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双语言时代》学习要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语言时代》学习要点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1)什么叫双语言;
(2)什么叫双语言时代;
(3)什么叫国际共同语;
(4)该怎样理解英语的洪水泛滥;
(5)在语言争霸战中法语为什么失败了;
(6)东南亚、印度、日本等地区和国家,先后走向双语言时代说明了什么问题;
(7)中国的双语言情况是怎样的;
(8)双语言和双语言时代有什么意义。

2、在理解课文思想内容的同时,看清课文的结构。

3、弄懂课文的语言特色。

<二>教学步骤和内容:
一、分析课文的第一部分:国家共同语和国际共同语。

这一部分共有6个自然段,第二个自然段讲的是国家共同语,第一和第三、四、五自然段论述的是国际共同语。

第六自然段是结论:现代是双语言时代。

这部分中的关键句子有:①地球村必须有大家公用的共同语。

②英语已经事实上成为地球村的共同语。

③文化和经济发达的国家,早已实行了双语言。

现代是双语言时代。

这部分的层次和结构可以简单图示如下:
这一部分使用的论证方法主要是例证法和类比论证法。

例证法的自然段有一、二、四、五、六段,类比论证法主要是在第五自然段,如“三百年来的‘日不落'的大英国‘日落'了,留下来一份遗产‘英语',正像罗马帝国瓦解之后遗留下来的‘拉丁语'。

‘公历'失去了基督教特色,‘米制'失去了法国特色,‘英语'失去了英国的特色。


使用的修辞方法有仿句、比喻、设问等。

例如,仿句“登月球而小地球”,比喻地球已经成为
一个小小的村庄。

设问“世界语行吗?不行。


二、分析课文的第二部分:英语的洪水泛滥。

这部分共有7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第四自然段写了英语的产生、变化和发展。

第五~第七自然段写了英语的洪水泛滥及其原因。

在这部分课文中,重要的句子有:“英国打败历史传统,努力开创新的历史局面,在政治上开创民主制度,在经济上开创工业化生产方式。

这两个开创改变了人类历史,使英语在全世界中独占鳌头。

”“英语的流通扩大,美国是最主要的推动力量。

”“英语的洪水泛滥全球。


这部分的层次结构可以简单图示如下:
这部分课文的论证方法几乎全是例证法,不过还有一点儿比喻论证,例如“英语的洪水泛滥全球。

”称英语为“洪水”,是比喻,称英语在全球的广泛流通为“英语的洪水泛滥全球”,也是比喻。

三、分析课文的第三部分:法语的争霸战。

这部分有10个自然段,大致可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包括第一~第八自然段,写的是法语争霸战的失败及其原因;第二个层次包括第九~第十自然段,写法语争霸战的结果。

这部分课文的层次结构大至可以简单图示如下:
这部分课文的论证方法仍以例证法为主,与前两部分不同的是又增加了数字论证法。

例如“在电脑互联网络上,英语资料占90%,法语只占5%。

”“联合国原始文件所用语言,英语占80%,法语占15%,西班牙语占4%,俄语、中文和阿拉伯语合计占1%。

法语的应用不到英语的五分之一。


这部分课文中的重要句子是:“法语的国际流通性正在萎缩。

”“法国没有人不学英语,法国本身事实上早已是双语言国家了。


四、分析第四部分课文:东南亚的双语言。

本部分有6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谈东南亚10个国家的概况。

第二至第四自然段论述东南亚的语言文字问题。

第五第六自然段作了一个结论:东南亚是一个双语言地区。

该部分课文中的关键语句是“东南亚一致实行英语和本国语言的双语言,方便相互联络和发展国际贸易”。

该部分的层次结构可简单图示如下:
例证法仍是本部分主要的论证方法,也有一部分使用了引证法。

五、分析课文第五部分:印度的双语言。

本部分有四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讲印度独立后“宪法规定‘印地语'是惟一的国语”。

第二自然段写印度的“不得不规定11种‘邦用'官方语言”。

第三自然段写英语当了印度“全国共同语和国内各民族之间纽带语言的角色”。

最后一段做出结论:印度是一个英语和本国(本邦)语言的双语言国家。

这段文章的层次结构可简单图示如下:
六、分析第六部分课文:日本的双语言。

本部分课文共8个自然段,前4个自然段讲日本双语言的过去,后四个自然段讲日本双语言的现在。

过去部分主要讲语文平民化和英语教学的普及和提高。

现在部分主要讲促进日本双语言的措施。

该部分的层次和结构,可以简单图示如下:
本部分的证论方法因为有首尾两段的引证法,打破了例证法的单调乏味。

“青出于蓝”,“小巫见大巫”,“川流不息”,“并驾齐驱”等成语的运用,使得文章增色不少。

七、分析课文第七部分:中国的双语言。

这部分共有10个自然段,侧重点讲中国当前遇到的双语言问题的难题,主要讲大陆的双语言问题,台湾和香港的双语言问题一带而来。

最后讲双语言的意义。

这分课文的层次结构可以简单图示如下:
这部分课文中的重要句子有:①我们还没有来得及考虑国际双语言政策问题,但是国际双语言是国家现代化无法避免的需要。

②不能等待实现工业化之后再实行信息化。

同样,不能等待实现国内的双语言之后再实行国际双语言。

我们的历史任务是,在一个时期赶上两个时代。

③要革除成规,借鉴先进,去掉无效课程,减轻学习负担,提高实用水平。

④如果教育水平不能赶上先进国家,要想建成跟先进国家相颉顽的现代化国家,那就难于想象了。

八、解答《理解·鉴赏》
1、第一题:我们同意作者的看法。

因为一个国家具备了双语言的能力,才能参与正常的国际事务,参加正常的国际活动,才能在世界经济逐渐一体化的今天,进入国际互联网络,及时有效地学习外国的先进资料,提高本国的生产技术水平,在世界经济、贸易活动中取得独立地位。

2、第二题:所举的语言例子是通俗易懂的,但表达效果又是生动形象的。

例如例①夸张说地球太小,称地球为“村”,通过比喻,让地球的“小”变得具体可感了。

又如例②强调国际共同语的重要性,就利用反证法,说离开了国际共同语的地球村,就成了哑巴村,很是催人警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