斥了“离欲而别有理”的观点,认为这是“厌弃物则,而废人之大伦”的禁欲主义有害说教。
他认为,仁义道德不是对人性欲望的压抑,而是对人的自然需求的合理反映和调节。
他明确提出“人欲之大公即天理之至正矣”(《四书训义》卷二)。
他还深刻地指出,“薄于欲者亦薄于礼”(《诗广传》卷三)。
王夫之既肯定“理寓于欲中”,又重视“养性导欲于理”(《读四书大全说》卷八),认为“无理则欲滥,无欲则理废”(《诗广传》卷二),使他对人性与道德的关系的认识在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上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成为有关伦理智慧的“集大成者”。
纵观我国伦理思想史上关于人性与道德问题的学说,尽管思想家们关于人性的理论有性善论、性恶论、性不善也不恶等不同看法,但蕴含着共同的思想认识和道德智慧:其一,“生生之谓性”。
作为“天地之性”的人,是“天地之心”,“最为天下贵”。
道德首先是“生生”之德,为人的生存和发展服务,为人类的生命的长养、呵护和完善服务,因而,“天地之大德曰生”。
其二,“性者,天理也”。
凡人之性者,皆有“好利”“好声色”的“食色”自然本性,“趋利避害,人人同一”,君子、小人相同。
道德是在满足人基本的生存欲望中生长出来的。
人的欲望与人伦道德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
“理寓于欲中”,离开了人的自然欲望和需求,谈不上任何伦理道德。
就是说,“人情之所欲”是仁义道德的根基。
其三,“仁义自是性”,人皆有“恻隐之心”,应当培育仁爱和“兼爱”之心。
“爱必兼爱,成不独成。
”从人的“恻隐之心”出发,推己及人,以人度人。
仁义道德不是对人性欲望的压抑,而是对人性欲望的保护和引导。
要通过道德教育来“化性起伪”,“导欲于理”,培养人的温然爱人利物之
心,避免私心膨胀、为利益争斗,用合理的仁义道德改善人性,实现天下一家、人类“大同”。
三、西方关于人性与道德关系的伦理智慧
在西方伦理思想史上,人们普遍认为有一种人的本质,它决定了什么是人,以及是什么将人与其他动物区别开来。
人性涉及一系列其本身就有的道德的和美学的特点。
人性在道德生活中是尊敬的对象,人性的道德特性和美学特性由人的特性体现出来。
卡西尔在《人论》中指出,如果我们用“人性”这个词去指人的普遍主体,“人性并不由人解释,而是人要由人性解释”。
①
在古希腊罗马时期,一方面是以普罗泰戈拉为代表,以高扬“人是万物的尺度”为标志的朴素直观的人性决定道德的真理性发现;另一方面是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伦理学以人的幸福为最高价值目标的人性与道德理性学说创建。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追求快乐是一切生物的本性,快乐从在摇篮里就伴随着我们,人们总是以快乐和痛苦调节人们的行动”。
②他认为,幸福是人们所追求的最高的善,要实现幸福,离不开德性。
亚里士多德把人追求的善及人的幸福分为包括金钱、地位、荣誉等的“外在诸善”;以身体健康为标志的“身体的善”;和以高尚德性为标志的“德性的善”。
他指出,“幸福就是合乎德性的现实活动”。
③亚里士多德一方面强调人是理性的动物,理性是人独有的功能;另一方面又肯定人的欲望、意向和情感都与道德德性密切相关,因为它们是伦理德性的来源。
他并不否认人的非理性欲望在道德形成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在欧洲中世纪,受到了宗教神学的思想禁锢,进入了“神性”压抑“人性”的黑暗世纪。
直到文艺复兴运动兴起,人们重新开始认识人的价值和人性与道德的真实关系。
先进的文学家、思想家、艺术家用人性对抗神性,批判神学,使人们重新认识人的高贵、人性的美丽和德性。
蒙台涅说:“一个能够正确而真正地享受自己的生存之乐的人,是绝对的,并且几乎是神圣的、完善的。
”④薄伽丘在《十日谈》中说:“满足人的天性及满足人的七情六
①卡西尔:《人论》,载尼古拉·布宁等:《西方哲学英汉对照辞典》,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50页。
②参见龚群主编:《西方伦理思想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版,第38页。
③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5页。
④章海山:《西方伦理思想史》,辽宁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19页。
王正平:人性与道德的伦理之思
欲是道德的,因为幸福不在天国,幸福在人间。
