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传统节日的习俗与演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原传统节日的习俗与演变作者:***
来源:《黄河黄土黄种人·水与中国》2022年第05期
中原傳统节日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情感与思想,有利于传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有利于宣扬中华美德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原文化博大精深,民俗更是丰富多彩。
本文主要根据岁时节令变化,介绍了春节、元宵节、二月二、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十月一、冬至等中原传统节日的习俗与演变,以期让更多人了解和认同中原传统节日文化,增强中原文化的亲和力和同宗同源的民族情。
一、中原传统节日概述
(一)春节
春节一般指农历正月初一,是“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一年的开始,又称“阴历
年”“元日”或“元旦”(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使用“公历纪年法”,将公历1月1日正式定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俗称“过年”“新年”,是中华民族最重视、最隆重的一个传统节日。
春节期间,人们驱邪除秽、洒扫庭院、迎新纳福、祭祀神佛、祭奠祖先、
祈求丰年等。
中原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持续时间较长,一般从腊月初八开始,到正月十五都属于春节,其中除夕和正月初一为春节的高潮。
1.腊八
一到农历十二月,中原人便为“辞旧迎新”忙碌起来,腊八吃粥,“吃罢腊八饭,就把年货办”。
《东京梦华录》卷十中记载:“初八日,街巷中有僧尼三五人作队念佛,以银铜沙罗或好盆器,坐一金铜或木佛像,浸以香水,杨枝洒浴,排门教化。
诸大寺作浴佛会,并送七宝五味粥与门徒,谓之‘腊八粥’。
都人是日各家亦以果子杂料煮粥而食也。
”《如梦录·节令礼仪纪第十》中提到,在这一天,“大小人家,俱煮果粥,谓之‘腊八粥’,以应节气,至年近送礼,薄厚不等。
”民国五年(1916年)《郑县志》(以下简称《郑县志》)中提到,用大米、小米、麦、高粱、黄豆、柿饼、红枣之类的食材来做腊八粥。
2.祭灶
腊月二十三“祭灶”,小年来到,人们要修理灶台,祭灶神,祈盼一年平安无事等。
还要准备年货、蒸馍、杀猪宰羊、添置新衣,一派忙忙碌碌喜气洋洋的景象。
《如梦录·节令礼仪纪第十》中提到,腊月二十三是灶神上奏天庭的日子,“礼宜祭祀,王用猪羊,遣典膳官祭;乡绅士庶用三牲或刀头供献。
祈诉祝祷。
”乾隆年间《荥阳县志》(以下简称《荥阳县志》)中提到“祭品必列糖数饼,以粘神口使勿言。
”《郑县志》中记载:“民间‘祀灶’,以生鸡一只,鲤鱼一尾,肉一方,酒三尊,牙饧、饼食、柿饼、红枣之属为献。
”中原地区流行“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所以祭灶一般由家中的掌权男性来进行,祭灶的男性在祭灶王爷的时候要上香、磕头,磕头时还要说“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之类的话,然后用芝麻糖象征性地往灶王爷嘴上抹两下,意思是让他吃了糖之后上天多说些好话,以保全家平安健康。
