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_思品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复习题及答案20140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二下学期期末复习题
第一单元复习题
一、选择题
1.我国公民是指()
A.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 B.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上生活的人C.热爱社会主义的劳动者 D.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2.法律的本质是 ( )
A.体现剥削阶级的意志 B.体现掌握政权的统治阶级的意志
C.体现人民的意志和利益 D.体现绝大多数人的意志
3.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则,它的特殊性表现在 ( )
①与道德相同都是社会的行为规则②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③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④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A.②③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下列对宪法理解正确的有 ( )
①是国家的根本大法②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③是国家的总
章程
④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⑤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A.①②③⑤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⑤
5.2007年3月,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
其第一条是: “为了维护国家基本经济制度,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明确物的归属,发挥物的效用,保护权利人的物权,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一条:“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以上材料说明
A.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B.宪法必须在普通法律的基础上制定
C.宪法是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 D.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严于普通法律6.当今社会普遍认为,最为安全、代价最小、最能保证社会长治久安的治国方略是()
A.法制B.人治C.德治D.法治
7.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北京电视台的“北京特快”、“第7日”等专栏的节目,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腐败现象,不正之风,社会上的违法
行为、丑恶现象,进行了有利的抨击和曝光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
这是为了保障公民行使批评建议权所建立的
A.代表联系群众制度 B.信访举报制度 C.新闻监督制度 D.其他监督制度
8.“通过来信等方式向各级党政机关反映问题是您的合法权利。
我们真诚地希望您为我市的发展提出好的建议,并对我们工作中的不足提出批评”这摘自市长信箱中的一段话表明,我国公民依法享有
①.批评权②.建议权③.选举权④.被选举权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 D ③④
“法令行则国治国兴,法令驰则国乱国衰”,据此回答9到10题。
9.上述观点认为()
A国家兴衰在于立法 B只要严格执法,就能使国家兴旺 C国家履行各项职能叫治国 D治国离不开法律
10.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最有效的办法是()
A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B严厉打击各种违法行为 C实行法治 D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11.薄熙来曾任大连市委书记、市长,辽宁省委常委、副书记、省长,商务部部长,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等职。
2013年9月22日,法庭对被告人薄熙来以受贿罪、贪污罪、滥用职权罪依法判处刑罚,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薄熙来身居高位也难逃法律的制裁。
这说明我国法律:
A.是由国家创制的行为规范 B.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C.是对社会全体成员都具有普遍约束力 D.规定了人们之间的权利义务12.目前,党和国家高级干部中出现了一些腐败分子,并被处以刑罚,充分体现了()
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②依法治国的要求③我国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④我国不允许有超越法律之上的特权
A①③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3.我国实行依法治国,根本目的是()
A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 B调整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相互关系
