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全国普通高考(四川卷)历史试题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全国普通高考(四川卷)历史试题分析
一、试题解析
1.书法以自由多样的线条艺术表现感情和意境。
下列作品中把书法的写意性发挥到极致的是
A B C D
【分析】第1题以古代书法艺术的鉴赏立意,以汉字字体演变组织考查内容,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比较、鉴赏书画艺术能力。
将艺术鉴赏和艺术史的发展结合,感受古代艺术的文化内涵,是高中历史学习的课程要求之一。
考查古代艺术的赏析,有利于增强考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进而继承优秀传统文化遗产,同时在此过程中达成“美育”的目的。
书法艺术是以中国文字为载体,以自由多样的线条的曲直运动和空间构造,表现情感、气势和意境,具有特殊的审美价值。
文字的简化和演进为书法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表现形式。
通常认为,魏晋时期是完成汉字书体演变的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
魏晋时期,楷书、行书和草书已臻成熟,真、行、草三体具备,是中国书法史的一次巨大变革。
楷书在魏晋时已大体定型,且达到很高的水平,到唐代则十分成熟,欧体、颜体、柳体创立。
而张旭、怀素则在行草或大草(即狂草)上有重要突破,草书把中国书法的写意性发挥到极致,变化丰富,奔放跃动,最能表现和抒发书法家的感情。
隋唐时期,中国书法呈现空前未有的繁荣景象。
本题作为历史学科第一题,试题设计难度定位在“易”的层面。
解题角度看,四幅图片的字体清晰可辨,书写特点差异明显。
A 图的字体既工整清晰,又飞洒活泼,还有语文学科《兰亭集序》可资利用,当为行书,《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行书写意性逊于草书。
B 图出自《汉故谷城长荡阴令张君表颂》碑刻,此碑自出土以来,为历代金石、书法家所推崇,词旨淳古,隶书朴茂,字体方整中多变化、朴厚中见媚劲,是雕刻、书法艺术的珍品。
C 图字体略长,笔画圆匀,富于图案
美,当为小篆;D 图中“怀素家长沙”应可
辨识,为怀素的《自叙贴》,笔笔中锋,如
锥划沙盘,纵横斜直无往不收;上下呼应如
急风骤雨,可以想见当年操觚之时,心手相
师,豪情勃发,一气贯之的情景,这正是将
书法的写意性发挥到极致的草书的特征。
【答案】D 第1题考生答题情况分选项统计
【难度系数】0.92
2.纺织业在商代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下列选项中可以支持这一判断的是A.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禅衣B.纺织家黄道婆创立的新式纺车
C.甲骨文中关于祭祀蚕神的内容D.《说文解字》中有关纺织产品的字
【分析】本题以纺织业在商代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立意,以古代纺织业成就作为考查内容,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为历史观点寻找历史证据的能力与意识。
纺织业成就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
商代在中国古代早期文明的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本题寻找纺织业和商代物质文明的交集,凸显新课程对中华早期文明的重视的学科关怀,直击中华文明起源研究热的学术热点。
商代是中华古文明的早期阶段,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蚕桑业的国家。
安阳殷墟出土过一只雕琢逼真的玉蚕,安阳武官村所发现的戈援上,残留着绢纹和绢帛。
甲骨文里已有了蚕、桑、丝、帛等象形字和祭祀蚕神的记载,说明在商代黄河流域已经有了相当发达的育蚕和丝织事业了。
这足以说明中国进入文明时代的初期,丝织业已经相当发达了。
素纱襌衣是我国考古工作者于1972年在长沙马王堆汉墓发掘出的一件文物,是西汉时期纺织技术巅峰时期的作品,为国家一级文物。
衣服用纱料制成,因无颜色,没有衬里,因此命名为“素纱襌衣”。
黄道婆是宋末元初知名的棉纺织家。
教人制棉,传授和推广捍、弹、纺、织之具和“错纱配色,综线挈花”等织造技术,并创制新式纺车,使纺纱效率一下子提高了两三倍,而且操作也很省力。
因此,在松江一带很快地推广开来。
《说文解字》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系统分析字形和考证字源的字书,作者是东汉时期的许慎。
《说文解字》是一部反映古代文化的百科全书。
通过这部书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社会的典章制度、生产状况、文化科学、地理沿革、风物习俗等等。
