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畸力大小对牙周健康成人牙齿移动速度的影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畸力大小对牙周健康成人牙齿移动速度的影响
张月兰;时毅;刘林嶓;闫利辉;董莹丽;张晓敏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正畸力对牙周健康成人牙齿移动速度的影响.方法:选择矫治设计需要拔除双侧上颌第1双尖牙,上颌设计种植钉强支抗的正畸治疗病例32人,随机分为4组,每组8人.每例病人随机选择1侧分别施加50g、100g、150g、200g尖牙远中移动力作为实验侧,另1侧尖牙不施加正畸力随机挑选8个患者作为对照侧.测量4周后尖牙远中移动的距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受不同正畸力4周后,尖牙移动距离50g时(0.57±0.28) mm,100g时(1.13±0.77)mm,150g时(1.03±0.45)mm,200g时(0.84±0.34)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齿移动速度不随力值的增大而增加,100g力值较适宜尖牙移动.
【期刊名称】《河南医学研究》
【年(卷),期】2012(021)003
【总页数】4页(P280-282,284)
【关键词】正畸治疗;正畸力;移动速度;成人
【作者】张月兰;时毅;刘林嶓;闫利辉;董莹丽;张晓敏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口腔医学院正畸科河南郑州450052;郑州大学口腔医学院正畸科河南郑州450052;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外科河南郑州450052;郑州大学口腔医学院正畸科河南郑州450052;郑州大学口腔医学院正畸科河南郑州450052;郑州大学口腔医学院正畸科河南郑州45005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83
正畸力作用下牙齿发生移动从而实现错合畸形的矫治,微观表现为牙周组织在正畸力的作用下发生牙槽骨有序的吸收和增生。

研究表明正畸力值的大小和方向影响着牙周组织的改建情况。

在矫治过程中,在最适力值的作用下牙齿可以实现移动速度快且牙周组织无损伤、牙根无吸收。

最适宜的正畸力应使牙周组织保持生理活性又能激发最大程度的细胞反应。

临床中对加力是否合适主要从患者的主观感受以及临床检查来判断。

本实验通过对具有相同牙周状况的成人正畸患者,施加在生理耐受范围内的不同的尖牙远中力,经过4周的持续正畸力的作用,观察尖牙远中移动的距离差异,进而研究正畸力大小造成牙齿移动速度的差异,推测对于成人牙周健康的正畸患者尖牙远中移动的最适力。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对象从郑州大学口腔医学院正畸科门诊接诊的临床病例中,选择矫治设计需要拔除双侧上颌第1双尖牙,上颌设计种植钉强支抗的正畸治疗病例32人。

男性12人,女性20人,平均年龄24.4±27岁。

纳入标准:①年龄>18岁,健康无系统性疾病;②近6个月内未全身或口腔局部使用抗生素;③牙龈无红肿,探针无出血,牙周袋探针深度在0~3 mm,X线片显示牙槽骨和牙根无病理性吸收;④无正畸治疗史。

1.2 实验方法 32例正畸患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8人。

分别施加50 g、100 g、150 g、200 g尖牙远中移动力。

另从中随机选择8人为对照,每例病人随机选择1侧尖牙不施加正畸力作为对照侧,另1侧作为实验侧。

于尖牙、第2双尖牙和第1、2磨牙上粘结0.022×0.028英寸(1英寸 =25.4 mm)规格的直丝托槽;双侧第一磨牙和第二磨牙之间的根间处,距离膜龈联合约2 mm
的附着龈位置与牙长轴成70°~90°角植入微螺钉。

