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讲(第六章)辐射及其安全防护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通风排氡是最有效、最基本的预防方 法。 注意 “风龄” ; (2)局部净化(净化器) (3)加强个人防护 口罩、工作服、靴子、手套等;工作后的 淋浴更衣;
ttgnhm@126.com 27
•内照射的防护方法
(4)在氡气高析出率的矿山,应采取多种措施降低岩 壁和矿石的氡析出量
–如在矿壁上喷涂偏氯乙烯塑料膜、乳液薄膜等; –及时密闭采空区和废旧巷道是老矿井防氡的关键措施;
第7讲 (第六章) 辐射及其安全防护
ttgnhm@126.com
1
本章内容
1 2 3 电离辐射
辐射伤害及其安全防护
非电离辐射的安全防护
ttgnhm@126.com
2
概述
• 辐射是自然界中的一种普遍现象:
–1、来自太阳的红外辐射、紫外辐射; • 这种辐射经过大气层、特别是臭氧层的吸收和阻挡, 对人类已影响不大,但也会构成一定危害; –2、来自宇宙空间的宇宙射线、γ射线; • 有时会对人类的活动(如通讯)产生影响; –3、地壳中各种放射性元素产生的本底辐射; • 局部地区会超标,如广东阳江地区; –4、人类活动产生的各种电磁波辐射; • 如各类无线电信号、家用微波炉、电磁灶等;
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
ttgnhm@126.com
17
第二节 辐射伤害及其安全防护
2.1 外照射的伤害及防护
• 外照射主要是指γ射线的辐射;
– 只有当工作场所有足够数量的放射性物质及放射性强度 时才构成对人的外照射危害; – 放射性物质的开采、加工、提纯、贮存等工作场所,γ 辐射可能达到危险的强度,外照射强度很大,应加强监 测和防护工作;
ttgnhm@126.com
9
• α射线的强电离作用
它所到之处很容易引起电离,这种强电离作用对人 体内组织的破坏能力很大,长期作用能引起组织伤 害甚至导致癌症的发生;
• α射线的低穿透性
– α粒子流即α射线也即α辐射,它在穿过介质后迅速失去 能量,不能穿透很远; – 在空气中的射程只有几厘米,一张薄纸就能挡住它;
ttgnhm@126.com
12
衰变及辐射
4、X射线
• 1895年11月8日发现; • X射线是带电粒子与物质交互作用产生的高能 光量子; • 应用: –成千上万台X射线机在日常中被运用于医 学和工业上; –X射线也被用于癌症治疗中破坏癌变细胞; –X射线是人造辐射的最大来源;
ttgnhm@126.com
3.1
紫外线的安全防护
• 紫外线对人的伤害主要是人的眼角膜和人体皮肤;
– 紫外线伤害眼角膜可引起羞光眼炎、角膜白斑伤害、流 泪、结膜充血、疼痛、睫状肌抽搐等;
ttgnhm@126.com 29
– 皮肤伤害主要引起红疹、红斑、水疱,严重可有表皮坏 死和脱皮,有时有头疼、眩晕、体温升高等全身症状; • 过度的紫外线暴露能引起皮肤损伤,表现为晒伤、色 素沉着、光变态反应以及皮肤癌等;
ttgnhm@126.com
11
衰变及辐射
3、γ射线
• γ射线是伴随α、β衰变放出的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 即上面公式中的E; • γ射线具有很强的穿透力;
• γ射线特点
– 穿透能力强,能轻易穿透人的身体,对人体造成危害; –1m以上厚度的混凝土能有效地阻挡γ射线; –电离能力弱,主要是外照射伤害;
ttgnhm@126.com
22
第二节 辐射伤害及其安全防护
3、外照射的防护
• 最重要的预防方法是避免累计剂量和瞬时照射剂量 超过标准(表6-1);
–1960年制订的《放射性工作卫生防护暂行规定》; –1974年新的国家标准《放射防护规定》(GBJ-8-74); –1978年卫生部制定的《医用诊断X线卫生防护规定(试 行)》;
• 在各种各样的放射性事故中,γ辐射可能达到危险 的强度,根据吸收剂量多少,外照射伤害可分为急 性和慢性两种;
ttgnhm@126.com
18
第二节 辐射伤害及其安全防护