祭灶后剩下的芝麻糖全家老少分吃了以保平安。
祭灶后,家家户户一般就开始备年货了。
《东京梦华录》卷十中记载:“十二月,街市尽卖撒佛花,韭黄、生菜、兰芽、勃荷、胡桃、泽州饧……近岁节,市井皆印卖门神、钟馗、桃板、桃符,及财门钝驴、回头鹿马、天行帖子。
卖干茄瓠、马牙菜、胶牙饧之类,以备除夜之用。
”《郑县志》记载腊月二十三谓之“交年”,家家户户要开始买酒肉、蔬菜、鞭炮等物,来为除夕之夜做准备。
如今很多超市过年期间正常营业,人们购买新鲜的食材变得非常方便,所以不再需要像之前那样提前大量筹备年货了。
3.除夕习俗
放鞭炮。
北宋王安石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是王安石任参知政事主持变法时的一首即景之作,取材于老百姓过春节时迎接新年的民间习俗,点燃爆竹、饮屠苏酒、换新桃符,充分表现了春节的欢乐气氛,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爆竹可以增加节日喜庆的氛围,《东京梦华录》卷十中记载,除夕这天:“禁中爆竹山呼,声闻于外。
”豫东地区会在正月初一一大早煮上除夕夜包好的饺子或“元宝”,俗称“喝汤”,喝汤前放鞭炮,迎接新年,也表示这家人已经起床,可以登门拜访互贺新年了。
近年来为了环保,减少大气污染,很多地方禁止春节期间燃放烟花爆竹,时代在更新,习俗也在随之改变。
贴春联。
除夕是一年中的最后一天,这一天要忘却过去一年中的不愉快事,门易春联,贴门神、财神,“新桃换旧符”。
贴春联起源于民间挂桃符的习俗,用桃木做成两块门板,上面画上上古神话中的神荼、郁垒两个神像或写上他们的名字,悬挂在大门左右两侧,用来驱邪镇鬼、祈福灭祸。
唐代以后,人们也把两位唐代武将尉迟恭和秦琼当作门神。
宋代,人们开始在桃木板上写对联,新春之际贴在门窗两边表达人们祈求福运的心愿。
明太祖朱元璋曾颁布圣旨让每家每户除夕日用红纸写上对联贴于大门两旁。
民国十二年(1923年)《许昌县志》记载,除夕这一天要“易门联,贴门神,换桃符”。
贴春联的习俗一直流传至今,成为春节家家户户都会做的一件事,大多在新年的最后一天进行,有的在门窗上倒贴“福”字,寓意“幸福
到”“福气到”,寄托了人们对新的一年幸福生活的美好祝愿。
守岁。
在爆竹声中辞去旧岁,一家人团团圆圆,“守夜”迎来新年。
《东京梦华录》卷十中记载:“是夜禁中爆竹山呼,声闻于外。
士庶之家,围炉团坐,达旦不寐,谓之‘守岁’。
”《郑县志》中记载除夕夜时,“家庭举晏,长幼咸集。
儿女博戏,终夜不寐,谓之‘守岁’。
”除夕燃放烟花爆竹、守岁的习俗在宋代已经盛行,并一直延续到今天。
如今虽然很多地区少了爆竹烟花,但是边吃年夜饭边聊天,看着春晚守夜的习俗依然盛行,变的是形式,不变的是真情。
4.大年初一
礼神祭祖。
正月初一这天全家起早,祭祀祖宗。
嘉靖年间《通许县志》称祀神完毕,“复于中堂或悬祖考影像,或请主以祭”。
康熙年间《开封府志》记载需“盛馔祭祖考及外神,卑幼拜尊长”。
乾隆年间《祥符县志》记载半夜时起来“陈牲醴,焚寓钱,祝天地,祭影堂”。
乾隆年间《中牟县志》记载这一天要早起,“天地、祖先前燃烛焚香,具牲醴肴果祭奠”。
拜年。
正月初一一大早,人们穿新衣戴新帽,走亲串友,到近门邻居家里拜年说吉祥话,互相道喜问好。
《东京梦华录》卷六中记载:“正月一日年节,开封府放关扑三日。
士庶自早互相庆贺”。
康熙年间《商丘县志》记载,这一天:“早起祝内外神,拜家庆毕,遍谒亲友,谓之‘拜节’。
”《荥阳县志》记载:“是日也,士庶冠服修洁,姻友则投笺互拜,曰‘拜年’。
”《郑县志》记载:“民间则设奠于祠堂,次拜家长。
