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的颈动脉病变超声检测及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糖尿病患者的颈动脉病变超声检测及分析
【摘要】目的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病变的检测,了解糖尿病血管病变情况。

方法对235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测量颈动脉内-中膜厚度,观察有无斑块形成及颈动脉狭窄情况。

结果235例中颈动脉阳性病变发现率为88.51%(208/235),其中颈动脉内-中膜增厚69例,占阳性发现率的33.17%,颈动脉内-中膜增厚并斑块形成139例,占阳性发现率的66.83%,颈动脉狭窄32例。

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是评估颈动脉病变的有效手段之一。

动态观察糖尿病对动脉侵害的进展情况,可给临床预防和治疗血管病变提供可靠资料。

【关键词】糖尿病;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
目前临床已经将颈部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作为对动脉粥样硬化及相关疾病的重要检查手段之一。

糖尿病与动脉硬化有密切关系。

本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的管壁结构及血流动力学的改变进行研究,探讨糖尿病与颈动脉硬化的关系,并评价其临床价值。

本文235例糖尿病患者应用该技术做了颈动脉检查,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235例糖尿病患者均为近两年来我院住院患者,男131例,女104例,年龄32~87岁,平均61.5岁,其中年龄>50岁者208例。

糖尿病诊断标准依据1997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糖尿病的诊断及分型,本组研究均为2型糖尿病患者。

1.2 仪器使用仪器为Philips HD11XE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器,变频探头。

1.3 测量方法及观察内容探头置于颈部,沿颈动脉走向自下而上连续纵、横切面检查,观察双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颅外段、颈外动脉及锁骨下动脉起始部。

分别测量内-中膜厚度(IMT)。

同时注意观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位置、数量、形态、回声等。

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分析:颈动脉内-中膜厚度>1 mm,且<1.5 mm为内中膜增厚;内中膜局性增厚≥1.5 mm,向管腔隆起,视为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根据斑块回声强度和组织病理学研究分为:①形态规则、较均匀的低回声脂质性软斑。

②等回声的纤维性斑块。

③强回声或伴声影的钙化性斑块。

④形态不规则、回声强弱不均匀的溃疡性混合斑。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可使管腔狭窄或闭塞。

颈动脉狭窄分为:轻度:狭窄率<50%;中度:狭窄率50%~69%;重度:狭窄率70%~99%。

2 结果
本组糖尿病患者235例颈动脉超声检测,阳性发现208例,占88.51%,其
中仅有颈动脉内-中膜增厚69例,占阳性发现率的33.17%;颈动脉内-中膜增厚合并颈动脉斑块形成139例,占阳性发现率的66.83%。

颈动脉内-中膜增厚以颈动脉分叉处多见,其斑块发生部位也主要分布在颈动脉分叉处,其次为颈内动脉、颈外动脉和颈总动脉。

斑块以强回声钙化斑为多见,其次为等回声及混合回声斑块。

有32例引起颈动脉狭窄,其中轻度狭窄25例,中度狭窄5例,重度狭窄2例,中-重度狭窄患者可见血流动力学改变。

3 讨论
动脉硬化是糖尿病主要并发症之一,其原因为[1、2]:①高血糖对血管内膜细胞有直接损害作用,进而致其对血浆蛋白渗透性增加及引起血小板凝聚,细胞外基质的糖化可引起纤维交联,引起血管弹性的减弱乃至丧失。

②脂质异常:糖尿病患者中常有血脂异常改变,高血糖导致糖基化低密度脂蛋白和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增生,使细胞内胆固醇聚集,促进早期动脉粥样硬化形成。

③高胰岛素形成促进动脉肌细胞有丝分裂作用,致使增殖。

糖尿病对动脉血管的损害是全身的,由于颈部血管表浅,超声检查很容易显示其解剖结构和发现病变所在,并能判断病变的性质及程度,从而达到观察动脉血管病变的目的。

由于颈动脉是脑血流的主要供血通路,一旦斑块较多、较大可引起颈动脉的狭窄甚至闭塞,造成脑缺血;斑块脱落,随血流进入脑血管,易引发脑梗死。

早期诊断动脉硬化并区别颈动脉内中膜是否增厚,是否有斑块形成,斑块形成的部位、大小,是否有血管管腔狭窄,管腔的狭窄程度,有无闭塞等情况,还能检测动脉血液动力学的变化。

为预防脑卒中提供动态检测依据,也是评估颈动脉壁病变的有效手段之一。

亦可为监测糖尿病对血管的侵害情况提供可靠资料,使临床采取正确的预防和治疗措施,特别对预防脑卒中的发生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沈稚舟,吴松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26-29.
[2]关子安,孙茂欣.现代糖尿病学.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391-4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