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工程施工难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坑工程施工难点
一、基坑开挖深度10.05m,基坑深度大,施工风险大。
应对措施:
(1)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组建以划区域责任人的应急处理突击队。
根据项目管理部门的要求,贮备好抢险物资,监测的变形值达到警戒值,立即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2)提前对施工人员进行交底,做到精心施工,同时加强值班管理、工程监测。
(3)制定出的施工方案及施工进度计划,征得监理的同意。
(4)组织专业监测单位,在施工前、中、后对施工全过程进行跟踪监测、分析,并及时反馈信息。
每步工序施工间隔时,应立即进行变形监测,及时掌握变形数据。
组织专门人员进行24小时现场监控,24小时专线电话值班。
二、区场地狭小,施工过程中对于交通道路规划及材料堆场都造成较大难度。
分析:
本工程场地紧张,基坑围护到红线的最小距离为1.9米,平均距离在4m左右,现场可用空间较小,场内还需设置大量的材料堆场、加工厂、垃圾站等,在这种情况下场内临时路的布置难度相当大;此外材料供应多,每天会有很多供货车辆进场。
因此交通组织是本工程的难点及重点。
针对措施:
(1)将工期目标分解,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工序搭接、工序穿插。
合理划分施工区域,化大为小,在多作业面施工的同时,分区分块进行小节拍流水施工作业,并合理安排各个工序的穿插作业。
(2)针对现场特点进行合理的机械布置,现场布置5台塔吊,确保各阶段施工垂直运输满足施工需求。
(3)加大劳动力投入,采用小班组制度,保证因工期节点因素加班加点时,能满足劳动力需求。
(4)根据本工程施工场地狭小的特点,将管理、施工人员的住宿及办公安排在场外。
(5)合理规划交通路线图,对各施工阶段各区域采取分情况合理规划,保证交通线路在一个出入口的前提下能形成环路,两个出入口的前提下,能顺流双向进出。
三、周边环境复杂,管线多,临近河道。
分析:
邻近建、构筑物及道路:基坑围护西侧为泰虹路,周边有信息管、路灯、雨水、电力电缆、雨污管线,尤其给排水管线对变形尤为敏感。
因此对基坑变形控制增加了难度。
此项内容也是本工程基坑围护需重点关注的对象之一。
应对措施:
(1)分区分层开挖,挖完一层施工一道支撑,严格控制支撑形成的时间。
(2)考虑好基坑工程的时空效应,每层土方开挖前即时模拟基
坑开挖过程,预测围护结构、地表变形等时空变化,结合实际工况制定相应的优化方案。
(3)在挖土前编制监测方案,四周布置监测点,做好监测,指导挖土。
四、基坑大、深、距B区基坑近。
分析:
本工程A区基坑开挖面积24140m²,开挖深度10.05m,A区开挖时,B区已进入主体结构施工阶段,且距B区地下室外墙仅6m,开挖时对A、B区围护桩剪切、冲压力较大。
对策:
(1)根据工程基坑特点及设计要求,结合围护、支护布置情况,遵循土方开挖“时空效应”原理,遵循“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对A区严格进行分区、分层、分块、对称、限时、盆式开挖。
避免位移力产生过快,将因为土方开挖扰动而对B区产生的位移力降到最慢,最小。
(2)保证基坑按需有效降水。
(3)优化施工方案,采用“跳仓法”施工,将底板分为若干区段,保证每个区段底板浇筑与基坑开挖连续进行,缩短基坑暴露时间,缩短施工工期,尽量减小A区对于B区的影响。
(4)通过信息化监测手段,指导、控制基坑施工过程,由于A 区地下室开挖时,B区结构已经完成,对B区的变形监测尤其重要,因此施工前必须与监测单位共同商讨编制《监测方案》,施工过程严
格按照方案要求施行。
保证整个基坑施工处于可控状态。
五、局部区域有旧基础分布。
分析:
场地西侧局部区域在地表2m下有旧基础分布,给基坑支护及帷幕、基坑降水、土方开挖等工程的进度、质量控制等增加了诸多不确定性。
旧基础的清除工作是本工程施工中的难点。
对策:
(1)收集并整理桩基及围护施工阶段成孔的数据。
(2)放坡开挖后进行换填和加固。
六、雨期施工难度大
本工程基坑面积较大,需要降水范围广,持续降水时间长,且降水阶段刚好处于上海市梅雨、多雨季节,对于现场排水挑战大。
对策:
(1)选取上海市降水施工经验丰富、施工能力强并具有类似项目施工经验的降水单位,经我司考察确认后方可进场降水施工。
(2)先进行预降水(抽水)施工试验,根据所得的参数对降水方案进行优化设计,并请专家进行评审,严格按照方案实施。
(3)为确保降水的不间断进行,现场设置双电源,配置备用发电机。
(4)针对雨季施工阶段,地表积水过多的情况,合理排布排水沟、集水井。
采用沿施工现场围墙布置闭合排水明沟,且每隔50m 设置一集水井,按2‰放坡;针对开挖阶段坑内明积水过多情况,在
坑内用小挖机开挖临时明排水沟,在基坑四个角布置临时集水井,沿基坑边每隔30m设置一集水井,定时按需将坑内集水井里的水用潜水泵将其排进坑外集水井中,并随外排水系统排进市政雨水接驳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