”通常晚辈到长辈家中施礼拜年,长辈会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给晚辈,共享天伦之乐。
除此之外,春节期间人们还会穿新衣、赶庙会。
《东京梦华录》卷六中记载:“小民虽贫者,亦须新洁衣服,把酒相酬尔。
”康熙年间《开封府志》记载正月初一这一天要“早起新服”。
《郑县志》记载除夕时妇女的衣服、钗环之类的东西会“更造一新”。
光绪年间《归德府
志》记载正月七日俗称“阏伯火正生辰”,男女老少要去阏伯台火星庙进香。
如今商丘地区依然每年举行火神台庙会,从大年初一持续到十五左右,很多人家在大年初一上午全家去逛庙会和进香,热闹非凡。
中原地区还有大年初一吃水饺等习俗。
民国九年(1920年)《夏邑县志》记载正月初一要吃馄饨,俗谓之“扁食”,也叫“水角(饺)”,取“天开混沌”之义。
乾隆年间《获嘉县志》中提到要在大年初一早起后在门前放一根横木,叫作“挡鬼棒”,光绪年间《归德府志》记载在除夕夜横一木,叫作“跌千斤”,如今有些农村地区依然保留着这个习俗。
在河南大部分地区,春节欢庆活动要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才算结束,其间,人们会走亲访友,并举行一系列的文化娱乐活动。
全省各地的风俗有很大不同,通常从初二起,人们开始串亲戚朋友,不过在有些地方,如睢县,初三是鬼节,不许走亲戚。
南阳一带有人认为过了初五春节就结束了,在河南算是较早的。
初三、初五、初七各有节庆,如初三为鬼节,吃饺子、祭亲人,初五又称“破五”,初七“送火神爷”。
春节里的庆典反映了人们祛病强体、祈盼新年大吉的美好愿望。
(二)元宵节
元宵节在农历正月十五日晚,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又称“元夜”“元夕”“上元节”“灯节”。
元宵节张灯庆贺始自唐朝初年,百姓点灯欢娱游玩,从节日当天一天,发展到两天、三天,到宋朝时,节日时放假五日。
《东京梦华录》卷六中记载了元宵时开封府御街的盛况:“两廊下奇术异能,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声嘈杂十余里。
”蹴鞠、杂技、吞剑、弹琴、算卦、说书、唱戏……各种各样奇异巧妙的演出,数以百计,令人耳目一新。
到了明清时期,元宵节已经成为官宦缙绅和普通百姓等社会各个阶层盛大的节日。
2008年,元宵节被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一个重要的民俗节日被永久保存了下来。
1.灯会
元宵节这天,晚上家家户户,街巷道路,俱张灯结彩,燃放烟花爆竹,通宵游园灯会,又称“闹元宵”。
《东京梦华录》卷六中记载元宵灯会直至正月十九日才收灯,5个晚上不禁城,皇帝还曾经下旨延长时日。
《如梦录·节令礼仪纪第十》中记载,这一天各个街道各个庙宇都有灯棚,无论是王府乡绅还是平民百姓,每家都放花灯,门前点门灯,争相放花炮,“各街俱有灯市,自初十日开市,出卖各种奇巧花灯,亦有纱人、耍货,铺面铺设至一二里。
”“丝弦竞奏、舞旋、扮戏、吊对倒喇、胡乐,热闹非常。
又,烟火架上,安设极巧故事,纵放走线兔子,有火盔、火伞、火马、火盆、炮打襄阳、五龙取水、牌坊等名,花炮声震耳。
”这天晚上,整个开封城无不沉浸在节日的欢乐之中。
此外元宵节还有猜灯谜的习俗,《郑县志》记载:“好事者好为藏头诗句,任人揣测,谓之‘猜灯谜’。
”如今,将谜语写在纸条上贴于花灯上,既可以赏灯又可以猜灯谜,两者结合在一起成为元宵节的典型习俗。
2.汤圆
除了花灯,元宵节不可或缺的就是汤圆(又称元宵)了,元宵节吃汤圆的习俗大约形成于宋代。
