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灯笼》优质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文以《灯笼》为题,写了与“灯笼”相关的哪 些事件?可分为哪几方面?
提灯迎祖父 上下灯学
乡村日常生活类;
乡俗还愿挂红灯 元宵观灯、猜灯谜 乡村艺术表演类;
宫灯
挑灯看剑
历史文化类。
“灯笼”在课文起怎样的作用?
起线索作用,串联各个材料,所有的叙事 都与“灯笼”有关;“灯笼”寄托着作者对故 乡和故乡亲人的怀念,引发作者对国家的责任 担当意识。
宫廷点缀的灯火
在电灯尚未出现和普及的时代,灯笼却是人们 日常生活的必须品,是生活和情感的纽带,记录着 亲情,抒写着繁华,以及对往昔岁月的怀念……
吴伯萧(1906—1982)原名熙 成,笔名山屋、山荪,是我国当代 著名文学家和教育家。1906年3月 13日出生于山东省莱芜市吴花园村, 1938年投奔革命圣地延安,进入中 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是抗战 时期伟大的文学家。
文章结尾说:“唉,壮,于今灯笼又不够 了。应该数火把,数探海灯,数燎原的一把烈 火!”结合全文,分析这句话表达了作者的怎 样的观点态度。
作者热烈赞颂古代将军塞外点兵,挑灯看剑, 英勇杀敌的气概;他们激发了作者的爱国情怀,引 发了作者热切希望能冲上前线奋勇杀敌,打击日寇 的愿望;同时表达了对时局的担忧和对未来的希望, 作者希望有更强大的力量,有更具凝聚力的精神, 团结抗战,保卫好自己的家园。
散文
定义
一种作者写自己经历见闻中的真情实感的灵活 精干的文学体裁
特点
形散 神聚
形散:取材广泛自由,写作手法不拘一格 神聚:表达主题明确集中
线索
核心人物、核心事物、时间、地点、作者的情 感变化
分类 叙事性散文、抒情性散文、议论性散文
◆生难字 争讼( sònɡ ) 领域( yù ) 斡旋(wò xuán) 静穆( mù ) 褪色( tuì ) 熙熙然( xī ) 思慕( mù ) 可悯( mǐn ) 锵然(qiānɡ) 怅惘(chànɡ wǎnɡ)
第11段:“那灯笼上你不希望写的几个斗 方大字是霍骠姚,是汉将李广,是唐朝裴公吗? 雪夜入蔡,与胡人不敢南下牧马的故事是同日 月一样亮起了人的耳目的”。
“灯笼”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成为民 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结合全文,简析作者喜爱灯笼的原因。 ①灯笼寄托着作者对祖父、母亲等亲人的
牵挂和感激之情; ②许多乡情民俗与灯笼相关,给作者留下
第8段:“族姊远嫁,大送大迎,曾听过彻夜的 鼓吹,看满街的灯火”。
“灯笼”装点了乡村的节日,带给村民快乐。
➢ 历史文化 第7段:“唐明皇在东宫结绘彩为高五十尺的
灯楼,遍悬珠玉金银而风至锵然的那种盛事太古 远了”。
第8段:“《宋史·仪卫志》载,准有打灯笼 子亲事官八十人”。
第10段:“‘……好一似扬子江,驾小舟,风 狂浪大,浪大风狂’的汉献帝也许有灯笼做伴”。
1.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吴伯箫的创作道路。 2. 课外阅读吴伯箫的其他散文,感受其散
文的写作风格。
4 灯笼
1.体会作者对往昔生活和家国天下所寄寓的复杂感情。 2.感知文中“灯笼”的民俗意义和文化价值。 3.分析文中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品味富有表现力 的语言。
提起灯笼,你会想到什么?
张灯结彩的喜庆
◆多音字
( tiāo )挑担
( juàn )答卷