C惩罚违法犯罪分子 D保证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14.各种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行使国家权力的最高原则是()
A.为人民服务 B.中国共产党章程 C.遵守宪法 D.社会主义
道德准则
15.在我国,不同性质的国家机关,依据宪法行使的国家权力不同。
人民代表大会、政府、法院、检察院分别行使()
A.立法权、行政管理权、审判权、检察权 B.检察权、立法权、行政管理权、审判权
C.审判权、检察权、立法权、行政管理权 D.行政管理权、审判权、检察权、立法权
16.我国的立法权属于()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务委员会 B.国务院 C.检察院D.人民政府
17. 从法律角度讲,任何团体、组织和个人,在宪法和法律面前()
A.有时不平等 B.都一律平等 C肯定不平等 D.不一定平等18. 在我国,依法治国的核心是()
A.保证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 B. 依宪治国 C. 依照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事务 D. 保证人民的民主权利
19. 我国法律规定, 在我国任何公民犯罪都必须受到制裁。
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成克杰同样受到法律制裁。
2000年7月31日被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
这一案例充分体现了法律的一个显著特征()
A.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B. 法律是以规定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C. 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D.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20.某地供电局越权向农民加收电费,农民联名写信向上级部门反映,上级部门批评了该供电局的有关领导并责令追回加收电费。
这表明农民在这一问题上行使了政治上的 ( )
A.劳动权 B.经济权 C.监督权 D.言论自由权
21.在现实生活中,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应该()
A.忍气吞声 B.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C.采用非法手段进行报复
22.公民履行义务时一定要做到①法律鼓励的积极去做②法律所要求的必须去做③法律要求的依据个人条件,有选择的做④法律所禁止的坚决不做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④
二、判断题
1.只有年满18周岁才能成为我国公民()
2.依法治国就是依据宪法治理国家。
()
3.我国法制建设的目标是实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
4.国家行政机关制定或认可法律是国家创制法律的两种主要形式。
()
5.道德和法律都是调整人们行为的规则,可以相互替代。
()
6.具有普遍约束力是法律区别于其它行为规则的最主要的特征。
()
7.依法治国的本质是崇尚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
()
8.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
9.宪法赋予的公民权利是公民的基本权利。
()
10.公民的监督权包括: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以及依法取得赔偿的权利。
()
11.公民的某些权利可以放弃,但义务不能放弃。
( )
12、法律是以道德为基础的。
()
13、法律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进步、维护人们合法权益。
()
14、公民的权利受法律保护。
()
15、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
16、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
17、以德治国也是我国的治国方略。
()
第二单元法律维护权益(上)复习题
一、单选题
1.公民利用自己的电视机收看电视,属于行使所有人的【】
A占有权 B使用权C收益权D处分权
2.下列选项中属于公民合法财产的是【】
A收入 B毒品 C抢来的5000元 D合法储蓄的利息
3.依据我国继承法的规定,遗产的第一继承顺序为【】
A兄弟姐妹 B朋友 C配偶子女父母 D祖父母.外祖父母
4.下列关于遗产继承的说法正确的是【】
A钟某生前中奖收入属于遗产范围
B只有有血缘关系的子女享有继承父母遗产的权利
C遗产分配要体现权利与义务一致性
D刘某可以立遗嘱将自己的合法财产赠给贫困学生
5.现实生活中,店庆酬宾,饭店五折优惠(实际价已提高),免费美容,(实际是高价销售化妆品)等令人眼花缭乱的促销活动实际是侵犯了消费者的【】
A安全权 B知情权 C自主选择权 D依法求偿权
6、赵某从商场购买的一台彩电,使用不长时间就发生爆炸。
经有关专家现场鉴定,爆炸是因电视机自身质量问题引起的。
在这种情况下,赵某维权应采取的正确方式是【】
①与商场协商解决②到商场强行搬走一台价格相同的电视机③自认倒霉,重新购买④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⑤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
A.①②④ B.①④⑤ C、①③⑤ D、②④⑤
7.“吃荤菜怕激素,吃素菜怕毒素,喝饮料怕色素,能吃什么心里没数。
”这一顺口溜从侧面反映出消费者的正受到威胁()
①安全权②自主选择权③公平交易权④监督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人民法院成立了专门审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的少年法庭,采取区别于成年人的侦查起诉和审判方式,做到寓教于审、审教结合。
人民法院的这些做法属于对未成年人的【】
A.家庭保护
B.学校保护
C.社会保护
D.司法保护
