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汇语法化
词汇化与语法化
词汇化与语法化一、本文概述《词汇化与语法化》这篇文章旨在深入探讨语言演变中的两个重要现象:词汇化和语法化。
这两个过程在语言的自然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不仅塑造了语言的形态和结构,也影响了语言的表达方式和功能。
词汇化指的是语言中的词汇元素如何通过组合和重新分析形成新的词汇项,而语法化则关注语言中的语法元素如何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包括词类转变、语法结构的变化等。
本文将首先介绍词汇化和语法化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阐述它们在语言演变中的重要性。
接着,我们将通过具体的语言实例来展示词汇化和语法化的具体过程,包括词汇项的形成、词义的演变、语法结构的变化等。
我们还将探讨词汇化和语法化对语言理解和语言教学的影响,以及如何在语言研究和语言教学中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两个概念。
通过本文的阐述和分析,我们希望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入的理解词汇化和语法化的视角,同时也为语言研究和语言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二、词汇化现象分析词汇化,作为一种语言现象,是指语言中原本独立的词或词组在某些情况下结合成一个新的词汇单位的过程。
这一过程往往涉及到语义、语法和语用等多个层面的变化。
词汇化现象不仅丰富了语言的词汇库,也对语言的表达方式和语法结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词汇化现象的产生通常与语言的使用环境密切相关。
在长期的语言使用中,人们为了表达更为复杂或特定的概念,往往会将一些常用的词组或短语固定下来,形成一个新的词汇单位。
这种固定化的过程往往伴随着语义的泛化或特指化,使得新的词汇单位能够承载更多的信息或表达更为精确的概念。
词汇化现象在语言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一方面,词汇化使得语言更加简洁、高效,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日益复杂的交流需求。
另一方面,词汇化也促进了语言的创新和发展,为语言带来了新的表达方式和语法结构。
然而,词汇化现象也带来了一些挑战。
一方面,词汇化可能导致语言的模糊性和歧义性增加,使得语言的理解和使用变得更加困难。
语法化名词解释
语法化名词解释语法化是一个语言学术语,指的是在语言使用过程中,某个表达方式或者词汇项由于频繁使用,人们开始将其看作标准的、合乎规范的语法形式。
语法化过程是指某个词语或者表达方式从非标准的语法形式逐渐演变为标准的语法形式的过程。
语法化是语言发展的一种现象,是由于社会语言习惯和语义演变引起的。
在语言演化过程中,一些非标准或者不合规的语言形式逐渐形成基于规范的语言形式。
这种转变的过程是逐渐的、持续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语法化的表达方式逐渐被广泛使用,成为语言中的规范形式。
语法化可以涉及很多方面的语言元素,例如词汇项、短语、句法结构等。
在词汇层面上,词汇的语法化可以表现为某个单词的用法转变,比如某个名词开始作为动词使用,或者某个动词开始作为名词使用。
在短语层面上,短语的语法化可以体现为特定短语的固定化,比如某个固定的短语逐渐形成作为特定句法结构的固定语素。
在句法结构层面上,语法化可以意味着某种句法结构的发展和演变,比如某种从非主动句式逐渐发展成为主动句式的句法结构。
语法化的原因可以归结为社会语言习惯和语义演变。
社会语言习惯是指某种表达方式或者词汇项因为在特定社会环境中被频繁使用,逐渐被认为是标准的语法形式。
当特定的表达方式或者词汇项被越来越多的人使用时,其使用频率就会增加,人们开始认为它是正确的语法形式。
语义演变是指词义的发展和演变。
在语义演变过程中,某个词语的词义会由原先的具体指称意义逐渐转变为抽象意义,从而使其能够应用到更多的语言环境中。
当一个词语的语义逐渐变得抽象和普遍时,人们会把它看作是一种标准的语法形式。
总之,语法化是指某个表达方式或者词汇项从非标准逐渐演变为标准的语法形式的过程。
这种转变是由社会语言习惯和语义演变引起的,可以涉及词汇、短语和句法结构等各个方面的语言元素。
语法化是语言演化和语言发展的一种重要现象,对于语言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_词汇化_和_语法化_的含义及相互关系
的语法成分可以从同一个实词歧变而来。(3)择一原则,这 法化的产物,比如开启一个新话题的话语标记‘好’。比如
条原则与并存原则成互补关系。能表达同一语法功能的多 ‘同学们听懂了吗?好,下面我们做练习。’‘好’的这种话语