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周必大,原籍管城(今河南郑州),他所作的《元宵煮浮圆子》诗里有“星灿乌云里,珠浮浊水中”的诗句。
《如梦录·节令礼仪纪第十》记载:“节礼,追望内用元宵一品,即汤圆也。
南北果品表里,贫富任用。
王府、乡绅、士庶之家,各设酒款客,玩赏元宵。
”《郑县志》记载:“市食则糖元粉团,谓之‘元宵’。
”如今,元宵的制作变得更为简单,将预备好的馅料晾干切成小四方块,放在机器中滚上江米粉即可。
3.其他
这一天,商丘和南阳等地的新婚者,岳父母要把女婿接到家里一起过节,称“躲灯”。
民间风俗,在豫东地区有用面粉蒸作“面灯”,置食用油中,油中置谷秆棉花做成的“灯芯”,点燃了,每人一盏,走家串巷,边玩边吃,颇有情趣。
次日,人們要出游,叫“走百病”。
据天一阁藏嘉靖《尉氏县志》记载,“十六日谓之‘残灯’,其日士女遍游于东门外过石矼,其夜出南门过鲤鱼桥,谓之‘走百病’。
”正月十七日,洛阳老城的新妇还返回婆家,在十九日“添仓”,即把粮食装入麦囤内。
在灯节前后,人们通过各种仪式表达祈盼驱赶鬼怪邪魔和新的一年太平吉祥的美好愿望。
(三)清明节
清明是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又称“三月节”“踏青节”。
时逢阳春三月,春光明媚,桃红柳绿。
此时的中原大地,绝大部分地区阳气上升,万物复苏,人们逐渐脱去冬衣,迎来新的一年的辛勤耕耘。
2006年,清明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扫墓
清明节早上,每家每户院门口撒清灰,防邪气入门,这一天,中原人大多祭祖扫墓。
《东京梦华录》卷七中记载:“清明日,凡新坟皆用此日拜扫。
都城人出郊。
”《如梦录·节令礼仪纪第十》中记载:“至清明之日,王宗、乡绅、士庶人家,各备香烛、纸锭、祭品上坟拜扫添土。
”《郑县志》记载这一天“倾城上坟”。
上坟给故去的亲人增添新土,带牲礼祭祖于墓前,称“拜扫洁洒”。
洛阳有些地区将清明节的祭祖扫墓提前至农历二月十五日。
拜年。
正月初一一大早,人们穿新衣戴新帽,走亲串友,到近门邻居家里拜年说吉祥话,互相道喜问好。
《东京梦华录》卷六中记载:“正月一日年节,开封府放关扑三日。
士庶自早互相庆贺”。
康熙年间《商丘县志》记载,这一天:“早起祝内外神,拜家庆毕,遍谒亲友,谓之‘拜节’。
”《荥阳县志》记载:“是日也,士庶冠服修洁,姻友则投笺互拜,曰‘拜年’。
”《郑县志》记载:“民间则设奠于祠堂,次拜家长。
”通常晚辈到长辈家中施礼拜年,长辈会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给晚辈,共享天伦之乐。
除此之外,春节期间人们还会穿新衣、赶庙会。
《东京梦华录》卷六中记载:“小民虽贫者,亦须新洁衣服,把酒相酬尔。
”康熙年间《开封府志》记载正月初一这一天要“早起新服”。
《郑县志》记载除夕时妇女的衣服、钗环之类的东西会“更造一新”。
光绪年间《归德府志》记载正月七日俗称“阏伯火正生辰”,男女老少要去阏伯台火星庙进香。
如今商丘地区依然每年举行火神台庙会,从大年初一持续到十五左右,很多人家在大年初一上午全家去逛庙会和进香,热闹非凡。
中原地区还有大年初一吃水饺等习俗。
民国九年(1920年)《夏邑县志》记载正月初一要吃馄饨,俗谓之“扁食”,也叫“水角(饺)”,取“天开混沌”之义。
乾隆年间《获嘉县志》中提到要在大年初一早起后在门前放一根横木,叫作“挡鬼棒”,光绪年间《归德府志》记载在除夕夜横一木,叫作“跌千斤”,如今有些农村地区依然保留着这个习俗。