9.材料一:2013年3月25日,以“普及安全知识,确保生命安全”为主题的第18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在北京启动。
各地围绕这一主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宣传活动。
材料二:新版《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校车载人超过核定人数20%以上的记12分、不按规定避让校车记6分”。
上述两则材料共同说明了【】
①我国进一步加强了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②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社会保护③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需要司法保护④我国政府重视保护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权
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10.某市民政部门计划在一些街道社区设立未成年人保护事务工作站,对单亲家庭子女、网瘾少年等未成年人施行保护。
这一保护属于【】
A.家庭保护B.学校保护C.社会保护D.司法保护
11.2013年一、二季度校园安全事故频发,各地中小学、幼儿园迅速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并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安全教育和演练活动。
这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A.家庭保护B.学校保护C.社会保护D.司法保护
12.食品包装袋上的生产日期是为了让消费者判定食品的新鲜程度。
然而,一些黑心的商家为了减少损失,在食品包装的生产日期上动起了歪脑筋。
新华视点记者在北京、湖南发现,有些商家用有毒化学药剂等涂改食品保质期,湖南浏阳一家食品企业涂改包装生产日期,女工甚至被烧伤了手。
涂改食品保质期的行为【】
①侵犯了消费者合法权益,违背了诚信原则②破坏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③属于合理的商业竞争手段和促销方法④严重危害食品安全,应受到刑罚处罚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①②④
13.消费安全,事关重大。
然而,生活中却时常遭遇:二恶烷广泛存在于洗漱用品及多种日常食品中,不少化妆品中掺有汞和铅,反季节蔬菜水果中含有大量的催熟剂,一次性筷子中含有残存的工业硫磺,石蜡、双氧水和无水焦磷酸钠……这些现象的存在【】
①威胁人民群众生命健康②有悖诚实守信基本要求
③是科技创新的必然结果④表明消费安全形势严峻
A.①②③B.①③C.①③④D.①②④
14.A市某电信服务商推出手机上网“流量提醒定制化”服务,通过发送免费短信等方式快速准确的向用户提示上网流量消费情况,让用户明明白白消费,避免无意的超额消费。
这一服务措施主要维护了消费者的【】
A.安全权B.知情权C.智力成果权D.生命健康权
15.兜售盗版光盘的行为【】
A.是违法行为,侵犯了他人的人格尊严
B.只是不道德行为,并没有触犯法律
C.是违法行为,侵犯了他人的智力成果权
D.是违法行为,侵犯了他人的合法财产权
16.我国继承法规定了继承人的范围、继承顺序等。
第二顺序继承人包括兄弟姐妹、祖父母和【】
A.子女B.配偶C.父母D.外祖父母
17.我国的《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规定.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应向消费者提供真实、客观的食品营养信息和特性说明。
这一规定有助于直接保护消费者的【】
A.知情权B.结社权C.依法求偿权D.自主选择权
18.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继承权。
有关财产继承权,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保护公民继承权,是法律保护公民私有财产权的延伸与体现②我国关于财产继承的专门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③公民的遗产继承分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两种方式④行使继承权必须依法进行,不得损害他人的合法权利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9.2014年消费维权的年主题:“新消法、新权益、新责任”。
今年是新《消法》确立保护消费者权益新制度启动的第一年。
保护消费者权益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对于各项新制度的实施,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
作为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
①要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②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遵守社会公德。
③当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应通过正确的途径来维护。
④要学会制裁假冒伪劣产品生产者。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0.王某将自己财产的1/3留给父母,另外2/3由儿子继承,并到公证处公证。
王某的行为是在行使对自己财产的,选择的财产继承方式是。
【】
A.占有权遗嘱继承
B.使用权法定继承
C.处分权遗嘱继承
二价值判断
1.法律保护那些未成年人,是指保护那些遵纪守法的青少年。
2.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和安全,是学校保护的一项主要内容。
3.未成年年人保护法保护的对象是未满18岁的未成年人。
4.消费包括物质生活消费和精神生活消费。
5.人身安全和知情权是消费者最主要的权利。