1、急性外照射放射病
• 急性外照射放射病——是短时间内大剂量电离辐射 作用于人体而引起的全身性疾病;
–一次照射超过1Gy,就可引起此病;
ttgnhm@126.com
21
第二节 辐射伤害及其安全防护
• 特点:
– 并不造成立即伤害,而是可能变成非正常细胞,甚至发 展为癌变细胞,最终导致癌症发病率大大增加;(潜伏 期长) • 例如,因小剂量照射引起的白血病,从受照到发病的 潜伏期约为二年,肿瘤潜伏期为五年;
• 可能受害人员:
– 从事放射性透视工作的医护人员; – 核能工业的有关人员;
• 发生:
– 大剂量的照射一般由事故或是特别的医疗过程所造成; – 战时的原子武器袭击造成的核辐射和沾染区的放射辐射 都可引起此病; – 平时的核反应堆及放射治疗设备的意外事故也会引起;
ttgnhm@126.com
19
第二节 辐射伤害及其安全防护
• 危害:
–大剂量的急性照射能引起立即损伤,并产生慢性损伤; • 如大面积出血、细菌感染、贫血、内分泌失调等, 后期效应可能引起白内障、癌症、DNA变异; –极端剂量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导致死亡;
ttgnhm@126.com
23
第二节 辐射伤害及其安全防护
• 外辐射的防护措施:
–时间防护(如轮班) –距离防护(如遥控) –屏蔽防护
• 防γ射线和X射线——铅、铁、水泥、砖、石、铅玻 璃等; • 防β射线——铝、玻璃、有机玻璃等; • 防中子辐射——石腊、硼酸、水等;
ttgnhm@126.com
分类:
–造血型 –肠型 –脑型(广岛、长崎)
ttgnhm@126.com
20
第二节 辐射伤害及其安全防护
2、慢性外照射放射病
• 慢性外照射放射病——长时间,超剂量(卫生标准) 的射线体外照射引起的疾病;
–机体在较长时间内,受到超剂量的X射线、γ射线或中子 的体外照射,当累积剂量达一定时,将引起慢性放射性 全身症状;
ttgnhm@126.com
15
衰变及辐射
2、平均寿命τ=1/λ 3、半衰期T1/2
• 放射性原子核数因衰变而减少到原来一半所需的时间叫半衰 期,记作T1/2; • • • • 例如: U238半衰期是4.51×109年, Th232的半衰期是1.39×1010年, Po212的半衰期只有3.0×10-7 秒(稍纵即逝);
• α射线特点
–电离能力强(4~8MeV),穿透能力差,主要是内照射 伤害;
ttgnhm@126.com 10
wk.baidu.com
衰变及辐射
2、β衰变
• β衰变时放出的β粒子实际上就是电子; • β射线特点
–电离能力比α射线小(0.01~4MeV); –穿透能力比α射线强,能穿透皮肤组织约1cm深,一旦进 入体内引起的放射性危害更大; –β粒子能被体外衣服消减或阻挡,一张几毫米厚的铝箔 可完全将其阻挡,防护上较为容易;
根据衰变时释放的射线不同,放射性衰变可分为α衰 变和β衰变两种; 可释放出α射线、β射线或γ射线; – 对人体造成伤害的机理和能力是不同的; – 防范措施也有一定的差异;
ttgnhm@126.com
8
衰变及辐射
1、α衰变
• 不稳定的核自发地放出α粒子而变成另一种核叫α 衰变;
–α粒子是带正电的高能粒子(氦原子核),由两个中子 和两个质子组成,带两个正电荷;
24
第二节 辐射伤害及其安全防护 7.3 辐射伤害及其安全防护
2.2 内照射的伤害及防护
• 内照射——主要指吸入具有辐射能的放射性微粒后, 在体内对组织、器官施加的辐射; • 氡及氡子体
– 当空气中的氡随着呼吸进入肺部时,如果在此期间没有 发生衰变,氡将和氮气一样随着呼气排出体外,对人体 无任何影响; – 一旦在肺部发生了衰变,氡的后面四代子体由于寿命很 短将在短时间内迅速衰变,这些进入深部呼吸道的氡子 体,在衰变过程中放出射程只有几厘米的α射线.人体 内部组织长期接受α辐射,将导致细胞的变异,最常见 的就是诱发矿工职业性肺癌;
6
衰变及辐射
• 放射性衰变及其种类
– 自然界中有一些元素的原子核能自发地发生变化,这 类元素称为放射性元素; – 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是不稳定的,可由一种元素的原 子核蜕变曾另一种元素的原子核,同时释放出某种射 线,这种现象称为放射性衰变;