在河南大部分地区,春节欢庆活动要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才算结束,其间,人们会走亲访友,并举行一系列的文化娱乐活动。
全省各地的风俗有很大不同,通常从初二起,人们开始串亲戚朋友,不过在有些地方,如睢县,初三是鬼节,不许走亲戚。
南阳一带有人认为过了初五春节就结束了,在河南算是较早的。
初三、初五、初七各有节庆,如初三为鬼节,吃饺子、祭亲人,初五又称“破五”,初七“送火神爷”。
春节里的庆典反映了人们祛病强体、祈盼新年大吉的美好愿望。
(二)元宵节
元宵节在农历正月十五日晚,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又称“元夜”“元夕”“上元节”“灯节”。
元宵节张灯庆贺始自唐朝初年,百姓点灯欢娱游玩,从节日当天一天,发展到两天、三天,到宋朝时,节日时放假五日。
《东京梦华录》卷六中记载了元宵时开封府御街的盛况:“两廊下奇术异能,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声嘈杂十余里。
”蹴鞠、杂技、吞剑、弹琴、算卦、说书、唱戏……各种各样奇异巧妙的演出,数以百计,令人耳目一新。
到了明清时期,元宵节已经成为官宦缙绅和普通百姓等社会各个阶层盛大的节日。
2008年,元宵节被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一个重要的民俗节日被永久保存了下来。
1.灯会
元宵节这天,晚上家家户户,街巷道路,俱张灯结彩,燃放烟花爆竹,通宵游园灯会,又称“闹元宵”。
《东京梦华录》卷六中记载元宵灯会直至正月十九日才收灯,5个晚上不禁城,皇帝还曾经下旨延长时日。
《如梦录·节令礼仪纪第十》中记载,这一天各个街道各个庙宇都有灯棚,无论是王府乡绅还是平民百姓,每家都放花灯,门前点门灯,争相放花炮,“各街俱有灯市,自初十日开市,出卖各种奇巧花灯,亦有纱人、耍货,铺面铺设至一二里。
”“丝弦竞奏、舞旋、扮戏、吊对倒喇、胡乐,热闹非常。
又,烟火架上,安设极巧故事,纵放走线兔子,有火盔、火伞、火马、火盆、炮打襄阳、五龙取水、牌坊等名,花炮声震耳。
”这天晚上,整个开封城无不沉浸在节日的欢乐之中。
此外元宵节还有猜灯谜的习俗,《郑县志》记
载:“好事者好为藏头诗句,任人揣测,谓之‘猜灯谜’。
”如今,将谜语写在纸条上贴于花灯上,既可以赏灯又可以猜灯谜,两者结合在一起成为元宵节的典型习俗。
2.汤圆
除了花灯,元宵节不可或缺的就是汤圆(又称元宵)了,元宵节吃汤圆的习俗大约形成于宋代。
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周必大,原籍管城(今河南郑州),他所作的《元宵煮浮圆子》诗里有“星灿乌云里,珠浮浊水中”的诗句。
《如梦录·节令礼仪纪第十》记载:“节礼,追望内用元宵一品,即汤圆也。
南北果品表里,贫富任用。
王府、鄉绅、士庶之家,各设酒款客,玩赏元宵。
”《郑县志》记载:“市食则糖元粉团,谓之‘元宵’。
”如今,元宵的制作变得更为简单,将预备好的馅料晾干切成小四方块,放在机器中滚上江米粉即可。
3.其他
这一天,商丘和南阳等地的新婚者,岳父母要把女婿接到家里一起过节,称“躲灯”。
民间风俗,在豫东地区有用面粉蒸作“面灯”,置食用油中,油中置谷秆棉花做成的“灯芯”,点燃了,每人一盏,走家串巷,边玩边吃,颇有情趣。
次日,人们要出游,叫“走百病”。
据天一阁藏嘉靖《尉氏县志》记载,“十六日谓之‘残灯’,其日士女遍游于东门外过石矼,其夜出南门过鲤鱼桥,谓之‘走百病’。
”正月十七日,洛阳老城的新妇还返回婆家,在十九日“添仓”,即把粮食装入麦囤内。
