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研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 1月,国务院在《国家职业教育改 革实施方案》中指出:“探索组建高水平、结构 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教师分工协作进行模块 化教学”,标志着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 设正式被提上议事日程。2019年 6月,教育部 印发了《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方 案》,提出了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 目标及内容。方案指出:“经过 3年左右的培育 和建设,打造 360个满足职业教育教学和培训 实际需要的高水平、结构化的国家级团队,通 过高水平学校领衔、高层次团队示范,教师按 照国家职业标准和教学标准开展教学、培训和 评价的能力全面提升,教师分工协作进行模块 化教学的模式全面实施,辐射带动全国职业院 校加强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全面 提高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强有力 的师资支撑。”[1]那么,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 团队作为一件新生事物,其内涵是什么?为什 么要建设?究竟如何来建设呢?
一、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逻 辑起点
二十多年来,我国的职业教育为社会输送 了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劳动者,为经济和社会 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据统计:2018年我国
共有 中 职 学 校 102 万 所、 在 校 生 人 数 为 155526万 人、 占 高 中 阶 段 在 校 生 总 数 的 3953%;高等职业院校 1418所、在校生人数 113370万 人、 占 普 通 本 专 科 在 校 生 总 数 的 4005%[2]。然而我国的职业教育仍然存在一些 问题,以高等职业教育为例,正如 《2019中国 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所描述的那样,在 “影响力和贡 献 力 与 日 俱 增 ”的 同 时, “高 质 量 与大规模发展面临挑战”。[3]
第 19卷第 3期
高等职业教育探索
Vol.19No.3
2020年 5月
HIGHERVOCATIONALEDUCATIONEXPLORATION
MBiblioteka Baiduy 2020
文章编号:2096-272X(2020)03-0045-06
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研究
白星良,牛同训
(山东工业职业学院,山东 淄博 256414)
因此,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所有 建设内容包括能力提升、专业能力模块化课程 体系构建、团队分工协作的模块化教学模式创 新等,都应以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
二、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理 论依据
斯蒂芬·P·罗宾斯认为:团队就是由两个 或者两个以上的,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个体, 为了特定目标而按照一定规则结合在一起的组 织。团队的基本特征是“实现集体绩效的目标、 积极的协同配合、个体或者共同的责任、相互 补充的技 能,其 核 心 是 团 队 精 神”[5]。由 此 看 来,团队作为一个协作共同体,需要充分发挥 每一名成员在知识与技能等方面的优势来协同 工作,解决难题。根据团队的概念,结合其使 命任务,我们试将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界定为:服务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和 1+X证书 制度试点需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为完成专 业能力模块化课程体系构建和分工协作的模块 化教学模式创新而组建的学校教师与产业导师 共同构成的、知识与技能互补的双师结构团队。
经过3年左右的培育和建设打造360个满足职业教育教学和培训实际需要的高水平结构化的国家级团队通过高水平学校领衔高层次团队示范教师按照国家职业标准和教学标准开展教学培训和评价的能力全面提升教师分工协作进行模块化教学的模式全面实施辐射带动全国职业院校加强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全面提高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强有力的师资支撑
摘 要:建设教学创新团队是当前我国职业院校教师队伍政策安排的重要内容。从其逻辑起点来看,是 为了应对当前我国经济与社会新发展给职业教育带来的新挑战,培养一大批复合型(1+X)技术技能人才 (工匠)。开展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需要以相关理论为指引,如主体间性理论、专业学习共同 体理论、共生效应理论等,重点关注团队组建、团队成员能力提升、专业能力模块化课程体系构建、基 于团队协作的模块化教学模式创新等方面的系统设计,并完善制度安排、分级指导、运行机制及团队文 化等方面的保障性条件。 关键词: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X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特别是近几年来,伴随我国产业整合和转 型升级进程的加快,企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 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产业中的那些技能 单一性、程序性的工作岗位将逐步被机器人和 机械手所取代,毕业生逐步转向那些机器无法 取代的工作岗位。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新产 业、新业态、新模式、新方法层出不穷,给未 来的工作岗位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人们很 难判定急剧变化的未来工作岗位到底需要一些 什么样的技能,每一名员工都需要通过不断学 习和创新才能适应未来的工作岗位。因此企业 在招聘人才时,从过去重视人员的实践操作等 具体技能转变为更加看重合作、创新、问题解 决等“软技能”。但由于职业院校培养人才的相 对滞后性,尚不能很好地为现代产业特别是一
收稿日期:2019-08-22 作者简介:白星良,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管理;牛同训,硕士,教授,研究方向:高等职业教育。
45
些战略新兴产业培养适销对路的复合型技术技 能人才,突出表现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 结构性矛盾。一方面企业愿意高薪聘用符合其 要求的、急需的技术技能人才,但却很难招到 适用的人才,表现为“招工难”;另一方面许多 职业院校毕业生却因为找不到称心如意的 “高 薪”岗位而频繁跳槽。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课 题组在《从职教大国迈向职教强国———中国职业 教育 2030研究报告》中指出:“产业转型升级对 人才的迫 切 需 求 与 有 效 供 给 不 足 的 矛 盾 很 突 出”[4],这一供需之间的结构性矛盾给职业教育 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挑战,而造成这一矛盾的 深层次原因主要还是毕业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和 发展后劲不足。为此,国务院在《国家职业教育 改革实施方案》提出“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培养培训模式改革,借鉴国际职业教育培训普 遍做法,制订工作方案和具体管理办法,启动 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其目的是为了夯实 学生可持续发展基础,拓展就业创业本领,缓 解结构性就业矛盾。教育部在《全国职业院校教 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方案》中明确要求:“服务 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和‘学历证书 +若干职业技 能等级证书’(简称 1+X证书)制度试点需要, 分年度、分批次、分专业遴选建设国家级职业 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