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落水逃生装置[实用新型专利]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2023841.5

(22)申请日 2019.11.21

(73)专利权人 刘林森

地址 336000 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宜人华

府18栋2单元101室

专利权人 任发辉

(72)发明人 刘林森 任发辉 

(74)专利代理机构 南昌市赣昌知识产权代理事

务所(普通合伙) 36140

代理人 刘鸿运

(51)Int.Cl.

B60R 21/0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一种汽车落水逃生装置(57)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落水逃生装置。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防水备用电源能够保证两侧压缩气囊正常打开,保证汽车浮于水面创造逃生机会的汽车落水逃生装置。一种汽车落水逃生装置,包括有车架、车裙、后挡风玻璃、副驾驶位、黑匣子、破窗器、压缩气囊、充气装置和充气管;所述黑匣子设置于副驾驶位,所述黑匣子内设置有电池组、控制系统和延时继电器,且控制系统和延时继电器均与电池组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车裙内设置压缩气囊,后挡风玻璃上侧两端均设置破窗器,以及设置防水黑匣子,保证汽车落水后压缩气囊和破窗器能够正常打开,

增加了逃生几率。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6页CN 210970965 U 2020.07.10

C N 210970965

U

1.一种汽车落水逃生装置,包括有车架(1)、车裙(2)、后挡风玻璃(3)和副驾驶位(4),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防水黑匣子(5)、破窗器(6)、压缩气囊(7)、充气装置(8)和充气管(9);所述防水黑匣子(5)设置于副驾驶位(4),所述防水黑匣子(5)内设置有电池组(501)、控制系统(502)和延时继电器(505),且控制系统(502)和延时继电器(505)均与电池组(501)电性连接;所述防水黑匣子(5)底部设置有浸水传感器(504),且浸水传感器(504)与控制系统(502)电性连接;所述后挡风玻璃(3)上侧两端均设置有破窗器(6),所述破窗器(6)与延时继电器(505)电性连接;所述压缩气囊(7)和充气装置(8)均设置于车裙(2)内,且充气装置

(8)与控制系统(502)电性连接,所述压缩气囊(7)和充气装置(8)通过充气管(9)连通,所述车裙(2)外侧设置有长条形气囊出口(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落水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黑匣子(5)底部设置有手动开关(503),所述手动开关(503)与控制系统(502)电性连接,用于利用手动触发的方式触发所述控制系统(50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落水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窗器(6)为手自一体破窗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落水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装置(8)为爆燃气体发生器,内含用于点火的点火装置,以及固态的叠氮化钠和氧化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车落水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出口(10)处设置有软性橡胶条(1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汽车落水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气囊(7)一端通过螺栓(14)螺接于车架(1)底部,另一端压缩卷曲于车裙(2)内。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汽车落水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气囊(7)的材质为抗腐蚀、抗拉强度高的420d尼龙织物。

权 利 要 求 书1/1页CN 210970965 U

一种汽车落水逃生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落水逃生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随着车辆的普及,车辆因落水而导致伤亡的事故时有发生。由于目前大部分车辆采用的都是前置发动机,车辆70%左右的重量都位于车辆的前半部,而其余30%的重量则位于车辆的后半部。经试验证明,不管以何种姿态落水,在5-10秒内,车辆都会由于自身重力的作用,调整为车头先沉入水中的姿态,并在短时间内迅速沉入水中。虽然已有很多教程教导人们在车辆落水后如何逃生,但是大多数驾驶员因为落水后的紧张和慌乱,并不能有效地实施逃生计划,特别是车内人员过多时,更无法实现有效逃生,导致人员的死亡。[0003]中国专利CN103481851A针对汽车落水逃生的问题,公开了一种汽车落水漂浮逃生系统及其制造方法,其通过在汽车的车头车尾及两侧均设置充气气囊的方式,克服了汽车落水后迅速沉底的问题,但经过技术人员多次建模试验后发现仍存在以下问题:

[0004]1、恰好由于设置了车头和车尾气囊的原因,经过多次模型试验后,发现增加了车头和车尾气囊的车辆落水后会形成如本实用新型附图说明中图9所示的状况,导致整个车身都处于水面下难以翻动,从而导致车内人员溺毙。

[0005]2、众所周知车辆在落水后车上电路基本会失灵,而该专利中未说明有其它供电源,所以汽车落水漂浮逃生系统及其制造方法内所述的控制系统、充气系统、拉索系统等在汽车落水后极有可能无法正常运行。

[0006]3、该专利中所述充气系统、拉索系统均固定在车架底部,然而现在大部分轿车底盘都比较低,所以充气系统和拉索系统等容易受损导致失去预定功能。

[0007]4、该专利所述两侧的气囊充气打开后会位于车架底部,而车架底部基本都是金属制品,所以气囊在打开时就有可能被刺破导致失效。

[0008]综上,目前需要研发一种具有防水备用电源能够保证两侧压缩气囊正常打开,保证汽车浮于水面创造逃生机会的汽车落水逃生装置,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0009]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汽车落水后逃生困难的缺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防水备用电源能够保证两侧压缩气囊正常打开,保证汽车浮于水面创造逃生机会的汽车落水逃生装置。

[0010]本实用新型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0011]一种汽车落水逃生装置,包括有车架、车裙、后挡风玻璃、副驾驶位、防水黑匣子、破窗器、压缩气囊、充气装置和充气管;所述防水黑匣子设置于副驾驶位,所述防水黑匣子内设置有电池组、控制系统和延时继电器,且控制系统和延时继电器均与电池组电性连接;所述防水黑匣子底部设置有浸水传感器,且浸水传感器与控制系统电性连接;所述后挡风玻璃上侧两端均设置有破窗器,所述破窗器与延时继电器电性连接;所述压缩气囊和充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