( tiǎo )挑拨
( juǎn )卷起
◆词语解释
争讼:因争论而引起诉讼。 斡旋:调停,调解。 静穆:安静庄严。 思慕:怀念;追慕。 怅惘:惆怅迷惘;心里有事,没精打采。
褪色:比喻某种情景、意识、本色等逐渐淡漠 以至忘记。 熙熙然:温和欢乐的样子。 暖融融:形容温暖宜人;温暖舒适。 人情世故:指为人处世的方法、道理和经验。
➢ 乡村日常生活 第1段:大人管制小孩“玩火”,但他们
自己“偷偷还要在神龛里点起烛来”。
第3段:“我”夜晚随大人去迎接进城归 来的祖父,祖父“一路数着牵牛织女星谈些 进京赶考的掌故——雪夜驰马,荒郊店宿”。
第5、9段:其他如在村里上灯学,“挑 了灯笼走去挑了灯笼走回”,以及“用朱红 在纱灯上描宋体字”等。 “灯笼”与村民生活不可分离,给人以温暖。
楚记在心里。虽然人已经是站在青春尾梢上的人,母亲的头发
也全白了。
灯笼宣照着母子情深
(3)真是,若有孤行客,黑夜摸路,正自四面虚惊的时候,
忽然发现星天下红灯高照,总会以去村不远而默默高兴起来的
吧。
灯笼慰藉着孤行客的心
(4)进士第的官衔灯该还有吧,垂珠联珑的朱门却早已褪色
了。
灯笼显示主人的地位与权势
作者抒写了他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来表现灯笼对 自己乃至民族的意义,但第九、十自然段却跳出回忆, 而去写了想象虚构的事件,作者这样安排有何意义? “哎,壮……”作者为何发出这样的感慨,文本最后 一段的意义是什么?请结合材料链接作简要分析。
小孩子爱火天性
首尾呼应
挑灯迎祖父回家,听祖父讲进京赶考的掌故