6.消费者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不仅对消费者自己有利,对尊重消费者利益的经营者也是有利的。
7.根据财产的归属不同,可以将财产划分为个人财产和集体财产。
8.公民立遗嘱只能将财产分给继承范围之内的人。
9.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抚养义务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对不尽义务的可以不分或少分,体现了权利义务相一致的原则。
第三单元法律维护权益(下)复习题
一、判断正误:
1、中学生要特别关注自己的生命安全与健康,没有义务尊重和维护他人的生命健康。
()
2、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权。
()
3、妈妈气愤地说:“隐私就是见不得人的事,你小小年纪有什么隐私权!”()
4、受教育是我的权利,我可以放弃。
()
5、孩子上不上学是自家私事,任何人无权干涉。
()
6、遵守学校纪律,尊敬老师,努力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是义
务教育的学生应该承担的最基本的任务。
()
7、只要不做违法的事,就是在履行义务。
()
8、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与公
民的个人利益在根本上一致()
9、当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应采取一切手段来维
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
二、选择题
1、唐某家阳台上花盆被风刮到楼下,正好砸伤了路过的邻居张某,当时唐某不在家.对唐某是否负法律责任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不负,因为当时他不在家B要负因为他侵犯了张某的健康权
C不负因为他并不是故意的D不负因为他没有作案动机
2、在公民的人格权中,居于首要地位的是( )
A人身自由权 B 生命健康权C隐私权 D 名誉权
3、大学毕业生杨某,因未携带,身份证被派出所收容,在转往收容遣送中被故意伤害致死,上述案例中,杨某被侵犯的权利是,( )
A命健康权 B格尊严权 C论自由 D劳动权
4、据调查,当前人们的事业发展和收入状况与他所接受的教育程度成正比。
“脑袋满,才能钱袋满”已成为普遍共识。
从个人自身的发展要求来看,受教育应是公民的()
A. 一项基本权利
B. 一项基本义务
C. 一件个人私事
D. 一种兴趣爱好
5、学生刘某从某超市出门时,保安员认为刘某有偷拿货物的嫌疑,便将她带到值班室审问并强行搜身。
保安员的行为()
A是维护公共财产的合法行为。
B是侵犯公民姓名权利的违法行为。
C是侵犯公民人身自由权的违法行为。
D.是可以谅解的行为
6、2012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通过“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这旨在保护公民的()
A.隐私权B.人身自由权C.知情权D.生命健康权
7、2006年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将全部免除学杂费,对其中的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课本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2007年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这一政策。
这一举措表明()
①国家高度重视义务教育。
②国家为义务教育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
③教育乱收费现象将得到根除。
④今后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上学时将不花一分钱。
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②④D。
①②
8、“姓名电话均可查,住址车牌都不假;个人信息随意卖,真实具体能批发;短信骚扰寻常事,不胜其烦不堪扰!”导致这些烦恼是因为公民的被侵犯了。
()
A.肖像权B.荣誉权C.名誉权D.隐私权
9.下列是学生对于义务教育的认识正确的是()①是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
②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不需要尽任何义务。
③是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④具有强制性、普遍性和免费性特征。
A.①③④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10.义务教育具有的特征不包括()
A.义务性。
B.公益性。
C.普遍性。
D.统一性
11.某杂志社以营利为目的,在未经小王本人同意的情况下,擅自将她的照片印在了杂志的封面上,该杂志社侵犯了小王的()A.姓名权。
B.隐私权。
C.肖像权。
D.荣誉权。
12.某校一学生寝室丢了东西,老师怀疑是本次学生所为,在查无结果的情况下,让同学们投票“选小偷”。
这种做法侵犯了学生()
A人身自由权B人格尊严C姓名权D荣誉权
13.李明的父亲病故后,母亲带他嫁到王家。
继父令李明改姓王,李明就是不答应,两人的关系由此紧张起来,李明的母亲也十分为难。
对此,你的看法是()
A 李明应该改姓,父亲有权给孩子取名。
B 姓李姓王无所谓,双方不必计较。
C 李明的继父可以持户口本到户籍管理部门请示办理。
D 李明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
14.下列行为不属于侵犯我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的是()
A父母查看子女储存在电脑上的电子邮件。
B父母或监护人拆阅未成年人的信件。
C公安人员因国家安全的需要对出境信件按一定程序予于检查。
D村干部拆阅劳教人员寄给家属的信件。
15.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有一些属于不宜公开或不愿意公开的、不妨害他人和社会利益的个人私事,如随意披露他人的私事就侵犯了公民的()
A.名誉权。