种并存形式经过筛选和淘汰,最后缩减到一、二种。(4)保特 标记用法是从其形容词用法语法化而来的。2)词汇化和语法
的是探索语言演变的本质和规律;三是词汇化是造词过程, 指非词单位变成词的过程,包括短语成词(如:“好歹”是由
而不是用词过程,但它产生、存在和发展于语言使用之中; “好”和“歹”构成的反义复合词)和跨层结构成词(如:“然”
四是词汇化前的语义成分组合结构较为松散;五是词汇化 和“而”在古代汉语中连用时并不在同一个层次上,但最后
通过获得更多的语法功能和扩展其主导类别而变得更具语 象。”这种认识又把“语法化”过度泛化了。
法性。”
我们的理解是,词汇化和语法化是不同的过程,它们并
汇集各家意见,不难看出,语法化是指非语法单位变成 存于语言的发展史中,并且都对语言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
语法单位的过程,包括实词的虚化(如实词变成虚词甚至词 作用。语法化的结果是增加语法单位的数量,词汇化的结果
句法位置、组合功能的改变,最终使之失去原来的词汇意 语法化过程往往会导致其语音形式的弱化;(五) 词语的语
义,在语句中只具有某种语法意义,变成了虚词。这个过程 法化可以改变所在短语结构的韵律特征;(六) 一个词语虚
可以称之为‘语法化’。”
化为一个语法标记之后,其用法和使用范围还会受到它原
张谊生[9]认为“:语法化,也就是实词虚化。”
能”。
极为罕见。
沈家煊[7]认为,“语法化”通常指语言中意义实在的词转
词汇化与语法化的联系与区别
以下文章发表于《21世纪的中国语言学(二)》,商务印书馆,2006年12月。
词汇化与语法化的联系与区别:以汉语史中的一些词汇化为例董秀芳提要:词汇化这一术语在语言学文献中有不同的用法,本文对词汇化的各种定义和类型做了梳理。
着重比较了从历时角度定义的词汇化与语法化的异同,指出区分词汇化和语法化不能仅根据演变的结果,而应该主要根据演变过程的特点。
具体分析了汉语中一些容易与语法化相混淆的词汇化现象,指出了词汇化的不少原型特征都可能缺失,从而变得与语法化接近,词汇化的最基本、最稳定的特征是两个成分间边界的失落或模糊。
关键词:词汇化语法化语言演变一、词汇化的定义词汇化(lexicalization)有多种含义,因此有时使人迷惑。
有一类词汇化的概念是从共时的角度提出的,这在不同的研究领域中的具体使用又有细微的差别。
最常见的一种是指在语言系统中将概念转化为词的过程,这与认知方式相关,不同的语言类型可能有不同的词汇化方式(Talmy 1985,2000)。
在形式语法的框架中,词汇化有时可以用来指将功能范畴(functional category)用语音手段体现出来从而变为显性(visible)形式的过程。
还有一种用法是从语言生成/合成的角度,将根据表达意图对合适的词的选择称为“词汇化”,等等。
另一类词汇化是从历时即语言演变的角度定义的,这是本文所要讨论的。
在语言变化领域使用的词汇化,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用法。
在与语法化(grammaticalization)对举时,词汇化有时专指从语法成分变为词汇成分的变化,但其实这种狭义的理解是有问题的(Himmelmann 2003),因为词汇化并不总是与语法化对立(这一点下文将谈到)。
在历时演变领域中定义的词汇化也可以做广义的理解,即指从非词的单位变为词的过程,最常见的是从短语或从句法结构演变为词,董秀芳(2002)的研究所采用的就是这种词汇化的定义。
二、词汇化的类型:文献中提到的历史演变中的词汇化有这样几类:(1)分立的两个词汇成分变为一个词汇成分(univerbation, idiomatization),原来的两个词都有可能还可以独立使用。
汉语词汇化和语法化的现象与规律
汉语词汇化和语法化的现象与规律汉语词汇化和语法化是汉语语言中的两个重要现象。
它们反映了汉语语言的发展和演变过程,也是汉语独特的语言特点之一。
汉语词汇化是指将外来词汇或新创词汇转化为汉语词汇的过程。
在汉语中,许多词汇都是从其他语言中借来的,如英语、法语、德语、日语等。
这些外来词汇通过汉语的发音和写法,逐渐融入到汉语中,成为汉语的一部分。
同时,汉语也有很多新创词汇,如网络用语、流行语等。
这些词汇也是通过汉语的语音和语法规律,形成了汉语独特的词汇体系。
汉语语法化是指汉语语言中的语法规律和结构。
汉语语法规律比较灵活,没有像英语那样的固定语序。
汉语可以通过变换语序来表达不同的意思,也可以通过词语之间的关系来表达语义。
例如,汉语中的“的”、“地”、“得”等助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表达语义的转换。
汉语中的语法规律和结构也非常重要。
例如,汉语中的“一…就…”、“不仅…而且…”等结构,可以通过语法的方式,表达出复杂的语义。
汉语词汇化和语法化的现象和规律在汉语语言教学和汉语翻译中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汉语教学中,教师需要通过丰富的语言素材和语言环境,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汉语的词汇和语法规律。
