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九章 小结与复习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对训练
2.在△ABC中,三个内角∠A,∠B,∠C满足∠B-∠A=∠C-∠B, 则∠B= 90°.
考点三 三角形的外角及其性质
例3 如图:在△ABC中,∠1=∠2=∠3. (1)试说明:∠BAC=∠DEF;
解:(1)在△ACE中,∠DEF=∠3+∠CAE, 因为∠1=∠3, 所以∠DEF=∠1+∠CAE=∠BAC, 即∠BAC=∠DEF;
F
是 20°,∠FBC的度数是 40°.
B
C
5.如图,在△ABC中,两条角平分线
A
BD和CE相交于点O,若∠BOC=132°,E
那么∠A的度数是 84° . B
OD C
考点五 本章中的思想方法
方程思想
例5 如图,△ABC中,BD平分∠ABC, ∠1=∠2, ∠3=
∠C,求∠1的度数.
A
)
解:设∠ 1=x,根据题意可得∠2=x.
其形状像数字“8”,我们不难发现有一重要结论:
∠A+∠C=∠B+∠D.这一图形也是常见的基本图形
模型,我们称它为“8字型”图.
A
C O
B
D
课堂小结
有关概念
三角形及其顶点、边、角
三边之间的关系
三
角
性质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形
内角与外角的关系
三角形的分类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
第九章 三角形
小结与复习
要点梳理
一、三角形 1. 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_顺__次__相__接__所构
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以点A,B,C为定点的三
角形记为_△__A_B_C_,读作“三角形ABC”. 2.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3. 三角形的分类
不等边三角形 按边分
(2)若∠BAC=70°,∠DFE=50°,求∠ABC度数.
(2)在△BCF中,∠DFE=∠2+∠BCF, 因为∠2=∠3, 所以∠DFE=∠3+∠BCF, 即∠DFE=∠ACB. 因为∠BAC=70°,∠DFE=50°, 所以在△ABC中,∠ABC=180°-∠BAC-∠ACB =180°-70°-50°=60°.
1
因为∠3= ∠1+ ∠2, ∠4= ∠2,
所以∠3=2x, ∠4=x,
2
又因为2x+2x=180 °,得x=36°,
D 3
C
所以∠1=36 °.
方法归纳 在角的求值问题中,常常利用内角、外 角之间的关系进行转化,然后通过三角形内角和定 理列方程求解.
方法归纳 等腰三角形没有指明腰和底时要分类讨论, 但也别忘了用三边关系检验能否组成三角形这一重要 解题环节.
考点二 三角形的内角和 例2 如图,CD是∠ACB的平分线,DE∥BC,∠A= 50°,∠B=70°,求∠EDC,∠BDC的度数.
解:因为∠A=50°,∠B=70°, 所以∠ACB=180°-∠A-∠B=180°-50°-70°=60° 因为CD是∠AC1B的平分线,1 所以∠BCD= 2 ∠ACB= 2 ×60°=30°. 因为DE∥BC,所以∠EDC=∠BCD=30°, 在△BDC中,∠BDC=180°-∠B-∠BCD =180°-70°-30°=80°.
分类讨论思想 例6 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10 和6 ,则三 角形的周长是 26或22 .
解析:由于没有指明等腰三角形的腰和底, 所以要分两种情况讨论: 第一种10为腰,则6为底,此时周长为26; 第二种10为底,则6为腰,此时周长为22.
化归思想
如图,△AOC与△BOD是有一组对顶角的三角形,
=S△ADF-S△BEF, 即S△ADF-S△BEF=S△ABD-S△ABE=6-4=2.
方法归纳 三角形的中线将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 部分;高相等时,面积的比等于底边的比;底相等时, 面积的比等于高的比.
针对训练
4.如图,在△ABC中,CE,BF是两条高, A
若∠A=70°,∠BCE=30°,则∠EBF的度数E
等腰三角形
腰和底不等的 等腰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
锐角三角形 按角分 直角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
4. 三角形的内角和与外角 (1)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__1_8_0_°_. (2)三角形一边与另一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 三角形的_外__角___.
(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_不__相__邻__的两个内 角的和,并且大于与它_不__相__邻__的任何一个内角.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满足8-3<a<8+3解答即可.
解: 由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 三边,得
8-3<a<8+3, 所以 5 <a<11. 又因为第三边长为奇数, 所以第三条边长为 7cm或9cm.
针对训练
1.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10 和4 ,则三角 形的周长是 24 .
考点四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
例4 如图,在△ABC中,E是BC上的一点,EC= 2BE,点D是AC的中点,设△ABC,△ADF和△BEF 的面积分别为S△ABC,S△ADF和S△BEF,且S△ABC=12, 解则析S△因所因所因:A为 以 为 以 为因DF-SSESS为△△△△CS点AAAA=△BBBBCDEDDB2=== -E是BF=E1SA122△,13_C,SAS_S的B△△_E△_A2=A中ABB_BCC_(C点==S_=△_,.A13112D2所××F,+以1122SA==△DA46B=.F. )-12 (ASC△,ABF+ S△BEF)
针对训练 3. 已知:如图为一五角星,求证:∠A+∠B+∠C +∠D+∠E=180°.
证明:因为∠EFG、∠EGF分别是 △BDF、△ACG的外角, 所以∠EFG=∠B+∠D,∠EGF=∠A+∠C. 因为在△EFG中,∠E+∠EGF+∠EFG=180° 所以∠A+∠B+∠C+∠D+∠E=180°.
三、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
1. 三角形的高: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对边所在
直线的垂线段. A 表示法:① AD是△ABC的边BC上的高;
② AD⊥BC于D;
B
DC
③∠ADB=∠ADC=90°.
2. 三角形的中线:连接一个顶点和它对边中点的线段.
A
表示法:① AD是△ABC的边BC上的中线;
② BD=DC= 1 BC.
2
B
D
C
3.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三角形一个内角的平分线
与它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与交点之间的线
A
段.
12
表示法:
B
D
C
① AD是△ABC中∠BAC的平分线.
② ∠1=∠2= 1 ∠BAC.
2
4. 三角形的三条中线交于一点,这个交点叫做三
角形的__重__心__.
考点讲练
考点一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例1 已知两条线段的长分别是3cm、8cm ,要想拼成 一个三角形,且第三条线段a的长为奇数,问第三条线 段应取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