B.荣誉权。
C.肖像权。
D.隐私权。
16.公民的人格尊严权包括()①生命健康权。
②肖像权。
③名誉权。
④姓名权。
A.①② B。
①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②③④
17、2013年4月18日,教育部推出国家级“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暂行办法”,对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做出具体评估指标。
学生课业负担、择校、
乱收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纳入当地教育发展规划等问题都纳入督导评估范围。
这项举措()
A.有助于公民受教育权利的实现
B.规范了各级各类学校的办学指标
C.体现了义务教育阶段均衡性的显著特征
D.明确了学生履行受教育义务的具体要求
初二下第四单元复习题
一、选择题
1.九年级学生小强上完晚自习,在回家的途中被2名不法青年持刀抢劫,这时小强正确的做法有【】
①为维护自己的权利,勇于与犯罪分子作斗争②留意观察犯罪分子特征③机智灵活,寻找机会脱险④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设法抓住歹徒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2.青少年身心尚未成熟,社会经验不足,在面对不法侵害时,往往处于被动地位而容易受到伤害。
这要求我们【】
①要提高警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②面对不法侵害,学会忍气吞声③面对不法侵害,要用智慧保护自己④当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善于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当前,一些人通过网络买卖个人信息、诈骗、侵犯隐私、散布谣言甚至人身攻击,不仅危害了国家信息安全,影响社会安定,也为公众带来巨大困扰;这些人也因此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网络信息良莠不齐②网络具有消极作用③网络交往要遵守道德④上网
要遵守法律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4.据统计,目前我国青少年网民规模已达1.95亿人,手机已成为青少年上网方式的首选。
但青少年在利用手机网络拓宽视野、与人交往的同时,也面临着信息纷繁复杂、网友真假难辨的困扰。
青少年在使用手机网络时,应做到【】
A.增强猎奇心理,广泛结交网友
B.追求各种情趣,谨防上当受骗
C .抵制不良诱惑,拒绝网络交友 D.汲取有益信息,提高辨别能力
5.有人秀着“鸟叔”的马步自得其乐,有人把玩着“苹果”追逐时尚,有人追捧某歌手为“星之大侠”,有人为“三国杀”寝食皆忘……面对这种现状,正确选择应是【】
①善于模仿,顺势而为②明辨是非,择善而行
③理性思考,绝不盲从④兴趣多元,跟风弄潮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
6.“厌学→逃学→辍学→流失社会→劣迹行为→违法犯罪”,几乎是未成年人走向犯罪道路的行为轨迹。
这警示我们【】
①要珍惜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②大错不要犯,犯点儿小错无所谓③要增强法制观念,重视品德修养④一个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往往有
一个演变的过程,所以要防微杜渐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7. 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的共同点是【】
A.都具有社会危害性 B.都要承担同等的法律责任
C.都触犯了我国刑法 D.都具有刑罚当罚性
8.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种类分为主刑和附加刑。
下列属于附加刑的是【】
A.管制B.有期徒刑C.罚金D.无期徒刑
9.右图“中国式过马路”是网友对一些人集体闯红灯
现象的调侃,即“只要凑够一撮人,管他红灯还绿灯。
”“中国式过马路”的行为属于【】
①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②受从众心理影响的行为③扰乱社会公共秩序的行为④要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关乎人民切身利益的食品安全问题,加大了犯罪惩处力度,最高可判处死刑。
这体现出我国法律【】
A.通过解决公民之间的权利义务纠纷来维护公民合法权益
B.只具有制裁功能,制裁是维护公民生命权最有效的方法
C.通过制裁违法犯罪行为来维护公民合法权益
D.通过规定权利和义务来规范人们的行为
11.五名无业人员在公共场所散发传单,散布世界末日来临的谣言,制造了社会恐慌。
2012年 12月14日,武汉市东西湖区公安分局依法对他们作出行政拘留10日的处罚。
五名无业人员的行为【】
A.属于一般违法行为 B.应受到刑罚处罚
C.属于严重违法行为 D.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
12.2013年4月,吴某在微博上散布H7N9禽流感在宁波某地爆发的谣言。
当地警方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对他作出拘留五日的处罚。
这是因为吴某的行为属于【】
A.犯罪行为B.严重违法行为C.一般违法行为D.违纪行为
以下是两位同学的对白。
据此回答13-14题
甲:“哥们抽根烟”-----乙:“真有味”甲:“哥们嗑粒药”---------乙:“真过瘾”
甲:“哥们一起干”-----乙:“真刺激”甲:“哥们一起坐牢了“-----乙:“真后悔”
13.两位同学的故事警示我们【】
A.违法就是犯罪,我们要学会防微杜渐 B.一切吸毒行为都是犯罪行为
C.不良行为如不加以控制会发展成犯罪 D.受人唆使犯罪,不要承担法律责任
14.面对“好友”的“盛情”和毒品的诱惑,正确的做法是【】A.接受好意,和朋友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B.婉言谢绝,只要保证自己不参与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