在汉语翻译中,翻译者需要了解汉语的语言特点和语法规律,才能够准确翻译出原文的意思。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际交流的加强,汉语词汇化和语法化也在不断地发展和演变。
外来词汇和新创词汇不断涌现,汉语语法规律也在不断地变化和适应。
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和掌握汉语的语言规律和表达方式,才能更好地运用汉语,表达自己的意思。
汉语词汇化和语法化是汉语语言中的两个重要现象,它们反映了汉语语言的发展和演变过程,也是汉语独特的语言特点之一。
我们需要加强对汉语语言规律和表达方式的学习和掌握,以更好地运用汉语,表达自己的意思。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语法教学的_语法词汇化_问题[1]
一种比较特殊的词”,(赵淑华、张宝林,1996:44)但如果把它带到句法结构中去解决,会增加结
构分析的复杂性。认定离合词是“词组”,或“过渡成分”、“中间状态”,或“最小述宾结构”的,在
教学中,理论上都应该是把离合词当作语法现象来处理、解释。他们认为“在汉语中实际存在
我们要告诉学生汉语句子的一些总的、粗线条的框架,如,“谁(who)、何时(wh即)、何处
(where)、怎么(how)、做(do)、什么(wllat)”之类。这对学习者开始学造句非常有用。但随着词
汇量的增加,表达的愿望多样,句子结构也越来越复杂了。这时,总的、粗线条的句子框架、格
中,可以作为一个个词语的用法等来解释,也可由学生自己去体会。吕文华(1999)曾经指出:
“尽管随着课文内容的加深,初级阶段出现过的语法点或形式上复杂了,或表意层次加深了,或
用法变化了,但都一概作为旧知识看待不再作为教学内容。语法教学实际上从中级阶段开始
就中断了。”(吕文华,1999:43)上面两套教材的词汇化处理方式可以说是语法教学的一种延续
中,把“好、难”作为“形容词用作副词(stativeverbsasadve击s)”放在语法里讨论。把“好看、好
听、好喝、好玩儿”同“容易找、难学、好做、难做、难决定、够吃”等并列。这是把一个词分成两个
单位,作为语法问题来处理了(把词和短语在某种程度上打通了)。前者的情况比较复杂,我举
了3种情况:一是动宾结构的离合词;二是动补结构,主要是动结式、动趋式;三是一些特殊的
CSL语法词汇化语法教学教学方式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CSL)语法教学中的“语法词汇化”是一种人为的操作,不是语言的自
汉语语法史最重要的五个变化
汉语语法史最重要的五个变化
汉语语法史中最重要的五个变化包括:
1. 聚合规则的演变:由于汉语缺少形态变化,现代汉语的聚合规则相对于古代汉语而言,实词的定义、界限和分类更加清晰,特别是量词的出现。
从先秦时期量词数量较少,到两汉时期开始兴起,南北朝时已经较为广泛使用。
此外,部分构词的词缀如“-子”、“-儿”、“-头”等以及表示体意义的
专用语素如“-着”、“-了”、“-过”等在隋唐以后逐步发展而来。
2. 类推作用:语言中存在整齐划一的趋势和抗拒这种趋势的矛盾,其中前者是语法演变中经常起作用的力量,称为类推作用。
3. 语法化:语言系统中一些实义词在演变过程中逐渐变为较虚的成分,这是语法化现象。
根据语法化的过程和程度,语法化是一个有等级的序列,一般的等级序列是实词-语法词-粘着成分-屈折成分。
4. 连动结构:汉语中常将多个动词置于同一个句子中,这种结构称为连动结构,这也是汉语语法不同于欧洲语言的特点之一。
5. 词类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汉语的词类也在不断变化。
例如,“月牙儿”原本是名词,但在老舍的作品中用作动词,这种词类变化增加了汉语的表达灵活性和丰富性。
以上是汉语语法史中最重要的五个变化,这些变化使得汉语的表达更加丰富和多样。
现代汉语的语法的词汇
现代汉语的语法的词汇一、语法。
1. 基本语法单位。
- 语素。
- 定义:语素是最小的有音有义的语言单位。
例如“天”“地”“人”等。
语素的发音就是其汉字对应的读音,如“天”的读音是“tiān”,它是名词性语素。
- 词。
- 定义:由语素构成,是比语素高一级的语言单位。
词可以分为单纯词和合成词。
- 单纯词: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
例如“葡萄”(pú táo),这是一个连绵词,整个词表示一种水果,是名词。
- 合成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构成的词。
如“火车”(huǒ chē),“火”和“车”都是语素,组合成“火车”这个名词,表示一种交通工具。
- 短语。
- 定义: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组合而成的语法单位。
例如“美丽的花朵”,“美丽”(měi lì)是形容词,“花朵”(huā duǒ)是名词,它们组合成偏正短语。
- 句子。
- 定义:具有一个句调、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的语言单位。