从解题的角度看,考生首先要准确理解考查意图。
题干中“可以支持这一判断的是”提示考生解题时要有证据意识。
然后要结合相关知识对四个选项的信息进行准确判断。
素纱襌衣是西汉时期的纺织业成就,黄道婆是元朝著名的纺织家,因此排除A、B两项。
《说文解字》是东汉时期的字书,虽然有可能通过纺织产品的字的字源分析涉及到商代纺织业的成就,但在文明早期,纺织业地位是否重要取决于
国家对纺织业的重视程度,通过《说文解
字》难以得出这些信息。
甲骨文是中国商
代后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
卜记事而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是研
究商代历史的极其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其
中有祭祀蚕神的内容,是商王重视纺织业
的直接依据。
【答案】C 第2题考生答题情况分选项统计
【难度系数】0.57
3.下表是1620年和1850年江南八府一州城乡人口统计。
据此判断,这一时段该地区
A.基本实现了城市化B.城市经济规模扩大
C.农业经济日益凋敝D.人口增速全国领先
【分析】第3题以江南城镇化立意,以明清时期的商品经济发展为内容载体,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史论结合能力。
属于方法类历史试题。
从立意和设问来看,首先,本题是对2012年四川卷第17题“傅斯年史学方法”能力考查的延续。
傅斯年认为历史研究应坚持有一分材料一分话,材料之外“一点也不越过去说”。
实际上是主张论从史出,史论不能超越史料而人为地拓宽、转变。
本题通过对表格数据信息获取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合理性的考查,进一步考查考生处理史料和史证能力。
其次,本题引导关注国家大力实施城镇化的现实热点。
从现实背景分析,作为传统农业大国的中国要实现现代化,城市化无疑是最核心与最重要的机制。
与古代社会相比,当今世界主要是一个城市的时代,城市群已成为当代城市发展的大趋势与人类文化最重要的空间载体。
改革开放30多年来,长三角城市群已经发展为中国主要的城市带。
从情境角度分析,本题抓住“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最主要的指标,由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表示”来设置情境,从江南八府一州城乡人口比例角度设问,考查数据史料的分析能力。
明清时期江南市镇经济迅速发展时期,城市人口增加迅速。
江南八府一州明后期有市镇329个,至清乾隆嘉庆,增至517个,约有20个已是千户以上的大镇。
如吴江县的盛泽镇,明初尚为村落,嘉靖间成集市,居民约百家,清初已成大镇,乾隆时有千百余家。
从解题的角度看,考生需要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对表格数据进行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
在定量分析方面,首先从纵向角度分析表格数据。
1850年与1620年相比,城镇人口增加了1.4倍,农村人口增加了0.69倍,城镇人口增速快于农村人口增速。
然后从横向角度分析表格数据。
1620年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为15%,1850年这一比例为20%,农村人口远远超过城镇人口。
在定性分析方面,考生可调动明清经济史特别是商业的相关史实来解读这些信息,明清时期,随着私营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缓慢发展,江南中小市镇兴起,号称江南五镇,推动着城市人口迅速增加;但明清时期在新的经济因素冲击下江南传统的经济结构并未解体,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并且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因此农业人口的比重很高,江南的城镇化水平依然偏低。
A项“基本实现了城市化”,国际上通用的标准是城市人口比例要超过农村人口,但表格数据显示这一时段该地区的最高水平也只有
20%,因此该选项结论是对表格信息的夸大解读。
B项“城市经济规模扩大”符合表格数据信息:城市人口增速快于农村人口增速,大量人口向城市集中,导致商品集散、消费市场扩大、商人集聚、手工业发展,说明江南市镇在商品经济的推动下已经开始了新型的城市化进程,城市经济规模扩大。
C项“农业经
济日益凋敝”与材料中“农村人口增加”的信息是不符合的,一般认为,农业发展水平是和农村人口数量成正比的,在古代盛世时期,农业繁荣,人口增加,在凋敝时期,农村经济衰败,人口减少,因此C项结论是对数
据信息的错误解读。
D项“人口增速全国
领先”这一结论还需要其他材料来支撑,
违背了“一份材料一分话”的史料处理原
则,表格数据只展现了江南八府一州的人
口增速情况,没有全国方面的相关数据,
因此是对材料信息的过度解读。
【答案】B 第3题考生答题情况分选项统计