”他深刻地指出:“要想阻遏人类的天性,那可得好好儿拿点本领出来,如果你非得跟它作对不可,那只怕不但枉费心机,到头来还要弄得头破血流。
”①正是在文艺复兴运动用“人性”对抗“神性”,用“人的道德”对抗“神的道德”的基础上,一大批伟大的启蒙主义思想家对人性与道德的关系做了更加深入、全面和科学的探讨。
斯宾诺莎认为,自保自爱是万物的本性,也是人的本性。
趋利避害、追求个人利益是人性的普遍规律和深入人心的永恒真理,这种人性的内在规定性是道德的前提和基础。
他明确指出:“保存自我的努力乃是德性首先的、唯一的基础。
”②因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③,所以在社会中人有保存自己的最高权利。
“私利是道德的基础。
”④斯宾诺莎还指出,人如果完全受利己本性的支配,就会无法抑制自己追求私利的冲动。
但人毕竟有理性,应当“绝对遵循德性而行”,“以理性为指导,而行动、生活、保持自我的存在”。
⑤每个人追求私利时要与其他人和谐一致地追求。
伏尔泰认为,人的本性是自爱。
人的自爱心不是坏事,它是人们联系的纽带,没有这种自爱心,社会就无法存在,也不能进步。
同时,人又有一种天生的怜悯之心,使人爱他人,爱全人类。
而这种对他人之爱是以自爱为基础的。
人为了满足自我的需要,需要有他人存在,爱自己就必须爱他人。
人有一种天生的道德上的“自然法”,“就是那种使我们知道正义的本能”。
⑥这种自然法要求人们“既不在于使别人痛苦,也不在于以别人的痛苦使自己快乐”。
⑦这样就把自爱与爱他人统一起来了。
卢梭是法国启蒙运动时期的重要思想家、伦理学家。
他认为,人性概念是道德上强有力的主
要概念,人心的真正欲求和需要为伦理学提供了一个基础,并且是衡量社会制度是否腐败的尺度。
卢梭认为,人性中有两个最重要的因素。
一是人的自爱心。
“人类天生的独一无二的欲念是自爱,也就是从广义上说的自私。
”⑧自爱心本身不邪恶,因为它只涉及自我保存,善和正义都出自自爱。
二是人的怜悯心。
这是人的第二天性。
他指出:“怜悯心实际上也不过是使我们设身处地与受苦者共鸣的一种情感。
”⑨人的同情、仁慈和人道等道德规范都是从怜悯心产生出来的。
卢梭说:“怜悯心是一种自然的情感,由于它调节着每一个人自爱心的活动,所以对于人类全体的相互保存起着协助作用。
”⑩在自然状态中,人的本性是自我保存和怜悯之心。
他说:“一个原理让我们热烈地关切我们的幸福和我们自己的保存;另一个原理使我们在看到任何有感觉的生物,主要是我们的同类遭受灭亡或痛苦的时候,会感受到一种天然的憎恶。
” 卢梭认为,人不仅具有各种欲望和激情,还有理性,所以人们能够理解和服从公共意志和利益的需要,从个人的善走向公共的善。
正是人的本性中的自爱心和同情心构成了人的良心。
人性是自爱的,但人性的自爱必然会使人去爱那些能够使自己保存和幸福的人,去尊重别人追求幸福和自我保存。
爱尔维修是西方伦理思想史上一个被称为“使我们认识了人的人”。
他认为,人的本性是自爱、自保的。
人的一切欲望、一切情感都来自人的自爱本性。
人的肉体感受性永远是趋乐避苦。
他指出:“痛苦和快乐是道德世界底唯一动力,而自爱底情感,乃是能够筑下一个有益的道德底唯一的基础。
” “快乐和痛苦永远是支配人的行动的唯
①章海山:《西方伦理史话》,辽宁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41页。
②斯宾诺莎:《伦理学》,商务印书馆1958年版,第173页。
③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52页。
④章海山:《西方伦理史话》,第211页。
⑤斯宾诺莎:《伦理学》,第173页。
⑥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编辑室编译:《18世纪法国哲学》,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98页。
⑦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编辑室编译:《18世纪法国哲学》,第99页。
⑧卢梭:《爱弥儿——论教育》(上卷),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95页。
⑨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101页。
⑩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第102—103页。
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第67页。
爱尔维修:《精神论》,辛垦书店1933年版,第12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