例如“我喜欢读书。
”“我”(wǒ)是代词,第一人称单数,作主语;“喜欢”(xǐ huān)是动词,表示一种心理活动;“读书”(dú shū)是动宾短语,作谓语。
2. 词性分类及语法功能。
- 名词。
- 定义:表示人、事物、地点、抽象概念等的名称。
例如“学生”(xué shēng)、“桌子”(zhuō zi)、“北京”(běi jīng)、“思想”(sī xiǎng)等。
- 语法功能:在句子中可以作主语、宾语、定语等。
如“学生在教室里学习。
”(“学生”作主语)- 动词。
- 定义: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存在变化等。
例如“跑”(pǎo)、“想”(xiǎng)、“是”(shì)等。
- 语法功能:在句子中主要作谓语。
如“他跑了。
”(“跑”作谓语)- 形容词。
- 定义:表示事物的性质、状态等。
例如“大”(dà)、“美丽”(měilì)、“高兴”(gāo xìng)等。
现代汉语双音介词的词汇化与语法化研究
现代汉语双音介词的词汇化与语法化研究现代汉语双音介词的词汇化与语法化研究引言:双音介词是现代汉语中一类重要的构词成分,具有丰富的词义和语法功能。
本文旨在通过对现代汉语双音介词的词汇化与语法化现象进行研究,探讨双音介词在语言使用中的演变和发展。
一、双音介词的定义与特点双音介词由两个音节组成,其中第一个音节通常是名词、形容词或动词词干,第二个音节则是介词。
双音介词在构词中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可以与不同的名词、形容词或动词词干相结合,形成不同的词义和语法功能。
例如,“抱着”、“依靠”、“为了”等都是常见的双音介词。
二、双音介词的词汇化现象1. 逐渐固定化:一些双音介词在语言使用中逐渐固定下来,成为独立的词汇。
例如,“依靠”、“由于”等双音介词现在被广泛认可且固定地用于相应的语境中。
2. 词义扩展与产生新词:在使用过程中,一些双音介词的词义逐渐发生扩展,并衍生出新的词汇。
例如,“为了”本指为某种目的而采取行动,但现在也可以表示“出于某种情感或原因而采取行动”的意思,如“为你高兴”、“为他担心”等。
同时,一些新的双音介词也在不断产生,如“适应”、“迎合”等。
3. 形成搭配习惯:由于双音介词的灵活性,一些固定的词组或搭配也逐渐形成。
例如,“抱着”常用于表示某种心理状态或持有某种观点,如“抱着希望”、“抱着幻想”等。
三、双音介词的语法化现象1. 语法化的扩展:一些双音介词逐渐发展为独立的语法成分,可以在句子中作为介词短语出现,并具有相应的语法功能。
例如,“关于”在句子中可以作为名词的宾语,表示与该名词相关的事物。
2. 语法化的固定化:一些双音介词在特定语境中变得非常固定,成为习语或惯用法。
这些固定化的双音介词具有特定的语法功能,并且不容易改变顺序。
例如,“对于”常用于表示某种看法、态度或处理方式,如“对于这个问题,我有不同的看法”。
3. 语法化的变形:一些双音介词在语法化过程中出现变形,形成新的形式和功能。
例如,“向着”是由“向”和“着”合并而成的新形式,表示朝向某个方向。
汉语的词汇、语法和发音的特征
汉语的词汇、语法和发音的特征汉语的词汇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词汇量庞大:汉语拥有丰富的词汇资源,可以表达各种各样的概念和意义。
2.单音节词居多:汉语中,单音节词的数量较多,这些词通常具有独立的意义。
3.多义词较多:许多汉语词汇具有多重意义,需要通过语境来确定具体含义。
4.词汇构词灵活:在词汇构成方面,汉语使用词缀、合成、转化等方式灵活且多样化。
汉语的语法特征如下:
1.无词性变化:汉语中的单词并没有像英语等语言中的词性变化形式。
2.语序灵活:汉语中,语序相对灵活,但一般来说,主谓宾的语序是最常用的。
3.并列句常见:汉语中的并列句较为常见,通过使用“和”、“或”、“但是”等连词连接短语或句子。
4.缺乏时态和数的变化:与英语等语言不同,汉语中没有明确的时态和数的变化形式,需通过上下文判断时间和数量。
汉语的发音特征如下:
1.四声:汉语中的音节发音可以分为四个声调,即平声、上声、去声和入声,不同声调可以改变词义。
2.声母和韵母:汉语的音节由声母和韵母组成,声母指的是音节的起始辅音,而韵母则包括核心元音和可能的介音。
3.声调的重要性:汉语中声调的使用非常重要,因为改变声调可能会改变词义。
以上是汉语词汇、语法和发音的一些主要特征,当然还有其他方面的特点和规则。
在学习汉语时,了解这些特征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汉语。
汉语词汇语法化
汉语词汇语法化的情况词汇语法化也就是狭义的语法化它包括两种情形:(l) 实义向虚义的变化;(2) 不太虚向更虚义变化;.1 实义向虚义的变化这类虚化一般是名、动、形三类实词虚化成副词等意义比较虚的词,如刘坚等认为近代汉语动态助词“将”、“着”、“取”、“得”等是由动词演变而来。
“将”、“取”、“得”是由句法位置改变虚化的。