【难度系数】0.81
4.史学家陈旭麓指出,19世纪40年代、60年代和90年代是中国社会从古代到近代变革过程中前后相接的三个历史环节。
贯穿这三个历史环节的主题是
A.反抗封建专制与建立君主立宪的统一
B.批判传统与全面引进西方文化的统一
C.发展资本主义与建立民主共和的统一
D.反抗西方侵略与学习西方文化的统一
【分析】本题以概括把握一定时期历史发展的主题,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立意,以鸦片战争后六十年的历史发展主题为考查内容,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把握历史发展阶段特征、归纳比较能力。
从试题立意来看,第一,实现了从课程观视野下对历史主题的价值考查,有利于史观运用能力的培养。
高中历史新课程是按照“模块”加“专题”的形式编写的,对历史主题的价值考查是新课程教材编写理念的体现。
从能力角度分析,对历史主题考查的价值至少有:能宏观地(至少是“中观”地)从一种或多种角度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能整理零散的历史材料并按一定的逻辑关系组成一个完整的历史过程。
换言之,通过对历史主题的考查,可以测试考生运用一定史观重组史料,把握历史发展趋势的能力,既考查了历史学科主干知识,又考查了历史学习方法和过程,还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本题通过对贯穿近代史前期的历史主题的考查,侧重于对历史发展趋势和近代化史观运用、抽象概括和比较思维等历史思维能力的考查,凸显了历史主题作为史观运用和历史学习方法的课程资源价值。
第二,更新了认识近代中国发展线索的角度,发挥了高考对课堂教学的反拨功能。
长期以来,很多学者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概括为“两个过程”。
即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过程,主张这一基本线索作为指导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重要准则。
近二三十年来,有些学者注重从现代化角度研究中国近代史,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就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
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1840年来,中国错综复杂的历史,可以用“从传统到现代”这一思路做解释。
本题正是从“传统中国到现代中国”的“新陈代谢”的“过渡性”角度立意考查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线索的,提出近代中国在反抗西方侵略的同时也在向西方学习,推动中国社会的近代转型。
这有利于引导一线教学重视历史主题教学,及时适应新课程教材编排体例变化带来的认识历史现象角度的变化,更全面分析近代中国重大事件。
从情境和设问看,19世纪40年代、60年代和90年代在中国社会近代转型中具有特殊地位。
陈旭麓主张“历史线索是引之弥长的观念化了的历史链条,链条不是光滑平直的,而是有一个一个环节的,这些环节就是产生重大事件或历史转折的年份”,因而十分重视具有“过渡性”作用的转折年代。
就鸦片战争后六十年这一历史阶段而言,他特别重视三个年代:一是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揭开了侵略与对抗、中西社会冲突的帷幕,中国自此被轰出中世纪,进入近代,开始有了世界的概念,萌发了‘师夷’即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要求,产生了前朝所未有的一系列变化。
作为中国的近代与中世纪的分界线,是显而易见的”。
二是1860~1861年,“是经历了四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及‘庚申事变’的年份。
人们说的三千年来一大变局,不是在鸦片战争的当初就感觉到了的,而是经过第二次鸦片战争才认识的,由此在观念形态上,以‘洋’代‘夷’观念的转化,洋务事业的发轫,资产阶级改良思想的冒头,它们给封建的封闭体打开了缺口,向近代化迈出了一小步,中国近代的新旧递嬗已明显地呈现。
它是一个带转折性的历史年份”。
第三是1894~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标志着资本帝国主义侵华的新阶段,刺激了中华民族的觉醒,给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明显地划出了一条战前战后的线。
许多爱国人士感到没有政治体制的改革,徒然仿效西方的军事技术、生产技术已不足恃,所以有要求政治近代化的戊戌维新运动,资产阶级的革命势力也同时并起,大大地推动了中国的形势”。
从解题角度分析,考生解题的关键是调动这一时空范围内的重大事件去验证选项的四个观点,同时考生还应具备较高的抽象概况和比较的历史思维能力。
