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三大花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秦腔三大花脸
本文选择唱、念、打三个净角阐述秦腔花脸艺术,以供广大戏曲爱好者参考。
标签:秦腔;花脸;念白;唱腔;武打
秦腔作为我国传统戏剧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完整的行当体系,同时秦腔花脸别具特点,最大程度地彰显了地域风情,在整场戏中常常是“典型角色”。
相比青衣,须生更具有舞台视听冲击效果。
花脸在某种意义上能体现秦腔艺术风格的一个行当,各个剧团都有为观众所欢迎的著名演员。
田德年、张健民、周辅国这“三大花脸”各人的演唱特点十分突出,直到今天还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笔者现在选择这“三大花脸”展开分析,分别从唱、念、打三个层面进行阐述。
一、唱功醇美:田德年
传统秦腔产要花脸、青衣、须生的合作,事实上这三个行当共同演绎的曲目也是最多的,一则是提升舞台剧情曲折性、复杂性,二则通过不同的艺术加工形式,让舞台表演更为丰富。
相应地,秦腔花脸一旦与青衣、须生相结合,唱功戏是必不可少的,同时也限制了花脸“独立性”“典型性”,对演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专攻方面而言,秦腔花脸声腔粗犷,加工较少,味道欠缺,显然无法与青衣、须生相比,因此能够达到技高的艺术水平的演员不多。
田德年是老一辈艺术大家,生于1989年,14岁从艺专攻小生,后因变声改为花脸,前期从艺经历中注重唱功的练习,为后来田德年在大花脸上的造诣增色不少。
田德年虽是陕西人,但长期在甘肃、青海、宁夏等地演戏,在那里唱花脸相当有名。
1952年,全国首次在北京举行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西北区组成演出团时,将包括田德年、刘易平、杨金凤等名演员调到西安,后来就正式加入了陕西省戏曲研究院。
田德年晚年在西安十几年,给秦腔花脸增添了新的光彩。
田德年演的戏很多,他在西安经常演的戏,折戏有《黑叮本》、《二进宫》、《打銮驾》、《赤桑镇》、《国士桥》、《斩单童》,本戏有《铡美案》、《游西湖》等。
《黑叮本》和《二进宫》,那是秦腔典型的青衣、花脸与须生的合作戏,扮演徐延昭的田德年,与扮演李彦妃的李正敏,扮演杨波的刘易平合作演出,旗鼓相当,势均力敌,无论是独唱、对唱,还是三人轮唱,都达到了字正腔圆、酣畅淋漓的高水平。
田德年与李正敏的对唱,也就是戏中的“叮本”,唱腔由慢到快,情绪由平和到激昂,气口紧凑,节节上升,充满了火药味。
而二次进宫时三个人之间的轮唱,也就是大家熟知的“太平年间把荣享”那段[二六],唱得又是那么心平气和,互相试探,与“叮本”时的剑拔弩张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让我特别记忆犹新的是,杨波怀抱幼主说他煞时得了病,这时田德年走到他的身边,用手在他头上一量,然后对他说:“侍郎官,我可没说你呀……”接着“嘿嘿嘿”低声一笑,没有明说而戳穿了他的装病要害,这一摸一笑的表情和动作意味深长,使这个充满悲剧气氛的戏增加了喜剧色彩。
此外,田德年在花脸表情及夸张动作方面的应运也十分值得称道,这一切得
益于前辈艺人的艰苦磨难,以及丰富的舞台经验。
二、有声有色:张建民
张建民被票友誉为“秦腔第一吼”,高亢嘹亮,但其嗓音与田德年相比尚欠火候,缺乏秦腔花脸的壮美醇厚,但却十分高亢嘹亮,因此也算是别具一格了。
同时,张建民具有当时中青年演员的优势,在秦腔改良的基础上实现了须生唱花脸的艺术转型,从而形成了一种听起来新颖别致的花脸声腔。
张建民口齿凌厉,吐字清晰,这也是他为人称道的念白奠定了基础。
张健民是尚友社的台柱,凡是剧团演的花脸戏,无论是主角还是配角他都演,而且演得都很出色。
他演的《五典坡》的魏虎,《闖宫抱斗》的殷纣王,戏都不多,但他演得很精彩,前者增加了戏中的喜剧色彩,后者强化了戏中的恐怖气氛。
他经常演出的《铡美案》、《黑叮本》等,与著名旦角何振中、须生康正绪合作,也是十分精彩的。
张健民表现出的则是一种刚健清新,他扮演的包拯和徐彦昭似乎更加富有生气与活力。
而《黑叮本》中大段对唱,张健民与何振中的嗓音都高,双方衔接很紧,越到后面节奏越快,剑拔弩张之势越强烈。
更为难得的是,他俩的吐字清晰,观众听起来还是比较清楚的。
张健民的白口好,他经常演出不少以道白为主的折戏,并成为他的拿手好戏,如《抱琵琶》、《甘露寺》、《草坡面礼》,还包括其他花脸很少演出的《观兵书》、《白虎堂》等。
三、火焰驹嘶:周辅国
周辅国最初就是二花脸出身,武功底子比较好。
他演的最好的当数《黄绝鞭》和《火焰驹》。
他在《黄绝鞭》中扮演殷纣王时的太师文仲,涂金脸,戴帅盔,扎黄靠,手持双鞭,随着几把彩火出场,很有几分威武雄壮的气概。
但由于他处于姜子牙兵将的追杀围攻之下,被逼上了置他于死地的绝龙岭上,任凭他左冲右突,都无济于事。
这时的文太师,自知性命当绝,只见他双手扬起金鞭,双足跺地向前,面对苍天,口中大叫“哇呀呀……”然后倒地身亡。
周辅国在这个戏中,演出了文太师的气势,烘托出舞台上的气氛,体现了秦腔慷慨激昂的风格。
《火焰驹》应该是周辅国经常演出的拿手戏。
他既有嗓子,又有武功,所以他扮演的义士艾谦没有人能超过他。
艾谦的出场就不同凡响:在紧锣密鼓中,随着长号嘶鸣,他双腿跨过一把彩火,就像骑着一匹火焰驹似地飞奔而上,确实让人眼睛为之一亮。
接着的趟马,手动鞭舞,浑然一体;踏三锤,刚劲有力,有声有色。
虽然别人也是这些动作,但他的表演,总让人感到与锣鼓调丝丝相扣,整个身体十分和谐,特别是亮相边式好看,具有强烈的雕塑感和观赏性。
遗憾的是,《火焰驹》拍成电影时,由于不是舞台片而是艺术片,艾谦的骑马被简单化地改为动画式的剪影,因而周辅国的这一套精湛的表演全被简化掉,一点也没有保留下来。
因为周辅国的嗓子好,他后来也多演唱功戏,所以就成为文武不挡的一位花脸演员。
他擅长演扎靠或动作较大的大花脸戏,如《黄河阵》的赵公明,《大报仇》的黄忠,《沙陀国》的李克用,《杀船》的萧恩等。
这些戏不仅要有好嗓子,
还需要好身架,而这些恰恰都是他独有的优势。
周辅国能结合自己的嗓音特点,在本声的基础上扩大共鸣,并加一点花脸的炸音,这样就形成了他朴实无华而又高亢响亮的花脸唱腔。
周辅国的嗓音很有耐力,许多大段成套唱腔或者唱段很多的戏,他都能唱得恰到好处,并游刃有余。
秦腔艺术中的优秀演员着实还有很多,但就花脸而言,以上三人十分具有代表性,在传统的基础上又加入了自己的理解和创新,这一点难能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