它们大致都经历这样一个语法化过程:连动式→表示动作结果(补语)→表示动作完成、持续(助词)另外,该文中还分析名词“时”到晚唐五代演化为语气词,表“附着”义的动词“着”到六朝乃至唐五代演化为介词,这都属于词汇语法化的第一类。
.2 不太虚向更虚义变化此类虚化如刘坚等认为,反诘副词“敢”是由表“可、能、会”的助动词“敢”虚化而来。
其实,词汇语法化的第二类还应该包括意义具体的词变成意义抽象的同,如一般动词变化为能愿动词。
汉语词汇语法化的原因一、汉语词汇语法化的外因交流的需要是语法化首要的和根本的动力。
交流的需要落实到具体的话语中,体现为交流必须满足便于表达和便于交流两个条件。
表达和交流同人类的认知规律息息相关,认知规律对具体的语法化过程及原因有很强的解释性。
(一)交流的需要远古时期,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的思维简单,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含混、笼统,用名、动、形、数等实词组成的语言可基本满足交流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认识能力以及抽象思维能力的提高,原先只由实词组成的简单含混的语言开始无法满足交流的需要。
为了表达错综复杂的事物、性质之间的关系,为了表达变幻多端的行为、状态之间的关系,原先的语言系统不得不进行调整、变化,这就从语言外部为语法化提供了动力。
如没有交流的需要,便没有语法化,交流的需要是语法化首要的动力和原因(二)认知的规律认知规律作为语法化的重要原因之一,与交流需要密切相关。
交流需要是从宏观的角度考察语法化的动力、原因,认知规律是从微观的角度寻求某一类词、某一个词具体的语法化原因。
汉语词汇语法化
汉语词汇语法化的情况词汇语法化也就是狭义的语法化它包括两种情形:⑴实义向虚义的变化;(2)不太虚向更虚义变化;.1实义向虚义的变化这类虚化一般是名、动、形三类实词虚化成副词等意义比较虚的词,如刘坚等认为近代汉语动态助词“将”、“着”、“取”、“得”等是由动词演变而来。
“将”、“取”、“得”是由句法位置改变虚化的。
它们大致都经历这样一个语法化过程:连动式一表示动作结果(补语)一表示动作完成、持续(助词)另外,该文中还分析名词“时”到晚唐五代演化为语气词,表“附着”义的动词“着”到六朝乃至唐五代演化为介词,这都属于词汇语法化的第一类。
.2 不太虚向更虚义变化此类虚化如刘坚等认为,反诘副词“敢”是由表“可、能、会”的助动词“敢”虚化而来。
其实,词汇语法化的第二类还应该包括意义具体的词变成意义抽象的同,如一般动词变化为能愿动词。
汉语词汇语法化的原因一、汉语词汇语法化的外因交流的需要是语法化首要的和根本的动力。
交流的需要落实到具体的话语中,体现为交流必须满足便于表达和便于交流两个条件。
表达和交流同人类的认知规律息息相关,认知规律对具体的语法化过程及原因有很强的解释性。
(一)交流的需要远古时期,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的思维简单,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含混、笼统,用名、动、形、数等实词组成的语言可基本满足交流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认识能力以及抽象思维能力的提高,原先只由实词组成的简单含混的语言开始无法满足交流的需要。
为了表达错综复杂的事物、性质之间的关系,为了表达变幻多端的行为、状态之间的关系,原先的语言系统不得不进行调整、变化,这就从语言外部为语法化提供了动力。
如没有交流的需要,便没有语法化,交流的需要是语法化首要的动力和原因(二)认知的规律认知规律作为语法化的重要原因之一,与交流需要密切相关。
交流需要是从宏观的角度考察语法化的动力、原因,认知规律是从微观的角度寻求某一类词、某一个词具体的语法化原因。
人类认知的基本规律是从具体不断向抽象发展,这条规律体现在时空领域,表现为人的认知总是由空间域转向时间域。
汉语语法化的例子
汉语语法化的例子
1. 你看“了”这个字,以前可不一定就是表示完成时态的呀!比如说“我吃饭了”,这里的“了”就表示动作的完成。
它可不是一开始就有这个用法的,这就是语法化的有趣体现啊!
2. 还有“被”字呢!“他被打了”,这里的“被”清楚地表明他是被动的一方。
从以前到现在,它的这种表示被动的用法是逐渐形成的,很神奇吧!
3. 想过“在”字吗?“我在家里”,这个“在”就是表示所处的位置。
它的这种用法也是在时间的推移中慢慢确定下来的,是不是很有意思呀!
4. “得”字也很有门道呀!“跑得快”,这里的“得”表示程度。
它的这种用法也是语法化的结果呢,是不是让你大开眼界呢!
5. “着”字也有说法哟!“他笑着”,这里的“着”表示正在进行的状态。
以前可不一定是这样用的呢,这就是语言的变化魅力呀!
6. “和”字也不简单呐!“我和你”,这清楚地表示两边的并列关系。
它也是经历了一些变化才成为我们现在熟悉的用法,多奇妙啊!
7. “从”字呢,“我从家里来”,表示来源。
它原本可能没这个意思,慢慢就变成这样啦,像不像一个不断成长的孩子呀!
8. “比”字也值得一提呀!“我比他高”,这种比较的用法也是慢慢固定下来的。
语法化真的是无处不在,让语言变得丰富多彩起来啦!