首先,能按照教材体例调动出发生在这三个年代的重大历史事件:在列强侵略方面,两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在人民抗争与探索方面:新思想萌发、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早期维新思想、康梁维新思想、戊戌变法。
其次,考生需要根据题目中“中国社会从古代到近代变革”提炼出本题的史观是近代化,据之把这些重大事件归纳为“冲击—转型”两个主题,即近代中国在西方列强的侵略下,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同时西方列强的入侵促使先进的
中国人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推动中国社会从古代到近代变革。
A项“反抗封建专制与建立君主立宪的统一”符合90年代的特征,不符合40年代和60年代的特征;B 项的结论是错误的,一是从40年代到90年代,传统文化虽然受到冲击,但正统地位并未被批判,洋务思想的“中体西用”,维新派的“托古改制”都利用了传统思想的正统地位,二是引进西方文化经历了从器物层次到制度层次的渐进过程,并未“全面引进西方文化”; C 项“发展资本主义与建立民主共和的统一”对应事件应为20世纪初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不符合题意,D项“反抗西方侵略”可
以用40年代到90年代列强侵华和近代
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的相应史实验
证,“学习西方文化”可以用“近代中国
思想解放潮流”的史实验证,二者的统
一可以从二者的共同背景、二者的因果
关系验证,因此选D。
【答案】D 第4题考生答题情况分选项统计
【难度系数】0.72
5.美国银行家杨格在《1927至1937年中国财政经济情况》中说:“美国有意识的抬高银价。
……已在中国酿成无法忍受的困苦。
”面对这一“困苦”,南京国民政府采取的重大举措是
A.实行“币制改革”B.鼓励华侨投资国内产业
C.发起提倡国货运动D.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分析】本题以20世纪30年代世界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立意,以南京国民政府前期的经济政策为考查内容,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试题力图引导正确认识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的经济政策,特别是采取积极财政政策,既与国际规则接轨,又有效防止了国际金融动荡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形成对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经济发展比较全面的认识:从1927年到1937年的这10年间,是南京国民政府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黄金十年,经济发展速度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同时,本题也隐性关注现实热点,为摆脱经济困境,美国、日本等国实行了量化宽松等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了多方面影响,反思南京国民政府的经济政策得与失,有助于我们从历史的角度获取经验教训,为现实服务。
从情境解读来看,杨格既是美国银行家,也是南京国民政府聘请的财政部美国顾问。
要理解他的这句话的意思,需要结合当时的国际、国内背景。
从国内来看,旧中国货币制度紊乱,货币种类繁多,北京政府时期曾对币制进行改革,但未能解决币制混乱问题。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曾于民国二十二年实行“废两改元”的措施,确立了银本位制,废除了银两,改行银元,使银元成为统一流通的本位币。
废两改元的实施,有利于国内经济贸易的发展,
为进一步实行币制改革创造了条件。
但是,废两改元后,辅币、纸币等货币仍未统一,货币制度仍然混乱,商品的正常流通和交易仍受到影响。
因此,货币制度仍需要进一步改革。
从国际上看,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空前规模的经济危机,美国为转嫁危机,通过一系列法案以提高银价、收购白银、禁止白银出口等,使世界白银市场价格猛涨,导致中国大量白银外流。
由于白银大量外流,造成国内银根奇紧,通货紧缩,物价猛跌,货物滞销,一些工商金融企业关闭。
仅上海一地,民国二十三年就倒闭工商户510家。
在这种形势下,制止白银外流,实行币制改革的要求更为迫切。
从解题角度分析,考生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完整、准确地对信息进行综合性解读,还要具备联系历史背景透过现象深入分析本质的能力。