在灯节前后,人们通过各种仪式表达祈盼驱赶鬼怪邪魔和新的一年太平吉祥的美好愿望。
(三)清明节
清明是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又称“三月节”“踏青节”。
时逢阳春三月,春光明媚,桃红柳绿。
此时的中原大地,绝大部分地区阳气上升,万物复苏,人们逐渐脱去冬衣,迎来新的一年的辛勤耕耘。
2006年,清明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扫墓
清明节早上,每家每户院门口撒清灰,防邪气入门,这一天,中原人大多祭祖扫墓。
《东京梦华录》卷七中记载:“清明日,凡新坟皆用此日拜扫。
都城人出郊。
”《如梦录·节令礼仪纪第十》中记载:“至清明之日,王宗、乡绅、士庶人家,各备香烛、纸锭、祭品上坟拜扫添土。
”《郑县志》记载这一天“倾城上坟”。
上坟给故去的亲人增添新土,带牲礼祭祖于墓前,称“拜扫洁洒”。
洛阳有些地区将清明节的祭祖扫墓提前至农历二月十五日。
拜年。
正月初一一大早,人们穿新衣戴新帽,走亲串友,到近门邻居家里拜年说吉祥话,互相道喜问好。
《东京梦华录》卷六中记载:“正月一日年节,开封府放关扑三日。
士庶自早互相庆贺”。
康熙年间《商丘县志》记载,这一天:“早起祝内外神,拜家庆毕,遍谒亲友,谓
之‘拜节’。
”《荥阳县志》记载:“是日也,士庶冠服修洁,姻友则投笺互拜,曰‘拜年’。
”《郑县志》记载:“民间则设奠于祠堂,次拜家长。
”通常晚辈到长辈家中施礼拜年,长辈会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给晚辈,共享天伦之乐。
除此之外,春节期间人们还会穿新衣、赶庙会。
《东京梦华录》卷六中记载:“小民虽贫者,亦须新洁衣服,把酒相酬尔。
”康熙年间《开封府志》记载正月初一这一天要“早起新服”。
《郑县志》记载除夕时妇女的衣服、钗环之类的东西会“更造一新”。
光绪年间《归德府志》记载正月七日俗称“阏伯火正生辰”,男女老少要去阏伯台火星庙进香。
如今商丘地区依然每年举行火神台庙会,从大年初一持续到十五左右,很多人家在大年初一上午全家去逛庙会和进香,热闹非凡。
中原地区还有大年初一吃水饺等习俗。
民国九年(1920年)《夏邑县志》记载正月初一要吃馄饨,俗谓之“扁食”,也叫“水角(饺)”,取“天开混沌”之义。
乾隆年间《获嘉县志》中提到要在大年初一早起后在门前放一根横木,叫作“挡鬼棒”,光绪年间《归德府志》记载在除夕夜横一木,叫作“跌千斤”,如今有些农村地区依然保留着这个习俗。
在河南大部分地區,春节欢庆活动要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才算结束,其间,人们会走亲访友,并举行一系列的文化娱乐活动。
全省各地的风俗有很大不同,通常从初二起,人们开始串亲戚朋友,不过在有些地方,如睢县,初三是鬼节,不许走亲戚。
南阳一带有人认为过了初五春节就结束了,在河南算是较早的。
初三、初五、初七各有节庆,如初三为鬼节,吃饺子、祭亲人,初五又称“破五”,初七“送火神爷”。
春节里的庆典反映了人们祛病强体、祈盼新年大吉的美好愿望。
(二)元宵节
元宵节在农历正月十五日晚,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又称“元夜”“元夕”“上元节”“灯节”。
元宵节张灯庆贺始自唐朝初年,百姓点灯欢娱游玩,从节日当天一天,发展到两天、三天,到宋朝时,节日时放假五日。
《东京梦华录》卷六中记载了元宵时开封府御街的盛况:“两廊下奇术异能,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声嘈杂十余里。