我觉得汉语语法化真的是太神奇了,它让我们的语言不断发展和丰富,充满了魅力和生命力!。
语法化和词汇化的关系
语法化和词汇化的关系一、语法化和词汇化的概念。
1. 语法化。
- 词性:“语法化”是名词(míng cí)。
2. 词汇化。
- 定义:词汇化(cí huì huà)是指短语或跨层结构等非词单位逐渐凝固或变得紧凑而形成单词的过程。
例如,“国家”最初是由“国”和“家”两个词组成的短语,表示“国”和“家”的概念,后来词汇化为一个表示特定政治实体的单词。
- 词性:“词汇化”是名词(míng cí)。
1. 区别。
- 语义方面。
- 语法化往往伴随着语义的虚化(xūhuà),从有实在语义向语法意义转变。
例如“把”字,原本有“握持”等实在意义,在“把书拿来”中,“把”已经语法化为一个介词,主要表示处置意义,语义变得很虚。
而词汇化更多的是从组合义向单一的词汇意义转变,如“火车”,原本是“火”和“车”组合起来表示靠火力运行的车,词汇化后就是一个表示特定交通工具的固定词汇意义。
- 结构方面。
2. 联系。
- 相互影响。
- 语法化和词汇化有时会相互影响。
一方面,语法化可能为词汇化创造条件。
例如,一些虚词的产生(chǎn shēng)和语法功能的固定化,可能促使一些原本松散的结构词汇化。
比如“而已”,“而”和“已”最初是两个虚词,它们的语法化过程使得“而已”逐渐词汇化为一个表示限止的词。
另一方面,词汇化也可能对语法化有反作用。
当一个新的词汇形成后,可能会影响到整个语法系统的平衡,促使语法进行调整。
例如,一些新兴词汇的出现可能会改变原有的词类系统或句法结构,从而影响语法化的进程。
- 共同的演变基础。
- 它们都基于语言的使用(shǐyòng)和演变(yǎn biàn)规律。
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人们为了表达的需要,不断地对语言进行调整。
无论是语法化还是词汇化,都是语言使用者在长期的语言交际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语言现象,都受到语言经济性(jīng jì xìng)、表达明晰性(míng xīxìng)等原则的制约。
论诱发汉语词汇语法化的若干因素
论诱发汉语词汇语法化的若干因素
一、语用因素:语言发展到一定阶段,多数句式形式就会被表达成
简单明了、可控制范围的词汇,以此取悦心情减轻语言表达的负担。
二、历史演变:语言演变发展时,形容词词语由于过度使用,而被时
代及使用频率改变其内涵,从而衍变成为词语性质的名词。
三、社会风俗:一些风俗习惯、家塾文化都会在语言中留下痕迹,使
一些原本简陋的词汇语句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四、文化传承:经历长久征守的文化核心词汇语句,也会被历史洗礼,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并以更加简约的形式传承下去。
五、语言联想:带着相似形象,词语也会拓展出更多意义,甚至有可
能联想成一个全新的文化,把文化根植在当地居民生活之中。
汉语语法化词库
汉语语法化词库
《汉语语法化词库》是李小军所著的一部图书,系统收集、整理国内外相关研究,共构拟汉语语法化路径420条,路径构拟遵循最小路径原则。
每条路径由两部分构成:
- 第一部分是来源和目标例句,尽量选择最早期的例证。
- 第二部分是路径分析和说明,探讨语法化路径的句法和语义动因、演变机制,分析已有研究的得失,并尝试从语言类型学角度探讨汉语相关语法化路径的地位。
《汉语语法化词库》有助于归纳、总结汉语语法化演变规律,探讨汉语与其他语言在语法化演变方面的异同;有助于回顾、总结已有语法化研究的成就与不足,有助于与国际语言学界交流、对话;可以为方言语法研究提供很多参照,还可以为方言词汇的探源提供一些思考及旁证,对词典、辞书的编撰和修订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至于”的词汇化和语法化研究
“至于”的词汇化和语法化研究一、前言“至于”是一个频繁出现于现代汉语中的词语,在日常生活和书面语中都有广泛的运用。
它的词汇化和语法化情况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将对“至于”的词汇化和语法化进行深入研究,以期能够更好地理解它的特点和使用规律。
二、词汇化分析1. 词语来源“至于”最早起源于汉语古典文学作品,如《说文解字》中即有其记载。
从古至今,“至于”一词一直在汉语中保留并发展。
它的使用范围不断扩大,成为现代汉语中不可或缺的词汇之一。
2. 词义和用法“至于”是一个多义词,通过对语境的理解,我们可以总结其主要含义为:表示引出后面所要说的事项或对象;表示强调关注的焦点;表示对已经提到的事项作进一步说明。
例如:“至于你的问题,我会尽力解决。
”“他的问题至于我们大家的利益。
”“这个问题至于我们的生活何其相关。
”“至于”作为副词,常常用在句首,引出重要、要点。
在句子中起到连接的作用,突显重点和转折。
这种用法在现代汉语中非常普遍,几乎成为了一种固定搭配。
3. 词语的构词特点“至于”是一个由“至”和“于”两个字构成的词语。
“至”是动词,“于”是介词。
在构词上,“至于”属于双音节词,是一个由两个单音节词组合而成的复合词。
这种构词方式使得“至于”在语音上具有明显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三、语法化分析1. 句法功能“至于”在句子中起到引导的作用,引出需要强调或者说明的内容。