根据时间信息“1927年至1937年”结合美国“有意识的抬高银价”,说明在这一时段,美国政府提高银价有其既定目的。
联系时代背景,不难看出,其目的是整顿金融秩序、克服金融危机,同时也是为了扩大美国商品的出口,限制进口,进而摆脱经济危机的不利影响,实现美国经济复苏。
联系中国已经卷入了世界市场来理解“在中国酿成无法忍受的困苦”,一是在美国政府白银收购价格高涨的情况下,中国大量白银外流,二是由于白银外流带来的物价暴跌、生产下降问题,由于白银大量外流,造成国内银根奇紧,通货紧缩,物价猛跌,货物滞销,一些工商金融企业关闭,中国经济遭受重创。
为此,国民政府实行法币政策,以纸币法币作为统一货币,禁止白银出口,白银国有。
法币政策的实施,对防止白银外流,稳定金融市场,促进物价回升,刺激生产复苏,起了积极作用,因此A 项正确。
B项“鼓励华侨投资国内产业”作为经济政策主要实行于民国初期,受这一政策鼓励,海外华侨在民国初期大规模投资国内产业,与本题的时间界限和货币问题都不相符,应排除。
C项“发起提倡国货运动”是在民族危机严重的情况下人民群众自发进行的反帝爱国运动,这一运动提倡
国货,推动了民族工商业的发展,但不是
政府倡导的经济政策,与题意不符合,应
排除。
D项“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
主要内容是政府鼓励发展工商业、农业和
交通运输业,不是解决金融和货币问题的
措施,因此也应排除。
【答案】A 第5题考生答题情况分选项统计
【难度系数】0.65
6.图1是一幅题为《日本的泥脚》(1938年)的漫画。
导致画中情形的重要因素有
①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
②美国向日本投放原子弹
③国民党正面战场的英勇抗战
④共产党敌后游击战争的牵制
A.①②
B. ②③
C.③④
D. ①④
【分析】近年来,日本右翼势力日益猖獗。
本题以警示日本军国主义和日本右翼势力立意,对外侵略终将让日本自陷泥沼。
试题以抗日战争期间国共联合抗日为考查内容,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历史漫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分题的能力。
试题紧扣中日关系这一时政热点,突出了对抗战初期国民政府在正面战争抗战功绩的考查,隐性考查考生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重要性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同时,本题通过创设漫画情境,重视对考生历史学习的过程与方法的考查,引导师生学习历史经历从感知历史到不断积累历史知识,从形象认识历史到理性认识历史的思维过程。
1938年,经过正面战场国民党组织了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以及武汉会战等一系列战役,消耗了日本的军事、经济实力,使其陷入长期战争的泥坑而不能自拔,同时,在洛川会议后,八路军、新四军广泛挺进敌后,配合正面战场作战,牵制了日军进攻。
国共两党并肩作战,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言,振奋了民族精神,坚定了中国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念。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1938年6月12日,中华全国漫画家协会战时工作委员会在汉成立,创办有《救亡漫画》(三日刊)、《抗战漫画》(半月刊),集中宣传中国人民抗战的光辉业绩及暴露日本侵略军的罪行,其中江敉的《日本的泥脚》等作品影响很大。
从解题角度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图文结合的信息获取能力以及理解漫画寓意的能力。
解答时要完整利用图片的文字信息。
漫画中的双脚不能自拔的人代表日本侵略者,泥潭注有“china”字样,代表中国,再结合“1938年”的时间信息可知,漫画的寓意是,到1938年,日军陷入了中国全民族抗战的泥潭中,讽喻日本深陷中国战场不能自拔。
导致这一局面出现的原因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全民族抗战。
因此③④正确。
百团大战是八路军在1940年8月至10月间发动的以破坏华北日军占领的交通线、矿山为目的的大规模破袭作战。
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是1940年,时间不符合
题目要求,应排除。
为加快日本投降进程,
减少美军伤亡,1945年8月6日和9日,
美国向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令
这两座城市顷刻间化为废墟。
美国向日本
投放原子弹是1945年,时间也不符合题目
要求,应排除。
【答案】C 第6题考生答题情况分选项统计
【难度系数】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