依据尖牙、第2双尖牙和第1
磨牙的位置弯制0.017×0.025英寸不锈钢矩形方丝,确保在片段弓丝放入时两侧
尖牙均不受力。

于随机选定的实验侧的种植钉和尖牙间放置镍钛拉簧,另1侧为
对照侧,将第2双尖牙和磨牙连扎,不对尖牙施加力量。

于镍钛拉簧两端置入0.025 mm双股结扎丝,远中端固定于种植钉,近中端结扎
于尖牙托槽上。

通过近中端结扎丝的长短不同调整镍钛拉簧的伸缩度进而控制加力大小,分别施加50、100、150、200 g 力值。

于加力前和加力28 d后用硅橡胶取模,灌制硬石膏模型。

种植钉中心点与尖牙托槽中心点间的距离为测量结果。

用电子游标卡尺测量该距离即相同时间内即28 d
尖牙受不同正畸力值作用下牙齿的移动距离。

本距离应重复测量3次,取平均值。

为避免测量操作误差,本实验中所有测量项目均由作者统一操作完成。

1.3 统计学处理测量的实验数据输入SPSS 11.0的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同正畸力下牙齿移动距离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不同正畸力作用下牙齿移动距离进行统计分析,检验水准α=0.05;若检验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采用LSD-t检验法进行两两比较。

2 结果
参与的实验对象中,其中50 g组和200 g组各有1名患者未按时复诊,其余各组均为8人。

施加正畸力4周后,不同力值组患者未诉不适感,尖牙远中移动叩诊
无明显反应,松动度不大,拍摄尖牙定位根尖片显示尖牙未见牙根吸收以及牙周组织异常。

不同力值作用下,牙齿的移动距离见表1;牙齿移动距离的曲线图,见图1;在受不
同正畸力4周后,牙齿移动距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组间比较使用LSD-t法,除2组与5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1 不同正畸力下牙齿移动距离F=118.85,P <0.001。

组别样本数力值
(g)¯x±s(mm)1 0 0.03 ±0.18 50 0.57 ±0.28 100 1.13 ±0.77 150 1.03 ±0.45 2
7 8 3 4 8 8 200 0.84 ±0.34 5 7
表2 组间比较LSD-t法(Multiple Comparisons)(I)组别 (J)组别 Mean Difference(I-J) Std.Error Sig 95%ConfidenceInterval LowerBoud UpperBound 1 2-.52357(*).03262 .000 -.5899 -.4572 3-
1.09125(*) .03152 .000 -1.1554 -1.0271 4-.72625(*) .03152 .000 -.7904 -.6621 5-.45929(*).03262 .000 -.5257 -.3929 2 3-.56768(*).03262 .000 -.6341 -.5013- .20268(*).03262 .000 - .2691 - .1363
5.06429 .03369 .065 - .0043 .1328 3 4.36500(*).03152 .000 .3009 .4291 4.63196(*).03262 .000 .5656 .6983 4 5.26696(*)5.03262 .000 .2006 .3333
3 讨论
3.1 正畸微螺钉在骨内的稳定性和选用支抗钉中心点为测量标志点的因素分析牙齿移动距离的测量最重要的是需要找到准确的参考点。

正畸微螺钉旋入骨组织后依靠螺纹与骨组织间的机械嵌合力固位[1,2],即刻的正畸矫治力对保持微螺钉的稳定性有积极作用,350 g以内的正畸力对微螺钉是安全稳定的,随后形成骨性结合增强其稳定性[3,4]。

微螺钉作为牙齿移动距离远中端的参考标志点有稳定、准确、可重复的优点。

依据以上理论本实验也在植入微螺钉后即刻进行加载。

有文献报道,本实验采用的是国内生产的规格为1.6 mm直径的微螺钉,因其头部设计为六角基台,其中心点固定不动的,故本实验采取微螺钉中心点与尖牙托槽中心二者之间的距离作为牙齿移动的距离,虽然这个距离与牙齿实际移动的方向存在一定角度,这个角度较小,并且本实验周期仅4周,时间短,故将二者之间差异忽略,将其测定距离作为牙齿的实际移动距离。

3.2 不同正畸力引起牙齿移动距离不同以往对于最有效的牙齿移动的矫治力值的
研究结果[5],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同时分布分散,是一个相当宽泛的范围。

在这个范围内,矫治力增加,牙齿移动速度加快;超过这个范围,牙齿移动反而受阻。

本实验研究结果发现:对尖牙施加50 g力值,牙齿移动距离较小,随着力值增加到100 g,牙齿移动距离明显增加,当继续增加力值至150 g,牙齿移动距离并没有增加,继续增大力值至200 g,牙齿移动距离反而发生降低。