母亲接过纱灯,递给消夜食品

村口红灯高照,慰藉孤行客

进士弟官衔灯高照朱红门,感悟历史沧桑

灯纱上描红,承载传统文化

联相爱国名将,做灯笼下马前卒

燎原的火把
抒发爱国热情
有关“灯笼”的诗文妙句
十万人家火烛光,门门开处见红妆。 (唐·张萧远《观灯》)
蓟门看火树,疑是烛龙燃。 (唐·孟浩然《同张将蓟门观灯》)
建元看别上元灯,处处回廊斗火层。珠玉乱抛 高殿佛,绮罗深拜远山僧。
(唐·章碣《上元夜建元寺观灯呈智通上人》) 灯花助春意,舞绶织欢心。
(唐·羊士谔《上元日紫极宫门观州民然灯张乐》)
1.以小见大
文中的“灯笼”是作者早年乡村生活中的微小 事物,作者描写的祖父、母亲也是微末之人,记述 的事件也都是细碎之事,在细小的事物中作者抒写 了自己细微的情感。作者从小处写起,小中见大, 由一家一村延及天下,由一时一事延及历史,由个 人延及社会。最后所述国家之事、所述壮烈之情, 才是作者真正的写作主旨。
作者表达的情感,在全文各段中有怎样的 变化?
两种感情基调:深情,激情。对大部分段 落描写早年乡村生活,充满深情;到最后延伸 到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表达出激情,尤其是 最后一句:“数燎原的一把烈火!”表现出最 高亢、最激越的感情。
1.找出课文中具有民俗意义的语句,分析 “灯笼”所具有的民俗文化的意义。
作者抒写了他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各种记忆从不同 方面表现了灯笼对于他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请你作简 要说明。
(1)不是夜饭吃完,灯笼还在院子里亮着吗?那种熙熙然庭 院的静穆,是一辈子思慕着的。 灯笼映照着长幼情笃
(2)母亲给留着的消夜食品便都是在亲手接过了灯笼去后递
给自己的。为自己特别预备的那支小的纱灯,样子也还清清楚
2.双线并行
本文依据标题“灯笼”聚合各种材料,所有细 小事件无不与“灯笼”相关,“灯笼”是明线。情 感是课文的暗藏线索,作者依据情感线索安排材料 次序,恰当地谋篇布局。每一次叙述都联结着情感 的表达,作者对大部分段落中描写的早年乡村生活 充满深情,延伸到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表达激情, 文末则表现出最高亢、最激越的感情。
材料链接:
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侵略者发动“九一八事变”,炮火不仅震 碎了壮丽的祖国河山,也击破无数文士的美好幻想,这其中就包括吴伯 萧。然而,国民党政府竟然采取的“不抵抗”政策,这让他十分愤懑, 忧心如焚、怒火中烧。骨鲠在喉,不吐不快,于是,他在从事教育工作 的同时,坚持业余写作,舒解一腔积郁。
他在这一时期的散文,常常回荡着爱国主义的激越旋律。即使在回忆 童年生活的篇章里,这一旋律也时常跳跃而出。
虚写追慕古代名将挑灯 剑、塞外点兵令胡人不敢南 下的业绩,是为后面的直抒 胸臆做铺垫,作者借灯笼表 达自己浓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自回忆中超脱出来,表达悲壮激越的家国情怀,表现出自己 要同时代共呼吸的担当精神。
特色一:多种表达方式 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既创设了感人的意境,
又抒发了强烈的情感。
特色二:结构严谨 文本前两段与结尾联想之两段紧密联系,中间诸段
落俱为回忆,不可不谓作者之为文独具匠心,巧设结构。
《灯笼》这篇散文,回忆了作者与灯笼有关 的往事,寄寓着丰富的情感。文章以小见大,融 记叙、抒情、描写于一体;语言自然朴素、清新 练达,既朴实平易又生动传神,娓娓而谈,侃侃 而论,有着无穷的艺术魅力,是我们学写散文的 典范。
引出话题——喜欢灯笼
提灯迎祖父
灯 笼
回忆往事
上下灯学 乡俗还愿挂红灯 元宵观灯、猜灯谜 族姊远嫁 纱灯描红 想象宫灯 挑灯看剑
抒发情怀——保家卫国
喜爱灯笼 家国情怀
本文以自由的散文化笔法,抒写了作者关 于灯笼的一些记忆,有孩童心性、亲人往事、 乡情民俗、诗词典故等,从不同方面写了“灯 笼”对于作者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表达了作 者想要保家卫国的志向。
很多美好的回忆;
③灯笼能为夜行人指路,温暖他人; ④灯笼记录、传承着家族历史; ⑤引发作者联想到古代将领挑灯看剑、抗 击敌人的情景,激发爱国情怀。
结合文章,理解“雪夜入蔡,与胡人不敢南下 牧马的故事是同日月一样亮起了人的耳目的”这句 话的含义。
李愬、蒙恬等昔日大将以智慧和勇气抗击敌寇, 保家卫国,其英雄事迹与日月同辉,激励着后人, 表达了作者对这些英雄的敬慕之情。
文章为什么以“灯笼”为题?
“灯笼”是文本的线索,作者正是通过描写有关 的灯笼的事件以表达自己的情感。
找到本文围绕“灯笼”记叙事情的段落,并说说围绕“灯 笼”具体写了哪些事。
第3段,挑灯迎祖父回家,听祖父讲进京赶考的掌故;第5 段,母亲接过纱灯,递给消夜食品;第6段,村头红灯高照,慰 藉孤行客;第7段,元宵节看灯;第8段,进士第的官衔灯高照 朱门;第9段,纱灯上描红;第10段,由宫灯、唱词联想汉献帝; 第11段,联想到“挑灯看剑的名将”,表达做“灯笼下的马前 卒”的誓愿。
吴伯箫(1906—1982),原 名吴熙成,山东莱芜人。我国著 名的散文家、教育家。他的主要 作品有《羽书》《难老泉》《黑 红点》《菜园小记》《记一辆纺 车》等。
本文选自《吴伯箫散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3年版)。略有改动。20世纪30年代中期,国内 形势严峻,一方面,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 其妄想吞并中国的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另一方面, 中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者的决心坚定,老百姓要求 抗日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在这一背景下,作者写 下了散文《灯笼》,含蓄地表达了自己保家卫国的 情怀和时代担当。
4* 灯 笼
十五夜观灯 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1.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认知“灯笼”的民俗 意义、文化价值。(重点)
2.体会“以小见大”的写法,品味本文的语言, 分析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难点)
3.体会作者对灯笼的情感,领会并学习作者与 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担当精神。(重点)
➢ 乡村艺术表演
第2段:“村边社戏台下想起闹嚷嚷的观众, 花生篮,冰糖葫芦;台上的小丑,花脸,《司马 懿探山》”。
第6段:“乡俗还愿,唱戏、挂神袍而外, 常在村头高挑一挂红灯。仿佛灯柱上还照例有些 松柏枝叶做点缀”。
“灯笼”成为乡村艺术的重要构成,成为文化符号。
➢ 乡村年节景象
第7段:“金吾不禁的那元宵节张灯结彩,却曾 于太平丰年在几处山城小县里凑过热闹:跟了一条龙 灯在人海里跑半夜,不觉疲乏是什么,还要去看庆丰 酒店的跑马灯,猜源亨油坊出的灯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