它通常出现在句首位置,引导后面的内容,使得句子的语气更加坚定和明确。
在表达主观态度的时候,“至于”也具有加强语气的作用。
2. 语言环境“至于”在现代汉语中的语法化程度较高,成为了一个非常常见的词语,几乎出现在我们日常交流和书面表达中的各个领域。
这种语法化倾向的增强,使得“至于”在语境中的使用更加频繁和普遍,同时也增加了它的语言功能和修辞特色。
3. 语言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语言的运用,汉语中很多词语都在不断发生演变和变化。
对于“至于”这一词语来说,它的语法化过程已经相当成熟,成为了现代汉语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单音节词多义化和语法化的规律
单音节词多义化和语法化的规律
单音节词多义化和语法化的规律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语言变化现象,其涉及到语言历史、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因素。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规律:
1. 语义转移:单音节词的不同义项大多来自于因文化、社会领域和语言使用语境等原因所造成的语义转移。
例如,“红”可以表示颜色,也可以表示政治意义,表示日落,表示生气、愤怒等。
2. 借义:单音节词可以借用汉字或外来词的义项,发生了借义的现象。
例如,「卡」本义为压住,可以借用其字形「卡片」来表示一种介质;「茶」本义为一种饮料,可以借用其音来表示「查」等意义。
3. 同音异义:由于汉字的读音数量有限,有一些单音节词由于发音相同而出现了不同的义项。
例如,“点”可以表示时间单位,也可以表示一点儿、一些的意思。
4. 语法化:单音节词还有一种常见的情况就是通过普遍语用的方式使得其成为语法化的词类。
例如,“着”可以作为动态助词,表示动作的进行状态;“了”可以表示某一动作已经完成。
“管”字的语法化与词汇化
“管”字的语法化与词汇化“管”字,在汉语中是一个非常常见的字,它既可以作为动词使用,也可以作为名词使用。
在语法化和词汇化方面,它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和用法。
本文将从语法化和词汇化两个方面对“管”字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探讨。
一、“管”字的语法化1. 作为动词的使用“管”作为动词时具有管辖、掌管、管理等意思,常见的搭配有“管家”,“管教”等。
例如:(1)他是公司的总经理,负责管所有的事务。
(2)这里的一切都由他来管,他是这里的老板。
(3)我家的一切都由我母亲来管,她是家里的掌门人。
2. 作为副词的使用“管”作为副词时表示依靠,顾虑等意思,常见的搭配有“管不住”,“管用”等。
例如:(1)这个问题,你得想办法解决,管不住就大麻烦了。
(2)这种药真的很管用,我吃了之后很快就好了。
3. 作为介词的使用“管”作为介词时表示接纳,包容等意思,常见的搭配有“管一家”等。
例如:(1)这个公司很注重员工的发展,对于优秀的员工会很好的管一家。
(2)这个学校对学生的成绩要求很高,只有真正优秀的学生才能被他们管一家。
二、“管”字的词汇化1. 组词“管”字的派生词“管”字派生的词汇非常丰富,既有动词、名词等。
例如:(1)管家:管理家务的人。
(2)管教:对人进行管理和教育。
(3)管制:进行控制和管理。
(4)管束:约束和控制。
(5)管辖:管理和掌管的范围。
(6)管用:有用,有作用。
2. 热词在当代社会中,“管”字在一些热词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成为了一些行业和领域的代称。
例如:“管网”、“管家婆”等等。
3. 成语“管”字还在一些成语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成为了固定的搭配,例如:“管窥蠡测”、“管他什么事”、“一世之雄,囊括万物”。
三、总结“管”字在汉语中的语法化和词汇化表现十分丰富多样。
无论是作为动词、名词、副词还是介词都可以灵活运用,而且“管”字派生的词汇也非常丰富,成为了汉语中一个非常重要和常用的字。
通过对“管”字的语法化和词汇化分析,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个字的用法和意义,也能更好地运用和理解它在汉语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语词汇语法化的情况
词汇语法化也就是狭义的语法化它包括两种情形:
(l) 实义向虚义的变化;
(2) 不太虚向更虚义变化;.
1 实义向虚义的变化
这类虚化一般是名、动、形三类实词虚化成副词等意义比较虚的词,如刘坚等认为近代汉语动态助词“将”、“着”、“取”、“得”等是由动词演变而来。
“将”、“取”、“得”是由句法位置改变虚化的。
它们大致都经历这样一个语法化过程:
连动式→表示动作结果(补语)→表示动作完成、持续(助词)
另外,该文中还分析名词“时”到晚唐五代演化为语气词,表“附着”义的动词“着”到六朝乃至唐五代演化为介词,这都属于词汇语法化的第一类。
.