这个实验结果给我们这样的提示:100 g的力值对于成人尖牙的远中移动是比较合适的,继续增加力值并不会加速牙齿的移动。

本研究结果与以往的研究结果存在差异:如StoreyE等[6]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尖牙远中移动施加最适的力值为150~200 g,可使尖牙远中移动产生最大速度。

分析其原因为在以往的实验中会因为摩擦力的产生导致消耗掉一部分初始力值,实验中真正作用到尖牙上的力值比初始力值小,但本实验使用0.17×0.25弓丝完全按照尖牙、第2前磨牙和磨牙的位置弯制弓丝,使其弓丝在放入尖牙槽沟时,尖牙完全不受到来自弓丝形变的力量,尖牙仅仅受到微螺钉对尖牙的向后拉力,故本实验所得的最适合力值小于Storey E的实验结果。

另外国内学者如段银钟等[7]做的一项恒河猴尖牙无摩擦移动的实验结果认为160 g的力值最合适,并且得出了
y=0.9674+0.0047x(y移动距离,x为力值)这样的直线方程公式,因该实验进行的是瞬时加力,所以公式只适用于加力短时间内。

本实验所实施的周期为1月,周期较长,可能不适合此公式。

并且段银钟所作实验的实验对象为恒河猴,其尖牙牙根形状、牙齿移动类型、牙槽骨密度等与人类均存在差别。

3.3 适宜力值下牙齿移动的组织学基础在牙齿受力移动的过程中,牙周膜内形成受压侧和牵张侧。

当轻而持续的力作用于牙齿上,牙周膜间隙内的液体流出,牙齿在牙槽窝内移动,牙周膜的机械形变要达到45~72 h后受压牙周膜内和邻近组织才会有破骨细胞出现。

破骨细胞攻击邻近的骨硬板,通过直接骨吸收清除骨质,而后牙齿产生移动。

牙周膜间隙扩大,成骨细胞在牵张侧生成骨和在受压侧开始进行
骨改建。

增加牙齿受力会导致受压侧牙周膜内血液灌注减少;承受的压力越大,牙周膜压力区血流减少越多,直至血管完全阻断,不再有血流[8],切断了牙周膜某一区域的血液供应,该区域将会发生无菌性坏死,形成玻璃样变,甚至发生潜掘性吸收。

当玻璃样变和潜掘性吸收形成后,牙齿移动将不可避免的被推迟。

本实验中使用100 g力值可以使牙齿发生持续性移动,而增加力值至150、200 g,牙齿移动距离并未增加,可能在150、200 g时牙周组织发上了玻璃样变性和发生潜掘性吸收。

本实验观测发现:牙齿在受到50 g力值时牙齿移动速度较小;100 g时,牙齿移动速度明显增加;150 g时,牙齿移动速度增加不明显;200 g时,牙齿移动速度稍有下降。

本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150 g和200 g力值,100 g更适宜于尖牙远中移动。

参考文献
[1]Roberts W E.Bone dynamics of osseointergration,ankglosis,and tooth movement[J].J Indiana Dent Assoc,1999,78(3):24-32.
[2]Garat J A,Gordillo M E,Ubios A M.Bone response to different strength orthodontic forces in animals with periodontitis[J].J Periodont Res,2005,40(6):441-445.
[3]张月兰,曹选平.微种植体即刻负载不同时期骨界面组织形态的实验研究[J].中华口腔正畸学,2009,16(4):203-206.
[4]马俊青.微型支抗种植体即刻加载的组织学研究[J].口腔医学,2005,
25(5):267-269.
[5]Darendeliler M A,Kharbanda O P,Chan E K M,et al.Root resorption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alterations in physical properties,mineral contents and resorption craters in human premolars following
application of light and heavy controlled orthodontic forces[J].Orthod Craniofacial Res 7,2004,7(2):79-97.
[6]Storey E,Smith R.Force in orthodontics and ite relation tooth movement[J].Aust Dent.J.1952,56(1):11-18.
[7]段银钟,陈华,张巧余.关于正畸力值与牙齿移动速度的实验研究[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1989,24(2):85-87.
[8]Ong M A,Wang H L,Smith F N.Interrelationship between periodontics and adult orthodontics.J din Periodontol,1998,25(4):271-27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