ttgnhm@126.com
7
衰变及辐射
• 放射性衰变及其种类
ttgnhm@126.com 25
2.2
内照射的伤害及防护
• 氡子体是离子态的原子微粒,但它有很强的附着能力,能牢 固地粘附在任何物体的表面,如巷道壁、矿石及粉尘的表面 上,当工人吸入粉尘时也同时吸入了氡子体; –一般发病期限约为连续在井下工作十年以上; –我国云南个旧锡矿和湖南香花岭锡矿发病率高达500人/ (十万人·年)以上,为世所罕见;
ttgnhm@126.com
4
第一节 电离辐射
• 矿山井下的放射性辐射危害主要是氡的危害; • 氡是由放射性元素镭衰变产生的自然界唯一的天 然放射性惰性气体,无色无味。氡在空气中的氡 原子的衰变产物被称为氡子体,为金属粒子。 • 氡对人的危害是一个缓慢过程,没有专用的仪器 很难发现它的存在,直到1924年,人类才第一次 用仪器测出井下空气中氡的浓度; • 在一些非铀矿山出现严重的矿工肺癌后才开始重 视的
ttgnhm@126.com
16
第二节 辐射伤害及其安全防护
• 电离辐射能引起细胞化学平衡的改变,某些改变会 引起癌变; • 电离辐射还能引起体内细胞中遗传物质DNA的损伤, 这种影响甚至可能传到下一代,导致新生一代畸形, 先天性白血病等; • 在大剂量辐射的照射下,也可能在几小时或几天内 引起病变,直至死亡;
• 防护措施
– 工业上防护紫外线的危害,应重点对电焊、弧焊等作业 进行防护; – ①作业时必须使用防护面盾和防护眼镜,不带防护或防 护镜片不合要求进行电焊作业很容易造成眼睛伤害,并 快就会出现症状; – ②电弧焊作业要设置防护屏障,防止非作业人员进入电 焊作业区而受到伤害;
ttgnhm@126.com 30
13
衰变及辐射 辐射单位
1、衰变常数λ
• λ表示某种放射性元素在单位时间内可能发生衰变的几率; –λ值越大则表明该种放射性元素越不稳定; –对某一种放射性元素,λ是一个常量,它不受外界物理 的或化学的作用而改变; –单位为S-1;
ttgnhm@126.com
14
衰变及辐射
• 例如,在1013个镭原子中每秒钟将会有138个原 子发生衰变,即相当于每个镭原子每秒有 1.38×10-11发生衰变的可能,即镭的衰变常数 λ=1.38×10-11 s-1; • 氡原子的衰变常数λ为2.1×10-6 s-1,表明在 107个氡原子中每秒钟将会有21个原子衰变; • 放射性元素氡的不稳定程度远大于镭;
ttgnhm@126.com 5
案例
云南个旧锡矿和湖南的香 花岭锡矿,是我国受放射性 辐射危害最严重的矿井; 个旧锡矿,3000多人 死于肺癌,超过总人数 的5%,高发病率持续多 年; 当时冶金部曾对所属的矿 山进行过调查,井下氡的浓 度超过国家卫生标准的矿山 多达1/3,平均浓度是国标 允许浓度的51.3倍,局部 地区超过上百倍,受害人数 可想而知; 煤矿也有伴生铀的可能, ttgnhm@126.com
• 氡子体的最大容许浓度
–为保护工人身体健康,《放射性防护规定》要求: –(1) 矿井工作场所氡在空气中的最大允许浓度3.7Bq/L; –(2)氡子体α潜能浓度,矿山工作场所应不超过0.3工作 水平(WL)或6.4× lO-6J/m3;
ttgnhm@126.com
26
• 内照射的防护方法
–内照射伤害问题仅限于铀矿和超标的非铀矿山, 是矿山安全卫生工作的重点;
(5) 防尘
ttgnhm@126.com
28
第三节 非电离辐射的安全防护
• 非电离辐射——泛指电磁波的辐射;
–包括从波长为105m的无线电长波到波长为10-14m的宇宙 射线等一系列波长不同的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 见光线、紫外线、X射线及宇宙射线;
• 在工程防护上具有实际意义的是紫外线、红外线和 无线电波的高频波段三种类型;
ttgnhm@126.com 3
第一节 电离辐射
• 电离辐射也称为放射性辐射,能引起物质电离的辐 射 • 我国放射性辐射危害的概况:
–从行业来看,放射性危害主要是核工业的铀矿开采、加 工、提纯等生产过程; –实际的危害面要远远大于这些——许多不是开采铀的矿 山,如金属矿、煤矿、化工建材矿等,也有严重的放射 性辐射危害的问题;
ttgnhm@126.com 27
•内照射的防护方法
(4)在氡气高析出率的矿山,应采取多种措施降低岩 壁和矿石的氡析出量
–如在矿壁上喷涂偏氯乙烯塑料膜、乳液薄膜等; –及时密闭采空区和废旧巷道是老矿井防氡的关键措施;
第7讲 (第六章) 辐射及其安全防护
ttgnhm@126.com
1
本章内容
1 2 3 电离辐射
辐射伤害及其安全防护
非电离辐射的安全防护
ttgnhm@126.com
2
概述
• 辐射是自然界中的一种普遍现象:
–1、来自太阳的红外辐射、紫外辐射; • 这种辐射经过大气层、特别是臭氧层的吸收和阻挡, 对人类已影响不大,但也会构成一定危害; –2、来自宇宙空间的宇宙射线、γ射线; • 有时会对人类的活动(如通讯)产生影响; –3、地壳中各种放射性元素产生的本底辐射; • 局部地区会超标,如广东阳江地区; –4、人类活动产生的各种电磁波辐射; • 如各类无线电信号、家用微波炉、电磁灶等;
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
ttgnhm@126.com
17
第二节 辐射伤害及其安全防护
2.1 外照射的伤害及防护
• 外照射主要是指γ射线的辐射;
– 只有当工作场所有足够数量的放射性物质及放射性强度 时才构成对人的外照射危害; – 放射性物质的开采、加工、提纯、贮存等工作场所,γ 辐射可能达到危险的强度,外照射强度很大,应加强监 测和防护工作;
ttgnhm@126.com
9
• α射线的强电离作用
它所到之处很容易引起电离,这种强电离作用对人 体内组织的破坏能力很大,长期作用能引起组织伤 害甚至导致癌症的发生;
• α射线的低穿透性
– α粒子流即α射线也即α辐射,它在穿过介质后迅速失去 能量,不能穿透很远; – 在空气中的射程只有几厘米,一张薄纸就能挡住它;
ttgnhm@126.com
12
衰变及辐射
4、X射线
• 1895年11月8日发现; • X射线是带电粒子与物质交互作用产生的高能 光量子; • 应用: –成千上万台X射线机在日常中被运用于医 学和工业上; –X射线也被用于癌症治疗中破坏癌变细胞; –X射线是人造辐射的最大来源;
ttgnhm@126.com
3.1
紫外线的安全防护
• 紫外线对人的伤害主要是人的眼角膜和人体皮肤;
– 紫外线伤害眼角膜可引起羞光眼炎、角膜白斑伤害、流 泪、结膜充血、疼痛、睫状肌抽搐等;
ttgnhm@126.com 29
– 皮肤伤害主要引起红疹、红斑、水疱,严重可有表皮坏 死和脱皮,有时有头疼、眩晕、体温升高等全身症状; • 过度的紫外线暴露能引起皮肤损伤,表现为晒伤、色 素沉着、光变态反应以及皮肤癌等;
ttgnhm@126.com
11
衰变及辐射
3、γ射线
• γ射线是伴随α、β衰变放出的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 即上面公式中的E; • γ射线具有很强的穿透力;
• γ射线特点
– 穿透能力强,能轻易穿透人的身体,对人体造成危害; –1m以上厚度的混凝土能有效地阻挡γ射线; –电离能力弱,主要是外照射伤害;
ttgnhm@126.com
22
第二节 辐射伤害及其安全防护
3、外照射的防护
• 最重要的预防方法是避免累计剂量和瞬时照射剂量 超过标准(表6-1);
–1960年制订的《放射性工作卫生防护暂行规定》; –1974年新的国家标准《放射防护规定》(GBJ-8-74); –1978年卫生部制定的《医用诊断X线卫生防护规定(试 行)》;
• 在各种各样的放射性事故中,γ辐射可能达到危险 的强度,根据吸收剂量多少,外照射伤害可分为急 性和慢性两种;
ttgnhm@126.com
18
第二节 辐射伤害及其安全防护
1、急性外照射放射病
• 急性外照射放射病——是短时间内大剂量电离辐射 作用于人体而引起的全身性疾病;
–一次照射超过1Gy,就可引起此病;
ttgnhm@126.com
21
第二节 辐射伤害及其安全防护
• 特点:
– 并不造成立即伤害,而是可能变成非正常细胞,甚至发 展为癌变细胞,最终导致癌症发病率大大增加;(潜伏 期长) • 例如,因小剂量照射引起的白血病,从受照到发病的 潜伏期约为二年,肿瘤潜伏期为五年;
• 可能受害人员:
– 从事放射性透视工作的医护人员; – 核能工业的有关人员;
• 发生:
– 大剂量的照射一般由事故或是特别的医疗过程所造成; – 战时的原子武器袭击造成的核辐射和沾染区的放射辐射 都可引起此病; – 平时的核反应堆及放射治疗设备的意外事故也会引起;
ttgnhm@126.com
19
第二节 辐射伤害及其安全防护
• 危害:
–大剂量的急性照射能引起立即损伤,并产生慢性损伤; • 如大面积出血、细菌感染、贫血、内分泌失调等, 后期效应可能引起白内障、癌症、DNA变异; –极端剂量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导致死亡;
ttgnhm@126.com
23
第二节 辐射伤害及其安全防护
• 外辐射的防护措施:
–时间防护(如轮班) –距离防护(如遥控) –屏蔽防护
• 防γ射线和X射线——铅、铁、水泥、砖、石、铅玻 璃等; • 防β射线——铝、玻璃、有机玻璃等; • 防中子辐射——石腊、硼酸、水等;
ttgnhm@126.com
分类:
–造血型 –肠型 –脑型(广岛、长崎)
ttgnhm@126.com
20
第二节 辐射伤害及其安全防护
2、慢性外照射放射病
• 慢性外照射放射病——长时间,超剂量(卫生标准) 的射线体外照射引起的疾病;
–机体在较长时间内,受到超剂量的X射线、γ射线或中子 的体外照射,当累积剂量达一定时,将引起慢性放射性 全身症状;
ttgnhm@126.com
15
衰变及辐射
2、平均寿命τ=1/λ 3、半衰期T1/2
• 放射性原子核数因衰变而减少到原来一半所需的时间叫半衰 期,记作T1/2; • • • • 例如: U238半衰期是4.51×109年, Th232的半衰期是1.39×1010年, Po212的半衰期只有3.0×10-7 秒(稍纵即逝);
• α射线特点
–电离能力强(4~8MeV),穿透能力差,主要是内照射 伤害;
ttgnhm@126.com 10
wk.baidu.com
衰变及辐射
2、β衰变
• β衰变时放出的β粒子实际上就是电子; • β射线特点
–电离能力比α射线小(0.01~4MeV); –穿透能力比α射线强,能穿透皮肤组织约1cm深,一旦进 入体内引起的放射性危害更大; –β粒子能被体外衣服消减或阻挡,一张几毫米厚的铝箔 可完全将其阻挡,防护上较为容易;
根据衰变时释放的射线不同,放射性衰变可分为α衰 变和β衰变两种; 可释放出α射线、β射线或γ射线; – 对人体造成伤害的机理和能力是不同的; – 防范措施也有一定的差异;
ttgnhm@126.com
8
衰变及辐射
1、α衰变
• 不稳定的核自发地放出α粒子而变成另一种核叫α 衰变;
–α粒子是带正电的高能粒子(氦原子核),由两个中子 和两个质子组成,带两个正电荷;
24
第二节 辐射伤害及其安全防护 7.3 辐射伤害及其安全防护
2.2 内照射的伤害及防护
• 内照射——主要指吸入具有辐射能的放射性微粒后, 在体内对组织、器官施加的辐射; • 氡及氡子体
– 当空气中的氡随着呼吸进入肺部时,如果在此期间没有 发生衰变,氡将和氮气一样随着呼气排出体外,对人体 无任何影响; – 一旦在肺部发生了衰变,氡的后面四代子体由于寿命很 短将在短时间内迅速衰变,这些进入深部呼吸道的氡子 体,在衰变过程中放出射程只有几厘米的α射线.人体 内部组织长期接受α辐射,将导致细胞的变异,最常见 的就是诱发矿工职业性肺癌;
6
衰变及辐射
• 放射性衰变及其种类
– 自然界中有一些元素的原子核能自发地发生变化,这 类元素称为放射性元素; – 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是不稳定的,可由一种元素的原 子核蜕变曾另一种元素的原子核,同时释放出某种射 线,这种现象称为放射性衰变;
ttgnhm@126.com
7
衰变及辐射
• 放射性衰变及其种类
ttgnhm@126.com 25
2.2