2 不太虚向更虚义变化
此类虚化如刘坚等认为,反诘副词“敢”是由表“可、能、会”的助动词“敢”虚化而来。
其实,词汇语法化的第二类还应该包括意义具体的词变成意义抽象的同,如一般动词变化为能愿动词。
汉语词汇语法化的原因
一、汉语词汇语法化的外因
交流的需要是语法化首要的和根本的动力。
交流的需要落实到具体的话语中,体现为交流必须满足便于表达和便于交流两个条件。
表达和交流同人类的认知规律息息相关,认知规律对具体的语法化过程及原因有很强的解释性。
(一)交流的需要
远古时期,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的思维简单,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含混、笼统,用名、动、形、数等实词组成的语言可基本满足交流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认识能力以及抽象思维能力的提高,原先只由实词组成的简单含混的语言开始无法满足交流的需要。
为了表达错综复杂的事物、性质之间的关系,为了表达变幻多端的行为、状态之间的关系,原先的语言系统不得不进行调整、变化,这就从语言外部为语法化提供了动力。
如没有交流的需要,便没有语法化,交流的需要是语法化首要的动力和原因
(二)认知的规律
认知规律作为语法化的重要原因之一,与交流需要密切相关。
交流需要是从宏观的角度考察语法化的动力、原因,认知规律是从微观的角度寻求某一类词、某一个词具体的语法化原因。
人类认知的基本规律是从具体不断向抽象发展,这条规律体现在时空领域,表现为人的认知总是由空间域转向时间域。
受人类这种认知规律的支配,每一个实在意义的词总是处在不断抽象的过程中。
这种过程在历时的发展中形成了一个虚化链,闭当虚化走到虚化链的临界点时,词的实在意义丢失,变为仅表语法功能的词,该词由此进人语法化过程。
然后,在进一步语法化过程中,一些经过语法化而表空间的虚词受人类空间域向时间域转移的认知规律的支配,
在潜移默化中语法化为表时间的虚词。
以“于”字为例:!’〕“于”表“去到”义的动词时在甲骨文中出现的句式为“施事者+于+处所名词”,如“壬寅卜,王于商。
”受具体到抽象认知规律的支配,“去到”义在不断虚化的过程中语法化,“于+处所名词”句式中的“于”变成介绍行为处所的与空间域相关的介词,如“贞:作大邑于唐土。
”然后,“于”进一步受空间域向时间域转移的认知规律的支配,进一步语法化为表时间域的介词,如“贞:其于六月娩。
”由上例可以看出,认知方面的原因在微观上对已发生的语法化的原因及过程有很强的解释性。
但是,认知方面的原因难以解释功能相同的词在同样的认知规律的支配下为什么有的语法化而有的没有语法化,要对这一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我们必须要进人语言自身系统内部进行考察。
二、汉语词汇语法化的内因
(一)语言系统的调整、变化系统论是唯物辨证法最基本的方法论。
.语言作为系统而存在,其内部各要素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系统内部的调整、变化是语法化首要的,也是根本的内因。
以动词为例,动词主要的句法功能是充当谓语,在汉语以“主—谓—宾”为基本句法格式的语法系统中,主语和宾语一般是惟一的,这决定了与之组合的谓语也应该是惟一的。
在语言发展演变中,由于交流需要、语义变化、语境作用等方面的原因,往往会在原先一个动词的基础上添加一个新的动词来加强表意的精确性。
两个动词的并存,打破了原先系统的平衡,为了寻求新的平衡,必须要在两个动词间选择一个动词作中心动词,而将另一个动词的动词性不断减弱。
动词的动词性不断减弱的过程,即为语法化过程,只有达到了相对的新的平衡,这一语法化过程才算基本完成。
由此可以看出,系统的调整、变化是语法化从开始到完成过程中本质的、基本的原因。
(三)具体结构的不平衡
语言系统的调整变化从微观上看,是由各种具体结构的不平衡所引起的。
具体结构的不平衡,可以表现为两种情况:
1.同一结构用来表示不同的语义内容。
以“以”字为例,〔7〕“以”在甲骨文中用作抽象的
“带领”义时所出现的句式为“N P+以+N P+VP’’,例如:“丁未卜,贞:唯亚以众人步?
十二月。
”在这个句式中,出现“以”和“V’’两个动词,系统平衡的要求促使“以”动词性减弱,即发生语法化。
到西周金文时代,作“带领”义的部分“以”已完成语法化,如:“彼仲以王南征”此句不可能是歌仲带领王南征,只能是歌仲依据王的命令南征,但它所用的句式依然是“NP十以十N-P十VP’’。
2.同一语义内容由不同的结构表示。
以被动句为例〔“一被动句大约出现在春秋战国末期,“v
P+砖(于)+施事者”是其中的主要格式,如:“御人以口给,屡憎转人。
”((论语・公治长》)此外,还有“见+v”和“为+施事者十V’’等格式,如:“出必见辱”((墨子・公孟》;“不为酒困”
((论语・子罕》)_同一语义内容由不同的语法格式表示,造成结构上的不平衡。
在对这种不平衡的解决过程中,产生了“见+y+于(砖)十施事者”、“为十V+于(龄)十施事者”、“为+施事者+见+丫,、“为+施事者+所+丫’等格式,如:“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多出兵,则晋、楚为制于秦”(《战国策・秦策》);‘.烈士为天下见善矣,未足以活身”(《庄子・至乐》);“方术不用.为人所疑”(《荀子・尧问》)。
这么多句式的出现,一方面反映了系统对解决这种不平衡的一种尝试,另一方面也反映出这种解决方式无法真正解决问题.于是,系统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后自动放弃了合成的方法,而是另外选择一个与被动义密切相关的新词专门作被动句式的标志。
由此,“被”字句应运而生事实上,这次选择是成功的,“被”的语法化成功地解决了过去结构不平衡的问题。
并存原则是语法化中很重要的一条原则,在很多情况中,并存原则表现为同一语义内容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