”蹴鞠、杂技、吞剑、弹琴、算卦、说书、唱戏……各种各样奇异巧妙的演出,数以百计,令人耳目一新。
到了明清时期,元宵节已经成为官宦缙绅和普通百姓等社会各个阶层盛大的节日。
2008年,元宵节被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一个重要的民俗节日被永久保存了下来。
1.灯会
元宵节这天,晚上家家户户,街巷道路,俱张灯结彩,燃放烟花爆竹,通宵游园灯会,又称“闹元宵”。
《东京梦华录》卷六中记载元宵灯会直至正月十九日才收灯,5个晚上不禁城,皇帝还曾经下旨延长时日。
《如梦录·节令礼仪纪第十》中记载,这一天各个街道各个庙宇都有灯棚,无论是王府乡绅还是平民百姓,每家都放花灯,门前点门灯,争相放花炮,“各
街俱有灯市,自初十日开市,出卖各种奇巧花灯,亦有纱人、耍货,铺面铺设至一二里。
”“丝弦竞奏、舞旋、扮戏、吊对倒喇、胡乐,热闹非常。
又,烟火架上,安设极巧故事,纵放走线兔子,有火盔、火伞、火马、火盆、炮打襄阳、五龙取水、牌坊等名,花炮声震耳。
”这天晚上,整个开封城无不沉浸在节日的欢乐之中。
此外元宵节还有猜灯谜的习俗,《郑县志》记载:“好事者好为藏头诗句,任人揣测,谓之‘猜灯谜’。
”如今,将谜语写在纸条上贴于花灯上,既可以赏灯又可以猜灯谜,两者结合在一起成为元宵节的典型习俗。
2.汤圆
除了花灯,元宵节不可或缺的就是汤圆(又称元宵)了,元宵节吃汤圆的习俗大约形成于宋代。
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周必大,原籍管城(今河南郑州),他所作的《元宵煮浮圆子》诗里有“星灿乌云里,珠浮浊水中”的诗句。
《如梦录·节令礼仪纪第十》记载:“节礼,追望内用元宵一品,即汤圆也。
南北果品表里,贫富任用。
王府、乡绅、士庶之家,各设酒款客,玩赏元宵。
”《郑县志》记载:“市食则糖元粉团,谓之‘元宵’。
”如今,元宵的制作变得更为简单,将预备好的馅料晾干切成小四方块,放在机器中滚上江米粉即可。
3.其他
这一天,商丘和南阳等地的新婚者,岳父母要把女婿接到家里一起过节,称“躲灯”。
民间风俗,在豫东地区有用面粉蒸作“面灯”,置食用油中,油中置谷秆棉花做成的“灯芯”,点燃了,每人一盏,走家串巷,边玩边吃,颇有情趣。
次日,人们要出游,叫“走百病”。
据天一阁藏嘉靖《尉氏县志》记载,“十六日谓之‘残灯’,其日士女遍游于东门外过石矼,其夜出南门过鲤鱼桥,谓之‘走百病’。
”正月十七日,洛阳老城的新妇还返回婆家,在十九日“添仓”,即把粮食装入麦囤内。
在灯节前后,人们通过各种仪式表达祈盼驱赶鬼怪邪魔和新的一年太平吉祥的美好愿望。
(三)清明节
清明是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又称“三月节”“踏青节”。
时逢阳春三月,春光明媚,桃红柳绿。
此时的中原大地,绝大部分地区阳气上升,万物复苏,人们逐渐脱去冬衣,迎来新的一年的辛勤耕耘。
2006年,清明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扫墓
清明节早上,每家每户院门口撒清灰,防邪气入门,这一天,中原人大多祭祖扫墓。
《东京梦华录》卷七中记载:“清明日,凡新坟皆用此日拜扫。
都城人出郊。
”《如梦录·节令礼仪纪第十》中记载:“至清明之日,王宗、乡绅、士庶人家,各备香烛、纸锭、祭品上坟拜扫添土。
”《郑县志》记载这一天“倾城上坟”。
上坟给故去的亲人增添新土,带牲礼祭祖于墓前,称“拜扫洁洒”。
洛阳有些地区将清明节的祭祖扫墓提前至农历二月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