内照射的伤害及防护
• 氡子体是离子态的原子微粒,但它有很强的附着能力,能牢 固地粘附在任何物体的表面,如巷道壁、矿石及粉尘的表面 上,当工人吸入粉尘时也同时吸入了氡子体; –一般发病期限约为连续在井下工作十年以上; –我国云南个旧锡矿和湖南香花岭锡矿发病率高达500人/ (十万人·年)以上,为世所罕见;
ttgnhm@126.com
4
第一节 电离辐射
• 矿山井下的放射性辐射危害主要是氡的危害; • 氡是由放射性元素镭衰变产生的自然界唯一的天 然放射性惰性气体,无色无味。氡在空气中的氡 原子的衰变产物被称为氡子体,为金属粒子。 • 氡对人的危害是一个缓慢过程,没有专用的仪器 很难发现它的存在,直到1924年,人类才第一次 用仪器测出井下空气中氡的浓度; • 在一些非铀矿山出现严重的矿工肺癌后才开始重 视的
ttgnhm@126.com
16
第二节 辐射伤害及其安全防护
• 电离辐射能引起细胞化学平衡的改变,某些改变会 引起癌变; • 电离辐射还能引起体内细胞中遗传物质DNA的损伤, 这种影响甚至可能传到下一代,导致新生一代畸形, 先天性白血病等; • 在大剂量辐射的照射下,也可能在几小时或几天内 引起病变,直至死亡;
• 防护措施
– 工业上防护紫外线的危害,应重点对电焊、弧焊等作业 进行防护; – ①作业时必须使用防护面盾和防护眼镜,不带防护或防 护镜片不合要求进行电焊作业很容易造成眼睛伤害,并 快就会出现症状; – ②电弧焊作业要设置防护屏障,防止非作业人员进入电 焊作业区而受到伤害;
ttgnhm@126.com 30
13
衰变及辐射 辐射单位
1、衰变常数λ
• λ表示某种放射性元素在单位时间内可能发生衰变的几率; –λ值越大则表明该种放射性元素越不稳定; –对某一种放射性元素,λ是一个常量,它不受外界物理 的或化学的作用而改变; –单位为S-1;
ttgnhm@126.com
14
衰变及辐射
• 例如,在1013个镭原子中每秒钟将会有138个原 子发生衰变,即相当于每个镭原子每秒有 1.38×10-11发生衰变的可能,即镭的衰变常数 λ=1.38×10-11 s-1; • 氡原子的衰变常数λ为2.1×10-6 s-1,表明在 107个氡原子中每秒钟将会有21个原子衰变; • 放射性元素氡的不稳定程度远大于镭;
ttgnhm@126.com 5
案例
云南个旧锡矿和湖南的香 花岭锡矿,是我国受放射性 辐射危害最严重的矿井; 个旧锡矿,3000多人 死于肺癌,超过总人数 的5%,高发病率持续多 年; 当时冶金部曾对所属的矿 山进行过调查,井下氡的浓 度超过国家卫生标准的矿山 多达1/3,平均浓度是国标 允许浓度的51.3倍,局部 地区超过上百倍,受害人数 可想而知; 煤矿也有伴生铀的可能, ttgnhm@126.com
• 氡子体的最大容许浓度
–为保护工人身体健康,《放射性防护规定》要求: –(1) 矿井工作场所氡在空气中的最大允许浓度3.7Bq/L; –(2)氡子体α潜能浓度,矿山工作场所应不超过0.3工作 水平(WL)或6.4× lO-6J/m3;
ttgnhm@126.com
26
• 内照射的防护方法
–内照射伤害问题仅限于铀矿和超标的非铀矿山, 是矿山安全卫生工作的重点;
(5) 防尘
ttgnhm@126.com
28
第三节 非电离辐射的安全防护
• 非电离辐射——泛指电磁波的辐射;
–包括从波长为105m的无线电长波到波长为10-14m的宇宙 射线等一系列波长不同的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 见光线、紫外线、X射线及宇宙射线;
• 在工程防护上具有实际意义的是紫外线、红外线和 无线电波的高频波段三种类型;
ttgnhm@126.com 3
第一节 电离辐射
• 电离辐射也称为放射性辐射,能引起物质电离的辐 射 • 我国放射性辐射危害的概况:
–从行业来看,放射性危害主要是核工业的铀矿开采、加 工、提纯等生产过程; –实际的危害面要远远大于这些——许多不是开采铀的矿 山,如金属矿、煤矿、化工建材矿等,也有严重的放射 性辐射危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